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语气副词“怪不得”的评价表达与反预期分析
1
作者
白黎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70-77,共8页
从交际互动视角出发,对语气副词“怪不得”的评价功能进行探讨。“怪不得”话语的因果类型可以分为常态因果和异态因果,前者包含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后者则负面评价倾向突出。“怪不得”的评价差异也体现在文体方面,新闻媒体中以正面评...
从交际互动视角出发,对语气副词“怪不得”的评价功能进行探讨。“怪不得”话语的因果类型可以分为常态因果和异态因果,前者包含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后者则负面评价倾向突出。“怪不得”的评价差异也体现在文体方面,新闻媒体中以正面评价为主,文学作品和社交网络中则负面评价明显。同时,对“怪不得”的句法、语义、语用进行全面考察,揭示语言资源在其评价表达中的调配情况。就两者的关联来说,反预期是“怪不得”评价表达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在常态因果中,超预期引起正面评价,负预期引起负面评价;在异态因果下,负面评价占据统摄地位,但未必都是由负预期引起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怪不得”
评价功能
反预期
常态因果
异态因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副词状语的标记选择
被引量:
30
2
作者
张谊生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43,95-96,共12页
"副词+的"状语可以分为混用、当用、选用和习用四种情况,后三种用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附"的"副词状语有三个大类:评注性的、限制性的、描摹性的,附"的"频率依次降低。副词状语表达效果与三类副词状...
"副词+的"状语可以分为混用、当用、选用和习用四种情况,后三种用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附"的"副词状语有三个大类:评注性的、限制性的、描摹性的,附"的"频率依次降低。副词状语表达效果与三类副词状语大致对应,分别是主观化的摹状情态、描述性的限定方式、形象化的描摹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
副词
用法
选择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的移动性及其句法后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沈敏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2-94,98,共4页
运用句法学、语义学相关理论探讨短时类副词的移动性,认为其移动至少带来三个方面的后果:语义辖域差异;情态凸显差异;话语衔接功能强弱差异。从语段和篇章来考察,可移动短时类副词是否可以移动常常受到话题链的限制,即不能打断话题链,...
运用句法学、语义学相关理论探讨短时类副词的移动性,认为其移动至少带来三个方面的后果:语义辖域差异;情态凸显差异;话语衔接功能强弱差异。从语段和篇章来考察,可移动短时类副词是否可以移动常常受到话题链的限制,即不能打断话题链,否则移动不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类副词
移动
后果
话题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程度副词+名词”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被引量:
11
4
作者
邱凌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0-83,共4页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 ,“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是一种由潜性语言现象变成显性语言的现象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潜词义的显性化 ;潜性功能的显性化 ;
关键词
潜语言
显性化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潜义
潜性功能
潜性效果
现代汉语
倏修辞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的程度意义及其来源和演变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雪平
《天中学刊》
2005年第6期67-71,共5页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可”除了作语气副词表强调语气的意义外,还兼属程度副词,有程度意义。“可”表程度义主要出现在感叹句中,一般表主观程度。它这种用法萌芽于战国末,发展于两汉六朝,成熟于唐宋时期,由兼表主观客观程度到现代汉语中...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可”除了作语气副词表强调语气的意义外,还兼属程度副词,有程度意义。“可”表程度义主要出现在感叹句中,一般表主观程度。它这种用法萌芽于战国末,发展于两汉六朝,成熟于唐宋时期,由兼表主观客观程度到现代汉语中主表主观程度。这其间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泛化、语境影响共同作用,并有强化和更新现象发生,使得“可”在虚化程度一步步加深的同时又保留了其表程度高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可”
高量级程度
语义泛化
语境影响
语法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程度副词+名词”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被引量:
5
6
作者
邱凌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98-100,共3页
结合语义、语法方面对“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的研究成果 ,从修辞学角度讨论该语言现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了“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是怎样由一种潜性语言现象变成显性语言现象的 :一、潜词义的显性化 ;二、潜性功能的显...
结合语义、语法方面对“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的研究成果 ,从修辞学角度讨论该语言现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了“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是怎样由一种潜性语言现象变成显性语言现象的 :一、潜词义的显性化 ;二、潜性功能的显性化 ;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语言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潜义
潜性功能
潜性效果
显性化
修辞学
语法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副词“偏”和“硬”的功能差异及主观化效应
7
作者
吴颖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6,共10页
副词"偏"和"硬"皆由形容词转变而来,但两者在情态化基础、语言功能与主观化效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偏"的主观性强于"硬","偏"多用于对整个场景或事件表现出发话人与相关人的情态立场...
副词"偏"和"硬"皆由形容词转变而来,但两者在情态化基础、语言功能与主观化效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偏"的主观性强于"硬","偏"多用于对整个场景或事件表现出发话人与相关人的情态立场,重在表示偏出预期,强调违愿性;而"硬"是说话人站在动作行为者角度对客观情状的观察、叙述与刻画,重在强调行为人的意志性与执拗性。文章从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两方面入手,刻画语气副词"偏"和"硬"不同的主观化效应,以此证明主观性有其可靠的形式与功能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偏”
“硬”
功能差异
主观化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语情态卫星副词与间接言语行为构建
被引量:
3
8
作者
肖唐金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4,共6页
本文探讨了英语情态卫星副词这一新概念的来源、意义及所包括的类型,说明它们在构建间接言语行为时能起到言外之力及言后效果的作用。通过对公共演讲、新闻采访、学术写作以及法律条文四种语类的语料考查,发现英语情态卫星副词的分布类...
本文探讨了英语情态卫星副词这一新概念的来源、意义及所包括的类型,说明它们在构建间接言语行为时能起到言外之力及言后效果的作用。通过对公共演讲、新闻采访、学术写作以及法律条文四种语类的语料考查,发现英语情态卫星副词的分布类型及比例不同,进而说明语篇类型性质不同,所构建的间接言语行为有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情态卫星副词
言语行为
言后效果
语类
原文传递
英语that-语迹效应的最简句法分析
9
作者
张孝荣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60,共13页
本文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通过语段推导和特征核查分析英语中的that-语迹效应。当疑问词位于主语位置时,子句T的EPP特征需要通过从T到C的中心语移位进行核查。这一核查方式要求子句C的位置不能被that占据,从而导致that-语迹效应和标...
本文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通过语段推导和特征核查分析英语中的that-语迹效应。当疑问词位于主语位置时,子句T的EPP特征需要通过从T到C的中心语移位进行核查。这一核查方式要求子句C的位置不能被that占据,从而导致that-语迹效应和标句词-语迹效应的出现,当疑问词位于宾语或者附加语位置时,T的EPP特征核查通过主语的论元移位完成,也就不会对C位置上的成分提出要求,从而造成子句中that出现或者隐现的两种可能。本文的分析同样可以解释意大利和西班牙中的that-语迹共现、意第绪语中的虚代词插入以及英语中的副词效应,体现较好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at-语迹效应
语段
特征核查
标句词-语迹效应
副词效应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视觉下副词小品词的习得研究——以“over”为例
10
作者
邓纯慧
尹丽雯
《学周刊(上旬)》
2014年第6期14-15,共2页
认知语言学是以心理语言学为基础来研究语言学的,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单一的整体,语言也并非人类生来就有的能力,语言是客观条件、心理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代认知语言学已经不再视隐喻为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段,从...
认知语言学是以心理语言学为基础来研究语言学的,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单一的整体,语言也并非人类生来就有的能力,语言是客观条件、心理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代认知语言学已经不再视隐喻为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段,从本质上认为它是一种认知工具,一种认识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具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OVER
小品词
心理语言学
习得
副词
视觉
客观条件
原文传递
题名
语气副词“怪不得”的评价表达与反预期分析
1
作者
白黎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70-77,共8页
基金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现代汉英反预期范畴的认知语用研究”(YC2022-B096)。
文摘
从交际互动视角出发,对语气副词“怪不得”的评价功能进行探讨。“怪不得”话语的因果类型可以分为常态因果和异态因果,前者包含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后者则负面评价倾向突出。“怪不得”的评价差异也体现在文体方面,新闻媒体中以正面评价为主,文学作品和社交网络中则负面评价明显。同时,对“怪不得”的句法、语义、语用进行全面考察,揭示语言资源在其评价表达中的调配情况。就两者的关联来说,反预期是“怪不得”评价表达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在常态因果中,超预期引起正面评价,负预期引起负面评价;在异态因果下,负面评价占据统摄地位,但未必都是由负预期引起的结果。
关键词
语气副词
“怪不得”
评价功能
反预期
常态因果
异态因果
Keywords
modal
adverb
s
“guaibude(怪不得)”
evaluative function
counter-expectation
normal cause-
effect
non-normal cause
effect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副词状语的标记选择
被引量:
30
2
作者
张谊生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43,95-96,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7BYY048)"近30年来汉语虚词的发展变化及其演化趋势研究"
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编号:2012BYY002)"当代汉语流行构式研究"的专题成果之一
文摘
"副词+的"状语可以分为混用、当用、选用和习用四种情况,后三种用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附"的"副词状语有三个大类:评注性的、限制性的、描摹性的,附"的"频率依次降低。副词状语表达效果与三类副词状语大致对应,分别是主观化的摹状情态、描述性的限定方式、形象化的描摹特色。
关键词
的
副词
用法
选择
效果
Keywords
de(的)
adverb
usage
selection
effect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的移动性及其句法后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沈敏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2-94,98,共4页
基金
湖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XQN16)
文摘
运用句法学、语义学相关理论探讨短时类副词的移动性,认为其移动至少带来三个方面的后果:语义辖域差异;情态凸显差异;话语衔接功能强弱差异。从语段和篇章来考察,可移动短时类副词是否可以移动常常受到话题链的限制,即不能打断话题链,否则移动不合法。
关键词
短时类副词
移动
后果
话题链
Keywords
short-time
adverb
transfer
effect
topic chain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程度副词+名词”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被引量:
11
4
作者
邱凌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出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0-83,共4页
文摘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 ,“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是一种由潜性语言现象变成显性语言的现象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潜词义的显性化 ;潜性功能的显性化 ;
关键词
潜语言
显性化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潜义
潜性功能
潜性效果
现代汉语
倏修辞学
Keywords
the structure of 'degree
adverb
+noun'
latent meaning
latent function
latent
effect
dominant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的程度意义及其来源和演变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雪平
机构
南开大学
出处
《天中学刊》
2005年第6期67-71,共5页
文摘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可”除了作语气副词表强调语气的意义外,还兼属程度副词,有程度意义。“可”表程度义主要出现在感叹句中,一般表主观程度。它这种用法萌芽于战国末,发展于两汉六朝,成熟于唐宋时期,由兼表主观客观程度到现代汉语中主表主观程度。这其间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泛化、语境影响共同作用,并有强化和更新现象发生,使得“可”在虚化程度一步步加深的同时又保留了其表程度高的功能。
关键词
副词“可”
高量级程度
语义泛化
语境影响
语法化
Keywords
adverb
“ke”( 可)
superlative degree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contextual
effect
grammaticalization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程度副词+名词”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被引量:
5
6
作者
邱凌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98-100,共3页
文摘
结合语义、语法方面对“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的研究成果 ,从修辞学角度讨论该语言现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了“程度副词 +名词”这一结构是怎样由一种潜性语言现象变成显性语言现象的 :一、潜词义的显性化 ;二、潜性功能的显性化 ;三。
关键词
潜语言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潜义
潜性功能
潜性效果
显性化
修辞学
语法结构
Keywords
the structure of 'degree
adverb
+noun'
latent meaning
latent function
latent
effect
dominant change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副词“偏”和“硬”的功能差异及主观化效应
7
作者
吴颖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性质形容词主观化与结构功能的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7BYY145)资助。
文摘
副词"偏"和"硬"皆由形容词转变而来,但两者在情态化基础、语言功能与主观化效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偏"的主观性强于"硬","偏"多用于对整个场景或事件表现出发话人与相关人的情态立场,重在表示偏出预期,强调违愿性;而"硬"是说话人站在动作行为者角度对客观情状的观察、叙述与刻画,重在强调行为人的意志性与执拗性。文章从句法表现和语用功能两方面入手,刻画语气副词"偏"和"硬"不同的主观化效应,以此证明主观性有其可靠的形式与功能依据。
关键词
语气副词
“偏”
“硬”
功能差异
主观化效应
Keywords
modal
adverb
s
“pian”(偏)
“ying”(硬)
functional differences
subjective
effect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情态卫星副词与间接言语行为构建
被引量:
3
8
作者
肖唐金
机构
贵州民族学院外语学院
出处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4,共6页
基金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贵州高等院校学生英语交际亲和力与英语考级能力的培养>(黔省专合字(2009)110号)部分成果
文摘
本文探讨了英语情态卫星副词这一新概念的来源、意义及所包括的类型,说明它们在构建间接言语行为时能起到言外之力及言后效果的作用。通过对公共演讲、新闻采访、学术写作以及法律条文四种语类的语料考查,发现英语情态卫星副词的分布类型及比例不同,进而说明语篇类型性质不同,所构建的间接言语行为有异。
关键词
英语情态卫星副词
言语行为
言后效果
语类
Keywords
English modal satellite
adverb
s
speech act
perlocutionary
effect
genre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英语that-语迹效应的最简句法分析
9
作者
张孝荣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
出处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60,共13页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汉阻隔性句法结构的对比研究"(AHSKYG2017D14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在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下,通过语段推导和特征核查分析英语中的that-语迹效应。当疑问词位于主语位置时,子句T的EPP特征需要通过从T到C的中心语移位进行核查。这一核查方式要求子句C的位置不能被that占据,从而导致that-语迹效应和标句词-语迹效应的出现,当疑问词位于宾语或者附加语位置时,T的EPP特征核查通过主语的论元移位完成,也就不会对C位置上的成分提出要求,从而造成子句中that出现或者隐现的两种可能。本文的分析同样可以解释意大利和西班牙中的that-语迹共现、意第绪语中的虚代词插入以及英语中的副词效应,体现较好的解释力。
关键词
that-语迹效应
语段
特征核查
标句词-语迹效应
副词效应
Keywords
that-trace
effect
phase
feature checking
Comp-trace
effect
adverb effect
分类号
H314.3 [语言文字—英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认知语言学视觉下副词小品词的习得研究——以“over”为例
10
作者
邓纯慧
尹丽雯
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学周刊(上旬)》
2014年第6期14-15,共2页
文摘
认知语言学是以心理语言学为基础来研究语言学的,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单一的整体,语言也并非人类生来就有的能力,语言是客观条件、心理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代认知语言学已经不再视隐喻为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段,从本质上认为它是一种认知工具,一种认识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具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OVER
小品词
心理语言学
习得
副词
视觉
客观条件
Keywords
adverb
article
metaphor
effect
iveness
分类号
H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语气副词“怪不得”的评价表达与反预期分析
白黎
《现代语文》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汉语副词状语的标记选择
张谊生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的移动性及其句法后果
沈敏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程度副词+名词”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邱凌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可”的程度意义及其来源和演变
张雪平
《天中学刊》
2005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程度副词+名词”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邱凌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副词“偏”和“硬”的功能差异及主观化效应
吴颖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英语情态卫星副词与间接言语行为构建
肖唐金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3
原文传递
9
英语that-语迹效应的最简句法分析
张孝荣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10
认知语言学视觉下副词小品词的习得研究——以“over”为例
邓纯慧
尹丽雯
《学周刊(上旬)》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