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Internet Literacy
1
作者 Wan Xiao Miaoting Ch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023年第12期1303-1311,共9页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bullying have emerged as significant global mental health concerns in recent years.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a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bullying,the u...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bullying have emerged as significant global mental health concerns in recent years.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a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bullying,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connecting these two phenomena remain unclear.Therefore,this study aimed to reveal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 function.This study recruited 976 Chinese youth through online survey,using the short vers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Test(s-IAT),Chinese Cyberbullying Intervention Project Questionnaire(C-CIPQ),Cyberbullying Moral Disengagement Scale(CMDS),and Internet Literacy Questionnaire(ILQ)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moral disengagement,Internet literacy and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The key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after controlling gender and age,(1)Internet addiction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2)moral disengagement acted as a mediator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and(3)Internet literacy played a moderating role between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In conclusion,there was a moderated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contributing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BULLYING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 moral disengagement internet literacy
下载PDF
心理特权与亲领导不道德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
作者 陈戈 梁永奕 +2 位作者 范燕 洪尔浼 王桐谣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7-894,共8页
现有研究主要强调了领导者因素对下属亲领导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忽视了下属个体特质对这种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特质激活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心理特权对亲领导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特权对道德推脱... 现有研究主要强调了领导者因素对下属亲领导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忽视了下属个体特质对这种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特质激活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心理特权对亲领导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心理特权对道德推脱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道德推脱在心理特权与亲领导不道德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领导幽默不仅增强了心理特权与道德推脱之间的正向关系,而且调节了心理特权通过道德推脱对亲领导不道德行为的间接影响,即在高领导幽默的条件下,这一中介效应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特权 亲领导不道德行为 道德推脱 领导幽默
下载PDF
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的变迁及宏观成因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祥坤 辛自强 侯友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875,共17页
道德推脱是指个体脱离道德自我调节的认知倾向,它往往是在为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寻找借口。以往研究主要在个体水平上考察道德推脱的成因和后果,很少关注它的历史变迁趋势及其宏观成因。本研究对以Bandura和Caprara等人的道德推脱量表为工... 道德推脱是指个体脱离道德自我调节的认知倾向,它往往是在为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寻找借口。以往研究主要在个体水平上考察道德推脱的成因和后果,很少关注它的历史变迁趋势及其宏观成因。本研究对以Bandura和Caprara等人的道德推脱量表为工具的已有研究进行两项横断历史元分析,分别考查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道德推脱水平的变迁趋势及其与反映社会个体化水平和正义水平的宏观因素的关系。研究1发现,在2010至2021年间,我国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研究2发现,在2008至2020年间,我国大学生道德推脱水平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两项研究中,社会个体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离婚率与结婚率之比)和社会正义水平(现行有效立法量)的上升趋势均能显著负向预测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的下降趋势。综上,近10年来我国大中学生道德推脱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可能与社会个体化水平(强调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自主责任)和社会正义水平(对行为更多的外部约束)上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推脱 个体化 社会正义 大中学生 社会变迁 横断历史元分析
下载PDF
营销渠道成员组织德性与机会主义行为的关系——以OTA与酒店的关系为例
4
作者 王立磊 罗泽元 郭强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7,共14页
文章从商业伦理层面出发,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道德推脱理论将组织德性和道德推脱引入在线旅行社(OTA)机会主义行为模型中,探讨渠道成员组织德性、道德推脱、关系质量及OTA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文章选择酒店作为OTA供应商,通过调查酒... 文章从商业伦理层面出发,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道德推脱理论将组织德性和道德推脱引入在线旅行社(OTA)机会主义行为模型中,探讨渠道成员组织德性、道德推脱、关系质量及OTA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文章选择酒店作为OTA供应商,通过调查酒店相关渠道边界人员对OTA道德与行为的感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组织德性、道德推脱、关系质量及机会主义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OTA供应商感知角度来审视,OTA的组织德性负向影响该OTA的道德推脱;OTA的道德推脱正向影响其机会主义行为;道德推脱完全中介了组织德性对OTA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关系质量强化了组织德性对道德推脱的抑制作用、弱化了道德推脱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从商业伦理道德的层面丰富和深化了渠道机会主义行为的相关研究,同时对企业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德性 道德推脱 关系质量 机会主义行为 OTA
下载PDF
家庭功能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与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
5
作者 赵钊毅 郭英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3-72,共10页
为探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运用方便取样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845名青少年进行测试,并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控... 为探讨家庭功能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运用方便取样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845名青少年进行测试,并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家庭功能、道德认同与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道德认同在家庭功能和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自我控制对道德认同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之间的路径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据此得出结论:家庭功能可以直接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也可以通过道德认同和自我控制形成有调节的中介路径预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因此,重视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发展以提高其道德认同和自我控制水平是促进青少年增强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亲社会行为 行为倾向 道德认同 自我控制 青少年
下载PDF
“饭圈文化”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破圈之困与出圈之策
6
作者 朱治璇 陆俊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
在新媒体平台和资本的共同推动下,粉丝聚集形成“饭圈”,并催生“饭圈文化”。“饭圈文化”具有内容娱乐化、结构组织化、信息单一化的特性。无序生长的“饭圈文化”冲击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使青少年道德教育环境日趋复杂;青少年道德认识... 在新媒体平台和资本的共同推动下,粉丝聚集形成“饭圈”,并催生“饭圈文化”。“饭圈文化”具有内容娱乐化、结构组织化、信息单一化的特性。无序生长的“饭圈文化”冲击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使青少年道德教育环境日趋复杂;青少年道德认识日趋模糊,教育者的话语实践日趋失效,对青少年道德教育造成负面影响。要破解“饭圈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之困,平台之间应该形成合力优化青少年道德教育环境,教育者则需要多维度优化教育内容并创新教育方法,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文化” 青少年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创新项目中团队绩效压力对团队成员不道德亲团队行为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孙谋轩 刘美含 +1 位作者 朱方伟 赵东元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2-701,共10页
基于道德决策过程,通过对96个创新项目团队的486个样本的分析,围绕团队绩效压力对团队成员不道德亲团队行为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团队绩效压力对团队成员不道德亲团队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成员道德推脱在其中起部分中... 基于道德决策过程,通过对96个创新项目团队的486个样本的分析,围绕团队绩效压力对团队成员不道德亲团队行为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团队绩效压力对团队成员不道德亲团队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成员道德推脱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认同正向调节团队绩效压力与团队成员道德推脱之间的正向关系,团队成员底线心态正向调节道德推脱与不道德亲团队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绩效压力 不道德亲团队行为 道德推脱 团队认同 底线心态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人工智能伦理教育重构:知识观、学生观与教学观
8
作者 孙田琳子 金约楠 寇笑迪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如今,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滞后性难以相衬,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为何”问题虽已达成共识,但其本质“是何”“如何”落地等问题成为目前教育人工智能中的重要命题。该研究从认知科学、技术伦理和道德教育等跨学科视角出... 如今,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滞后性难以相衬,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为何”问题虽已达成共识,但其本质“是何”“如何”落地等问题成为目前教育人工智能中的重要命题。该研究从认知科学、技术伦理和道德教育等跨学科视角出发,探析人工智能伦理教育的理论溯源,构建人工智能伦理教育体系的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以期为中小学人工智能伦理教育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揭示了人工智能基础教育阶段旨在培养新一代负责任的“数字公民”,伦理教育要兼顾明言伦理知识和默会伦理知识的生成,从个体伦理知识的积累走向社会共同建构;既要面向未来的技术开发者也要关注新一代技术使用者,让青少年学生与人工智能形成和谐共处、相互调节的道德共同体;教学中通过具身情境法、思辨研讨法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形成从认知到体验、从学校到生活的教育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教育 科技伦理 道德教育 青少年
下载PDF
道德认同还是道德推脱?——旁观者视角下国家公园游客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关系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洪 涂红伟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6-168,共13页
国家公园在为生态旅游活动提供场所的同时,也承受着游客不文明行为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文章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旁观者视角探讨他人不文明行为与游客道德认知在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关系间的调节机制。文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的326名... 国家公园在为生态旅游活动提供场所的同时,也承受着游客不文明行为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文章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旁观者视角探讨他人不文明行为与游客道德认知在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关系间的调节机制。文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的326名游客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1)他人不文明行为对游客环境态度和亲环境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当他人不文明行为较少时,环境态度对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2)他人不文明行为负向影响道德认同,正向影响道德推脱;(3)道德认同和道德推脱对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游客产生道德认同倾向时,能够增强环境态度对亲环境行为的正向影响,而当其产生道德推脱倾向时,这种正向影响被削弱;(4)道德认同和道德推脱中介了他人不文明行为对环境态度和亲环境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文章为游客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进一步拓展了游客不文明行为和道德认知的作用机制研究范畴,也可为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在游客行为管理和道德认知引导两方面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环境行为 环境态度 不文明行为 道德认同 道德推脱 社会认知理论
下载PDF
青少年道德推脱与欺负行为的关系
10
作者 安龙 陈小萍 +1 位作者 徐波 田青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5-64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青少年道德推脱的类别特质以及与欺负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道德推脱问卷、青少年欺负量表对5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青少年道德推脱可以分成低推脱组(37.2%)、责任意识缺失组(17.4%)、责任意识欠佳组(39%)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青少年道德推脱的类别特质以及与欺负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道德推脱问卷、青少年欺负量表对5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青少年道德推脱可以分成低推脱组(37.2%)、责任意识缺失组(17.4%)、责任意识欠佳组(39%)和高推脱组(6.4%)(Entropy=0.884,BIC=6002.07、ABIC=5865.585、AIC=5820.84、LMR(P)=0.0001、BLRT(P)<0.0001);②性别和年级对道德推脱各维度的预测作用达显著水平。相较于低推脱组,在责任意识缺失和高推脱组男生比女生分布更加广泛,以高三作对照,初中生在高推脱组的人数占比较少;③以低推脱为对照,责任意识缺失和高推脱对欺负行为及其各维度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结论:青少年道德推脱的潜在类别结构特征鲜明,学校和家庭教育应将着力点放在高推脱群体上,帮助其建立正确地道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推脱 欺负行为 青少年 潜在剖面分析
下载PDF
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张光磊 彭坤 +1 位作者 陈丝璐 车文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7-107,共11页
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一,在中国情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以324名企业员工为样本,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与道德推脱理论探究了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通过道德推脱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 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一,在中国情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以324名企业员工为样本,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与道德推脱理论探究了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通过道德推脱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产生正向影响,道德推脱在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感知道德氛围调节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与道德推脱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感知道德氛围调节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通过道德推脱这一路径对员工亲组织不道德行为的正向关系。基于研究结果,文章从如何预防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所产生的消极后果、重视道德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人力资源实践 道德推脱 亲组织不道德行为 感知道德氛围
下载PDF
羞耻对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的中介效应和体育锻炼的调节效应
12
作者 祝大鹏 邓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羞耻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羞耻量表、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和道德推脱问卷对1 066名大学生(男生568名,女生498名,平均年龄14.65岁,SD=2.58)进行调查研究,检验羞耻与中... 羞耻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羞耻量表、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和道德推脱问卷对1 066名大学生(男生568名,女生498名,平均年龄14.65岁,SD=2.58)进行调查研究,检验羞耻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道德推脱对两者关系的中介效应以及体育锻炼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羞耻对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道德推脱对欺凌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关系具有显著中介效应;2)体育锻炼对羞耻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耻 校园欺凌行为 道德推脱 体育锻炼 中学生
下载PDF
道德推脱对中学生欺凌旁观者行为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教师支持调节作用的比较分析
13
作者 张珊珊 刘致宏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4-103,共10页
采用青少年道德推脱问卷、中学生内疚感量表、儿童及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和欺凌情境中自我评估参与角色量表,对102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道德推脱对中学生欺凌旁观者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为校园欺凌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青少年道德推脱问卷、中学生内疚感量表、儿童及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和欺凌情境中自我评估参与角色量表,对102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道德推脱对中学生欺凌旁观者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为校园欺凌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道德推脱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保护者行为,而对局外者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内疚感在道德推脱与保护/局外者行为关系间起中介作用;教师支持调节“道德推脱—内疚感—保护者行为”的后半段路径;教师支持调节“道德推脱—内疚感—局外者行为”的直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推脱 内疚感 教师支持 保护者行为 局外者行为
下载PDF
现代游戏德育的现实基础与发展逻辑
14
作者 李萍 陈倩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0,共7页
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了智能时代,“智能时代”是对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整体概括。智能时代的到来为现代德育带来极大的生机和活力,也给德育带来了全新的“实践场景”和严峻的现实挑战。本研... 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我们带入了智能时代,“智能时代”是对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整体概括。智能时代的到来为现代德育带来极大的生机和活力,也给德育带来了全新的“实践场景”和严峻的现实挑战。本研究以现代游戏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与聚焦点,试图通过揭示现代游戏的本质特征,阐明现代游戏能否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媒介,能否被青少年群体所接受并与现代德育结缘等问题,运用科技发展的正面价值促进现代道德教育的变革与深化,为建立现代游戏德育的理念与方法提供理论的支持,为未来德育新形态寻找一种更有生命力的合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游戏 游戏德育 青少年群体 亚文化
下载PDF
行为传播视角下群体压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晓宽 栗继祖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探究不安全行为在煤矿企业班组之间的传播机制,建立矿工的群体压力、道德推脱、道德氛围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的假设模型。以252名一线班组矿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道德推脱的中介效应和道德氛围的调节效应,对行为传... 为探究不安全行为在煤矿企业班组之间的传播机制,建立矿工的群体压力、道德推脱、道德氛围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的假设模型。以252名一线班组矿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道德推脱的中介效应和道德氛围的调节效应,对行为传播视角下的群体压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压力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正相关;群体压力与矿工道德推脱水平正相关;道德推脱在群体压力与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工具型道德氛围在群体压力与道德推脱之间起调节作用;规则型道德氛围在群体压力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煤矿企业降低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意向提供1种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压力 道德推脱 企业道德氛围 不安全行为意向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职生网络欺负的影响:道德推脱与同伴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慧 黄夏宇 +1 位作者 常馨 赵陵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目的:探讨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同伴关系和网络欺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文版道德推脱量表、同伴关系量表和网络欺负量表修订版对福州市3所职业高校共计1534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中职生... 目的:探讨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同伴关系和网络欺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文版道德推脱量表、同伴关系量表和网络欺负量表修订版对福州市3所职业高校共计1534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中职生父亲拒绝与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r=0.20,P<0.01),母亲拒绝与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r=0.20,P<0.01);中职生父亲过度保护与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r=0.14,P<0.01),母亲过度保护与网络欺负显著正相关(r=0.14,P<0.01);中职生父亲情感温暖与网络欺负显著负相关(r=-0.09,P<0.01),母亲情感温暖与网络欺负显著负相关(r=-0.08,P<0.01)。(2)道德推脱、同伴关系在中职生父亲拒绝与网络欺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0.003,0.010],在中职生母亲拒绝与网络欺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0.003,0.010];道德推脱、同伴关系在中职生父亲过度保护与网络欺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0.004,0.010],在中职生母亲过度保护与网络欺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0.004,0.010];道德推脱、同伴关系在中职生父亲情感温暖与网络欺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0.006,-0.002],在中职生母亲情感温暖与网络欺负间起链式中介作用[-0.006,-0.002]。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可以通过道德推脱、同伴关系的单独或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中职生网络欺负,在家庭功能对网络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较好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生 父母教养 道德推脱 同伴关系 网络欺负
下载PDF
中国大学生道德推脱的变迁:横断历史研究与追踪研究的证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童林 徐明爽 乌云特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10-116,共7页
采用中文版道德推脱问卷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并对41篇文献展开横断历史研究。结果显示:近10年以来,我国大学生道德推脱得分随年代增长而下降,且具有整体的性别差异;道德推脱呈线性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的性别差异显著,男大学生... 采用中文版道德推脱问卷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并对41篇文献展开横断历史研究。结果显示:近10年以来,我国大学生道德推脱得分随年代增长而下降,且具有整体的性别差异;道德推脱呈线性下降趋势,其变化速率的性别差异显著,男大学生下降的速率快于女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推脱 横断历史研究 追踪研究
下载PDF
同伴支持和教师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道德和一般道德的影响
18
作者 陈梦一 祝大鹏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8-43,共6页
为探讨同伴支持和教师支持与青少年体育道德和一般道德的关系,探索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57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同伴支持、教师支持与青少年体育道德和一般道德呈正相关;同伴支持和教师支持对青少年... 为探讨同伴支持和教师支持与青少年体育道德和一般道德的关系,探索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573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同伴支持、教师支持与青少年体育道德和一般道德呈正相关;同伴支持和教师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道德和一般道德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教师支持的影响大于同伴支持的影响;同伴支持和教师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道德的交互作用显著,但二者对青少年一般道德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可见,来自教师和同伴的支持对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和同伴可以发挥榜样作用,帮助青少年提高道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支持 教师支持 体育道德 一般道德 青少年
下载PDF
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19
作者 贾晓珊 孟欢蕾 +1 位作者 侯艳天 朱海东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3期161-171,共11页
为探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共情和道德认同在这一关系之中的中介作用,使用游戏接触经验问卷、人际反应指数量表、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问卷和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对77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 为探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共情和道德认同在这一关系之中的中介作用,使用游戏接触经验问卷、人际反应指数量表、青少年道德自我认同问卷和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对77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正向预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2)共情和道德认同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显著。具体表现为四条中介路径:一是共情的中介作用,二是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三是通过共情和道德认同的中介顺序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四是通过道德认同和共情的中介顺序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为合理引导青少年接触视频游戏和培养其道德情绪、认知及行为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视频游戏 亲社会行为 共情 道德认同 青少年
下载PDF
道德愤怒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现实意义
20
作者 闫紫轩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46-50,共5页
愤怒是人的自然情绪之一,可以经过道德的引导成为道德愤怒,而现代社会人们因愤怒的非理性特征及其可能的破坏性而对之持有消极甚至否定态度,多予以压制。道德愤怒的培养就是要引导人们适度愤怒,明辨是非善恶,成就自身的德性,维护社会正... 愤怒是人的自然情绪之一,可以经过道德的引导成为道德愤怒,而现代社会人们因愤怒的非理性特征及其可能的破坏性而对之持有消极甚至否定态度,多予以压制。道德愤怒的培养就是要引导人们适度愤怒,明辨是非善恶,成就自身的德性,维护社会正义。对青少年进行愤怒教育有着引导青少年认同社会规范、展现道德行为、维护公平正义三方面的德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愤怒 道德愤怒 青少年德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