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行为疗法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干预效果分析
1
作者 张志敏 方晓霞 +2 位作者 李芳 张越洋 茹运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学龄期ADH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BT干预。...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学龄期ADH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及心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BT干预。在干预前后应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中文版SNAP-IV量表、社交反应量表(SR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SASC和S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SNAP-IV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BT可缓解ADHD患儿社交焦虑程度和核心症状,提高社交能力,可为临床干预提供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学龄期 社交焦虑
下载PDF
睾酮与人类社会行为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金婷 刘思铭 +4 位作者 曲路静 钟茹 詹稼毓 蒋玉石 吴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56-1966,共11页
睾酮是固醇类激素,属于雄性激素家族。随着社会认知神经内分泌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睾酮如何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睾酮在人类的攻击行为、情绪认知、亲密关系和决策行为等多种社会行为中都起重要作用。多项研究显示,睾酮增加了攻击... 睾酮是固醇类激素,属于雄性激素家族。随着社会认知神经内分泌学的兴起,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睾酮如何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睾酮在人类的攻击行为、情绪认知、亲密关系和决策行为等多种社会行为中都起重要作用。多项研究显示,睾酮增加了攻击行为、支配行为、求偶行为、冒险行为和公平行为,减弱了共情能力和人际信任。未来研究者需要开展多层面(如神经层面和基因层面)的研究,并同时关注睾酮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人类社会行为 攻击 社会认知 亲密行为
下载PDF
班级行为范式对个体行为与受欺负关系影响的多层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雷雳 王燕 +1 位作者 郭伯良 张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3-567,共5页
运用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对 82个班级 4 6 5 4名初中生的个体行为、朋友数量及学业成绩进行了测量 ,并用多层线性模型 (HLM)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个体水平上 ,初中生的朋友数量和学业成绩对受欺负状况有明显的负向预... 运用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对 82个班级 4 6 5 4名初中生的个体行为、朋友数量及学业成绩进行了测量 ,并用多层线性模型 (HLM)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个体水平上 ,初中生的朋友数量和学业成绩对受欺负状况有明显的负向预测效果 ,初中生的攻击和退缩行为对受欺负状况有明显的正向预测效果。在班级水平上 ,班级的攻击行为范式可以减弱攻击行为和受欺负状况间的正向联系 ,增强退缩行为和受欺负状况间的正向关联 ;而班级的退缩行为范式则可以强化攻击和受欺负状况间的正向联系 ,弱化退缩行为与受欺负状况间的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背景模型 攻击行为 退缩行为 受欺负
下载PDF
童年中期儿童受欺负地位稳定性与社会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蔡春凤 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7,共7页
本研究以522名小学二、三、四年级的儿童进行间隔1年(两次收集数据)的纵向研究,考察了儿童受欺负稳定性及其与社会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欺负在小学儿童中十分常见,但并不是一种很稳定的现象,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受欺负只是一种短暂的... 本研究以522名小学二、三、四年级的儿童进行间隔1年(两次收集数据)的纵向研究,考察了儿童受欺负稳定性及其与社会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欺负在小学儿童中十分常见,但并不是一种很稳定的现象,对大多数儿童来说,受欺负只是一种短暂的经历。在间隔1年的追踪研究中,只有大约6.6%的儿童被连续两次评定为受欺负者。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儿童的受欺负与社会能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同时性关联;鉴别分析表明,同伴拒绝、退缩行为是区分儿童受欺负稳定性的两个最主要的社会能力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欺负 社会能力 孤独感 攻击行为 退缩行为
下载PDF
攻击行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与道德领域理论的整合 被引量:16
5
作者 高雯 陈会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7,共7页
儿童攻击行为研究中Dodge等人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强调社会交互作用情境下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与后来的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对于信息加工所依据的数据库则缺乏系统的阐述。领域理论源于对道德认知的思考,将个体的社会知识分为道德、... 儿童攻击行为研究中Dodge等人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强调社会交互作用情境下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与后来的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对于信息加工所依据的数据库则缺乏系统的阐述。领域理论源于对道德认知的思考,将个体的社会知识分为道德、常规和个人三个领域,强调个体在领域认同标准和领域混合事件推理上的差异。Arsenio和Lemerise在情绪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整合的基础上,提出借鉴领域理论来说明数据库的内部结构以及其中的社会知识对于信息加工的影响。这些整合体现了认知和情绪在社会行为加工和决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有利于说明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社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引发了对各种形式的内部心理成分的理论思考和多个实证研究方向,也为心理研究其他方面的整合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道德领域理论 攻击行为 道德认知
下载PDF
不同攻击受害类型农村儿童的社交行为和同伴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郭伯良 张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60-262,259,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攻击受害类型农村儿童的同伴关系、退缩和社交焦虑之间的差异。方法 :用同伴提名问卷等对 774名农村儿童进行测试并分类比较。结果 :攻击性受害、普通受害和普通攻击儿童占总样本的比例分别为4 .2 %、10 .5 %和 8.5 % ,... 目的 :比较不同攻击受害类型农村儿童的同伴关系、退缩和社交焦虑之间的差异。方法 :用同伴提名问卷等对 774名农村儿童进行测试并分类比较。结果 :攻击性受害、普通受害和普通攻击儿童占总样本的比例分别为4 .2 %、10 .5 %和 8.5 % ,各类别男女生和年级分布差异显著 ,与正常对照儿童相比 ,攻击性受害儿童的退缩、同伴拒绝高 ,同伴接受低 ,普通受害儿童的退缩、社交焦虑、同伴拒绝高。结论 :攻击性受害儿童的同伴关系最差 ,有显著的退缩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 受害 农村儿童 社交行为 同伴关系
下载PDF
攻击型受欺儿童的社会行为与心理调节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增修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0-653,共4页
本文通过对488名上海市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采用同伴提名、教师评定、自我评定以及假设情境测验等方法,确定了攻击型受欺者,并考察了性别差异、社会行为特点、心理调节等方面。研究发现,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可以通过同伴提名的方法来确... 本文通过对488名上海市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采用同伴提名、教师评定、自我评定以及假设情境测验等方法,确定了攻击型受欺者,并考察了性别差异、社会行为特点、心理调节等方面。研究发现,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可以通过同伴提名的方法来确定攻击型受欺者,在性别上同样存在明显差异;攻击型受欺儿童明显具有同伴拒绝、缺乏自信心、有孤独感等社会行为特征;攻击型受欺者在社会认知上存在心理失调,表现在社会归因和应对风格上;同伴友谊是影响同伴受欺状况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型受欺儿童 社会行为 心理调节 性别差异 文化背景 应对风格
下载PDF
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外显和内隐社会认知特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闻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5,147,共6页
本研究借助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 ,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对工读学生和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 )与普通学生相比 ,工读生在攻击性行为外显社会认知特征上 ,缺乏对弱者的普遍同情心 ,未牢固地建立对... 本研究借助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范式 ,从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对工读学生和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 )与普通学生相比 ,工读生在攻击性行为外显社会认知特征上 ,缺乏对弱者的普遍同情心 ,未牢固地建立对攻击性行为作否定评价的社会道德规范意识 ;(2 )在攻击性行为内隐社会认知特征上 ,两类学生都表现出偏好攻击者 ,而工读生的偏好的程度更强烈 ;(3 )普通学生对中立人物的偏好率明显高于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总和 ,但工读生仍然更偏好于攻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读学生 攻击性行为 社会认知特点
下载PDF
高校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攻击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强 宋玉红 徐兰君 《浙江体育科学》 2010年第4期110-113,共4页
以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为实验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普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再认测验与偏好测验匹配使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投射测验法,通过两个实验对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所有被试在外显社会认知上... 以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为实验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普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再认测验与偏好测验匹配使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投射测验法,通过两个实验对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攻击行为的社会认知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所有被试在外显社会认知上具有相同的再认能力,且都具有较强的内隐攻击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内隐自控力水平相同,外显自控力水平也相同,而两组的内隐自控力都显著高于外显自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水平 攻击行为 社会认知 自控力
下载PDF
论学习困难学生行为干预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增强 《基础教育》 2011年第2期106-109,128,共5页
学习困难学生的行为问题是与其学习问题相伴而生的,他们的认知障碍、动机障碍是与其行为障碍密切联系的。本文讨论三类课堂行为问题干预策略:(1)学习退避行为,学习退避行为实质上是习得性无能的表现,干预重点是改善其不良的自我概念,增... 学习困难学生的行为问题是与其学习问题相伴而生的,他们的认知障碍、动机障碍是与其行为障碍密切联系的。本文讨论三类课堂行为问题干预策略:(1)学习退避行为,学习退避行为实质上是习得性无能的表现,干预重点是改善其不良的自我概念,增强其自信心,引导其正确对待失败,克服自卑,同时要改变其消极的归因倾向。(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相当部分的学习困难学生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干预策略,一般有药物干预和心理社会干预。医院主要采取药物干预,而学校和家庭主要采用心理社会干预。心理社会干预包括:认知行为干预、父母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3)攻击性行为干预可以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和内观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退避行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攻击性行为 认知行为干预
下载PDF
高校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攻击行为与人格特质关系的分析研究
11
作者 宋玉红 李强 孙研红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119-124,共6页
以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为实验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普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再认测验与偏好测验匹配使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投射测验法,通过两个实验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的攻击行为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所有被试在外显社会认知... 以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为实验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普通学生为对照组,采用再认测验与偏好测验匹配使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投射测验法,通过两个实验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的攻击行为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所有被试在外显社会认知上具有相同的再认能力,且都具有较强的内隐攻击性;实验组与对照组内控水平不存在差异,外控水平也不存在差异,而两组的内控水平都显著高于外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水平 攻击行为 社会认知 内外控人格特质
下载PDF
基于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儿童攻击行为及其教育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5期35-38,共4页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包括五个加工环节,每一环节的运转都离不开个体固有的社会经验和内部认知活动。加工过程中,一旦信息输入有误或者加工环节出现认知偏向,则有可能导致个体攻击行为的产生。研究表明,稳定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可预测到...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包括五个加工环节,每一环节的运转都离不开个体固有的社会经验和内部认知活动。加工过程中,一旦信息输入有误或者加工环节出现认知偏向,则有可能导致个体攻击行为的产生。研究表明,稳定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可预测到近80%的攻击行为表现。因此,针对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环节中儿童可能出现的错误与偏向,提前进行引导与教育,授予相关社会技巧,是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有效尝试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奇 社会信息加工模型 认知理论 攻击行为 教育策略
下载PDF
饥饿对认知与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家全 谢昌颐 杨文登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从心理学视角综述了饥饿对个体认知与社会行为的广泛影响。饥饿会损害一般认知功能,潜在导致决策与认知偏差,并引发道德判断标准降低、社会态度改变以及攻击行为增加等现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饥饿影响认知与社会行为内在机制... 从心理学视角综述了饥饿对个体认知与社会行为的广泛影响。饥饿会损害一般认知功能,潜在导致决策与认知偏差,并引发道德判断标准降低、社会态度改变以及攻击行为增加等现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饥饿影响认知与社会行为内在机制的三种假说:自我损耗说、认知激活说以及协调机制说。最后,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着饥饿主观感受差异、测量方法不够准确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要提高饥饿的测量效度,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对饥饿影响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认知功能 道德认知 社会态度 攻击行为
下载PDF
工读生和普通生攻击性行为归因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闻戈 方俊明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1-86,共6页
本研究采用投射测验 ,通过集体开放式问卷的形式来比较工读学生和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归因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 :(1)工读生对意图不明的伤害作敌意性归因和攻击性反应预测的倾向比普通生明显。 (2 )工读生攻击性情绪反应更冲动 ,而不顾... 本研究采用投射测验 ,通过集体开放式问卷的形式来比较工读学生和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归因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 :(1)工读生对意图不明的伤害作敌意性归因和攻击性反应预测的倾向比普通生明显。 (2 )工读生攻击性情绪反应更冲动 ,而不顾后果。在事态发展过程中较为自私 ,更多的考虑对自己产生的不利 ,较少考虑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 (3)工读生大多认为攻击性行为在社会矛盾冲突情境中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反应方式。他们对被攻击者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 ,对攻击性行为的良心谴责都比较缺乏。他们在社会认知上表现出的偏差都和他们的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读学生 攻击性行为 社会认知特点 归因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