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graphy and Rural Household Income:A Village Level Study in Henan Province,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LI Xiaojian FAN Xinsh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This study uses the data from a sample survey conducted in April 2007 on 1 251 rural households in 11 villages of Henan Province, the largest less developed agricultural province in China, to examine how geography aff... This study uses the data from a sample survey conducted in April 2007 on 1 251 rural households in 11 villages of Henan Province, the largest less developed agricultural province in China, to examine how geography affects rural household income (RHI).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s following results. I)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geographical factors reduces as RHI rank increases. 2) The landform does not affect the RHI significantly. The per capita 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 in a plain area is lower than that in a mountainous area. And 3) the capital endowment and status of non-farm economic activities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e of RHI. But the probability and intensity of non-farm economic activities of rural households in urban outskirts villages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non-urban outskirts villages.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paper further concludes that geography still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rural development, but it is changing over time. Th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such as per capita arable l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RHI with the relatively lower income level, while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shows a more significant impact on RHI with the relatively high income level.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roximity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geographical factors such as landform and physical resources as the major determining factor in R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household income (RH1) geographical factor village level study Henan Province
下载PD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mproving Commission and Agent System of “Village-level Accounting” 被引量:1
2
作者 SHI H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6年第2期192-196,共5页
Rural finance is an issue concerned with rural people, improving 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important to close the relations of cadres and masses, maintain rural stability, and promot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 Rural finance is an issue concerned with rural people, improving 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important to close the relations of cadres and masses, maintain rural stability, and promot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main problems of village financial, the needs of introducing commission and agent system of "village-level accounting" for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the measures of improving commission and agent system of "village-level accoun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village-level accounting commission and agent system
下载PDF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at Village Level: A Case Study of Rural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3
作者 Zhuping ZHANG Zongjian WU +1 位作者 Zhongyong YUAN Wen SU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4期45-49,共5页
Village-level economy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but also an essential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scale economy of rural fa... Village-level economy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but also an essential guarante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mall scale economy of rural farmer households. Research on this field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izhou Province. Taking the observation data from 1999 to 2009 in 10 fixed observation villages in Guizhou Province, we carried out empirical survey and analysis on land scale and use structure, scale and composition of fixed assets for production, level and composition of operational income, and level and composition of financi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t village level. Finally, we put forward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areas of GUIZHOU PROVINCE village-level econ
下载PDF
Survey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of Village Extension Workers in Beijing
4
作者 SHI Yun-chang GONG Chun-ming WANG De-ha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9期13-15,19,共4页
To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in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sci-tech service system, establish the Village Extension Worker (VEW) service team, and satisfy increasing demand of Beijing's farmers for ... To accelerate the improvement in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sci-tech service system, establish the Village Extension Worker (VEW) service team, and satisfy increasing demand of Beijing's farmers for agricultural sci-tech services, Beijing Municipal Bureau of Agriculture selected and trained 500 village-level agricultural technicians to provide agricultural technical services in August 2010. We carried out an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the first 296 VEWs, and analyzed their basic information, to find out their current service situations, technical training and demand, as well as difficulties in the course of providing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these, we put forward our recommendations on improving the VEW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llage EXTENSION Workers (VEWs) village-level AGR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县域产业升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斯丽娟 辛雅儒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县域作为我国经济功能完整、运行独立的基本空间单元,在经济发展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下,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存在产业发展严重依赖于传统工业与农业、数字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等多重掣肘。县域产业升级是实现... 县域作为我国经济功能完整、运行独立的基本空间单元,在经济发展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下,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存在产业发展严重依赖于传统工业与农业、数字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等多重掣肘。县域产业升级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合理的技术应用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县域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探讨数字乡村建设是否会影响县域产业升级,通过何种渠道来影响,这种影响效应又是否会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对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关于数字乡村建设与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结论,由于变量度量指标、样本观测期、理论基础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文章将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阿里研究院共同发布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数据与中国县级层面相关数据进行匹配,最终得到2018—2020年涵盖中国1094个县(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对产业结构影响的总效应,并进一步开展了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效应讨论。实证结果表明:从全样本层面看,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在进行内生性问题、替换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剔除特殊样本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提升居民创业活跃度和收入水平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对中国东北、中部地区产业升级的正向效应更为明显。综合以上结果,文章提出了继续推动县域地区数字建设水平和数字应用水平、加强县域居民数字素养的培养、激发数字乡村建设的就业促进效应、发挥数字技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等政策建议。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运用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科学且直观地衡量县域数字建设水平,以县域这一更加细微的尺度探讨了数字乡村建设和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丰富现有研究,为政府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县域产业升级 创业活跃度 居民收入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村级协商民主的提升路径探析——基于浙江省小古城村“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博 贺子娟 王文倩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村级协商民主是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村级协商民主能够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其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热情。在乡村振兴时期为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需要构建起村级协商民主的新路径。通过对浙江省小古城村协... 村级协商民主是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村级协商民主能够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其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热情。在乡村振兴时期为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需要构建起村级协商民主的新路径。通过对浙江省小古城村协商民主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发现,该村通过实行党建引领促进村级协商民主开展、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协商程序规范确保协商活动有序、监督落实到位展现村级协商民主成效等制度,真正实现了“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新时期以小古城村的经验作为参考,发展村级协商民主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为村级协商民主提供根本保障;培育村民权利主体意识,营造民主开放的协商氛围;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促进村级协商民主高质量发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构建数字化协商平台;发挥村级协商议事组织功能,提升协商主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协商民主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村级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唐研 房毅 +3 位作者 孙传仁 许林 车根 姚国蓬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137-140,共4页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胡阳西红柿产业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了村级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亟待提升的环节。针对村级特色产业规模、村民农技知识、农产品品牌效益和农产品电商经营等方面,提出“一村一品”+合作社,品牌+...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胡阳西红柿产业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了村级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亟待提升的环节。针对村级特色产业规模、村民农技知识、农产品品牌效益和农产品电商经营等方面,提出“一村一品”+合作社,品牌+技术创新,投资+产业多元化,乡村人才+能人+培养,村级文化符号+精神文化产业等村级特色产业的发展路径,为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村级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振兴 村级产业 特色产业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层级”村庄分类研究以山南市乃东区为例
8
作者 单卓然 潘浩澜 +2 位作者 袁满 安月辉 黄亚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9,共8页
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庄“定型”,是实施分类指导的必要前提。在各地灵活丰富的村庄分类里,介入自然聚落尺度是近期兴起的创新来源。文章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为例,将传统单纯围绕行政村展开的村庄分类流程,扩展为由自然聚落... 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庄“定型”,是实施分类指导的必要前提。在各地灵活丰富的村庄分类里,介入自然聚落尺度是近期兴起的创新来源。文章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为例,将传统单纯围绕行政村展开的村庄分类流程,扩展为由自然聚落与行政村尺度共同构成的“双层级”村庄分类技术框架。研究认为,行政村内自然聚落间的强烈异质性及聚落发展的实心化,是应用“双层级”村庄分类理论模型的重要条件。研究提出,“双层级”村庄分类方法由“政策判定+潜力评估+镇村酝酿”的自然聚落分类方法、“占比测算+矩阵构建+系统聚类”的自然聚落→行政村类型转换方法、二次镇村酝酿基础上的行政村分类方案生成方法等共同组成,具体的分类流程需落实聚落定性、聚落测评、聚落分类、类型转换、行政村分类等5项主要环节。理论模型在山南市乃东区国土空间规划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识别出5类自然聚落,制定了主导式与并重式的两种行政村类型认定规则,提出了“融保聚改”的四类型行政村分类方案。分类过程及工作成果得到地方积极正面反馈,验证了“双层级”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旨在丰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村庄分类布局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分类 双层级 自然聚落 行政村 山南市乃东区
下载PDF
基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农村女性参与村级治理实践研究
9
作者 余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4,共12页
农村女性公共参与是妇女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基层治理转型,农村女性不但在村干部职数中占比增加,而且越来越多女性占据权力结构核心地位,村庄层面“妇女当家”现象明显。与男性村干部相比,女性村干部注重服务意识、以心换心,能够守规... 农村女性公共参与是妇女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基层治理转型,农村女性不但在村干部职数中占比增加,而且越来越多女性占据权力结构核心地位,村庄层面“妇女当家”现象明显。与男性村干部相比,女性村干部注重服务意识、以心换心,能够守规矩有底线,女性参与村级治理具有柔性治理、情感治理和规范治理特征。基层治理转型下村级行政化和村干部职业化,村庄内部事务由利益纠纷型转向社会动员型,女性为谋求效用最大化的家庭发展策略,主动参与到村级治理中,满足其经济、抚育和赡养等多重复合性目标。从影响来看,农村女性参与村级治理有助于构建回应型基层政府和平权型村级权力结构,促进多元共治格局,提升女性村庄话语权。随着越来越多农村女性成为村干部,政府应该加强乡村治理中的女性领导力,为女性村干部提供有利的外部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村级治理 基层治理现代化 村干部职业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江西省57个淘宝村的发育水平差异及影响因素
10
作者 王芳 李晗 丁志伟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281-288,302,共9页
运用熵权-TOPSIS法和空间分析技术评价淘宝村发育水平的时空特征并解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空间发育等级上看,总体呈赣北、赣南地区发展优于赣中地区的特征,发育水平高值区和低值区在赣南地区“交错式发展”,中等水平区广泛分布,呈... 运用熵权-TOPSIS法和空间分析技术评价淘宝村发育水平的时空特征并解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空间发育等级上看,总体呈赣北、赣南地区发展优于赣中地区的特征,发育水平高值区和低值区在赣南地区“交错式发展”,中等水平区广泛分布,呈以南昌市和赣州市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式发展的格局;从时间上看,缓慢起步阶段(2013—2016年)以红星村为起点扩散形成4个淘宝村,平稳增长阶段(2017—2018年)以每年4个淘宝村的增量稳步提升,快速蔓延阶段(2019—2021年)裂变式增至57个淘宝村;淘宝村数量和发育水平的核密度空间分布上虽然均呈现出“整体少量零散、局部相对集中”的不均衡现象,但在赣北形成了三角形高密度值区;淘宝村空间扩散的初期阶段以“点状”独立式发展为主,扩散中期依托专业带动,以点为核心向四周“以点带线”式发展,到了扩散后期主要以共同发展和政府扶植为主,进行“以线织网”式交织扩散;从影响因子看,淘宝村的发育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基础、交通水平和平台支撑是主要影响因素,服务水平、互联网水平和信息通讯对淘宝村的发育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淘宝村 发育水平 时空特征 扩散类型 地域模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治权分配:村组关系的类型化实践与村级治理塑造机制
11
作者 纪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9,共13页
村组关系作为村庄治理的基础性环节,制约着村级治理的水平与效能。基于鄂、桂、晋三地的田野调查发现,村组关系呈现三种实践形态:“村强组弱”结构、“组强村弱”结构以及“村组均衡”结构。村组关系的类型化实践遵循三重逻辑,即以村庄... 村组关系作为村庄治理的基础性环节,制约着村级治理的水平与效能。基于鄂、桂、晋三地的田野调查发现,村组关系呈现三种实践形态:“村强组弱”结构、“组强村弱”结构以及“村组均衡”结构。村组关系的类型化实践遵循三重逻辑,即以村庄社会关联为核心的社会逻辑、以集体产权配置为核心的经济逻辑及以行政介入为核心的行政逻辑,三者分别形塑出村组不同的治理能力。由此,行政村与村民小组的治理功能差异根源于其资源配置能力的差异,本质上是村庄治权在村组之间的不同分配。作为村庄治权的主体,村组共同构成村级治理不可分割的完整性单元,村组之间的治权分配是理解村级治理差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村级治理 小组治理 村组关系 治权分配
下载PDF
湘赣边区红色村落保护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12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7-1049,共13页
厘清红色村落保护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对湘赣边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民族精神、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通过构建红色村落保护分析框架,依次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湘赣边区红色村落保护水平... 厘清红色村落保护水平的空间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对湘赣边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民族精神、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通过构建红色村落保护分析框架,依次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湘赣边区红色村落保护水平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红色村落保护研究模型包含评价模型与影响因素模型,评价模型涵盖宏观区域保护水平和微观社区保护水平,基于时空特征的区域保护水平是较为适配的模型;影响因素模型包括依据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划分的两类基本模型。(2)湘赣边区红色村落区域保护水平空间分异现象明显,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带–三核心”连片分布结构形态;井冈山市保存率与保存密度均为最高,分别为4.72%、38.52个/万 km^(2)。(3)影响湘赣边区红色村落保护水平的自然地理因素为海拔、地貌、水系、中心市县和交通;社会经济类因素影响效应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就影响程度而言,呈“文化基底>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基础”的位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村落 区域保护水平 湘赣边区 红色旅游
下载PDF
村庄人才引进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亭 廖和平 +3 位作者 洪惠坤 蔡智聪 谢传峰 周婷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9,共12页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对于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更多人才下乡服务乡村建设,村庄人才引进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如何?基于贵州省独山县69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对于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更多人才下乡服务乡村建设,村庄人才引进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如何?基于贵州省独山县69个行政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村庄人才引进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1)村庄人才引进显著提高了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尤其对辖区面积较大、外出务工人口比例较大、距乡镇较远的村和脱贫村的作用更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时受村庄面积、产业结构高级程度的正向影响,且受村镇距离、外出务工农户比例的负向影响.(2)机制检验表明,人才引进与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关系中,村庄入社农户比例具有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占比为42.87%.(3)不同地区人才引进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更有效发展,建议各村加强人才引进和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集体经济 经营性收入 人才引进 空间异质性 独山县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中国区域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易继承 卢青 吴攸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5,共6页
文章从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数字乡村产业发展、数字乡村生活服务3个维度选取了18个指标构建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我国31个省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1)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数字... 文章从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数字乡村产业发展、数字乡村生活服务3个维度选取了18个指标构建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我国31个省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1)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数字乡村产业发展、数字乡村生活服务3个维度的权重均在2018年以后呈现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2)指标信息含量差异明显,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指标为移动电话基站覆盖程度、电子地图建设水平、农产品网络销售额;(3)全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整体上持续上升,区域间差异明显,沿海综合经济区的发展优势显著,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的数字乡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其与其他综合经济区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下载PDF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格局构建方法——以甘肃省两当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乾明 黄跃昊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74,共9页
为改变传统村落单体散点式保护模式,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格局构建方法的在地性和适配性,以甘肃省两当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模型和社会调查,提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格局构建的一般性方法。在框架体... 为改变传统村落单体散点式保护模式,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格局构建方法的在地性和适配性,以甘肃省两当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模型和社会调查,提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格局构建的一般性方法。在框架体系上,从县域单元、集群单元、村落单元3个层面构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格局,在县域单元层面实现整体划分、在集群单元层面实现分区构建、在村落单元层面实现节点构建。在思路方法上,利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等基础分析方法进行初步划分,再通过最小生成树聚类算法、IDW可视化、GIS空间叠加等分析模型,结合地域环境、资源优势等对传统村落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构建与当地适配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整体格局。在格局内容构建上,优先考虑从文化、生态、农耕3个方面进行构建,再结合村落距离、时间成本及周边其他资源优势进行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集中连片 保护利用格局 县域规划 甘肃省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政策执行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伟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农村政策执行既是政策落实重要环节,也是基层治理重点。农村政策完整执行过程是上级政府制定政策、乡镇政府执行政策、村委会协助实施政策、村民接受政策,但政策执行过程容易出现经济手段异化导致政策执行不可持续、任务层层重压导致政... 农村政策执行既是政策落实重要环节,也是基层治理重点。农村政策完整执行过程是上级政府制定政策、乡镇政府执行政策、村委会协助实施政策、村民接受政策,但政策执行过程容易出现经济手段异化导致政策执行不可持续、任务层层重压导致政策执行形式主义、执行手段僵化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等政策执行难题,其原因是农村政策执行环境发生改变、执行资源较为匮乏、执行人员举措失当。文章提出通过推动政策执行资源多方输入、提升村委会协助政策执行能力、杜绝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等路径来改善农村政策执行困境,从而优化农村政策执行效果,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更好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策执行 村民委员会 形式主义 基层治理
下载PDF
基于GIS的景村协同特征与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17
作者 蒋凯伦 胡玉洁 +2 位作者 陈准 陈太政 王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97-105,共9页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运用空间数量关系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空间关系,并基于交通通达度、运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协同发展特征与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在数...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运用空间数量关系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空间关系,并基于交通通达度、运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协同发展特征与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在数量关系上,河南省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之间的数量空间关系整体较为显著;在质量空间关系上,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质量空间协调度处于基本协调水平,二者质量空间耦合关系处于良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协同发展关系上,交通通达度、旅游经济、河流等对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村镇 A级景区 空间关系 协同发展 河南省
下载PDF
监督下乡:新时代村级权力有效监督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玉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01-114,共14页
村级权力监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乡村治理演进的基本内容和治理状态的重要标识,相较于其他监督形态具有独特属性和运行框架。继“政权下乡”“政党下乡”“民主下乡”等乡村治理体制机制重构后,“监督下乡”成为新时代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 村级权力监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乡村治理演进的基本内容和治理状态的重要标识,相较于其他监督形态具有独特属性和运行框架。继“政权下乡”“政党下乡”“民主下乡”等乡村治理体制机制重构后,“监督下乡”成为新时代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一项重要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破解村级权力“谁来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督”等基本问题,建立健全“主体联动、内容覆盖、机制融合”的现代村级权力监督机制,加强对村级权力运行的“全员监督、全面监督、全程监督”,开创了以“监督下乡”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的实现机制。“监督下乡”成为新时代党建引领农村基层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有效机制,有助于解决村级权力监督体系结构性困境导致的监督空转问题。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完善党建引领村级权力监督贯通协同机制,需要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统领村级权力监督体系;加强法治监督,保障村级权力监督机制;完善民主监督,夯实村级权力监督基础;重视道德监督,激活乡村文化监督功能;将大数据监督嵌入村级权力监督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下乡 村级权力 权力监督 乡村治理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类型界定与治理效应 被引量:8
19
作者 夏冬 夏柱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71,共10页
治理有效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以中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集体经济的发展特征、路径与治理效应,建立“集体经济-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举措支持下,中国中部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快速发... 治理有效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以中部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集体经济的发展特征、路径与治理效应,建立“集体经济-有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举措支持下,中国中部农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小规模却相对稳定的兜底型集体经济,这也是一种新型集体经济。兜底型集体经济适应中西部乡村发展的现实,具有促进村庄有效治理的积极效应,具体表现为促进了村级组织稳定运转、维持小微公共品有序供给、为留守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提出中国应立足于中西部集体经济发展现实,避免集体经济发展实践中盲目“经营村庄”的实践误区,分类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加强村社集体统筹能力建设,以实现村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兜底型集体经济 新型集体经济 村级治理 中西部乡村发展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的影响
20
作者 潘子纯 朱玉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149,共13页
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不足是导致村域河湖环境治理面临“最后一公里”困境的重要原因,给村域河湖环境治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有益补充,环境规制已成为影响村级河长行为选择的关键变量,并对其政策执行力产生重... 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不足是导致村域河湖环境治理面临“最后一公里”困境的重要原因,给村域河湖环境治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有益补充,环境规制已成为影响村级河长行为选择的关键变量,并对其政策执行力产生重要影响。该研究利用苏浙冀鄂皖陕宁7省141村的微观调查数据,以村级河长为研究对象,尝试从村级河长感知视角测度环境规制强度,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环境规制对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及其分维度均对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村庄层面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在河长制设立时长较短、民间河长数量较多的村庄,环境规制对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的影响更为明显;个体层面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在低学历组的村级河长群体中,环境规制对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在人大代表组的村级河长群体中,环境规制对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的影响也更明显。(3)机制分析发现,环境素养、合作水平在环境规制与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之间发挥中介效应。(4)非线性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呈倒“U”形关系,表明当环境规制超过一定水平时,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将会削弱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基于研究结论,从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制要求、赋予村级河长更为完善的治理资源,关注环境素养、合作水平的中介作用,保持适度原则、避免“养尊处优”“望而却步”型环境规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增强村级河长政策执行力提供启示,更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管理目标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村级河长 政策执行力 河长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