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cess and cause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China 被引量:25
1
作者 LIU Yansui HU Zhichao LI Yuh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4年第6期1147-1160,共14页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has brought the country a grea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e high-speed growth of the economy not only led China to a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has brought the country a grea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e high-speed growth of the economy not only led China to a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ut also exacerbated the situation of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view of current studies, we first us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method to evaluate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level by population transformation index, land transformation index,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dex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dex between 1996 and 2012 around the Bohai Rim Region. The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each index, we used the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the change in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dex during the 16-year period using Global Moran's I index and Local Moran's I index. Finally, we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 of change of th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dex at county level, summarizing five main factors:(1) the radiation from the surrounding big cities,(2)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3)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4) the publish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acro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egional policy, and(5)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top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urbanization village-town construction Bohai Rim Reg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SDA
原文传递
中国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格局研究 被引量:97
2
作者 刘彦随 陈聪 李玉恒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共6页
村镇建设格局是指乡村地区县城、重点镇、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空间布局、等级关系及其治理体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等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研究构筑村镇建设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针对中国... 村镇建设格局是指乡村地区县城、重点镇、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空间布局、等级关系及其治理体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等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研究构筑村镇建设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针对中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分析了村镇建设格局的基本内涵、战略地位与实践价值,阐释了村镇建设格局相关的城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转型、城乡等值化等基础理论,梳理提出了村镇建设格局研究的理论体系、城乡关系地域格局研究的层次体系,深入探讨了针对新时期村镇建设格局问题,地理学亟需加强研究的前沿领域及其创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村镇建设格局理论 新农村建设 城乡发展转型 中国
下载PDF
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路径研究——基于资源与资本有效结合视角 被引量:7
3
作者 贾晋 刘嘉琪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93-105,共13页
生态资源是乡村价值的重要组成和特色禀赋,也是乡村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动力。推动乡村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资本要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乡村资本外... 生态资源是乡村价值的重要组成和特色禀赋,也是乡村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动力。推动乡村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资本要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乡村资本外流且内部积累不足的背景下,提升城市资本与乡村生态资源的有效结合程度至关重要。从公共产品视角和产权维度出发,乡村生态资源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由于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目标导向差异,纯公共产品应完全由公共投资进行,纯私人产品应完全由私人投资进行,准公共产品和俱乐部产品则应分别由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主导进行。通过加强保护空间载体与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多元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监督、设计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等具体措施,能够实现乡村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资源 城市资本 生态价值转化 乡村振兴 空间载体建设 生态补偿 城乡融合
下载PDF
高度重视农村住房制度国家公共政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兵弟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7,共5页
中国农村住房制度具有"一供"、"三非"、"四保"、"五自"的基本特点。农民住房兼具生产生活功能,兼具居住和社会保障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发展,农民建房和农村居民点调整遇到前所未有的挑... 中国农村住房制度具有"一供"、"三非"、"四保"、"五自"的基本特点。农民住房兼具生产生活功能,兼具居住和社会保障功能。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发展,农民建房和农村居民点调整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应从国家公共政策角度构建中国农村住房基本制度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指引,保障农民在农村的居住权益,依法制度规范农村居民点(乡镇、村落)的空间调整,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合理调剂使用的主要范式,与时俱进地推动"十二五"农村住房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住宅制度 公共政策 农民建房 农村居民点 城乡建设用地
下载PDF
唐宋城市转型进程中乡村书写的诗意建构与解构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燕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5期76-84,共9页
在唐宋城市转型进程中,城市经济功能的强化,对乡村形成辐射性、吸纳力,城乡形成共生互动关系,农村因此进入交换经济,城乡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日益扩大。文人士子的城乡观念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的嬗变深刻影响了他们的乡村... 在唐宋城市转型进程中,城市经济功能的强化,对乡村形成辐射性、吸纳力,城乡形成共生互动关系,农村因此进入交换经济,城乡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日益扩大。文人士子的城乡观念在这一变革过程中的嬗变深刻影响了他们的乡村书写。一方面是丰富了传统乡村诗意内涵,从城市政治人际、商业功利交往对立面构造浪漫的、牧歌情调的农耕田园图景;另一方面也衍生了对乡村诗意解构的价值判断,在不同文类中从阶级对立、市井文化、人物品藻、文艺批评等角度颠覆、撕裂了传统乡村诗意。乡村书写中的诗意建构与解构并存融汇的格局丰富了传统田园诗审美内涵,形成这一题材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审美特色,对后世乡村书写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城市转型 乡村书写 诗意建构 解构
下载PDF
转型与修复——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西部城乡 被引量:1
6
作者 沈中伟 《新建筑》 2013年第3期15-17,共3页
近10年来,随着西部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使得自然环境污染严重,人居环境日益恶化,理应引起建筑从业者们深刻反思。如何在生态文明下塑造西部城乡形态,探索西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西部文化及生态特色,是当... 近10年来,随着西部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使得自然环境污染严重,人居环境日益恶化,理应引起建筑从业者们深刻反思。如何在生态文明下塑造西部城乡形态,探索西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西部文化及生态特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城乡 生态文明 转型 建造 修复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养老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利 陈陆露 《山西建筑》 2017年第31期26-28,共3页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已步入老龄社会,如今我国老龄化、高龄化不断加剧增长,未富先老的局势已逐渐呈现,且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使得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比城市更加严峻,尤其是针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建筑设施建设还基本处于初步...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已步入老龄社会,如今我国老龄化、高龄化不断加剧增长,未富先老的局势已逐渐呈现,且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使得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比城市更加严峻,尤其是针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的建筑设施建设还基本处于初步的探索研究阶段,其研究的数量和建设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已经在快速增长的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对养老居住的需求。从农村养老建筑的设计原则、养老建筑选址、养老建筑空间布局等方面对农村养老建筑环境设计做探究性研究,以期能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满足农村老人的实际养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社会 城镇化 农村养老建筑环境
下载PDF
河南省村庄的类城镇化及建设路径重构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俊卫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0,共5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河南省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之一,被寄予厚望,一度被作为各地的重点工作。实施3年以来,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争议不断,其问题究竟在哪,是错在模式,还是内涵?还要不要...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河南省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决策之一,被寄予厚望,一度被作为各地的重点工作。实施3年以来,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争议不断,其问题究竟在哪,是错在模式,还是内涵?还要不要或能不能继续建设?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质是农村地区的类城镇化,是应对农村衰落的大势所趋,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继续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应去模式化,因地制宜地有序推进;应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进行修正,避免负面惯性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城镇化 新型农村社区 村庄建设
下载PDF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与战略转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传书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62-67,共6页
面对高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如何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转型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当前,我国高速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和工业化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对象范围、... 面对高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如何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转型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当前,我国高速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和工业化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办学模式、对象范围、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统筹水平等多个方面带来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农村从"属于农村"转为"面向农村"、从"立足农村"转为"城乡统筹"和建立面向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职教体系三个方面的转型路径,为加快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进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挑战 转型 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工业化
下载PDF
“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教师供给的替代性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帆 《教师教育学报》 2023年第6期123-130,共8页
2023年8月,《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出台,这是政治源流、政策源流与问题源流共同作用而促成的,是对传统教师供给模式的超越。“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体现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政策引领、社会公益组织的实践积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纾困... 2023年8月,《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出台,这是政治源流、政策源流与问题源流共同作用而促成的,是对传统教师供给模式的超越。“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体现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政策引领、社会公益组织的实践积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纾困需求,以及由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与生命价值共同构成的四维价值向度。“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有助于唤醒“银龄教师”的生命自觉,充分发挥退休教师资源优势,促进教师资源配置从“输血”到“造血”的本质转变,进而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按需设岗,及时动态调整;“编制脱钩”,注重灵活管理;“刚柔并济”,建立考核体系;“量体裁衣”,加强经费保障。各级政府和学校要为“银龄教师”发挥余热创造条件,营造一个尊老、爱老的社会环境,让其施展才华、老有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龄教师行动计划” 退休教师资源 城乡教育均衡 教师供给模式 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PDF
对城乡规划建设要率先推进绿色转型的认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旭之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29期164-165,共2页
介绍了绿色转型的概念,分析了城乡规划建设与绿色转型的关系,论述了率先推进绿色转型对城乡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绿色转型 城乡规划建设 发展模式
下载PDF
以适老化公服设施体系为引导的城乡建设转型研究
12
作者 李慧 《建设科技》 2023年第18期27-30,54,共5页
本文从解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养、乐”七大需求出发,基于对设施空间的分类,对空间适老化需求作了整理。城乡建设的适老化转型应当根据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在四大空间体系中进行空间适老化建设,即适老居住空间、适老化公共服... 本文从解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养、乐”七大需求出发,基于对设施空间的分类,对空间适老化需求作了整理。城乡建设的适老化转型应当根据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在四大空间体系中进行空间适老化建设,即适老居住空间、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适老出行空间、适老生态交互空间。在适老宜居城镇,适老宜居社区及适老宜居建筑三个空间尺度层面进行落实,分别按照存量城市更新适老化改造,增量乡村振兴城乡设施融合两个方向,统筹完成城乡建设的适老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老化公服设施体系 城市适老化基础设施体系 空间适老化建设与改造 城乡建设的适老化转型
下载PDF
一流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探究
13
作者 梁小强 《新型工业化》 2019年第9期17-20,共4页
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得到加速发展,城乡用电量急剧攀升,现存的配电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部分地区在用电高峰时期采用了有序用电这种用电方式来满足人民的用电需求,此种供电方式给居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为... 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得到加速发展,城乡用电量急剧攀升,现存的配电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部分地区在用电高峰时期采用了有序用电这种用电方式来满足人民的用电需求,此种供电方式给居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对城乡配电网进行现代化改造这一任务需立刻进行。本文将对一流城乡的配电网建设改造做出简要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电网建设 改造问题 变电站 10kV配网改造
下载PDF
广西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时空特征及其影响
14
作者 黄学艺 《大众科技》 2023年第12期45-48,共4页
为分析广西2005—2018年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显性和隐性的时空特征,以及对城乡关系变化的影响,为区域城乡建设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本文采用熵值法、扩张测度、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广西城乡... 为分析广西2005—2018年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显性和隐性的时空特征,以及对城乡关系变化的影响,为区域城乡建设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本文采用熵值法、扩张测度、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广西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持续增长,主要以城镇工矿用地增长为主;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速度逐年加快,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特征;城乡建设用地效率转型和功能转型水平整体提高,但区域转型水平不均衡。今后要科学管控土地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变化,优化城乡建设用地调控措施,实现区域整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城乡建设用地 时空特征
下载PDF
武汉市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3
15
作者 郭炎 唐鑫磊 +2 位作者 陈昆仑 李志刚 林赛南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0-189,共10页
针对既有研究对演化维度、中观尺度和中部平原地区关注不足的现实,文章以武汉市为例,依托多时段的截面数据,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并从历史格局、自然地形、道路交通和城镇发展四个方面剖析影响机制。... 针对既有研究对演化维度、中观尺度和中部平原地区关注不足的现实,文章以武汉市为例,依托多时段的截面数据,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并从历史格局、自然地形、道路交通和城镇发展四个方面剖析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武汉市乡村聚落空间的剧烈重构受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城市大扩张外源动力和新农村建设下村庄的内生性响应双重驱动。虽然聚落用地总量变化不大,但空间分布基于历史格局的重构十分剧烈,先紧凑再迅速破碎化。高程和水体分布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在道路等基础设施普惠的影响下趋弱。相比一般镇和产业重镇,县城所在城关镇的乡村聚落重构程度更为剧烈。据此,提出了推动中部地区乡村聚落精明收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转型 乡村聚落 城镇化与建设用地 空间重构 中部平原 武汉
原文传递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以宁波市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凯文 刘卫东 张恒义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142,162,共8页
基于供求分析模型、脱钩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建设项目供地分析,揭示经济发达地区城乡转型过程中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研究显示:(1)2010—2015年,宁波市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表现为强负脱钩模式,供求不平衡加剧;... 基于供求分析模型、脱钩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建设项目供地分析,揭示经济发达地区城乡转型过程中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研究显示:(1)2010—2015年,宁波市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演变特征表现为强负脱钩模式,供求不平衡加剧;(2)农村新增建设项目需求多元化且主要来源于外部需求,主要通过增量供给方式满足;(3)农村建设用地增加主要是因为工业用地和房地产开发向农村地区延伸,农村房屋拆迁和征地成本等地价因素对于农村建设用地供求平衡影响显著。以上结果进一步表明,未来农村建设用地合理供给,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严格控制和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后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转型 农村建设用地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宅基地 供求分析模型 驱动机制 宁波市
原文传递
技术变迁与城市化:理论与经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维奇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5-73,共9页
本文从技术变迁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化,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分析技术变迁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探索在技术变迁的推动下形成的城市化路径。首先从城市化的一般机理入手,不断深入研究城市跟农村技术进步以及二者之间的技术转移对城市化的作... 本文从技术变迁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化,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分析技术变迁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探索在技术变迁的推动下形成的城市化路径。首先从城市化的一般机理入手,不断深入研究城市跟农村技术进步以及二者之间的技术转移对城市化的作用机制。最后运用我国的经验数据做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验证城乡技术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并做脉冲响应实验。同时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提供理论支持。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变迁 城市化 脉冲响应 新农村建设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场景下新基建对产业转型的启示 被引量:39
18
作者 高喆 顾朝林 顾江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4,共7页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十四五"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在多个中央重要会议中被提及。其中,新基建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领域可能涉及哪些关键应用,对我国产业转型发展会产生怎样影响是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首先从技术视角重新审...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十四五"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在多个中央重要会议中被提及。其中,新基建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领域可能涉及哪些关键应用,对我国产业转型发展会产生怎样影响是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首先从技术视角重新审视新基建的概念,指出新基建需要根植于本代际突破性技术,天然具备极强的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能力,新基建可以是新建造的,也可以是基于原有设施改造的,其与传统基建是互补关系;再基于"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个重要应用场景,从城乡数字鸿沟、新消费与安全健康新需求三个方面梳理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已有一定应用基础的新技术讨论了新基建在公共教育、卫生医疗、智慧城市、无接触经济、养老产业等领域带来的变革性影响;最后给出了推进新基建落地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产业转型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新消费 互联网基础设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