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n Increasing Income of Farmers in Jiangsu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被引量:1
1
作者 Tuzhan W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5年第12期37-40,共4页
To adapt to r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Jiangsu Province adjusted main task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to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To adapt to r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Jiangsu Province adjusted main task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to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and promoting increase of agricultural benefits and farmers' income. Through typical survey,this paper mad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effect of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in Jiangsu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are closely coupled with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financial funds promote social capital input to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forest,fruit and grass planting,and livestock raising. Through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of farmers,it promoted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and increased farmers' income. Finally,it came up with pertine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EFFECT Jiangsu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下载PDF
Socio-scientific quantific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debris flow mitigation measures for villages in western Sichuan, China
2
作者 DENG Ting XU Pei +4 位作者 LI Ming LU Yafeng WANG Yukuan LI Zhengyang SHRAVAN Kumar Ghimir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598-1612,共15页
Debris flow hazards seriously threaten the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ousareas. Numerous debris flow mitigation measures havebeen implemented worldwide;however, a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speci... Debris flow hazards seriously threaten thesafe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ousareas. Numerous debris flow mitigation measures havebeen implemented worldwide;however, a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specific disasterreduction effects of these measures and their economic,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is yet to be performed.The western region of Sichuan Province frequentlysuffers from geohazards such as debris flow, and thegovernment has adopted many mitigation measures.This study assessed the benefits of debris flowmitigation measures and identified the key influencingfactors via a field-based study conducted in 81 villagesin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A framework forthe evaluation of the benefits of rural debris flowmitigation measures was constructed and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using a survey. Snowballsampling was performed to recruit 81 village leadersand 468 farm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nagementand engineering measures were the main methodsused to mitigate debris flow;ecological measures wereauxiliary. The average satisfaction scores of farmers forthese three types of measures were 4.07, 3.90, and 3.56,respectively (as measured on a five-point Likert scale).In contrast, in terms of the benefits of these mitigationmeasures,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villages (11.11%)obtained a high level of comprehensive benefits fromthe debris flow mitigation measures, while the majority(88.89%) received medium to low-level benefits. Toimprove this situation, we further studied and foundthat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tricted villages fromachieving high-level comprehensive benefits were theunpredictable nature of debris flows, labour forceoutflow and remoteness.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agood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strong governmentassistance were reported as crucial factors forimproving thes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This studyprovides socio-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decisionmakingon rural debris flow mitigation measures while keeping villages at the centr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igation measures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Debris flow mountain development Rural areas
下载PDF
北京山区蒲洼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段文标 陈立新 余新晓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53-57,72,共6页
为北京市山区生态环境建设、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以蒲洼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适用的、可操作的、简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类目指标层、项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构成... 为北京市山区生态环境建设、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以蒲洼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适用的、可操作的、简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类目指标层、项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构成。目标层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 ,类目指标层为社会发展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项目指标层为物质需求度、核心发展度、经济富强度、资源丰富度和环境容忍度 ,指标变量层由 16个具体的指标构成。按照从低层到高层的次序 ,逐层计算各项指标值 ,最终得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的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 经济发展 项目 社会发展能力 资源丰富 小流域综合治理 北京山区 防沙治沙工程 生态环境建设
下载PDF
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金国 李森 魏兴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分布的主要区域,经过多年的治理,土地石漠化出现了逐步逆转的态势,但石漠化仍是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分析石漠化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当地不同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条件,提...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分布的主要区域,经过多年的治理,土地石漠化出现了逐步逆转的态势,但石漠化仍是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分析石漠化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当地不同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条件,提出了粤北岩溶山区、高原石漠化防治与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和粤北岩溶丘陵、洼地石漠化防治与农业综合开发模式。把石漠化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发展经济带动石漠化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防治 生态经济模式 农业综合开发 粤北岩溶山区
下载PDF
北京山区石匣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段文标 余新晓 +1 位作者 侯旭峰 吴敬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6-90,共5页
以石匣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的、可操作的、简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类目指标层、项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构成。目标层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类目指标层为社会发展能力、经济发展... 以石匣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的、可操作的、简化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类目指标层、项目指标层和指标变量层构成。目标层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类目指标层为社会发展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项目指标层为物质需求度、核心发展度、经济富强度、资源丰富度和环境容忍度,指标变量层由18个具体的指标构成。按照从指标变量层、项目指标层、类目指标层到目标层的次序,逐层计算各项指标值,最终得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度的指标值。对不同年度石匣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山区 石匣小流域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全面禁伐”前后林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分析——以大小兴安岭林区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吕洁华 张洪瑞 张滨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4,共6页
以"全面禁伐"政策实施为节点,对大小兴安岭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运用2009~2012年大小兴安岭林区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模型以及灰色加权模型,对林区林业产业次级产业综合发展系数进行测算,明确林区林业产业... 以"全面禁伐"政策实施为节点,对大小兴安岭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运用2009~2012年大小兴安岭林区相关数据,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模型以及灰色加权模型,对林区林业产业次级产业综合发展系数进行测算,明确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全面禁伐"前木质资源生态接续产业发展就较为缓慢,而随着"全面禁伐"政策的实施,该区域木质资源生态接续产业发展将更加艰难。因此,提出加大森林生态资源的培育、增强非木质资源替代产业的发展、优化与调整木质资源接续产业等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产业结构 灰色GM(1 1) 综合发展系数
下载PDF
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旅游发展研究——以广东梅州市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义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9-444,共6页
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资源、农村景观为旅游资源,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策划和开发,把农艺展示、田园风光观赏、民俗体验、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融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山区,是经济欠地达地区。梅州市农业旅游是在农业... 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资源、农村景观为旅游资源,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策划和开发,把农艺展示、田园风光观赏、民俗体验、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融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山区,是经济欠地达地区。梅州市农业旅游是在农业庄园的基础上、在"三高"农业观光旅游成功案例的示范和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雏形阶段——兴起阶段——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已经发展成为梅州市旅游业的支柱和品牌。分析梅州市农业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农业旅游发展特征,剖析其发展存在问题,探讨促进其农业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对经济欠发达山区"三高"农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旅游 欠发达山区 发展 梅州市
下载PDF
论乡村社会林业的内涵实质与基本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志忠 杨建州 纪文元 《科技和产业》 2006年第6期1-5,10,共6页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界定和归纳了乡村社会林业这一概念,进一步分析了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管理要求,揭示了乡村社会林业的内涵实质与基本特征,认为乡村社会林业本身就是适应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林业,乡村社会林业发...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界定和归纳了乡村社会林业这一概念,进一步分析了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和管理要求,揭示了乡村社会林业的内涵实质与基本特征,认为乡村社会林业本身就是适应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林业,乡村社会林业发展能够为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农村社会的综合协调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林业 可持续发展 山区综合开发 基本特征
下载PDF
北京山区综合开发工程效益价值评估——以北京市平谷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如华 李忠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96-101,共6页
以北京市平谷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为例,在分析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效益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重点以效用价值论为理论依据,用等效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环境经济学... 以北京市平谷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为例,在分析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效益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重点以效用价值论为理论依据,用等效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环境经济学方法,对平谷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价值计算,消除了生态环境效益评价中指标量纲不能统一的局限性,并使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价值和生态环境效益价值完全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之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效益评价,为同类研究提供了研究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开发 富民 水利 价值评估 生态环境效益 北京市平谷区 工程效益 等效替代法 标量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加速欠发达贫困民族山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10
作者 张光海 魏风劲 +1 位作者 郑文兵 张胜荣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4-28,共5页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民族山区远离中心地区 ,尤为贫困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以贵州省境内行政交界处四个贫困乡镇作为一个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该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探讨加速社区发展的有效...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民族山区远离中心地区 ,尤为贫困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以贵州省境内行政交界处四个贫困乡镇作为一个社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该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探讨加速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民族山区 资源优势 综合开发 金融市场 法制环境
下载PDF
太行山东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11
作者 白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在近二十年的农业开发实践中,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区逐步出现了庄园经济。调查表明,这一经济形态存在三种运营模式,即合作开发经营模式、大户承包经营模式和农户分散承包经营模式。大户承包经营的庄园经济模式,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和所有... 在近二十年的农业开发实践中,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区逐步出现了庄园经济。调查表明,这一经济形态存在三种运营模式,即合作开发经营模式、大户承包经营模式和农户分散承包经营模式。大户承包经营的庄园经济模式,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在加快山区土地(山场)资源流转的同时,还为山区"四荒"开发治理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生态脆弱区 农业开发模式 庄园经济 专业化水平 经营模式 区域经济 增长极 集约化
下载PDF
江西省山区综合开发的几点思考
12
作者 肖新桂 程珊 丁思统 《江西林业科技》 2001年第6期37-38,共2页
论述山区综合开发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向全社会,立足系统,着眼多维。
关键词 江西 山区 综合开发
下载PDF
苍溪县农业综合开发回顾与展望
13
作者 王永生 胡勇 罗瑜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7年第5期22-25,共4页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是支持财力困难县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管理最为规范实施效益最好的农业项目资金。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创新思维,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迈上...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是支持财力困难县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管理最为规范实施效益最好的农业项目资金。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创新思维,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其措施、经验为山区农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 回顾 展望
下载PDF
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探讨——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褚小明 张晓翠 凌云芳 《宁夏农林科技》 2011年第8期85-87,共3页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句容市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经过10多年发展,已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之路,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在概述句容市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已取得的...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句容市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经过10多年发展,已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功之路,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在概述句容市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已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综合开发的主要途径和经验,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综合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综合开发 经验
下载PDF
对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少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7年第3期45-47,共3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点和难点在山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尤其是在推进社会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点和难点在山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尤其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搞好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十分必要和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业综合开发 思考 探索
下载PDF
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实践探索
16
作者 广元市政府经济研究室 广元市林业和园林局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3-124,共2页
介绍了广元市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经验。坚持循优发展路径,将林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探索并形成了"三化一转变"的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模式。着力围绕构建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旅游、森林畜牧、林板加工、珍稀苗木和蚕... 介绍了广元市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经验。坚持循优发展路径,将林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探索并形成了"三化一转变"的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模式。着力围绕构建木本油料、森林蔬菜、森林旅游、森林畜牧、林板加工、珍稀苗木和蚕桑、茶叶、中药材的"6+3"林业产业体系。地震灾后重建以来,广元在四川省率先提出走低碳重建、低碳发展之路,强固生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元 山区林业 综合开发 低碳发展
下载PDF
大别山区蓝莓综合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17
作者 桂立新 《园艺与种苗》 CAS 2018年第8期38-39,共2页
蓝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保健、加工、休闲观赏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大别山区作为蓝莓种植生产的主要产地之一,应该从提高栽培和加工技术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入手,加快大别山区蓝莓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大别山区 蓝莓 综合开发 产业化发展
下载PDF
中国林业扶贫的实践探索与展望:由山区综合开发到山区生态扶贫
18
作者 许正松 孔凡斌 《中国林业经济》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由于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我国于1996年初开始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工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分别采用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庭园经济模式、大户带动模式、政府促动模式等开发模式,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但我国山区依... 由于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我国于1996年初开始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工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分别采用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庭园经济模式、大户带动模式、政府促动模式等开发模式,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但我国山区依然面临着生态系统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严峻挑战。为更好地实现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优化的目标,《生态扶贫工作方案》提出了山区生态扶贫。从实践内容看,我国山区生态扶贫主要有生态补偿扶贫、生态产业扶贫、山区生态移民扶贫三种模式。生态补偿扶贫的短期扶贫效果最显著,产业扶贫是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和发展致富的必经之路,而生态移民扶贫则是部分高生态敏感度贫困地区的必然选择。为实现山区更好发展,今后需要优化山区生态扶贫模式,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综合开发 山区生态扶贫 乡村振兴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兔眼蓝莓在大别山区的过冬表现及综合开发
19
作者 桂立新 《园艺与种苗》 CAS 2018年第10期24-25,共2页
以兔眼蓝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大别山区的过冬表现,并从科学培育、构建高层次价值联合产业链等方面阐述了兔眼蓝莓在大别山地区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关键词 兔眼蓝莓 过冬表现 综合开发 大别山区
下载PDF
关于山地丘陵区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20
作者 肖磊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第1期192-194,198,共4页
山地丘陵区具有地貌崎岖、地形切割、地块分散细碎,农业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以及资源禀赋和生态适宜性较平原区差异大等特征,缺少科学规划指引和统筹谋划,导致山地丘陵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难以推动。因此,本文提出规划引领... 山地丘陵区具有地貌崎岖、地形切割、地块分散细碎,农业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以及资源禀赋和生态适宜性较平原区差异大等特征,缺少科学规划指引和统筹谋划,导致山地丘陵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难以推动。因此,本文提出规划引领,谋划国土空间战略布局;创新设计,因地制宜彰显地域特色;拓宽渠道,构建全社会参与大格局;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全域整治机制等相关措施,确保在山地丘陵区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顺利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丘陵地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产业发展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