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rocessing Method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kali Treated Bagasse Fibre 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
1
作者 Geoffrey Bem Nyior Ekene Chukwuka Mgbeahuru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3期345-355,共11页
Effects of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reated bagasse fibre 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 were evaluated.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processed by employing hand lay-up and compression mouldi... Effects of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reated bagasse fibre 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 were evaluated.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were processed by employing hand lay-up and compression moulding methods and fibres were treated with NaOH solution. The composite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tensile, flexural and impact tests. Based on the findings, compression moulding method produced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ared to the composites manufactured by hand lay-up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Young’s modulus of the samples produced by compression moulding method increased by 77 percent and 47 percent respectively (at optimal fibre loading) compared to those produced by the hand lay-up method.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noticeable improvements in the impact strength of the material produced by compression moulding method, with impact strength of 11.5 kJ/m2 against the samples produced by hand lay-up method, with impact strength of 7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d LAY-UP method Compression MOULDING method alkali BAGASSE FIBRE and Epoxy
下载PDF
COMPUTERIZED SIMULATION OF MOLTEN SALT SOLUTION OF Li,KF,Cl SYSTEM BY MOLECULAR DYNAMIC METHOD 被引量:2
2
作者 SHAO Ju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ChinaXU Hua CHEN Nianyi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tallurgy,Academia Sinica,Shanghai,China SHAO Jun Associate Professor,Dept.of Chemistry,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1800,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10期221-225,共5页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olten salt solution o J Li,K|F,Cl system have been investiged by computerized simulation of molecular dynamic method.The partial RDF,the partial molar energy of mixing and the diffusio...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olten salt solution o J Li,K|F,Cl system have been investiged by computerized simulation of molecular dynamic method.The partial RDF,the partial molar energy of mixing and the diffusion coeffients of Li^+,K^+,F^- and Cl^- have been calculated. Th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The regularitie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ions and mieroscopic hole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omputerized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 halide molten salt molecular dynamic method computerized simulation
下载PDF
Green Emitting Phosphor M_3(PO_4)_2∶Ce, Tb (M=Mg, Ca, Sr, Ba)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3
作者 董丽敏 张耀明 +2 位作者 韩志东 吴泽 张显友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290-293,共4页
The M3-3x(PO4)2∶2xCe, xTb(M=Mg, Ca, Sr, Ba) phosphor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in this paper. Their phase structures, morphologie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ometer, field e... The M3-3x(PO4)2∶2xCe, xTb(M=Mg, Ca, Sr, Ba) phosphor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in this paper. Their phase structures, morphologies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ometer,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fluorospectrophotomet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e3+ and Tb3+ enteres the host lattice because the XRD patterns of alkaline earth phosphate show no impurity phase, the SEM shows the spherical particles with an average size about 1 μm. The emission and excitation spectra are similar to rare earth phosphate. Concentration quenching of the Sr3(PO4)2∶Ce, Tb emission intensity was not observed even when the Tb3+ increases to 0.05, while the maximum emission intensity appears when x=0.04 in M3-3x(PO4)2∶2xCe, xTb(M=Ca, Ba) emission spect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 earth phosphate green phosphor co-precipitation method LUMINESCENT rare earths
下载PDF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C_(60) and Alkali Metal-Containing Complexes C_(60)M
4
作者 ZHANG Daren WU Ji’an +1 位作者 KONG Jing YAN Jimi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43-146,共4页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C_(60) ahd C_(60) M(M=Li,Na,K,Rb and Cs)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an atom superposition and electron delocalization molecular orbital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 valence electron of ...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C_(60) ahd C_(60) M(M=Li,Na,K,Rb and Cs)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an atom superposition and electron delocalization molecular orbital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 valence electron of the atom of alkali metal was completely transferred to 5T_(1u) orbital of C_(60).The stabilization energy of the system results mainly from th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polarized C_(60) and alkali metal at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od ORBITAL alkali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秀苹 王莹 +2 位作者 卯旭辉 柳延涛 王兴珍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593-599,共7页
盐碱胁迫是仅次于干旱胁迫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植物的耐盐碱机制,对耐盐碱作物选育及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 盐碱胁迫是仅次于干旱胁迫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植物的耐盐碱机制,对耐盐碱作物选育及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总结性阐述了盐碱胁迫对植物代谢的伤害(包括离子伤害、膜系统伤害、诱导渗透伤害等)机制,并从膜系统保护以及诱导基因表达方面综述了植物对盐碱胁迫的缓解机制,进而提出外源物质的导入、生物技术手段、耐盐碱品种培育是解决植物抗盐碱的主要手段。最后就植物适应盐碱胁迫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当前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口,旨在为提高植物耐盐碱能力、增加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植物 伤害 抗盐碱机制 技术手段
下载PDF
水稻耐苏打盐碱性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琳帅 王迪 +5 位作者 卞景阳 孙兴荣 邵凯 韩冰 来永才 刘凯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8,共7页
盐碱胁迫是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盐碱土国家,研究水稻耐盐碱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水稻耐盐碱性鉴定和分级评价方法,系统介绍了苏打盐碱地分布... 盐碱胁迫是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盐碱土国家,研究水稻耐盐碱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水稻耐盐碱性鉴定和分级评价方法,系统介绍了苏打盐碱地分布及类型、苏打盐碱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水稻耐盐碱性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对水稻耐盐碱鉴定研究和标准规范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稻耐盐碱性研究和耐盐碱水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苏打盐碱胁迫 鉴定方法
下载PDF
天然鳞片石墨提纯研究进展
7
作者 于倩 张晓臣 阚侃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4-260,共7页
天然鳞片石墨是一种战略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石墨材料因其具有导电、耐热、抗腐蚀、韧性好、润滑性能好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密封、铸造、防火材料、导电材料等传统工业领域,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高... 天然鳞片石墨是一种战略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石墨材料因其具有导电、耐热、抗腐蚀、韧性好、润滑性能好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密封、铸造、防火材料、导电材料等传统工业领域,在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技术等新兴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被誉为“工业黑金”。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石墨资源,但由于石墨提纯技术落后,石墨深加工产品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石墨材料纯度越高其应用价值越高,因此,研究高效、节能的石墨提纯技术对我国石墨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的石墨提纯方法可分为物理提纯法和化学提纯法,其中,物理提纯法包括浮选法、高温法,化学提纯法包括氢氟酸法、酸碱法和氯化焙烧法。分析对比了这几种提纯方法的原理、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单一提纯方法的工艺流程、提纯设备的优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及新方法的开发及应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提纯 碱酸法 氢氟酸法 氯化焙烧法
下载PDF
碱烧结法回收二次铝灰中氧化铝
8
作者 伍永福 鲍高战 +3 位作者 王日昕 刘中兴 练以诚 刘玉宝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二次铝灰中蕴含大量的氧化铝、铝和氮化铝等,还有部分氟化物和氯化物盐类,属于危险废弃物。目前常用的铝回收技术有酸浸法和碱浸法,均存在工艺条件苛刻、回收率低、能耗高、物耗大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碱烧结法从二次铝... 二次铝灰中蕴含大量的氧化铝、铝和氮化铝等,还有部分氟化物和氯化物盐类,属于危险废弃物。目前常用的铝回收技术有酸浸法和碱浸法,均存在工艺条件苛刻、回收率低、能耗高、物耗大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碱烧结法从二次铝灰中回收氧化铝,考察烧结温度对氮化铝转化率的影响,碱铝比、烧结时间和成型方式对氧化铝回收率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在烧结温度1423 K、烧结时间40 min、碱铝比1.1、干压成型的试验条件下,氧化铝溶出率最大为94.23%;通过对二次铝灰铝酸钠熟料浸出渣成分以及物相进行分析,得到二次铝灰经过碱烧结法焙烧后熟料主要成分为Al_(2)O_(3)和Na_(2)O,分别占到49.70%和28.06%,熟料标准浸出后残渣主要成分为CaO、Al_(2)O_(3)和MgO,含量分别为25.46%、20.27%和15.80%;二次铝灰中AlN分解率较高,可达到95%以上,最终浸出渣中氟离子浸出毒性在30 mg/L以下。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碱烧结法资源化利用二次铝灰,实现了二次铝灰脱氮固氟的无害化处置,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利用率高的优势,为后续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灰 脱氮 固氟 铝回收 碱烧结法 无害化处置 浸出毒性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干硬性碱激发钢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优化试验研究
9
作者 胡荻 徐凯 +2 位作者 晋强 苏万忠 刘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为了优化干硬性碱激发钢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通过调整粉煤灰的掺量结合碱激发的掺量优化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流动度,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粉煤灰掺量、水玻璃模数、水玻璃掺量和养护方式4种因素对干硬性碱激发钢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 为了优化干硬性碱激发钢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通过调整粉煤灰的掺量结合碱激发的掺量优化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流动度,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粉煤灰掺量、水玻璃模数、水玻璃掺量和养护方式4种因素对干硬性碱激发钢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可延长干硬性碱激发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减小维勃稠度,优化工作性能;干硬性碱激发钢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多因素综合影响,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水玻璃掺量>水玻璃模数>养护方式>粉煤灰掺量;当采用2.0模数和20%掺量的水玻璃、替换率为25%粉煤灰优化配合比后,再结合浸水养护2 d,接着自然养护,干硬性碱激发钢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混凝土 干硬性混凝土 碱激发 配合比 养护方式
下载PDF
采用电量法测定碱液中的Cl^(-)含量
10
作者 张辉 杜春燕 +1 位作者 吕鸣凤 张晓琳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58-60,共3页
烟气脱硫装置需要测定烟气脱硫系统的碱液、脱硫塔循环液、滤清水样品中Cl^(-),但现有标准在检测范围和适用性上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了使分析检测更加准确,对生产实际起到指导作用,采用电量法建立了适合某公司烟气脱硫装置碱液中Cl^(-... 烟气脱硫装置需要测定烟气脱硫系统的碱液、脱硫塔循环液、滤清水样品中Cl^(-),但现有标准在检测范围和适用性上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了使分析检测更加准确,对生产实际起到指导作用,采用电量法建立了适合某公司烟气脱硫装置碱液中Cl^(-)浓度的分析方法,用标样和样品加标回收法进行了回收率验证,回收率在100%±5%范围内,准确度高,可检测Cl^(-)浓度范围为10~1000 mg/L内的碱液。通过对烟气脱硫装置碱液等测量结果进行重复性验证,满足95%概率水平要求,制定了测量结果在10~400 mg/L范围内的重复性限值,为测量未知样品的Cl^(-)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碱液 Cl^(-) 电量法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菌草重组材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克勤 郭祉妘 +4 位作者 魏起华 林冬梅 曾钦志 刘晓辉 饶久平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菌草资源是目前世界上最丰富的农业资源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菌草绿洲一号为原料,制备菌草重组材,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浸胶时间、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对菌草重组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响应面试验结... 菌草资源是目前世界上最丰富的农业资源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菌草绿洲一号为原料,制备菌草重组材,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浸胶时间、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对菌草重组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响应面试验结果基础上增加碱处理和帚化处理,探究改性对菌草表面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草重组材的较佳制备工艺参数为浸胶时间33 min,热压时间1.12 min/mm,热压温度155℃。帚化制备的菌草重组材浸胶时间降低至15 min,其静曲强度(MOR)136.56 MPa和弹性模量(MOE)14.80 GPa比未帚化制备的菌草重组材分别提高154%和14%;吸水厚度膨胀率(TSR)5.84%和吸水宽度膨胀率(WSR)0.93%分别比未帚化制备的菌草重组材降低7和1.82个百分点,均达到GB/T 40247—2021《重组竹》的要求。碱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在NaOH质量分数为2%时MOR和MOE最佳,分别143.13 MPa和15.05 GPa;在NaOH质量分数1%时TSR和WSR最低,分别为1.85%和0.30%。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可知,碱处理后菌草表面蜡质层出现降解,粗糙度增加;帚化处理产生的裂隙有利于酚醛树脂胶黏剂渗透到菌草内部,有利于菌草重组材的胶合,提高了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本研究制备的菌草重组材为菌草新材料的开发提供新途径,对加快推进菌草重组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 重组材 响应面法 碱处理 帚化
下载PDF
碱激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璐璐 万小梅 车雪萍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碱激发混凝土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胶材混凝土之一。同普通混凝土一样,碱激发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对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碱激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理论基础,包括试验法、半经验法、全计算法... 碱激发混凝土是当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型胶材混凝土之一。同普通混凝土一样,碱激发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对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碱激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理论基础,包括试验法、半经验法、全计算法以及基于强度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对碱激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试验法 半经验法 全计算法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及耐盐碱性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雪梅 刘骅峻 +2 位作者 杨曌 朱琨 李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苜蓿品种在硫酸钠盐碱胁迫下的耐受性,筛选抗性强的苜蓿品种,以4种紫花苜蓿品种为试材,研究50,100,150,200和250 mmol·L^(-1)硫酸钠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耐盐碱性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种子萌发期的耐盐碱能力进行... 为了研究不同苜蓿品种在硫酸钠盐碱胁迫下的耐受性,筛选抗性强的苜蓿品种,以4种紫花苜蓿品种为试材,研究50,100,150,200和250 mmol·L^(-1)硫酸钠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耐盐碱性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种子萌发期的耐盐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苜蓿品种种子在不同浓度硫酸钠胁迫下种子萌发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苗生长指标(胚根长度、胚轴长度、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100 mmol·L^(-1)的盐碱浓度能较好地反映苜蓿品种间的耐盐碱性差异,其中WL343HQ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耐盐碱系数最高,分别为44.08,20.00,20.73和20.55,WL343HQ苜蓿芽苗胚根长度、胚轴长度和龙牧806苜蓿芽苗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的耐盐碱系数最高,分别为49.93,29.38,48.55和69.23。对种子萌发期各指标耐盐碱系数的隶属函数值和综合评价D值分析可知,4种苜蓿品种的耐盐碱性依次为WL343HQ>WL525HQ>龙牧806>龙牧807,本研究选择的4个苜蓿品种对硫酸钠的抗性有较大差异,其中WL343HQ抗盐碱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盐碱胁迫 种子萌发 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贮藏方式对籽莲种子耐盐碱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王恺聪 文波龙 +4 位作者 徐惠风 任俊 罗那那 路鑫雨 张宇琦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5,共8页
为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籽莲种子耐盐碱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模拟控制实验,分析了常温干藏、常温沙藏、低温干藏、低温沙藏和冷冻贮藏共5种不同贮藏方式处理下,籽莲种子的性状变化及幼苗的耐盐碱特征,以期筛选出最优的种子贮藏方式。结... 为探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籽莲种子耐盐碱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模拟控制实验,分析了常温干藏、常温沙藏、低温干藏、低温沙藏和冷冻贮藏共5种不同贮藏方式处理下,籽莲种子的性状变化及幼苗的耐盐碱特征,以期筛选出最优的种子贮藏方式。结果表明,常温沙藏下的籽莲种子及幼苗在盐碱胁迫下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状态,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的芽长、鲜重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贮藏方式,而低温贮藏会使籽莲种子处于逆境状态,进而导致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莲 种子 贮藏方式 盐碱胁迫
下载PDF
不同消解方式测定土壤中的全硼含量对比
15
作者 占国艳 陈淑贤 +2 位作者 梁耀辉 刘丽丽 潘晓威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44-1553,共10页
针对土壤中全硼测定存在难消解、干扰大、易挥发损失等问题,利用碱熔法、微波消解法以及微敞开石墨消解法对土壤全硼进行了测定分析,优化了消解条件,并对三种消解方式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碱熔剂种类以及用量会对碱熔法的准确性造... 针对土壤中全硼测定存在难消解、干扰大、易挥发损失等问题,利用碱熔法、微波消解法以及微敞开石墨消解法对土壤全硼进行了测定分析,优化了消解条件,并对三种消解方式进行了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碱熔剂种类以及用量会对碱熔法的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选择KOH作为碱熔剂,并且KOH添加量为3.0 g时,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加酸种类以及赶酸温度的选择对微波消解法测定结果影响较大,选择加酸体系(5 mL HNO_(3)+1 mL HCl+3 mL HF+1.5 mL H_(3)PO_(4)),赶酸时温度选择170℃,测试效果较好;不同的加酸体系以及消解温度同样会引起微敞开石墨消解法测定结果出现较大误差,选择加酸体系(5 mL HNO_(3)+1 mL HClO_(4)+3 mL HF+1.5 mL H_(3)PO_(4)),消解温度设为170℃,测定结果更可靠。方法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碱熔法检出限为0.7 mg/kg,微波消解法检出限为0.9 mg/kg,微敞开石墨消解法检出限为1.0 mg/kg,均满足分析测定的要求。三种消解方式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均可用于土壤全硼的测定,并且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三种消解方式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不同,实际测试时可以根据样品数量及样品中全硼大致含量等选择具体的消解方式。建立的方法可以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全硼 碱熔法 微波消解法 微敞开石墨消解法 方法对比
下载PDF
试验方法对喷射混凝土用液体无碱速凝剂检测结果的影响
16
作者 吴申瑜 曾鲁平 +5 位作者 王伟 赵爽 乔敏 陈俊松 朱伯淞 洪锦祥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对比了我国5个有关液体无碱速凝剂标准中的检测项目、指标和试验方法,对实际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探究了不同试验方法对液体无碱速凝剂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液体无碱速凝剂中的游离氟离子含量进行... 对比了我国5个有关液体无碱速凝剂标准中的检测项目、指标和试验方法,对实际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探究了不同试验方法对液体无碱速凝剂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液体无碱速凝剂中的游离氟离子含量进行定性检测相对准确;采用150℃卤素水分测定仪可实现液体无碱速凝剂产品生产线快速检测,且根据其测得的含固量与直接烘干法测得的含固量偏差在±1%以内;与常温稳定性相比,低温(-10℃)稳定性问题主要为黏度增大、上层分层、底部结晶或沉淀等;无振动、采用典型或代用振动台振动均会造成基准砂浆表面泌水,使实际水灰比低于理论值0.50;适当降低灰砂比有利于改善基准砂浆的泌水问题;采用基准水泥时,按1.0 MPa抗压强度限值要求,受检砂浆的6 h和8 h抗压强度合格率分别为30%和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无碱速凝剂 匀质性 砂浆性能 试验方法
下载PDF
粉煤灰中铝资源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振勇 陈沐阳 +2 位作者 公彦兵 Byambagar Batdelger Tungalagtamir Bold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产生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富含丰富的铝资源。基于生态环境效益及我国铝土矿资源匮乏的双重驱动,从粉煤灰中回收铝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综述了酸法、碱法和其他方法等粉煤灰中回收铝资源的方法,比较了氧化铝...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燃煤产生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富含丰富的铝资源。基于生态环境效益及我国铝土矿资源匮乏的双重驱动,从粉煤灰中回收铝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综述了酸法、碱法和其他方法等粉煤灰中回收铝资源的方法,比较了氧化铝提取率、反应温度和酸碱浓度等主要技术指标,总结和讨论了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上下游产业链的构建是粉煤灰中铝资源回收产业化的迫切问题,提出紧密结合地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研发绿色、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是未来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酸法 碱法 循环经济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集流体分离与正极材料再生
18
作者 陈娟 张承龙 +1 位作者 张西华 马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 通过优化NaOH碱溶条件高效去除集流体黏结剂,保留完整铝箔;利用固相法再生LiFePO 4。当NaOH为0.8 mol/L、固液比20 mL/g、40℃反应10 min,正极材料的分离率达到99.78%,超声1 min后铝箔回收率为76%,解决了碱溶条件下铝箔回收的繁琐问题。球磨转速500 r、球磨5 h,补充10%高纯LiFePO 4的方式固相再生,再生LiFePO 4的最高放电比容量为新材料的94.75%,60次循环测试后为初始放电比容量的8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 碱溶-超声法 高效分离 固相再生
下载PDF
力-热场耦合无氟碱酸法石墨提纯试验研究
19
作者 黄建树 刘定桦 +3 位作者 贺洋 程飞飞 刘克起 于阳辉 《非金属矿》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为了提升碱酸法制备高纯石墨品位,降低环境污染,本试验以萝北石墨浮选精矿为原料,研究了力-热场耦合无氟碱酸法对石墨的提纯效果。结果表明,在NaOH用量为250 kg/t,碱熔温度为750℃,碱融时间为60 min,HCl用量为300 kg/t,酸浸温度为85℃,... 为了提升碱酸法制备高纯石墨品位,降低环境污染,本试验以萝北石墨浮选精矿为原料,研究了力-热场耦合无氟碱酸法对石墨的提纯效果。结果表明,在NaOH用量为250 kg/t,碱熔温度为750℃,碱融时间为60 min,HCl用量为300 kg/t,酸浸温度为85℃,酸浸时间为4 h的条件下,进行两段超声:第1段为360 W超声强度,80℃温度下洗涤30 min(碱熔后);第2段为180 W超声强度,70℃温度下洗涤20 min(酸浸后),最终制备出的高纯石墨固定碳含量高达99.973%,Si含量为101μg/g,Al含量为31μg/g,Fe含量为29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墨 碱酸法 石墨提纯 多场耦合
下载PDF
胡卢巴种子萌发期对不同类型盐胁迫的响应
20
作者 杜明川 李春兰 +4 位作者 鲍海娟 纪金兰 王伟 蒲小剑 刘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4,81,共11页
以4份不同来源的胡卢巴种子为材料,配置3种不同类型及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性单盐(NaCl,0、50、100、150、200 mmol·L^(-1))、中性混合盐(NaCl+Na_(2)SO_(4),浓度比1:2,0、25、50、75、100、125、150、175 mmol·L^(-1))、碱性... 以4份不同来源的胡卢巴种子为材料,配置3种不同类型及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性单盐(NaCl,0、50、100、150、200 mmol·L^(-1))、中性混合盐(NaCl+Na_(2)SO_(4),浓度比1:2,0、25、50、75、100、125、150、175 mmol·L^(-1))、碱性混合盐(NaCl+Na_(2)CO_(3)+NaHCO_(3)+Na_(2)SO_(4),浓度比5:3:9:23,0、50、100、150、200 mmol·L^(-1))]对胡卢巴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探究盐胁迫对胡卢巴种子萌发指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芽长、相对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胡卢巴种子在不同类型盐胁迫下,其种子萌发指标均受到盐胁迫的影响。低浓度盐胁迫对胡卢巴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100 mmol·L^(-1)单盐、25 mmol·L^(-1)中性混合盐和50 mmol·L^(-1)碱性混合盐胁迫下,相对发芽率较对照分别高1.39%、3.89%和0.52%。4份胡卢巴材料在中性单盐胁迫下耐盐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青海胡卢巴、加拿大胡卢巴、云南胡卢巴、甘肃胡卢巴,而在中性混合盐和碱性混合盐胁迫下,其耐盐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青海胡卢巴、云南胡卢巴、甘肃胡卢巴、加拿大胡卢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卢巴 盐胁迫 种子萌发 隶属函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