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凝集素的纯化及生化特性 被引量:29
1
作者 孙慧 赵辰光 +1 位作者 仝鑫 齐义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102,共7页
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和分子筛等方法 ,从食用菌杨树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了一种凝集素 ,称作为AAVP(Agrocybeaegeritaantiviralprotein) .经SDS PAGE测定其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 8kD ,凝胶过滤分析分子量为 32kD .IEF PAGE计算... 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和分子筛等方法 ,从食用菌杨树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了一种凝集素 ,称作为AAVP(Agrocybeaegeritaantiviralprotein) .经SDS PAGE测定其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 8kD ,凝胶过滤分析分子量为 32kD .IEF PAGE计算其等电点为 3 8.AAVP不含糖 ,是一种N端焦谷氨酰环化封闭的蛋白质 ,经N端去封闭后测得N端氨基酸序列为QGVNIYNIVAGA ,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得到一大片段 ,测定的氨基酸序列为PDGPWLVEK .AAVP可以凝集供试的 12种动物血和3种血型人血的血红细胞 ,但对各种血红细胞凝集滴度不同 .糖抑制实验表明 ,在供试的 18种单糖和 3种糖蛋白中 ,只有猪胃粘蛋白强烈抑制AAVP的凝血活性 .AAVP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能够忍受极端的酸碱条件 .AAVP的凝血活性不受Ca2 + 、Mg2 + 、Zn2 + 等二价阳离子的影响 .抗肿瘤活性检测表明 ,AAVP对胃癌细胞株SGC 790 1,MGC 80 3,BGC82 3及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AAVP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致死剂量为 15 85mg k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菇凝集素 纯化 理化特性 血凝集活性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采用ARDRA和RAPD对柳松菇(Agrocybe aegerita)菌株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鲍大鹏 王南 +2 位作者 陈明杰 谭琦 潘迎捷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18-22,共5页
应用ARDRA(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AmplifedRibosomalDNARestrictionAnalysis)和RAPD技术 ,对 7株来源于不同地域的柳松菇菌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采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均表明 :这 7株菌株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应用ARDRA(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AmplifedRibosomalDNARestrictionAnalysis)和RAPD技术 ,对 7株来源于不同地域的柳松菇菌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采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均表明 :这 7株菌株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从其遗传相似性来看 ,来源于希腊的Ag6、Ag8与来源于中国的Ag9、Ag10、Ag15、A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松菇 ARDRA RAPD 遗传多样性 菌株
下载PDF
用荧光染色法对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子实体担子和担孢子的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鲍大鹏 王南 +1 位作者 谭琦 潘迎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7-60,共4页
运用荧光染色方法对 4株不同地域来源的柱状田头菇子实体的担子和担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来自欧洲希腊的Ag8、中国四川省的Ag10和台湾省的AgT菌株的有性繁殖结构特征是 4孢双核 ;而来自贵州省的Ag9菌株的有性繁殖结构特征是双孢 ... 运用荧光染色方法对 4株不同地域来源的柱状田头菇子实体的担子和担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来自欧洲希腊的Ag8、中国四川省的Ag10和台湾省的AgT菌株的有性繁殖结构特征是 4孢双核 ;而来自贵州省的Ag9菌株的有性繁殖结构特征是双孢 4核。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田头菇 担子 担孢子 荧光染色 观察
下载PDF
杨树菇(Agerocybe aegerita)蛋白Y_t对MCA诱发性大鼠肺癌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仝鑫 赵辰光 +1 位作者 孙慧 齐义鹏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6-760,共5页
检测了杨树菇活性蛋白组分Yt对甲基胆蒽(MCA)诱发性大鼠肺鳞状细胞癌的抑制效果,支持了在药用真菌中,除了多糖,蛋白是另一类重要的抗肿瘤物质这一观点.用MCA诱导大鼠肺鳞状细胞癌.在3个月内,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处理组注射蛋白组分Yt.3... 检测了杨树菇活性蛋白组分Yt对甲基胆蒽(MCA)诱发性大鼠肺鳞状细胞癌的抑制效果,支持了在药用真菌中,除了多糖,蛋白是另一类重要的抗肿瘤物质这一观点.用MCA诱导大鼠肺鳞状细胞癌.在3个月内,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处理组注射蛋白组分Yt.3个月后取血并处死大鼠,计算诱癌率,检测10项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指标,切片观察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骨骨髓、睾丸(雄鼠)及卵巢(雌鼠).结果表明MCA对于对照组的诱癌率为58.33%,而对于处理组的诱癌率为33.33%,对照组与处理组的诱癌率差异显著(p<0.05).10项生化指标中有5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改变:天冬氨酸氨基转换酶含量显著升高(0.02<p<0.05),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糖含量显著升高(p<0.002),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1).在血常规的指标中,Yt处理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色素,血小板及中性淋巴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变化: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2),红细胞数量显著降低(0.02<p<0.05),血红素含量,红细胞压积、体积、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01),中性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多(0.01<p<0.02).但是这种变化都没有超过正常范围.各器官的石蜡切片表明,除雄性大鼠的睾丸和附睾外,各器官没有明显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菇蛋白 肺癌 抗癌
下载PDF
Fruiting Body Production and Aroma Profile Analysis of <i>Agrocybe aegerita</i>Cultivated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5
作者 Vanessa Kleofas Laura Sommer +2 位作者 Marco A. Fraatz Holger Zorn Martin Rühl 《Natural Resources》 2014年第6期233-240,共8页
The industrial cultivated basidiomycete Agrocybe aegerita, also known as “Pioppino” in Italy or “Samthaube” in Germany, is a high quality mushroom with a delicious aroma. Cultivation of A. aegerita on wheat straw ... The industrial cultivated basidiomycete Agrocybe aegerita, also known as “Pioppino” in Italy or “Samthaube” in Germany, is a high quality mushroom with a delicious aroma. Cultivation of A. aegerita on wheat straw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residues of the food industry showed the highest yields in fruiting body production with a biological efficiency of 36% when black tea pomace was added. The addition of other substrates resulted in biological efficiencies of 23% to 33%. Besides the mushroom yields, the number and size of fruiting bodies harvested on the different substrates were determined. A comparison of the aroma profiles of A. aegerita grown on wheat straw and on wheat straw supplemented with black tea by means of GC/MS/MS/O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CYBE aegerita AROMA Profile MUSHROOM PRODUCTION GC/MS/MS/O
下载PDF
Mycelium Growth and Yielding of Black Poplar Mushroom-Agrocybe aegerita (Brig.) Sing.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6
作者 Agnieszka Jasifiska Marek Siwulski Krzysztof Sobieralsk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2年第9期1040-1047,共8页
关键词 菌丝体生长 干草产量 衬底 杨树菇 茶薪菇 琼脂培养基 基板温度 菌丝生长
下载PDF
对92个茶树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农艺性状的评价
7
作者 王洪秀 章炉军 +4 位作者 孙鹏 胡佳 安颖 陈绪涛 魏云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共14页
为了解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优良的茶树菇新品种,采用菌株拮抗试验方法观察了92株茶树菇菌株间拮抗反应及其类型,ISSR-PC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PCR)分子标记方法对92株茶树菇菌株的遗传多样... 为了解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优良的茶树菇新品种,采用菌株拮抗试验方法观察了92株茶树菇菌株间拮抗反应及其类型,ISSR-PC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PCR)分子标记方法对92株茶树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拮抗试验将92株茶树菇菌株分为27组;筛选出的20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17条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平均比率为82.6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2时,ISSR分子标记分析可将92株茶树菇划分为6大类群,拮抗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比农艺性状分析,初步筛选出滇农5、滇农14、茶5-800、白茶、闽农5及滇农8作为工厂化生产茶树菇菌种。结果表明茶树菇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结合栽培出菇试验可为茶树菇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拮抗反应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与响应面法对黑蒜茶树菇酱加工工艺进行优化
8
作者 吴英迪 徐国东 范太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酱体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品,常用于烹饪和调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该研究以茶树菇和黑蒜为材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模糊数学评价和正交试验研究淀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植物油添加量、葱、姜、蒜添加量和白砂... 酱体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调味品,常用于烹饪和调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该研究以茶树菇和黑蒜为材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模糊数学评价和正交试验研究淀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植物油添加量、葱、姜、蒜添加量和白砂糖添加量对黑蒜茶树菇酱加工工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蒜茶树菇酱的最佳加工工艺为淀粉添加量1.0%、食盐添加量2.0%、植物油添加量6.0%、葱、姜、蒜添加量0.8%和白砂糖添加量1.0%,此时黑蒜茶树菇酱的感官评分为86.56分,该条件下加工的黑蒜茶树菇酱香气醇厚,色泽光鲜,黏稠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体 黑蒜茶树菇 模糊数学 正交试验
下载PDF
Adjuvant effects mediated by the 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 ofAgrocybe aegerita lectin interacting with avian influenza H9N2 viral surface glycosylated proteins
9
作者 Li-bao MA Bao-yang XU +6 位作者 Min HUANG Lv-hui SUN Qing YANG Yi-jie CHEN Ya-lin YIN Qi-gai HE Hui SU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8期653-661,共9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adjuvant effect of Agrocybe aegerita lectin (AAL), which was isolatedfrom mushroom, against a virulent H9N2 strain in vivo and in vitro. Methods: In trial 1, 50 BALB/c male mi...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adjuvant effect of Agrocybe aegerita lectin (AAL), which was isolatedfrom mushroom, against a virulent H9N2 strain in vivo and in vitro. Methods: In trial 1, 50 BALB/c male mice (8 weeksold)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 (n=10 each group) which received a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nactivated HgN2(control), inactivated HgN2+0.2% (w/w) alum, inactivated HgN2+0.5 mg recombinant AAL/kg body weight (BW), inac-tivated HgN2+1.0 mg AAl_/kg BW, and inactivated H9N2+2.5 mg AAL/kg BW, respectively, four times at 7-d intervals. Intrial 2, 30 BALB/c male mice (8 weeks old)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10 each group) which received a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nactivated HgN2 (control), inactivated HmN2+2.5 mg recombinant wild-type AAL (AAL-wt)/kg BWand inactivated H9N2+2.5 mg 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 (CRD) mutant AAL (AAL-mutR63H)/kg BW,respectively, four times at 7-d intervals. Seven days after the final immunization,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from each group for analysis. Hemagglutination assay, immunogold electron microscope, lectin blotting, and co-immunoprecipitation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AL and HgN2 in vitro. Results: IgG, IgG1, and IgG2aantibody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sera of mice co-immunized with inactivated HgN2 and AAL whencompared to mice immunized with inactivated H^N2 alone.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e IgG antibody level was de-tected in the sera of the mice co-immunized with inactivated HgN2 and AAL-mutR63H. Moreover, AAL-wt, but notmutant AAL-mutR63H, adhered to the surface of H9N2 viru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AL and the H9N2 virus wasfurther demonstra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CRD of AAL binding to the surface glycosylated proteins, hemagglutininand neuraminidase.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AAL could be a safe and effective adjuvant capable ofboosting humoral immunity against HgN2 viruses in mice through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viral surface glycosylatedproteins, hemagglutinin and neuraminid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juvant AGROCYBE aegerita LECTIN CARBOHYDRATE recognition domain GLYCOSYLATED protein AVIAN in-fluenza HgN2 virus
原文传递
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栽培茶树菇配方试验
10
作者 陈新淇 刘叶高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期26-27,39,共3页
[目的]研究能提高茶树菇产量的配方,丰富栽培茶树菇的原辅材料。[方法]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混合配方栽培茶树菇,设3个不同配比,并以杂木屑配方作为对照,对比4个配方间产量的差异。[结果]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可以显著提高茶树菇的... [目的]研究能提高茶树菇产量的配方,丰富栽培茶树菇的原辅材料。[方法]利用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混合配方栽培茶树菇,设3个不同配比,并以杂木屑配方作为对照,对比4个配方间产量的差异。[结果]棕榈丝纤维和棕榈仁粕可以显著提高茶树菇的产量,其中添加棕榈配方的茶树菇平均单袋产量可达277.7 g,比杂木屑配方的产量(178.9 g)提高了55.2%左右。但是菌丝的生长速度随着加入棕榈原材料量的增加而减缓,特别是棕榈仁粕,当其量达一定值时,茶树菇菌丝生长缓慢甚至无法满袋,且无法正常出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在杂木屑配方中适当添加棕榈丝纤维或者棕榈仁粕,以提高茶树菇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棕榈丝纤维 棕榈仁粕 杂木屑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茶树菇多糖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辉 蔡高峰 +5 位作者 武彩红 邱树磊 袁橙 陈晓兰 刘芸 覃凯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8-1835,共8页
【目的】试验旨在揭示茶树菇多糖(Agrocybe aegerita polysaccharid,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为阐明AAP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AAP对淋巴细胞的... 【目的】试验旨在揭示茶树菇多糖(Agrocybe aegerita polysaccharid,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为阐明AAP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AAP对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以安全浓度进行后续试验;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设置细胞、脂多糖(LPS)和植物血凝素(PHA)3个对照组,筛选出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强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T淋巴细胞亚型CD4^(+)/CD3^(+)和CD8^(+)/CD3^(+)比值的影响,利用ELISA法检测其对淋巴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低于1000μg/mL AAP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AAP均可极显著协同LPS和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P<0.01);125和250μg/mL AAP可极显著提高CD4^(+)/CD3^(+)和CD8^(+)/CD3^(+)比值(P<0.01),显著或极显著升高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含量(P<0.05;P<0.01)。【结论】AAP可协同LPS和PHA刺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淋巴细胞表面CD4^(+)/CD3^(+)和CD8^(+)/CD3^(+)比值及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能力,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多糖(APP) 小鼠 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茶树菇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刘莉 陆辉 +4 位作者 蔡高峰 武彩红 李玲 陈晓兰 张雪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30,共6页
为了揭示茶树菇多糖(AAP)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以RAW264.7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CON)组、AAP低剂量(AAPL)组、AAP中剂量(AAPM)组、AAP高剂量(AAPH)组和脂多糖(LPS)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A... 为了揭示茶树菇多糖(AAP)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以RAW264.7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CON)组、AAP低剂量(AAPL)组、AAP中剂量(AAPM)组、AAP高剂量(AAPH)组和脂多糖(LPS)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AP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安全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RAW264.7表面协同刺激分子抗原分化簇80(CD80)和86(CD86)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显示,AAP浓度低于250μg/mL,不会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毒性作用;与CON组相比,AAPM组和AAPH组RAW264.7细胞的表面分子CD80及所有AAP组RAW264.7细胞的表面分子CD86均极显著升高(P<0.01或P<0.001);AAPH组IL-1β及AAPM组和AAPH组IL-6、TNF-α和NO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或P<0.001)。结果表明,AAP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表面分子CD80和CD86表达水平及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NO的分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多糖 小鼠 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茶树菇菌包打洞与不打洞对产量影响的试验
13
作者 陈新淇 刘叶高 +3 位作者 饶永斌 王蕾 刘万震 葛小平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0期53-54,65,共3页
[目的]探究菌包打洞与不打洞对茶树菇产量的影响。[方法]开展了茶树菇出菇对比试验。[结果]茶树菇菌包打洞会显著影响产量,特别是对第1潮菇的产量影响比较大,不打洞的菌包产量明显高于打洞的菌包。[结论]生产茶树菇菌包时,不提倡因赶时... [目的]探究菌包打洞与不打洞对茶树菇产量的影响。[方法]开展了茶树菇出菇对比试验。[结果]茶树菇菌包打洞会显著影响产量,特别是对第1潮菇的产量影响比较大,不打洞的菌包产量明显高于打洞的菌包。[结论]生产茶树菇菌包时,不提倡因赶时间,对茶树菇菌包进行打洞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菌包 打洞 产量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茶树菇菌丝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14
作者 郭汉忠 徐俊杰 +8 位作者 郭涵 谭才邓 林雅琦 黄依屏 杜咏怡 刘晓玲 陈永沛 陈政儒 陈芊桦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7期24-26,共3页
茶树菇多糖是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其菌丝体提取多糖相较于子实体更短时高效,在功能性食品深加工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L9(34)正交试验探究料液比、超声时间及超声功率对提取茶树菇菌丝多糖含量的影响... 茶树菇多糖是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其菌丝体提取多糖相较于子实体更短时高效,在功能性食品深加工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L9(34)正交试验探究料液比、超声时间及超声功率对提取茶树菇菌丝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比1∶40 (g∶m L),超声时间10 min,超声功率400 W,菌丝多糖含量高达2.11%。该结果可为后续批量生产茶树菇菌丝多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菌丝多糖 提取工艺 超声破碎
下载PDF
灭幼脲在茶树菇上的残留研究及风险评估
15
作者 尹硕 吴迪 +3 位作者 罗雪婷 李秋梅 潘洪吉 师迎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4期194-196,236,共4页
[目的]研究灭幼脲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规律。[方法]以25%灭幼脲悬浮剂为供药试剂开展田间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灭幼脲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0.0... [目的]研究灭幼脲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规律。[方法]以25%灭幼脲悬浮剂为供药试剂开展田间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灭幼脲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0.010~0.500和0.004~0.200 mg/L,灭幼脲在茶树菇和菌棒中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灭幼脲在茶树菇和菌棒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0%~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9.7%,其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半衰期为2.39 d。以25%灭幼脲悬浮剂300、450 g/hm2间隔7 d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3 d,初步推荐灭幼脲最大残留限量(MRL)为0.2 mg/kg。[结论]根据试验中灭幼脲最高残留量(HR)计算出普通人群灭幼脲每日摄入量占日允许摄入量的4.7%左右,认为该农药残留对一般人群健康的风险是可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幼脲 茶树菇 残留 消解动态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16
作者 尹硕 罗雪婷 +2 位作者 李秋梅 潘洪吉 吴迪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4期44-55,共12页
为研究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规律,以30%噻虫嗪悬浮剂为供药试剂开展田间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上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检... 为研究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规律,以30%噻虫嗪悬浮剂为供药试剂开展田间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上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01~0.5 mg/L和0.004~0.2 mg/L线性范围内,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9,在茶树菇和菌棒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6%~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7%~4.2%。噻虫嗪在茶树菇上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半衰期分别为1.77 d。用药后3~10 d,噻虫嗪在菌棒中的残留量主要集中在上段,噻虫胺在茶树菇和菌棒上的残留量均<定量限。30%噻虫嗪悬浮剂以有效成分0.009、0.0135 g a.i./m^(2)的剂量施药2~3次,用药10 d后噻虫嗪在茶树菇中的残留量近似于欧盟规定噻虫嗪在真菌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0.0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噻虫胺 茶树菇 残留 消解动态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辅助酶法提取茶树菇多糖工艺研究
17
作者 秦瑞博 成玉飞 +3 位作者 陈嫒 文明佳 何嘉 杜昕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80-84,101,共6页
本文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辅助酶法提取茶树菇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各因素对茶树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吐温80具有较好的促提取效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吐温80添加量0.15%、料液比1∶20(g∶mL)、酶解时间3 h、纤维素酶... 本文采用生物表面活性剂辅助酶法提取茶树菇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各因素对茶树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吐温80具有较好的促提取效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吐温80添加量0.15%、料液比1∶20(g∶mL)、酶解时间3 h、纤维素酶添加量0.4 g、酶解温度45℃。在此条件下,茶树菇多糖提取率约为15.82%,较单一使用纤维素酶法提高了7.41个百分点。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树菇多糖提取率,为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多糖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茶树菇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倩 布海丽且姆·阿卜杜热合曼 +3 位作者 申雪 张恒 张剑林 唐睿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3期42-44,共3页
茶树菇作为药食同源的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本文阐述了茶树菇中多糖、矿物质及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及提取方法,介绍了其在食品中的开发现状,为今后茶树菇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茶树菇 营养成分 食品开发
下载PDF
柱状田头菇菌丝对镉胁迫的抗氧化响应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松华 张华 +3 位作者 傅曼琴 陈庆榆 周正义 陆晓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13-181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Cd处理对柱状田头菇菌丝抗氧化酶及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菌丝抗氧化酶的活力上升,过氧化氢酶(CAT)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分别在Cd浓度为0.1和0.4 mmol·L^-1... 研究了不同浓度Cd处理对柱状田头菇菌丝抗氧化酶及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菌丝抗氧化酶的活力上升,过氧化氢酶(CAT)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分别在Cd浓度为0.1和0.4 mmol·L^-1时达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在Cd浓度为0.2 mmol·L^-1时达到峰值.而在高Cd浓度处理时,柱状田头菇菌丝抗氧化酶系(POD、CAT、SOD等)显著受到抑制.0.4~1.6 mmol·L^-1Cd处理可显著提高菌丝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却不影响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未检测到抗坏血酸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Cd胁迫下柱状田头菇菌丝抗氧化酶的同工酶谱发现,0.1~0.8 mmol·L^-1Cd处理可诱导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和脂氧合酶(LOX)新同工酶的表达,提高组成型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表达强度;1.6 mmol·L^-1Cd处理显著抑制POD、CAT、SOD等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田头菇 抗氧化酶 谷胱甘肽
下载PDF
杨树菇凝集素AAVP具有抗病毒和促进菌丝分化功能 被引量:23
20
作者 孙慧 赵辰光 +1 位作者 仝鑫 齐义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0-214,共5页
杨树菇凝集素 (AAVP)是一种新的真菌凝集素 .用半叶法检测证明 ,AAVP具有抑制烟草花叶病毒 (TMV)侵染的活性 .等电聚焦法证实了AAVP可以与TMV的外壳蛋白结合 .用滤纸圆片法检测 ,AAVP对 3种植物病原真菌没有抑制作用 .AAVP滴加在菌丝的... 杨树菇凝集素 (AAVP)是一种新的真菌凝集素 .用半叶法检测证明 ,AAVP具有抑制烟草花叶病毒 (TMV)侵染的活性 .等电聚焦法证实了AAVP可以与TMV的外壳蛋白结合 .用滤纸圆片法检测 ,AAVP对 3种植物病原真菌没有抑制作用 .AAVP滴加在菌丝的表面 ,显著地促进了杨树菇和毛木耳的菌丝分化 ,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Western印迹表明 ,AAVP存在于菌丝、菌柄和菌盖等组织中 ;假猴头 ,香菇 ,草菇 ,杏孢菇 ,灵芝等大型真菌的子实体中存在着多种与AAVP的抗血清有交叉反应的蛋白质 .大多数大型真菌中可能存在着与AAVP具有相似血清学特征的蛋白质家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菇凝集素 AAVP 抗病毒作用 菌丝分化 促进作用 防御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