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fety Assessment of Aircraft Fuel Tank Access Cover under the Impact Load by Tire Fragm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Shile Yao Zhufeng Yue +1 位作者 Xiaoliang Geng Peiyan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28-239,共12页
According to relevant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the aircraft fuel tank access cover must withstand the impact by tire fragments, and minimize the penetration and deformation, which is critical for flight safety. To ass... According to relevant airworthiness standards, the aircraft fuel tank access cover must withstand the impact by tire fragments, and minimize the penetration and deformation, which is critical for flight safety. To assess the safety of an aircraft fuel tank access cover subjected to tire fragments, a study of dynamic response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FE) software ANSYS/LS-DYNA. To obtain the reliabl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ire tread rubber, a series of material tests have been conducted. Then the proposed rubber material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luminium alloy plate impac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ubber fragment and alloy plate will undergo the largest deformation when impact angle is equal to 90°. Finally, the proposed FE model and modelling approaches are extended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full-scale aircraft fuel tank access cover impac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with impact velocity of 71.1 m/s and impact angle of 40.5°.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luminium alloy by precision casting is more likely to rupture, and the middle region of the access cover is vulnerable to fragment impact.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reliable rubber model applying to various strain rate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impact regions,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various failure patterns of fuel tank access cover are acquired.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future aircraft safety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response TIRE FRAGMENT aircraft fuel tank ACCESS COVER Impact Safety
下载PDF
飞机燃油箱惰化试验飞行环境模拟系统设计
2
作者 张志强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18,共7页
飞机燃油箱惰化试验是飞机燃油系统安全评估的重要内容。为检验飞机惰化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机载测试设备在飞行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设计了飞机燃油箱惰化试验飞行环境模拟系统,用于地面开展飞机燃油惰化系统飞行模拟试验。应用所搭建... 飞机燃油箱惰化试验是飞机燃油系统安全评估的重要内容。为检验飞机惰化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以及机载测试设备在飞行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设计了飞机燃油箱惰化试验飞行环境模拟系统,用于地面开展飞机燃油惰化系统飞行模拟试验。应用所搭建的模拟系统,开展了模拟平飞、爬升、下降等过程的飞机燃油惰化系统试验,检验了新研发的机载燃油箱氧浓度测试设备的性能。结果表明:模拟系统能够提供飞行条件高低温、高低压的油箱外部环境模拟以及含油气、惰化气体、飞行晃动的油箱内部环境模拟,从而为飞机燃油箱惰化系统试验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燃油箱 惰化试验 飞行环境模拟
下载PDF
飞机燃油箱水污染物数值建模
3
作者 杨文举 邵垒 +2 位作者 刘卫华 贺佳伟 陈博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78-3586,共9页
为系统研究初始温度、初始相对湿度、载油率和溶解水相对饱和度对溶解水、冷凝水、析出水和游离水生成量的影响,基于传热传质方程建立水污染物生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这4种因素中,初始温度对水污染物生成的影响最大,随着初始温度的增... 为系统研究初始温度、初始相对湿度、载油率和溶解水相对饱和度对溶解水、冷凝水、析出水和游离水生成量的影响,基于传热传质方程建立水污染物生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这4种因素中,初始温度对水污染物生成的影响最大,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加,冷凝水呈现先减少后增多的趋势,游离水呈现增多的趋势,初始温度310 K生成的游离水较270 K增加了177%;初始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小,随着初始相对湿度的增加,冷凝水呈现增多的趋势,初始相对湿度100%时生成0.68 L冷凝水,为初始相对湿度40%时0.619 L的1.1倍;载油率的增加会导致燃油在下降阶段产生“回吸现象”,且随着载油率的增加“回吸现象”加强,冷凝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而游离水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载油率100%时共生成游离水1.009 L,为40%时0.561 L的1.79倍;溶解水相对饱和度的增加会导致析出水量的增多,从而使游离水总量增加,溶解水相对饱和度100%总共生成游离水0.793 L为初始溶解度40%时0.335 L的2.3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燃油箱 水污染物 初始温度 初始相对湿度 载油率 溶解水相对饱和度
下载PDF
Harmony SE在民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晚移 冯蕴雯 +2 位作者 侯杰然 陈俊宇 郭英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4,共10页
随着民用飞机技术精细化和产品复杂性的提高,民用飞机设计已从传统的基于文档的系统工程转变为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系统表达也从以文档为中心转变为以模型为中心。为进一步提高民用飞机设计中系统建模的模型质量与正确性,进而缩短设计... 随着民用飞机技术精细化和产品复杂性的提高,民用飞机设计已从传统的基于文档的系统工程转变为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系统表达也从以文档为中心转变为以模型为中心。为进一步提高民用飞机设计中系统建模的模型质量与正确性,进而缩短设计的开发周期与成本,探究以模型驱动及验证为主导的系统工程方法在民用飞机设计领域的适用性,建立民用飞机设计的系统工程框架,用以支持民用飞机的可靠设计与高效交付。以Harmony SE建模方法为切入点,介绍其工作流程和建模思想;分析民用飞机在系统工程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说明Harmony SE方法在民用飞机系统工程领域的适用性,建立民用飞机设计的系统工程实践体系;以油箱增压组件为研究对象,应用实践体系开展组件级系统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民用飞机设计系统工程体系和方法能够正确合理地分配设计需求并建立完整的系统模型,有助于提升现阶段民用飞机设计的效率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Harmony SE 民用飞机 架构模型 油箱增压组件
下载PDF
飞机燃油管路安装间隙闪电击穿电压研究
5
作者 姜亮 刘春阳 姚永杰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
闪电击穿电压是飞机遭遇闪电雷击时会否在燃油箱内产生电火花的重要评判指标。为研究飞机燃油箱内典型燃油管路安装间隙下的闪电击穿电压,搭建了闪电击穿电压测试台架,并采用可调冲击电压发生器模拟出符合标准《SAE ARP5412B》要求的闪... 闪电击穿电压是飞机遭遇闪电雷击时会否在燃油箱内产生电火花的重要评判指标。为研究飞机燃油箱内典型燃油管路安装间隙下的闪电击穿电压,搭建了闪电击穿电压测试台架,并采用可调冲击电压发生器模拟出符合标准《SAE ARP5412B》要求的闪电电压波形。实验发现:安装间隙为3 mm时,实验室环境下测得的最小临界耐受击穿电压值为9.0 kV,飞机燃油箱内燃油管路周围部件的种类和燃油管路的安装形式对闪电击穿电压的影响不大,燃油管路的管径大小以及管路表面的油漆层对闪电击穿电压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保持3 mm安装间隙不变,在部件表面涂覆1 mm厚密封胶,耐受击穿电压值从9.9 kV跃增至22.5 kV,安装间隙击穿所需的电压幅值大幅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燃油管路表面涂覆密封胶是减缓小间隙处发生闪电击穿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可为飞机燃油管路安装间距选取和闪电防护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燃油箱 燃油管路 闪电防护 击穿电压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支线飞机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纪宇晗 吴佳茜 曾凡苍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氢燃料电池支线飞机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氢燃料电池支线飞机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包括液氢存储系统、氢燃料电池、电动机、氢燃料生产和储运加注等,预测了我国氢能航空技术发展趋势,并提出了... 氢燃料电池支线飞机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氢燃料电池支线飞机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包括液氢存储系统、氢燃料电池、电动机、氢燃料生产和储运加注等,预测了我国氢能航空技术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包含各类新能源航空器产品的技术方案图谱,为我国氢能航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研究认为,我国将在2025—2035年逐步具备发展支线到窄体干线氢能飞机的技术条件,基于成熟国产飞机平台进行氢动力改装,以新能源技术变革推动航空制造业“换道超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桨支线飞机 氢燃料电池 液氢存储罐 氢燃料运输网络
下载PDF
网状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发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田宏 吴穹 +1 位作者 江平 高永庭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59-63,共5页
介绍了用于飞机燃油箱以及干舱填充用的防火防爆网状聚氨酯泡沫材料最初的发展以及改进和使用情况。网状聚氨酯泡沫是一种轻质、柔性材料 ,它由相互连接的经络构成了空间“骨架”结构 ,这种结构实际上是一种三维的防火屏蔽。网状聚氨酯... 介绍了用于飞机燃油箱以及干舱填充用的防火防爆网状聚氨酯泡沫材料最初的发展以及改进和使用情况。网状聚氨酯泡沫是一种轻质、柔性材料 ,它由相互连接的经络构成了空间“骨架”结构 ,这种结构实际上是一种三维的防火屏蔽。网状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防火防爆性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 ,并且在应用中不断得以改进。填充在飞机燃油箱中的网状聚氨酯泡沫材料能有效地减少由于射弹、电火花、雷击以及静电等原因引起的燃油箱过压 ,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飞机的易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聚氨酯泡沫材料 防火防爆 飞机燃油箱 干舱 飞机 易损性 作战生存力
下载PDF
飞机燃油箱热分析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吕亚国 任国哲 +1 位作者 刘振侠 康振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了预测飞机燃油箱燃油温度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基于热网络法建立了飞机燃油箱非稳态热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油箱内部的换热问题,同时又考虑了燃油箱壁面与外界环境间的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以及气流的气动加热问题,将燃油箱热分... 为了预测飞机燃油箱燃油温度在飞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基于热网络法建立了飞机燃油箱非稳态热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油箱内部的换热问题,同时又考虑了燃油箱壁面与外界环境间的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以及气流的气动加热问题,将燃油箱热分析的边界扩展至燃油箱外。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实现了飞机整个航程内燃油箱系统的热分析研究,并将热分析计算结果与飞行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飞行测试数据吻合良好,最大误差不超过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燃油箱 燃油温度 非稳态热分析
下载PDF
飞机燃油测量传感器优化布局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袁梅 何一强 +1 位作者 董韶鹏 牛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36-2043,共8页
实时、准确地测量出飞机各油箱的剩余油量,对飞机飞行安全十分重要.为了提高飞机燃油的测量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燃油测量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首先,引入燃油实体的概念,建立了某机翼复杂、带隔断多腔油箱CAD模型及箱内... 实时、准确地测量出飞机各油箱的剩余油量,对飞机飞行安全十分重要.为了提高飞机燃油的测量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燃油测量传感器优化布局方法.首先,引入燃油实体的概念,建立了某机翼复杂、带隔断多腔油箱CAD模型及箱内燃油实体模型;其次,基于Unigraphics NX(UG)二次开发,完成了飞机不同姿态下、复杂不规则多腔油箱燃油体积的解算;再次,提出了飞机油箱最大燃油可测区(LMR)的概念,并以此作为优化目标进行传感器优化布局;最后,引入可设置边界距离因子(BDF),解决了传感器布局时与油箱壁距离过近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多根燃油传感器的布局,可以不受油箱形状和大小的限制,有效避开了油箱内部的干涉区域,保证不同飞行姿态下油量测量的连续性,并使得飞机燃油的可测范围达到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燃油测量 飞机油箱建模 燃油传感器优化布局 燃油体积解算 粒子群算法(PSO)
下载PDF
多破片高速冲击下飞机油箱水锤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0
作者 韩璐 韩庆 杨爽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3-484,共12页
作为飞机燃油箱的一种主要损伤模式,水锤效应可能引起油箱结构灾难性的破坏。针对实战环境中多枚破片冲击同一油箱的常见现象,在建立与试验对比一致的单枚破片冲击满水油箱数值模型后,以箱内液体特定单元压力峰值、破片速度衰减、箱内... 作为飞机燃油箱的一种主要损伤模式,水锤效应可能引起油箱结构灾难性的破坏。针对实战环境中多枚破片冲击同一油箱的常见现象,在建立与试验对比一致的单枚破片冲击满水油箱数值模型后,以箱内液体特定单元压力峰值、破片速度衰减、箱内液体吸收的总能量以及油箱壁板变形作为对比参量,分别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其在2枚破片不同间距打击、2枚破片不同时间间隔打击以及多枚破片同时打击时的水锤效应。结果表明:箱内液体的压力峰值来源于破片入水后形成的冲击波,多枚破片入射时液体压力有明显的叠加效应;2枚破片不同时入射将导致先入射破片剩余速度增高;油箱壁板的变形随入射破片数量的增加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冲击 飞机油箱 水锤效应 多破片 易损性
下载PDF
飞机油箱用典型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佀庆民 王旭 王志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7-51,56,共6页
飞机油箱已开始探索使用先进复合材料,以T300 3K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接触式恒温加热实验和热导率测试实验,对其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厚度为2 mm、4 mm的T300 3K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分别进行150℃、200℃、... 飞机油箱已开始探索使用先进复合材料,以T300 3K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接触式恒温加热实验和热导率测试实验,对其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厚度为2 mm、4 mm的T300 3K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分别进行150℃、200℃、250℃、300℃以及350℃的接触式恒温加热实验;然后在实验条件下测得了T300 3K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并与5A02铝合金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导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300 3K的热导率远小于5A02铝合金,其垂直于纤维方向的热导率在10^(-2)数量级,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T300 3K作为飞机燃油箱壁板材料虽然隔热性能强于5A02铝合金,但易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造成材料板破坏,强度出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飞机燃油箱 热传导 热导率 恒温加热 适航
下载PDF
机载膜空气分离装置分离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小芳 刘卫华 +1 位作者 钱国诚 赵宏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0-255,共6页
机载膜空气分离装置的用途就是提供飞机油箱惰性化技术所需要的富氮气体。本文通过在地面建立惰化系统模拟试验台,对国内某厂生产的膜机载空气分离装置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输入空气压力、输出产品气... 机载膜空气分离装置的用途就是提供飞机油箱惰性化技术所需要的富氮气体。本文通过在地面建立惰化系统模拟试验台,对国内某厂生产的膜机载空气分离装置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输入空气压力、输出产品气流量和海拔高度(环境背压)均对膜装置的分离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在低海拔高度下,当输入空气压力较低、而输出产品气流量要求较大时,该影响更为显著;(2)无论在什么海拔高度条件下,环境温度对膜装置分离性能均有一定影响;(3)输入空气温度对膜装置分离性能的影响较小。文章指出:在实际惰化系统设计中,需综合考虑输入空气压力、输出产品气流量、海拔高度和温度等因素,采取恰当的流量和浓度变化规律,才能满足飞机油箱在整个飞行时段内的惰化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膜空气分离装置 飞机油箱惰性化 富氮气体 分离特性
下载PDF
基于区域行进策略的飞机油箱检查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国臣 张成巍 李紫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15-2418,共4页
针对类似于飞机油箱环境中连续型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设计基于区域行进策略的路径规划算法,结合机器人本体结构约束规划到达油箱内任意给定目标点的路径。连续型机器人具有运动灵活性,但超冗余自由度导致了三维空间规划的多解性,增加... 针对类似于飞机油箱环境中连续型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设计基于区域行进策略的路径规划算法,结合机器人本体结构约束规划到达油箱内任意给定目标点的路径。连续型机器人具有运动灵活性,但超冗余自由度导致了三维空间规划的多解性,增加了算法的复杂度。采用降低维度的方式,通过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进行规划,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将飞机油箱的单舱划分为两个区域,根据目标点所处区域位置确定规划策略。最后,基于Matlab对所提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油箱 连续型机器人 路径规划 降低维度 区域行进策略
下载PDF
航空煤油中微生物污染及防治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郭启营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3,共4页
微生物对飞机油箱的腐蚀破坏严重,甚至导致油箱穿孔漏油,严重危害人身安全。通过对航空煤油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主要危害菌类及微生物对飞机油箱的腐蚀机理,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航空煤油中污染... 微生物对飞机油箱的腐蚀破坏严重,甚至导致油箱穿孔漏油,严重危害人身安全。通过对航空煤油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研究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主要危害菌类及微生物对飞机油箱的腐蚀机理,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航空煤油中污染微生物的种类主要有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其会引起管路堵塞和腐蚀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腐蚀 飞机油箱 航空煤油 分离纯化
下载PDF
机载制氮系统在油箱防火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辉 刘应书 +2 位作者 李永玲 杨雄 李虎 《低温与特气》 CAS 2009年第4期1-5,19,共6页
通过对世界各国飞机制氮系统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目前航空领域各种制氮方式,指出了分子筛联合制氧制氮系统在当前航空领域应用的广泛性和局限性,从该技术发展起来的用于油箱防火防爆技术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飞机防火 油箱惰化 机载制氮
下载PDF
飞机油箱水锤效应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璐 韩庆 杨爽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8年第4期489-500,共12页
水锤效应是飞机燃油箱的一种主要损伤模式,它可能引起油箱结构灾难性的破坏,分析水锤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燃油箱易损性的评估、燃油箱防护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破片速度衰减、箱内液体压力和壁板变形为对比参量,模拟一个等... 水锤效应是飞机燃油箱的一种主要损伤模式,它可能引起油箱结构灾难性的破坏,分析水锤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对燃油箱易损性的评估、燃油箱防护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破片速度衰减、箱内液体压力和壁板变形为对比参量,模拟一个等效飞机油箱在不同破片速度、质量(材料)、形状、入射角度、入射方向打击下及不同充液率时的水锤效应;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油箱的入/出射壁板变形公式。结果表明:随着破片速度、质量和油箱充液率的增大,水锤效应的破坏能力显著增强;破片形状对液体压力和壁板变形均具有一定的影响;破片的入射角度、方向将改变其在油液中的运动路径,进而影响水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冲击 飞机油箱 水锤效应 数值模拟 易损性
下载PDF
大飞机整体油箱用密封剂性能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绪忠 李素琴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5年第3期372-376,386,共6页
整体油箱密封剂是确保飞机油箱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性能、长寿命密封剂是目前大飞机油箱选用的趋势。介绍了三种大飞机整体油箱用密封剂(高粘附力贴合面密封剂、低密度填角密封剂、低粘附力密封剂)材料,重点分析了密封剂工艺、物理力... 整体油箱密封剂是确保飞机油箱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性能、长寿命密封剂是目前大飞机油箱选用的趋势。介绍了三种大飞机整体油箱用密封剂(高粘附力贴合面密封剂、低密度填角密封剂、低粘附力密封剂)材料,重点分析了密封剂工艺、物理力学及耐环境性能特点;结合大飞机整体油箱结构密封形式及要求,给出了大飞机整体油箱不同部位密封剂的选用建议,以期为大型飞机整体油箱密封剂选材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促进油箱用密封剂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飞机 整体油箱 密封剂
下载PDF
飞机油箱检查机器人设计与实现(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牛国臣 李泰文 王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42,共6页
为提高飞机油箱检查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降低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研究了一种油箱检查机器人,能代替检修人员进入油箱检查缺陷。设计了机器人整体结构,提出能进行运动模式切换的轮履复合式移动机构,以适应飞机油箱多桁条多隔舱环境。基于... 为提高飞机油箱检查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降低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研究了一种油箱检查机器人,能代替检修人员进入油箱检查缺陷。设计了机器人整体结构,提出能进行运动模式切换的轮履复合式移动机构,以适应飞机油箱多桁条多隔舱环境。基于远程操控及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建立控制系统结构,以便工作人员能在监控站方便的操控机器人及查看油箱内场景。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工作稳定可靠,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油箱 检查机器人 轮履复合式结构 远程操控 无线视频传输
下载PDF
连续型飞机油箱检查机器人设计与实现(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牛国臣 王瑾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7-93,共7页
针对机务人员检查飞机油箱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连续型机器人。根据蛇类脊椎骨结构特征和运动机理,采用球笼式万向节和圆柱螺旋弹簧作为连续型结构的关节段主体,以提高机器人的负载能力。基于对球笼式万向节等速运动特性获得了连续... 针对机务人员检查飞机油箱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连续型机器人。根据蛇类脊椎骨结构特征和运动机理,采用球笼式万向节和圆柱螺旋弹簧作为连续型结构的关节段主体,以提高机器人的负载能力。基于对球笼式万向节等速运动特性获得了连续型结构的运动学模型。本文根据设计原则设计了硬件系统和控制流程图,其中硬件系统包括上位机模块、连续型机构控制模块、连续型机构。最后进行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连续型飞机油箱检查机器人具有较强负载能力,这种连续型结构设计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油箱 连续型机器人 球笼式万向节 运动学模型 负载能力
下载PDF
商用客机撞击储油罐破坏效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涛 方秦 +1 位作者 吴昊 龚自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8-24,共7页
为揭示飞机撞击作用下储油罐的损伤破坏机理并为工程防护措施提供参考,建立了精细化的空客A320飞机和10 000 m3大型储油罐有限元模型,通过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位置的撞击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储油罐和飞机的动力响应和... 为揭示飞机撞击作用下储油罐的损伤破坏机理并为工程防护措施提供参考,建立了精细化的空客A320飞机和10 000 m3大型储油罐有限元模型,通过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位置的撞击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储油罐和飞机的动力响应和损伤破坏。结果表明:随着撞击高度的增加,储油罐的损伤破坏程度加重,罐体出现明显的"V"字形褶皱变形并被飞机地板穿透;不同位置处撞击力的时程变化趋势相似,但撞击力峰值有明显差别,其中2m高处的撞击力峰值(≈9.62×106N)≈11 m高处(≈7.13×106N)的1.35倍;不同位置处撞击位移差别较大,其中11 m高处的撞击位移峰值(≈8.35 m)≈2 m高处(≈0.73 m)的11倍;罐体变形在燃油重力作用下部分恢复,并且撞击位置越低恢复程度越大,其中2 m高处的恢复程度几乎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油罐 飞机撞击 数值模拟 损伤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