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Vapor-Liquid Equilibria of Alcohol-Hydrocarbon Systems by ^1H NMR and Azeotropic Point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映杰 姚加 +2 位作者 姚萍 李浩然 韩世钧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55-461,共7页
With the energy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chemical shifts data by local composition model and coupled with azeotropic point,the low-pressure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is satisfactorily p... With the energy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chemical shifts data by local composition model and coupled with azeotropic point,the low-pressure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is satisfactorily predicted for alcohol+hexane,alcohol+cyclohexane,and alcohol+benzene binary system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troscopic information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y is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por-liquid equilibrium ^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zeotropic point local composition alcohol-hydrocarbon system
下载PDF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衍生催化剂在CO_(2)加氢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菊 张志远 +5 位作者 魏宇学 郭立升 张成华 李达 薛照明 孙松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2,共10页
CO_(2)加氢是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和液体燃料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设计并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CO_(2)加氢的关键点之一。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材料衍生的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高、组成与... CO_(2)加氢是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和液体燃料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设计并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CO_(2)加氢的关键点之一。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材料衍生的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高、组成与结构易调控等特点,在CO_(2)加氢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总结了LDHs衍生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制烃类、醇类,以及CO和甲酸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LDHs衍生催化剂的结构、组成与性能以及反应机理,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催化剂 烃类 醇类 一氧化碳 甲酸
下载PDF
醇烃聚结分离数值模拟中湍流模型的选择
3
作者 薛雅文 贺三 +3 位作者 薛培强 向粟林 胡凯 吴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995-6002,共8页
针对目前醇烃分离的聚结板在数值模拟时湍流模型难以选择的问题,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将聚结板流道上部沉积的油相厚度作为分析指标,对Standard k-ω、SST k-ω、Standard k-ε、Realizable k-ε、Realizable k-ε及RNG k-ε6... 针对目前醇烃分离的聚结板在数值模拟时湍流模型难以选择的问题,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将聚结板流道上部沉积的油相厚度作为分析指标,对Standard k-ω、SST k-ω、Standard k-ε、Realizable k-ε、Realizable k-ε及RNG k-ε6种常用的湍流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发现Standard k-ω模型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最小,优于文献中常用的k-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烃分离 聚结板 室内实验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低处理量乙二醇再生工艺改进 被引量:15
4
作者 蒋洪 郑贤英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83-186,248,共4页
分析了乙二醇再生工艺存在的醇烃分离不彻底、乙二醇溶液盐富集引起再生设备结垢堵塞、乙二醇发泡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新疆克拉美丽气田原乙二醇再生装置处理量低、设计过于简单,导致再生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出现了塔内结焦、再生... 分析了乙二醇再生工艺存在的醇烃分离不彻底、乙二醇溶液盐富集引起再生设备结垢堵塞、乙二醇发泡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新疆克拉美丽气田原乙二醇再生装置处理量低、设计过于简单,导致再生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出现了塔内结焦、再生设备堵塞、贫液温度过高等问题,再生后的乙二醇不合格。为保障克拉美丽气田乙二醇再生装置的平稳高效运行,在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克拉美丽气田乙二醇再生装置进行了模拟分析,优化了工艺参数,选用了高效设备,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再生工艺 低处理量 醇烃分离 结垢 改进方案
下载PDF
一个新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 被引量:94
5
作者 刘树深 刘堰 +1 位作者 李志良 蔡绍皙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353-1357,共5页
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电性各异的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以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我们提出一个称为分子电性距离矢量(简称MEDV)的新描述子来表征有机分子结构.以含有环、饱和与不饱和键及碳氧氮等元素的色氨酸分子为例,说明构建MEDV的基本方... 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电性各异的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以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我们提出一个称为分子电性距离矢量(简称MEDV)的新描述子来表征有机分子结构.以含有环、饱和与不饱和键及碳氧氮等元素的色氨酸分子为例,说明构建MEDV的基本方法.开发设计了计算有机分子MEDV的True BASIC语言程序.不借用其他任何描述子,仅用MEDV建立了烷、醇、多环芳烃等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沸点、密度、保留指数等多种性质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相关系数均达0.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烷烃 多环芳烃 QSAR QSPR
下载PDF
环己烷、正丁醇、甲苯有关二元体系加压相平衡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庚华 严新焕 +2 位作者 韩世钧 马忠明 王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4-101,共8页
以环已烷、正丁醇、甲苯为代表,进一步研究了烷烃、芳烃和低级醇在加压下的相平衡规律。测定了有关3个二元体系在101.3、304.0、506.6、709.3、911.9kPa下汽液平衡数据,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统一关联,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良好。环己烷-正... 以环已烷、正丁醇、甲苯为代表,进一步研究了烷烃、芳烃和低级醇在加压下的相平衡规律。测定了有关3个二元体系在101.3、304.0、506.6、709.3、911.9kPa下汽液平衡数据,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统一关联,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良好。环己烷-正丁醇、正丁醇-甲苯体系在所测压力下均形成最低共沸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烃 汽液平衡 环己烷 正丁醇 甲苯
下载PDF
典型水库沉积有机质组成特征及其源解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房吉敦 熊永强 +4 位作者 吴丰昌 杨红军 谢文军 王书平 谢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研究中国典型水库沉积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分别采集密云水库、双塔水库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样品的总有机碳(TOC,g/kg)、总氮(TN,g/kg)、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总氮同位素(δ^(15)N_(total),‰)、脂肪烃、脂肪醇和脂... 为研究中国典型水库沉积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分别采集密云水库、双塔水库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样品的总有机碳(TOC,g/kg)、总氮(TN,g/kg)、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总氮同位素(δ^(15)N_(total),‰)、脂肪烃、脂肪醇和脂肪酸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脂肪酸是密云水库和双塔水库表层沉积物中可溶性有机质的主要组分(分别占可溶性有机质的85.8%和81.7%),脂肪烃和脂肪醇含量较少。密云水库沉积物中的脂肪烃主要来自陆源的C_3木本植物,双塔水库沉积物中脂肪烃主要来自水体浮游动物。该研究中的沉积物脂肪酸和脂肪醇均表现为水库内源生物源为主要来源特征,水体好氧菌源脂肪酸是双塔水库沉积物脂肪酸的的主要组分,而密云水库沉积物脂肪酸更多地表现为水体藻类和厌氧菌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总有机碳 脂肪烃 脂肪醇 脂肪酸 来源
下载PDF
中国典型淡水湖泊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房吉敦 熊永强 +4 位作者 吴丰昌 王书平 杨红军 谢文军 谢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2-828,共7页
分别采集鄱阳湖、太湖和巢湖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样品的总有机碳(TOC)、TN、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 Corg)和总氮同位素(δ15 Ntotal)等参数以及脂肪烃、脂肪醇、脂肪酸等主要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鄱阳湖、太湖和巢湖... 分别采集鄱阳湖、太湖和巢湖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样品的总有机碳(TOC)、TN、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 Corg)和总氮同位素(δ15 Ntotal)等参数以及脂肪烃、脂肪醇、脂肪酸等主要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鄱阳湖、太湖和巢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均呈现出陆源、内源有机质混合来源特征;鄱阳湖、太湖和巢湖表层沉积物中的脂肪烃主要来自藻类源和细菌源,太湖和巢湖沉积物脂肪烃组成受人类活动石油烃影响明显。藻类源是鄱阳湖沉积物中游离态、结合态脂肪醇和巢湖沉积物中游离态脂肪醇的主要来源,太湖沉积物中游离态、结合态脂肪醇和巢湖沉积物中结合态脂肪醇主要来自细菌源。脂肪酸是鄱阳湖、太湖和巢湖表层沉积物样品可溶性有机质的主要组分,主要以结合态脂肪酸形式存在,细菌源是结合态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TOC 脂肪烃 脂肪醇 脂肪酸 源解析
下载PDF
牙哈气田凝析气处理装置乙二醇系统工艺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全天 王玉 +1 位作者 杜福祥 邱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142,共2页
塔里木油田牙哈作业区400×104m3/d高压凝析气处理装置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凝析气处理装置,凝析气进站压力18MPa,年处理凝析油70×104t,产液化气2×104t,处理后的天然气向“西气东输”管道输气,输量350×104m3/d。该... 塔里木油田牙哈作业区400×104m3/d高压凝析气处理装置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凝析气处理装置,凝析气进站压力18MPa,年处理凝析油70×104t,产液化气2×104t,处理后的天然气向“西气东输”管道输气,输量350×104m3/d。该装置自2000年建成投产以来,发现原设计装置中乙二醇系统存在着一系列缺陷:烃醇分离难、物料消耗大、运行不平稳,使装置的日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制约了装置的连续处理能力和液化气产量,并导致乙二醇消耗量较大、生产成本高,操作难度和强度加大。为此,经过4年的摸索优化改造,从工艺流程、操作参数和设备选取等方面采取措施,比较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难题,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哈气田 凝析气 处理 乙二醇 系统 烃醇分离 损耗 工艺 最优化
下载PDF
烃类/醇类重整制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贺德华 马兰 刘金尧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5-322,共8页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烃类和醇类重整制氢催化剂及制氢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原料(炼厂气、煤层气、液态烃、地沟油、甲醇、乙醇)和不同方式(水蒸气重整、部分氧化、自热重整、膜分离-反应耦合制氢等)制氢技术的特点。现阶段大宗氢气...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烃类和醇类重整制氢催化剂及制氢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原料(炼厂气、煤层气、液态烃、地沟油、甲醇、乙醇)和不同方式(水蒸气重整、部分氧化、自热重整、膜分离-反应耦合制氢等)制氢技术的特点。现阶段大宗氢气的生产依然来源于烃类水蒸气重整技术,烃类分解制氢和炭黑技术日益引起关注,膜分离-反应耦合制氢、甲醇的低温重整制氢以及一氧化碳的净化是重整制氢技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重整 醇类重整 制氢 催化剂
下载PDF
四海龙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其源解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房吉敦 吴丰昌 +4 位作者 熊永强 谢文军 谢彦 赵艳云 杨红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39,共7页
为研究玛珥湖四海龙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来源,采集四海龙湾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中的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海龙湾表层沉积物中w(TOC)(TOC为总有机碳)为6.7%、w(TN)为0.6%、δ13Corg(TOC同位素丰度)为-28.0‰、δ1... 为研究玛珥湖四海龙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来源,采集四海龙湾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中的有机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海龙湾表层沉积物中w(TOC)(TOC为总有机碳)为6.7%、w(TN)为0.6%、δ13Corg(TOC同位素丰度)为-28.0‰、δ15Ntotal(TN同位素丰度)为2.2‰.可溶性有机质主要包括脂肪烃、脂肪醇、脂肪酸和GDGTs(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等,其中脂肪酸是可溶性有机质的主要组分,约占可溶性有机质总量的68.8%,主要来源于内源性的藻类和厌氧菌;脂肪烃主要来源于陆源的C3木本植物;结合态脂肪醇具有明显的内源来源特征,而游离态脂肪醇却呈现陆源来源特征.四海龙湾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GDGTs,主要来源于陆源土壤,包括支链类GDGTs和类异戊二烯类GDGTs,其中类异戊二烯类GDGTs以GDGTⅣ和GDGTⅤ为主,但其在四海龙湾沉积物中的含量相对较小.研究显示,四海龙湾流域陆源是沉积物中可溶性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陆源有机质的大量流入改变了四海龙湾的营养水平;不同种类可溶性有机质表现出不同的来源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对不同种类有机质降解速率的不同所致,并且导致降解所产生的二次有机质数量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TOC(总有机碳) 脂肪烃 脂肪醇 脂肪酸 GDGTs(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 来源
下载PDF
克拉美丽气田油气处理装置工艺改进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锋 蒋洪 +1 位作者 张东平 熊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52-456,共5页
克拉美丽气田油气处理装置以控制外输天然气烃、水露点为目标,采用注乙二醇防冻、J-T阀节流制冷、低温分离脱水脱烃工艺对凝析气进行处理,凝析油处理采用二级闪蒸+一级稳定+提馏工艺。现有油气处理装置工艺流程存在醇烃分离困难、乙二... 克拉美丽气田油气处理装置以控制外输天然气烃、水露点为目标,采用注乙二醇防冻、J-T阀节流制冷、低温分离脱水脱烃工艺对凝析气进行处理,凝析油处理采用二级闪蒸+一级稳定+提馏工艺。现有油气处理装置工艺流程存在醇烃分离困难、乙二醇再生塔再生损失严重、凝析油余热利用不合理、部分液烃进入排污管线排放等问题。通过提高醇烃分离温度、改进乙二醇再生工艺、改进凝析油换热流程、回收富气增压单元排出的液烃等措施,改进现有工艺流程,能够有效解决装置存在的问题。同时,每年使凝析油稳定装置节约燃料气10.9×104 m3,处理装置天然气产量增加13.2×104 m3,凝析油产量增加145.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处理 工艺改进 醇烃分离 乙二醇再生 凝析油余热 液烃回收
下载PDF
氯仿、苯、正丁醇有关二元体系加压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新焕 陈庚华 +1 位作者 王琦 韩世钧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8-102,共5页
氯仿、苯、正丁醇有关二元体系加压相平衡研究严新焕,陈庚华,王琦,韩世钧(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关键词烃醇体系,加压汽液平衡作者曾研究了氯仿、苯与乙醇构成的醇烃不对称体系的汽液平衡 ̄[1]。为了进一步研究低级... 氯仿、苯、正丁醇有关二元体系加压相平衡研究严新焕,陈庚华,王琦,韩世钧(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关键词烃醇体系,加压汽液平衡作者曾研究了氯仿、苯与乙醇构成的醇烃不对称体系的汽液平衡 ̄[1]。为了进一步研究低级醇与卤代烃、芳烃的相行为,本工作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 汽液平衡 氯仿 正丁醇
下载PDF
氯仿、乙醇、苯有关二元体系加压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忠明 陈庚华 +3 位作者 王琦 严新焕 韩世钧 余淑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36-438,共3页
氯仿、乙醇、苯有关二元体系加压相平衡研究马忠明,陈庚华,王琦,严新焕,韩世钧,余淑娴(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江西大学化学系)关键词加压汽液平衡,醇烃体系,氯仿,乙醇,苯醇是极性分子,烃是非极性或弱极性... 氯仿、乙醇、苯有关二元体系加压相平衡研究马忠明,陈庚华,王琦,严新焕,韩世钧,余淑娴(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江西大学化学系)关键词加压汽液平衡,醇烃体系,氯仿,乙醇,苯醇是极性分子,烃是非极性或弱极性分子,醇与醇、烃与烃分子及醇与烃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液平衡 醇烃 氯仿 乙醇
下载PDF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有机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香平 白银鸽 +1 位作者 闫瑞一 高红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87-1605,共19页
离子液体是一种结构可调的绿色溶剂,在催化、分离和电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有机物萃取分离方面,由于其低挥发性及功能可调,避免了传统有机溶剂可能导致的VOCs二次污染,有望成为绿色高效的新型萃取剂。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离子... 离子液体是一种结构可调的绿色溶剂,在催化、分离和电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有机物萃取分离方面,由于其低挥发性及功能可调,避免了传统有机溶剂可能导致的VOCs二次污染,有望成为绿色高效的新型萃取剂。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烃类化合物、有机酸、醇类、酚类以及天然产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详细论述了离子液体萃取分离有机物的萃取机理和影响因素,离子液体与溶质分子之间强的氢键、π-π、范德华力以及静电作用使其具有良好的萃取分离能力,表明离子液体是一类可替代有机溶剂实现高效萃取分离有机化合物的潜在溶剂。针对实际工作应用,还需解决其高黏度、高成本等问题,此外萃取后离子液体的回收仍是其大规模应用而需要亟待解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碳氢化合物 有机酸 酚类化合物 天然化合物
下载PDF
二元液液系统界面张力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瑛 田宜灵 +2 位作者 肖衍繁 任晓文 乔瑞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0-628,共9页
采用悬滴技术分别测量了正己烷-水、正庚烷-水、正辛烷-水、正壬烷-水和正己醇-水、正庚醇-水、正辛醇-水、正壬醇-水8个系统常压下温度为293.15~343.15 K之间的界面张力.讨论了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发现烷烃-水系统界面张力随温度的... 采用悬滴技术分别测量了正己烷-水、正庚烷-水、正辛烷-水、正壬烷-水和正己醇-水、正庚醇-水、正辛醇-水、正壬醇-水8个系统常压下温度为293.15~343.15 K之间的界面张力.讨论了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发现烷烃-水系统界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呈直线下降趋势,而醇-水系统的界面张力则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又变小的规律.另外,对目前广受关注的、估算界面张力的N-A法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张力 悬滴法 温度 二元液液系统
下载PDF
氯仿-乙醇-苯三元体系加压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忠明 陈庚华 +2 位作者 王琦 韩世钧 余淑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氯仿-乙醇-苯三元体系加压相平衡研究马忠明,陈庚华,王琦,韩世钧,余淑娴(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江西大学化学系)关键词醇烃体系,加压汽液平衡,氯仿-乙醇-苯体系为研究氯代烃、芳烃、低级醇这类醇烃不对称... 氯仿-乙醇-苯三元体系加压相平衡研究马忠明,陈庚华,王琦,韩世钧,余淑娴(浙江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7)(江西大学化学系)关键词醇烃体系,加压汽液平衡,氯仿-乙醇-苯体系为研究氯代烃、芳烃、低级醇这类醇烃不对称体系在加压下的汽液相平衡行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 汽液平衡 氯仿 乙醇
下载PDF
醇类在苯及对二甲苯中过量焓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裘利言 姚惟馨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32-235,共4页
醇类在苯及对二甲苯中过量焓预测裘利言,姚惟馨(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09)关键词醇,芳烃,缔合,过量焓含醇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研究近来十分活跃。通常文献所报道的醇-芳烃体系中醇的摩尔分数x_A在0.1~0.9... 醇类在苯及对二甲苯中过量焓预测裘利言,姚惟馨(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南京210009)关键词醇,芳烃,缔合,过量焓含醇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研究近来十分活跃。通常文献所报道的醇-芳烃体系中醇的摩尔分数x_A在0.1~0.9,而对于极稀溶液区有关报道很少。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缔合
下载PDF
环己烷-正丁醇-甲苯三元体系加压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庚华 马忠明 +2 位作者 严新焕 王琦 韩世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研究了环己烷、正丁醇、甲苯这类醇烃体系的加压汽液平衡行为.根据环己烷、正丁醇、甲苯有关二元体系求得的Wilson能量参数及统一关联式,预测了环己烷-正丁醇-甲苯三元体系在101~911kPa5个压力下的汽液平衡数据,与实测值符合良好.
关键词 加压 汽液平衡 环己烷 正丁醇 甲苯
下载PDF
我国生物质能源现代化应用前景展望(四)——生物质能源转化生命周期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绍晖 孙培勤 +1 位作者 常春 陈俊武 《中外能源》 CAS 2014年第9期26-33,共8页
生物质种类不同,转化为运输燃料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生命周期排放的温室气体和能耗也不相同。总结对比主要生物质转化途径的全生命周期分析(LCA)结果,有助于明确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技术难题和方向。生物质转化为醇类燃料时,使用E85比使... 生物质种类不同,转化为运输燃料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生命周期排放的温室气体和能耗也不相同。总结对比主要生物质转化途径的全生命周期分析(LCA)结果,有助于明确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技术难题和方向。生物质转化为醇类燃料时,使用E85比使用传统汽油的碳排放明显下降,纤维素生化转化途径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值约为传统汽油的0.2-0.7倍,热化学途径约为传统汽油的0.6-0.9倍,玉米干法为传统汽油的0.8-1倍。油脂类生物质转化为酯类燃料时,生物柴油减排温室气体的效果,动物油脂〉地沟油、棕榈油〉豆油、椰子油〉菜籽油。动物油脂、地沟油生产生物柴油可减排温室气体70%-90%,以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可减排10%-90%。生物质转化为烃类燃料时,菜籽油基喷气燃料可减排温室气体13%-55%,F-T合成油比油脂加氢具有更好的减排效果,BTL通常可减排80%以上的温室气体,CBTL的减排效果与掺入生物质的比例有关,热解汽柴油的温室气体减排率为58%-70%。对于微藻生物燃料工艺过程,在微藻产率和含油量不太低的情况下,池子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低于石油柴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全生命周期 温室气体 醇类燃料 酯类燃料 烃类燃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