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phiphilic Poly (3-Hydroxy Alkanoate)s: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Baki HAZER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0年第1期31-38,共8页
Poly (3-hydroxy alkanoate)s, PHAs, have been very attractive as biomaterials due to their biodegrad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These hydrophobic natural polyesters, PHAs, need to have hydrophilic character particula... Poly (3-hydroxy alkanoate)s, PHAs, have been very attractive as biomaterials due to their biodegradabil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These hydrophobic natural polyesters, PHAs, need to have hydrophilic character particularly for drug delivery systems. In this manner, poly (ethylene glycol) (PEG) and hydrophilic functional groups such as amine, hydroxyl, carboxyl and sulfonic acid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PHAs in order to obtain amphiphilic polymers. This review involves in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mphiphilic PH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 (3-hydroxy alkanoate) PHA AMPHIPHILIC POLYMER biomaterial chemical MODIFICATION
下载PDF
DA—6对圆柏生长及生理活性的调控 被引量:41
2
作者 吕建洲 薛秀春 张爱莲 《木本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8,共6页
圆柏喷施DA - 6可明显提高植株体内硝酸还原酶、过氧化物酶活性 ,增加核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及内源IAA含量 ;明显提高抗性 ,促进植株生长 ,从而提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施用的最佳浓度为 1 0mg/kg。
关键词 圆柏生长 生理活性 DA-6 喷施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酯的鉴定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魏大巧 陈国强 《云南化工》 CAS 2007年第4期83-86,共4页
聚羟基脂肪酸酯(简称PHA)是由很多细菌合成的一种细胞内聚酯,由于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压电性等许多优良性能,在众多领域,如生物降解性包装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缓释材料以及电学材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引起了科研领域和工... 聚羟基脂肪酸酯(简称PHA)是由很多细菌合成的一种细胞内聚酯,由于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压电性等许多优良性能,在众多领域,如生物降解性包装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缓释材料以及电学材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引起了科研领域和工业界的广泛兴趣。对PHA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鉴定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回顾有关PHA的鉴定及检验方法的同时介绍了近期取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酯 聚羟基丁酸(PHB) 鉴定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冠醚酮酸和烷酸的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秦圣英 刘逢省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4-59,共6页
将羧基引入冠醚分子会改变冠醚的配位行为,如在萃取金属离子时,就不会像中性冠醚那样将配对阴离子一同萃入有机相中。但冠醚羧酸的品种不多,合成路线一般较长。
关键词 冠醚酮酸 烷酸 合成
下载PDF
丙基联苯酯型液晶的合成:不饱和端基及氧原子对介晶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必琴 余文浩 +1 位作者 赵可清 胡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15-1222,共8页
本文以对溴苯甲醚为原料制备成格氏试剂,与4-丙基环己酮亲核加成,脱水,Pd/C催化脱氢芳基化,L iPPh2脱甲基得到了4-正丙基-4’-羟基联苯。该联苯与酰氯酯化反应合成了系列丙基联苯酯类液晶化合物C3H7-C6H4-C6H4-OC(O)R。通过差示扫描量... 本文以对溴苯甲醚为原料制备成格氏试剂,与4-丙基环己酮亲核加成,脱水,Pd/C催化脱氢芳基化,L iPPh2脱甲基得到了4-正丙基-4’-羟基联苯。该联苯与酰氯酯化反应合成了系列丙基联苯酯类液晶化合物C3H7-C6H4-C6H4-OC(O)R。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台偏光显微镜对其介晶性研究发现,当R=CnH2n+1(n=3,4)时,化合物无液晶性;但n=5-7、10,C8H16CH=CH2,C8H16C≡CH时,化合物具有SA相;当R=CH2OCmH2m+1(m=2-5),CH2OCH2CH2OCH3时,化合物呈有序度较较高的SB相。这类化合物的液晶相较窄,多在25℃-100℃范围内。TGA测试的化合物热分解温度都高于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联苯 SA相 SB相 β-氧原子效应 乙炔基液晶
下载PDF
微乳液-SAF吸光光度法测定汽油中环烷酸铁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桦萍 白丽明 陈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1-252,共2页
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正戊醇/正庚烷/水组成的阳离子型微乳液中Fe(Ⅲ)与水杨基荧光酮(SAF)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微乳液对Fe(Ⅲ)SAF显色体系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在pH9.8~10.3的硼砂缓冲溶液中,经30℃水浴加热10~15min,... 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正戊醇/正庚烷/水组成的阳离子型微乳液中Fe(Ⅲ)与水杨基荧光酮(SAF)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微乳液对Fe(Ⅲ)SAF显色体系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在pH9.8~10.3的硼砂缓冲溶液中,经30℃水浴加热10~15min,Fe(Ⅲ)SAF在微乳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有色配合物,ε600达1.23×105L·mol-1·cm-1,而Fe(Ⅲ)SAF在CTMAB胶束体系中,ε600为1.11×105L·mol-1·cm-1,Fe(Ⅲ)浓度在0~5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由于微乳液的特殊组成,可用于汽油中环烷酸铁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微乳液 水杨基荧光酮 Fe(Ⅲ)-水杨基荧光酮配合物 环烷酸铁 汽油
下载PDF
Mo-Ni催化下褐煤热溶物的生成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欢 王鑫 +4 位作者 焦忠泽 曾文 窦金孝 刘宇 余江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3-40,共8页
利用Mo-Ni催化剂在不同热溶温度下对印尼褐煤进行热溶解聚,对比分析Mo-Ni对热溶物组分生成和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Mo-Ni催化下褐煤热溶物的生成机理。GCM S分析结果表明:起初物理热溶生成少量带有长直链的酯,随着热溶温度的升高,酯... 利用Mo-Ni催化剂在不同热溶温度下对印尼褐煤进行热溶解聚,对比分析Mo-Ni对热溶物组分生成和成分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Mo-Ni催化下褐煤热溶物的生成机理。GCM S分析结果表明:起初物理热溶生成少量带有长直链的酯,随着热溶温度的升高,酯类增加的同时更多分子量较小的酯生成,继续升高温度,酯类的相对含量急剧减少,芳烃和酚成为主要组分。Mo-Ni作用下,β断裂和脱氢反应使得长直链的烷酸甲酯生成短链烷酸甲酯、正构烷烃和单不饱和烯烃;其中短链烷酸甲酯发生催化裂化、脱羧、脱羟、加氢和脱氧等一系列反应直接或间接生成正构烷烃。Mo-Ni的低聚活性和酸性进一步将正构烷烃和单不饱和烯烃转变为低碳烯烃,而烯烃聚合生成苯环;苯环发生甲基化、亲核取代,聚合等反应生成芳烃和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热溶解聚 Mo-Ni催化剂 烷酸甲酯 生成机理
下载PDF
含直链烷酸功能基的5-氟尿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8
作者 许刘华 翁玲玲 郑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4-646,共3页
目的合成含2~5个碳的直链烷酸功能基的5-氟尿嘧啶衍生物。方法用卤代酸酯和过量的5-氟尿嘧啶(5-FU)反应,再水解得5-FU的N1-位取代直链烷酸。先将5-FU的N1-位用叔丁氧羰基(Boc)保护,再与卤代酸酯反应,最后升温去保护,三步反应... 目的合成含2~5个碳的直链烷酸功能基的5-氟尿嘧啶衍生物。方法用卤代酸酯和过量的5-氟尿嘧啶(5-FU)反应,再水解得5-FU的N1-位取代直链烷酸。先将5-FU的N1-位用叔丁氧羰基(Boc)保护,再与卤代酸酯反应,最后升温去保护,三步反应一锅煮,可得到高收率(75%~85%)的N3-位取代酸酯,水解后得N3-位取代的直链烷酸。结果共合成了5-FU衍生物16个,其中新化合物10个,目标物8个。所有化合物都通过了光谱确证。结论过量的5-FU与卤代酸酯反应能得到较好收率的N1-位单取代物。通过对5-FU的N1-位Boc保护,再与卤代酸酯反应,去保护、水解后可以得到N3-位单取代直链烷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5-氟尿嘧啶 直链烷酸 叔丁氧羰基 保护基
下载PDF
长链烷酸接枝羟丙基纤维素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曦 郑楠 +1 位作者 刘凌志 门永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541,共7页
采用酯化的方法将具有相变特征的长链脂肪酸接枝到羟丙基纤维素主链上,得到了一系列性能稳定,温度范围适宜的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和X射线散射等... 采用酯化的方法将具有相变特征的长链脂肪酸接枝到羟丙基纤维素主链上,得到了一系列性能稳定,温度范围适宜的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和X射线散射等技术手段对其化学结构及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呈现出可逆的固-固相转变特性,相变温度范围可通过改变脂肪酸的长度调节。利用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获得的相变材料焓值达到60 J/g,所获得的材料在250℃以内不发生热分解。通过将两种长链脂肪酸混合同时接枝到羟丙基纤维素主链上,所得产物的吸/放热温度随着混合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同时X射线散射的结果也证明羟丙基纤维素混合酯的分子间距是位于其两种单一酯之间的。这一结果为制备一定温度范围内任意相变温度的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纤维素 长链脂肪酸 相变材料
下载PDF
2-(2-取代苯基)噻唑-4-(甲)乙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臧洁 张健 +1 位作者 刘丹 赵临襄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4-1081,共8页
目的为了寻找有效的Pin1小分子抑制剂,以2-苯基咪唑-4-甲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18个2-(2-取代苯基)噻唑-4-(甲)乙酸类化合物8a-8r。方法以2-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8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利用已建立的酶活性筛选平台测试了目... 目的为了寻找有效的Pin1小分子抑制剂,以2-苯基咪唑-4-甲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18个2-(2-取代苯基)噻唑-4-(甲)乙酸类化合物8a-8r。方法以2-甲氧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8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利用已建立的酶活性筛选平台测试了目标化合物浓度为10μmol·L-1时对Pin1酶的抑制率;采用MTT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与讨论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谱和MS谱确证;多数化合物具有Pin1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8 h的抑制率达到100%;化合物的整体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化合物8 c和8 g对PC-3细胞具有中等生长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1小分子抑制剂 2-(2-取代苯基)噻唑-4-(甲)乙酸类化合物 生长抑制
下载PDF
DA-6和BR+GA_3对菠菜生长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45
11
作者 梁广坚 李芸瑛 邵玲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6-360,共5页
向菠菜叶面喷两次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40mg/L或BR(0.03mg/L)+GA3(20mg/L)水溶液,与对照相比,BR+GA3处理增加了净光合速率、维生素C含量和地上部重量;显著地增加了株高、叶柄长度和... 向菠菜叶面喷两次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40mg/L或BR(0.03mg/L)+GA3(20mg/L)水溶液,与对照相比,BR+GA3处理增加了净光合速率、维生素C含量和地上部重量;显著地增加了株高、叶柄长度和重量以及2月播种菠菜的叶柄重量/地上部重量的比值。DA6处理不但比对照明显增加地上部重量,而且比BR+GA3处理明显增强了光合速率,增加了11月播种菠菜叶片长度和重量,降低叶柄占地上部重量的比值,显著增加了叶片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DA-6 BR+GA3 生长 光合速率
下载PDF
国外非甾体抗炎药的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甘黎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52-257,共6页
报道近几年芳(杂芳)基烷酸类、Oxicam类与其他类共23种非甾体抗炎药的市场信息、临床应用以及开发新化学实体(NCEs)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布洛芬 双氯芬酸 萘普生 萘丁美酮 非甾体抗炎药
下载PDF
国外非甾体消炎药的发展与动向 被引量:25
13
作者 甘黎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53-62,共10页
报道近3年芳(杂芳)基丙(乙)酸类、Oxicam类与其他类中共23种非甾体消炎药的市场信息、新的制剂品种、临床应用及发展动向的概况。
关键词 抗感染药 非甾体消炎药 芳基烷酸类
下载PDF
稻草烟尘中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酸的碳同位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刚 孙丽娜 +1 位作者 李久海 徐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73-4180,共8页
为了查清稻草燃烧烟尘中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酸的碳同位素分馏状况,对我国的6种稻草在明火燃烧和闷烧条件下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并测定了烟尘中两类有机物的单体碳同位素.结果表明,在明火烟尘中,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酸单体的δ13C值分别为-2... 为了查清稻草燃烧烟尘中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酸的碳同位素分馏状况,对我国的6种稻草在明火燃烧和闷烧条件下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并测定了烟尘中两类有机物的单体碳同位素.结果表明,在明火烟尘中,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酸单体的δ13C值分别为-28.6‰~-38.8‰、-29.6‰~-41.9‰;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酸的平均碳同位素组成分别是-32.6‰~-36.4‰、-34.0‰~-36.2‰.在多数稻草的明火烟尘中,正构烷烃总体上比秸秆内同碳数烷烃亏损13C,其δ13C值最大相差4.1‰.大部分正构脂肪酸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比稻草重,二者最大相差6.3‰.在闷烧烟尘中,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酸的单体δ13C值分别为-31.7‰~-39.0‰、-31.3‰~-38.8‰;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酸的平均碳同位素组成分别为-35.1‰~-36.4‰、-34.4‰~-35.6‰.在多数稻草的闷烧烟尘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比稻草轻,二者最大相差6.1‰;而正构脂肪酸的单体碳同位素却比稻草重,二者最大相差8.4‰.稻草闷烧时排放的正构烷烃比明火燃烧时排放的更趋向于亏损13C,而高碳数(≥C19)正构脂肪酸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呈现出比明火烟尘偏重的趋势.在稻草烟尘中,正构烷烃和正构脂肪酸的单体碳同位素组成与未燃烧稻草中的对应化合物有显著差别.烟尘中两类有机物相对于稻草而发生了方向相反的碳同位素分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烟尘 正构烷烃 正构脂肪酸 碳同位素
原文传递
玉米秸秆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的分子与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刚 孙丽娜 +3 位作者 徐慧 李久海 李中平 李立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156-4161,共6页
在模拟的明火燃烧和闷烧条件下对4种玉米秸秆进行了焚烧试验,用GC/MS和GC/C/IRMS分别测定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的分子与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在明火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由C7~C_(34)组成,其平均总含量为13 895.0 mg·kg-1.其低碳数(≤C_(1... 在模拟的明火燃烧和闷烧条件下对4种玉米秸秆进行了焚烧试验,用GC/MS和GC/C/IRMS分别测定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的分子与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在明火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由C7~C_(34)组成,其平均总含量为13 895.0 mg·kg-1.其低碳数(≤C_(16))与高碳数(>C_(16))正构脂肪酸的含量比(L/H)平均值为1.1.C_(18)/C_(16)、C_(24)/C_(16)、C_(24)/C_(18)、C_(24)/(C_(22)+C_(26))(CAR)的平均值分别为0.33、0.17、0.50、1.2.正构脂肪酸单体表现出以C_(16)、C_(24)为主、次峰碳数的双峰式分布模式.其碳优势指数(CPI)的平均值为4.5.在闷烧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由C_6~C_(34)组成,其平均总含量为50 183.7 mg·kg-1.L/H、C_(18)/C_(16)、C_(24)/C_(16)、C_(24)/C_(18)、CAR的平均值分别为1.3、0.33、0.20、0.60、1.6.也具有与明火烟尘相同的分布模式.其CPI的平均值为6.1.明火烟尘中C_(14)~C_(26)单体的δ^(13)C平均值在-21.0‰^-24.8‰之间变化,总平均值为-23.5‰.该值与玉米秸秆中对应值之差(Δ^(13)C)达-0.7‰.闷烧烟尘中C_(14)~C_(26)单体δ^(13)C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21.8‰^-25.4‰,总平均值为-23.3‰.其Δ^(13)C值达-0.5‰.与玉米秸秆相比,两种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的分子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L/H、C_(24)/C_(16)、C_(24)/C_(18)、CAR、δ^(13)C等指标可用于识别大气气溶胶中玉米秸秆燃烧来源的正构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 烟尘 正构脂肪酸 分子组成 碳同位素
原文传递
麦秸及其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的组成
16
作者 刘刚 李久海 +1 位作者 吴丹 徐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8,共6页
在不同燃烧条件下对6种麦草进行焚烧,并利用GC/MS对麦秸和烟尘中的正构脂肪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烟尘中含有碳数C8~C32的正构脂肪酸.在明火烟尘中,正构脂肪酸总含量分布于1509.3~10543.7mg·kg^-1之间,平均值为5871.2... 在不同燃烧条件下对6种麦草进行焚烧,并利用GC/MS对麦秸和烟尘中的正构脂肪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烟尘中含有碳数C8~C32的正构脂肪酸.在明火烟尘中,正构脂肪酸总含量分布于1509.3~10543.7mg·kg^-1之间,平均值为5871.2mg·kg^-1.其轻(C8~C16)、重(C17~C32)正构脂肪酸含量之比(L/H)为0.8~5.3,平均值为2.8;C14/C16、C28/C16、C30/C16等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6.5%、14.1%、11.4%.正构脂肪酸呈双峰式分布,其主峰碳数是C16次峰碳数是C28或C30且具有显著的偶碳数优势.其碳优势指数(CPI)和平均碳链长度(ACL)的平均值分别为19.8和18.2.在闷烧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的总含量为5799.3~37244mg·kg^-1,平均值为15838.6mg·kg^-1.其L/H值介于1.2~5.6之间,平均为4.2;C14/C16、C28/C16、C30/C16的平均值分别为12.7%、10.1%、6.0%.闷烧烟尘中正构脂肪酸的分布模式与明火烟尘的类似,其CPI和ACL的平均值分别为24.7和17.7.总之,虽然两类烟尘和麦秸中的正构脂肪酸均具有类似的分布模式和偶碳数优势,但三者在组成上仍然存在明品的蒡别.这有助于识别大旨气溶胶中砉秸及其燃烧排放的诈构脂肪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 明火燃烧 闷烧 烟尘 正构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