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化酶抑制剂letrozole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性逆转的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广丽 刘晓春 林浩然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3-479,共7页
在繁殖季节,采用腹部埋植方式,用非类固醇型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inhibitor,AI)letrozole以5mg/kg体重的剂量处理2龄雌性赤点石斑鱼(每4周埋植1次,共埋植2次),检查埋植后性腺组织结构、血清性类固醇激素以及脑和性腺芳香化酶活性的... 在繁殖季节,采用腹部埋植方式,用非类固醇型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inhibitor,AI)letrozole以5mg/kg体重的剂量处理2龄雌性赤点石斑鱼(每4周埋植1次,共埋植2次),检查埋植后性腺组织结构、血清性类固醇激素以及脑和性腺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一次埋植AI即可有效诱导雌性赤点石斑鱼发生不同程度的性逆转;性腺成熟指数明显下降;性腺中卵细胞退化,精原细胞增殖,出现大量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性逆转雄鱼的精巢在组织结构上与正常雄鱼精巢没有明显差异,部分鱼成为功能性雄鱼。第一次埋植AI后4周轻微挤压腹部有14.3%的鱼可排精,精子活力与正常雄鱼相同。第二次埋植后明显提高性逆转效果,排精率在第6、8周分别达到35.3%和48.4%。此外,埋植AI后性腺芳香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但脑部芳香化酶活性的变化不明显;血清11-酮基睾酮(11-ketotestosterone,11-KT)浓度显著增加,雌二醇(estradiol-17β,E2)水平显著降低,而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无明显变化。这些结果表明,AI主要通过抑制内源性E2的产生并提高11-KT水平,从而诱导赤点石斑鱼由雌性转变为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 芳香化酶抑制剂 性逆转
下载PDF
养殖2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的营养价值与畸形原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孔祥迪 刘莉 +5 位作者 李炎璐 于欢欢 翟介明 庞尊方 徐万土 陈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5,共8页
分析了在工厂化条件下养殖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出现的畸形现象,发现其发育畸形特征可分为脊椎畸形和鳃颌畸形两大类。为了获得其营养学研究的基础资料,采用营养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正常、脊椎畸形、鳃颌畸形3种类型的鱼形... 分析了在工厂化条件下养殖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出现的畸形现象,发现其发育畸形特征可分为脊椎畸形和鳃颌畸形两大类。为了获得其营养学研究的基础资料,采用营养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正常、脊椎畸形、鳃颌畸形3种类型的鱼形体指标、肌肉成分及品质。结果显示,(1)脊椎畸形与鳃颌畸形鱼的全长、肌肉率分别为(21.97±1.50)cm、(71.12±1.45)%和(22.43±0.12)cm、(71.28±0.39)%,都与正常鱼的指标值(25.70±0.75)cm、(78.58±0.20)%差异显著;(2)3种类型鱼的肌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比较接近,差异不显著。脊椎畸形鱼的粗脂肪含量为(3.55±0.06)%,与正常鱼和鳃颌畸形鱼(2.71±0.07)%、(2.48±0.01)%差异显著;(3)脊椎畸形鱼的氨基酸总量(TAA)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17.55±0.65)%、83.04,鳃颌畸形鱼分别为(15.89±0.11)%、73.82,低于正常鱼的(19.86±0.52)%和89.25;(4)从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和咀嚼性4个方面对3种类型鱼的肌肉品质评价研究表明,上述4个指标值的大小(规律)为正常鱼>脊椎畸性鱼>鳃颌畸形鱼。两类畸形鱼的营养价值低于正常鱼,其中鳃颌畸形鱼的最低。实验还对3类鱼脊椎、鳃颌骨中的Cu、Zn、Fe、Mn、Ca、P等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脊椎中其他各元素间含量差异不显著,仅有Fe、Mn差异显著,说明Fe、Mn可能造成人工养殖的赤点石斑鱼脊椎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畸形 肌肉营养成分 矿物质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精子超微结构及环境因子对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雅婷 张明清 +3 位作者 吴妤莘 赵会宏 张海发 舒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3-1530,共8页
为揭示赤点石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及环境因子对其精子活力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赤点石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盐度、pH值及不同浓度的NaCl、KCl、CaCl_(2)、MgCl_(2)、EDTANa_(2)溶液,探究这些因子对赤点... 为揭示赤点石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及环境因子对其精子活力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赤点石斑鱼精子的超微结构,设置不同梯度的温度、盐度、pH值及不同浓度的NaCl、KCl、CaCl_(2)、MgCl_(2)、EDTANa_(2)溶液,探究这些因子对赤点石斑鱼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成熟精子的结构特点是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内染色质致密,没有核泡(核空隙)。精子尾部细长,横切面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温度、盐度、pH值等环境因子对精子活力的影响表明,精子活力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31℃,27.5℃时精子寿命最长为37 min;适宜的盐度范围为15~35,盐度15时精子寿命最长为50 min;适宜的pH范围为7~9,pH为9时精子的运动时间最长为33 min。赤点石斑鱼精子在EDTANa_(2)溶液中呈抑制状态,在400~700 mmol/L的NaCl溶液、400~600 mmol/L的KCl溶液和500 mmol/L的CaCl_(2)溶液中精子均具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在MgCl_(2)溶液中赤点石斑鱼精子的活动能力不佳。赤点石斑鱼精子的最适温度范围与繁殖季节的最适水温范围符合,适宜盐度范围较广,对pH值的变化适应性较强。赤点石斑鱼精子在NaCl、KCl、CaCl_(2)溶液中活力较佳,在MgCl_(2)溶液和EDTANa_(2)溶液中呈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精子 超微结构 精子活力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豆油替代鱼油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体组成及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骥腾 姜宇栋 +4 位作者 杨云霞 韩涛 杨敏 郑普强 盛建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0-646,共7页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玉米淀粉为糖源,以豆油分别替代25%、50%、75%和100%的鱼油,配制4组等氮(50.26%—51.03%)、等能(20.82—21.01k J/g)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进行为期6周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过高的豆...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玉米淀粉为糖源,以豆油分别替代25%、50%、75%和100%的鱼油,配制4组等氮(50.26%—51.03%)、等能(20.82—21.01k J/g)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进行为期6周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过高的豆油替代会引起生长的下降。随着豆油替代水平的升高,饲料转换系数(FC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高值(1.96±0.42)出现在全豆油替代水平组,而蛋白质效率(PER)表现为相反的结果。全豆油替代组呈现相对最高的肝体比(HSI)值,但各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鱼水分和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投喂25%替代水平组的全鱼脂肪含量最高(P<0.05),但是在50%—100%替代水平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赤点石斑鱼鱼体脂肪酸组成明显受到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随着饲料豆油水平的升高,全鱼鱼体中的亚油酸(C18:2n6)含量显著升高(P<0.05),ARA(C20:4n6)、EPA(C20:5n3)和DHA(C22:6n3)含量在全豆油替代组最低。总之,饲料豆油替代水平不宜超过75%,过高的豆油替代水平可能会对赤点石斑鱼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并影响鱼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饲料替代 生长 体脂肪酸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 ♀)与云纹石斑鱼( E.moara ♂)杂交子一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5
作者 葛晓玉 吴水清 +3 位作者 陈仕玺 孙超 蔡雅博 郑乐云 《渔业研究》 2021年第3期231-238,共8页
以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为母本、云纹石斑鱼(E.moara)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获得正常发育的杂交子一代,俗称红云石斑鱼(红云斑)。本文通过活体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溶液,采用头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 以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为母本、云纹石斑鱼(E.moara)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获得正常发育的杂交子一代,俗称红云石斑鱼(红云斑)。本文通过活体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溶液,采用头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红云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红云石斑鱼染色体数目为48(即2n=4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各1对,2对为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20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臂数(NF)为56,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8=2m+2sm+4st+40t,NF=56。本研究为红云石斑鱼的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变异,以及杂交后代种质鉴定、性状选育和种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云纹石斑鱼 杂交子一代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cD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a collectin from red-spotted grouper(Epinephelus akaara)
6
作者 张之文 丁少雄 +3 位作者 王颖 毛勇 苏永全 王军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43-549,共7页
Lectin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innate immunity of invertebrates and vertebrates by recognizing and disposing of pathogens.We obtained the complete cDNA of a C-type lectin(EALec1) from Epinephelus akaara using RACE... Lectin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innate immunity of invertebrates and vertebrates by recognizing and disposing of pathogens.We obtained the complete cDNA of a C-type lectin(EALec1) from Epinephelus akaara using RACE.The complete EALec1 cDNA sequence was 827 bp.The 5-UTR and 3-UTR were 28 bp and 151 bp,respectively,in length.The sequence also contained a polyadenylation signal AATAAA and a poly(A) tail.The EALec1 cDNA encodes polypeptides with 215 amino acids,including a signal peptide of 31 amino acids.The protein has a cysteine-rich region at the N terminal,a collagenous region characterized by G-X-Y repeats,a neck region,and a typical carbohydrate-recognition domain(CRD),indicating that EALec1 is a collectin.The key recognition positions of this CRD are EPD,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fish.These are likely the interim types,between mannan-binding lectin and galactose-binding lectin.We evaluated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EALec1 in 12 different tissues using RT-PCR.EALec1 was expressed in all tissues,though at different levels.In addition,we inserted EALec1 into an expression vector(pET-28a) for transformation into the BL21 engineering bacteria.Based on enzyme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of the positive clone,w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 EALec1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克隆 石斑鱼 胶凝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CDNA序列 重组表达载体 C型凝集素 无脊椎动物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精子的超低温冷冻及短期保存 被引量:4
7
作者 郑乐云 黄种持 +2 位作者 危林丹 黄长江 董巧香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4,共7页
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精子的激活特点、超低温冷冻方案筛选、短期保存、受精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温25℃、比重为1.018的海水对赤点石斑精子具有最佳的激活效果,活力为(82.50±4.18)%;在进行超低温冷冻时... 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精子的激活特点、超低温冷冻方案筛选、短期保存、受精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温25℃、比重为1.018的海水对赤点石斑精子具有最佳的激活效果,活力为(82.50±4.18)%;在进行超低温冷冻时,选择距离液氮面7 cm的高度进行降温,获得冻后活力为(65.83±3.76)%,显著高于1、3、15 cm的处理组(P<0.0001),利用冻存液B(含30 g/L海藻糖、10%DMSO的生理盐水)冻存赤点石斑精子,冻精活力为(67.92±3.96)%,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冻存液(P<0.05);通过优化的方案(冻存液B,7 cm高度)冻存得到精子可获得较好的受精效果,受精率为(74.55±4.31)%,而相应的鲜精受精率可达(87.42±4.63)%,二者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7);短期保存的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精子在4℃环境中保存约两周后活力降低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 精子 超低温冷冻 低温保存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MCP基因原核表达条件优化(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友禄 冯娟 +3 位作者 孙秀秀 郭志勋 闫云锋 黄剑南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6期59-63,共5页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of MCP gene of 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 [Method] The MCP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al genome by RT-PCR. The r...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of MCP gene of 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 [Method] The MCP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al genome by RT-PCR. The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 pRSET A-MCP was constructed and transformed into BL21(DE3)plysS to express proteins with induction in different media, at different pH, o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Resul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recombinant bacteria reached a peak with induction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 SOB or LB medium, pH 7.0, 37 ℃ while the fusion protein was about 44.5 kD in molecular weight. [Conclusion] This study 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GNNV-MCP vac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NEPHELUS akaara NNV MCP EXPRESSION CONDITIONS
下载PDF
自然产卵的赤点石斑鱼胚胎及仔鱼形态发育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付永忠 王云新 +2 位作者 黄国光 刘晓春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4,共4页
介绍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人工种苗繁殖生产中,以自然产出的受精卵产出的受精卵为材料,进行 孵化、培育,连续观察该种鱼的胚胎发育过程及仔鱼的形态,并对其作的详细描述.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受精卵 胚胎发育 仔鱼 形态发育 自然产卵 人工繁殖 水温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两种芳香化酶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广丽 刘晓春 +2 位作者 张勇 贝锦新 林浩然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1-799,共9页
以赤点石斑鱼 (Epinephelusakaara)脑垂体中提取的RNA为模板 ,根据芳香化酶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利用GeneRacerTM 技术 ,克隆出两种芳香化酶即脑芳香化酶 (P4 5 0aromB)和性腺芳香化酶 (P4 5 0aromA)的cDNA ,其全长分别为 190 1bp (编码... 以赤点石斑鱼 (Epinephelusakaara)脑垂体中提取的RNA为模板 ,根据芳香化酶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利用GeneRacerTM 技术 ,克隆出两种芳香化酶即脑芳香化酶 (P4 5 0aromB)和性腺芳香化酶 (P4 5 0aromA)的cDNA ,其全长分别为 190 1bp (编码 5 0 9aa)和 1833bp (编码 5 18a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赤点石斑鱼两种芳香化酶cDNA序列的同源性为 5 1 6 % ,氨基酸序列之间同源性为 6 2 5 % ,与斜带石斑鱼两种芳香化酶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94 7%和 97 9%。对 8个科的 10种鱼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 ,结果与根据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分类进化地位基本一致。以特异性引物扩增雌、雄赤点石斑鱼各种组织 (垂体、嗅球、端脑、下丘脑、中脑、后脑、延脑、心脏、肾脏、肝脏、脾脏、性腺、鳃、胃、肠、皮肤、脂肪、肌肉、头肾、胸腺、鳔 ) ,以β actin作内标比较各组织芳香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结果表明 ,赤点石斑鱼脑芳香化酶 (P4 5 0aromB)有广泛的组织分布 ,脑和垂体的表达量很高 ,各组织表达量有明显的雌、雄差异 ;而性腺芳香化酶 (P4 5 0aromA)表达主要集中于垂体和性腺 ,且不论雌雄 ,其性腺表达量均高于脑垂体 ,和P4 5 0aromB的表达模式明显不同 ,表现为在脑部 ,P4 5 0aromB表达量高于P4 5 0aromA ,而在性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酶 P450 性腺 脑垂体 表达量 克隆 DNA 赤点石斑鱼 组织特异性 头肾
下载PDF
云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及生长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杨求华 黄种持 +3 位作者 郑乐云 李雷斌 刘银华 许朝辉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4-231,共8页
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赤点石斑鱼(E.akaara,♂)进行了杂交实验,并对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受精卵为圆形、透明、浮性卵,卵径0.858±0.022 mm,有油球一个... 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赤点石斑鱼(E.akaara,♂)进行了杂交实验,并对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杂交子代受精卵为圆形、透明、浮性卵,卵径0.858±0.022 mm,有油球一个,居卵中央;在水温26±0.5℃、盐度32、pH 8.2、静水微充气的孵化条件下,胚胎可以正常发育,共经历了受精卵、卵裂、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6个阶段28个时期,历时25h 15 min完成胚胎发育。统计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的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7.3%、91.6%和9.5%。在仔稚幼鱼生长方面,杂交石斑鱼的生长速度介于云纹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之间,快于云纹石斑鱼而慢于赤点石斑鱼,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 杂交 胚胎发育 生长
下载PDF
盐度对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及仔鱼活力的判断 被引量:80
12
作者 王涵生 方琼珊 郑乐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4-350,共7页
观察比较了10个盐度梯度(44.0、41.0、38.0、35.0、自然海水盐度30.5~32.5、27.0、24.0、21.0、18.0、15.0)下赤点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对12批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并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受... 观察比较了10个盐度梯度(44.0、41.0、38.0、35.0、自然海水盐度30.5~32.5、27.0、24.0、21.0、18.0、15.0)下赤点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对12批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并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38.0~24.0,最适盐度为35.0~27.0。盐度高于35.0,孵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仔鱼畸形率则随之升高。盐度低于24.0,孵化率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仔鱼畸形率则随之升高。从盐度38.0到41.0以及24.0到21.0是2个对受精卵孵化率和仔鱼畸形率影响很大的盐度梯度。高于或低于这2个盐度梯度,孵化率即明显大幅度降低,畸形率则大幅度升高。赤点石斑鱼仔鱼的SAI值为3.19~12.42,低于长吻鯵和黄条鰤的SAI值。仔鱼的SAI值与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呈正相关关系。只有SAI值大于5的仔鱼才有可能被进一步培育成苗,低于5的将在数天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赤点石斑鱼 受精卵 发育 仔鱼活力 不投饵存活系数
下载PDF
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与其亲本形态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水清 郑乐云 +5 位作者 罗辉玉 黄种持 林克冰 邱峰岩 吴精灵 林金波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4,共8页
研究了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赤点石斑鱼(E.akaara)♂]与其亲本的生长差异。采用形态学测量方法,分别测定了3种石斑鱼体质量和7个形态性状,对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进行通径分析,并分析杂交子代杂种优... 研究了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赤点石斑鱼(E.akaara)♂]与其亲本的生长差异。采用形态学测量方法,分别测定了3种石斑鱼体质量和7个形态性状,对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进行通径分析,并分析杂交子代杂种优势。结果显示,3种石斑鱼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体质量与全长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0.932,杂交子代体质量与尾柄高的相关性最高(0.955),与全长的相关系数为0.927;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斜带石斑鱼保留体长、体高、尾柄高和体厚,赤点石斑鱼保留全长、体高和尾柄高,杂交子代保留全长、体高、尾柄高和体厚。对杂交子代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发现,体质量平均杂种优势为3.43%,体长平均杂种优势为3.02%,杂交子代同时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和负向超亲优势。该研究表明杂交子代(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的差异要小于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形态性状更偏向于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 杂交子代 通径分析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RAPD和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蒙子宁 杨丽萍 +5 位作者 吴丰 张勇 刘晓春 郭奕惠 庄怡谋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80,共6页
斜带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对这两种石斑鱼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和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变异分析。计算多态位点百分率、基因多样性和香农信息指数等遗传参数,以此评估种内遗传变异水平;... 斜带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对这两种石斑鱼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和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变异分析。计算多态位点百分率、基因多样性和香农信息指数等遗传参数,以此评估种内遗传变异水平;通过统计变异位点、平均核苷酸差异数、核苷酸多样性以及种间平均每位点核苷酸替代数进行基因序列变异分析,并构建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赤点石斑鱼,这可能与它们在种内特定遗传结构、分布范围大小、自然资源状况的差异有关;斜带石斑鱼和赤点石斑鱼之间检测到的种特异RAPD条带以及基因序列的变异,可作为种间分子鉴定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 RAPD 线粒体CYTB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小肽对石斑鱼生长、消化酶、血清生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书燕 林黑着 +6 位作者 黄忠 周传朋 王珺 王芸 戚常乐 杨小立 廖经球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3,共9页
设计6组实验,测定在3种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44%,48%,52%)下添加2种水平的小肽(0.05%,0.1%)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消化酶、血清生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饲料分别为D1(44%,0.05%),D2(44%,0.1%),D3(48%,0.05%),D4(48%,0.... 设计6组实验,测定在3种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44%,48%,52%)下添加2种水平的小肽(0.05%,0.1%)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生长、消化酶、血清生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饲料分别为D1(44%,0.05%),D2(44%,0.1%),D3(48%,0.05%),D4(48%,0.1%),D5(52%,0.05%),D6(52%,0.1%)。每组饲料3个平行,每个玻璃钢纤维桶(500 L)放15尾石斑鱼[初始体质量(42.16±0.23)g],实验进行8周。结果显示,各组石斑鱼增重、特定生长率、肌肉粗蛋白、脂肪和灰分无显著差异,随着蛋白质和小肽水平的增加,肌肉粗脂肪、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质量浓度降低(P<0.05);胃蛋白酶活性在D2组最高,小肽对肠道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不存在显著影响,在D1组活性较高(P>0.05);各组石斑鱼肝脏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差异不显著(P>0.05)。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小肽可以降低石斑鱼的蛋白需求,促进脂肪代谢,增加消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 小肽 饲料蛋白质 生长 血清生化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杂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刘付永忠 赵会宏 +4 位作者 刘晓春 林浩然 黄国光 张海发 王云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5,共4页
叙述了4批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杂交的初步结果。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取得杂交受精卵,受精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的畸形率与雌鱼的卵质有关;杂交组与对照组的斜带石斑鱼相比,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无显著差异,但发育速度较快... 叙述了4批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杂交的初步结果。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取得杂交受精卵,受精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和仔鱼的畸形率与雌鱼的卵质有关;杂交组与对照组的斜带石斑鱼相比,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无显著差异,但发育速度较快;杂交组仔鱼与对照组仔鱼在孵化后11 d内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但12 d后杂交组仔鱼增长显著;杂交组仔鱼的不投饵活力系数SAI和育苗成活率较对照组显著高,初步表现出杂交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斜带石斑鱼♀杂交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陈学豪 林利民 洪惠馨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07-412,共6页
本文探讨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饵料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生长的影响。通过60d度验得出:在各配合饵料组中,蛋白质含量为49.52%的试验的相对增重率(46.84%)体长相对增长率(15.96%)、蛋白质效率(60.35%)和... 本文探讨了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饵料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akaara)生长的影响。通过60d度验得出:在各配合饵料组中,蛋白质含量为49.52%的试验的相对增重率(46.84%)体长相对增长率(15.96%)、蛋白质效率(60.35%)和饵料转化率(29.85%)等均为最佳。配合饵料组鱼体肌肉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也均优于对照组,而更接近野生鱼。经回归方程分析,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饵料中蛋白质最适含量为48.37%~4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配合铒料 蛋白质 含量
下载PDF
外源激素诱导赤点石斑鱼雄性化 被引量:18
18
作者 洪万树 张其永 +2 位作者 公茂军 林伟雄 上官步敏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74-380,T002,共8页
以每次剂量为体重的5×10-6(m/m)17α-甲基睾酮(17α-MT)投喂2~4龄赤点石斑鱼,成功地促使其提早3~4a性转变为具有生殖功能的雄性鱼。经50d投喂药饵46次,累积总剂量达到鱼体重的241.3×10-6(m/m)时,性腺中的... 以每次剂量为体重的5×10-6(m/m)17α-甲基睾酮(17α-MT)投喂2~4龄赤点石斑鱼,成功地促使其提早3~4a性转变为具有生殖功能的雄性鱼。经50d投喂药饵46次,累积总剂量达到鱼体重的241.3×10-6(m/m)时,性腺中的卵巢组织萎缩,绝大部分卵母细胞已退化;精巢组织发达,间质细胞数量增多,精小囊内充满成熟精子,雄性化率达100%。实验组的流精率为93.5%。雄性化后的平均成熟系数为2.30%,与自然海区的相近似。精子寿命90min,活率94.6%。激素诱导的精液与催产诱导雌性鱼成熟卵子进行人工授精,受精率81.1%,胚胎发育正常,受精后23h30min孵出仔鱼,孵化率76.7%。证实了经外源激素诱导雄性化的赤点石斑鱼精子具有受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17α-甲基睾酮 雄性化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症的组织病理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蠡 黄剑南 +4 位作者 翁少萍 王云新 刘付永忠 张海发 何建国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9-523,共5页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患病赤点石斑鱼苗,呈Beta诺达病毒阳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鱼的脑、视网膜、脊髓有空泡。在脑部,空泡主要分布在端脑、间脑和小脑。受感染的细胞明显收缩、致密变化和嗜碱性。包涵体常为圆形,大...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患病赤点石斑鱼苗,呈Beta诺达病毒阳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鱼的脑、视网膜、脊髓有空泡。在脑部,空泡主要分布在端脑、间脑和小脑。受感染的细胞明显收缩、致密变化和嗜碱性。包涵体常为圆形,大小不一。透射电镜下,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可观察到含有病毒粒子的致密体。病毒粒子呈等面体,无外膜,直径为25~28nm,随机分布在细胞质或在致密体内排列成晶格状。致密体大小不一。偶尔观察到较大致密体的外膜已破裂,病毒粒子被释放到细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Beta诺达病毒 病毒性神经坏死症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7个地理群体的AFLP分析(英文)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省平 胡晓丽 刘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应用AFLP技术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7个地理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大亚湾群体和舟山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湛江群体最高;通过UPGMA聚类,7个群体88个个体明显分成3支,三... 应用AFLP技术对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7个地理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大亚湾群体和舟山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湛江群体最高;通过UPGMA聚类,7个群体88个个体明显分成3支,三亚群体单独聚为一支(Clade A),湛江群体的部分个体聚类为一支(Clade B),湛江群体剩余个体和其他5个群体的个体聚为一支(Clade C)。其中在分支C中存6个小的分支,这6支中个体间基本以地理群体进行聚类。研究结果为赤点石斑鱼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遗传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AFLP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