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s of Recent Climate Change on Dry-Land Crop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Norther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of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凌玉 刘亚玲 +3 位作者 潘志华 安萍莉 潘学标 赵沛义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13年第4期585-590,共6页
Climate change has substantially impacted crop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r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Examination of the response of crop water consumption to climate change may provide a guide for ad... Climate change has substantially impacted crop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r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Examination of the response of crop water consumption to climate change may provide a guide for adapting lo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o new realities.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three local crops (wheat, naked oats, and potatoes) is examined for Wuchuan County in the norther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of China using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1960 to 2007 and soil moisture data from 1983 to 2007.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crop water consumption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uchuan experienced both a warming trend and a reduction of precipitation between 1960 and 2007. The annual mea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d at a rate of 0.04℃ yr-1 and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at a rate of 0.7 mm yr-1 . Both trends are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between 1983 and 2007, with an increase in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of 0.09℃ yr-1 and a decrease in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of 2.1 mm yr-1 . Crop water consumption decreased between 1983 and 2007 for wheat (1.65 mm yr-1 ), naked oats (2.04 mm yr-1 ), and potatoes (3.85 mm yr-1 ). Potatoes and naked oats consume more water than wheat. Climate change ha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crop water consumption. Water consumption and rainfall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hile water consumption and a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Compared to precipitation,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has little impact on crop water consumption. Recent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detrimental for crop production in Wuchuan County.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should include efforts to breed drought-resistant crops and to develop drought-resista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impact dry-land crop water consumption northern agro-pastoral transitional zone of china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水合物区HD109站位沉积物及孔隙水特征对甲烷渗漏的响应:来自元素和钡同位素的记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碧 艾鑫宇 +1 位作者 葛璐 杨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07-2618,共12页
甲烷渗漏活动及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不仅导致特定自生矿物的形成,更会引起沉积物-孔隙水体系中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本研究对南海北部水合物赋存区HD109站位开展了沉积物-孔隙水的Ba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特征研究,综合分析了沉积物-... 甲烷渗漏活动及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不仅导致特定自生矿物的形成,更会引起沉积物-孔隙水体系中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本研究对南海北部水合物赋存区HD109站位开展了沉积物-孔隙水的Ba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特征研究,综合分析了沉积物-孔隙水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Mo、U)、Ba及Ba同位素特征对古今硫酸盐-甲烷转换带(SMTZ)及甲烷渗漏事件的指示。HD109站位孔隙水元素变化特征显示了清晰的地球化学分带,由上至下包括Fe-Mn还原带、硫酸盐还原带和硫酸盐-甲烷过渡带。沉积物Ba元素特征显示现今SMTZ上方有较为明显的钡峰(Ba/Al高值)发育,沉积物浅部Mo、U富集层位及相邻层位Ba/Al值特征综合指示了浅部古钡峰及古SMTZ的存在,代表沉积历史上甲烷渗漏通量较高事件。孔隙水δ^(138/134)Ba值普遍高于海洋颗粒钡及碎屑钡的δ^(138/134)Ba值,反映了沉积物中成岩重晶石溶解的贡献,其中,现代钡峰附近孔隙水具有明显的δ^(138/134)Ba峰值,显示孔隙水δ^(138/134)Ba对自生重晶石沉淀过程有较显著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渗漏 Ba同位素 硫酸盐-甲烷转换带 南海北部
下载PDF
1964-2013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温度和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威 韦志刚 +1 位作者 郑志远 董文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9-988,共10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1964-2013年温度和降水格点观测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了气候分区,并分析研究了该地区近50年的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共可分西区、中区、东区南段、东北段4个... 基于中国气象局1964-2013年温度和降水格点观测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了气候分区,并分析研究了该地区近50年的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共可分西区、中区、东区南段、东北段4个区域。(2)整体来看,近50年农牧交错带增暖显著,其中最低温和冬季增温贡献最大;年降水量略有减少(50年减少约13 mm),主要表现为夏季降水减少。(3)分区来看,中区增温最快;西区年降水量是减少的,主要发生在春季;中区与东区南段年降水量也是减少的,主要发生在夏季;而东区北段年降水量是增加的,主要是春季降水的贡献。(4)1998年以来,农牧交错带存在同全球变暖停滞类似的增温停滞现象,且停滞程度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气候分区 温度 降水 REOF
下载PDF
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地壳平均速度及莫霍面深度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夏少红 丘学林 +2 位作者 赵明辉 徐辉龙 施小斌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70,共8页
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是一条深地震探测的空白带,其地壳结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华南沿海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和构造活动特征,而且可以将以往在海上和陆上使用深地震探测所获得的地壳结构模型进行有效的衔接。鉴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地壳结构的... 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是一条深地震探测的空白带,其地壳结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华南沿海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和构造活动特征,而且可以将以往在海上和陆上使用深地震探测所获得的地壳结构模型进行有效的衔接。鉴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地壳结构的重要性,2004年我们在香港外海域进行了一次海陆地震联测实验。本文以此次实验中广东和香港地区固定地震台网以及担杆岛流动台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对各台站接收到的Pg和PmP震相进行了近似横向均一的二维结构模拟,获得了各台站对应的地壳平均速度和PmP反射点处的莫霍面深度值。其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壳平均速度普遍为6.2km·s-1左右,比全球地壳平均速度6.45km·s-1要低,这可能与普遍发育于华南沿海地带的中地壳低速层有关。研究区东边的SHW台所获得的地壳平均速度为6.7km·s-1左右,要明显高于全球地壳平均速度,它可能是由于局部异常结构所造成的,其与地幔岩浆的侵入作用可能存在一定联系。研究区莫霍面深度在26—35km左右,变化趋势较为明显,从北西向南东方向逐渐变浅,属于地壳减薄型结构,推测其可能与南海北部边缘的形成演化有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是一个明显的转换地带,它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应该与南海的扩张演化有密切联系,这些认识推进了华南地区和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和构造属性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 地壳平均速度 海陆地震联测 莫霍面
下载PDF
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地震反射特征和结构单元划分 被引量:7
5
作者 朱俊江 丘学林 +7 位作者 徐辉龙 詹文欢 赵明辉 卫小冬 孙金龙 杨睿 夏少红 黄海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34,共7页
张裂大陆边缘和盆地主要通过岩石圈的伸展作用形成,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圈的减薄导致了岩浆的减压熔融,最终形成了洋壳和减薄的转换带。处理和分析了2010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2"号采集的南海北部地球物理调查的多道... 张裂大陆边缘和盆地主要通过岩石圈的伸展作用形成,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圈的减薄导致了岩浆的减压熔融,最终形成了洋壳和减薄的转换带。处理和分析了2010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2"号采集的南海北部地球物理调查的多道地震数据(MCS2010-1),总结了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的地震反射特征。转换带主要由北部裂陷期下沉区段,中部海山或埋藏海山隆起带和靠近海盆一侧的掀斜断块带组成。通过对比以前南海北部采集的反射地震数据和折射地震波速度模型,圈定了洋陆转换带的分布范围,洋陆转换带的宽度在南海东北部是225km,中部是160km,西北部是110km。依据零星的大于6级地震震中分布,揭示了南海北部洋陆转换带目前仍是一个地震构造活跃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洋陆转换带 南海北部 多道地震调查 地震反射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研究展望 被引量:7
6
作者 王石英 蔡强国 吴淑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4期138-142,共5页
近年北京和华北地区的沙尘灾害天气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上风向地区的农牧交错区不但是防护的重要屏障,也是沙尘的源地之一。为了减轻农牧交错区本身的生态压力和环境恶化,需要明确其范围、界线、发展历史和治理方式。综述了上述中国北方... 近年北京和华北地区的沙尘灾害天气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上风向地区的农牧交错区不但是防护的重要屏障,也是沙尘的源地之一。为了减轻农牧交错区本身的生态压力和环境恶化,需要明确其范围、界线、发展历史和治理方式。综述了上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农牧交错区研究中比较紧迫的区域和研究方向。在研究的领域当中,荒漠化及物质迁移仍然是持续研究的基础,景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模拟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恢复研究是针对性较强的研究内容;在农牧交错区中,河北坝上地区和内蒙古乌盟后山、长城沿线、毛乌素和科尔沁等农牧交错地带是重点的研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牧交错区 生态环境 沙尘 北方地区
下载PDF
近30年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姜琦刚 高会军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3-377,共5页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沙质荒漠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强,沙质荒漠化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搞清沙质荒漠化的地质成因,采用以遥感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地面,对其沙质荒漠化现状进行调查;并利用不同时期遥感数...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沙质荒漠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强,沙质荒漠化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搞清沙质荒漠化的地质成因,采用以遥感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地面,对其沙质荒漠化现状进行调查;并利用不同时期遥感数据对比,研究变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区共有沙质荒漠化土地290512.53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3.67%;近30多年来,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7369.71km2,平均每年增加294.79km2。就沙质荒漠化发生、发展而言,地质背景是内因,干旱大风气候是条件因素,人类活动“是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沙质荒漠化 动态变化 遥感调查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生态系统耦合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力 徐霞 +2 位作者 刘颖慧 徐粒 田玉强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74-81,共8页
土地利用是人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它的变化也会导致生态服务价值的改变。考虑初级生产、维持CO2和O2平衡、养分循环、涵养水源、土壤侵蚀等主要服务功能,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个基于... 土地利用是人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它的变化也会导致生态服务价值的改变。考虑初级生产、维持CO2和O2平衡、养分循环、涵养水源、土壤侵蚀等主要服务功能,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个基于土地利用生态系统耦合模型的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方法。估算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200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呈先下降后回升趋势,由1 434亿元降低到1 296亿元。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对生态服务价值也有较大影响,其中耕地和草地的贡献率最大,2000年分别达31%和44%;林地虽然所占面积小,但其生态服务价值比重也不断上升。总体来看,研究区还需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地壳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9
作者 夏少红 赵明辉 丘学林 《华南地震》 2008年第4期9-17,共9页
首先总结了前人在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获得的研究成果:由重磁异常、水深及卫星影像等资料推测滨海断裂带存在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地区;介绍了最近在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地区开展的海陆地震联测试验,其结果显示有一个穿透整个地壳的低速破碎... 首先总结了前人在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获得的研究成果:由重磁异常、水深及卫星影像等资料推测滨海断裂带存在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地区;介绍了最近在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地区开展的海陆地震联测试验,其结果显示有一个穿透整个地壳的低速破碎带发育于海陆过渡地区,推测它为滨海断裂带在速度上的表现,另外广泛分布于华南大陆的中地壳低速层在海陆过渡处也有较好发育;总结了天然地震层析成像在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的研究成果。最后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今后我们的研究方向:在逐步完善目前海陆地震联测试验的基础上,同时开展海陆过渡带的多道地震数据采集及地球化学研究;加强海陆过渡带的地震监测,进行震源机制解和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联合成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结构 南海北部 海陆过渡带 滨海断裂带 海陆地震联测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年际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毅鸿 龚道溢 +2 位作者 毛睿 杨静 石晓雪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51-661,共11页
利用北方农牧交错带1979-2016年15个台站的逐日风速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GLASS叶面积指数等,分析了该地区春季近地面风速的变化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对风速年际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近38年来研究区风速的... 利用北方农牧交错带1979-2016年15个台站的逐日风速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及GLASS叶面积指数等,分析了该地区春季近地面风速的变化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对风速年际变化的可能影响。研究表明,近38年来研究区风速的变化除了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每10年约下降0.10 m·s^-1)外,还存在强烈的年际波动,年际方差占风速变化总方差的比例达58%。该地区风速的年际变化与东北亚地区的气旋性环流异常有密切关系,平均风速与该环流系统中心区700 hPa位势高度的相关系数高达-0.83。异常气旋性环流加强时,带来的偏西北风与研究区春季盛行西风叠加,加强近地面风速。分析表明东北亚异常气旋环流受北半球行星尺度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与北极涛动显著相关(0.41)。下垫面状况的变化,通过动力和热力性质的改变可影响风速。计算表明叶面积指数与风速年际波动存在明显的反位相变化(r=-0.61),NDVI与风速相关不显著,这可能与叶面积指数能较好地反映空气动力学性质的变化有关。地表热通量的改变与风速的年际变化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风速与边界层高度、感热通量以及潜热通量年际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39和-0.39;如果排除较强天气过程的可能影响,只计算小风日风速(<3 m·s^-1),则它们的年际相关更加显著,分别达到0.59,0.60和-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风速 年际变化 大气环流因子 下垫面因子
下载PDF
Elemental sulfur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ediments and its significance 被引量:6
11
作者 LIN Qi WANG JiaSheng +4 位作者 FU ShaoYing LU HongFeng BU QingTao LIN RongXiao SUN F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2271-2278,共8页
Elemental sulfur(ES) is one of the intermediates in the inorganic sulfur cycle and thu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ractionation of stable sulfur isotopes in different reservoirs an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Elemental sulfur(ES) is one of the intermediates in the inorganic sulfur cycle and thu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ractionation of stable sulfur isotopes in different reservoirs an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 this study, solid ES is discovered in sediments near the Jiulong Methane Reef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Raman spectroscopy. Combining the morphology and distribution of ES, pyrite concentrations, and sulfur isotopes, we conclude that:(1) solid ES coexists with pyrite microcrystals and sulfide(oxyhydr)oxides as well as clay minerals, and they are mainly distributed on the surface of mineral aggregates;(2) ES mainly occurs within and near the sulfate-methane transition zone(SMTZ) despite little morphological diversity;(3) ES formation might be related to hydrogen sulfide oxidation and is therefore linked with fluctuations in the SMTZ. Within the SMTZ, hydrogen sulfide is produced and pyrite precipitates because of enhanced anaerobic oxidation of methane coupled with dissimilatory sulfate reduction. This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organic sulfur cycle and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ES formation. The discovery of solid ES in sediments near the Jiulong Methane Reef suggest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ith SMTZ fluctuations that could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methane hydrat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mental sulfur sulfate-methane transition zone shallow sediments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南海西北部陆缘张破裂过程与特征
12
作者 曾程辉 孙珍 +1 位作者 赵中贤 郑金云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2024年第6期1211-1231,共21页
南海西北部陆缘是被动大陆边缘中度岩浆类型的代表,针对其伸展变形和薄化破裂的研究存在诸多争议,限制了对南海陆缘的全面认知。本研究通过高精度地震剖面分析沉积-断层-岩浆-地壳结构,结合重力反演模型,探讨西北部陆缘变形与破裂过程... 南海西北部陆缘是被动大陆边缘中度岩浆类型的代表,针对其伸展变形和薄化破裂的研究存在诸多争议,限制了对南海陆缘的全面认知。本研究通过高精度地震剖面分析沉积-断层-岩浆-地壳结构,结合重力反演模型,探讨西北部陆缘变形与破裂过程。结果显示:①西北部陆缘早期(Tg~T80)断层活动速率可达150~500 m/Ma,同张裂期沉积呈楔状,陆缘上地壳以脆性变形为主;晚期(T80~T70)断层活动速率下降,同张裂期沉积更加均厚,陆缘地壳变形的韧性成分占比增加;②从陆架到上陆坡,脆韧转换带与上下地壳分界面深度相近,但从下陆坡到洋陆过渡带(COT),脆韧转换带快速抬升至地壳浅层(5~10 km),上、下地壳拉伸系数均从2~3增加至4~5,推测岩浆侵位(~38 Ma)增加COT地温梯度,导致大部分地壳以韧性方式变形;③西北部陆缘北侧和南侧地壳厚度在~70 km和~30 km范围从~20 km减薄至6~7 km,结合COT的沉积充填、断裂结构和上下地壳厚度特征,提出陆缘地壳早期伸展减薄受控于南倾的单剪式断层,晚期以韧性纯剪方式伸展破裂。该研究为探讨南海北部陆缘横向差异性以及建立中度岩浆型陆缘模型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缘 岩浆活动 洋陆过渡带 陆缘张裂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二叠世堆晶岩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邵济安 田伟 张吉衡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41-1457,共17页
目前对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二叠世基性-超基性岩成因有不同认识,其中,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它们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活动有关.通过对冀东地区堆晶岩的研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讨论.华北克拉通北缘断续分布了受丰宁-隆化岩石圈断裂控制... 目前对华北克拉通北缘早二叠世基性-超基性岩成因有不同认识,其中,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它们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活动有关.通过对冀东地区堆晶岩的研究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讨论.华北克拉通北缘断续分布了受丰宁-隆化岩石圈断裂控制的早二叠世基性-超基性堆晶岩,堆晶岩的 SHRIMP 锆石 U-Pb 年龄为280~300 Ma.通过岩相学的研究,确认这是一套由纯橄岩、橄辉岩、辉石岩、角闪岩、辉长岩、闪长岩、斜长岩等不同岩性组成的堆晶岩,进一步可分为层状堆晶岩和环状堆晶岩,它们有着明显的堆晶结构.矿物学研究显示堆晶岩中角闪石、辉石、金云母等均具有高镁、高铬的幔源组分特征.不同组分堆晶岩的 Sr/Ba 比值不随熔融程度变化,具有分离结晶的趋势.相近的稀土配分形式和过渡族元素组成显示了它们的同源性.从本区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堆晶岩的对比中,结果表明早二叠世这期堆晶岩具有初始裂谷岩浆的特征,它传递了华北克拉通陆壳从稳定向活动转化的最早信息.从区域角度看,这期活动有着更大范围的深部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北缘 早二叠世 堆晶岩 壳幔过渡带 伸展背景 构造
原文传递
清代蒙地城镇时空演化的自组织临界特征
14
作者 张昊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118,共7页
基于自组织临界判据,以清代兴起于放垦蒙地的治所城镇为对象,通过计算网格分维、功率谱指数、Zipf维数,发现其演化过程在空间、时间、能量分布上呈现特定的幂律规律和分形结构。结果显示:清代蒙地城镇体系是一种复杂的自组织临界系统,... 基于自组织临界判据,以清代兴起于放垦蒙地的治所城镇为对象,通过计算网格分维、功率谱指数、Zipf维数,发现其演化过程在空间、时间、能量分布上呈现特定的幂律规律和分形结构。结果显示:清代蒙地城镇体系是一种复杂的自组织临界系统,以点轴形式实现空间占据和能量转移。表现为空间上远离发展轴向腹地致密化扩散(D=1.429),人口规模首位城市的垄断性较强(q=1.3482),以及增长频谱关系处于1/f波动状态(β=1.447)且即将迎来发展拐点。相较于还原论,复杂性理论有利于提高历史空间研究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过渡带 治所城镇体系 时空演化 自组织临界 分形 清代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特点及未来趋势——基于观测和模拟资料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方梓行 何春阳 +2 位作者 刘志锋 赵媛媛 杨延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8-370,共13页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地区。准确评估其气候变化趋势对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揭示1971-2015年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区域2006-2050年气候变化趋势。为此,本文综合观测和模拟数...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地区。准确评估其气候变化趋势对于该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揭示1971-2015年气候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区域2006-2050年气候变化趋势。为此,本文综合观测和模拟数据分析了区域1971-2015年的历史气候变化以及2006-2050年的未来气候变化。研究发现:1971-2015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呈暖干化趋势,年均气温的增长速率为0.39℃/10 a,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为-4.60 mm/10 a。2006-2050年,区域气候变化将呈暖湿化趋势,区域总体年均气温的增长速率为0.20~0.50℃/10 a,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为1.49~15.59 mm/10 a。同时,如果不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区域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将加剧。2006-2050年,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不断增加,区域增温速率从0.25℃/10 a增长至0.48℃/10 a,降水变化速率从3.97 mm/10 a增长至14.58 mm/10 a。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问题,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 观测资料 模拟数据 减缓和适应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贫困动态——基于贫困距离指数的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强 何春阳 +2 位作者 黄庆旭 刘志锋 李经纬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416,共13页
科学准确地评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贫困动态对该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用贫困距离指数,在整体、局部和旗县三个尺度上分析了该区2000—2014年的贫困动态。结果表明,在县域尺度,2000—2014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所有... 科学准确地评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贫困动态对该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采用贫困距离指数,在整体、局部和旗县三个尺度上分析了该区2000—2014年的贫困动态。结果表明,在县域尺度,2000—2014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所有贫困县均脱贫。全区贫困县减少了167个,贫困县人口减少了4569.76万。贫困缓解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公共财政收入与脱贫县贫困距离指数相关性最大(R=-0.51,P<0.01)。在快速脱贫过程中,该区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加剧。脱贫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长了2.11倍,脱贫地区旗县间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增长了41.67%。因此,建议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进一步精准扶贫时,应该注意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减少贫富差距,从而实现区域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北方农牧交错带 贫困动态 贫困距离指数 贫困标准 收入分配公平 精准扶贫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的年际变化与冬季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毅鸿 龚道溢 +1 位作者 毛睿 石晓雪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9-717,共9页
利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1979-2016年6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风速资料、ERSST海温数据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前期冬季海温与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年际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的风速存在强烈的逐年波动,年际方... 利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1979-2016年6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风速资料、ERSST海温数据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前期冬季海温与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年际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春季的风速存在强烈的逐年波动,年际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为36%。影响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年际变化的前期冬季海温在北大西洋20°N^65°N区域呈现"负、正、负"的异常分布,在北太平洋10°N^55°N、130°W^180°区域呈现"负、正"的异常分布。冬季的海温异常与研究区春季风速年际变化联系的桥梁是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异常。当北大西洋海温从高纬至低纬呈现"负、正、负"的异常分布时,从北大西洋至东亚位势高度呈明显的"正、负、正、负"的波列特征;当北太平洋海温从高纬至低纬呈现"负、正"的异常分布时,从北太平洋至东亚位势高度呈"负、正、负、正、负、正"的三波型分布。二者均能影响东亚地区春季大气环流的变化,导致东亚地区上空产生一个异常的气旋性环流,该气旋性环流在对流层中层与低层均存在,是造成研究区风速变化的直接原因。冬季海温与研究区春季风速的显著相关,说明冬季海温对农牧交错带春季风速的年际变化具有超前指示意义。利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中心区的冬季海温作为预报因子,建立春季风速预报模型,可以解释风速年际变化的32%,回报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海温与风速的时间滞后关系是显著和稳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海温 年际变化 北方农牧交错带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壳幔结构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过程指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文兰 周元泽 崔清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9,共11页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及其性质对于理解地球浅部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南海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其构造演化长期以来受到了特提斯和太平洋构造域的控制.晚中生代以来,南海北部经历了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并且发...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及其性质对于理解地球浅部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南海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其构造演化长期以来受到了特提斯和太平洋构造域的控制.晚中生代以来,南海北部经历了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并且发生了多期次拉张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裂陷和盆地.近几年来,地震学探测方面的丰硕成果为理解此过程提供了有效的约束.(1)地壳结构方面而言:海底地震探测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厚度范围为7~32 km,最厚和最薄处分别对应着东沙隆起和白云凹陷.深地震反射/折射剖面结果显示南海东北部大陆架和洋陆过渡带的下地壳底部发育有明显的高速层,厚度为0~10 km,且向洋盆减薄并尖灭,此特征与张裂运动后岩浆底侵过程一致.东沙隆起的上地壳岩性为长英质,表明该区12 km厚的下地壳高速层可能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火山弧有关.(2)在岩石圈尺度上:面波成像结果显示,南海北部的岩石圈比周边陆块的要薄一些,大致在60~75 km之间,为中生代俯冲形成的软弱带.(3)上地幔结构方面:体波层析成像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地区地幔转换带内存在高速异常,三重震相波形拟合则进一步约束了该高速异常体,即厚度为209~225 km, P波高速异常为1.5%~3.5%,其可能为中生代太平洋俯冲板片或伴随有大陆岩石圈拆沉体,也可能是古南海北部板片的俯冲残留体.滞留板片带来的低温异常导致410 km间断面抬升了5 km, 660 km间断面下沉了5~15 km.与此同时,在地幔转换带之上存在厚度为60~75 km,P波低速异常为2.0%~2.5%的低速层,其可能与地幔转换带内俯冲板片脱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速度结构 地壳 上地幔 地幔转换带 动力学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