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llow-up of a Case of Vitelliform Macular Dystrophy Over an 8-year Period
1
作者 Shizhou Huang Lezheng Wu +2 位作者 Feng Wen Guangwei Luo Futian Jiang 《Eye Science》 CAS 2014年第3期165-169,共5页
Purpose: To show the follow-up of a case of vitelliform macular dystrophy with morphological and visual functional tests over an 8-year period.Methods:.Retrospective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The morphological examin... Purpose: To show the follow-up of a case of vitelliform macular dystrophy with morphological and visual functional tests over an 8-year period.Methods:.Retrospective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The morphological examination included color photography,.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nd ocular coherence tomography(OCT).The visual functional tests included visual acuity, electro-oculogram(EOG) and 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 ERG).The patient was observed for 8 years, from 2003 to 2011.Results:.During the follow-up,.the improvement of sensory retinal detachment and reduction of yellow-white deposit were observed with color photography and fluorescein angiography.OCT revealed a decrease in sensory retinal detachment and subretinal hyper-reflective deposits; both of these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correspondent. Visual acuity was maintained throughout the follow-up..The Arden ratio of EOG was decreased. The amplitudes of mf ERG were decreased but slightly increased during the follow-up.Conclusion:.The retinal morphological changes and visual function slightly improved in this case of vitelliform maculopathy. The prognosis is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卵黄 视网膜电图 期限 病例 黄斑 血管造影 视觉功能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合并垂体瘤1例
2
作者 孙隽然 王子霖 +2 位作者 俞素勤 孙晓东 宫媛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67-72,共6页
65岁男性,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就诊。最佳矫正视力:右眼FC/20 cm,左眼0.2;双眼眼压正常,右眼12 mmHg,左眼13.1 mmHg。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提示双眼黄斑区卵黄样沉积物。OCT血管成像(OCTA)提示无新生血管。神经纤维层检查显示双眼神... 65岁男性,因“双眼视力下降3年”就诊。最佳矫正视力:右眼FC/20 cm,左眼0.2;双眼眼压正常,右眼12 mmHg,左眼13.1 mmHg。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提示双眼黄斑区卵黄样沉积物。OCT血管成像(OCTA)提示无新生血管。神经纤维层检查显示双眼神经纤维层变薄。眼底彩照结果显示右眼视盘上方盘沿缺失,伴屈膝样血管,视盘颜色苍白,双眼眼底杯盘比(C/D)为0.6。3年前视野检查示双颞侧偏盲。颅脑磁共振成像(MRI)结果显示存在颅内鞍区占位。初步诊断为垂体瘤。垂体瘤切除术后双眼视野有所改善,但视网膜下沉积物无明显好转。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显示患者存在IMPG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最终诊断:垂体瘤,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5型。讨论体会:当我们遇到用“一元论”无法解释病情的时候,按照体征进行规范的排查有助于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5型 垂体瘤 视神经萎缩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多模式影像特征观察
3
作者 朱晓红 赵玥 姚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观察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VMD,别称Best病)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6-06/2022-10于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为Best病Ⅰ-Ⅳ期的患者30例6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双眼发病。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 目的:观察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VMD,别称Best病)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6-06/2022-10于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为Best病Ⅰ-Ⅳ期的患者30例6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双眼发病。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间接眼底镜、眼压、眼底彩色照相、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眼底自发荧光(F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电图(EOG)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60眼,其中Ⅰ期8眼,Ⅱ期24眼,Ⅲ期22眼,Ⅳ期6眼,眼底彩色照相、FAF、FFA、SD-OCT的影像特征与既往文献报道基本一致,EOG显示Arden比均<1.55,OCTA能够发现早期病灶,观察到卵黄样物质、光感受器外节、液体的位置分布及有无CNV形成。结论:多模式影像有助于Best病的诊断,减少临床上漏诊、误诊,其中OCTA较其他检查有明显优势,快捷无创是其最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光感受器外节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影像特征
下载PDF
青少年高度近视Dome征伴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的多模式影像特征
4
作者 王若宜 赵玥 姚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0-1924,共5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高度近视圆顶样黄斑(简称Dome征)伴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SRF)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探讨其典型特征与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05于我院确诊为高度近视Dome征伴黄斑区SRF的青少年患者21例39眼,行彩色眼... 目的:观察青少年高度近视圆顶样黄斑(简称Dome征)伴黄斑区视网膜下积液(SRF)的多模式影像特征,探讨其典型特征与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05于我院确诊为高度近视Dome征伴黄斑区SRF的青少年患者21例39眼,行彩色眼底照相(CFP)、眼底自发荧光(FAF)、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及眼电图(EOG)检查,其中18例36眼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随访12mo,记录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CMT)变化情况。结果:眼底检查可见患眼均呈高度近视豹纹状改变,中心凹可见颗粒样物质沉积;SD-OCT检查显示黄斑区全层呈圆顶样隆起,中心凹下神经上皮层局限性脱离,外界膜内表面可见中高反射附着,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反射不均匀;FAF检查显示黄斑区呈轻度“牛眼征”改变;FFA检查显示黄斑区拱环周围环绕颗粒状透见荧光;OCTA检查的En face图中可见清晰的神经上皮脱离区边界,切线对应椭圆体带-RPE分层面,可见神经上皮脱离区内散在大小不一的颗粒状高反射,未见明显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OCTA检查随访可见黄斑区SRF可存在无规律的自行增多或吸收;EOG检查显示光峰与暗谷(LP/DT,或称Arden比)比值正常,均>1.55。基线、随访1、3、6、12mo,纳入患者CMT(246.95±11.46、247.10±13.03、246.62±12.23、248.05±14.00、247.92±11.66μm)无显著差异(F=0.144,P=0.965)。结论:多模式影像检查有助于青少年高度近视Dome征伴黄斑区SRF的临床诊断,并且在与典型Best病病变前期的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圆顶样黄斑(Dome征) 视网膜下积液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影像特征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娟娟 张文佳 +1 位作者 盛智超 胡竹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各病变阶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8眼)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患者的OCT图像特征,并与眼底特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卵黄样病变... 目的探讨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各病变阶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8眼)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患者的OCT图像特征,并与眼底特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卵黄样病变期患者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卵圆形隆起病灶,OCT可见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光感受器层之间有一中等密度反射区域,随病变进展,沉积物厚度增高。萎缩期患者黄斑区见萎缩灶,OCT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脉络膜复合体弥漫性增厚,神经感觉层变薄,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时可见高反射的新生血管膜。结论详细的病史资料、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OCT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更科学的分析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和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的VMD2基因诊断
6
作者 王春霞 于紫燕 +3 位作者 孙琦 周文凯 吴迪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148-2150,共3页
目的:通过VMD2基因的分子遗传学检查确诊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为Best病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法对VMD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基因组测序和突变筛查,并... 目的:通过VMD2基因的分子遗传学检查确诊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为Best病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法对VMD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基因组测序和突变筛查,并在100例正常对照者中对VMD2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双眼底均可见黄斑部卵黄样改变,但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未见脉络膜新生血管。VMD2基因变异分析结果,在外显子8中检出第886位碱基的A>G错义突变(Asn296Asp)。结论:本家系中检出的VMD2基因的Asn296Asp变异是包括欧美各国在内没有报道过的新变异。VMD2基因突变筛查可用于Best病的诊断和遗传咨询。对待黄斑部有异常的病例,应充分考虑Best病的可能性,慎重地进行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病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VMD2 基因诊断
下载PDF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临床特点及BEST1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婧姝 张勇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621-624,共4页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est vitelliform macular dystrophy,BVM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绝大多数由BEST1基因突变引起。突变基因导致其编码的bestrophin-1蛋白功能异常,患者表现出以视力下降为主的临床症状。本文从BEST1基因结构...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est vitelliform macular dystrophy,BVM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绝大多数由BEST1基因突变引起。突变基因导致其编码的bestrophin-1蛋白功能异常,患者表现出以视力下降为主的临床症状。本文从BEST1基因结构及功能、基因突变特点、BVMD临床表现及其与BEST1突变的关系、可能的治疗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在此基础上对疾病及致病基因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BEST1 bestrophin-1 临床表现 基因突变
下载PDF
Bestrophin氯通道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觅 关永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3,共3页
Bestrophin是最新发现的一类Cl-通道,其同源序列广泛存在于动物、真菌、原核生物。Bestrophin受到Ca2+、细胞容积和自身结构的调节。在嗅觉传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液体的转运以及细胞的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BESTROPHIN CL^-通道 卵黄样黄斑变性
下载PDF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一家系的BEST-1基因突变分析
9
作者 魏英华 林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154-1156,共3页
目的: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确定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在BEST-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采集一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2例患者及5例健康成员和100个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通过分子遗传学分析,确定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在BEST-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采集一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2例患者及5例健康成员和100个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EST-1基因的10个编码外显子,直接测序确定致病的基因突变,并与100名正常对照者的基因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直接测序后发现该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BEST-1基因的外显子中,未发现任何突变。结论:BEST-1基因的外显子不存在该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1基因 先天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突变 BEST病
下载PDF
Novel mutations in the BEST1 gene cause distinct retinopathies in two Chinese families
10
作者 Zhi-Hong Zhu Xin Jin +8 位作者 Yi-Xin Zhang Rui Wang Tong Wu Wei Liu Ze-Hua Chen Hai-Nan Xie Lan-Lan Chen Zi-Hao Liu Hou-Bin 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2年第2期205-212,共8页
AIM:To describe the clinical heterogeneity of patients with novel mutations in BEST1.METHODS:All the members in the two Chinese families underwent detailed clinical evaluations including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s... AIM:To describe the clinical heterogeneity of patients with novel mutations in BEST1.METHODS:All the members in the two Chinese families underwent detailed clinical evaluations including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slit-lamp examination,applanation tonometry,and dilated fundus examination.Fundus autofluorescence,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lectrooculography,and electroretinogram were also performed.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venous blood for all the participants.The 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of inherited retinal disease-associated genes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causative mutation.RESULTS:A novel BEST1 missense mutation c.41T>C(p.Leu14Ser) was identified in Family 1.It was co-segregated with the phenotype of best vitelliform macular dystrophy(BVMD)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confirmed it was harmful.Another novel BEST1 frameshift mutation c.345_(3)46insGGCAAGGACG(p.Glu119Glyfs*116) and a novel USH2A missense mutation c.12560G>A,p.Arg4187 His were identified in family 2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RP),which might interact and lead to the phenotype of RP.CONCLUSION:Two novel mutations in the BEST1 gene in two unrelated families with distinct phenotypes and BEST1 mutation accompanied with USH2A mutation would result in RP,which could be enormously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inherited retinal disease caused by a BEST1 mu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1 gene best vitelliform macular dystrophy retinitis pigmentosa gene mutation
下载PDF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Best病1例
11
作者 林兰若 池滢 +1 位作者 张婧 杨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6-569,共4页
患者男性,40岁。因视物易疲劳3个月就诊于眼科。2个月前患者曾被误诊为"双眼后葡萄膜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后排除该诊断。此次就诊,眼底检查可见双眼黄斑中心凹下方黄白色物质渗出。结合眼科检查结果及患者与其儿子基因检... 患者男性,40岁。因视物易疲劳3个月就诊于眼科。2个月前患者曾被误诊为"双眼后葡萄膜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后排除该诊断。此次就诊,眼底检查可见双眼黄斑中心凹下方黄白色物质渗出。结合眼科检查结果及患者与其儿子基因检测结果,患者诊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Best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 Bestrophin蛋白 BEST1基因
原文传递
卵黄样黄斑病变的眼底表现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海峰 应良 +1 位作者 白曜 孙晓蕾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观察卵黄样黄斑病变的眼底表现及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卵黄样黄斑病变患者的眼底与OCT检查图像.结果 13例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5~55岁;均双眼发病,卵黄期6只眼,假性前房积脓3只眼,煎蛋期6只眼... 目的 观察卵黄样黄斑病变的眼底表现及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卵黄样黄斑病变患者的眼底与OCT检查图像.结果 13例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5~55岁;均双眼发病,卵黄期6只眼,假性前房积脓3只眼,煎蛋期6只眼,瘢痕期5只眼,6只眼不能分期为后极部不规则卵黄样物质沉着;10例患者病变局限在黄斑部;另3例患者卵黄样物质还出现在血管弓以外区域;其中2只眼合并玻璃膜疣,1只眼板层黄斑裂孔,1只眼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OCT特征:卵黄期病变表现为外网状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不同程度高反射带;卵黄样物质液化处、煎蛋期病变区OCT图像表现为IS/OS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低反射"空腔";瘢痕期病变处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反光带不均匀增宽、神经上皮脱离;不能明确分期、后极部多灶性卵黄样物质沉积者亦表现为黄斑部IS/OS与视网膜色素上皮之间低反射.结论 卵黄样黄斑病变有特殊的OCT特点;对眼底表现不典型的患者,OCT图像可作为该病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病 FFA OCT
原文传递
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影像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和丹 张娟 +1 位作者 黎铧 李娟娟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348,共6页
目的观察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FVD)的OCT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观察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经眼底彩色照相、FFA、FAF及OCT等多模式影像检查手段诊断为AFVD的12例患者22只眼纳入... 目的观察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FVD)的OCT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观察性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经眼底彩色照相、FFA、FAF及OCT等多模式影像检查手段诊断为AFVD的12例患者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16只眼,女性4例6只眼;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48.7±8.9)岁。双眼发病10例,单眼发病2例。视力0.08~0.6.22只眼中,卵黄样物质较为完整8只眼,卵黄样物质内出现不同程度破裂14只眼;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0只眼。所有患者采用海德堡OCTA仪行OCTA检查。中心波长840 nm,采集速度85000次A扫描/s,获得3 mm×3 mm的扫描,在扫描过程中采用Eye-Tracking动眼追踪技术,选择图像质量与位置较佳的像进行标记保存。总结分析卵黄样物质、眼底血管变化及继发CNV在OCTA中的影像特征。结果卵黄样物质较为完整的8只眼,B-scan影像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致密卵黄样物质,位于RPE层与椭圆体带之间,密度较均匀;en-face影像可见卵黄样物质处血流信号,为卵黄样物质反射上方血管的伪迹。卵黄样物质内出现不同程度破裂的14只眼,B-scan影像中视网膜椭圆体带与RPE层之间的卵黄样物质信号不均匀,可见部分弱反射信号的腔隙;en-face影像可见卵黄样物质较为完整的区域仍呈现反射上方血管的伪迹,而卵黄样物质破裂处无血流信号。22只眼中,视网膜浅层、深层毛细血管拱环区视网膜小血管形态发生异常10只眼,可见部分小血管分支走形改变,未能吻合呈完整的拱环结构;未见视网膜毛细血管造成明显结构改变12只眼。继发CNV的10只眼中,8只眼表现为粗大如"枯枝状"的非活动性CNV,2只眼表现为密集、细小血管支构成的活动性CNV。结论AFVD在OCTA中可表现为由于卵黄样物质推挤所致的视网膜血管走形异常、卵黄样物质本身反射的血管伪迹以及卵黄样物质下方CNV的存在等影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诊断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局部血流
原文传递
成年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光璐 王明扬 魏文斌 《眼科》 CAS 2010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研究成年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9例(13眼)成年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患者。方法分析患者的眼底表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和自体荧光检... 目的研究成年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9例(13眼)成年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患者。方法分析患者的眼底表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和自体荧光检查结果。主要指标FFA及OCT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家族史。视力在0.3及以上者8/13眼(61.5%)。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黄斑区圆形卵黄样微隆起、边界清楚的、不超过1PD的视网膜下病变。FFA显示病变处呈遮蔽荧光,其旁无或显现荧光,在吸收过程中,荧光相应增加。OCT显示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光带前见一梭形均匀的高反射区,在吸收过程中,高反射区出现不均匀,或有小的无光反射暗区。结论黄斑区圆形卵黄样不超过1PD的视网膜下病变,无明显视网膜脱离及无病变破裂分层是本病的特点。FFA和OCT检查相结合有助于成年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相干光断层扫描 自体荧光
原文传递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不同临床分期眼底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和丹 黎铧 +1 位作者 杨红云 李娟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不同临床分期的眼底表现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了解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病变发展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24例(48只眼)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目的探讨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不同临床分期的眼底表现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了解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病变发展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24例(48只眼)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病变进展进行分期,分析各期病变眼底彩照、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该病发展转归及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结果2只眼为0期,眼底影像学检查均正常。5只眼为I期:黄斑区色素紊乱,OCT显示RPE层间见低反射的小裂隙出现。25只眼为Ⅱ期:黄斑区出现卵圆形黄色隆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表现为病变区域无荧光或弱荧光区,OCT显示RPE和光感受器层之间有一中等密度反射区域。12只眼为Ⅲ期,眼底卵黄样病变完整性破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区域荧光形态不规则,OCT显示RPE层增厚、断裂,高反射物质存留。4只眼为Ⅳ期:眼底表现黄斑病变RPE萎缩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为边界清晰的瘢痕染色所致的高荧光、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者,可见新生血管荧光渗漏呈强荧光;OCT显示为神经上皮层变薄,RPE层光反射不连续。结论多重眼底影像学技术的联合运用为认识和了解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病变特征、发展及转归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眼底彩照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光相干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及常染色体隐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家系BEST1基因突变及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萌 谢坤鹏 +2 位作者 杜利平 周朋义 金学民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41-847,共7页
目的观察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VMD)及常染色体隐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RB)家系BEST1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BVMD一家系(4例患者和6名家系成员)及... 目的观察Best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VMD)及常染色体隐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RB)家系BEST1基因突变类型及临床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BVMD一家系(4例患者和6名家系成员)及ARB一家系(2例患者和2名家系成员),共计6例患者和8名正常家系成员纳入研究。详细询问其病史并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自身荧光、眼电图及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采集患者及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3 ml,提取全基因组DNA,应用基于靶向捕获的二代测序技术行基因测序,与数据库对比,筛选可疑致病突变位点,并对家系其他成员行Sanger验证。结果BVMD家系先证者临床表型为典型BVMD,其余患者临床表型为多灶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基因测序结果显示,4例患者及2名家系成员均携带BEST1基因第3号外显子c.240C>G(p.F80L)(M1)杂合错义突变,该变异为首次报道,定义为可疑致病突变。ARB家系先证者及另1例患者均为ARB。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例患者均携带BEST1基因第5、2号外显子c.584C>T(p.A195V)(M2)、c.139C>A(p.R47S)(M3)2个杂合性错义突变,第3号外显子c.235dupT(p.S79Ffs*153)(M4)移码突变;为复合杂合突变。其中M2为已报道致病突变位点,M3致病性不明确,M4为首次报道。结论BEST1基因突变是导致BVMD及ARB的主要原因,不同突变位点可导致不同临床表型;BVMD及ARB具有遗传及临床表型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 BEST1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五例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表型特征及致病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莹 张勇进 +2 位作者 王敏 刘卫 徐格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3-528,共6页
目的 探讨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VMD)患者临床表型特征和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5例AVMD患者进行详尽的眼科检查及Best1和peripherin/RDS基因突变筛查.... 目的 探讨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VMD)患者临床表型特征和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5例AVMD患者进行详尽的眼科检查及Best1和peripherin/RDS基因突变筛查.采用相同方法对50名对照者进行筛查以便比较.结果 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28~59岁).2例为双眼发病,3例为单眼发病,其中1例患者对侧眼黄斑萎缩.基因筛查在1例患者检测出一个新的peripherin/RDS基因突变:第3号外显子1009位碱基G-A替换(1009 G>A),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同时伴有轻度的眼电图(EOG)异常.在对照组中并未发现上述情况.结论 与peripherin/RDS基因突变相关联的AVMD具有自身特殊的临床表现.位于peripherin/RDS基因C-末端的突变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AVMD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视网膜疾病 DNA突变分析 表型
原文传递
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敬丽 张勇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1-434,共4页
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FVD)以视力逐渐下降、视网膜下卵黄样病灶及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为特征。眼电图通常正常或轻度下降。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见卵黄样物质沉积于光感受器细胞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之间,上方外核... 成人型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AFVD)以视力逐渐下降、视网膜下卵黄样病灶及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为特征。眼电图通常正常或轻度下降。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见卵黄样物质沉积于光感受器细胞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之间,上方外核层变薄。OCT血管成像检查可见卵黄样物质沉积上方的浅层及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DCP);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减少,黄斑旁DCP血流增加。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早期可见卵黄样物质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显影,晚期对应视网膜区域出现荧光素渗漏。对于AFVD,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单基因治疗是最值得期待的治疗方案。了解AFVD临床表现、多模式影像检查特征及治疗新进展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状黄斑营养不良/诊断 疾病特征 综述
原文传递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致病基因的两个新突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弓利雪 顾虹 +2 位作者 刘守彬 刘宁朴 马凯 《眼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对两个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est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观察其BEST-1基因的突变位点。设计基因分析。研究对象2个分别包括4人和3人的Best病家系成员及50名正常对照者。方法 2个家系成员均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裂隙... 目的对两个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Best病)家系进行基因分析,观察其BEST-1基因的突变位点。设计基因分析。研究对象2个分别包括4人和3人的Best病家系成员及50名正常对照者。方法 2个家系成员均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无赤光眼底照相、眼底自发荧光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眼电图(EOG)检查。抽取家系成员和50个正常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BEST-1基因直接Sanger测序,Genbank BLAST比对分析,明确其突变位点。主要指标BEST-1测序图。结果家系1先证者及其父亲均为单眼病变,后者EOG检查患眼光峰暗谷比值(Arden值)为1.08(<1.5)。眼底像可见患眼黄斑区卵黄样改变,FFA早期病变区仅表现稍低荧光,而眼底自发荧光显示因黄斑区异常脂褐质堆积呈现相应部位高荧光。该家系中其余2名成员各项眼科检查均正常且无视力下降等主诉。2例患者的BEST-1基因在外显子4的第401位碱基发生错义突变(c.401C>G),该突变导致BEST-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第105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甘氨酸(p.Arg105Gly)。家系2先证者为双眼发病,眼底检查双眼黄斑区卵黄样改变,FFA早期病变区仅表现稍低荧光,而眼底自发荧光示相应部位高荧光。其中1例无视力下降主诉,其EOG检查Arden值为1.2(<1.5)。先证者及1例EOG检查异常者的BEST-1基因在外显子2的第236位碱基发生错义突变(c.236T>A),该突变导致BEST-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第50位氨基酸由酪氨酸变为天冬酰胺(p.Tyr50Asn)。家系其他成员及50名正常对照者的DNA分析中均未检测到上述两个突变。结论 c.401C>G、c.236T>A突变目前尚未被报道,为Best病家系的两个新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 BEST-1基因 新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