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ussian Baby Will Speak Russian
1
作者 张玉池 《语言教育》 2001年第4期20-20,共1页
A couple was delighted when finally theirlong wait to adopt a baby came to an end.The adoption center called and told them theyhad a wonderful Russian baby, and the coupletook him without hesitation. On the way home f... A couple was delighted when finally theirlong wait to adopt a baby came to an end.The adoption center called and told them theyhad a wonderful Russian baby, and the coupletook him without hesitation. On the way home from the adoption cen-ter, they stopped by the local college so theyeach could enroll in night courses. Af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RSES college night russian ADOPTION WONDERFUL finally stopped registration 张玉池
下载PDF
“以俄为师”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光礼 《煤炭高等教育》 2003年第3期34-36,67,共4页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对外学习的过程 ,建国初期的“以俄为师”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既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教领域的“全面学苏”其实是必然性...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对外学习的过程 ,建国初期的“以俄为师”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既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高教领域的“全面学苏”其实是必然性与偶然性机缘凑合的产物 :就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来说 ,“以俄为师”是惟一的选择(必然性 ) ;但就当事者的主观选择而言 ,“全盘苏化”只是一种代价昂贵的学习方式 (偶然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等教育 现代化 负面影响 “以俄为师” 教育管理体制 教学结构 专业设置
下载PDF
从“仿美”到“学苏”:共和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转移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书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6,共6页
由于社会国家的急剧转型与意识形态的重构需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及其中国化的代表人物均遭到了不同程度地"清算式批判",而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与经验则被"一边倒"地系统引入,出现了共和国基础教育改革由&qu... 由于社会国家的急剧转型与意识形态的重构需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及其中国化的代表人物均遭到了不同程度地"清算式批判",而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与经验则被"一边倒"地系统引入,出现了共和国基础教育改革由"仿美"到"学苏"的方向转移。反思这一特定历史的复杂变迁及其利弊得失,对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理性建构和"中国教育学"的本土成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以俄为师 基础教育改革 方向转移
下载PDF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建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66-70,共5页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是世界华裔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存在密切的联系,俄罗斯文化影响了东干文学的语言、题材和风格。研究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的特殊关系,对思考世界华裔文学的相关问题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东干文学 俄罗斯文化 文化吸纳 多语种
下载PDF
文学研究会对近代俄国文学译介和接受中的误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3-88,共6页
到了五四时期,主要是20年代前期和中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出现了"极一时之盛"的译介局面。文学研究会的精英人物如周作人、茅盾、郑振铎等看准了译介俄国文学对当时中国时局和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率先倡导和大量译介俄国文... 到了五四时期,主要是20年代前期和中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出现了"极一时之盛"的译介局面。文学研究会的精英人物如周作人、茅盾、郑振铎等看准了译介俄国文学对当时中国时局和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率先倡导和大量译介俄国文学到中国。他们对近代俄国文学的接受、俄国现实主义流派以及俄国作家和作品的解读都是从实用性的视角进行的,注重和强化了近代俄国文学中蕴含的鲜明人道主义、写实主义的风格和对中国现实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这种误读是以文学的功利目的为导向,适应了五四时期中国的社会文化转折期的内部需求,使中国的新文学创作和发展有了可资借鉴的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会 近代俄国文学 译介 接受 误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