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1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ective mechanism of Paeoniae Radix Alba against chemical liver injury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molecular docking,and in vitro experiments
1
作者 Shuangqiao Liu Xin Liu +7 位作者 Sijia Jiang Min Fu Jinxi Hu Jiaqi Liu Xiaoxu Fan Yingtong Feng Shujing Zhang Jingxia W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CAS 2024年第1期55-66,共12页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validate the potential targets of Paeoniae Radix Alba(P.Radix,Bai Shao)in protecting against chemical liver injury through network pharmacology,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and in vitro cell e...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validate the potential targets of Paeoniae Radix Alba(P.Radix,Bai Shao)in protecting against chemical liver injury through network pharmacology,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and in vitro cell experiments.Methods:Network pharmacology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common potential targets of P.Radix and chemical liver injury.Molecular docking was used to fit the components,which were subsequently verified in vitro.A cell model of hepatic fibrosis was established by activating hepatic stellate cell(HSC)-LX2 cells with 10 ng/m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he cell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the active substance of P.Radix,and then evaluated using the cell counting kit-8 assay,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nd western blot.Results:Analysis through network pharmacology revealed 13 key compounds of P.Radix,and the potential targets for preventing chemical liver injury were IL-6,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jun protooncogene,heat shock protein 90 alpha family class A member 1(HSP90AA1),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PTGS2,and CASP3.Gene Ontology(GO)enrichment analysis indicated the involvement of response to drugs,membrane rafts,and peptide bindin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enrichm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main pathways involved 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 and chemical carcinogenesis-receptor activation.Paeoniflorin and albiflorin exhibited strong affinity for HSP90AA1,PTGS2,PPARG,and CASP3.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GP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COL-I,COL-III,IL-6,TNF-a,IL-1β,HSP-90a,and PTGS2 while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PPAR-γand CASP3 in activated HSC-LX2 cells.Conclusion:P.Radix primarily can regulate targets such as HSP90AA1,PTGS2,PPARG,CASP3.TGP,the main active compound of P.Radix,protects against chemical liver injury by reduc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activating apoptotic proteins,and promoting the apoptosis of activated H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eoniae Radix alba Total glycosides of paeony Chemical liver injury Liver fibrosis Network pharmacology Hepatic stellate cells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Morus alba Reinforced Poly-Lactic Acid with Elevated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2
作者 Girish Kumar Reddy Madda Jens Schuster Yousuf Pasha Shaik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24年第7期186-200,共15页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Morus alba combined with polylactic aci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natural fibers. The study uses three different fiber and PLA compositions - 20%, 30...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Morus alba combined with polylactic acid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natural fibers. The study uses three different fiber and PLA compositions - 20%, 30%, and 40% respectively - to produce composite materials. In addition, another composite with the same fiber volume is treated with a 4% NaOH solution to impro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composites are processed by twin-screw extrusion, granulation, and injection molding. Tensile strength measurements of raw fibers and NaOH-treated fiber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 single-fiber tensile test with a gauge length of 40 mm.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NaOH surface treatment increases the resistance against tensile loading and exhibited improved properties for raw fiber strands. The diameter of the fibers was measured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 During this research, flexural tests, impact test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HDT)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developed composite samp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aOH-treated Morus alba-reinforced polylactic acid outperform both virgin PLA samples and untreated Morus alba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us alba Fiber (MAF) White Mulberry Polylactic Acid (PLA) Sodium Hydroxide (NaOH) Solution Single Fiber Tensile Test Thermal Stability Optical Microscopy
下载PDF
Radix Paeoniae Alba attenuates Radix Bupleuri-induced hepatotoxicity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to alleviate the inhibition of saikosaponins on glutathione synthetase 被引量:4
3
作者 Congcong Chen Wenxia Gong +4 位作者 Junshen Tian Xiaoxia Gao Xuemei Qin Guanhua Du Yuzhi Zhou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40-659,共20页
Radix Bupleuri(RB)is commonly used to treat depression,but it can also lead to hepatotoxicity after longterm use.In many anti-depression prescriptions,RB is oft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Radix Paeoniae Alba(RPA)as an... Radix Bupleuri(RB)is commonly used to treat depression,but it can also lead to hepatotoxicity after longterm use.In many anti-depression prescriptions,RB is oft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Radix Paeoniae Alba(RPA)as an herb pair.However,whether RPA can alleviate RB-induced hepatotoxicity remain unclear.In this work,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RB had a dose-dependent antidepressant effect,but the optimal antidepressant dose caused hepatotoxicity.Notably,RPA effectively reversed RB-induced hepatotoxicity.Afterward,the mechanism of RB-induced hepatotoxicity was confirm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ikosaponin A and saikosaponin D could inhibit GSH synthase(GSS)activity in the liver,and further cause liver injury through oxidative stress and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B)/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pathway.Furthermore,the mechanisms by which RPA attenuates RBinduced hepatotoxicity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RPA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intestinal bacteria with glycosidase activity,thereby promoting the conversion of saikosaponins to saikogenins in vivo.Different from saikosaponin A and saikosaponin D,which are directly combined with GSS as an inhibitor,their deglycosylation conversion products saikogenin F and saikogenin G exhibited no GSS binding activity.Based on this,RPA can allevi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saikosaponins on GSS activity to reshape the liver redox balance and further reverse the RB-induced liver inflammatory response by the NFkB/NLRP3 pathway.In conclusion,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promoting the conversion of saikosaponins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to attenuate the inhibition of GSS is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by which RPA prevents RB-induced hepatotox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x Bupleuri Radix Paeoniae alba HEPATOTOXICITY Gut microbiota SAIKOSAPONINS Combination mechanisms
下载PDF
红瑞木果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长久 李文超 +2 位作者 张朝立 孟令锴 王春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0期139-1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红瑞木果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初步探索,为其后续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羟基自由基(·OH)清除实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实验和三价铁离子(Fe^(3+))还原实验,测定... 目的通过对红瑞木果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初步探索,为其后续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分别采用羟基自由基(·OH)清除实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实验和三价铁离子(Fe^(3+))还原实验,测定并计算红瑞木果多糖在0.25~1.50 mg/mL浓度范围内对DPPH·、·OH的清除率和对Fe^(3+)的还原力。结果红瑞木果多糖对DPPH·、·OH的清除率和对Fe^(3+)的还原力均有影响,且随浓度增加,其影响作用随之增强。当红瑞木果多糖浓度达到1.50 mg/mL时,其对DPPH·、·OH的清除率和对Fe^(3+)的还原力分别达到79.3%、60.6%和0.565。结论红瑞木果多糖对DPPH·、·OH均有清除作用,对Fe^(3+)有还原作用,是天然有效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瑞木果 多糖 抗氧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白芍标准煎液指纹图谱及化学成分指认
5
作者 于小红 马致洁 梅雪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5,共7页
目的建立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对白芍有效成分进行指认,以期为白芍饮片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0批白芍饮片,分别制备白芍标准煎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建... 目的建立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对白芍有效成分进行指认,以期为白芍饮片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0批白芍饮片,分别制备白芍标准煎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建立白芍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以2012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通过与对照品比对、与文献核对质谱数据,对共有峰进行指认。结果经检测,10批白芍标准煎液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2个共有峰,各峰分离度较好,各样品间相似度均>0.9;共指认出5个共有峰: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除虫菊素Ⅱ,苯甲酰芍药苷。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为白芍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标准煎液 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 成分指认
下载PDF
响应面BBD法优化红瑞木果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
6
作者 高长久 梁启超 +3 位作者 李文超 王春辉 孟令锴 张朝立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9期44-49,共6页
目的:运用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法分析提取时间、功率、温度和液料比4种因素对红瑞木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方法:首先进行超声辅助提取红瑞木果多糖的单因素试验,获得提取时间、功率... 目的:运用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法分析提取时间、功率、温度和液料比4种因素对红瑞木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方法:首先进行超声辅助提取红瑞木果多糖的单因素试验,获得提取时间、功率、温度和液料比的最佳范围,进一步利用BBD建造模型,进行多糖提取率的测定,建立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然后构建响应面和等高线图,最后进行最优参数的检验,从而确定4种因素的影响大小和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单因素实验显示,当温度、时间、功率和液料比分别为50℃、15 min、400 W和(20∶1)mL/g时,多糖提取率最大;拟合分析方程显示,影响红瑞木果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功率>时间>温度>液料比;选取提取温度(40℃、50℃、60℃)、时间(10 min、15 min、20 min)、功率(300 W、400 W、500 W)、液料比(15∶1、20∶1、25∶1) mL/g进行响应面与等高线图分析,每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红瑞木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均呈椭圆形,交互作用均明显;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显示,当温度、时间、功率和液料比分别为50℃、17 min、416 W、(19∶1)mL/g时,提取率为6.36%,与BBD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当。结论:采用响应面BBD法所优化的红瑞木果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和较高的提取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瑞木果 多糖 超声提取 响应面 工艺优化
下载PDF
^(60)Co-γ辐射对2种锦带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张洁 宋佳宝 史宝胜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为了探究辐射诱变对“白花锦带花”和“锦带花”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0~3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白花锦带花”与“锦带花”休眠期种子,观测辐射对锦带花生长的影响,测定其生长量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 为了探究辐射诱变对“白花锦带花”和“锦带花”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0~300 Gy)的^(60)Co-γ射线辐射“白花锦带花”与“锦带花”休眠期种子,观测辐射对锦带花生长的影响,测定其生长量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指标、光合作用参数、SOD、POD、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辐射剂量的增大,苗高、叶长、叶宽、节间距、叶绿素荧光、光合作用参数、SOD活性、POD活性出现了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0 Gy时到达了峰值。同时,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MDA含量明显升高。综上所述,在(2 Gy/min)剂量率的辐射条件下“白花锦带花”种子较适宜的诱变剂量为50 Gy,而“锦带花”以50~100 Gy最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锦带花 锦带花 ^(60)Co-γ射线 辐射育种
下载PDF
白芍总苷药理活性及临床免疫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硕 石典花 +2 位作者 王加锋 刘静静 辛义周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1期I0018-I0023,共6页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广泛用于各种现代中成药产品和传统中药制剂。白芍总苷是白芍的提取物中的重要药效部位,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镇痛、抗炎、抗氧化、抗癌、肝脏保护、心血管保护、抗抑郁、免疫...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广泛用于各种现代中成药产品和传统中药制剂。白芍总苷是白芍的提取物中的重要药效部位,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镇痛、抗炎、抗氧化、抗癌、肝脏保护、心血管保护、抗抑郁、免疫调节等,主要表现在调节体内相关受体表达、信号通路转导等方面,临床用于免疫性疾病,疗效显著。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免疫应用研究,以期为白芍总苷后续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解郁清心颗粒的定性鉴别和含量限度的制定
9
作者 姜蕾 方无杰 +1 位作者 郁冬冬 李秀春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82-84,共3页
摸索解郁清心颗粒的定性鉴别和指标成分含量限度制定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炒白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制定含量限度。TLC用于方中药味鉴别分离度良好,供试品与对照品对应处有相同颜色的斑点... 摸索解郁清心颗粒的定性鉴别和指标成分含量限度制定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炒白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制定含量限度。TLC用于方中药味鉴别分离度良好,供试品与对照品对应处有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干扰。采用HPLC法测定的指标成分芍药苷的含量限度建议为≥0.8 mg/g。本实验得到的定性鉴别方法和指标成分的含量限度制定方法均具较强的专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该制剂质控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郁清心颗粒 TLC 甘草、炒白芍、芍药苷 HPLC
下载PDF
成熟度对桑椹果实多糖与酚类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安恺 陈健乐 +3 位作者 吴家雄 程焕 陈士国 叶兴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44-151,共8页
目的研究桑椹果实在生长成熟过程中基础营养成分以及多糖、酚类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木里氏纤维素酶、α-淀粉酶和木瓜蛋白酶混合作用提取桑椹中的多糖,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单糖组成,采用尺寸排阻色谱与多角度光散射联用与示差折光检测... 目的研究桑椹果实在生长成熟过程中基础营养成分以及多糖、酚类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木里氏纤维素酶、α-淀粉酶和木瓜蛋白酶混合作用提取桑椹中的多糖,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单糖组成,采用尺寸排阻色谱与多角度光散射联用与示差折光检测器联用技术检测桑椹多糖的分子量,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多糖的结构组成和形态;桑椹酚类物质通过甲醇提取、旋蒸、树脂纯化、旋蒸和冻干,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其中酚类组成及含量比例。结果桑椹果实的含水量在青、红果时为89.49%和90.55%,成熟后略微下降至86.90%;灰分在成熟过程中下降明显,从1.09%逐渐下降至0.64%、0.48%;可溶性固形物,即主要是可溶性糖含量从青果的7.11%和红果的7.05%最终上升至成熟果的12.29%。随着桑椹成熟度升高,桑椹多糖组成中葡萄糖含量占比由20.04%下降至11.36%和5.11%,半乳糖醛酸含量占比由26.32%上升至41.85%和45.77%,多糖分子量变小。3种不同成熟度桑椹多糖均鉴定为果胶型多糖,主要成分为半乳糖醛酸;酚类主要由绿原酸、绿原酸二聚体、芦丁、槲皮素、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等组成。结论成熟桑椹中营养成分高于未成熟桑椹,特别是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及花色苷含量,其中花色苷会随着桑椹成熟发生大幅的升高,而桑椹多糖为果胶多糖,随着成熟其同型半乳糖醛酸聚糖与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结构域占比增加,为链状或球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成熟度 多糖 酚类
下载PDF
落葵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世涵 王依霖 +5 位作者 张怡 田玉肖 李梦瑶 陈清 张芬 孙勃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9-539,共11页
【目的】落葵(Basella alba)为落葵科落葵属缠绕茎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遗传稳定,常被用于植物的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旨在对落葵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特征分析。【方法】采用15对叶绿体基因组通用引物对落葵新... 【目的】落葵(Basella alba)为落葵科落葵属缠绕茎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植物叶绿体基因组遗传稳定,常被用于植物的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旨在对落葵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特征分析。【方法】采用15对叶绿体基因组通用引物对落葵新鲜叶片提取的DNA进行扩增,并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n平台进行测序,获得其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结果】落葵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6 533 bp,具有典型的四分体结构,包含83个编码蛋白基因、28个tRNA基因以及4个rRNA基因。检测到基因组中45个重复序列和263个简单重复序列,二核苷酸序列均为碱基AT/AT重复。密码子分析表明落葵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第三位碱基偏好使用A或U,综合中性绘图分析、ENC标准曲线分析、PR2-plot分析发现落葵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受自然选择因素为主的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符合落葵为双子叶植物的形态学分类结果。【结论】落葵与落葵薯叶绿体基因组高度相似,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显示落葵与其他石竹目物种在反向重复区的收缩与扩张上存在差异。基于落葵在内的20种不同植物叶绿体基因组matK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落葵与其他落葵科植物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但其属间进化关系与形态学分类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落葵科的资源分析及利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葵 叶绿体基因组 SSR 密码子偏好性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柴胡-白芍配伍抗抑郁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康林 张婧恺 +3 位作者 冉亮弟 胡大军 冯知涛 黄慧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52,共6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西药治疗抑郁症效果不理想,需寻求新的抗抑郁药物及靶点。柴胡-白芍作为抗抑郁复方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配伍使用具有减毒增效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与氧化...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西药治疗抑郁症效果不理想,需寻求新的抗抑郁药物及靶点。柴胡-白芍作为抗抑郁复方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配伍使用具有减毒增效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与氧化应激、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多种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有关。本文通过综述柴胡-白芍配伍的协同效应以及抗抑郁药理作用,以期为阐明柴胡-白芍的配伍优势以及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白芍 药对 抑郁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前后化学成分与抗炎作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怡馨 商佳璐 +1 位作者 蔡国云 尹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22-128,共7页
目的明确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同时测定炒白芍-炙甘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多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 目的明确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作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DAD建立同时测定炒白芍-炙甘草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甘草酸、甘草苷多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炒白芍、炙甘草、炒白芍-炙甘草药液2周,ELISA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采用析因设计、双变量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配伍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与抗炎药效的相关性。结果建立HPLC-DAD分析方法,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后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降低(P<0.01),且配伍组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低于炒白芍组、炙甘草组(P<0.05,P<0.01);析因设计结果显示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存在交互效应,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含量分别与IL-1β、TNF-α、PGE_(2)含量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甘草苷、甘草酸与IL-1β、TNF-α、PGE_(2)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炒白芍-炙甘草多成分含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其质量评价与控制。炒白芍-炙甘草配伍可抑制炎症因子IL-1β、TNF-α、PGE_(2)表达,且化学成分含量与抗炎作用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白芍-炙甘草 配伍 化学成分 抗炎作用 相关性 大鼠
下载PDF
经脐环上缘疝修补术治疗儿童脐上3 cm以内白线疝
14
作者 叶茂 李旭 +3 位作者 张军 陈震 耿园园 刘雪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环上缘入路筋膜下间隙修补脐上3 cm以内白线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22年7月白线疝修补术资料,26例彩超检查提示白线疝下缘至脐上缘距离≤3 cm,经脐环上缘入路筋膜下间隙实施白线疝修补术。男7... 目的探讨经脐环上缘入路筋膜下间隙修补脐上3 cm以内白线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22年7月白线疝修补术资料,26例彩超检查提示白线疝下缘至脐上缘距离≤3 cm,经脐环上缘入路筋膜下间隙实施白线疝修补术。男7例,女19例。年龄7个月~11岁,中位数3岁。疝囊下缘至脐上缘距离(1.46±0.66)cm,白线疝疝环直径(1.16±0.57)cm。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39.1±26.3)min,无并发症,术后1天出院。随访时间1年2个月~7年3个月,中位数5年1个月。无伤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无白线疝复发和皮肤肉芽肿形成。结论经脐环上缘入路修补儿童脐上3 cm以内白线疝安全、有效,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线疝 经脐入路 小儿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的白芍不同炮制品成分差异研究
15
作者 任娟 刘晓 +2 位作者 李伟东 蔡皓 蔡宝昌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48-2054,共7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探究白芍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差异性,筛选差异标志物,为建立白芍及其炮制品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白芍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探究白芍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差异性,筛选差异标志物,为建立白芍及其炮制品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建立白芍不同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相似度,标定共有峰并进行指认及归属;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白芍不同炮制品的差异性标志物。结果:生、炒、酒白芍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00,不同白芍炮制品共标定17个共有峰,指认并归属7个成分;分层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可将生、炒、酒白芍明显区分;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表明,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芍药苷是生、酒白芍的主要差异性标志物,没食子酸、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1个未知成分和芍药新苷是生、炒白芍的主要差异性标志物。结论: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芍药苷和芍药新苷可作为白芍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标准研究指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炮制 指纹图谱 分层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下载PDF
森林根际土壤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筛选
16
作者 冯路遥 赵江源 +6 位作者 施竹凤 莫艳芳 杨童雨 申云鑫 何飞飞 李铭刚 杨佩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307,共14页
【目的】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根际土壤发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功能菌株,探究其开发应用潜力。【方法】采集无量山地区25个区域植物的根际土壤,采用选择培养基,分离鉴定磷酸盐溶解、固氮、溶锌和拮抗等活性菌株,进一步测定菌株... 【目的】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根际土壤发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功能菌株,探究其开发应用潜力。【方法】采集无量山地区25个区域植物的根际土壤,采用选择培养基,分离鉴定磷酸盐溶解、固氮、溶锌和拮抗等活性菌株,进一步测定菌株分泌铁载体、ACC脱氨酶和吲哚乙酸等生物活性,并验证促番茄种子发芽和生长效果。【结果】分离鉴定得到解磷菌70株,固氮菌27株,解钾菌8株,拮抗镰刀菌的菌株51株。其中,YIM B08401和YIM B08402形态学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测序,鉴定为白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alba)和青岛假单胞菌(Pseudomonas qingdaonensis),两个菌株均具有磷酸盐溶解、固氮、溶锌和分泌铁载体的活性,最大可溶性磷含量为(455.63±59.65)mg/L和(878.95±64.78)mg/L;两株菌的促种子发芽试验结果接近,施加稀释10倍、10^(2)倍和10^(3)倍的发酵上清液后,发芽率都维持在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和49%,施加菌株发酵液的处理组相较于空白对照组的长度都有显著增加。盆栽实验证明,两株菌株促生效果最明显的处理组在地上部长度、鲜重、干重、茎粗、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方面的数据都显著优于对照组,YIM B08401的上述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了89%、495%、268%、62%、53%、385%和469%,YIM B08402的上述指标相对于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了118%、528%、477%、55%、37%、413%和747%。此外,菌株YIM B08401还具有拮抗病原菌和分泌ACC脱氨酶活性,YIM B08402则还具有分泌吲哚乙酸的活性。【结论】无量山森林根际土壤蕴含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功能菌株,白色伯克霍尔德氏菌(B. alba, YIM B08401)和青岛假单胞菌(P. qingdaonensis, YIM B08402)具备开发为新型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山森林根际土壤 可培养微生物 白色伯克霍尔德氏菌 青岛假单胞菌 养分转化 拮抗活性 生物肥料
下载PDF
红瑞木烂皮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17
作者 武崇高 朱桐 +5 位作者 贾宁 刘雪峰 刁桂萍 王宇曦 逯昕明 王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30,141,共8页
2022年在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发现了一种红瑞木枝干表皮新病害,主要表现为感病枝条产生水渍斑,直至枯黄和脱落。通过单孢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后观察比对病原菌形态特征,并利用核糖体DNA基因(ITS)、核糖体大亚基(LSU)和转录延伸因子(Tef1α)... 2022年在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内发现了一种红瑞木枝干表皮新病害,主要表现为感病枝条产生水渍斑,直至枯黄和脱落。通过单孢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后观察比对病原菌形态特征,并利用核糖体DNA基因(ITS)、核糖体大亚基(LSU)和转录延伸因子(Tef1α)3个基因区域构建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确定病原物,此外还设置了不同培养基、碳氮源、pH值、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做出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Cytospora elaeagni,该真菌为弱寄生菌;最佳培养基为PSA,最适于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25℃、pH为7的全黑暗条件下生长,但在24 h光照和12 h光照与12 h黑暗交替条件下可产生更多分生孢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瑞木 壳囊孢 生物学特性 新病害
下载PDF
24个白桑(Morus alba L.)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勇 张林 +2 位作者 赵卫国 沈兴家 潘一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2-306,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河北地区的24个白桑(Morus alba L.)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筛选的13条ISSR引物共扩增86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条,多态性比率为73.25%,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6706~0.95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河北地区的24个白桑(Morus alba L.)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筛选的13条ISSR引物共扩增86条扩增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条,多态性比率为73.25%,I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6706~0.9529。通过类平均聚类(UPGMA)法分析,24份材料聚分为2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桑种 地方品种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白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红倩 迟宇昊 申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主要产于浙江(杭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等功效。与白芍来源相近的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二者化学成分相似,但由于加工方法、炮制工艺等不...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主要产于浙江(杭白芍)、安徽(亳白芍)、四川(川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等功效。与白芍来源相近的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二者化学成分相似,但由于加工方法、炮制工艺等不同,导致二者功效及临床应用各有偏重,区别明显。现代研究表明,白芍中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含单萜及其苷类、三萜及其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多酚类等,具有镇痛、抗炎、抗抑郁、保肝、抗肿瘤及抗高血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从白芍的化学成分出发,对近年有关白芍有效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白芥子穴位给药配伍对延胡索乙素药效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高远 李冀 +1 位作者 韩东卫 周梦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全方配伍和无白芥子配伍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家兔“肺俞”穴皮下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支气管哮喘模型家兔随机分成延胡索单方组、缺白芥子组、全方组,微透析技术收集14 h穴位皮下透析液,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LCMS)法检测方中君药延胡索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浓度,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应时间点模型动物血清中IgE水平,获得药效学参数;对药动学、药效学参数进行PK-PD模型拟合。结果:白芥子配伍后的药峰浓度(C_(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平均滞留时间(MRT_(0-t))均显著增加(P<0.01,P<0.01,P<0.05),达峰时间(T_(max))提前(P<0.01);“浓度-时间-效应”三维曲线表明,方中有白芥子配伍时,药效出现更快、消退更慢,起效时间晚于峰浓度,具有一定滞后性。结论:动力学参数、PK-PD模型结果表明,白芥子配伍能够改变“方中君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穴位局部的皮下分布,促进方中君药有效成分快速吸收,延长滞留时间,在方剂中起到主药、改善其他药物分布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穴位给药 配伍研究 延胡索乙素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 “冬病夏治”方 “浓度-时间-效应”三维关系 滞后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