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ickel Hydroxide/Activated Carbon Supercapacitors Using a Modified Polyvinyl Alcohol Based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紫红 袁安保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50-155,共6页
Polyvinyl alcohol (PVA)-sodium polyacrylate (PAAS)-KOH-H2O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 with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was prepared by a solution-casting method. Polymer Ni(OH)2/activated carbon (AC) hybrid... Polyvinyl alcohol (PVA)-sodium polyacrylate (PAAS)-KOH-H2O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 film with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was prepared by a solution-casting method. Polymer Ni(OH)2/activated carbon (AC) hybrid supercapacitors with different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mass ratios (positive to negative) were fabricated using this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 nickel hydroxide positive electrodes, and AC negative electrodes. Galvanostatic charge/ discharge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capacitors, such as charge/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ance, rate charge/discharge ability, and charge/discharge cyclic stabil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decreasing of active material mass ratio m(Ni(OH)2)/m(AC), the charge/discharge specific capacitance increases, but the rate charge/discharge ability and the charge/discharge cyclic stability de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based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 Ni(OH)2/AC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mass ratio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下载PDF
Ni(OH)_2-Ni/C for 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 in alkaline media 被引量:2
2
作者 Yangxin Pan Gaohe Hu +2 位作者 Juntao Lu Li Xiao Lin Zhu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ydrogen electrode is vital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APEFCs).In this study,a series of Ni(OH)_2 decorated Ni/C catalysts(Ni(OH)_2-Ni/C) were prepared by a 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ydrogen electrode is vital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APEFCs).In this study,a series of Ni(OH)_2 decorated Ni/C catalysts(Ni(OH)_2-Ni/C) were prepared by a three-step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of Ni/C.The existence of Ni(OH)_2 was demonstrat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and the surface molar ratio of Ni(OH)_2/Ni of the samples was estimated via an electrochemical method.The HOR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s was evaluated by a rotation disk electrode(RDE) method,and a "volcano plot"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HOR exchange current(j0) and the surface molar ratio of Ni(OH)_2/Ni.On top of the "volcano",the surface molar ratio of Ni(OH)_2/Ni is1.1:1,the j0 of which was 6.8 times of that of Ni/C.The stability of the samples toward HOR was evaluated to be good.Our study added a systematic experimental evidence to the HOR research,showing that the HOR catalytic activity of Ni can be deliberately controlled via decoration of Ni(OH)_2,which may help understanding the HOR mechanism on 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 FUEL CELLS alkaline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 Nickel VOLCANO PLOT
下载PDF
A Novel Micro-porous Polymer Electrolyte Comprising SnO_2 Nanorods and P(MMA-AN)
3
作者 P.Zhang H.P.Zhang +1 位作者 Z.H.Li Y.P.Wu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8-,共1页
1 Results Micro-porous polymer electrolytes(MPEs), which almost obtain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phase inversion process or immersion precipitation method,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ionic conduct... 1 Results Micro-porous polymer electrolytes(MPEs), which almost obtained by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phase inversion process or immersion precipitation method, hav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1].In our work, micro-porous structure is obtained by adding SnO2 nanorods usually used as gas senor materials into the polymer matrix, which proves a new way to prepare MPEs.SnO2 nanorods were synthesized by microemulsion hydrothermal method[2].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orous polymer electrolyte SnO2 nanorods P(MMA-AN)
原文传递
介孔碳载体缓解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阳极水淹
4
作者 江文涌 葛创新 +3 位作者 王功伟 陆君涛 肖丽 庄林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s)相较于目前研究最多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其优势体现在阴/阳两极均可使用价格低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有望降低燃料电池的使用成本.APEFCs的研究在过去20年飞速发展,主要集中在高效碱性聚电解质(APE... 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s)相较于目前研究最多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其优势体现在阴/阳两极均可使用价格低廉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有望降低燃料电池的使用成本.APEFCs的研究在过去20年飞速发展,主要集中在高效碱性聚电解质(APE)隔膜和阴/阳极催化剂等关键材料的研发.目前,APEFCs的性能已接近于PEMFCs,针对其研究也逐渐从关键材料的研发扩展到电池的稳定性和水管理等更深层次问题.相较于PEMFCs,APEFCs的水管理问题更为复杂.每当阳极产生4个水分子,阴极会消耗2个水分子,容易导致阴极缺水和阳极水淹,进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对APEFCs水管理的优化将是实现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突破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碳载体对APEFCs水管理的影响,合成了一系列介孔碳负载的Ru催化剂(Ru/MCP-x,x为MCP的孔径,x=30,50,100 nm),并以Ru/XC72催化剂为对照.扫描电镜和N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介孔碳载体具有三维贯通的孔结构,而XC72为实心碳颗粒.溶液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催化剂在0.1 mol/L的KOH溶液中的氢氧化反应(HOR)活性相当.以Ru/MCP-x和Ru/XC72为阳极催化剂进行电池装配(记为Ru/MCP-x电池和Ru/XC72电池),结果表明,当使用高进气流量(1000 mL/min)时,Ru/MCP-x电池和Ru/XC72电池性能接近;当使用更接近实际工况的低进气流量(200 mL/min)时,所有电池性能均有所下降,且降幅存在明显差距.其中,Ru/MCP-50电池和Ru/MCP-100电池的降幅分别为36%和35%,而Ru/MCP-30电池和Ru/XC72电池的降幅分别为43%和72%.通过在低进气流量下改变进气湿度,结果发现,Ru/MCP-30电池和Ru/XC72电池性能大幅下降的原因是阳极发生水淹.弛豫时间分布(DRT)方法可以将不同弛豫时间的极化过程在时域中分离开来,从而可以分辨各极化过程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技术结合DRT方法进一步分析各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阻抗行为,DRT结果表明,在低进气流量下Ru/XC72电池的传质极化电阻显著高于Ru/MCP-x电池,说明阳极水淹导致了Ru/XC72电池的气体传质受阻,因而电池性能大幅下降.当MCP孔径增加至50和100 nm时,传质极化电阻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电池未发生明显水淹.这说明孔径的增加有效地缓解了低进气流量下阳极的水淹问题,从而保持较高的电池性能.综上,本文利用EIS-DRT方法比较了不同阳极碳载体对APEFCs性能和气体传质极化电阻的影响,表明介孔碳载体有利于缓解APEFCs中的阳极水淹问题,具有作为阳极载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 碱性聚电解质燃料电池 水淹 弛豫时间分布
下载PDF
电极/碱性聚电解质界面的微分电容曲线和零电荷电位测定
5
作者 刘晨希 邹泽萍 +11 位作者 胡梅雪 丁宇 谷宇 刘帅 南文静 马溢昌 陈招斌 詹东平 张秋根 庄林 颜佳伟 毛秉伟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3,共10页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作为现代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单离子导体的特性使得“电极/碱性聚电解质”界面的性质与“电极/溶液”界面有所不同。本文使用微电极,运用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以及浸入法等方法,测定了电极/碱性聚电...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作为现代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单离子导体的特性使得“电极/碱性聚电解质”界面的性质与“电极/溶液”界面有所不同。本文使用微电极,运用循环伏安、电化学交流阻抗以及浸入法等方法,测定了电极/碱性聚电解质界面的微分电容曲线和零电荷电位。该界面的微分电容曲线呈“U”状,且存在局域极小值,该极小值所对应的电位与浸入法测得的零电荷电位数值一致。单离子导体的特性使得“电极/碱性聚电解质”界面在零电荷电位两侧表现出不同的电化学极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物电解质 双电层 微电极 微分电容曲线 零电荷电位
下载PDF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表面锥形阵列结构提升燃料电池性能
6
作者 张婧雯 马华隆 +10 位作者 马军 胡梅雪 李启浩 陈胜 宁添姝 葛创新 刘晰 肖丽 庄林 张熠霄 陈立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0,共7页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被认为是构建未来社会可再生能源结构的关键一环。不同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的出现使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成为可能,因而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转换装置,被认为是构建未来社会可再生能源结构的关键一环。不同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的出现使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成为可能,因而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APEFC的关键结构是膜电极,主要由聚合物电解质膜和阴阳极(含催化层、气体扩散层)组成,膜电极是电化学反应发生的场所,其优劣直接决定着电池性能的好坏。因此,基于现有的碱性聚合物电解质及催化剂体系,如何构筑更加优化的膜电极结构,使APEFC发挥出更高的电池性能是亟待开展的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模板法在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表面构建出有序的锥形阵列,再将具有阵列结构的一侧作为阴极来构筑膜电极,同时,作为对比,制备了由无阵列结构的聚合物电解质膜构筑而成的膜电极,最后对基于两种不同膜电极的APEFC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锥形阵列结构可以将APEFC的峰值功率密度由1.04 W·cm^(−2)显著提高到1.48 W·cm^(−2),这主要归因于在APEFC的阴极侧具有锥形阵列结构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的亲水性的提升和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的增加。本工作为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 膜电极 阴极 阵列结构
下载PDF
全固态碱性Cd/Ni二次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国平 陈宝激 +4 位作者 桑商斌 杨占红 唐有根 伍秋美 李晓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4-608,共5页
用溶液浇铸法制备含有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CMC)聚合物、KOH和水的复合碱性固态聚合物电解质PVA/CMC/KOH/H2O。采用扫描电镜,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PVA/CMC/KOH/H2O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时,PVA/CMC/KOH/H2O离子电导... 用溶液浇铸法制备含有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CMC)聚合物、KOH和水的复合碱性固态聚合物电解质PVA/CMC/KOH/H2O。采用扫描电镜,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PVA/CMC/KOH/H2O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时,PVA/CMC/KOH/H2O离子电导率最高可达7.1×10-2S·cm-1;在循环伏安曲线上,在0.15,-0.30和-0.70V时出现明显的氧化还原峰。以PVA/CMC/KOH/H2O为电解质组装的电池,当以1mA/cm2的电流密度放电时,在1.10~1.40V有放电平台出现;当以3mA/cm2电流密度充、放电时,电池经过42次循环后,充、放电效率为88%~95%,表明PVA/CMC/KOH/H2O电解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电池内阻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逐步降低,随着放电过程的进行急剧增大;内阻的增加除了与电极充放电状态有关外,还与外加电场对电解质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碱性电池 碱性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 Ni/Cd电池
下载PDF
PVA碱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电化学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军红 刘建敏 +1 位作者 杨化滨 周作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应用溶解—铸膜法制备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碱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elpolymerelectrolyte,GPE)薄膜.交流阻抗(EIS)测试表明,随着KOH含量的增加,该薄膜的离子电导率表现为先增大而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KOH含量为42%(bymass,下同... 应用溶解—铸膜法制备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碱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elpolymerelectrolyte,GPE)薄膜.交流阻抗(EIS)测试表明,随着KOH含量的增加,该薄膜的离子电导率表现为先增大而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KOH含量为42%(bymass,下同)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为2.01×10-3S/cm.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当膜中KOH含量大于20%时,晶态的PVA就逐渐转变为非晶态结构.又当KOH含量增加到一定值后,由于体系中未电离的非晶态KOH量的增多而导致离子电导率下降.循环伏安(CV)和拉曼光谱(Raman)结果表明,该薄膜具有很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可应用于碱性二次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碱性聚合物凝胶电解质 薄膜 电化学稳定性 碱性二次电池
下载PDF
碱性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俊 袁安保 宋维相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为了提高聚氧化乙烯(PEO)/KOH 基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 制电解质膜时分别将纳米 TiO2、纳米β-Al2O3和纳米 SiO2添加到 PEO/KOH 体系中, 制备出了兼顾电学和力学性能的碱性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交流阻抗测试显示, 其室温(28 ℃)... 为了提高聚氧化乙烯(PEO)/KOH 基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 制电解质膜时分别将纳米 TiO2、纳米β-Al2O3和纳米 SiO2添加到 PEO/KOH 体系中, 制备出了兼顾电学和力学性能的碱性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交流阻抗测试显示, 其室温(28 ℃)电导率可达到 10-3 S?cm-1数量级. 循环伏安研究表明, 制得的电解质膜在不锈钢惰性电极上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约为 1.6 V. 分别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膜中 KOH, H2O, 无机纳米粉末的含量以及温度对体系电导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H 碱性 纳米复合 纳米SIO2 研究 Al2O3 电导率 聚合物电解质膜 电解质膜 PEO
下载PDF
PVA-膨润土-KOH-H_2O复合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记甫 桑商斌 +1 位作者 伍秋美 廖玉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36-1140,共5页
以聚乙烯醇(PVA)与膨润土(bentonite)和氢氧化钾为原料,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VA-膨润土-KOH-H2O复合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运用X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循环伏安(CV)等技术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膨润土对聚合物膜电导率的影响.... 以聚乙烯醇(PVA)与膨润土(bentonite)和氢氧化钾为原料,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VA-膨润土-KOH-H2O复合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运用X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循环伏安(CV)等技术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膨润土对聚合物膜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土对电解质的导电性能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膨润土本身会阻塞PVA内部结构中的部分离子通道,导致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降低;另一方面,膨润土有助于体系中KOH含量的增加,同时PVA-膨润土相界面高导电性缺陷层的形成有助于体系电导率的提高.当体系水的质量分数较低时,复合电解质体系电导率存在极大值;当w(H2O)为65%时,则观察到电导率的线性增加趋势;电解质最高室温电导率达0.110S·cm-1.XRD图谱显示适当配比的复合膜中PVA呈无定形态;SEM结果证实了适当配比的复合膜中存在大量微米级孔径的微孔通道.循环伏安曲线表明PVA-膨润土-KOH-H2O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有约2.0V的较宽电化学稳定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 PVA 膨润土 电导率 电化学性质
下载PDF
碱性甲醇燃料电池用季铵化PPEK膜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宏伟 刘小芬 +2 位作者 麻小挺 朱宝库 徐又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2-414,共3页
聚合物碱性甲醇燃料电池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移动电源,氢氧根离子交换膜是碱性甲醇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题之一。从聚二氮杂萘酮醚酮(PPEK)出发,依次采用氯甲基化、溶液法流延成型、三甲胺季铵化和KOH溶液处理等方法,制备了季铵碱型的聚二氮... 聚合物碱性甲醇燃料电池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移动电源,氢氧根离子交换膜是碱性甲醇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题之一。从聚二氮杂萘酮醚酮(PPEK)出发,依次采用氯甲基化、溶液法流延成型、三甲胺季铵化和KOH溶液处理等方法,制备了季铵碱型的聚二氮杂萘酮醚酮(QPPEK-OH)电解质膜,测定了膜的电导率和甲醇渗透性。研究发现,每个重复链节中平均含有1.3个季铵碱离子的聚二氮杂萘酮醚酮膜,导电率和甲醇的渗透系数分别为1.14×10-2S/cm和6.57×10-7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甲醇燃料电池 聚二氮杂萘酮醚酮 聚电解质膜 导电性
下载PDF
PVA-CMC-KOH-H_2O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袁安保 赵俊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5,共6页
由聚乙烯醇(PVA)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制备PVA-CMC-KOH-H2O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应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等实验方法表征、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该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可达到10-2S.cm-1数量级,在不锈钢惰... 由聚乙烯醇(PVA)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制备PVA-CMC-KOH-H2O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应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等实验方法表征、研究其性能.结果表明,该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可达到10-2S.cm-1数量级,在不锈钢惰性电极上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约为1.6 V.另外,还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膜中KOH、H2O和CMC对体系电导率的影响以及PVA-CMC-KOH-H2O碱性聚合物电解质在N i/MH电池中的初步应用.初步结果表明,由PVA-CMC-KOH-H2O聚合物电解质组装的N i/MH电池,其低倍率放电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 PVA CMC 共混改性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PVA碱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电化学稳定性及其在锌镍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建敏 王军红 +1 位作者 杨化滨 周作祥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1,共5页
溶解铸膜法制备了PVA(聚乙烯醇)-KOH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用循环伏安和激光拉曼光谱对其电化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锌镍二次模拟电池.结果表明,该固态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循环寿命远远高于以5 m o l/L KOH水溶液为电解质的... 溶解铸膜法制备了PVA(聚乙烯醇)-KOH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用循环伏安和激光拉曼光谱对其电化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锌镍二次模拟电池.结果表明,该固态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循环寿命远远高于以5 m o l/L KOH水溶液为电解质的锌镍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 电化学稳定性 锌镍二次电池
下载PDF
PVA-AA-KOH-H2O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正富 马明煜 伍美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281-284,共4页
采用溶解-铸膜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丙烯酸(AA)-KOH-H2O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为优化电解质膜的性能,研究了成分对电解质膜特性的影响。通过XRD进行物相分析;通过DSC分析了膜的热学特性;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测定膜的电导率和电化学稳... 采用溶解-铸膜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丙烯酸(AA)-KOH-H2O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为优化电解质膜的性能,研究了成分对电解质膜特性的影响。通过XRD进行物相分析;通过DSC分析了膜的热学特性;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测定膜的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窗口。研究显示AA共混可明显改善PVA基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保湿性能和机械性能。KOH和AA可使PVA的结晶度和熔点降低,有利于提高电导率。实验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导率均可达到10-2S/cm数量级,最大可达0.18S/cm。电导率随膜内KOH、AA、H2O的含量增加而增大;在25~80℃范围内,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电化学稳定窗口达3.6V,可满足大多数器件对电解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烯醇 丙烯酸 共混改性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PVA-KOH-TiO_2-H_2O复合碱性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记甫 桑商斌 伍秋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6-319,共4页
以聚乙烯醇(PVA)与二氧化钛(TiO2)和氢氧化钾(KOH)为原料,运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VA-KOH-TiO2-H2O复合碱性聚合物电解质(ASPE)。以X射线衍射(XRD)、差热扫描(DSC)、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法(AC)对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 以聚乙烯醇(PVA)与二氧化钛(TiO2)和氢氧化钾(KOH)为原料,运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VA-KOH-TiO2-H2O复合碱性聚合物电解质(ASPE)。以X射线衍射(XRD)、差热扫描(DSC)、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法(AC)对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XRD和DSC分析表明TiO2的加入可以增加PVA基体的无定形比例。PVA-KOH-TiO2-H2O ASPE显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水含量为50%,室温(20℃)离子电导率在0.102~0.171S/cm之间;以不锈钢为阻塞电极测得膜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1.2V。以PVA-KOH-TiO2-H2O ASPE组装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电容器首次放电比电容为44F/g,1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为33F/g,其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测试均显示了良好的电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PVA TIO2 电导率 电容器
下载PDF
改性剂对PVA基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月丽 刘建 王松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2-396,共5页
为了改善PVA-KOH-H2O体系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ASPE)的性能,采用溶液浇铸法向其中添加改性剂制备复合电解质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AC)等对电解质膜的物相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电解质... 为了改善PVA-KOH-H2O体系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ASPE)的性能,采用溶液浇铸法向其中添加改性剂制备复合电解质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AC)等对电解质膜的物相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电解质以无定形态为主,含极少量晶相,改性剂的适量添加可以降低电解质膜的结晶度增大无定形区域,离子电导率随PEO的加入先减小后增大,随增塑剂的加入先增大后减小,三种改性剂中GROL效果最好可达4.52×10-2 S/cm,电化学稳定窗口随改性剂的添加略微变窄,但仍显示了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当三种物质同时共混加入时电化学性能优于单个组分.该研究结论对制备高能量碱性固体电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烯醇 氢氧化钾 改性剂 共混 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稳定性 无定形态
下载PDF
碱性电池用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锋 毛立彩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用乳化浸渍的方法,由交联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甲酯、氢氧化钾和水制备了准固态复合聚合物电解质(QSPE)膜。QSPE膜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10-3S/cm数量级,可作为固态碱性电池的隔膜使用。研究了其组成、无机盐和纳米CeO2添加剂对QSPE膜离子... 用乳化浸渍的方法,由交联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甲酯、氢氧化钾和水制备了准固态复合聚合物电解质(QSPE)膜。QSPE膜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可达10-3S/cm数量级,可作为固态碱性电池的隔膜使用。研究了其组成、无机盐和纳米CeO2添加剂对QSPE膜离子电导率的影响及电解质膜的热稳定性。添加Na2SO4或1.0%的纳米CeO2,可使膜的离子电导率在55℃时,提高到10-2S/cm数量级;添加无机盐或纳米CeO2,膜的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交联聚丙烯酸 聚丙烯酸甲脂 碱性电池
下载PDF
PVA-KOH-H_2O碱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明煜 李月丽 +1 位作者 张正富 李明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24-326,330,共4页
应用溶解-铸膜法制备聚乙烯醇(PVA)-KOH-H2O碱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用交流阻抗测试电解质膜离子电导率,结果表明随KOH含量增加,电解质膜的电导率先增后减,当m(PVA):m(KOH)=3:4.5时(质量比,下同),室温电导率达到最大值,为4.63×10-... 应用溶解-铸膜法制备聚乙烯醇(PVA)-KOH-H2O碱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用交流阻抗测试电解质膜离子电导率,结果表明随KOH含量增加,电解质膜的电导率先增后减,当m(PVA):m(KOH)=3:4.5时(质量比,下同),室温电导率达到最大值,为4.63×10-2S/cm。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基本符合Arrhenius方程。加入KOH后,PVA结构从晶态向非晶态转变,结晶度降低,热稳定性提高。循环伏安和DSC热分析显示该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很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有望应用于碱性二次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合物电解质 碱性 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季铵化聚乙烯醇/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正硅酸乙酯杂化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建勋 董锐 +1 位作者 孙晓斌 周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5-609,633,共6页
通过在季铵化聚乙烯醇(QPVA)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混合聚合物水溶液中添加正硅酸乙酯(TEOS)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得到了不同配比的溶胶-凝胶铸膜液,并将各铸膜液在模具中干燥得到杂化膜,随后将杂化膜在戊二醛/丙酮溶液... 通过在季铵化聚乙烯醇(QPVA)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混合聚合物水溶液中添加正硅酸乙酯(TEOS)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得到了不同配比的溶胶-凝胶铸膜液,并将各铸膜液在模具中干燥得到杂化膜,随后将杂化膜在戊二醛/丙酮溶液中交联得到尺寸稳定的杂化阴离子交换膜。考察了季铵化聚乙烯醇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铸膜液的质量比对杂化膜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分析了4种尺寸稳定阴离子交换膜的外观形貌、红外光谱、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含水/甲醇率和膜的离子交换容量。结果表明,QPVA/0.25PDADMAC/0.1TEOS碱性杂化膜在甲醇中尺寸稳定,微观结构致密,在65~140℃时热稳定性优良,离子交换容量可达到1.091 41 mmol/g。具有在中低温型碱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使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 季铵化聚乙烯醇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正硅酸乙酯 稳定性 离子交换容量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多孔锌电极应用于PVA电解液的锌空气电池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旭明 徐少辉 +2 位作者 谭强 王连卫 邢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64-2367,共4页
由于循环性能受到锌电极表面钝化及使用液态电解液在气孔附近存在漏液的影响,锌-空气电池作为二次电池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以聚乙烯醇(PVA)碱性聚合物凝胶代替了传统液态电解液,研究了不同多孔锌电极结构,在PVA聚合物电解液... 由于循环性能受到锌电极表面钝化及使用液态电解液在气孔附近存在漏液的影响,锌-空气电池作为二次电池的发展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以聚乙烯醇(PVA)碱性聚合物凝胶代替了传统液态电解液,研究了不同多孔锌电极结构,在PVA聚合物电解液中的充放电特性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多孔锌电极在碱性PVA聚合物电解液下的全电池可以充放电100个循环并拥有稳定的性能,原因主要归结于PVA电解液减缓了多孔结构的锌电极钝化过程并且提高了锌电极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聚合物电解液 多孔锌电极 抑制钝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