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元法构建退行性脊柱侧弯模型:病因与治疗中的生物力学分析
1
作者 贺凯 邢文华 +9 位作者 刘胜祥 白贤明 周晨 高旭 乔宇 何强 高志宇 郭圳 包阿如汗 李查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2-578,共7页
背景:退行性脊柱侧弯是指发生在成年之后,脊柱冠状面Cobb角度>10°伴有矢状面畸形和旋转脱位,常常产生脊髓、神经受压症状,如腰疼、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神经源性跛行等。有限元法是一种计算机建模的力学分析技术,通过建立数... 背景:退行性脊柱侧弯是指发生在成年之后,脊柱冠状面Cobb角度>10°伴有矢状面畸形和旋转脱位,常常产生脊髓、神经受压症状,如腰疼、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神经源性跛行等。有限元法是一种计算机建模的力学分析技术,通过建立数字化网格模型,能真实还原人类脊柱模型并可进行脊柱力学研究。目的:综述有限元法在退行性脊柱侧弯病因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中检索2023年10月之前发表的有关有限元分析法在退行性脊柱侧弯中应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finite element anaysis,biomechanics,stress analysis,degenerative scoliosis,adult spinal deformity,中文检索词为有限元分析法、生物力学、应力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凸、成年性脊柱侧凸。最终纳入文献54篇。结果与结论:①运用有限元法构建的退行性脊柱侧弯模型得出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与体内试验研究结果相同,证明有限元法在退行性脊柱侧弯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②通过有限元法对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病因与治疗进行研究,有利于预防其发生、减缓其进展、制定出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手术并发症出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等;③有限元法从材料单一的骨性结构逐渐发展到纳入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阶段,且小样本含量越来越无法满足研究需要;④有限元法在退行性脊柱侧弯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成人性脊柱侧弯 有限元分析法 生物力学 应力分析 综述
下载PDF
3D打印个体化导板与机器人辅助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应用比较
2
作者 朱宝 张彦军 +2 位作者 杨镇源 郭培尧 李家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导板与机器人辅助置钉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接受矫形手术治疗的18例A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1...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导板与机器人辅助置钉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接受矫形手术治疗的18例A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15例,年龄46~73岁,平均63.2±8.2岁。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36枚,根据辅助置钉方式分为两组,3D打印个体化导板组(3D打印组,11例,置入142枚椎弓根螺钉)和机器人辅助组(机器人组,7例,置入94枚椎弓根螺钉)。术后均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术前测量并比较顶椎旋转角、侧凸Cobb角;术后1周采用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对所有椎弓根螺钉进行判断分类,对比两组患者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满意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D打印组年龄(63.6±9.0岁)、性别(男/女:2/9)、平均置钉数量(12.91±3.83枚)、侧凸Cobb角(40.36°±11.82°)、顶椎旋转角(30.27°±7.25°)分别与机器人组[年龄(62.6±7.3岁)、性别(男/女:1/6)、平均置钉数量(13.43±3.60枚)、侧凸Cobb角(38.14°±12.84°)、顶椎旋转角(29.86°±9.65°)]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较3D打印组手术时间长(354.29±53.73min vs.282.27±73.8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钉结果统计,3D打印组共置入142枚椎弓根螺钉,其中A类128枚,B类10枚,C类4枚;机器人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4枚,其中A类86枚,B类5枚,C类3枚;两组患者均未出现D、E两类;3D打印组置钉准确率(90.14%)及满意度(97.18%),分别与机器人组置钉准确率(91.49%)及满意度(96.81%)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3D打印组(36.36%)与机器人组(57.1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辅助置钉方式均可以协助脊柱外科医师进行ADS患者的精准置钉,但3D打印个体化导板置钉用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3D打印导板 机器人辅助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
3
作者 顾锦宇 季萍 +1 位作者 赵书杰 赵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HBL)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治疗的80例ADS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围术期失血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HBL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后路手术患者隐性失血(HBL)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行脊柱后路手术治疗的80例ADS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围术期失血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HBL的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时间长、肌肉厚度大和接受异体输血是ADS患者HBL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女性、使用自体血回输和术中使用保温毯是HBL升高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针对上述HBL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ADS患者的体温管理,进而加快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脊柱手术 隐性失血 影响因素 护理策略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中长节段漂浮融合后L_(5)~S_(1)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姜廷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9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长节段内固定融合远端融合后出现L_(5)~S_(1)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接受长节段漂浮融合并随访至少2年的159例ADS患者。依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L_(5)~S_(1)并发症分为L_(... 目的 探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长节段内固定融合远端融合后出现L_(5)~S_(1)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接受长节段漂浮融合并随访至少2年的159例ADS患者。依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L_(5)~S_(1)并发症分为L_(5)~S_(1)并发症组(47例)和无L_(5)~S_(1)并发症组(11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L_(5)~S_(1)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_(5)~S_(1)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OR 2.538,P=0.024)、融合节段(OR 2.641,P=0.033)、术后骶骨倾角(OR 1.434,P <0.001)是发生术后L_(5)~S_(1)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OR 0.420,P <0.001)是发生术后L_(5)~S_(1)并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骨密度、融合节段、术后骶骨倾斜度是L_(5)~S_(1)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是保护因素;男性住院期间的患者管理与围手术期采取积极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L_(5)~S_(1)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危险因素 长漂浮融合 L_(5)~S_(1)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在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魏广生 陈杰 张弛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9期40-42,45,共4页
经腹膜外侧斜前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是一种目前国际热门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也是OLIF手术的适应证之一,OLIF技术于2014年... 经腹膜外侧斜前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是一种目前国际热门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也是OLIF手术的适应证之一,OLIF技术于2014年引进我国,目前在治疗ADS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随着生物力学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使得此项技术更加的成熟,此项技术进入我国之后,国内医生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改良,使得此项技术更加适合国内患者,此文将OLIF技术在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中的优势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弯 间接减压 矢状面和冠状面平衡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6
作者 桑龙 刘景新 +1 位作者 吴克第 蒋家正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328-332,381,共6页
目的:分析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为术前风险分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性纳入2015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进行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ADS患者,收集病史和... 目的:分析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风险因素,为术前风险分层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性纳入2015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进行长节段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ADS患者,收集病史和手术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价预测效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2例患者,35例(21.60%)在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心脏病、合并贫血、手术史、术中神经减压、术中脊柱截骨、术前Cobb角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和脊柱截骨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其中脊柱截骨同时是主要并发症和轻微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P<0.01)。结论:ASA分级≥2级和术中实施脊柱截骨是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识别危险因素有助于术前风险分层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围手术期并发症 后路长节段固定 回顾性研究 风险因素
下载PDF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内固定术后内科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希诺 海涌 +6 位作者 孙祥耀 关立 刘玉增 孟祥龙 王云生 韩超凡 张苡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3-599,共7页
目的:分析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内固定术后的内科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节段≥3个)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治疗的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资料82例,其中男24例,... 目的:分析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内固定术后的内科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后路长节段(内固定融合节段≥3个)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治疗的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资料82例,其中男24例,女58例,年龄55~71(63.9±4.6)岁。根据有无内科并发症分为无内科并发症组(58例)和有内科并发症组(24例)。内科并发症包含肺炎、脓血症、尿路感染、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胸腔积液、凝血功能障碍、胃肠道并发症和肾功能异常等。比较两组术前和末次随访的侧凸Cobb角、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和矢状面垂直轴(SVA)等影像学差异。术前、术后4周、52周和104周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使用单因素分析对性别、年龄、BMI、术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以及吸烟情况、心脏病史、症状持续时间、手术固定节段数量、椎板减压节段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检测。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内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出现内科并发症的患者29.3%。高血压、糖尿病和贫血的发病率分别为30.5%、20.7%和9.8%。术后并发症中感染14例(17.1%),心肺功能异常9例(11.0%),胃肠道疾病11例(13.4%),肾功能异常1例(1.2%)。无内科并发症组脑脊液漏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内科并发症组(19.0%vs 54.2%,P=0.001),术前两组影像学参数中Cobb角、PI-LL和SVA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影像学参数比较Cobb角、PI-LL和SVA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确定的独立危险因子包括BMI(OR 1.127,P=0.011),吸烟(OR 3.15,P=0.032)、住院时间(OR 1.16,P=0.047)和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OR 1.33,P=0.025)。内科并发症组的患者末次随访ODI、JOA评分和VAS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内科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心脏病史、糖尿病、吸烟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脊柱侧凸 退变性脊柱侧凸 内科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长节段腰椎体间融合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希诺 海涌 +5 位作者 关立 孙祥耀 刘玉增 刘铁 王云生 韩超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4-523,共10页
目的: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经长节段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长节段PLIF治疗的144例ADS患者,术后43例发生PJK(PJK组),无PJK组101例... 目的: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经长节段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长节段PLIF治疗的144例ADS患者,术后43例发生PJK(PJK组),无PJK组101例。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临床功能评分,包括年龄、性别、随访时间、体重指数(BMI),术前合并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心脏病情况,吸烟情况,既往手术史,住院时间,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JOA评分、VAS评分和末次随访时的腰椎僵硬性残疾指数(lumbar stiffness disability index,LSDI)评分;与手术相关的参数,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融合节段、减压节段、骶骨融合、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截骨术、螺钉松动、断棒、脑脊液漏、假关节形成、再手术、术前与末次随访Cobb角、术前骨盆入射角(PI)-腰椎前凸角(LL)、末次随访时的PI-LL、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矢状面垂直轴(SVA)。对比两组术后即刻影像学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PT)、PI、骶骨倾斜角(SS)、LL、PI-LL、胸椎后凸角(TK)、LL-TK、实际腰椎前凸角(RLL)、实际胸椎后凸角(RTK)、实际腰椎前凸角与实际胸椎后凸角匹配值(RLL-RTK)、上端椎坡度(UIVs)、上端椎倾斜角(UIVi)、SVA、UIV与C7垂线距离(UIVa)与UIV上终板前缘与椎体后缘垂线距离(UIVb)的比值(UIVa/b)。组间连续变量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然后再用SNK法进行多重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而非连续数据的统计学显著性通过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以可疑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是否出现PJK作为因变量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代入Logistics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确定PJK相关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检验(r)用于评估骨盆与脊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一般资料中,性别、BMI、糖尿病、吸烟、末次随访ODI和LSDI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相关参数中,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数、减压节段数、骶骨融合、PLC损伤、再手术率、术前PI-LL、末次随访PI-LL和末次随访SVA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影像学参数中,PT、SS、LL、PI-LL、LL-TK、RLL、RLL-RTK、UIVs、UIVi和UIV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后有意义的参数包括性别、BMI、糖尿病、吸烟、LL-TK、UIVs、UIVa/b、PI-LL、骶骨融合和PLC损伤。再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S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OR 1.6,P=0.000)、吸烟(OR 3.1,P=0.016)、UIVs(OR 2.0,P=0.015)和PI-LL(OR 1.2,P=0.015)。在脊柱骨盆参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中发现,SVA与UIVa/b、UIVs和UIVi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93,P<0.001)、(r=-0.66,P<0.001)和(r=-0.68,P<0.001);UIVa/b与UIVs及UIVi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63,P<0.001)和(r=0.-68,P<0.001)。结论:接受长节段PLIF的ADS患者术后发生PJK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吸烟、UIVs和PI-LL。UIVa/b可以反映SVA情况和UIV倾斜情况,可作为发生PJK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近端交界性后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的疗效及其远端并发症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孝宾 吕国华 +3 位作者 王冰 李晶 卢畅 康意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9-695,共7页
目的:探讨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的效果以及远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一期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治疗的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病例入选标准:(1)诊断为成人退行性脊柱... 目的:探讨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的效果以及远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一期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治疗的成人脊柱畸形患者,病例入选标准:(1)诊断为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2)年龄超过50岁;(3)影像学满足冠状面Cobb角度〉20°,或者矢状面平衡(SVA)〉5cm;(4)后方腰椎固定融合在4个节段以上;(5)随访时间在12个月以上。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影像学参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和远端并发症等资料。结果:共纳入74例患者,其中远端固定椎在L5的患者43例(L5组),固定在S1的患者22例(S1组),固定到髂骨的患者9例(髂骨组)。随访12~64个月,平均28.8个月,三组患者术后冠状面Cobb角、冠状面平衡(CSVL)、矢状面平衡(SVA)、PI-LL、PT角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ODI和SF-12 PCS)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远端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为29.7%(22/74),保留L5/S1椎间盘患者远端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L5/S1融合的患者(39.5% vs 16.1%),保留L5/S1椎间盘是远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保留L5/S1椎间盘发生远端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脊柱畸形 脊柱退行性侧凸 冠状面平衡 矢状面平衡 骨盆固定
下载PDF
长/短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宁 田伟 +3 位作者 刘波 何达 赵经纬 孙玉珍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研究长/短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ADS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对照... 目的研究长/短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ADS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对照组行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对比其手术前后冠状面Cobb角、颈7铅垂线-骶骨中垂线间距(C7PL-CSVL)及矢状面胸椎后凸(TK)、腰椎前凸(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变化,并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obb角高于对照组,C7PL-CSVL、PI、PT角小于对照组,两组术后TK、LL角均增加(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指数均降低,且观察组术后OD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长/短节段固定治疗成人ADS疗效满意,长节段固定融合冠状面与矢状面矫形效果好,但出血量大,术后出现并发症风险高,短节段固定融合矫形效果不足,但相对安全,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节段固定 短节段固定 成人 退变性脊柱侧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氨甲环酸在成人退变性侧弯后路矫形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江湖 尹晓明 +4 位作者 林飞跃 徐杨 许春财 林曦 叶福标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在成人退变性侧弯(ASD)后路矫形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A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切皮前15min静脉滴注TXA20mg/kg,手术开始后以10mg/(kg&...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在成人退变性侧弯(ASD)后路矫形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A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切皮前15min静脉滴注TXA20mg/kg,手术开始后以10mg/(kg·h)持续滴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术中、术后24h出血量,术中、术后自体输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同时予以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1224±245)mlvs.(1653±315)ml和(410±122)mlvs.(624±187)ml(P<0.01);围术期自体血输血量和异体输血量少于对照组,(320±75)mlvs.(578±172)ml和(389±85)mlvs.(465±97)ml(P<0.05)。两组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静脉应用TXA可减少ASD后路矫形术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和输血量,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成人退变性侧弯 出血量 输血量
下载PDF
新型混合融合技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朝阳 张树芳 丁美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混合融合技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50例AD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新型混合融合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 目的:观察新型混合融合技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的疗效、安全性和依从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50例AD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新型混合融合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腰椎功能改善率和植骨融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t=6.199,P=0.000),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6.242,P=0.000);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8,P=0.384);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67,P=0.031);观察组患者手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5.357,P=0.021);治疗后1和3个月2组患者腰椎功能改善率和植骨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71,P=0.225;χ^2=0.725,P=0.395;χ^2=1.587,P=0.208;χ^2=0.739,P=0.390),治疗后6和12个月2组患者上述2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χ^2=4.500,P=0.034;χ^2=4.667,P=0.031;χ^2=5.357,P=0.021;χ^2=7.018,P=0.008)。结论:新型混合融合技术治疗ADS具有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手术时间短和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混合融合技术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传统开放手术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皓南 刘桂英 尹庆水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4期252-256,共5页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是指骨骼发育成熟之后,由1个或多个椎间盘和/或关节突关节的不对称性退变导致的脊柱结构性侧凸,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是引起老年患者腰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S)是指骨骼发育成熟之后,由1个或多个椎间盘和/或关节突关节的不对称性退变导致的脊柱结构性侧凸,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是引起老年患者腰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深入研究ADS的特征和诊治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主要综述ADS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评估与分类、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疾病 脊柱侧凸 成年人
下载PDF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平 罗政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7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53例,根据不同融合节段,分为长节段融合内固定组(长节段组)27例与短节段融合内固定组(短节段组)26例。比... 目的观察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53例,根据不同融合节段,分为长节段融合内固定组(长节段组)27例与短节段融合内固定组(短节段组)26例。比较减压节段、融合节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年Cobb's角、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平衡情况及其改善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长节段组比较,短节段组融合节段、术中出血量均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Cobb's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年Cobb's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降低(P<0.05);与短节段组比较,长节段组治疗后1年Cobb's角改善率、冠状面平衡改善率均明显升高(P<0.05)。长节段组、短节段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04%(10/27)、26.92%(7/26)(P<0.05)。结论临床应根据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具体特征,选择合适的节段融合内固定术,以改善预后,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退变性 成年人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微创技术联合治疗18例成人腰椎侧凸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西峰 籍剑飞 +3 位作者 王岩 肖嵩华 刘郑生 张永刚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3年第4期235-240,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联合应用多种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治疗的18例成人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冠状位及矢...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联合应用多种脊柱外科微创技术治疗的18例成人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冠状位及矢状位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分的差异。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5个月(平均13.4个月)。手术时间107~205min,平均手术时间135min;出血量150~1300mL,平均出血量238mL。术中未发生大血管、输尿管、肠管损伤等并发症;7例患者术后出现屈髋功能障碍,其中5例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2例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4例出现大腿前侧及腹股沟区浅感觉减退,术后1个月均明显好转。末次随访时冠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39.5。士5.60矫正至14.30土6.30,改善率为63.8%;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的21.6。士3.1。增加到26.3。土2.1。,改善率为21.8%;VAS评分由术前的(8.3士1-3)分减小到(3.2士1.0)分,改善率为61.4%;ODI评分由术前的(44.6士2.2)分降至(11.8士5.2)分,改善率为73.5%。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成人腰椎侧凸矫形效果良好、固定稳固、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侧凸 退行性疾病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脊柱融合术 外科矫正手术 成年人
下载PDF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应用进展
16
作者 袁建军 刘岩 +3 位作者 张权 任志帅 李广 田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1期1604-1606,共3页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是当前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的新发展方向,当前常用技术包括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微创椎弓根椎体截骨术(MIS-PSO)、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OLIF)、微创前柱松解重建技术(MISACR)、微创腰椎前...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是当前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的新发展方向,当前常用技术包括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微创椎弓根椎体截骨术(MIS-PSO)、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OLIF)、微创前柱松解重建技术(MISACR)、微创腰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MIS-ALIF)、环状微创技术(CMIS),均存在一定优劣势。基于此,总结上述手术方式用于ADS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具体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临床制定有效手术方案提供依据,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脊柱外科手术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应用进展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和腰大肌退变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脊柱-骨盆冠状位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13
17
作者 迟鹏飞 王征 +5 位作者 吴兵 宋凯 王兆瀚 张建党 成俊遥 于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退变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脊柱-骨盆冠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为ADS患者冠状位失平衡的评估和预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DS患... 目的: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退变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脊柱-骨盆冠状位参数之间的关系,为ADS患者冠状位失平衡的评估和预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DS患者,测量并计算患者腰椎MRI顶椎层面椎旁肌和腰大肌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脂肪化比例(fat saturation fraction,FSF)、凹侧与凸侧横截面积之比(ratio of CSAconcave to CSAconvex,rCSA)、凹侧与凸侧脂肪化比例之比(ratio of FSFconcave to FSFconvex,rFSF),并在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冠状位影像学参数,包括冠状位Cobb角(coronal Cobb angle,CA)和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根据C7铅垂线(C7PL)与骶骨中垂线(CSVL)的相对位置,将22例CBD≥30mm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C7PL在凸侧边,13例)和B组(C7PL在凹侧边,9例)。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顶椎层面凹凸两侧椎旁肌和腰大肌CSA和FSF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肌肉影像学参数与脊柱-骨盆冠状位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顶椎层面,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椎旁肌凹侧CSA均显著大于凸侧(P<0.05),多裂肌凹侧FSF显著大于凸侧(P<0.01),竖脊肌凸侧FSF显著大于凹侧(P<0.05),腰大肌、椎旁肌两侧FSF无统计学差异(P>0.05)。CA与多裂肌凸侧CSA、竖脊肌和椎旁肌双侧CSA呈负相关(r=-0.233、-0.346、-0.211、-0.387、-0.232,P<0.05),与多裂肌凹侧FSF、rCSA和椎旁肌rCSA呈正相关(r=0.360、0.424、0.259,P<0.05)。A组CBD与各个肌肉的影像学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B组CBD与竖脊肌凹侧CSA,腰大肌凹侧FSF,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和椎旁肌rCSA,腰大肌rFSF呈正相关(r=0.720、0.768、0.720、0.752、0.738、0.721、0.893,P<0.05)。结论:ADS患者椎旁肌和腰大肌影像学参数与脊柱-骨盆冠状位参数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多裂肌rCSA与CA的相关性最强,在CBD超过30mm且C7PL在凹侧边的ADS患者中腰大肌rFSF与CBD的相关性最强,表明椎旁肌和腰大肌能体现ADS患者在冠状位失衡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椎旁肌 腰大肌 冠状位失平衡
下载PDF
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10
18
作者 商振国 李永民 +3 位作者 孙来卿 李颉 王雪兵 刘振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8,共5页
目的评价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行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25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椎前凸角和冠状位Cobb角评价术后3个月、1~... 目的评价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行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25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椎前凸角和冠状位Cobb角评价术后3个月、1~2年及2年以上的临床疗效。结果4例发生术中硬膜囊撕裂均于术中给予修复;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发生感染者。3例出现螺钉松动或断裂,2例出现邻近节段疾病均出现在术后≥2年经第二次手术治疗效果好。植骨粒延迟愈合1例对症治疗后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有效随访,随访时间2~7年(平均3.8年)。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JOA评分较术前仍有明显改善(t=14.235和-11.244,P=0.000)。冠状位Cobb角术后3个月较术前有改善(t=12.329,P=0.000),但术后1年以上较术前没有改善(t=1.106,P=0.280)。术后腰椎前凸角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t=-1.932,P=0.065)。结论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式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达到充分减压的同时,可以覆盖整个曲线实现固定、融合以及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进而阻止退行性脊柱侧凸的进展,取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长节段固定融合 潜行减压 并发症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退变与脊柱-骨盆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兆瀚 王征 +5 位作者 吴兵 宋凯 张建党 张子方 迟鹏飞 成俊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 :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MRI影像退变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关系,为ADS患者矢状位失平衡评估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女性ADS患者52例,年龄55~65... 目的 :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MRI影像退变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关系,为ADS患者矢状位失平衡评估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女性ADS患者52例,年龄55~65岁,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分别测量患者腰椎MRI上L1~S1椎间盘层面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脂肪化比例(fat saturation fraction,FSF),并在患者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冠状位和矢状位的影像学参数,包括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垂直偏距(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PI-LL,对椎旁肌L1~S1各层面FSF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LSD事后多重比较,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椎旁肌退变程度和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L1~S1各层面FSF有显著性差异(P<0.01),L5/S1层面椎旁肌FSF明显大于其他层面(P<0.05)。冠状位Cobb角与L1/2、L2/3、L3/4、L4/5椎间盘层面CSA呈负相关(r=-0.358、-0.367、-0.329、-0.283,P<0.05)。椎旁肌FSF与PT在L1~S1各层面呈正相关(r=0.487、0.394、0.354、0.356、0.355,P<0.05),而与SS呈负相关(r=-0.494、-0.440、-0.373、-0.301、-0.300,P<0.05)。椎旁肌FSF与LL在L1/2、L2/3层面呈负相关(r=-0.398、-0.328,P<0.05)。椎旁肌总体FSF(TFSF)与PT呈正相关(r=0.395,P<0.01),与LL呈负相关(r=-0.345,P<0.05)。L1~S1各层面椎旁肌CSA、FSF与SVA、PI、TK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L1~S1各层面椎旁肌CSA呈正相关(P<0.05),而与椎旁肌各层面FSF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DS患者中,椎旁肌FSF与PT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提示椎旁肌的退变可能参与了脊柱退变和代偿机制的过程,椎旁肌FSF可能反映了ADS患者矢状位失平衡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椎旁肌 矢状位平衡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肉退变与顶椎旋转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迟鹏飞 王征 +6 位作者 吴兵 宋凯 王兆瀚 张建党 成俊遥 于洋 李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8-492,共5页
目的 :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退变与顶椎旋转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ADS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顶椎层面MRI影像上测量并计算患者多裂肌、... 目的 :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退变与顶椎旋转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ADS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顶椎层面MRI影像上测量并计算患者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脂肪化比例(fat saturation fraction,FSF)、凹侧与凸侧横截面积之比(rCSA)、凹侧与凸侧脂肪化比例之比(rFSF)和顶椎旋转度(apical vertebra rotation,AVR)。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顶椎层面凹凸两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CSA和FSF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肌肉影像学参数与AV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96例ADS患者,男18例,女78例;年龄64.64±7.18岁;腰椎前凸角20.19°±17.61°;Cobb角24.70°±10.41°;AVR 10.94°±6.47°,旋转方向均偏向侧凸凸侧。在顶椎层面,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凹侧CSA均显著性大于凸侧(P<0.05),多裂肌凹侧FSF显著性大于凸侧(P<0.01),竖脊肌凸侧FSF显著性大于凹侧(P<0.05),腰大肌两侧FS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R与多裂肌凸侧CSA、腰大肌凸侧FSF呈显著性负相关(r=-0.225、-0.292,P<0.05),与多裂肌rCSA、竖脊肌r FSF呈显著性正相关(r=0.396、0.215,P<0.05)。结论:ADS患者脊柱侧凸顶椎两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退变与AVR显著相关,多裂肌、竖脊肌的退变可能参与顶椎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 多裂肌 竖脊肌 腰大肌 顶椎旋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