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thermal-hydraulic code on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of Chinese advanced PWR 被引量:1
1
作者 XIAO Ze-Jun QIU Sui-Zheng +3 位作者 ZHUO Wen-Bin FAN Pu CHEN Bing-De JIA Dou-N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01-307,共7页
The technology of passive safety is the current trend among safety systems in nuclear power plant. Pas- 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PRHRS), a major part o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of Chinese advanced PWR, is a n... The technology of passive safety is the current trend among safety systems in nuclear power plant. Pas- 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PRHRS), a major part o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of Chinese advanced PWR, is a novel design with three-fold natural circulation. On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models, MI- TAP-PRHRS code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steady and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HRS.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ode simulates stead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HRS very well, and it is able to simulate tran- 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all startup modes of the PRHRS. However,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is poor during the ini- tial stages of the transition process when water hammer occ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反应堆 剩余热除热系统 热循环液法 核技术
下载PDF
Steady characteristic investigation on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of Chinese advanced PWR
2
作者 XIAO Zejun XU Chuan ZHUO Wenbin CHEN Bingde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8-64,共7页
Thermal-hydraulic characteristic investigation on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PRHRS) of Chinese advanced PWR was conducted to provide input data for PRHRS design and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unique ... Thermal-hydraulic characteristic investigation on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PRHRS) of Chinese advanced PWR was conducted to provide input data for PRHRS design and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unique design features. A total of 237 sets of test data at steady state have been obtained and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two-phase natural circulation flow rate and residual heat removal capability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ory analysis, a correlation of two-phase natural circulation was obtained, and relative errors of 95% test data were less than ±16%.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effect of the system status parameters on the threshold of height between heat source and heat sink, and its correlation of two-phase 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 has been obtained. The steady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shows that PRHRS has the capability of removing the core decay power through natural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 核反应 能源管理 消除系统
下载PDF
Survey of experiments and code development for the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of PWR in China
3
作者 HUANGYan-Ping ZHUOWen-Bing +3 位作者 YANGZu-Mao XIAOZe-Jun CHENBing-De JIADou-Na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3-58,共6页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experiments and their typical results are surveyed for the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PRHRS) of PWR performed in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NPIC) recent ten years. The typi- ...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experiments and their typical results are surveyed for the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PRHRS) of PWR performed in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NPIC) recent ten years. The typi- cal results of MISAP, a special code for PWR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developed and assessed by NPIC, are also described briefly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无源剩余热清除系统 PWR PRHRS 反应堆 核电站
下载PDF
Calculation Method of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Heat Exchanger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Qiming Men Xuesheng Wang +1 位作者 Xiang Zhou Xiangyu Meng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4年第9期8-14,共7页
The tube inside and outside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of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Heat Exchanger (PRHR HX) was analyze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is special heat exchanger under natural convection condition in I... The tube inside and outside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of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Heat Exchanger (PRHR HX) was analyze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is special heat exchanger under natural convection condition in In-containment Refueling Water Storage Tank (IRWST) was carried out. The single-tube coupling model three-dimensional natural circulation in the IRWST was simulated numerically using Fluent. Th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uid in IRWST were obtained. 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between theoretical arithmetic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ed that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of PRHR H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heat EXCHANGER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Natural CONVECTION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ide coupling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 in AP1000
5
作者 Zhimin QIU Daogang LU +2 位作者 Jingpin FU Li FENG Yuhao ZHANG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860-871,共12页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heat exchanger(PRHR HX),which is a newly designed equipment in the advanced reactors of AP1000 and CAP1400,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itical accidental conditions.The primary and second...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heat exchanger(PRHR HX),which is a newly designed equipment in the advanced reactors of AP1000 and CAP1400,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itical accidental conditions.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ide coupling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system(PRHRS)determine the capacity to remove core decay heat during the accidents.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 applicable heat transfer formulas for optimized design.In the present paper,an overall scaled-down natural circulation loop of PRHRS in AP1000,which comprises a scaleddown in-containment refueling water storage tank(IRWST)and PRHR HX models and a simulator of the reactor core,is built to simulate the natural circulation process in residual heat removal accidents.A series of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rmal-hydraulic behaviors in both sides of the miniaturized PRHR HX which is simulated by 12 symmetric arranged C-shape tubes.For the local PRHR HX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traditional natural convection correlations for both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bundle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o validate their applicability for the specific heat transfer condition.Moreover,the revised natural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s based on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data are developed for PRHR HX vertical and lower horizontal bundles.This paper provides essential references for the PRHRS operation and further optimized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heat exchanger(PRHR HX) C-shape tube revised heat transfer correlations coupled natural convection*
原文传递
国和一号关键核安全技术研发
6
作者 郑明光 汤搏 +7 位作者 严锦泉 史国宝 常华健 曹克美 匡波 余凡 王国栋 张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55-361,共7页
基于当前各类能源技术基础和核电技术发展水平判断,核能是社会清洁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高安全高可靠性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是未来30年内的主力机型。本文围绕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基于当前各类能源技术基础和核电技术发展水平判断,核能是社会清洁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高安全高可靠性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是未来30年内的主力机型。本文围绕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主要阐述了通过解决“高功率核燃料冷却难”“超高温熔融物滞留难”和“高温高压高放射性包容难”三大关键技术难题,来保证从设计上消除大规模放射性释放可能性或进一步降低核电批量化建设的核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和一号 非能动安全 大型先进压水堆 高余热导出 熔融物堆内滞留 放射性包容
下载PDF
小型堆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特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博通 肖瑶 +5 位作者 李俊龙 徐子伊 刘茂龙 刘利民 傅俊森 顾汉洋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为提高反应堆安全性,基于自然循环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小型反应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已完成的小型一体化核动力装置中间回路换热实验,用RELAP5(Reactor Excursion and Leak Analysis Program)对中间回路自然循环运行特性开... 为提高反应堆安全性,基于自然循环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小型反应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已完成的小型一体化核动力装置中间回路换热实验,用RELAP5(Reactor Excursion and Leak Analysis Program)对中间回路自然循环运行特性开展了计算分析工作。研究发现,载热功率的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可表征系统的自然循环特性。在余热排出系统中,系统回路的压力由蒸汽发生器(Steam Generator,SG)一次侧平均温度所决定,SG一次侧入口温度、质量流量与冷热源高度差对余热排出系统换热性能影响显著。当SG一次侧入口温度较高时,余热排出系统换热性能对系统回路阻力更加敏感,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小型堆非能动系统提供了有价值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堆 自然循环 非能动 余热排出系统 RELAP5
下载PDF
绕丝棒束组件过渡流摩擦阻力实验研究
8
作者 李虹锐 薛秀丽 +2 位作者 周志伟 曾泽华 罗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5-1832,共8页
绕丝棒束组件低流速下摩擦阻力是钠冷快堆堆芯热工水力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现有组件摩擦阻力系数公式应用于过渡流存在的问题、现有组件摩擦阻力实验在低流速时出现的不同摩擦阻力特性的分析讨论,以及对一个37棒组件低流速摩擦... 绕丝棒束组件低流速下摩擦阻力是钠冷快堆堆芯热工水力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现有组件摩擦阻力系数公式应用于过渡流存在的问题、现有组件摩擦阻力实验在低流速时出现的不同摩擦阻力特性的分析讨论,以及对一个37棒组件低流速摩擦阻力的实验研究,提出了组件内流动的转捩特性和提高经验公式在低流速时计算准确性的有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绕丝棒束组件内流动转捩并不是同时发生,而是在部分子通道的局部先发生,随着流速的增加扩散到整个组件,只有当一定数量子通道都发生转捩时,棒束的平均摩擦阻力才会显著增加。绕丝棒束组件摩擦阻力系数公式应尽可能使用小的层流向过渡流转捩的临界Re和插值指数,使公式尽早开始转捩,并平滑向过渡流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丝棒束 摩擦阻力 层流 过渡流 非能动余热排出
下载PDF
新型兆瓦级紧凑核动力装置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分析
9
作者 袁乐齐 吴和鑫 +1 位作者 苟军利 单建强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热管堆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固有安全性高的特点,是无人潜航器的理想堆型之一。针对采用热管堆的新型兆瓦级高效紧凑核动力装置,设计了一种利用自然循环冷却热管绝热段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几何参数的... 热管堆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固有安全性高的特点,是无人潜航器的理想堆型之一。针对采用热管堆的新型兆瓦级高效紧凑核动力装置,设计了一种利用自然循环冷却热管绝热段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几何参数的余排系统的排热能力进行模拟分析,使其保守满足最大余排功率的需求。结果表明:热管管束周围设计围板导流有利于降低流体最高温度,围板进出口宽度几乎不影响换热能力,而延长围板下部不利于自然循环;3.5兆瓦热管堆的应急冷却舱轴向长度为160 mm时可以保守满足最大余排功率,并在5~25℃的环境温度下均可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堆 无人潜航器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高温热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MBSE的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10
作者 唐锚 赵鹏程 +1 位作者 李文杰 王凯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针对传统的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中存在开发效率低、迭代周期长、模型二义性等前期需求问题,本研究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方法应用于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需求中,结合设计流... 针对传统的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中存在开发效率低、迭代周期长、模型二义性等前期需求问题,本研究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 Engineering,MBSE)方法应用于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需求中,结合设计流程进行系统架构的初步设计,该系统架构由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和设计综合三部分组成。结果表明:需求分析阶段生成的需求图和用例图可捕获系统需求并确定系统顶层用例;功能分析阶段绘制的时序图、活动图和状态机图可形成系统功能模型并提供早期确认与验证;设计综合阶段建立的白盒模型最终实现系统架构的分析与设计。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系统架构可确保前后设计需求一致性,进一步降低设计风险并提高设计效率,可为数字化铅冷快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铅冷快堆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设计需求 架构设计
下载PDF
含绕丝棒束低流速时阻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志伟 李虹锐 +4 位作者 薛秀丽 曾泽华 刘瑞 刘健 罗锐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0-967,共8页
钠冷快堆含绕丝棒束组件低流速时的摩擦阻力特性,是设计钠冷快堆非能动事故余热排出系统的重要参数。使用水作为测量介质,采用改进的液柱测压方法,准确测量了一个有机玻璃材质37棒绕丝棒束组件雷诺数Re=200~1 100时的摩擦阻力特性。结... 钠冷快堆含绕丝棒束组件低流速时的摩擦阻力特性,是设计钠冷快堆非能动事故余热排出系统的重要参数。使用水作为测量介质,采用改进的液柱测压方法,准确测量了一个有机玻璃材质37棒绕丝棒束组件雷诺数Re=200~1 100时的摩擦阻力特性。结果表明,被测量组件从层流向湍流转捩的临界Re为370。组件的入口段长度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流动开始向湍流转变而减小。现有的绕丝棒束摩擦阻力系数经验公式中,UCTD公式与实验值最接近:在层流区,UCTD公式高估了约7%,在层流向湍流转换区,UCTD公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同时,UCTD和CTS公式还高估了组件从层流向湍流转捩的临界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丝棒束 摩擦阻力 非能动余热排出 层流
下载PDF
海洋核动力平台PRHR HX管内蒸汽冷凝换热特性分析
12
作者 李鹏拯 李勇全 +5 位作者 朱东保 田春平 刘少有 王玉成 王成 王春旭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7-244,共8页
[目的]旨在探究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传热特性,为海洋核动力平台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提供支撑。[方法]通过搭建的功率比1∶50的试验装置,使用分离热阻法处理试验结果,对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特性进行分... [目的]旨在探究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传热特性,为海洋核动力平台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提供支撑。[方法]通过搭建的功率比1∶50的试验装置,使用分离热阻法处理试验结果,对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在试验参数范围内,PRHR HX管内主要以分层流或波状流-环状流-波状流流型存在,该管内凝液流动存在由层流到湍流的转捩过程;管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系数随压力升高而增大;在压力为0.52 MPa时,换热器内蒸汽流速最大值约为6.72 m/s,当压力大于0.52 MPa后,蒸汽流速反而逐渐减小;所提PRHR HX管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系数计算关系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其计算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在±8%以内。[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海洋核动力平台及类似应用对象非能动安全系统PRHR HX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核动力平台 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 冷凝 蒸汽
下载PDF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空冷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丁 奉策强 +4 位作者 郭正荣 古莉 刘玉姗 张玉祯 刘艳芳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4,共7页
总结并讨论了核电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中空冷器的设计方法。分析表明,铝翅片比钢翅片的传热性能更高,经济性更好,设计时应当优先考虑。但核级空冷器在高温条件下运行较为普遍且自然循环驱动力更大,因此在铝翅片不适用的情况下,采用翅片... 总结并讨论了核电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中空冷器的设计方法。分析表明,铝翅片比钢翅片的传热性能更高,经济性更好,设计时应当优先考虑。但核级空冷器在高温条件下运行较为普遍且自然循环驱动力更大,因此在铝翅片不适用的情况下,采用翅片效率较低但许用温度更高的钢翅片也能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迎面风速同样能控制在1m/s以上。此外,为了准确掌握空冷器在余热载出过程中随堆芯衰变热变化而呈现出的不同传热和阻力特性,有必要开展中、低流量下的热工水力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空冷器 自然循环 翅片管传热
下载PDF
全厂断电工况下ACME台架PRHR HX模化失真分析
14
作者 刘宇生 许超 +3 位作者 谭思超 靖剑平 庄少欣 王楠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89-1695,共7页
在大型先进非能动核电厂安全审评过程中,我国核安全监管机构利用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整体试验(ad⁃vanced core-cooling mechanism experiment,ACME)开展了全厂断电(station blackout,SBO)整体效应试验,为评估缩比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pa... 在大型先进非能动核电厂安全审评过程中,我国核安全监管机构利用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整体试验(ad⁃vanced core-cooling mechanism experiment,ACME)开展了全厂断电(station blackout,SBO)整体效应试验,为评估缩比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passive residual heat removal heat exchanger,PRHR HX)对原型性能的再现能力,本文分析了缩比PRHR HX的流动换热特性,利用多级双向模化分析方法开展了PRHR HX支路自然循环现象的模化分析,研究了SBO试验PRHR HX的失真特性。结果表明:以热阱数为主要模化准则的缩比PRHR HX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事故期间可有效载出堆芯衰变热,实现与堆芯衰变功率的匹配;ACME缩比PRHR换热器以可接受的失真再现了原型的换热能力、通流能力和流动阻力特性;事故瞬态过程中,PRHR自然循环过程的特征时间和模化准则数均呈现动态变化,导致缩比PRHR HX的模化失真也具有显著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厂断电 试验模拟 比例分析 自然循环 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整体试验 比例失真 动态特性 非能动余热排出
下载PDF
AC600 二次侧非能动应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实验装置及研究计划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炳德 肖泽军 +3 位作者 周仁明 刘义扬 党岩 卓文彬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7-101,共5页
AC600二次侧非能动应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实验装置是一座大型非能动安全系统实验研究装置。在设计上,它以热工水力模拟理论及模拟准则为依据,在保持原型系统主要热工水力现象和过程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了必要的简化。本文介绍了... AC600二次侧非能动应急堆芯余热排出系统实验装置是一座大型非能动安全系统实验研究装置。在设计上,它以热工水力模拟理论及模拟准则为依据,在保持原型系统主要热工水力现象和过程的前提下,对系统进行了必要的简化。本文介绍了该实验装置回路、电气、仪表及测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结果,以及第一阶段研究计划和内容。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系统 余热排出 热工水力 压水堆 堆芯
下载PDF
中国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稳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泽军 卓文彬 +2 位作者 陈炳德 贾斗南 周连帮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6-442,共7页
系统研究了中国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稳态特性,共取得237组试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研究了系统压力、系统冷热芯位差、系统等效阻力系数、风速对两相自然循环流量和系统余热排出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两相... 系统研究了中国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稳态特性,共取得237组试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研究了系统压力、系统冷热芯位差、系统等效阻力系数、风速对两相自然循环流量和系统余热排出能力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两相自然循环稳态流量关系式。将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有95%的试验结果在±16%的相对误差范围内。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冷热芯位差阈值的主要参数是系统状态参数(系统压力、阀门形状阻力系数)和系统边界条件(空气入口温度、烟囱高度),由此得到了两相自然循环系统冷热芯位差阈值关系式。稳态特性研究表明,中国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具有堆芯2%额定功率的自然循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压水堆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稳态特性
下载PDF
先进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应对全厂断电事故的能力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沈瑾 江光明 +1 位作者 唐钢 余红星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0,共4页
采用RELAP5/MOD程序对先进堆全厂断电事故进行分析计算,论证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对事故的缓解能力。分析表明,先进堆在发生全厂断电事故后,完全能够依靠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导出堆芯余热,保证反应堆的安全;先进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设... 采用RELAP5/MOD程序对先进堆全厂断电事故进行分析计算,论证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对事故的缓解能力。分析表明,先进堆在发生全厂断电事故后,完全能够依靠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导出堆芯余热,保证反应堆的安全;先进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设计总体上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堆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全厂断电事故 自然循环
下载PDF
全厂断电事故下AP1000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瞬态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宝生 王冬青 +2 位作者 董化平 姜晶 张建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4-1521,共8页
在一维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基础上建立了AP1000反应堆主冷却剂系统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用于该系统瞬态特性分析的动态仿真程序PRHRSDSC。模拟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全厂断电事故下的瞬态响应过程,并将计算结果... 在一维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基础上建立了AP1000反应堆主冷却剂系统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数学模型,并编制了用于该系统瞬态特性分析的动态仿真程序PRHRSDSC。模拟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全厂断电事故下的瞬态响应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西屋公司的LOFTRAN程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系统可依靠自然循环有效导出堆芯余热,一回路冷却剂温度维持在过冷状态,峰值压力未超过运行压力限值,各参数的变化趋势符合良好,证明了建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lOOO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自然循环 全厂断电 瞬态分析
下载PDF
中国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瞬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肖泽军 卓文彬 +1 位作者 陈炳德 贾斗南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8-553,共6页
系统研究了中国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瞬态特性,共取得78组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系统冷启动与热启动方式下的过渡特性、系统无注水启动方式下的过渡特性、水锤现象以及压力峰值。结果表明,应急给水箱的注水和空气冷... 系统研究了中国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瞬态特性,共取得78组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系统冷启动与热启动方式下的过渡特性、系统无注水启动方式下的过渡特性、水锤现象以及压力峰值。结果表明,应急给水箱的注水和空气冷却器里大量的过冷水都能有效缓解事故初期压力上升,系统冷启动、系统热启动方式对系统瞬态特性基本没有影响。研究了注水速度、应急给水箱水温、空气冷却器放置方式以及注水位置对水锤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应急给水箱注水温度或增加注水回路阻力可以消除水锤隐患。瞬态特性研究表明,系统冷启动与热启动都具有良好的启动特性,能够安全带走堆芯衰变余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进压水堆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瞬态特性研究
下载PDF
采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验数据对RELAP5程序的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雷 谢海燕 +1 位作者 桂学文 蔡章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8-684,共7页
利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1∶10原理性实验台架的稳态实验与启动实验数据,对RELAP5/MOD3.2程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对于本原理性实验系统,RELAP5/MOD3.2程序过低估算了蒸汽流速对蒸汽凝结换热系数的影响,因而,程序中垂直管内的蒸汽凝结换... 利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1∶10原理性实验台架的稳态实验与启动实验数据,对RELAP5/MOD3.2程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对于本原理性实验系统,RELAP5/MOD3.2程序过低估算了蒸汽流速对蒸汽凝结换热系数的影响,因而,程序中垂直管内的蒸汽凝结换热系数偏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大。对RELAP5/MOD3.2程序垂直管内蒸汽凝结换热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评价结果表明:采用RELAP5/MOD3.2程序对该类型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进行计算,需对程序中垂直管内的蒸汽凝结换热模型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余热排出 RELAP5程序 凝结换热 原理性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