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Technology Diffusion: A Case Study of Yangling ASTP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Zhao LIU Jianhong +2 位作者 LI Tongsheng REN Wanying RUI Ya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4期629-645,共17页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ASTP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growth pole in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Clarifying their diffusion laws can optimize the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process and improve 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ASTP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growth pole in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Clarifying their diffusion laws can optimize the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process and improve its efficiency. Our study uses disaggregated spatial information in its model to analyze ASTP technology diffusion in a heterogeneous space. We constructed a comprehensive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the diffusi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introduced the heterogeneous diffusion equation to calculate the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probability. We applied this framework to a real-world scenario: the apple planting technology diffusion of the Yangling ASTP i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The results indicated: (1)the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environ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advantageous apple producing area showed stro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caused by climate, topography, and external transportation links.(2) Under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distance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the spatial diffusion pattern of the Yangling ASTP apple technology was expansion diffusion supplemented by hierarchical diffusion and banded diffusion, and (3) ASTP technology diffusion showed a strong distance attenuation effect, and the frictional effect of distance can be decreased by improving the diffusi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se laws can promote regional balanced ASTP-drive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ASTP)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s diffusion environment diffusion probability heterogeneous space diffusion equation
下载PDF
Space Life Science in China
2
作者 MA Hong ZHANG Chen +7 位作者 LI Yujuan LÜXuefei LI Xiaoqiong ZHANG Ying YANG Chunhua LIU Huayan FAN Yunlong DENG Yulin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5-802,共8页
With the further advancement of China’s major manned spaceflight project,the national space laboratory was successfully built.China has also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and breakthroughs in the field of space life sci... With the further advancement of China’s major manned spaceflight project,the national space laboratory was successfully built.China has also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and breakthroughs in the field of space life sciences.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biological effects under space flight conditions,mainly including epigenetic effects,skeleton remodeling and peripheral body fluid circulation effects,as well a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pace life science related bio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icrobial culture and biological regeneration life suppor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life sciences space biology technology MICROGRAVITY Ionizing radiation
下载PDF
Perspective on liquid metal enabled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被引量:5
3
作者 ZHANG Xu-Dong LIU J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127-1140,共14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nd commercial flight, a series of tou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were raised, which urgently require ever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tackle with. Rec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 and commercial flight, a series of tou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were raised, which urgently require ever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tackle with. Recently, liquid metals, as a kind of newly emerging functional material, are attracting various attention and many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on earth. Such a scientific trend also suggests promising approaches for solving those extreme challenges in space environment. To fulfill the increasing needs thus involved, this article is dedicated to systematically introducing liquid metal material and its related disciplines into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rstly, existing application of liquid metal cooling for space nuclear power was summarized. Then, some potential space practices wer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 such as liquid metal thermal interface medium,liquid metal phase change material, liquid metal convection cooling, metal alloy thermal storage, liquid metal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nd liquid metal electronic printing. Fundamental as well as practical issues that would differ with earth were interpreted. Finally, potential liquid metal space experiments were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liquid metal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 wettability and phase change mechanism in space physical environment. Overall, liquid metal enabled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igation will not only help efficiently solve the current and future space technological problems, but also aid to stimulate the advancement of liquid metal space material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metal 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ace nuclear power thermal management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lectronic printing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新质生产力:指标构建与时空演进 被引量:221
4
作者 王珏 王荣基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1期31-47,共17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其内涵与意义的深度发掘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生产力的三大构成要件,在挖掘新质生产力长远要求原则下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其内涵与意义的深度发掘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生产力的三大构成要件,在挖掘新质生产力长远要求原则下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中国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从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在南北、四大区域和五大经济带存在显著时空差异;(2)新质生产力在省域之间呈现梯度提升和发展不均衡特点;(3)分维度发现,生产资料对新质生产力提升的贡献度最高,劳动者维度的贡献最低且存在空间极化现象;(4)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和高-高集聚,并具有时空收敛性特征。进而提出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发挥新质生产力集聚效应和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政策建议。本文或可加深对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发展格局的认知,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地区差异 时空演进 熵值法
下载PDF
横琴科技园区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骏 刘小娟 林燕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3,共10页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科技园区作为城市创新活动集聚的新形态,已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横琴科技园区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揭示其创新生态的特征及驱动因素,可为...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科技园区作为城市创新活动集聚的新形态,已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横琴科技园区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揭示其创新生态的特征及驱动因素,可为科技园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文章以横琴科技园区的“横琴科学城、横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科技城”为样本案例,以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选取,结合耦合度模型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空间统计学的方法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对横琴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的特征、类型占比及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科技园区在空间分布和组合上具备不同的偏好与特征,相对来说横琴科技园区中以配套设施为主的园区组织较为紧凑,以技术服务为主园区较为开放、注重资源共享;2)具有功能复合化特征,提高土地混合利用效率。横琴科技园区具有3种及以上功能,其中生产类空间与生活类空间的比值约为3.5∶1.2;3)横琴科技园区的空间形态社区化,与城市互动明显,多维且多样。4)注重空间的盈利性、商业性,市场活动、新区政策是驱动横琴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园区 空间组织 横琴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以融合思政建设为导向的遥感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瑞 曹凯 田荣刚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185-188,192,共5页
党的二十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接班人,对于其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该文旨在建设以融合思政建设为导向,面向空间科学与... 党的二十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接班人,对于其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该文旨在建设以融合思政建设为导向,面向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开设的遥感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分析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如今对于本科思政教育的不足,提出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遥感原理与技术课程,此外介绍该想法的实现流程。该文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提供思路,且指明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教学改革 遥感原理与技术 空间科学与技术 探索
下载PDF
长三角先发地区小城镇科创空间布局研究——以昆山市周市镇为例
7
作者 丁琳 曹华娟 +1 位作者 周麟 王振宇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重背景下,长三角作为制造业优势地区,其小城镇依托科创空间进行产业转型的诉求较为迫切。基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区域合作与城镇能级的考虑,提出小城镇科创功能主导模式,并构建了小城镇以技术研发... 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重背景下,长三角作为制造业优势地区,其小城镇依托科创空间进行产业转型的诉求较为迫切。基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区域合作与城镇能级的考虑,提出小城镇科创功能主导模式,并构建了小城镇以技术研发创新系统为核心、技术服务创新系统为辅助、城市环境系统为支撑的三级科创功能体系。以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为例,探索在技术主导型科创模式的引导下,以存量产业载体绘制科创空间资源“底图”支撑科创空间布局的技术方法,最后提出科创空间规划实施保障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空间 产业转型 存量利用
下载PDF
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国科学技术馆为例
8
作者 孙光 李宇莎 《工业设计》 202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空间通常是在博物馆内向人们展示历史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展示空间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并逐渐开始融入建筑空间设计中。运用数字媒体光影技术,不但可以体现出各个展区...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空间通常是在博物馆内向人们展示历史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然而,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展示空间与数字媒体技术相结合,并逐渐开始融入建筑空间设计中。运用数字媒体光影技术,不但可以体现出各个展区独特的文化属性,还可以塑造博物馆的整体空间感。文章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在中国科学技术馆设计中的应用思路,探求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技术的表现效果与体验性的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手法。以期为今后的博物馆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并补充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展示空间设计 数字媒体技术 现代科学
下载PDF
城市实验室:基于新数据、新要素及新路径的批判与展望
9
作者 龙瀛 张恩嘉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4年第1期30-46,共17页
过去十年间,颠覆性技术深刻地影响了城市各个方面,改变了城市研究与实践的方法、对象及路径,也对城市实验室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重塑。文章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从方法论、本体论及实践论层面分析了颠覆性技术对... 过去十年间,颠覆性技术深刻地影响了城市各个方面,改变了城市研究与实践的方法、对象及路径,也对城市实验室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重塑。文章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从方法论、本体论及实践论层面分析了颠覆性技术对城市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影响并批判了目前研究在数据分析、研究视角及实践应用方面的局限,进而通过实际案例提出并展望了城市实验室在发展主动城市感知方法、研究新的生活方式和空间结构以及通过数字创新技术赋能规划设计和管理的潜力、未来发展趋势及机遇。最后,文章呼吁整合以上三种新机遇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收缩城市等城市空间新问题和新挑战,以期为人居环境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城市实验室 城市科学 主动城市感知 空间重塑 数字创新
下载PDF
基于KANO-AHP的科技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欣玥 江波 刘郅政 《设计》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为科学提升受众对于科技博物馆空间设计满意程度,进一步合理针对受众需求属性进行精确获取以及划分排序。本研究面向受众需求构建出一种融合KANO模型与层次分析法(AHP)的科技博物馆空间设计模型。首先,应用KANO模型将挖掘到的受众需求... 为科学提升受众对于科技博物馆空间设计满意程度,进一步合理针对受众需求属性进行精确获取以及划分排序。本研究面向受众需求构建出一种融合KANO模型与层次分析法(AHP)的科技博物馆空间设计模型。首先,应用KANO模型将挖掘到的受众需求划为不同属性类别。其次,引入AHP法与KANO属性结合构建出受众需求层次分析模型,并计算出各层次科技博物馆空间设计中受众需求权重。本文将KANO模型及AHP法结合运用于科技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中,可有效划分受众需求类型与科学获取需求指标重要度,并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可为同类空间设计提供参考意义及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层次分析法 受众需求 科技博物馆 环境空间设计
下载PDF
从异化到人化:体育空间中科技介入的哲学思考
11
作者 史景龙 罗小兵 鲁长芬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4,共7页
新兴科技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体育空间的高质量发展,但科技的深度介入也使体育空间面临一些风险或挑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科技介入视角审视体育空间的演进,并在探究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的辩证关系基础上对体育空间中... 新兴科技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体育空间的高质量发展,但科技的深度介入也使体育空间面临一些风险或挑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科技介入视角审视体育空间的演进,并在探究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的辩证关系基础上对体育空间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消解进路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认为:科技异化在体育空间中主要体现为人的主体性地位被客体性符号异化、体育场景的差异化被同质化异化、体育空间的生态价值被工具价值异化。据此提出科技人化理念下体育空间的发展理路:提升个性化服务与人文关怀,关注个体的体育健康促进;增强沉浸体验与社群互联,构建多元互动的体育场景;推动生态融合与健康传播,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体育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异化 科技人化 体育哲学 体育空间 体育科技
下载PDF
城市近郊型科创城创新空间组织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廖春玲 张玉莹 高翔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在解析城市近郊型科创城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城市近郊型科创城的创新空间组织模式,以湖北省荆门市荆楚科创城为例,结合基地生态价值,让科技创新与自然嵌合生长,延续山水基因,链接产业生长路径,制定与生态环境、创新产业发展脉络相匹... 在解析城市近郊型科创城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城市近郊型科创城的创新空间组织模式,以湖北省荆门市荆楚科创城为例,结合基地生态价值,让科技创新与自然嵌合生长,延续山水基因,链接产业生长路径,制定与生态环境、创新产业发展脉络相匹配的空间策略,构建“创新源—公共创新资源骨架—创新单元”的创新空间布局模型,归纳创新单元的空间组织模式,探索城市近郊型科创城有机生长的空间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近郊 科创城 创新空间 有机生长
下载PDF
航空工程科技未来20年发展战略研究
13
作者 孙聪 赵群力 孙侠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4,共10页
在航空强国建设稳步推进的背景下,航空工程科技涉及专业领域多、技术风险高、资金投入大、发展周期长,需要制定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才能集中力量突破航空工程科技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航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民用飞机、航空动力... 在航空强国建设稳步推进的背景下,航空工程科技涉及专业领域多、技术风险高、资金投入大、发展周期长,需要制定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才能集中力量突破航空工程科技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航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民用飞机、航空动力、机载系统、空管系统4个方面出发,总结了世界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态势,梳理了我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现状;识别出基础研究及技术储备、系统集成与产品体系研究、航空动力技术、机载系统研发及试验、航空维修能力、工业软件及基础元器件等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论证提出了未来20年我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构想,着重阐述了超声速客机、高速旋翼机、新能源飞机、混合电推进系统、新一代空管技术、智能化客机技术、全复合材料航空发动机技术、复合材料智能修复技术等未来项目部署的重点方向。研究建议,将航空强国建设列入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跨领域协作,注重国际合作,精准支撑未来20年航空工程科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工程科技 民用飞机 航空动力 机载系统 空管系统 智能化
下载PDF
科技馆展教融合的实践探索——基于常设展览的主题教育空间建设
14
作者 聂婷华 吴晓雷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24年第4期56-63,共8页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提出新要求,科技馆行业正在不断探索创新。我国很多科技馆进入新建和改造期,承载教育活动的教育空间成为科技馆探索展教融合的新形态。本文以上海科技馆常设展览中主题教育空间的升级改造为例,从功能规划...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提出新要求,科技馆行业正在不断探索创新。我国很多科技馆进入新建和改造期,承载教育活动的教育空间成为科技馆探索展教融合的新形态。本文以上海科技馆常设展览中主题教育空间的升级改造为例,从功能规划、空间设计、展教具创意及教育项目策划等方面,探讨通过建设展厅内的教育空间促进展教融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展教融合 教育空间 教育活动
下载PDF
基于ROTI和AATR的测地型GNSS接收机监测北半球高纬度区域电离层闪烁准确性分析
15
作者 赵东升 张雪礼 +5 位作者 崔双雷 王潜心 李冠青 李龙江 李宸栋 张克非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1264,共14页
当前,第25个太阳周期已进入强活跃时期,能引发大量电离层不规则体,进而对使得穿行其中的GNSS信号产生电离层闪烁。这已成为影响GNSS全球稳定导航定位服务的重要干扰源。对全球电离层闪烁进行广泛且全面的监测是消除闪烁对GNSS干扰的重... 当前,第25个太阳周期已进入强活跃时期,能引发大量电离层不规则体,进而对使得穿行其中的GNSS信号产生电离层闪烁。这已成为影响GNSS全球稳定导航定位服务的重要干扰源。对全球电离层闪烁进行广泛且全面的监测是消除闪烁对GNSS干扰的重要前提,然而传统电离层闪烁监测接收机(ISMR)分布有限,无法满足闪烁全球监测需求;测地型接收机分布广泛,但从其低采样数据中提取的闪烁因子缺乏新太阳周期长时序监测数据验证,导致其闪烁监测可靠性存疑。为此,本文基于近3 a新太阳周期测地型接收机数据,以ISMR提供的闪烁因子为参考,从代表性空间天气事件闪烁响应、日闪烁发生率、闪烁持续时间概率分布、闪烁日发生规律及其随极昼、极夜、地磁指数的特征变化等方面,对比研究了两种测地型接收机电离层闪烁因子(即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变化率指数ROTI和沿弧段电子含量变化率指数AATR)监测北极高纬度区域电离层闪烁的准确性,并给出了ROTI和AATR在高纬度区域判断闪烁发生的经验阈值。结果表明,ROTI和AATR均能较为准确探测到地磁扰动、太阳活动等因素驱动的区域电离层闪烁,并能有效表征电离层闪烁统计学上的日变化规律,但两种闪烁因子不能准确区分闪烁和电离层电子密度梯度变化,导致在电子密度梯度变化剧烈期间存在较高虚警。该研究成果可为准确选择区域电离层闪烁监测因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电离层闪烁 相位闪烁因子 测地型接收机
下载PDF
性别差异下的PSPL校舍户外空间提升设计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恬园为例
16
作者 李明怡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7期106-109,共4页
校舍户外空间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其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校园空间利用率较低。以性别差异理论为切入点,结合PSPL法收集整合数据,获得不同性别学生对各区域的评价,并以其为指导依据使空间改造更具针对性,全面考虑不同性别学生对校... 校舍户外空间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其设计不合理将导致校园空间利用率较低。以性别差异理论为切入点,结合PSPL法收集整合数据,获得不同性别学生对各区域的评价,并以其为指导依据使空间改造更具针对性,全面考虑不同性别学生对校舍户外空间的实际需求,以期有效消除空间中的性别隔阂问题,提升空间利用率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舍户外空间 性别差异 PSPL法 昆明理工大学
下载PDF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教学楼公共交往空间更新——以浙江理工大学二号教学楼为例
17
作者 蔡秀蕴 《设计》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针对浙江理工大学二号教学楼的公共交往空间,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评估,提出更新改进建议,并为其他高校教学楼更新工作提供经验和方法参考。本文以浙江理工大学二号楼更新改造为例,综合分析了师生对教学楼公共空间的行为—心理需求,并基... 针对浙江理工大学二号教学楼的公共交往空间,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评估,提出更新改进建议,并为其他高校教学楼更新工作提供经验和方法参考。本文以浙江理工大学二号楼更新改造为例,综合分析了师生对教学楼公共空间的行为—心理需求,并基于教学楼室内外闲置空间,积极拓展各种活动类型,创新性构建教学楼公共交往空间的形式与内容。对浙江理工大学二号教学楼公共空间和学生.行为分析,总结出师生行为与需求,形成了二号楼公共空间设计的优化策略该套研究方案可为其他相关公共空间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理工大学 高校教学楼 公共交往空间 行为-心理需求 优化策略
下载PDF
科普基地中沉浸式体验设计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为例
18
作者 程语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当今国际科普基地的展示设计的发展已经从单纯地展示和传递知识转变为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体验。展示设计的沉浸式体验设计在科普基地中的应用为观众提供了更多互动性和参与性,观众从被动的观展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本文以黑... 当今国际科普基地的展示设计的发展已经从单纯地展示和传递知识转变为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体验。展示设计的沉浸式体验设计在科普基地中的应用为观众提供了更多互动性和参与性,观众从被动的观展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本文以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为例,探讨了沉浸式体验在科普基地中的应用,同时总结了沉浸式体验对当下科普基地发展的启示,沉浸式体验的应用将为科普基地带来更加丰富和有效的教育手段,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体验 科普空间 科技馆 营造策略
下载PDF
科技馆的展陈空间设计创新与实践
19
作者 林君达 《建筑与装饰》 2024年第21期25-27,共3页
文章将探讨科技馆的展陈空间设计,先分析展陈空间设计的概念、特征以及原则,如系统性的设计原则、体验设计原则、文化性设计原则、主体性设计原则,之后从创新展陈空间设计、完善展陈空间创新设计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科技馆的展陈... 文章将探讨科技馆的展陈空间设计,先分析展陈空间设计的概念、特征以及原则,如系统性的设计原则、体验设计原则、文化性设计原则、主体性设计原则,之后从创新展陈空间设计、完善展陈空间创新设计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科技馆的展陈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助力我国科技馆事业长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与实践 科技馆 展陈空间设计
下载PDF
演进中的国际大都市:历程、特征和未来趋势
20
作者 舒庆 《国际大都市发展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国际大都市是引领世界城市发展和文明演进的前沿城市。认识其发展过程中的演进历程、特征和未来趋势,对于中国建设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特征和趋势表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以工业化、全... 国际大都市是引领世界城市发展和文明演进的前沿城市。认识其发展过程中的演进历程、特征和未来趋势,对于中国建设一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特征和趋势表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以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化为主要驱动力,历经工业化、后工业化和信息化三种形态。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基本形成了实体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相互叠加融合的特征。面向未来,国际大都市将以创新为重要引擎,继续在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文明方面承担引领者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信息空间 科技创新 要素流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