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itoring of Pollution of Air Fine Particles (PM2.5) and Study on Their Genetic Toxicity 被引量:3
1
作者 DONG-QUNXU WEN-LIZHA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52-458,共7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PM2.5 pollation level between the city of coal-fuel pollution (Taiyuan) and the city of pollution mixed with coal fuels and vehicle exhausts (Beijing), to analyze the concentration of B[a]p and... Objective To compare PM2.5 pollation level between the city of coal-fuel pollution (Taiyuan) and the city of pollution mixed with coal fuels and vehicle exhausts (Beijing), to analyze the concentration of B[a]p and Pb in the pollutants, and to study the DNA damage by PM2.5. Methods Air fine particles (PM2.5) were collected in Beijing and Taiyuan by means of the filter membrane method, the concentration of B[a]p and Pb were analyz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respectveily, and the damage of DNA by PM2.5 was detected by single cell gel-electrophoresis (SCGE) using the human lung epithelial cells (A549) as target cells.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PM2.5 in the winter of Beijing was 0.028-0.436 mg/m3, and that in Taiyuan was 0.132-0.681 mg/m3. The concentration of B[a]p was 0.104 and 0.156 礸/mg on PM2.5 of Beijing and Taiyuan, respectively, whereas the concentration of Pb was 1.094 and 1.137 礸/mg on PM2.5 of Beijing and Taiyuan, respectively. Exposure to PM2.5 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5, 50, and 200 礸/mL for 12 h and 24 h caused DNA damage of the human alveolar epithelium, and the ratios of the tailing and length of the tail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indicated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Conclusion PM2.5 has certain genetic 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pollution fine particles DNA damage
下载PDF
园林景观植物群落分布对城市空气污染的消减作用研究
2
作者 孙晓燕 范子怡 +1 位作者 王柄权 孔德政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6期157-161,共5页
高密度、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可以有效吸附、过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降低城市空气污染水平。因此,探究园林景观植物群落分布对城市空气污染的消减作用。调查不同地区的植物分布情况和空气质量指标,评估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吸附和过滤能力... 高密度、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可以有效吸附、过滤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降低城市空气污染水平。因此,探究园林景观植物群落分布对城市空气污染的消减作用。调查不同地区的植物分布情况和空气质量指标,评估园林景观植物群落的吸附和过滤能力。结果显示,郁闭度和斑块面积与污染物消减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多层复合结构的乔灌草型园林景观植物群落分布,对城市空气污染物的消减效果最优。合理分布特定类型的植物群落,对周围区域空气污染具有较强的净化效果,可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颗粒物污染 园林景观 植物群落分布 消减作用
下载PDF
Evaluating Low-Cost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ensor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of Sensor Calibration Methods for Improving Accuracy
3
作者 Nam H. Nguyen Huy X. Nguyen +1 位作者 Thuan T. B. Le Chinh D. Vu 《Open Journal of Air Pollution》 2021年第1期1-17,共17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ree low-cost laser senso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ree low-cost laser senso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standard device Metone Aerocet 531s which is capable of counting dust particles as small as 0.3 μm. The sensor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PMS5003 (Plantower), SPS30 (Sesirion), SM-UART-04L (Amphenol). During the measurement, the overall trend of the outputs from the sensor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Aerocet 531s. The PMS5003 sensor has a relatively small standard error in the all particle measurement ranges (<15 μg/m</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3</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n the low particle concentration range). All sensors have a high linearity compared to data from standard equipment, PMS5003: PM1.0 R</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0.89;PM2.5 R</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0.95;PM10 R</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0.87;SPS30 PM2.5 R</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0.95 and PM10 R</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0.99;SM-UART-04L PM1.0 R</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2</span></sup><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 0.98. Three main sensor calibration methods (single-point calibration, two-point calibration and multi-point curve correction) with implementation steps for each method as well as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calibrating low-cost air quality sensors according to standard measuring equipment are also detailed illu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Quality Sensors Sensor Calibration air pollution fine particle Laser particle Sensor PM1.0 PM2.5 PM10
下载PDF
和田市空气质量特征及潜在健康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娜 塔依尔江·艾山 +2 位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王慧娟 买尔哈巴·吾买尔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9-357,共9页
利用和田市2016—2021年的空气质量历史数据,分析PM_(2.5)、PM_(10)、SO_(2)、NO_(2)、CO、O_(3)-8H等空气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空气质量与潜在人体健康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2016... 利用和田市2016—2021年的空气质量历史数据,分析PM_(2.5)、PM_(10)、SO_(2)、NO_(2)、CO、O_(3)-8H等空气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空气质量与潜在人体健康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2016—2021年和田市两个空气污染监测点O_(3)-8H浓度呈倒“U”型变化趋势,其余各污染物浓度则呈“U”型曲线分布特征;PM_(2.5)和PM_(10)是全年的主要污染物,其浓度在春季相对较高,SO_(2)、NO_(2)浓度在秋冬季相对较高,CO浓度则在冬季达到最高,O_(3)-8H浓度在夏季相对较高;2016—2021年PM_(2.5)浓度有所下降,PM_(10)浓度有所上升,SO_(2)浓度有所下降,空气质量总体未明显改善;和田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值高于国家二级水平,空气质量全年以轻度污染为主,空气质量处于“不健康”状态时期远高于“健康”状态时期,对居民身心健康潜在危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细颗粒污染物 空气质量指数 健康效应 和田市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重污染天气过程应急措施效果评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贺亚楠 康怡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4期189-194,共6页
由于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人民群众免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困扰,提出一种评估应急措施效果研究。针对大气细颗粒物重污染天气,从综合治理和应急减排两方面提出应急措施;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获取2019年-2021年环境统计数据... 由于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人民群众免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困扰,提出一种评估应急措施效果研究。针对大气细颗粒物重污染天气,从综合治理和应急减排两方面提出应急措施;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获取2019年-2021年环境统计数据;利用洛伦兹曲线衡量PM_(2.5)、PM_(10)、NO_(2)、SO_(2)、CO五种大气污染物的高位累积浓度占比;通过研究分析可得,实施应急措施后,较之前年相比,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均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对于高位累积浓度占比较高的污染物实现了有效削峰,且统计参数保持在了理想的范围区间内,评估结果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重污染天气 洛伦兹曲线 污染物排放量 应急措施效果评估
下载PDF
我国两城市空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及对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文丽 戚其平 +1 位作者 徐东群 崔九思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5-330,共6页
[目的]比较北京和太原细颗粒物PM2.5 污染水平及研究其炎性损伤毒性。[方法]选取我国具有典型污染特征的两大城市太原与北京 ,采用分级采样器和重量法收集两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样品 ,用甲醇超声提取细颗粒物上的B(a)P ,硝酸和过氧化氢溶... [目的]比较北京和太原细颗粒物PM2.5 污染水平及研究其炎性损伤毒性。[方法]选取我国具有典型污染特征的两大城市太原与北京 ,采用分级采样器和重量法收集两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样品 ,用甲醇超声提取细颗粒物上的B(a)P ,硝酸和过氧化氢溶解Pb ,从质量浓度、B(a)P、Pb含量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两城市细颗粒物污染水平 ;同时用ELISA及RT_PCR法 ,测定细颗粒物对人肺泡上皮细胞 (A549)产生的炎性因子IL_6、TNF_α表达的影响。[结果]以美国EPA大气环境质量PM2.5 标准为参考 ,PM2.5 太原冬季、北京冬季超标率、超标倍数分别为100 % ,4.23 ;90.6 % ,2.62。太原冬季、北京冬季空气中B(a)P浓度分别为5.86 ,1.09( μg/100m3) ,均超过我国标准。总之 ,太原细颗粒物污染高于北京。细颗粒物能引起人肺上皮细胞产生炎性因子IL_6、TNF_α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 ,而且呈现剂量_效应关系。[结论]上述两城市的细颗粒物污染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PM2.5 肺上皮细胞 炎性因子 太原 北京 分级采样器 重量法
下载PDF
广州市街道环境PM_(10)和PM_(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4
7
作者 李龙凤 王新明 +3 位作者 赵利容 何秋生 盛国英 傅家谟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7-60,共4页
采用直读式DustTrak8520型颗粒物浓度测定仪在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期间对广州市街道PM10、PM2.5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PM10、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幅度较大,并且它们的变化趋势相似。与国内很多城市不同,PM10、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 采用直读式DustTrak8520型颗粒物浓度测定仪在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期间对广州市街道PM10、PM2.5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PM10、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幅度较大,并且它们的变化趋势相似。与国内很多城市不同,PM10、PM2.5质量浓度日变化都呈上午低、下午高、夜间21点左右出现峰值的特征。PM10、PM2.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PM2.5/PM10平均值为0.85,表明广州市街道空气中细颗子(PM2.5)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占很大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细粒子 空气污染 城区环境
下载PDF
空气细颗粒物(PM2.5)生物效应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文丽 崔九思 戚其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9-382,共4页
本文阐述了细颗粒物生物效应指标的研究进展。细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它的形态和组成相当复杂 ,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B(a)p ,而且含有许多重金属如Pb、Cd、Cr等。这些组分大多数是有毒的 ,其中一些可以引起肺部炎症和哮喘 ... 本文阐述了细颗粒物生物效应指标的研究进展。细颗粒物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它的形态和组成相当复杂 ,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B(a)p ,而且含有许多重金属如Pb、Cd、Cr等。这些组分大多数是有毒的 ,其中一些可以引起肺部炎症和哮喘 ,另一些具有遗传毒性的物质可能是潜在的致癌物。细颗粒物可经过呼吸进入肺部 ,并且沉积在肺组织 ,因此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显示细颗粒物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有关 ,尤其是心脏和肺部疾病。目前认为细颗粒物可能通过氧化、炎症刺激及对遗传物质的作用对机体造成损伤 ,但细颗粒物的致病机制仍不很清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生物效应 致病机制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50
9
作者 钱孝琳 阚海东 +1 位作者 宋伟民 陈秉衡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外大气细颗粒物(PM2.5)短期暴露与人群死亡关系的流行病学资料,以获取大气PM2.5-居民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在联机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多篇文献的综合评价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确定PM2.5-居民每日死亡的暴露... 目的综合分析国内外大气细颗粒物(PM2.5)短期暴露与人群死亡关系的流行病学资料,以获取大气PM2.5-居民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在联机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多篇文献的综合评价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确定PM2.5-居民每日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建立了居民短期接触大气PM2.5污染的暴露-反应关系,即大气PM2.5浓度每升高100μg/m3,居民死亡发生增加的百分比为12.07%(95%可信区间:8.31%~15.8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暴露-反应关系,可用于我国及各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暴露-反应关系 META分析
下载PDF
粗粒子气溶胶远距离输送造成华南严重空气污染的分析 被引量:44
10
作者 吴兑 吴晟 +1 位作者 李菲 陈欢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0-545,共6页
2009年4月末,发生了一次罕见的粗粒子气溶胶远距离输送造成华南地区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其特征主要是气溶胶质量浓度超标,而能见度没有明显恶化,对这次空气污染事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过程中,粗细粒子质量比(PM2.5/PM10)有明显的... 2009年4月末,发生了一次罕见的粗粒子气溶胶远距离输送造成华南地区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其特征主要是气溶胶质量浓度超标,而能见度没有明显恶化,对这次空气污染事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过程中,粗细粒子质量比(PM2.5/PM10)有明显的3次下降,最低达到0.3,即PM2.5仅占PM10的30%,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通常以细粒子为主的污染特征有很大不同,反映了外来粗粒子的侵入特征.长江流域浮尘天气的沙尘粒子变性后,长距离输送污染物叠加本地污染物,造成这次严重空气污染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粗粒子气溶胶 空气污染 粗细粒子质量比(PM2.5/PM10).
下载PDF
空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特征及其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11
作者 张文丽 徐东群 崔九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3,共5页
细颗粒物 (PM2 .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 2 .5 μm的颗粒物 ,其表面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并可通过呼吸沉积在肺泡 ,甚至可通过肺换气到达其他器官。由于细颗粒物的重要性 ,美国 EPA已经于 1 997年颁布了细颗粒物的空气质量标准 ,年... 细颗粒物 (PM2 .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 2 .5 μm的颗粒物 ,其表面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并可通过呼吸沉积在肺泡 ,甚至可通过肺换气到达其他器官。由于细颗粒物的重要性 ,美国 EPA已经于 1 997年颁布了细颗粒物的空气质量标准 ,年均值为 0 .0 1 5 mg/m3,日均值为 0 .0 65 mg/m3,然而我国至今仍未制定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标准。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组分主要可分成自然来源及燃煤或燃油等人为污染来源两大类 ,特别是来自工业性和居住区燃煤及汽车燃油尾气。空气细颗粒物污染表现为形态各异、成分复杂等特征。细颗粒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可引起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较为广泛的损害。细颗粒物与心肺疾病密切相关 ,如增加入院率、急诊次数、呼吸疾病及症状增加、肺功能下降 ,甚至于过早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空气污染 毒性机制
下载PDF
细颗粒物污染及对炎性因子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文丽 崔九思 +1 位作者 戚其平 徐东群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8-552,共5页
为比较细颗粒物污染水平及研究其炎性损伤毒性 ,选取我国两个不同污染特征的城市太原与北京(燃煤污染 ,燃煤与汽车尾气混合污染 ) ,采用分级采样器收集两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样品 ,用重量法分析细颗粒物质量浓度 ,细颗粒物上的B(a)P用甲... 为比较细颗粒物污染水平及研究其炎性损伤毒性 ,选取我国两个不同污染特征的城市太原与北京(燃煤污染 ,燃煤与汽车尾气混合污染 ) ,采用分级采样器收集两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样品 ,用重量法分析细颗粒物质量浓度 ,细颗粒物上的B(a)P用甲醇超声提取 ,Pb用硝酸和过氧化氢提取 ,比较分析了两城市细颗粒物污染水平 ;同时用ELISA及RT PCR法 ,以人肺泡上皮细胞 (A5 49)作为靶细胞 ,测定了细颗粒物对上皮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IL 6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以美国EPA大气环境质量PM2 5 标准为参考 ,PM2 5 太原冬季、北京冬季超标率、超标倍数分别为 10 0 % ,4 2 3 ;90 6% ,2 62。太原冬季、北京冬季空气中B(a)P浓度分别为58 6和 10 9ng m3 ,均超过我国标准。北京、太原空气颗粒物上Pb含量均未超过我国居住区大气Pb标准。细颗粒物能引起人肺上皮细胞产生炎性因子IL 6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 ,而且呈现剂量 -效应关系。本次研究地区空气细颗粒物污染比较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炎性损伤 IL-6 剂量-效应关系 基因表达 生物效应
下载PDF
广州市部分居室空气中PM_(2.5)污染特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赖森潮 苏广宁 +1 位作者 邹世春 曹军骥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室内空气中PM2.5的污染特征并探讨其污染来源。方法于2003年6—7月期间,使用低流量采样器于广州市9个有代表性居民住宅采集室内PM2.5样品,测定其浓度及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结果室内采样点PM2.5平均浓度为(... 目的了解广州市居民室内空气中PM2.5的污染特征并探讨其污染来源。方法于2003年6—7月期间,使用低流量采样器于广州市9个有代表性居民住宅采集室内PM2.5样品,测定其浓度及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结果室内采样点PM2.5平均浓度为(47.4±17.7)μg/m3,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已有的监测结果。PM2.5中OC和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9.2±1.4)、(3.72±0.48)μg/m3;OC和EC分别占PM2.5的26.4%±5.6%和9.3%±4.8%。其中,OC主要来源于室内的污染源,而EC则可能与室外污染源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室内污染源(烹饪、吸烟等)、室外污染源(机动车排放)以及房屋条件(通风条件、装修时间)等对室内的PM2.5浓度水平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室内 细颗粒物
下载PDF
公路隧道能见度及其关联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玮 叶慧海 +3 位作者 金大善 潘志 岳欣 王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通过对谭裕沟隧道和梧桐山隧道内能见度、机动车流量和构成、主要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和研究 ,探讨了隧道内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结果表明 。
关键词 隧道 机动车 能见度 空气污染 细粒子 公路 关联影响因子 车流量 大气监测
下载PDF
超细煤粉NO_x和SO_2排放特性与燃烧特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姜秀民 刘辉 +3 位作者 闫澈 韩向新 郑楚光 刘德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3-787,共5页
将合山煤分别制成常规粒度的煤粉与超细化煤粉 .在单只水平直流燃烧器燃烧室内进行了常规煤粉与超细化煤粉的燃烧特性、空气分级燃烧NOx 排放特性、炉内喷钙对超细化煤粉与常规煤粉燃烧SO2 排放特性的影响的燃烧试验研究 .试验研究表明 ... 将合山煤分别制成常规粒度的煤粉与超细化煤粉 .在单只水平直流燃烧器燃烧室内进行了常规煤粉与超细化煤粉的燃烧特性、空气分级燃烧NOx 排放特性、炉内喷钙对超细化煤粉与常规煤粉燃烧SO2 排放特性的影响的燃烧试验研究 .试验研究表明 ,超细化煤粉与常规煤粉比较 ,着火提前 ,着火稳定性好 ,燃尽效果好 ;分级燃烧对超细煤粉的NOx 排放量的降低效果更显著 ;在Ca/S摩尔比相同的条件下 ,超细化煤粉的固硫特性明显优于常规煤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化煤粉颗粒粒度燃烧特性NOχ SO2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被引量:66
16
作者 刘爱明 杨柳 +1 位作者 吴亚玲 吕奂坤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23,共5页
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转化、人体损伤及毒理学角度3个方面探讨了其对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次微米和纳米粒径级别的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成能在最大程度上损伤人体机能。粒径不一的颗粒物有不同的沉积机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 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转化、人体损伤及毒理学角度3个方面探讨了其对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次微米和纳米粒径级别的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成能在最大程度上损伤人体机能。粒径不一的颗粒物有不同的沉积机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化学价态是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的首要因子。从次微米级水平来研究颗粒物的毒性,才能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在研究大气颗粒物对人体损伤机理方面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健康效应 城市区域 粒径 重金属离子 沉积机制
下载PDF
大气超细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42
17
作者 赵金镯 宋伟民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许多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与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明显相关。超细颗粒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超细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组成成分,综合大气超细颗粒物与人群健康效应... 许多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与人群死亡率和发病率明显相关。超细颗粒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超细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组成成分,综合大气超细颗粒物与人群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及毒理学资料,以获取超细颗粒物健康效应的可能机制,并总结超细颗粒物的研究方向,为大气中超细颗粒物污染的健康危险度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超细颗粒物 影响
下载PDF
核分析技术在环境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贤峰 沈皓 +4 位作者 刘波 孙民德 姚惠英 周世俊 宓詠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34-741,共8页
通过对汽车尾气颗粒物、同一污染源的不同粒径飞灰样品的分析 ,以及稀土元素对人和动物的毒性研究 ,获得了环境监测和研究方面的特定信息 。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监测 汽车尾气 颗粒物 稀土生物效应 医学研究 环境研究 应用 动物 毒性
下载PDF
北京大气细粒子及其成分的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任希岩 吉东生 +2 位作者 王跃思 胡波 孙扬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8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硫酸盐、硝酸盐是城市的大气细粒子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利用RCFP仪器针对北京市2004~2007年北京大气细粒子的成分进行了连续的观测与分析发现,硝酸盐年平均下降率为7%,约合0.7微克/立方米;而硫酸盐浓度从2006年的28微克/立方米下降... 硫酸盐、硝酸盐是城市的大气细粒子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利用RCFP仪器针对北京市2004~2007年北京大气细粒子的成分进行了连续的观测与分析发现,硝酸盐年平均下降率为7%,约合0.7微克/立方米;而硫酸盐浓度从2006年的2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18微克/立方米。同时特别分析了2007年8月17日至20日机动车限行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区域气象特征、细颗粒污染物浓度特征,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特征,并参照反向轨迹演算发现以硫酸盐为表征的北京周边地区污染物随弱南向气团向北京输移,以湿气团和氯离子为共同表征的东南海陆特性气团随东南气流向北京输移,从而证明偏南气流将北京周边地区的细颗粒物污染物输移向北京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观测 大气细颗粒物 北京及周边地区 大气污染
下载PDF
颗粒物中粗细粒子的毒性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丁剑 张剑波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6-467,共2页
颗粒物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人们通常认为越细小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越大,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指出细粒子的毒性并不一定大于粗粒子。该文通过初步分析粗、细粒子的毒性,探讨了影响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效应的一些因素,例如其表面... 颗粒物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人们通常认为越细小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越大,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指出细粒子的毒性并不一定大于粗粒子。该文通过初步分析粗、细粒子的毒性,探讨了影响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效应的一些因素,例如其表面形态特征以及吸附组分等,希望能有助于人们正确评价颗粒物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颗粒物 细粒子 粗粒子 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