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苜蓿对匍柄霉叶斑病与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王瑜
刘怡
周彬彬
袁庆华
张丽
潘龙其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5-162,共8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17B01)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57)资助
-
文摘
为探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匍柄霉叶斑病与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本研究采用温室内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对来自国内外的40个苜蓿品种进行了苗期抗病性鉴定和评价,同时,对接种浓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升高,10个品种匍柄霉叶斑病与茎点霉叶斑病的病情指数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匍柄霉叶斑病的适宜接种浓度为1×10^5~1×10^6个孢子/mL,茎点霉叶斑病的适宜接种浓度为1×10^6个孢子/mL。在1×10^6个孢子/mL的接种浓度下,40个苜蓿品种匍柄霉叶斑病的病情指数为3.33~35.83,茎点霉叶斑病的病情指数为13.07~52.27,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中筛选出抗匍柄霉叶斑病品种14份,其中,高抗品种1份(公农2号),中抗品种13份;从中筛选出抗茎点霉叶斑病品种1份,为来自美国的中抗品种润布勒。
-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匍柄霉叶斑病
茎点霉叶斑病
抗病性
-
Keywords
alfalfa (Medicago sativa)
Stemphylium leaf spot
phoma leaf spot
disease resistance
-
分类号
S54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不同苜蓿种质材料对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丽
潘龙其
袁庆华
王瑜
苗丽宏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2-657,共6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17B01)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57)资助
-
文摘
为了明确不同苜蓿材料(Medicago Sativa)对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对来自国内外的30份苜蓿材料进行了苗期抗病性评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对不同抗感病材料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苜蓿材料对茎点霉叶斑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各材料间病情指数(4.28-51.65)变化较大,其中抗病性最强的是来自内蒙的‘敖汉苜蓿’,感病性最强的是来自陕西的‘陕西苜蓿’,中抗材料有10份。接菌前,各材料间CAT,SOD活性差异显著(P〈0.05),而PAL活性差异不显著;接菌后,3种酶活性均比接菌前有所升高,CAT和PAL呈先增后减的趋势,SOD活性呈依次递减趋势;同一材料在接菌后第4,8,12天3种酶活性也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
-
关键词
苜蓿茎点霉叶斑病
抗病性
酶活性
-
Keywords
alfalfa phoma leaf spot
Disease resistance
Enzyme activity
-
分类号
S43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新疆2种苜蓿叶斑病病原菌主要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窦晓丽
胡文静
刘凡
林彩英
李克梅
-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昌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63-1870,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708)。
-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培养条件对2种苜蓿叶斑病病原菌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和囊状匍柄霉(Stemphylium vesicarium)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2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源、氮源条件下,培养P.medicaginis(代表菌株PM-1)7 d,培养S.vesicarium(代表菌株SV-1)5 d,观察菌落及菌丝生长状况,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2种病原菌菌落直径大小,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各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菌株PM-1在供试的11种培养基、8种碳源和12种氮源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其中最适培养基是GPA和PSA,最佳碳源是麦芽糖,最佳氮源是L-谷氨酰胺,菌落直径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5~30℃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致死温度55℃;24 h持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菌株SV-1在供试的11种培养基、8种碳源和12种氮源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其中最适培养基是GPA,最佳碳源是菊糖,最佳氮源是L-谷氨酰胺,菌落直径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5~35℃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致死温度60℃;不同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差异不显著。【结论】苜蓿茎点霉代表菌株PM-1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GPA或PSA培养基,24 h持续光照,碳、氮源为麦芽糖和L-谷氨酰胺。囊状匍柄霉代表菌株SV-1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GPA培养基,碳、氮源为菊糖和L-谷氨酰胺。
-
关键词
苜蓿茎点霉叶斑病
苜蓿匍柄霉叶斑病
苜蓿茎点霉
囊状匍柄霉
生物学特性
-
Keywords
alfalfa phoma leaf spot
alfalfa Stemphylium leaf spot
phoma medicaginis
Stemphylium vesicarium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43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 4
-
-
作者
张丽
潘龙其
王生荣
袁庆华
王瑜
苗丽宏
-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8-166,共9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3057)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17B01)
-
文摘
为明确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研究了温度、培养基、pH、光照、碳氮源及湿度对病原的影响。结果显示:被鉴定病原为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20和25℃;最适培养基有V8培养基、苜蓿煎汁培养基和葡萄糖蛋白胨培养液;pH 3-12均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pH均为6;全光照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不同光照处理对分生孢子萌发差异不明显;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最适氮源分别为牛肉膏、蛋白胨和酵母膏;分生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在相对湿度(RH)85%以下不萌发,在水滴中萌发好。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0℃(10min)和44℃(10min)。
-
关键词
苜蓿茎点霉叶斑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
Keywords
alfalfa phoma leaf spot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43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