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tical profiles of aerodynamic size distribution for airborne particles over Yangtze River Delta
1
作者 王玮 鲍林发 +7 位作者 刘红杰 岳欣 陈建华 李红 任丽红 汤大钢 Shiro Hatakeyama and Akinori Takam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9期2818-2824,共7页
Based on the aircraft observations in the summer of 2003, we have studied the aerodynamic size distributions of airborne particles at altitudes ranging from 400 m to 2800 m over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areas of Jiang... Based on the aircraft observations in the summer of 2003, we have studied the aerodynamic size distributions of airborne particles at altitudes ranging from 400 m to 2800 m over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areas of Jiangsu province located in Yangtse River Delta of China. The sizes of airborne particles are measured to be in a range of 0.47- 30 μm with 57 channels, and their number concentrations, surface area concentrations and mass concentrations are also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airborne particles are very low above an altitude of 2000 m and the size distributions present a specific multi-peak mode by using insufficient samples. Below 1000 m,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les increase obviously, and their size distribution is similar to that at the ground level. The study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size distributions and median diameters of airborne particles above and below the boundary layer are very different, displaying different pollution features. Meanwhile,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ollution level of airborne particles has a descending tendency with altitude incre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borne particles aerodynamic size distribution aircraft observation Yangtse River Delta
下载PDF
A spectrometer for measuring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in the range of 3 nm to 10 μm 被引量:3
2
作者 Jieqiong LIU Jingkun JIANG +2 位作者 Qiang ZHANG Jianguo DENG Jiming HAO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3-72,共10页
A spectrometer combining electrical mobility sizing and aerodynamic sizing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aerosol size distributions in the range of 3 nm to 10 μm. It includes three instruments which cover different size r... A spectrometer combining electrical mobility sizing and aerodynamic sizing was developed to measure aerosol size distributions in the range of 3 nm to 10 μm. It includes three instruments which cover different size ranges (a nano 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 (NSMPS, 3 - 60 nm), a regular 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 (RSMPS, 40 - 700nm), and an 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r (APS, 550nm- 10 μm)). High voltage and sheath flow of the NSMPS and RSMPS were supplied using two home-built control boxes. A LabVIEW program was developed for spectrometer automatic operation. A linear invers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correct particle multiple charging effects and to integrate data from the three instruments into a wide-range size distribution. Experi- ment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distributions in the overlap size ranges measured by three instrument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NSMPS and RSMPS was achieved after correcting for the difference in counting efficiencies of the two particle counters. Aerodynamic size distribu- tions reported by the APS were converted to mobility size distributions by applying an effective density method. Distributions measured by the RSMPS and APS were consistent in the overlap size range of 550 - 700 nm. A full spectrum in the size range of 3nm to 10~tm was demonstrated by measuring aerosol generated using a mixture of different sized polystyrene latex sphe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ROMETE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elec-trical mobility aerodynamic diameter linear inversion
原文传递
基于各国监管机构相关技术要求的吸入气雾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汪敏 房兆营 +1 位作者 王雪 刘阿利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1023-1029,共7页
吸入气雾剂是一种复杂的药物-装置组合产品,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肺部疾病。目前国内外上市的吸入气雾剂品种较少,各国监管机构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仍有差别,无法快速开展体外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评价。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比各国监... 吸入气雾剂是一种复杂的药物-装置组合产品,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肺部疾病。目前国内外上市的吸入气雾剂品种较少,各国监管机构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仍有差别,无法快速开展体外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评价。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比各国监管机构的相关技术要求,对吸入气雾剂的质量研究进行综述,并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吸入气雾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气雾剂 质量控制 技术要求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下载PDF
不同压缩式雾化器对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雾化效果研究
4
作者 李逸飞 董亚男 +2 位作者 王勇 朱建强 王博 《中南药学》 2023年第8期2041-2046,共6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品牌雾化器对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雾化效果。方法采用新一代撞击器及呼吸模拟装置,测定3种雾化器配合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使用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和递送速率、递送总量,选取微细粒子剂量、微细粒子分数、质量中位... 目的比较3种不同品牌雾化器对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雾化效果。方法采用新一代撞击器及呼吸模拟装置,测定3种雾化器配合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使用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和递送速率、递送总量,选取微细粒子剂量、微细粒子分数、质量中位数空气动力学粒径和几何标准偏差等参数,表征不同雾化器对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雾化效果。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8个主要指标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3种雾化器的雾化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雾化器A对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的雾化效果最佳。结论本研究测定的结果表明了不同雾化器对吸入液体制剂的递送速率、递送总量及体外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特征均有较大影响。为保证临床用药效果,应加强吸入液体制剂与雾化装置的关联研究,且应制订严格的雾化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 雾化器 递送速率 递送总量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雾剂微细粒子剂量测试方法研究
5
作者 胡筱芸 任戎 《天津药学》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建立沙美特罗替卡松粉雾剂微细粒子剂量测试方法。方法:采用新一代药用撞击器(next generation pharmaceutical impactor,NGI),对测试吸数、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涂层与否、涂层静置时间等因素下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进行了测... 目的:建立沙美特罗替卡松粉雾剂微细粒子剂量测试方法。方法:采用新一代药用撞击器(next generation pharmaceutical impactor,NGI),对测试吸数、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涂层与否、涂层静置时间等因素下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进行了测试,以微细粒子剂量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提取溶剂种类以及涂层与否因素均会对微细粒子剂量产生影响,而测试吸数、适宜的提取时间以及涂层静置时间因素均不会对微细粒子剂量产生影响。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信,为粉雾剂微细粒子剂量测试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雾剂 新一代药用撞击器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微细粒子剂量
下载PDF
两种撞击器测定自制吸入粉雾剂体外沉积性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资伟 杨阳 +2 位作者 李晗 陈启明 梅兴国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75-480,共6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两级玻璃撞击器(twin stage impactor,TSI)和新一代药用撞击器(next generation pharmaceuti-cal impactor,NGI)的体外沉积率和粒度分布测定结果。方法选用自制盐酸氨溴索吸入粉雾剂为模型药物,TurbospinR为吸入装置,运用... 目的分析和比较两级玻璃撞击器(twin stage impactor,TSI)和新一代药用撞击器(next generation pharmaceuti-cal impactor,NGI)的体外沉积率和粒度分布测定结果。方法选用自制盐酸氨溴索吸入粉雾剂为模型药物,TurbospinR为吸入装置,运用TSI和NGI测定盐酸氨溴索吸入粉雾剂的体外沉积率和粒度分布。结果 TSI仅能得到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6.4μm的细颗粒量,设置较为简单,不能获得药物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及其分布;NGI设置复杂,不仅能得到空气动力学粒径在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细颗粒量,又能获得药物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及其粒度分布,而由于内部结构复杂,药物回收相对繁琐。但是其更趋于精密化和自动化,操作简便。结论与TSI相比,NGI在评价吸入粉雾剂质量时更为完善,有利于吸入粉雾剂的开发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粉雾剂 新一代药用撞击器 两级玻璃撞击器 空气动力学粒径 粒度分布 沉积率
下载PDF
再议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国际标准ISO 16890:2016 被引量:8
7
作者 涂有 涂光备 +1 位作者 刘冰 周远斌 《暖通空调》 2018年第5期27-32,共6页
ISO 16890:2016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标准是在欧美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创建的用以确定空气过滤器对细颗粒物PM2.5等的计重过滤效率为目标的标准。该标准认为在给定的粒径范围内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可视为等同于光学当量直径,据此以空气过滤... ISO 16890:2016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标准是在欧美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创建的用以确定空气过滤器对细颗粒物PM2.5等的计重过滤效率为目标的标准。该标准认为在给定的粒径范围内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可视为等同于光学当量直径,据此以空气过滤器对人工气溶胶的计径计数效率和典型大气气溶胶体积分布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对PM2.5等的计重过滤效率。欧洲并拟以此标准取代EN 779等现行标准。对ISO 16890:2016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制定相关标准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过滤器 过滤效率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离散粒子体积分布 累积粒子 体积分布 大气标准粒径分布
下载PDF
关于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国际标准ISO 16890:2016的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涂有 涂光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19,共5页
ISO 16890:2016《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系列标准是首个测试并报告空气过滤器对大气悬浮颗粒物的质量过滤效率(ePMx)及分级的国际标准。结合ISO 16890:2016标准的主要创新或关键点,系统介绍了该标准的基本思路,并阐述了笔者对该标准的... ISO 16890:2016《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系列标准是首个测试并报告空气过滤器对大气悬浮颗粒物的质量过滤效率(ePMx)及分级的国际标准。结合ISO 16890:2016标准的主要创新或关键点,系统介绍了该标准的基本思路,并阐述了笔者对该标准的一些认识和观点。就当前国内行业配合该标准的实施宜做的准备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过滤效率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离散粒子体积分布 累积粒子体积分布 大气标准粒径分布
下载PDF
试解读《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国际新标准 被引量:5
9
作者 涂有 涂光备 +2 位作者 赵策 宋钊 王顺刚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介绍近年颁发的国际标准ISO 16890:2016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的主要内容,该系列标准详尽规定了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对空气悬浮颗粒物的质量过滤效率(ePMx)的测试装置、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和性能分级。该标准是应对当前大气环境... 介绍近年颁发的国际标准ISO 16890:2016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的主要内容,该系列标准详尽规定了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对空气悬浮颗粒物的质量过滤效率(ePMx)的测试装置、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和性能分级。该标准是应对当前大气环境质量广泛欠佳,急需采取措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现状应运而生的。该标准睿智地避开了一些技术难点、创建了一些新概念和新思路,既尽可能沿用国际现行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相关标准的试验系统和方法,同时又获得了实用和可信的ePMx结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标准。对国内如何应对该标准,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 颗粒物质量过滤效率(ePMx)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大气标准粒径分布 累积 粒子体积分布
下载PDF
供雾化器用液体制剂的雾化特性质量控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翠翠 魏宁漪 +1 位作者 周颖 宁保明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18年第3期171-179,共9页
供雾化器用的液体制剂因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国药典2015版中已收载了此类制剂的质控项目及检测方法,目前国际上对此类制剂的雾化特性已经开展了大量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为此类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数据与参考... 供雾化器用的液体制剂因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国药典2015版中已收载了此类制剂的质控项目及检测方法,目前国际上对此类制剂的雾化特性已经开展了大量新型检测方法的研究,为此类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数据与参考,通过模拟体内药物吸收与分布的体外测定方法研究,与药物制剂的体内行为建立相关性,可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供雾化器用液体制剂的临床使用效果由雾化器和雾化溶液决定。雾化溶液的雾化特性受雾化器影响较大,因此亟需加强对雾化器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本文对此提出意见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雾化器用的液体制剂 呼吸模式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撞击器
下载PDF
口罩过滤效率检测用颗粒物粒径的换算和标准比对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小兵 程钧 +3 位作者 张守鑫 姚红 陆林 丁松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2-157,171,共7页
为理清口罩过滤效率检测用颗粒物粒径的相关科学概念,介绍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所用颗粒物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在回顾呼吸性粉尘和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径(MMAD)概念的基础上,重... 为理清口罩过滤效率检测用颗粒物粒径的相关科学概念,介绍了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所用颗粒物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在回顾呼吸性粉尘和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径(MMAD)概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计数中位径(CMD)换算为MMAD的方法,通过计算证明GB 2626—2006中过滤效率测试用颗粒物的MMAD为0.3μm,该粒径为最具有穿透性的颗粒物粒径。应用该换算方法,探讨了AQ 1114—2014《煤矿用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中以MMAD大于7μm粗粉尘颗粒物测试过滤效率的局限性,并采用MMAD为0.3μm的颗粒物评估典型口罩材料的过滤效率,为正确评价国内外防颗粒物口罩标准提供专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 颗粒物防护 粒径分布 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径 最易穿透粒径 过滤效率 标准
下载PDF
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苗 冯光 黄慧芬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4期655-658,670,共5页
目的:选用不同类型雾化器比较两家企业生产的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APSD)的一致性。方法:选用两种类型的雾化器,采用新一代撞击器(NGI)和HPLC法分别对两家企业生产的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进行APSD测定,通过微细粒子剂... 目的:选用不同类型雾化器比较两家企业生产的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APSD)的一致性。方法:选用两种类型的雾化器,采用新一代撞击器(NGI)和HPLC法分别对两家企业生产的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进行APSD测定,通过微细粒子剂量(FPD)、微细粒子分数(FPF)、空气动力学质量中直径(MMAD)、几何标准偏差(GSD)对两家企业的样品进行了比较,并建立了APSD曲线。结果:使用雾化器A时,甲企业与乙企业样品的APSD曲线基本重合,一致性较好;使用雾化器B时,乙企业的3批样品APSD曲线与甲企业样品的APSD曲线存在差异。结论:使用不同类型的雾化器和APSD曲线可评价不同企业生产的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雾化器
下载PDF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体外沉积性质的研究
13
作者 吴纯敏 田珩 戴聪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11期2038-2042,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处方和规格的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的粒径分布,评估其体外沉积性质,比较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和处方之间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双级撞击器(TI)、安德森撞击器(ACI)和新一代撞击器(NGI)测定3种处方丙酸倍氯米松吸入...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处方和规格的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的粒径分布,评估其体外沉积性质,比较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和处方之间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双级撞击器(TI)、安德森撞击器(ACI)和新一代撞击器(NGI)测定3种处方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的体外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结果:3种撞击器中,NGI的测定结果偏差最小,对小粒子的截留效果最好;3种处方样品通过不同装置测得的微细粒子剂量分数均值分别为47.3%,56.4%和29.3%,喉部沉降百分比均值分别为34.7%,28.9%和55.3%。结论:3种撞击器均可测定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的微细粒子剂量。ACI与NGI可全面分析体外沉积性质,NGI装置重现性和区分力较好,更适用于评价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体外沉积性质;不同处方样品的空气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规格和微细粒子剂量不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双级撞击器 安德森撞击器 新一代撞击器 喉部沉积
下载PDF
吸入用盐酸溴己新溶液的体外评价
14
作者 施建国 蒋宇丹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吸入用盐酸溴己新溶液的雾化特性,建立体外评价方法。方法:使用呼吸模拟装置对吸入用盐酸溴己新溶液的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进行研究,使用新一代撞击器(NGI)测定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结果:通过测定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空气动力... 目的:研究吸入用盐酸溴己新溶液的雾化特性,建立体外评价方法。方法:使用呼吸模拟装置对吸入用盐酸溴己新溶液的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进行研究,使用新一代撞击器(NGI)测定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结果:通过测定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表征盐酸溴己新溶液的体外雾化数据。结论:所测定的体外数据描述了吸入用盐酸溴己新溶液的体外特征,可为该制剂的体外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用盐酸溴己新溶液 体外评价 递送速率 递送总量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下载PDF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体外一致性评价的研究
15
作者 刘飞 王海燕 +1 位作者 马春丽 赵莹 《中国药剂学杂志》 2021年第5期159-167,共9页
目的制备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进行体外一致性研究。方法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指导草案,进行单驱动含量、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喷雾模式、喷雾几何学、启动和再启动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目的制备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进行体外一致性研究。方法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指导草案,进行单驱动含量、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喷雾模式、喷雾几何学、启动和再启动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单驱动含量群体生物等效性分析Hη=-4.54,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群体生物等效性分析Hη=-7.32,喷雾模式群体生物等效性分析Hη=-0.41,喷雾几何学的喷雾角度和宽度几何平均数的比值分别为102.7%和107.5%,启动和再启动的实验群体生物等效性分析Hη=-6.18。结论测试产品与参比制剂体外等效实验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倍氯米松 吸入气雾剂 一致性评价 体外研究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下载PDF
喉宁雾化吸入溶液的雾化特性分析
16
作者 田珩 杨仪雪 +1 位作者 吴纯敏 严全鸿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16-1423,共8页
目的 对喉宁雾化吸入溶液的雾化特性进行研究,为该类制剂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呼吸模拟器和新一代撞击器,以紫丁香苷为指标性组分,建立喉宁雾化吸入溶液递送速率、递送总量和体外空气动力学分布的测定方法,考察不同的压缩机、... 目的 对喉宁雾化吸入溶液的雾化特性进行研究,为该类制剂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呼吸模拟器和新一代撞击器,以紫丁香苷为指标性组分,建立喉宁雾化吸入溶液递送速率、递送总量和体外空气动力学分布的测定方法,考察不同的压缩机、雾化器、雾化方式和呼吸模式对雾化效果的影响。结果 在相同的雾化条件下,采用成人呼吸模式,压缩型雾化器的递送速率为23.3~52.2μg·min^(-1)、递送总量为178.8~353.2μg、模拟喉部沉积比为2.1%,超声雾化器的递送速率为3.2~21.2μg·min^(-1)、递送总量为12.9~82.7μg、模拟喉部沉积比为0.7%,振动筛网式雾化器的递送速率为7.2~16.5μg·min^(-1)、递送总量为93.5~217.2μg、模拟喉部沉积比为0.1%,各类装置的质量中值动力学粒径在2.2~3.6μm之间;儿童呼吸模式下各类型装置的递送速率为1.5~24.3μg·min^(-1)、递送总量为26.3~215.4μg。结论 雾化器的类型和品牌对喉宁雾化吸入溶液的递送速率和递送总量有较大影响,建议临床使用时应尽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雾化装置;儿童呼吸模式下喉宁雾化吸入溶液递送速率及递送总量均有所降低,提示临床应根据患者年龄和肺部功能情况调整雾化剂用量和雾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宁雾化吸入溶液 雾化器 递送速率 递送总量 体外空气动力学分布 呼吸模式 紫丁香苷
原文传递
格隆溴铵吸入喷雾剂的雾化特性研究
17
作者 葛玉丽 杨敏 +1 位作者 王亚江 李静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2459-2463,共5页
目的考察格隆溴铵吸入喷雾剂的雾化特性。方法采用激光成像系统和新一代撞击器等测定格隆溴铵吸入喷雾剂的喷雾模式、喷雾形态、递送剂量均一性和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结果样品的椭圆度均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指导原则建议,不同样品... 目的考察格隆溴铵吸入喷雾剂的雾化特性。方法采用激光成像系统和新一代撞击器等测定格隆溴铵吸入喷雾剂的喷雾模式、喷雾形态、递送剂量均一性和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结果样品的椭圆度均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指导原则建议,不同样品喷雾模式和喷雾形态同一参数之间RSD值均小于7%,样品的罐间和罐内递送剂量均一性良好。格隆溴铵吸入喷雾剂与雾化吸入溶液的质量中值、几何标准偏差值基本一致,在肺内沉积方面上高于雾化吸入溶液。结论格隆溴铵吸入喷雾剂具备良好的雾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隆溴铵吸入喷雾剂 喷雾模式 喷雾形态 递送剂量均一性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原文传递
盐酸氨溴索吸入溶液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测定 被引量:12
18
作者 魏宁漪 周颖 +2 位作者 陈翠翠 林兰 宁保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994-1998,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吸入溶液的雾化特性,建立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测定方法。方法:选用了2种不同的雾化器,采用新一代撞击器(NGI)方法测定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选取微细粒子剂量(FPD)、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粒径(MMAD)和几何标准偏差(GSD)...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吸入溶液的雾化特性,建立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测定方法。方法:选用了2种不同的雾化器,采用新一代撞击器(NGI)方法测定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选取微细粒子剂量(FPD)、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粒径(MMAD)和几何标准偏差(GSD)等参数,表征盐酸氨溴索吸入溶液的体外雾化数据。结果:采用A型雾化器测定FPD为1.577 mg,MMAD为4.010μm,GSD为2.229;采用B型雾化器测定FPD为1.762 mg,MMAD为3.341μm,GSD为2.284。结论:本研究测定的体外数据描述了盐酸氨溴索吸入溶液的体外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特征,为此类制剂的体外研究提供参考,并为NGI方法的建立和验证提供参考和依据。评价雾化器对吸入溶液剂的影响,建议严格雾化器标准并规范雾化器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吸入溶液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微细粒子剂量 雾化器
原文传递
吸入制剂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测定法浅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蕾 魏宁漪 +3 位作者 周颖 林兰 陈翠翠 宁保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3-1438,共6页
测定吸入制剂的粒径是确定粒子在呼吸道系统中空气动力学分布的重要方法。粒径测定的方法有级联撞击器法、激光衍射法、飞行时间光谱测定法等。尽管级联撞击器测定法步骤繁杂、耗时,但该测定法是国际公认、准确的方法并且是多国药典收... 测定吸入制剂的粒径是确定粒子在呼吸道系统中空气动力学分布的重要方法。粒径测定的方法有级联撞击器法、激光衍射法、飞行时间光谱测定法等。尽管级联撞击器测定法步骤繁杂、耗时,但该测定法是国际公认、准确的方法并且是多国药典收载的法定方法。本文就采用级联撞击器法对吸入制剂进行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的测定进行综述,包括该方法的原理和数据评估,不同吸入制剂对该方法的适用性及该方法的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给药 体外评价 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 级联撞击器
原文传递
吸入粉雾剂粒径测定方法的评价:3种撞击器的比较 被引量:16
20
作者 严翠霞 江文明 +3 位作者 陈桂良 王麟达 陈钢 邵泓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两级玻璃撞击器、Andersen多级撞击器(Andersen cascade impactor,ACI)和多级液体采样器(Multi-stage liquid impinger,MSLI)的粒度分布测定结果。方法:分别采用两级玻璃撞击器、ACI和MSLI测定了环索奈德吸入粉雾剂的粉... 目的:分析和比较两级玻璃撞击器、Andersen多级撞击器(Andersen cascade impactor,ACI)和多级液体采样器(Multi-stage liquid impinger,MSLI)的粒度分布测定结果。方法:分别采用两级玻璃撞击器、ACI和MSLI测定了环索奈德吸入粉雾剂的粉雾粒度分布。结果:两级玻璃撞击器操作简单,能快速获得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6.4μm的细颗粒药物剂量,却不能获得药物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粒度大小分布;ACI和MSLI均既能获得空气动力学直径在不同大小范围内的细颗粒药物剂量,又能获得药物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粒度大小分布,但ACI不适合在高于28.3 L.min-1的流速下操作,且药物颗粒在ACI各级间的损耗高于MSLI。结论:与两级玻璃撞击器和ACI相比,MSLI在评价吸入粉雾剂质量时更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雾剂 空气动力学 粒径 环索奈德 粒度分布 两级玻璃撞击器 Andersen多级撞击器 多级液体采样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