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苇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试验
1
作者 李刚 尹文金 +3 位作者 陈伟强 李天爽 葛俊 别佃栋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5期336-338,共3页
利用吉林省镇赉县莫莫格镇苇塘资源,开展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生态养殖试验。扣蟹选用在本地自行培育的嫩江1号扣蟹,选择3种不同的规格,分别为5.88g/只、6.67g/只、8.33g/只。每种规格扣蟹均按照320只/亩投放,分别投放于... 利用吉林省镇赉县莫莫格镇苇塘资源,开展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生态养殖试验。扣蟹选用在本地自行培育的嫩江1号扣蟹,选择3种不同的规格,分别为5.88g/只、6.67g/只、8.33g/只。每种规格扣蟹均按照320只/亩投放,分别投放于3口面积分别为12.11亩、18.8亩、38.8亩的苇塘,试验塘面积共69.8亩。在苇塘开挖环沟,移植水草,投放螺类,投喂玉米、杂鱼、配合饲料等,定期测定体重增长情况。整个养殖试验为期134d,河蟹成蟹平均亩产18.46kg,平均规格103g,成活率56%,平均亩盈利38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苇塘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扣蟹 成蟹 养殖
下载PDF
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各种食物的贡献率
2
作者 刘文明 朱筛成 +3 位作者 张光宝 何先林 成永旭 吴旭干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2期69-75,共7页
为确定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的食物来源及贡献比例,采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成蟹肌肉、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和池塘常见天然饵料中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肌肉中的碳稳定性同位素(... 为确定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的食物来源及贡献比例,采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成蟹肌肉、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和池塘常见天然饵料中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肌肉中的碳稳定性同位素(δ^(13)C)为(-19.86±0.03)‰,氮稳定性同位素(δ^(15)N)为(7.47±0.03)‰。配合饲料和池塘中天然饵料的δ^(13)C值分布范围为-27.04‰~-22.87‰,δ^(15)N值分布范围为1.46‰~7.20‰。通过食源贡献率分析,在养殖池塘中,中华绒螯蟹的第一食物来源为配合饲料,其中硬颗粒饲料占18.68%,软颗粒饲料占16.81%,其余饵料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底栖生物、浮游动物、浮萍、本底中华绒螯蟹、沉积物、伊乐藻和浮游植物,贡献率分别为16.37%、12.72%、8.29%、7.91%、7.90%、5.79%和5.53%。综上,在养殖池塘中,硬颗粒饲料和软颗粒饲料为中华绒螯蟹成蟹的主要食物,两者约占总食物贡献的35.49%,底栖生物、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等天然饵料的食物贡献率合计约为5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成蟹 池塘养殖 食物 配合饲料 天然饵料
下载PDF
盘锦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及越冬期间的“牛奶病”发病特点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芳 刘乃更 +5 位作者 杨占全 梁芳 邢冬飞 李让 耿丹 孙娜 《黑龙江水产》 2023年第6期409-415,共7页
近几年辽宁盘锦地区河蟹“牛奶病”暴发,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调查“牛奶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2022年7~9月份对盘锦地区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稻田养殖过程进行了“牛奶病”的监测与调查。2022年12月及2023年2... 近几年辽宁盘锦地区河蟹“牛奶病”暴发,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调查“牛奶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2022年7~9月份对盘锦地区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稻田养殖过程进行了“牛奶病”的监测与调查。2022年12月及2023年2月对不同扣蟹越冬暂养密度、不同越冬模式的扣蟹“牛奶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稻田养殖阶段9月份为主要的发病时间,且成蟹养殖阶段的发病率高于扣蟹养殖阶段,扣蟹越冬暂养期间暂养密度越大,“牛奶病”患病率越高。越冬前挑选雌雄的过程会增加“牛奶病”患病率。该研究为中华绒螯蟹养殖及越冬暂养期间的“牛奶病”预防和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扣蟹养殖 成蟹养殖 扣蟹越冬 二尖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bicuspidata)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野生和养殖蟹种对池塘养殖成蟹可食率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何杰 吴旭干 +4 位作者 龙晓文 赵恒亮 姜晓东 王幼鹏 成永旭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蟹种比经过多代人工养殖的池塘群体蟹种具有更好的养殖性能,尚不清楚两种蟹种养成后成蟹的可食率及其营养品质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比较了长江水系野生和养殖蟹种经池... 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蟹种比经过多代人工养殖的池塘群体蟹种具有更好的养殖性能,尚不清楚两种蟹种养成后成蟹的可食率及其营养品质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比较了长江水系野生和养殖蟹种经池塘养成成蟹的可食率、肥满度、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1)在相似的体重条件下,野生群体成蟹的肝胰腺指数极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1),性腺指数显著低于养殖群体(P<0.05),两群体间的出肉率、总可食率及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2)两群体成蟹肝胰腺和性腺中的常规营养组成接近,但野生群体雄体肝胰腺和性腺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雄体(P<0.05);无论雌体还是雄体,野生群体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群体,但野生雄体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和雌体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后者(P<0.05);(3)就野生雌体脂肪酸组成而言,野生群体成蟹肝胰腺、卵巢和肌肉中的C18:1n9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群体雌体,但其C20:5n3、C22:6n3、ΣPUFA和ΣHUFA显著低于后者;就雄体而言,野生群体成蟹三种可食组织中的C18:2n6高于养殖群体,但其C20:5n3和C20:4n6低于养殖群体;整体上,肌肉中的HUFA含量显著高于肝胰腺和性腺;(4)就氨基酸组成而言,两群体雌体和雄体性腺中的氨基酸含量接近,均无显著差异,仅精巢中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无论雌体还是雄体,养殖群体肌肉中的主要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略高于野生群体,仅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差异显著;此外,野生群体雄蟹肌肉中的亮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组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养殖群体。综上,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蟹种养成后成蟹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两者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接近,整体上两群体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野生蟹种 养殖蟹种 成蟹养殖 营养品质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成体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磊 吴旭干 +2 位作者 龙晓文 马明君 成永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09-113,118,共6页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成体肌肉、性腺和肝胰腺中的主要矿物质元素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1)3种群绒螯蟹雄体肌肉中,K、P和Zn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Na、Mg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但Mn和Fe含量最低;日本绒螯...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成体肌肉、性腺和肝胰腺中的主要矿物质元素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1)3种群绒螯蟹雄体肌肉中,K、P和Zn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Na、Mg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但Mn和Fe含量最低;日本绒螯蟹肌肉中的Ca含量最低。就精巢而言,3种群蟹精巢中的Na和Mg含量无显著差异;日本绒螯蟹的Mn和Fe含量最高,杂交种的K、P和Zn含量最低,而中华绒螯蟹的Ca和Cu含量最低。就肝胰腺而言,3种群蟹的Mg、Ca和P含量无显著差异;杂交蟹的Na、K和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蟹,但其Fe含量最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则分别具有最高的Cu和Zn含量。(2)3种群绒螯蟹雌体肌肉中,5种常量元素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Cu、Zn和Mn元素含量最高,而日本绒螯蟹的上述微量元素含量最低。3种群绒螯蟹卵巢中的9种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卵巢中的Na、P、Mg和Zn含量高于其他种群,除杂交种的Na和中华绒螯蟹的K含量最低外,日本绒螯蟹卵巢中其他6种元素含量均最低。肝胰腺中,3种群绒螯蟹的矿物质整体含量排序为:日本绒螯蟹>中华绒螯蟹>杂交蟹。整体上,3种群绒螯蟹肌肉中的Na、Mg、Cu和Zn含量低于海水蟹类,但Ca、P和K含量高于大部分海水蟹;3种群绒螯蟹矿物质元素组成模式较为接近,但仍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日本绒螯蟹 杂交蟹 成蟹 矿物质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酚氧化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贵华 钟青 +2 位作者 曹义虎 陈道印 刘六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中均检测出酚氧化酶的活性,为1.608±1.410个活力单位,而在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亦检测到酚氧化酶的活性,为1.625±0.057个活力单位。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酚氧化酶 活力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免疫因子—溶菌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贵华 钟青 +1 位作者 曹义虎 陈道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研究了在自然状态下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和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中均检测出溶菌酶的活性,为(0.0286±0.0081)活力单位(n=30),而在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亦检测到... 研究了在自然状态下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和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中均检测出溶菌酶的活性,为(0.0286±0.0081)活力单位(n=30),而在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亦检测到溶菌酶的活性,为(0.0318±0.0073)活力单位(n=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螫蟹 成蟹 大眼幼体 溶芮酶(LSZ)活力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一龄性早熟和二龄成熟家系子一代成蟹阶段生长发育育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海宁 刘青 +3 位作者 吴旭干 姜晓东 肖起珍 成永旭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89,共6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存在一龄性早熟和二龄正常成熟两种现象,为了解其后代养殖性能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利用构建的一龄早熟家系和二龄正常成熟家系,评估了其子一代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存活率、产量、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存在一龄性早熟和二龄正常成熟两种现象,为了解其后代养殖性能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利用构建的一龄早熟家系和二龄正常成熟家系,评估了其子一代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存活率、产量、生殖蜕壳和性腺发育,结果显示:(1)正常家系的子一代在8月和10月的平均体重(70.45±18.62)g,(95.87±34.44)g高于早熟家系的平均体重(58.93±16.33)g,(95.56±25.26)g,甲壳长和甲壳宽在7、8和10月份,正常家系显著高于早熟家系,4-10月二龄正常成熟家系的特定增重率(SGR,(1.48±0.45)%/d)低于一龄早熟((1.65±0.12))%/d;(2)一龄性早熟家系完成生殖蜕壳的时间早于二龄正常家系,一龄性早熟家系在8月份的生殖蜕壳率为85%,高于正常家系(75%),但两者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3)就最终养殖效果而言,尽管正常成熟家系子代的存活率和平均产量比早熟家系分别高出14%和17%,但两种家系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河蟹二龄成熟家系子代在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优于一龄早熟家系子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一龄性早熟 成蟹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池塘常用水草的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蕾 章文琪 +5 位作者 吴仁福 王嵘 侯文琦 张金彪 成永旭 吴旭干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13-121,共9页
苦草、伊乐藻、金鱼藻和轮叶黑藻是河蟹成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常用水草,本研究通过池塘采样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和比较了4种水草的常规营养成分、总类胡萝卜素、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评价了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1)就湿重而言,伊乐藻... 苦草、伊乐藻、金鱼藻和轮叶黑藻是河蟹成蟹池塘养殖过程中的常用水草,本研究通过池塘采样和生化分析方法研究和比较了4种水草的常规营养成分、总类胡萝卜素、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评价了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1)就湿重而言,伊乐藻中水分最低,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总糖含量均高于其他各水草,苦草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而轮叶黑藻中含量最高(P<0.05);就干重而言,轮叶黑藻中的粗蛋白、粗纤维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苦草、金鱼藻和伊乐藻中的粗脂肪、灰分和总糖分别含量最高;(2)就脂肪酸组成而言,金鱼藻和轮叶黑藻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高,伊乐藻和苦草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较高,伊乐藻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最高,四种水草中PUFA均以C18:3n3和C18:2n6为主;(3)就湿重中氨基酸含量而言,伊乐藻中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须氨基酸(NEAA)和总氨基酸含量(TAA)均最高,苦草中均最低,金鱼藻和轮叶黑藻居中,TAA含量分别为1.63%和1.30%;就氨基酸干重而言,伊乐藻中的TAA含量最高,金鱼藻中的TAA含量最低,4种水草EAA中均以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含量为主,NEAA中则以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为主,苦草中EAA/TAA比值最高。以上结果表明,成蟹养殖池塘4种常用水草,营养组成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根据不同水草的生长规律和营养组成,科学搭配和种植不同水草,可以进一步提高成蟹养殖效果,降低饵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成蟹养殖 常用水草 营养成分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中国北方野生雄绒螯蟹成蟹可食率和生化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祖露 于强 +2 位作者 姜晓东 成永旭 吴旭干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8,共9页
比较了2017年10月由我国绥芬河、图们江和辽河采集的质量为80~160 g的野生雄绒螯蟹成蟹的组织系数、总可食率、可食组织中一般化学组成及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显示:(1)3个种群雄体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和出肉率差异显著,但3个种群总可... 比较了2017年10月由我国绥芬河、图们江和辽河采集的质量为80~160 g的野生雄绒螯蟹成蟹的组织系数、总可食率、可食组织中一般化学组成及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显示:(1)3个种群雄体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和出肉率差异显著,但3个种群总可食率无显著差异(P>0.05)。(2)就性腺而言,图们江种群水分含量最高,绥芬河种群脂肪含量最高,辽河种群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最高(P<0.05);辽河种群肝胰腺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群,但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个种群,绥芬河种群肝胰腺中的脂肪含量最高(P<0.05);绥芬河种群肌肉的水分最低,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图们江种群肌肉中的脂肪含量最低,辽河种群肌肉的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最低。(3)绥芬河种群雄体性腺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图们江种群绒螯蟹肝胰腺和肌肉中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P<0.05);辽河种群的可食组织中n-3/n-6的值最低,图们江种群可食组织n-3/n-6的值最高。综上,绥芬河、图们江和辽河3个种群绒螯蟹野生雄体的总可食率无显著差异,但是可食部位的常规生化和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螯蟹 北方野生群体 雄体成蟹 可食率 生化成分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六月黄”与成蟹肝胰腺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友成 倪康达 +5 位作者 江芝娟 陈海红 刘晓辰 陈晓雯 王军 王成辉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第4期181-186,共6页
对同一年度、同一饲养环境下的中华绒螯蟹“六月黄”和后期成蟹雌、雄个体肝胰腺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六月黄”的肥满度与雌性成蟹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肝胰腺指数极显著高于成蟹(P<0.01)。“... 对同一年度、同一饲养环境下的中华绒螯蟹“六月黄”和后期成蟹雌、雄个体肝胰腺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六月黄”的肥满度与雌性成蟹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肝胰腺指数极显著高于成蟹(P<0.01)。“六月黄”肝胰腺中水分和灰分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成蟹(P<0.01),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成蟹(P<0.01),两种蟹的粗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检测到的17种氨基酸中,除“六月黄”雄蟹肝胰腺中丙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其雌蟹及雌、雄成蟹外(P<0.05),其他16种氨基酸在“六月黄”与成蟹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六月黄”和成蟹的肝胰腺中含量最高的4种脂肪酸均为C18:1n9c、C18:2n6c、C16:0和C16:1,其总和分别占“六月黄”和成蟹肝胰腺中总脂肪酸的72.13%和69.02%(雌、雄蟹平均值)。“六月黄”的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成蟹(P<0.05),但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Σ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ΣPUFA)均显著高于成蟹(P<0.05)。“六月黄”肝胰腺中Σn-6 PUFA的含量也极显著高于成蟹(P<0.01),而Σn-3 PUFA含量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六月黄”的Σn-6/Σn-3 PUFA比率(1.42~1.44)低于成蟹(0.85~0.92)。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六月黄”的营养价值较高,其肝胰腺的营养品质好于成蟹,“六月黄”养殖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六月黄” 成蟹 肝胰腺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高寒地区扣蟹及商品蟹的长距离运输技术
12
作者 于洪贤 邢东华 韩鲁平 《水产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1999~ 2 0 0 0年间 ,分别进行了扣蟹和商品蟹的大批量运输试验。结果表明 ,高寒地区扣蟹在春、秋两季均可运输 ,而且运输成活率很高。商品蟹的运输成活率与温度。
关键词 扣蟹 商品蟹 长距离运输 高寒地区 河蟹
下载PDF
稻田成蟹养殖中扣蟹放养密度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岩 刘谞 +2 位作者 耿丹 徐显峰 李杨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74-77,共4页
设置300、450、600、750和900只/667m^2,5个密度梯度每个梯度3次重复,选用23.1±0.8 g/只的雌蟹和20.8±0.7 g/只的雄蟹按照1∶1投放稻田,研究不同放养密度对养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扣蟹投放密度增加,成蟹回捕率呈下降趋... 设置300、450、600、750和900只/667m^2,5个密度梯度每个梯度3次重复,选用23.1±0.8 g/只的雌蟹和20.8±0.7 g/只的雄蟹按照1∶1投放稻田,研究不同放养密度对养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扣蟹投放密度增加,成蟹回捕率呈下降趋势,成蟹单产水平呈上升趋势,成蟹规格呈下降趋势,水稻单产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扣蟹投放密度与成蟹回捕率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36,回捕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回归方程为Y=-0.000 2X+0.785 2(R2=0.675,P<0.01);扣蟹投放密度与单产水平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8,单产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回归方程为Y=-0.035 4X+10.18(R2=0.953,P<0.01);扣蟹投放密度与成蟹规格呈负线性相关,相关系数雄蟹为-0.792,雌蟹为-0.800,雄蟹和雌蟹规格差异均极显著(P<0.01),回归方程雄蟹为Y=-0.029X+114.6(R2=0.598,P<0.01),雌蟹为Y=-0.017X+84.62(R2=0.613,P<0.01);扣蟹投放密度与水稻单产回归方程为Y=-0.000 6X2+0.822 7X+286.84(R2=0.871,P<0.01)。根据试验结果,盘锦地区稻田成蟹养殖中规格为20~25 g/只的扣蟹最佳的投放密度是450只/667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蟹 放养密度 回捕率 成蟹规格 养殖效益
下载PDF
北方高寒地区优质河蟹成蟹池塘养殖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兰孝武 《黑龙江水产》 2022年第3期62-64,共3页
黑龙江省宜渔水面资源丰富,发展河蟹生产的资源潜力巨大,同时还具有河蟹成蟹早上市的优势。文章介绍了北方高寒地区优质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池塘养殖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提早放养优质扣蟹、合理种植水草、适量投放螺类、投喂优... 黑龙江省宜渔水面资源丰富,发展河蟹生产的资源潜力巨大,同时还具有河蟹成蟹早上市的优势。文章介绍了北方高寒地区优质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池塘养殖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提早放养优质扣蟹、合理种植水草、适量投放螺类、投喂优质饲料、注意水质调控、强化日常管理,供养殖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高寒地区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 成蟹 养殖
下载PDF
野生和人工繁育大眼幼体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比较 被引量:27
15
作者 何杰 吴旭干 +4 位作者 姜晓东 赵恒亮 王幼鹏 刘皓 成永旭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7,共8页
长江野生扣蟹在成蟹养殖阶段具有优异的养殖性能,但是野生大眼幼体在成蟹养殖阶段的养殖效果却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系统比较了野生和人工繁育大眼幼体养成的扣蟹(蟹种)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性腺发育、成活率、产量、饲料系数、成蟹... 长江野生扣蟹在成蟹养殖阶段具有优异的养殖性能,但是野生大眼幼体在成蟹养殖阶段的养殖效果却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系统比较了野生和人工繁育大眼幼体养成的扣蟹(蟹种)在成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性腺发育、成活率、产量、饲料系数、成蟹平均体重及规格分布。结果显示:(1)无论是雌蟹还是雄蟹,野生群体中后期的平均体重显著大于人工繁育群体。野生群体雄蟹在5-6月和7-8月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人工繁育群体,野生群体雌蟹在8-9月WGR和SGR也显著高于后者(P〈0.05)。(2)尽管野生群体最终成蟹规格显著大于人工繁育群体(P〈0.05),但成活率略低于人工繁育群体,故两群体的最终成蟹产量基本一致(P〉0.05)。(3)就最终成蟹规格分布而言,野生群体大规格雄蟹(体重≥175 g)和雌蟹(体重≥125 g)比例多于人工繁育群体,而中等规格雄蟹(体重125~174.9 g)和雌蟹(体重100~124.9 g)的比例低于人工繁育群体。因此,长江水系野生大眼幼体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优于人工繁育大眼幼体,可以进一步发掘其优异种质资源,进行中华绒螯蟹良种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野生大眼幼体 人工繁育大眼幼体 养殖性能 成蟹养殖
原文传递
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降海洄游过程中组织系数和脂类组成的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封强梅 龙晓文 +2 位作者 姜晓东 成永旭 吴旭干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4-241,共8页
采用活体解剖和生化分析方法,首先比较了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降海洄游过程中,在淡水区域与长江口低盐度海水中的肝胰腺指数(hepatosomatic index,HSI)和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 GSI)的变化,进一步比较了两种群河蟹肝胰... 采用活体解剖和生化分析方法,首先比较了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降海洄游过程中,在淡水区域与长江口低盐度海水中的肝胰腺指数(hepatosomatic index,HSI)和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 GSI)的变化,进一步比较了两种群河蟹肝胰腺和肌肉中总脂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淡水组雄蟹的HSI和雌蟹的GSI均显著高于对应的半咸水组(P<0.05);无论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淡水组肝胰腺中的总脂含量均显著高于半咸水组(P<0.05),淡水组和半咸水组肌肉中的总脂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就肝胰腺中的脂肪酸组成而言,淡水组雄蟹和雌蟹肝胰腺中的C20:1n9、C18:2n6和C18:3n3显著高于半咸水组,而前者的C18:1n7、C20:5n3和C22:5n3均低于半咸水组,因此淡水组肝胰腺中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以及∑n-3 PUFA/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的值显著低于半咸水组,而∑n-6PUFA含量较高(P<0.05);(3)就雄体肌肉的脂肪酸组成而言,淡水组雄蟹肌肉中的C17:0、C18:0、C20:1n9、C18:2n6、C18:3n3和C20:2n6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半咸水组,而半咸水组的C16:1n7、C20:5n3和C22:5n3含量显著高于淡水组,故其∑n-3 PUFA和∑n-3 PUFA/∑n-6 PUFA的值较高(P<0.05);淡水组雌蟹肌肉中除C17:1n7和C20:4n6显著高于半咸水组(P<0.05)外,两组雌体其余脂肪酸变化规律基本与雄体类似。综上,长江中野生河蟹成体由淡水区洄游至咸水区时,肝胰腺指数及其总脂含量均显著降低,咸水区野生亲本已经完成交配和产卵,其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总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n-3-LC-PUFA,≥C20:2n)百分含量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长江野生成蟹 降海洄游 脂类组成 肝胰腺指数 性腺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