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桐种子及果皮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玲玲 周文明 +2 位作者 洪东风 陆勇芹 梅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4-276,共3页
利用生长速率法和滤纸片法研究了海桐种子及果皮的4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菌和2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各提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海桐种子氯仿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对2种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海桐 提取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海桐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彩霞 李彩芳 +2 位作者 郅妙利 王二辉 康文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79-1582,共4页
目的比较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桐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采用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分别鉴定了62种和58种成分。结论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十一烷、壬烷等烷烃的含量增加;并且提取出了水蒸气蒸馏... 目的比较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桐花中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方法采用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分别鉴定了62种和58种成分。结论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十一烷、壬烷等烷烃的含量增加;并且提取出了水蒸气蒸馏法不能蒸馏出来的一些成分,如马鞭草烯醇、γ-榄香烯、白菖烯、(-)-α-古芸烯、绿花白千层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花 固相微萃取 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油
下载PDF
海桐花蕾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彩芳 李昌勤 +1 位作者 袁王俊 康文艺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3-16,36,共5页
目的:提取海桐花蕾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并用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了67种和41种成分,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十一烷、壬烷、α-荜澄茄... 目的:提取海桐花蕾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并用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了67种和41种成分,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十一烷、壬烷、α-荜澄茄油烯等的含量增加;同时提取出了水蒸气蒸馏法不能蒸馏出来的一些成分,如:α-胡椒烯、α-金合欢烯、β-月桂烯、马鞭草烯等。结论: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花蕾 固相微萃取 水蒸气蒸馏 GC-MS 挥发油
下载PDF
海桐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江汉美 李婷 +4 位作者 郭彧 杨珊 唐瑶兴 何冬黎 卢金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7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海桐科植物海桐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5个峰,并且确认了其中45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大根香叶烯D(29.36%)、2-异丙烯-1,3,5-三... 目的:分析海桐科植物海桐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5个峰,并且确认了其中45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多的有大根香叶烯D(29.36%)、2-异丙烯-1,3,5-三甲苯(16.54%)及β-蒎烯(5.81%)。结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海桐挥发油的化学组分,为海桐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 水蒸气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海桐花头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兆琳 李海泉 +2 位作者 陈宁 薛敦渊 陈耀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0-73,共4页
本文采用预柱吸附—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海桐花头香的化学成分.各组分的分离和鉴定在 OV—17(柱Ⅰ)和HP—5(柱Ⅱ)两种石英毛细管拄上进行.在柱Ⅰ上分离出46个组分,鉴定了24个成分;在往Ⅱ上分离出62个组分,鉴定了19个成分.在两... 本文采用预柱吸附—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海桐花头香的化学成分.各组分的分离和鉴定在 OV—17(柱Ⅰ)和HP—5(柱Ⅱ)两种石英毛细管拄上进行.在柱Ⅰ上分离出46个组分,鉴定了24个成分;在往Ⅱ上分离出62个组分,鉴定了19个成分.在两个柱上共鉴定出31个成分.主要成分为乙酸苄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花 化学成分 质谱 海桐花头香
下载PDF
夜间低温后日间光照对海桐和榕树叶片的光抑制以及光系统II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文海 肖宜安 龙婉婉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7-470,共4页
夜间低温导致海桐和榕树叶片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天线转化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其后日间光照先引起海桐叶片Fv/Fm、ΦPSII、Fv'/Fm'稍微降... 夜间低温导致海桐和榕树叶片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天线转化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其后日间光照先引起海桐叶片Fv/Fm、ΦPSII、Fv'/Fm'稍微降低,其后又逐渐得到恢复,但NPQ却表现出相反趋势;夜间低温及随后的日间光照并未对海桐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初始荧光强度(Fo)产生影响。夜间低温后日间光照进一步引起榕树叶片Fv/Fm、ΦPSII、Fv'/Fm'、qP、NPQ下降,在午后光照减弱后仍不能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 榕树 夜间低温后日间光照 光抑制 光系统Ⅱ功能 夜间低温 光系统Ⅱ 叶片 光照 非光化学猝灭
下载PDF
两种海桐属植物种子油脂肪酸组成的分析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翁德宝 汪海峰 黄雪芳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0年第3期6-8,共3页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了海桐属 2种植物 (海桐和皱叶海桐 )的籽油 ,使用气相色谱法 (GC)分析鉴定了其油脂的脂肪酸组分。 2种籽油均含有 6种脂肪酸 ,主要脂肪酸成分均为软脂酸 (C16∶0 )和油酸 (C18∶1)。其含量 ( % )分别为 :软脂酸 (C16∶... 采用有机溶剂抽提了海桐属 2种植物 (海桐和皱叶海桐 )的籽油 ,使用气相色谱法 (GC)分析鉴定了其油脂的脂肪酸组分。 2种籽油均含有 6种脂肪酸 ,主要脂肪酸成分均为软脂酸 (C16∶0 )和油酸 (C18∶1)。其含量 ( % )分别为 :软脂酸 (C16∶0 ) 2 9.66,3 4 .72 ;油酸 (C18∶1) 66.4 3 ,62 .54。这两种油脂中 ,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优势 ,因而品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 皱叶海桐 种子油 脂肪酸
下载PDF
海桐叶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相的除草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霞 罗小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5期201-208,共8页
为了找到海桐叶器官中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采用琼脂法研究海桐叶乙醇溶液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相对夏至草、生菜、小麦和稗草4种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桐叶乙醇溶液提取物对4种受体植物幼苗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为了找到海桐叶器官中除草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采用琼脂法研究海桐叶乙醇溶液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相对夏至草、生菜、小麦和稗草4种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桐叶乙醇溶液提取物对4种受体植物幼苗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生菜、小麦和夏至草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稗草;进一步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提取物进行萃取,获得含水相在内的4个萃取相,尽管它们对4种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较大差异,但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说明乙醇提取物及其4个不同溶剂萃取相中均存在高除草活性物质,且种类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 乙醇提取物 萃取相 受体植物 除草活性
下载PDF
非均衡环境下海桐和日本珊瑚树水分生理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黛 谈锋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4-56,共3页
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了海桐和日本珊瑚树同一植株同一冠层不同方位叶片蒸腾速率和气象因子的变化,同时测定了植物的水分状况,探讨了水分生理对不同微环境的适应,结果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并通过影响气孔... 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了海桐和日本珊瑚树同一植株同一冠层不同方位叶片蒸腾速率和气象因子的变化,同时测定了植物的水分状况,探讨了水分生理对不同微环境的适应,结果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并通过影响气孔频度、气孔大小和Wb/Wf比值影响蒸腾速率,从而影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生理 珊瑚树 适应性研究 日本 海桐 非均衡 光量子通量密度 叶片相对含水量 叶片蒸腾速率 气象因子 水分状况 同时测定 主要因子 气孔大小 气孔计 微环境 冠层 植株
下载PDF
海桐煤污病的病原菌分离与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莉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6期532-538,共7页
用2种方法对园林植物海桐Pittosporum tobira(Thunb.)Ait煤污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获得海桐煤污病病原菌若干株,经鉴定均为子囊菌亚门座囊菌目煤炱科煤炱属Capnodium sp.的种类;同时还测定了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2种杀菌剂对其中... 用2种方法对园林植物海桐Pittosporum tobira(Thunb.)Ait煤污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获得海桐煤污病病原菌若干株,经鉴定均为子囊菌亚门座囊菌目煤炱科煤炱属Capnodium sp.的种类;同时还测定了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2种杀菌剂对其中1株病原菌(GNl)的室内生长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百菌清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GNl)均有很强的毒力;而其中甲基托布津的杀菌力比百菌清的强。在不同浓度之间,甲基托布津以0.0025g·mL^-1(即400倍液)杀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平均为5.20cm);百菌清则以0.0033g·mL^-1(即300倍液)杀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平均为4.40cm)。2种杀菌剂的持效期不同,甲基托布津为10d,百菌清为7-1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 煤污病 病原菌分离 杀菌剂 毒力测定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海桐中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金清 杨小金 +3 位作者 李婷 张锐 李雨玲 郭彧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734-1736,共3页
目的:分析海桐果实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海桐果实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分离分析。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α-蒎烯(72.38%),其次为γ-... 目的:分析海桐果实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海桐果实进行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进行分离分析。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22种化学成分。萃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α-蒎烯(72.38%),其次为γ-杜松烯(5.66%)、1-异丙烯基-3-异丙酯苯(5.21%)。结论:首次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海桐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为海桐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海桐种子醇提物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及抗内毒素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晓凯 张秀莲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研究海桐种子乙醇总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from seeds of Pittosporum tobira Ait,EESPTA)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考察其抗内毒素活性。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EESPTA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初步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 目的研究海桐种子乙醇总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from seeds of Pittosporum tobira Ait,EESPTA)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考察其抗内毒素活性。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EESPTA的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初步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采用终点基质显色法鲎实验检测其对细菌内毒素的清除效果,考察其抗内毒素活性。结果共检测出并初步分析鉴定32个色谱峰,占该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9.82%。在EESPTA的挥发性成分中,1R,4S,7S,11R-2,2,4,8-四甲基三环[5.3.1.0(4,11)]十一碳-8-烯含量高达54.78%,其他含量较高的成分有2-亚甲基-胆甾烷-3-醇(7.27%)、蛇麻烷-1,6-二烯-3-醇(6.23%)、4-甲基-5-癸醇(4.11%)、绿花白千层醇(3.86%)、别香橙烯(3.80%)、反式-2,3-二甲基丙烯酸(3.50%)、二氢-噻喃-3,5-二醇-四氢-4-甲基-4-氮-二乙酸乙酯(2.04%)等成分。结论 EESPTA具有较明显的抗细菌内毒素活性,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桐药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种子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抗内毒素作用
原文传递
广西产海桐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13
作者 苏秀芳 梁振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广西产海桐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海桐叶挥发油中鉴定了10个化合物,占总面积的10... 目的:分析研究广西产海桐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海桐叶挥发油中鉴定了10个化合物,占总面积的100%,主要成分为绿花白千层醇(40.09%)、十六烷(15.13%);从海桐花挥发油中鉴定了6个化合物,占总面积的100%,主要成分为绿花白千层醇(60.33%)、肉豆蔻醚(17.40%)、喇叭茶醇(5.69%)。结论:广西产海桐叶、花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绿花白千层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 挥发油 气相质谱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