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yered injection technology for chemical flooding of Class-Ⅲ oil reservoirs in the Daqing Oil Fields complex,Songliao Basin,Northeast China
1
作者 Haicheng Li 《Energy Geoscience》 2023年第1期51-58,共8页
The Class-Ⅲ oil reservoirs of Lasaxing oilfield in the Daqing Oil Fields complex have geological oil reserves of 1.86 billion tonnes,an oil recovery of 39%,with remaining reserve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45%of the t... The Class-Ⅲ oil reservoirs of Lasaxing oilfield in the Daqing Oil Fields complex have geological oil reserves of 1.86 billion tonnes,an oil recovery of 39%,with remaining reserve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45%of the total geological reserves of the oilfield.Therefore,they have considerable potential for future oil production.The current layered injection technologies fail to achieve effective control over the low single-layer injection rates since they can only produce low thrott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under low injection rates(5-20 m^(3)/d).In this study,a symmetrically-structured double-offset-hole injection allocator and a novel throttling component were developed.Their spatial layout was constructed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which allows for expanding the flow rate range at low injection rates.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thrott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increased from 0.2 MPa to 0.8 MPa at an injection rate of 5 m^(3)/d,and the range of the single-layer flow rates expanded from 20-70 m^(3)/d to 5-70 m3/d.The fiel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ive production of oil layers with medium and low permeability was achieved and that the ratio of producing oil layer thickness to the total reservoir thickness increased by 9.7%on average.Therefore,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ffective chemical-flooding-based development of Class-Ⅲ oil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flooding Layered injection technology Low injection rate Lasaxing oilfield Daqing Oil Fields complex Songliao Basin
下载PDF
Technologies of enhancing oil recovery by chemical flooding in Daqing Oilfield, NE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SUN Longde WU Xiaolin +2 位作者 ZHOU Wanfu LI Xuejun HAN Peihu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4期673-684,共12页
By track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s of chemical flooding carried out in the Daqing Oilfield, NE China since the 1970 s, the chemical flooding theory, technology adaptabil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By track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s of chemical flooding carried out in the Daqing Oilfield, NE China since the 1970 s, the chemical flooding theory, technology adaptability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nd directions and ideas of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were proposed.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 by chemical flooding, the Daqing Oilfield developed theories related to compatibility between crude oil and surfactant that may form ultra-low interfacial tensions with low-acidity oil, and a series of surfactant products were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chemical flooding such as injec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established. The technologies of separation injection, cleansing and anti-scaling, preparation and injection, and produced liquid processing were developed. The matching technologies of production engineering and surface facilities were formed. Through implementation of chemical flooding, the Daqing Oilfield achieve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s with enhanced recovery rate of 12% in polymer flooding and with enhanced recovery rate of 18% in ASP flooding. To further enhance the oil recovery of chemical flooding, three aspects need to be studied:(1) fine characterization of reservoirs;(2) smart and efficient recovery enhancement technologies;(3) environment friendly, high-efficiency and smart matching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QING OILFIELD chemical flooding surfactant-oil MATCH theory injec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engineering support technology enhanced OIL recovery
下载PDF
REMOTE-SENSING TECHNOLOGY IN FLOOD CONTROL IN CHINA
3
作者 Wei Chenjie and Wang Shixin(CAS Institute of Remote-Sensing Application)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9年第1期62-67,共6页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vital role undertaken by telemetry in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in flood control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ata from their surveys, the authors give an all-round exposition of problems in th...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vital role undertaken by telemetry in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in flood control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ata from their surveys, the authors give an all-round exposition of problems in the country’s drive for disaster reduction an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in the fight against the possible flood problem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E REMOTE-SENSING technology IN flood CONTROL IN CHINA flood Pro
下载PDF
SYN Flooding攻击原理与防御措施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双强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年第3期1567-1568,共2页
SYN Flooding是最流行的DoS和DDoS攻击手段,文章分析了SYNHooding攻击原理,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检测及防御技术。
关键词 DDOS SYN flooding 检测 防御技术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o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and performances between continuous and dispersed phase flooding agents 被引量:2
5
作者 SUN Zhe WU Xingcai +4 位作者 KANG Xiaodong LU Xiangguo LI Qiang JIANG Weidong ZHANG J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1期121-129,共9页
To compare the o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and performances of continuous phase flooding agent(traditional polymer solution) and dispersed phase flooding agent(particle-type polymer SMG dispersion), the particle phase... To compare the o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and performances of continuous phase flooding agent(traditional polymer solution) and dispersed phase flooding agent(particle-type polymer SMG dispersion), the particle phase separation of SMG dispersion migrating in pores was simulated by using the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Theoretically guided by the tree fork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red cells in biological fluid mechanics,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mathematical model of SMG in different pores is established. Furthermore, the micro and macro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continuous and dispersed phase flooding agent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inuous flooding agent enters all the swept zones and increases the flow resistance in both larger and small pores. On the contrary, the particle phase separation phenomenon occurs during the injection process of dispersed flooding agent. The SMG particles gather in the larger pore to form bridge blinding, and the carrier fluid displace oil in the small pore. Working in cooperation, the SMG particle and carrier fluid drive the residual oil in the low permeability layers step by step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il increment and water reduction effect of dispersed flooding agent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inuous flooding agent,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ield tes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flooding particle-type POLYMER POLYMER water dispersion PARTICLE phase separation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deep fluid DIVERSION ABILITY oil DISPLACEMENT mechanism
下载PDF
新疆油田浅层超稠油SAGD高效低碳开发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新革 罗池辉 +2 位作者 张胜飞 张文胜 罗双涵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超稠油开发高能耗与油田高质量发展矛盾日益加剧的问题,新疆油田通过SAGD机理研究与现场实践,在维持蒸汽腔高效扩展,突破储层渗流屏障遮挡,提高浅薄层驱泄复合效率,实现水平井长水平段高效均衡产液等方面持续攻关... 针对“双碳”目标背景下超稠油开发高能耗与油田高质量发展矛盾日益加剧的问题,新疆油田通过SAGD机理研究与现场实践,在维持蒸汽腔高效扩展,突破储层渗流屏障遮挡,提高浅薄层驱泄复合效率,实现水平井长水平段高效均衡产液等方面持续攻关,取得显著效果。采用气体辅助技术,实现蒸汽腔隔热保压增能,油汽比可提高20%;利用立体井网及储层升级扩容技术,改善Ⅲ类超稠油油藏渗流特征,泄油速度可增大20%~40%;采用全密闭生产方式,VHSD产液温度由100℃上升至150℃,采油速度提高50%;深化热采流量控制器(FCD)机理研究,完善油藏-井筒耦合优化设计方法,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可提高20%。“十四五”期间,新疆油田将深化溶剂辅助SAGD、无水SAGD和控温水热裂解等技术研究,逐步完善浅层超稠油低碳高效开发技术系列,该研究可为稠油油藏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超稠油 重力泄油 驱泄复合 气体辅助 储层扩容 低碳开发技术
下载PDF
大庆长垣油田水驱开发技术智能化实践与展望
7
作者 郭军辉 郑宪宝 +4 位作者 王治国 杨冰冰 付宪弟 马宏宇 朱吉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13,共11页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是老油田开发技术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必要途径。全面总结了国内外油田开发技术智能化研究进展,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庆长垣油田水驱开发中的应用进展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尤其强调了智能测井解释、智能井震结合...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是老油田开发技术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必要途径。全面总结了国内外油田开发技术智能化研究进展,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庆长垣油田水驱开发中的应用进展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尤其强调了智能测井解释、智能井震结合储层预测、基于数据挖掘的注水优化调整以及措施井层智能优选等关键技术在提升油田开发效率、效果和经济效益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技术创新,大庆长垣油田水驱自然递减率控制到7%以下,年含水上升值控制到0.2百分点以内,实现了特高含水后期油田的高水平、高质量开发。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水驱开发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指出应加快油气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加强实时动态监测技术的研发,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智能方案编制、注采智能优化等手段推动油田开发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油田 水驱开发 智能化 关键技术 实践 展望
下载PDF
胜利油田水驱开发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8
作者 王建 刘丽杰 +4 位作者 吴义志 刘海成 贾元元 宋志超 陶仕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12,共14页
水驱油藏是中国东部老油田开发的主体,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整体进入特高含水期,室内研究及矿场实践表明,仍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但受储层非均质性和开发动态非均质性影响,科学开发和效益开发难度加大,亟需攻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 水驱油藏是中国东部老油田开发的主体,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整体进入特高含水期,室内研究及矿场实践表明,仍有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但受储层非均质性和开发动态非均质性影响,科学开发和效益开发难度加大,亟需攻关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整装油藏针对特高含水后期极端耗水严重、效益稳产及水驱提高采收率难等问题,深化了极端耗水层带理论,创新形成了层系近阻重组开发技术、特高含水油藏矢量开发技术和特高含水后期流场调整开发技术,实现了控耗水、降递减,平均采收率为43.7%;断块油藏针对断层多、断块小的特点及特高含水期剩余油规模小、动用难的问题,深化剩余油富集规律及水动力调控机制认识,创新形成了人工边水驱、立体开发等主导开发技术系列,提高了储量控制和水驱动用程度,平均采收率为29.4%,支撑了断块油藏效益稳产;低渗透油藏针对储层物性差、有效建驱难等问题,持续开展非线性渗流机理和压驱开发机理研究,攻关配套开发技术,不断拓宽开发界限,创新形成特低渗透油藏仿水平井注水、一般低渗透油藏井网适配提高采收率、低渗透-致密油藏压驱注水等差异开发技术系列,平均采收率为15.7%,实现了低渗透油藏提速提效开发。通过以上技术进步,实现了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的效益开发。结合不同类型油藏开发特点及面临形势,对水驱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出了下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剩余油 开发理论 开发技术 提高采收率 发展方向
下载PDF
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与矿场应用
9
作者 曹绪龙 石静 +4 位作者 张磊 刘煜 巩锦程 张文龙 张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6,共11页
化学驱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油田高效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中外化学驱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高温高盐的苛刻油藏条件,系统总结了胜利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理论技术。通过梳理胜利油田60a来化学驱技术从室内研究到矿场应... 化学驱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油田高效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中外化学驱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高温高盐的苛刻油藏条件,系统总结了胜利油田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理论技术。通过梳理胜利油田60a来化学驱技术从室内研究到矿场应用所攻克的理论和技术难题,介绍了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的发展历程。通过认识驱油剂之间以及驱油剂与原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构效关系,迭代创建了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黏弹并重扩波及”理论、表面活性剂“油剂相似富集、阴非加合增效”理论和黏弹性颗粒“变形调驱”理论,并攻关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技术、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和非均相复合驱技术,攻克了温度为85℃、矿化度为30000 mg/L的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难题,矿场实施的96个化学驱项目的年产油量连续20a占油田年产油量的11%以上。该系列技术为胜利油田产量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高温高盐油藏 提高采收率 理论技术 加合增效
下载PDF
吉林油田CCUS-EOR技术攻关与实践新进展
10
作者 王峰 黎政权 张德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CO_(2)捕集、埋存与提高原油采收率(CCUS-EOR)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并实现CO_(2)有效埋存,同时兼具减碳、增油两大功能,是落实“双碳”战略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中国石油高度关注CO_(2)资源化利用问题,在系统研究原始... CO_(2)捕集、埋存与提高原油采收率(CCUS-EOR)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并实现CO_(2)有效埋存,同时兼具减碳、增油两大功能,是落实“双碳”战略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中国石油高度关注CO_(2)资源化利用问题,在系统研究原始油藏、中高含水、高含水及特高含水油藏CO_(2)驱油机理与埋存潜力的基础上,研发了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形成了集CO_(2)捕集、输送、注入、采出、驱油、埋存、防腐等为主体的CCUS-EOR全产业链一体化技术体系,并率先在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开展了CO_(2)捕集埋存与提高采收率矿场实践。研究结果表明:①矿场试验证实CO_(2)驱油可提高采收率20%以上,现已累计注入CO_(2)达320×10^(4) t;②矿场实践系统揭示了陆相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与埋存规律,验证了CO_(2)捕集输送、注入采出、驱油埋存与循环利用全流程技术的适应性,实现了CCUS-EOR减排增效一体化。结论认为:①吉林油田建成了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全流程CO_(2)捕集、驱油、埋存与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实现了陆相沉积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采收率的大幅提高和CO_(2)的安全埋存;②系统总结了吉林油田近年来在CCUS-EOR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矿场实践认识,指明了油气田CCUS-EOR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相关企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油田 CCUS-EOR 全流程技术 产业化发展 驱油与埋存一体化 新质生产力 战略布局
下载PDF
大庆油田开发试井解释技术新进展及展望
11
作者 杨景海 齐占奎 +1 位作者 梁旭 马堃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5期56-59,共4页
全面介绍了大庆油田自“十四五”以来在开发试井解释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解析试井技术领域,率先在国内完成了试井资料的智能化解释方法研究,成功实现了10种常规试井模型的自动化解释,并已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数值试井技术领域,在... 全面介绍了大庆油田自“十四五”以来在开发试井解释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解析试井技术领域,率先在国内完成了试井资料的智能化解释方法研究,成功实现了10种常规试井模型的自动化解释,并已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数值试井技术领域,在水驱单相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化学驱多相流多组分模型和针对致密油气藏的多段压裂水平井的数值试井解释技术;试井解释资料应用领域,研发了测试资料综合应用云平台,深化了试井资料解释成果的应用;试井解释软件的开发方面,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unflower试井解释平台软件系列。未来将集中在解析试井智能解释技术的完善和提升、数值试井解释技术的解释速度提升、页岩油试井解释评价技术以及高频压力计试井解释评价技术,同时,还将发展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试井解释平台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测试技术 解析试井解释技术 数值试井解释技术 化学驱 人工智能 试井解释平台 测试资料应用云平台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助力南四湖防洪调度与二级坝工程管理
12
作者 胡文才 张煜煜 《水利信息化》 2024年第5期50-54,共5页
数字孪生建设是“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南四湖流域防洪调度水平和二级坝工程运行管理能力,采用南四湖防洪调度、二级坝泄量纠偏及调度仿真等关键技术,建立和完善二级坝感知体系,提升算力能力建设;建设数... 数字孪生建设是“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南四湖流域防洪调度水平和二级坝工程运行管理能力,采用南四湖防洪调度、二级坝泄量纠偏及调度仿真等关键技术,建立和完善二级坝感知体系,提升算力能力建设;建设数据底板,加强算据能力建设;研发多种模型,智能展示数据成果;开发具有“四预”功能的防洪调度和水闸综合管理业务应用等系统。系统的建成可全面提高南四湖防洪调度及二级坝工程管理安全运行管理水平,为后续数字孪生沂沭泗建设提供经验样本和技术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二级坝 防洪调度 工程管理 数据底板 工程仿真 南四湖
下载PDF
基于MIKE FLOOD的中小河流溃堤洪水风险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卫林 刘丽娜 +2 位作者 梁艳红 陈祥 朱圣男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9,共12页
近年来洪水引发的中小河流堤防溃决等洪水灾害风险问题凸显,因此进行溃堤洪水风险分析对于加强中小河流的洪水管理及减少溃堤洪水带来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江西省罗塘河为例,借助MIKE软件中的MIKE 11、MIKE 21及其耦合模块对罗... 近年来洪水引发的中小河流堤防溃决等洪水灾害风险问题凸显,因此进行溃堤洪水风险分析对于加强中小河流的洪水管理及减少溃堤洪水带来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江西省罗塘河为例,借助MIKE软件中的MIKE 11、MIKE 21及其耦合模块对罗塘河遭遇10a一遇及20a一遇洪水进行溃堤洪水演进模拟。然后依据灾害系统理论从洪水的危险性和易损性两方面选择淹没水深、淹没流速、淹没历时等7个指标构建溃堤洪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对罗塘河洪水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洪水危险区面积为0.19 km 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8%,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富港地区;重灾区和中灾区面积为1.25 km 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37%,主要分布在重文和蒋元乐家;安全区为研究区域内洪水没有到达并且地物覆盖价值较低的地区,包括游家店、下胡、大塘杨家和马山等处。研究成果可为中小河流防洪规划、避洪转移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flood 中小河流 溃堤 洪水风险 GIS技术 防洪安全 洪水预报 全球气候变化
下载PDF
提高油气田采收率技术协同方法与应用
14
作者 孙焕泉 杨勇 +5 位作者 方吉超 凡哲元 吴光焕 元福卿 杨元亮 吴永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0-608,共9页
阐述了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协同方法的内涵,研究形成了“3+2”(三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协同大幅度提高高含水老油田采收率技术,提出了“3+2”提高采收率技术政策。建立了多元热复合技术协同大幅度提高稠油采收率方法,研究提出的提高油气田... 阐述了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协同方法的内涵,研究形成了“3+2”(三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协同大幅度提高高含水老油田采收率技术,提出了“3+2”提高采收率技术政策。建立了多元热复合技术协同大幅度提高稠油采收率方法,研究提出的提高油气田采收率技术协同方法在矿场应用,难开采稠油采收率提高了21.9%。多元热复合开发与分支井技术协同应用成功将稠油黏度动用上限扩展到750000 mPa·s,储层厚度动用下限突破到1.5 m。提出了下一步技术协同发展方向:低渗透油藏压驱-注水协同开发、缝洞型油藏气-水-井网协同提高采收率、老油田油藏-井筒-地面一体化开采以及页岩气复合排水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井 多元热复合技术 “3+2”技术 技术协同方法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大庆油田水驱开发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15
作者 白振国 姜雪岩 +3 位作者 杨光耀 苗志国 李亚光 卢继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3,共9页
通过回顾大庆油田水驱开发技术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近10年创新发展的水驱层系井网优化调整、近阻组合注水优化调整、区块及单井套损预警防控等油田主体开发技术。在客观分析大庆油田水驱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水驱开发核心技术发... 通过回顾大庆油田水驱开发技术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近10年创新发展的水驱层系井网优化调整、近阻组合注水优化调整、区块及单井套损预警防控等油田主体开发技术。在客观分析大庆油田水驱主要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水驱开发核心技术发展方向。在井网调整方面,攻关以“两驱协同、优选井型”为核心的井网优化调整技术,通过“二三结合”井网优化、分类储层加密调驱、井缝协同井网调整、多井型高效挖潜等井网调整新技术攻关,实现由水驱直井均匀加密向两驱协同、多井网多井型立体调整转变;在结构调整方面,攻关以“智能优化、水驱+”为核心的新一代综合调整技术,通过智能注采优化、低渗透储层功能性水驱、特低渗断块油藏压驱提产等技术攻关,实现由常规注采调整向智能调控、多方式补能转变;在套损防控方面,攻关以“层位预警、套损复产”为核心的套损精准防治技术,在深化地质力学机理研究基础上,发展套损层位精准预警技术、套损区复产挖潜技术,实现由区块、单井预警向大数据与地应力分析相结合的套损层位精准预警及防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技术 水驱 中渗透 低渗透 特低渗透 断块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基于精细化数据的广州市番禺区内涝淹没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淦立琴 程铭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5,共9页
[目的]利用精细化测绘调查数据开展城市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旨在盘活国土资源数据资产和促进城市内涝风险精准管控。[方法]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区,基于高精度的地形和建筑数据,采用SCS-CN径流模型和GIS技术,模拟不同强度暴雨情境... [目的]利用精细化测绘调查数据开展城市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旨在盘活国土资源数据资产和促进城市内涝风险精准管控。[方法]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区,基于高精度的地形和建筑数据,采用SCS-CN径流模型和GIS技术,模拟不同强度暴雨情境下的城市内涝淹没深度,定量分析研究区内涝淹没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结合承灾体灾损经验模型,对洪灾损失风险进行评估,识别高发易损规划管理单元。[结果]①番禺区内涝淹没风险区空间上呈现河涌与城市低洼地区聚集状态,临近市桥—沙湾水道、三枝香—大石水道的街镇存在着较高的淹没风险。②随着暴雨强度增加,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将受到最严重的影响。③在100a一遇暴雨情形下,番禺区4个规划管理单元处于高损失风险,损失主要来自住宅建筑,而处于中等损失风险的单元主要面临农业耕地淹没损失。[结论]通过精细化的测绘数据建模,从地块级别成功识别了番禺区潜在易淹没高损失区域,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提高了风险研判的精细度,能够为城市内涝治理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SCS-CN径流模型 测绘调查数据 淹没风险 GIS技术 广州市
下载PDF
国际油气开发地面工程合同及集输处理服务导鉴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娜 刘秀建 李学军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1期86-90,共5页
国际油气田勘探开发地面工程领域是非常庞杂的业务领域,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积极开拓海外地面工程建设业务,大庆油田已与中东及俄罗斯等地区就复合驱项目签署国际合作框架协议,走出去战略不断推进。通过对比研究国内... 国际油气田勘探开发地面工程领域是非常庞杂的业务领域,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积极开拓海外地面工程建设业务,大庆油田已与中东及俄罗斯等地区就复合驱项目签署国际合作框架协议,走出去战略不断推进。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地面工程合同条款,发现差异主要体现在国际合同界定的工作范围更具体明确、进度和时间节点要求更清晰、抗风险性更强等方面。国际技术垄断可以依据交换技术的内容和条件不对等进行澄清和自我保护;充分了解国际地面工程合同条款及国际合作注意事项,有利于技术人员填补知识弱项、消除经验盲区,规避被投资方界定技术垄断的风险,有利于将油田地面工程业务与国际业务接轨,更好地服务于开拓外部合作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工程 国际合同 复合驱 集输处理 技术垄断
下载PDF
空气热混相驱矿场试验中的工艺配套研究与实施
18
作者 陈宏涛 周冰欣 +1 位作者 郭邦彦 韩昭海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77-81,共5页
空气热混相驱是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前沿技术之一,为进一步探索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技术,结合A区块油藏特征,开展空气热混相驱工艺技术先导试验。本文主要针对空气热混相驱工艺现场试验所存在的技术难点,从注入井井筒、采出井井口... 空气热混相驱是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前沿技术之一,为进一步探索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工艺技术,结合A区块油藏特征,开展空气热混相驱工艺技术先导试验。本文主要针对空气热混相驱工艺现场试验所存在的技术难点,从注入井井筒、采出井井口、地面工艺流程、现场实施工艺、数字化监控等方面进行研究及配套,确保空气热混相驱工艺试验顺利实施,为后期空气热混相驱在低渗透油藏扩大试验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热混相驱 低渗透油藏 工艺配套
下载PDF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进展及展望
19
作者 曹小朋 刘海成 +3 位作者 任允鹏 贾艳平 牛祥玉 孙成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11.8×10^(8)t,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低渗透油藏由于具有孔隙度低、储层非均质性强和渗流能力差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问题。为实现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11.8×10^(8)t,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低渗透油藏由于具有孔隙度低、储层非均质性强和渗流能力差的特点,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注不进、采不出”的问题。为实现低渗透油藏高效开发,系统梳理了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储层预测分析方法以及高效开发技术,并结合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方向进行展望。通过研究与实践得到:①胜利油田通过攻关,研究形成了储层预测、地应力预测以及储层非均质性评价等精细油藏描述技术。②通过理论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储量动用物性下限,攻关形成了特低渗透油藏仿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致密油藏长井段多级压裂水平井开发技术、一般低渗透油藏井网适配提高采收率技术、低渗透-致密油藏压驱开发技术和增黏型乳液-表面活性剂驱开发技术等差异开发技术系列,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③结合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高质量发展及提速提效开发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双控转流线井网重构技术、CCUS技术和纳米气泡水驱技术,为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指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精细油藏描述 差异开发技术 压驱开发技术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普通稠油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与应用
20
作者 李铁栓 李晓佳 +1 位作者 刘高华 鄢雄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4期14-16,共3页
针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开发矛盾更为突出的问题,研究微界面驱油技术,通过注入高效驱油体系弥补聚合物驱的不足,在室内试验综合评价其主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注采参数,进行了4个井组现场试验,日增油17.6t,含水下降6.... 针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开发矛盾更为突出的问题,研究微界面驱油技术,通过注入高效驱油体系弥补聚合物驱的不足,在室内试验综合评价其主要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注采参数,进行了4个井组现场试验,日增油17.6t,含水下降6.0%,油井见效率82%,自然递减率下降19.1%,预计采收率提高3.1个百分点。微界面驱油技术研究与应用为改善普通稠油聚驱后期开发效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普通稠油 微界面驱油技术 采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