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大气VOCs组成特征及二次污染生成贡献 被引量:3
1
作者 钱思瑶 关净文 +4 位作者 关璐 张天 王蕴赟 沈建东 于兴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1928,共8页
利用2021年1~12月杭州市城区大气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了VOCs化学组成及其污染特征,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 利用2021年1~12月杭州市城区大气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了VOCs化学组成及其污染特征,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AFP),量化评估其二次污染生成贡献.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杭州市大气VOCs体积分数均值为30.65×10^(-9),烷烃和卤代烃是其主要组分,分别占49.23%和24.47%,浓度排名前10的VOCs物种主要为C_(2)~C_(4)的烷烃、C_(7)~C_(8)的芳香烃和乙烯.源解析结果显示杭州市VOCs主要来源为燃烧源、溶剂使用源、工业排放源、油气挥发源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杭州市大气VOCs的总OFP为50.56×10^(-9),其中乙烯、1-乙基-3-甲基苯和甲苯是其主要贡献组分.芳香烃对AFP的贡献达到91.52%,是最重要的SOA前体物.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溶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VOCs对防控O_(3)污染以及SOA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afp)
下载PDF
聊城市秋冬季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同林 王艳辉 +6 位作者 王一秋 王亚晨 马江凯 张晓婷 宋小涵 孟静静 侯战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为深入了解聊城市秋冬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作者使用在线监测系统分析了城区115种VOCs的体积分数。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计算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 为深入了解聊城市秋冬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作者使用在线监测系统分析了城区115种VOCs的体积分数。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计算了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s)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SOAFPs),并利用特征性比值法和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解析了大气VOCs的来源。结果表明:秋、冬季VOCs的化学组成相似,烷烃和OVOCs是体积浓度最高的2种组分。冬季OFPs为140.2×10^(-9),约是秋季(89.0×10^(-9))的1.6倍,OVOCs和C2~C4烯烃对秋、冬季VOCs的OFPs贡献最大(占54.7%~58.6%)。秋季(1.0μg/m^(3))与冬季(1.2μg/m^(3))生成的SOAFPs质量浓度水平相似,间/对-二甲苯、甲苯和邻-二甲苯是秋、冬季SOAFPs贡献最大的3种组分。甲苯/苯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是聊城市大气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PMF分析结果显示,秋季VOCs主要来自植物源和二次生成源(27.2%)、机动车尾气排放源(19.5%)、燃料燃烧源(18.5%)、溶剂使用源(17.5%)与工业源(17.3%);而冬季VOCs主要来源于汽油车尾气排放源(24.4%)、有机化工排放源(21.3%)、工业卤代烃源(20.8%)、柴油车尾气排放源(16.9%)与溶剂使用源(16.6%)。以上结果可为聊城市大气VOCs排放管控与空气质量改善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聊城市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特征、成因与VOCs来源解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宁倩 贺美 +8 位作者 纪元元 尹浩 李吉东 尚凡一 张珂 杨勇建 李红 高锐 庄思源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9-454,共16页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区域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和成因,本文利用2021年和2022年夏秋季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滨州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连续观测数据及常规污染物数据,识别对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区域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和成因,本文利用2021年和2022年夏秋季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滨州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连续观测数据及常规污染物数据,识别对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有显著贡献的VOCs物种并对VOCs进行来源解析,同时利用基于观测的化学盒子模型探讨O_(3)的生成敏感性.结果表明:①黄河三角洲地区PM_(2.5)和O_(3)浓度“双高”的大气复合污染主要出现在秋季,夏季东营市和滨州市首要污染物均为O_(3),距离入海口越远的站点O_(3)超标天占比越高;秋季东营市和滨州市首要污染物均为PM_(2.5),且超标情况相近.②烯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的贡献大,优势物种为乙醛;芳香烃对SOA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大,优势物种为1,2,3-三甲苯.③东营市夏秋季O_(3)生成均处于VOCs和NO_(x)协同控制区,且夏季O_(3)对NO_(x)更为敏感;滨州市夏秋季O_(3)生成分别处于VOCs和NO_(x)协同控制区、VOCs控制区,且夏季O_(3)对NO_(x)敏感性更高,秋季对VOCs敏感.④油气挥发源、工业排放源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源为该区域VOCs的主要来源,且VOCs来源解析结果存在空间上和季节上的差异.夏季,区域溶剂源和生物源VOCs的贡献率增加,东营市溶剂源贡献率(28.2%)明显高于滨州市(6%),机动车尾气排放源贡献率(11.5%)低于滨州市(29.6%);秋季,区域燃烧源和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增加,东营市(25.9%)油气挥发源贡献率明显低于滨州市(42.4%).研究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夏季应实施VOCs和NO_(x)的协同减排,秋季应优先控制VOCs排放;其次需要加强对油气挥发源、工业排放源和机动车尾气源VOCs的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大气复合污染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典型石化园区VOCs排放特征及其风险评价
4
作者 韩旭 马苏甜 +3 位作者 万伟 栗源 钱钦 刘颖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129,共8页
为探究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特征、规律及其影响,以华北地区某石化园区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典型装置周边环境空气中的VOCs,并评估其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该石化园区环境空气中的VOCs以烷烃、烯烃为主,多数... 为探究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特征、规律及其影响,以华北地区某石化园区为研究对象,监测其典型装置周边环境空气中的VOCs,并评估其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该石化园区环境空气中的VOCs以烷烃、烯烃为主,多数采样点的VOCs含量较低,组成相似,无明显特征污染物;部分采样点(如气浮池、乙烯装置周围)的VOCs含量较高,其VOCs组成明显受到装置排放的影响。总体看来,乙烷、丙烷、丁烷等低碳烷烃以及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该石化园区的主要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烯烃对臭氧生成的贡献率最高,其中丙烯、乙烯、丙烷、甲苯、间对二甲苯等化合物为关键活性物种。芳烃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主要贡献组分,甲苯、间对二甲苯、苯、邻二甲苯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贡献率较高的化合物。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该石化园区环境空气中的VOCs对石化园区工作人员不存在高致癌风险,且非致癌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园区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排放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运城市某家具制造厂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影响分析
5
作者 陈凯涛 谷欣 +7 位作者 蔡敏 赵唯丞 王伯轩 杨皓然 陈楚昭 茹晓宁 刘新罡 李杏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5-2035,共11页
为研究汾渭平原运城市家具制造业VOCs排放特征,选取运城市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家具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采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排放特征,并估算了其臭氧生成潜势(O... 为研究汾渭平原运城市家具制造业VOCs排放特征,选取运城市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家具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采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排放特征,并估算了其臭氧生成潜势(OFP)与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研究显示,底漆车间、修色车间、面漆车间、木材加工车间、厂房外、排放烟囱A以及排放烟囱B的TVOCs浓度在1.25—14.56 mg·m^(−3),烟囱A和B采用水过滤+活性炭吸附工艺对末端烟气进行处理,该工艺对烟囱A各VOCs组分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该家具制造厂排放的主要VOCs组分为芳香烃、OVOCs和烷烃,占比分别为39.0%—68.0%、13.0%—30.0%和10.0%—28.0%,其中,主要物种为乙苯、间/对二甲苯、乙酸乙酯等;对OFP贡献较大的组分为芳香烃,占比为68.70%—93.28%,其次是OVOCs和烷烃,占比在2.82%—17.09%,对OFP贡献较大的前3种物质分别为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SOAFP的绝对贡献者是芳香烃,占比为93.10%—98.73%,对SOAFP贡献较大的前4种物质分别为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甲苯、癸烷.因此,运城市该家具制造企业需要加强对芳香烃等活性较高的VOCs组分的监管与控制力度,希望该研究可以为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源谱特征 汾渭平原 家具制造业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下载PDF
漯河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源成分谱特征及影响
6
作者 杜宇彬 吴丽萍 +4 位作者 牛大伟 冷海斌 徐云飞 薛爽 张楠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498-513,共16页
选取漯河市26辆不同类型车辆开展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源采样,分析VOCs源成分谱特征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和烷烃为主,特征物种主要包括丙酮、异戊烷、乙醛、2,3-二... 选取漯河市26辆不同类型车辆开展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源采样,分析VOCs源成分谱特征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和烷烃为主,特征物种主要包括丙酮、异戊烷、乙醛、2,3-二甲基丁烷和乙烯;柴油车尾气排放以OVOC和烯烃为主,特征物种主要包括丙酮、乙烯、乙醛、苯甲醛和丙烯醛。随着累计行驶里程的增加,汽油车烷烃排放增加47.3%,芳香烃排放下降122.4%。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的OVOC和柴油车尾气排放的烯烃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较高,芳香烃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贡献最大;国Ⅳ、国Ⅵ轻柴车和国Ⅳ重柴车的源活性因子较高,均为应当优先控制的机动车类型。检车场工作人员VOCs暴露存在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应加强健康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源成分谱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山东省沿海城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分析
7
作者 张光岳 张扬 +1 位作者 马海斌 张凤菊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7,共8页
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集了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和滨州7个沿海城市的环境空气样品,分析了117种VOCs的污染水平、臭氧(O_(3))生成潜势、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观测期间,7个沿海城市大气VOCs质量浓... 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集了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和滨州7个沿海城市的环境空气样品,分析了117种VOCs的污染水平、臭氧(O_(3))生成潜势、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观测期间,7个沿海城市大气VOCs质量浓度表现为东营(422μg/m^(3))>滨州(366μg/m^(3))>烟台(324μg/m^(3))>青岛(261μg/m^(3))>威海(226μg/m^(3))>潍坊(192μg/m^(3))>日照(146μg/m^(3))。其中,青岛、烟台、日照和东营以卤代烃为主要VOCs污染物,威海、潍坊和滨州以烷烃为主要VOCs污染物。滨州O_(3)生成潜势和SOA生成潜势最大,分别为872μg/m^(3)和0.70μg/m^(3);日照O_(3)生成潜势最小,为220μg/m^(3);东营SOA生成潜势最小,为0.22μg/m^(3)。芳香烃是7个城市SOA的重要前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VOCS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下载PDF
滕州市木石镇秋季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8
作者 纪尚平 王彦 +2 位作者 张栩 崔朋 孙家洋 《四川环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使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对滕州市木石镇2019年11月环境空气中VOCs进行观测,并分析了VOCs的浓度状况、组成特征、光化学影响和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木石镇大气中TVOC平均体积分数为(32.75±28.96)×... 使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对滕州市木石镇2019年11月环境空气中VOCs进行观测,并分析了VOCs的浓度状况、组成特征、光化学影响和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木石镇大气中TVOC平均体积分数为(32.75±28.96)×10^(-9),各物种体积分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烷烃>烯烃>OVOC>芳香烃>卤代烃>乙炔>含硫化合物;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峰值在6:00~7:00时与0:00~1:00时出现。大气VOCs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OFP)为102.02×10^(-9),烯烃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率最大,为69.5%;乙烯、丙烯、正丁烯、萘和1,3-丁二烯等是臭氧生成潜势较高的物种。对OH自由基消耗速率(L OH)贡献最大的为烯烃,其次为芳香烃,两者贡献率占到76.8%。VOCs对二次气溶胶(SOA)浓度的贡献值为0.85μg/m^(3),其中芳香烃对SOA生成贡献占比为92.8%,对SOA生成贡献最大的前5个物种为萘、甲苯、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利用PMF模型对VOCs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机动车排放和油气挥发源对VOCs的贡献(32.5%)最高,其次为溶剂使用及挥发源(30.9%)、工业源(25.1%)和燃煤源(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气溶胶 来源解析 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
下载PDF
三峡库区开州城区大气VOCs污染的季节特征及来源解析
9
作者 雷振宇 周思愿 +4 位作者 刘煌卿 彭康 杨凯 王锐 陈福军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为深入了解重庆市开州区中心城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污染的影响,基于长时间序列在线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57种臭氧前体混合物(PAMS)的VOCs污染特征,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估算了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 为深入了解重庆市开州区中心城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污染的影响,基于长时间序列在线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57种臭氧前体混合物(PAMS)的VOCs污染特征,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估算了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开州区大气中VOCs浓度变化为冬季(20.18μg/L)>秋季(19.89μg/L)>春季(19.81μg/L)>夏季(14.58μg/L),烷烃、烯烃和芳香烃排放贡献占比分别为43.2%、37.8%和19.0%;烯烃的OFP占比最大(51.4%),其次为芳香烃(38.3%)和烷烃(10.3%);芳香烃对SOA生成的贡献高达90.5%;区域VOCs气团较为新鲜且受到近距离传输,主要受机动车尾气和燃煤/生物质燃烧、燃油蒸发影响;移动源和溶剂使用源的有效控制是降低区域VOCs光化学反应生成O_(3)和SOA污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O_(3))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臭氧生成潜势(OFP)
下载PDF
宜兴市东北部秋季VOCs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10
作者 王孝明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129-133,141,共6页
2022年秋季在宜兴市东北部区域利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快速在线监测系统(TH-300B)对大气VOCs进行连续在线监测,以了解其化学特征,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宜兴市东北部区域秋季大气VOCs中平均质量浓度... 2022年秋季在宜兴市东北部区域利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快速在线监测系统(TH-300B)对大气VOCs进行连续在线监测,以了解其化学特征,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宜兴市东北部区域秋季大气VOCs中平均质量浓度最高的前10种VOCs组分依次为甲苯、间/对二甲苯、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1,2-二氯乙烷、乙烷、氯甲烷、乙烯和乙炔。宜兴市东北部区域秋季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贡献最高的前10种VOCs组分中,芳香烃类物质OFPs贡献占比(73.37%)>烯烃类物质OFPs贡献占比(19.24%)>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类物质OFPs贡献占比(7.39%)。宜兴市东北部区域秋季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贡献最高的前10种物种全部是芳香烃类物质。通过特征VOCs组分相关比值分析法,该区域秋季苯和甲苯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溶剂涂料排放,丙烯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异戊烷和正戊烷主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人为源VOCs排放特征及管控策略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晓琦 程水源 王瑞鹏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0-468,共9页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_(3)Cs)是细颗粒物(PM_(2.5))与臭氧(O_(3)3)的重要前体物,对我国城市复合污染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问题严峻,VO_(3)Cs排放源类别复杂,且排放量基数大,亟需形成有效的VO_(3)C...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_(3)Cs)是细颗粒物(PM_(2.5))与臭氧(O_(3)3)的重要前体物,对我国城市复合污染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问题严峻,VO_(3)Cs排放源类别复杂,且排放量基数大,亟需形成有效的VO_(3)Cs管控策略.因此选取京津冀区域人为源VO_(3)Cs排放为研究对象,建立2018年分行业分物种VO_(3)Cs排放清单,并基于实测与文献调研的行业VO_(3)Cs成分谱数据,获取各排放源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_(3)FP)与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potential,SO_(3)AP),同时构建VO_(3)Cs排放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方法,计算各排放源分级指数,明确优先控制排放源目标.结果表明:(1)京津冀区域2018年人为源VO_(3)Cs排放总量为214.0×10^(4)t,其中芳香烃、烷烃与含氧有机物为主要物种.(2)小型客车、工业防护涂料、重型货车、焦化行业是O_(3)FP与SO_(3)AP的最主要来源.(3)工业防护涂料、小型客车、重型货车、焦化行业、钢铁行业、供暖燃烧、生物质燃烧源的分级指数均较高.研究显示,基于行业VO_(3)Cs排放量、O_(3)FP和SO_(3)AP的单一因素制定管控策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实现PM_(2.5)与O_(3)3的科学协同防控,建议加强基于综合因素研究得到的分级指数较高排放源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清单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 优先控制分级
下载PDF
煤化工产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贡献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可鑫 张鑫 +4 位作者 纪元元 李红 樊凯 高锐 贺美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304,共11页
为研究煤化工产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的贡献,本研究于2021年夏季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某大型煤化工产业园区开展了环境空气115种VOCs的在线监测研究,分析了VOCs的浓度水平... 为研究煤化工产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的贡献,本研究于2021年夏季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某大型煤化工产业园区开展了环境空气115种VOCs的在线监测研究,分析了VOCs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日变化特征、潜在来源及其对O_(3)和PM_(2.5)中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贡献.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园区站点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为89.32×10^(-9)±50.57×10^(-9),显著高于该园区所在城市的城区站点VOCs浓度水平.(2)含氧VOCs(OVOCs)是该园区VOCs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占总VOCs体积分数的48.2%,乙醇、丙醛和甲醛是体积分数排名前三的物种.(3)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为595.64μg/m^(3),各组分对O_(3)贡献潜势的大小表现为OVOCs>烯烃>芳香烃>烷烃>卤代烃>含硫VOC>炔烃.OFP排名前十的物种均为OVOCs、烯烃和芳香烃,其中丙醛对OFP的贡献占比最高,占总OFP的22.2%.(4)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乙苯等苯系物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突出,其中间/对-二甲苯的SOAFP最大,占总SOAFP的29.6%,主导了SOA生成.研究显示,煤化工产业园区中丙醛和甲醛等OVOCs、顺-2-丁烯等烯烃以及间/对-二甲苯与邻二甲苯等芳香烃对大气复合污染贡献较大,是开展PM_(2.5)和O_(3)污染协同控制重点关注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大气复合污染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下载PDF
北京怀柔夏季大气中的VOCs及其对O_(3)和SOA的生成贡献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毕安 胡君 +5 位作者 奇奕轩 张逦嘉 霍鹏 张元勋 张阳 王淑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为研究北京郊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环境影响,于2016年夏季对北京市怀柔区大气中99种VOCs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体积分数平均值为20.02×10^(-9),其中烷烃占比最高为38.48%,其次是含氧挥发性有机... 为研究北京郊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来源以及环境影响,于2016年夏季对北京市怀柔区大气中99种VOCs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体积分数平均值为20.02×10^(-9),其中烷烃占比最高为38.48%,其次是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占比28.28%,卤代烃、芳香烃、烯烃和炔烃及乙腈占比较小。初始VOCs每小时的臭氧生成潜势为157.03μg·m^(-3),主要贡献来自于OVOCs、烯烃和芳香烃,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组分为芳香烃。源解析结果表明VOCs来自背景源和燃烧源、工业源、柴油车排放、汽油车排放、油气挥发、天然源和有机溶剂使用。后向轨迹结果表明,除北京本地源排放外,河北、河南和山东省对北京VOCs污染贡献最大,天津市、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也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源解析 后向轨迹 区域传输
下载PDF
基于二次有机气溶胶和臭氧生成潜势的河北挥发性有机物优控物种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新军 王淑娟 +1 位作者 范莉茹 宿文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87,193,共6页
为研究河北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影响,利用2021年4—10月河北11个地市VOCs的监测数据,对河北VOCs污染特征及其关键活性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河北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36.16&#... 为研究河北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影响,利用2021年4—10月河北11个地市VOCs的监测数据,对河北VOCs污染特征及其关键活性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河北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36.16×10^(-9),低碳的醛酮类和低碳的烷烃是河北VOCs的主要构成物种。VOCs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河北中南部沧州、衡水、邯郸、石家庄等地,北部城市秦皇岛、张家口VOCs浓度较低。监测期间,河北O_(3)生成潜势(OFP)为259.67μg/m^(3),SOA生成潜势为0.61μg/m^(3),其中衡水OFP最高,达302.96μg/m^(3),石家庄SOA生成潜势最高,达0.92μg/m^(3)。甲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对OFP及SOA生成潜势的贡献均较大,是O_(3)和大气颗粒物协同控制的优控VOCs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
下载PDF
基于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四川盆地典型城市夏季挥发性有机物优控物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永安 饶芝菡 +5 位作者 陈超 许肖云 蒲红玉 王璞 王媛 蒋红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4-540,共7页
为评估四川盆地中小城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筛选优控物种,选取了该区域典型代表城市(遂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夏季不同功能区大气中106种VOCs的离线数据。结果表明:(1)遂... 为评估四川盆地中小城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筛选优控物种,选取了该区域典型代表城市(遂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夏季不同功能区大气中106种VOCs的离线数据。结果表明:(1)遂宁夏季VOCs体积分数均值为39.4×10^(-9),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和烷烃是主要组分,累计贡献73.4%。VOCs空间变化趋势为工业区>城郊区>文教区。(2)遂宁OFP均值为166.7μg/m^(3),烯烃对OFP贡献率(33.1%)最大。(3)遂宁SOAFP均值为2.8μg/m^(3),芳香烃贡献率(84.9%)最大。(4)遂宁臭氧(O_(3))和细颗粒物(PM 2.5)协同控制的双控物种是甲苯、间/对-二甲苯、1,2,4-三甲苯和环戊烷。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可能是双控物种主要来源,加强两者治理和控制,能有效实现O_(3)和PM 2.5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优控物种
下载PDF
郑州市高新区大气中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帅鹏 杨留明 +1 位作者 岑路娟 黄飞 《四川环境》 2023年第3期92-100,共9页
为研究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的特征、光化学反应活性和来源,采用手工采样的方式,环境空气样品通过苏玛罐采集后,经气相色谱分离FID/MS检测器进行分析,利用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 为研究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的特征、光化学反应活性和来源,采用手工采样的方式,环境空气样品通过苏玛罐采集后,经气相色谱分离FID/MS检测器进行分析,利用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解析数据结果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芳香烃类化合物对平均臭氧生成潜势(OFP)和气溶胶生成潜势(AFP)的贡献均为最高,VOCs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放源、油气挥发源、溶剂使用源、燃烧排放源、机动车排放源,占比分别为27.4%、23.5%、22.6%、15.7%和10.8%。因此,郑州市高新区应进行工业排放源,油气排放源和溶剂排放源的减排,并重点关注芳香烃类VOCs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成潜势(OFP) 气溶胶生成潜势(afp) 郑州 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
下载PDF
西安市主城区冬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兴钊 陈妙 +2 位作者 李顺姬 曹泽磊 侯勇团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期128-133,共6页
为探究西安市主城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 s)冬夏季变化特征,于冬季(2019.12.1-2020.2.29)和夏季(2020.6.4-8.29)进行了VOC s观测,分析其浓度水平、组分及二次生成潜势,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西安市主城区... 为探究西安市主城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 s)冬夏季变化特征,于冬季(2019.12.1-2020.2.29)和夏季(2020.6.4-8.29)进行了VOC s观测,分析其浓度水平、组分及二次生成潜势,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解析其来源。结果表明,西安市主城区冬夏季VOC s平均浓度分别为(174.79±58.06)μg/m^(3)和(138.15±35.55)μg/m^(3),含氧有机物占比最大,前10关键组分累计占总VOC s的49.10%和62.26%;夏季臭氧生成潜势(OFP)高于冬季,含氧有机物占主导;SOA生成潜势以苯系物(BTEX)为主要贡献物;PMF来源分析显示冬季以化石燃烧源为主,夏季以油气挥发为主,两季中机动车尾气、溶剂使用等常规来源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 s)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 来源解析
下载PDF
Emission factors, ozone 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potentia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mitted from industrial biomass boilers 被引量:11
18
作者 Chunmei Geng Wen Yang +3 位作者 Xuesong Sun Xinhu Wang Zhipeng Bai Xia Zh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9期64-72,共9页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biomass use f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this paper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the emissions of major reactive organic compounds anticipated from biomass-fired industrial boilers. Wo...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biomass use f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this paper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the emissions of major reactive organic compounds anticipated from biomass-fired industrial boilers. Wood pellets(WP) and straw pellets(SP) were burned to determine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emission profiles for each biomass-boiler combination. More than 100 type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were measured from the two biomass boilers. The measured VOC species included alkanes, alkenes and acetylenes, aromatics, halocarbons and carbonyls. A single coal-fired boiler(CB) was also studie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omparison. Biomass boiler 1(BB1) emitted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s of alkanes(28.9%–38.1% by mass) and alkenes and acetylenes(23.4%–40.8%),while biomass boiler 2(BB2) emitted relatively high proportions of aromatics(27.9%–29.2%)and oxygenated VOCs(33.0%–44.8%). The total VOC(TVOC) emission factors from BB1(128.59–146.16 mg/kg) were higher than those from BB2(41.26–85.29 mg/kg). The total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 ranged from 6.26 to 81.75 mg/m^3 with an average of 33.66 mg/m^3 for the two biomass boilers. The total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potential(SOAP) ranged from 61.56 to 211.67 mg/m^3 with an average of 142.27 mg/m^3 for the two biomass boilers.The emission factors(EFs) of TVOCs from biomass boilers in this study were similar to those for industrial coal-fired boilers with the same thermal power. These data can supplement existing VOC emission factors for biomass combustion and thus enrich the VOC emission inven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BOILE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Emission factor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potential(SOAP)
原文传递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
19
作者 陈天涵 赵静 +1 位作者 白建峰 罗伟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19-228,共10页
选取上海市某小区为研究区域,采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干湿垃圾桶中气体样品,检测其中的VOCs组成和浓度,同时从反应活性角度估算其臭氧生成潜力(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 选取上海市某小区为研究区域,采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干湿垃圾桶中气体样品,检测其中的VOCs组成和浓度,同时从反应活性角度估算其臭氧生成潜力(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potential,SOAFP)。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湿垃圾桶中检测到的VOCs浓度(58.30∼3322µg/m^(3))均高于干垃圾桶(21.70∼1671µg/m^(3))。其中,夏季检测到的VOCs浓度均比其他3个季节高出1∼2个数量级。干湿垃圾中均以含氧化合物和卤代化合物为主。OFP和SOAFP均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干湿垃圾桶均在夏季OFP较大,其中夏季乙醇是促进臭氧生成的优势物质,其他季节为苯乙烯、丙烯、间/对二甲苯和甲苯;干垃圾桶在夏季SOAFP最大,湿垃圾桶在冬季SOAFP最大,且以甲苯、苯乙烯、间/对二甲苯和苯为主的芳香化合物是SOAFP的主要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桶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力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下载PDF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coal-and oil-fired boilers based on emission factors,ozone 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potentials of VOCs 被引量:7
20
作者 Hsi-Hsien Yang Sunil Kumar Gupta +2 位作者 Narayan Babu Dhital Lin-Chi Wang Suresh Pandian Elumal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245-255,共11页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are the important precursors of the tropospheric ozone(O3)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SOA),both of which are known to harm human health and disrupt the earth’s climate system.In thi...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are the important precursors of the tropospheric ozone(O3)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SOA),both of which are known to harm human health and disrupt the earth’s climate system.In this study,VOC emission factors,O3 and SOA formation potentials were estimated for two types of industrial boilers:coal-fired boilers(n=3)and oil-fired boilers(n=3).Results showed that EVOCs concentrations were more than nine times higher for oil-fire d boilers compared to those for coal-fired boilers.Emission factors ofΣVOCs were found to be higher for oil-fired boilers(9.26-32.83 mg-VOC/kg)than for coal-fired boilers(1.57-4.13 mg-VOC/kg).Alkanes and aromatics were obtained as the most abundant groups in coal-fired boilers,while oxygenated organics and aromatics were the most contributing groups in oil-fired boilers.Benzene,n-hexane and o-ethyl toluene were the abundant VOC species in coal-fired boiler emissions,whereas toluene was the most abundant VOC species emitted from oil-fired boilers.O3 and SOA formation potentials were found 12 and 18 times,respectively,higher for oil-fired than for coal-fired boilers.Total OFP ranged from 3.99 to 11.39 mg-O3/kg for coal-fired boilers.For oil-fired boilers,total OFP ranged from 36.16 to 131.93 mg-O3/kg.Moreover,total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potential(SOAP)ranged from 65.4 to 122.5 mg-SOA/kg and 779.9 to 2252.5 mg-SOA/kg for the coal-fired and oil-fired boiler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and oil-fired boiler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mission factor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potenti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