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日晡潮热再议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艳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6期16-17,共2页
日晡潮热是指下午3~5点发热明显,且热势较高,目前《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多将日晡潮热称之为阳明潮热,见于阳明腑实证,笔者认为日晡潮热是指发热时间在日晡(即申时),阳明潮热是指病变部位在阳明胃肠,二者不能完全等同。且日晡潮热临床...
日晡潮热是指下午3~5点发热明显,且热势较高,目前《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多将日晡潮热称之为阳明潮热,见于阳明腑实证,笔者认为日晡潮热是指发热时间在日晡(即申时),阳明潮热是指病变部位在阳明胃肠,二者不能完全等同。且日晡潮热临床不仅见阳明腑实证,亦见它证,临床机理各异,不应以偏概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晡
日晡潮热
含义
病因病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王仲奇医案》探析湿温辨治特色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桥
郭锦晨
李家劼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基于《王仲奇医案》从暑湿交蒸、湿漫三焦、邪伏膜原、午后发热四个方面分析新安医家王仲奇辨治“湿温”的特色。王仲奇认为暑湿交蒸宜清暑化湿,常用佩兰、青蒿、通草、薏苡仁、金银花、连翘、夏枯草、桑叶之类;湿邪弥漫三焦应以畅通三...
基于《王仲奇医案》从暑湿交蒸、湿漫三焦、邪伏膜原、午后发热四个方面分析新安医家王仲奇辨治“湿温”的特色。王仲奇认为暑湿交蒸宜清暑化湿,常用佩兰、青蒿、通草、薏苡仁、金银花、连翘、夏枯草、桑叶之类;湿邪弥漫三焦应以畅通三焦气机为要,责之白豆蔻、枳壳、大腹皮、橘叶、杏仁、佩兰、法半夏、青蒿、茯苓之属;邪伏膜原则以疏利膜原为急,多以吴又可之达原饮加减;午后发热经久不愈多以寒凉清解、淡渗利湿为法,偏喜连翘、金银花、栀子、薏苡仁、青蒿、滑石、郁金之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仲奇医案》
湿温
暑湿
三焦
膜原
午后发热
新安王氏内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午后热甚辨析
3
作者
部环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午后热甚是现代临床热性病中较为常见且易发生误诊的发热类型,将《伤寒论》《温病条辨》及相关著作中提及的午后热甚类型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由腑实、湿热、血瘀等导致气机阻滞不通的午后热甚为实,治以祛邪并宣通气机为主,而虚性午后热甚...
午后热甚是现代临床热性病中较为常见且易发生误诊的发热类型,将《伤寒论》《温病条辨》及相关著作中提及的午后热甚类型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由腑实、湿热、血瘀等导致气机阻滞不通的午后热甚为实,治以祛邪并宣通气机为主,而虚性午后热甚应详辨脏腑病位之虚损,治宜滋阴为主,兼以祛邪,临床务须辨清虚实,审证求因,对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午后热甚
潮热
日晡潮热
伤寒
温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刘景源教授辨治外感发热经验汇要(三)
4
作者
刘宁
李洪洲
+1 位作者
赵兰波
高士双
《现代中医临床》
2019年第1期38-40,57,共4页
本文就外感发热中的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日晡潮热;真寒假热3种发热类型进行辨析。汗出热减,继而复热见于湿热病的中焦湿热证候,病机为湿热裹结,治法为清利湿热,利尿通阳;日晡潮热为阳明热盛,耗气伤津所致,见于阳明热结之证,病机为热盛伤...
本文就外感发热中的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日晡潮热;真寒假热3种发热类型进行辨析。汗出热减,继而复热见于湿热病的中焦湿热证候,病机为湿热裹结,治法为清利湿热,利尿通阳;日晡潮热为阳明热盛,耗气伤津所致,见于阳明热结之证,病机为热盛伤津,燥屎热结,治法为攻下热结,通腑泄热;真寒假热表现为高热与四肢厥冷并见,其病机和治法与"高热"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出热减
继而复热
日晡潮热
真寒假热
原文传递
秦艽清虚热的质疑与探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董萍
杨柏灿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3-17,共5页
质疑秦艽清虚热的功效。从秦艽功用沿革及历代医家对秦艽的认识,总结秦艽功效为主传尸骨蒸、除日晡潮热骨蒸、治小儿疳积骨蒸,而秦艽的除骨蒸作用不能等同于清虚热,秦艽并不具备治疗阴虚发热的特质,其在治疗阴虚发热方剂中的作用与其性...
质疑秦艽清虚热的功效。从秦艽功用沿革及历代医家对秦艽的认识,总结秦艽功效为主传尸骨蒸、除日晡潮热骨蒸、治小儿疳积骨蒸,而秦艽的除骨蒸作用不能等同于清虚热,秦艽并不具备治疗阴虚发热的特质,其在治疗阴虚发热方剂中的作用与其性用平和、辛散苦泄通利有关,而它本身并无直接的清退阴虚发热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虚热
除骨蒸
传尸骨蒸
日晡潮热骨蒸
小儿疳积发热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晡潮热再议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艳秋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6期16-17,共2页
文摘
日晡潮热是指下午3~5点发热明显,且热势较高,目前《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多将日晡潮热称之为阳明潮热,见于阳明腑实证,笔者认为日晡潮热是指发热时间在日晡(即申时),阳明潮热是指病变部位在阳明胃肠,二者不能完全等同。且日晡潮热临床不仅见阳明腑实证,亦见它证,临床机理各异,不应以偏概全。
关键词
日晡
日晡潮热
含义
病因病机
Keywords
late
afternoon
afternoon
tidal
fever
implicati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分类号
R241 [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王仲奇医案》探析湿温辨治特色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桥
郭锦晨
李家劼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安医学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2BAI26B0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安王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228号]
文摘
基于《王仲奇医案》从暑湿交蒸、湿漫三焦、邪伏膜原、午后发热四个方面分析新安医家王仲奇辨治“湿温”的特色。王仲奇认为暑湿交蒸宜清暑化湿,常用佩兰、青蒿、通草、薏苡仁、金银花、连翘、夏枯草、桑叶之类;湿邪弥漫三焦应以畅通三焦气机为要,责之白豆蔻、枳壳、大腹皮、橘叶、杏仁、佩兰、法半夏、青蒿、茯苓之属;邪伏膜原则以疏利膜原为急,多以吴又可之达原饮加减;午后发热经久不愈多以寒凉清解、淡渗利湿为法,偏喜连翘、金银花、栀子、薏苡仁、青蒿、滑石、郁金之辈。
关键词
《王仲奇医案》
湿温
暑湿
三焦
膜原
午后发热
新安王氏内科
Keywords
WANG Zhongqi’s Medical Cases
damp-warm syndrome
summerheat-dampness
triple energizer
membrane source
afternoon fever
Xin’an Wang’s internal medicine
分类号
R249.1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午后热甚辨析
3
作者
部环宇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7-129,共3页
基金
陕西中医药大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7PY26)
文摘
午后热甚是现代临床热性病中较为常见且易发生误诊的发热类型,将《伤寒论》《温病条辨》及相关著作中提及的午后热甚类型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由腑实、湿热、血瘀等导致气机阻滞不通的午后热甚为实,治以祛邪并宣通气机为主,而虚性午后热甚应详辨脏腑病位之虚损,治宜滋阴为主,兼以祛邪,临床务须辨清虚实,审证求因,对证治疗。
关键词
午后热甚
潮热
日晡潮热
伤寒
温病
Keywords
afternoon
heat
hectic
fever
late
afternoon
tidal
fever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warm diseases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刘景源教授辨治外感发热经验汇要(三)
4
作者
刘宁
李洪洲
赵兰波
高士双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
出处
《现代中医临床》
2019年第1期38-40,57,共4页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文摘
本文就外感发热中的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日晡潮热;真寒假热3种发热类型进行辨析。汗出热减,继而复热见于湿热病的中焦湿热证候,病机为湿热裹结,治法为清利湿热,利尿通阳;日晡潮热为阳明热盛,耗气伤津所致,见于阳明热结之证,病机为热盛伤津,燥屎热结,治法为攻下热结,通腑泄热;真寒假热表现为高热与四肢厥冷并见,其病机和治法与"高热"相同。
关键词
汗出热减
继而复热
日晡潮热
真寒假热
Keywords
sweat out thermal reduction
fever
subsiding from sweating and recurrence
late
afternoon
tidal
fever
cold pattern with pseudo-heat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秦艽清虚热的质疑与探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董萍
杨柏灿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3-17,共5页
文摘
质疑秦艽清虚热的功效。从秦艽功用沿革及历代医家对秦艽的认识,总结秦艽功效为主传尸骨蒸、除日晡潮热骨蒸、治小儿疳积骨蒸,而秦艽的除骨蒸作用不能等同于清虚热,秦艽并不具备治疗阴虚发热的特质,其在治疗阴虚发热方剂中的作用与其性用平和、辛散苦泄通利有关,而它本身并无直接的清退阴虚发热的功用。
关键词
清虚热
除骨蒸
传尸骨蒸
日晡潮热骨蒸
小儿疳积发热
Keywords
releasing vacuity heat
clearing osteopyrexia
Chuan Shi osteopyrexia
afternoon
hectic
fever
osteopyrexia
children infantile malnutrition osteopyrexia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日晡潮热再议
杨艳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王仲奇医案》探析湿温辨治特色
周桥
郭锦晨
李家劼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午后热甚辨析
部环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刘景源教授辨治外感发热经验汇要(三)
刘宁
李洪洲
赵兰波
高士双
《现代中医临床》
2019
0
原文传递
5
秦艽清虚热的质疑与探析
董萍
杨柏灿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