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冀辽交界地区地壳应力场研究
1
作者 郝美仙 陈立峰 +3 位作者 张帆 张珂 尹战军 王禄军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0-708,共9页
利用200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发生在蒙冀辽交界地区的472个地震的P波初动符号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了蒙冀辽交界地区0.25°×0.25°精细应力场,所得应力场结果基本覆盖整个蒙冀辽交界地区。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 利用200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发生在蒙冀辽交界地区的472个地震的P波初动符号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了蒙冀辽交界地区0.25°×0.25°精细应力场,所得应力场结果基本覆盖整个蒙冀辽交界地区。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①蒙冀地区受拉张应力体系作用,主压应力场为东向,源自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强烈挤压作用。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为正断层和走滑型,P轴整体呈NE、NNE向,T轴整体呈NW或NNW方向,与前人研究该区域活动构造运动和地块受拉张和裂陷作用相符合。②蒙辽交界地区P波矛盾比较大,震源机制界面较为散乱,蒙辽或冀辽交界地区辽宁一侧震源机制解以逆断层为主,辽南地区震源机制以正断性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应力场 P波初动 综合震源机制解 蒙冀辽交界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辽宁交界地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及其成因分析
2
作者 刘永梅 崔月菊 +5 位作者 孙凤霞 仵柯田 姜莉 刘改梅 陈立峰 杜建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7,共10页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其周边25个泉、井、河流、水库取样点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主要离子含量进行测试,讨论了该地区地下水的物质来源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水样... 通过对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其周边25个泉、井、河流、水库取样点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主要离子含量进行测试,讨论了该地区地下水的物质来源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水样TDS范围为40.14~1720.87 mg/L,低矿化度(TDS<200 mg/L)水样的离子主要来源于岩石溶解和大气输入,而其它水样的离子主要来源于岩石溶解和深部流体,大气输入相对很小,但各测区深部流体的贡献有明显差别;(2)低温热水、中温热水及高温热水均为花岗岩裂隙水,其水化学类型为硫酸型和重碳酸型,富含碱性长石的火成岩溶解导致地下水富Na^(+),周围构造活动相对活跃。其中,RST水样更接近深部储水层的热水特征,表明其受深部流体影响为主;(3)NS和AES水样位于阴山北部高原区,为CO_(2)过饱和水,属重碳酸钠型;AES受干旱区季节性降水淋滤表层可溶盐、水体的蒸发以及深部富CO_(2)流体混入造成其矿化度最高;(4)KZHQ和BYNE水样分别处于碳酸盐岩含水层和含砾砂岩含水层,由于Ca^(2+)参与了矿物沉淀,水中相对富集Na^(+),形成重碳酸钠型水。在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地段,地下水化学成分受深部流体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类型 补给来源 内蒙古—辽宁交界
下载PDF
人类活动影响下蒙辽农牧交错区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梦冉 张靖 +3 位作者 鲍雅静 李政海 刘睿 张贻龙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以蒙辽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通过InVEST模型,计算其2000年~2019年的产水量、土壤保持、碳固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4种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分析各生态系统服务指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自相关性,探讨人类活动对蒙辽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空... 以蒙辽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通过InVEST模型,计算其2000年~2019年的产水量、土壤保持、碳固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4种生态系统服务指标,分析各生态系统服务指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自相关性,探讨人类活动对蒙辽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2019年研究区产水量空间差异明显,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20年间土壤保持呈现增加趋势;碳固持量整体偏低,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服务量较高,但也存在空间异质性。4种服务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具有空间聚集性;2000年和2010年产水量的Moran's I分别为0.6765、0.6823,空间聚集性最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Moran's I提高最明显,从2010年增长至大于0.7,具有较强的空间聚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辽交错区 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活动 空间格局
下载PDF
蒙辽农牧交错区草地植物碳氮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媛 鲍雅静 +6 位作者 李政海 陈佳 张靖 刘翀 叶佳琦 吕娜 谭嫣辞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109,共9页
蒙辽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农牧交错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的草地更易受到人为因素干扰。本研究选取蒙辽农牧交错区草地植物C、N化学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为深入了解农牧交错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情况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 蒙辽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农牧交错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的草地更易受到人为因素干扰。本研究选取蒙辽农牧交错区草地植物C、N化学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为深入了解农牧交错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情况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蒙辽农牧交错区79种植物的C含量、N含量以及C/N均呈现正态分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C含量、N含量以及C/N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生活型功能群C含量比较,多年生禾草显著高于一二年生植物;N含量及C/N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碳代谢途径以及不同水分生态型比较,C含量、N含量以及C/N均无显著差异。不同科植物之间比较,毛茛科植物的C含量显著高于藜科植物;豆科植物的N含量显著高于蔷薇科植物;C/N则显著低于蔷薇科植物。群落水平的化学计量特征比较,23个草地植物群落的C含量和C/N与群落生物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含量与群落生物量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群落的C含量、N含量以及C/N与土壤有机质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物 蒙辽农牧交错区 碳氮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蒙辽农牧交错区玉米碳氮含量对不同种植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媛 鲍雅静 +4 位作者 李政海 陈佳 张靖 姚毅恒 赵琪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36-1740,共5页
【目的】蒙辽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地区商品粮基地与重工业生产基地的生态屏障,玉米是该地区主要农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方法】本文以蒙辽农牧交错区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水浇和地膜覆盖... 【目的】蒙辽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地区商品粮基地与重工业生产基地的生态屏障,玉米是该地区主要农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方法】本文以蒙辽农牧交错区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水浇和地膜覆盖两种种植方式下玉米各器官C、N含量的差异。【结果】2种种植方式下均是玉米茎的C含量最高,根的C含量最低;玉米叶和穗的N含量较高,根的N含量较低;玉米根、茎的C/N较高,叶的C/N较低。2种种植方式比较:水浇地玉米叶的C含量显著高于地膜覆盖;玉米茎的N含量极显著低于地膜覆盖;玉米茎和叶的C/N均显著高于地膜覆盖;土壤有机质显著低于地膜覆盖。【结论】相比于水浇地,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可更有效的保持土壤养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也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品质及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辽农牧交错区 玉米 碳氮含量 种植方式
下载PDF
蒙辽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植物组成及分布概况 被引量:4
6
作者 关海雯 鲍雅静 +4 位作者 曹玥 杨雨婷 顾湘 赵珊 杜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116,170,171,共9页
为了解蒙(内蒙古)辽(辽宁)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植物概况,以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省交界处17个半农半牧县的草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样点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研究区域主要草地资源植物类型,并分析蒙辽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系统资... 为了解蒙(内蒙古)辽(辽宁)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植物概况,以内蒙古自治区与辽宁省交界处17个半农半牧县的草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样点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研究区域主要草地资源植物类型,并分析蒙辽农牧交错区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物的种群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结果表明:蒙辽农牧交错区有118种草地资源植物,隶属32科88属,药用资源植物85种,占总资源植物的72.03%;食用资源植物22种,占18.64%;工业用资源植物20种,占16.95%;防护和改造环境的资源植物14种,占11.86%。说明蒙辽农牧交错区药用资源植物和食用资源植物丰富,其中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和阜新市草地资源植物类型齐全,种类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辽宁 农牧交错区 草地资源 植物类型 植物组成及分布
下载PDF
蒙辽农牧交错区草地植物种群和功能群热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嫣辞 鲍雅静 +6 位作者 李政海 张靖 梁杰 吕娜 叶佳琦 刘翀 徐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蒙辽农牧交错区的61种植物进行热值分析,分析了不同功能群热值的变化,以期为农牧交错区草地能量固定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61种植物的热值平均值为17.14KJ·g^(-1)。不同生活型功能群比... 本研究通过对蒙辽农牧交错区的61种植物进行热值分析,分析了不同功能群热值的变化,以期为农牧交错区草地能量固定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61种植物的热值平均值为17.14KJ·g^(-1)。不同生活型功能群比较,一二年生草本热值显著低于多年生禾草和灌木,与半灌木和多年生杂类草均无显著差异。多年生禾草、灌木、多年生杂类草和半灌木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水分生态功能群之间的热值均无显著差异。旱中生植物的热值平均值略低于其他组。百合科(Liliaceae)、豆科(Leguminosac)、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之间热值无显著差异,藜科(Chenapodiaceae)热值显著低于其他科。植物热值与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辽农牧交错区 生活型 水分生态类型 热值
下载PDF
蒙辽农牧交错区生态用水盈亏格局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萌 张涛 +4 位作者 李政海 鲍雅静 张贻龙 邵羽桐 孙婧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4,共7页
本研究以蒙辽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气候数据和NDVI数据,通过计算研究区的水热匹配指数和生态用水情况,探讨其生态用水的盈亏格局及其动态变化。以求为蒙辽农牧交错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问题的改... 本研究以蒙辽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气候数据和NDVI数据,通过计算研究区的水热匹配指数和生态用水情况,探讨其生态用水的盈亏格局及其动态变化。以求为蒙辽农牧交错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问题的改善和修复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近六十年来研究区内水热匹配指数范围是0.5~0.9;(2)整体呈现降水亏缺的状态,亏缺区集中在中北部,且21世纪00年代降水亏缺程度最大,20世纪90年代降水盈余相对较多;(3)近六十年来研究区内整体降水量盈余程度倾向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研究区内水资源亏缺程度较大,大气降水不能满足植被生长发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辽农牧交错区 生态用水 NDVI 遥感 水热匹配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