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p Art and Portraits from Life
1
作者 宋晓阳 《海外英语》 2010年第11X期429-430,共2页
Pop art,as a major school of art,was an important art activity in the 60s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West world.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art. Pop art created a dialogue of life and art,broken the... Pop art,as a major school of art,was an important art activity in the 60s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West world.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art. Pop art created a dialogue of life and art,broken the narrow concept-"Art for art",and expanded the scope of art. Pop art now is the watershed of modern art and post-modern art to some art theory. It is rather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and draw the knowledge from pop art. The relationship of my works and pop art is from the unconscious intention beginning to a consciously excavating. To show the meaning of my work and features,I make full use of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p art and rational use of its advantages to endow my work a life and clarity,giving a strong and simple visual effects to readers,to make my work more extroverted and more sentimen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 ART life POPULAR culture LANGUAGE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on concept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下载PDF
试论梁漱溟文艺美学的生生特性
2
作者 刘艳芬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4-21,共8页
梁漱溟中年方关注文艺的价值和功能,并形成了具有生生特性的文艺美学思想。他坚持生生立场,认为文学艺术贵真,文学艺术创作是一个为美“刺激感染”、由身达心的创生过程。针对个体生命而言,文艺具有“使人情绪发扬鼓舞”的审美特征和作... 梁漱溟中年方关注文艺的价值和功能,并形成了具有生生特性的文艺美学思想。他坚持生生立场,认为文学艺术贵真,文学艺术创作是一个为美“刺激感染”、由身达心的创生过程。针对个体生命而言,文艺具有“使人情绪发扬鼓舞”的审美特征和作用;针对社会生命而论,文学艺术则是人生的一种依靠,是精神食粮,能滋养人类乃至动植物。在此基础上,梁漱溟进一步从生命本身的活泼流畅特性出发,主张个体应当摒除外物纷扰,借由直觉达到生机的活泼,培育温和安畅的仁心,进而滋养生命的“活气”与“朝气”,并由人心推衍至人生和社会,倡导以道德和美育代替宗教,提出未来社会人生艺术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文艺美学 人生艺术化 生生美学
下载PDF
路远文学年谱
3
作者 王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路远从1978年发表处女作《最后一次约会》至今已46载,他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时间脉络相吻合。路远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他的创作聚焦现实与历史,彰显中华多民族文化,在曲折、跌宕的故事中书写生命传奇,张扬生命力量;多元复调混杂... 路远从1978年发表处女作《最后一次约会》至今已46载,他的创作与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时间脉络相吻合。路远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他的创作聚焦现实与历史,彰显中华多民族文化,在曲折、跌宕的故事中书写生命传奇,张扬生命力量;多元复调混杂、对照,小说创作与剧本创作并行不悖。将路远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相结合,进行综合考量,可以把路远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至1984年的酝酿期;1984年至1987年的发轫期;1987年发表《红马鞍》为界,路远的创作进入转型期;1990年之后的创作为成熟期。以编年的形式梳理路远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为路远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远 年谱 人生经历 文学创作 文学活动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竞争战略与价值创造——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仝自强 李补喜 杨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0,共10页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持续促进企业价值创造。以我国沪深A股2016—2022年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对象,基于Word2Vec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数字化转型和竞争战略指标,实证检验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数字化转型、竞争战...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持续促进企业价值创造。以我国沪深A股2016—2022年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对象,基于Word2Vec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数字化转型和竞争战略指标,实证检验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数字化转型、竞争战略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正向显著影响主要集中于成长期企业,对于成熟期企业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形成差异化战略,并通过差异化战略这一中介变量增强企业价值创造;(2)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在规模较小的企业更强,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逐渐减弱。研究结论有助于打开数字化转型与价值创造关系的“黑箱”,并为全面、客观评价数字化转型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竞争战略 价值创造 生命周期 文本分析
下载PDF
生活美学视域下的陶瓷文创设计路径研究
5
作者 王忠 蒋桂沅 《陶瓷研究》 2024年第4期70-72,共3页
在中国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承载着历史赋予的文化意蕴和传统美学。陶瓷文创是文化传承和艺术审美融入现代生活之中,更好地推广陶瓷文化传播力度与美誉度。文章从现代生活美学的视域角度,以其文化为根源、创意为核心,旨在传播... 在中国陶瓷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承载着历史赋予的文化意蕴和传统美学。陶瓷文创是文化传承和艺术审美融入现代生活之中,更好地推广陶瓷文化传播力度与美誉度。文章从现代生活美学的视域角度,以其文化为根源、创意为核心,旨在传播和推广有价值的陶瓷艺术场域。在美学视角下,从形式美感、价值功能、意蕴美学多方面探讨目前陶瓷文创设计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文创 生活美学 设计路径
下载PDF
日本幼儿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研究
6
作者 王幡 刘在良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尝试借助于现象学来廓清日本幼儿教育中科学精神培养的内在逻辑。首先探析日本幼儿园课程标准提倡的科学精神,及其与生存能力的关系和培养路径。然后剖析索尼幼儿教育支援项目倡导的科学精神,梳理该项目最优秀园培养儿童科学精神的探索... 尝试借助于现象学来廓清日本幼儿教育中科学精神培养的内在逻辑。首先探析日本幼儿园课程标准提倡的科学精神,及其与生存能力的关系和培养路径。然后剖析索尼幼儿教育支援项目倡导的科学精神,梳理该项目最优秀园培养儿童科学精神的探索活动。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阐释日本幼儿教育中科学精神培养的基本特征:尊重儿童追求游戏更有趣的天性、珍视儿童不断拓展游戏世界的灵性、遵循不同年龄段儿童游戏的特性和共性、呵护儿童游戏玩耍的本性。此乃日本培养儿童科学精神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促使儿童逐步养成生存能力的基本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幼儿教育 科学精神 生存能力 自我创造 生命自觉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月苑 倪珂 +1 位作者 马捷 曹艺凡 《重庆建筑》 2024年第2期78-80,共3页
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与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如何突破传统课程体系理论、实训与岗位需求出现偏差的困境,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产教共生教学模式,梳理专业教学模块化前后衔接的课程体系,结合“岗-课... 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与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高职“建筑设计”专业如何突破传统课程体系理论、实训与岗位需求出现偏差的困境,探索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产教共生教学模式,梳理专业教学模块化前后衔接的课程体系,结合“岗-课-赛-证-创”一体化理念,实现深度产教融合与校企共同培育行业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共生 工作室生产化流程 模块化教学 全生命周期 “岗-课-赛-证-创”联动 订单班
下载PDF
由沈从文“寄食者”群体生存状态看其文学创作的生命观
8
作者 何欢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沈从文的作品常常竭尽全力掩饰自己的主观意识,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将对每个人物的偏好、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这种既想要赞颂湘西人物的真切、自然,又对这些人物的苦难有着难以言表的悲痛和怜悯的矛盾,恰好体现了其文学创作中的生命观... 沈从文的作品常常竭尽全力掩饰自己的主观意识,同时又在不经意间将对每个人物的偏好、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这种既想要赞颂湘西人物的真切、自然,又对这些人物的苦难有着难以言表的悲痛和怜悯的矛盾,恰好体现了其文学创作中的生命观。“寄食者”群体在沈从文笔下占比较大,且具有身份上的独特性,文章从“寄食者”这一独特群体的生存状态来看其文学创作的生命观,为沈从文作品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寄食者 生命观 文学创作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美好生活创造的体育维度
9
作者 向东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7-102,共6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现实的人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场域中指导人们自由地从事美好生活创造,其根本任务和价值旨趣是印证人的存在的地位、作用、意义。从本质上讲,人的生活需要、生命延续和生存发展是贯穿人的生命存在的现实基点,而通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现实的人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场域中指导人们自由地从事美好生活创造,其根本任务和价值旨趣是印证人的存在的地位、作用、意义。从本质上讲,人的生活需要、生命延续和生存发展是贯穿人的生命存在的现实基点,而通过体育表现人对自身生命的终极关怀则是人实现自我确证、否定、超越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人们体育意识的演化和衍生彰显了体育与人们美好生活创造的多维度动态关联和互动融合,因此突出了体育与美好生活相融对体育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哲学上讲,体育劳动不仅维持和确证了人自然生命的健康存在,而且能够增强和提高人对这个现实生活世界的理解、认知和把握,更进一步通过体育劳动展现对美好生活的自由创造和无限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美好生活 自由创造 体育维度
下载PDF
“生生不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基于生命美学的视角
10
作者 黄英杰 刘瑞斌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01-111,共11页
幼儿作为独特的生命存在,其生长离不开环境,生命美学以“人的生命需要”为逻辑起点,深度契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在要求。从生命美学的视角来看,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生命成长的关键场域,其创设应紧紧围绕幼儿的生命来展开。“生生不已”既... 幼儿作为独特的生命存在,其生长离不开环境,生命美学以“人的生命需要”为逻辑起点,深度契合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内在要求。从生命美学的视角来看,幼儿园环境是幼儿生命成长的关键场域,其创设应紧紧围绕幼儿的生命来展开。“生生不已”既符合中国传统生命美学的意蕴,又是当代生命美学回归生命本体的凝练表达。“生生不已”的幼儿园环境,关键在于遵循幼儿生命完整性、幼儿生命体验性、幼儿生命审美性的三重原则,在运动变化、持续向上中彰显幼儿生命之美。“生生不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路径在于:在自然环境下,丰富幼儿生命的感性认知;在虚拟和真实环境的相互结合中,赋能幼儿生命的多重体验;在物质美和精神美的美美与共里,呵护幼儿生命的自由表达。这三条创设路径之间互生互动,共同指向幼儿生命的美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环境创设 生命美学 生生不已 幼儿生命
下载PDF
历史性与目的论--论《几何学的起源》中的“原初创建”
11
作者 严文杰 《德国哲学》 2024年第1期195-209,272,共16页
《几何学的起源》是探索胡塞尔晚期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考察几何学原初意义的生成与流传是其核心主题。胡塞尔认为原初意义的持存是几何学在历史中得以可能的根本保证,而意义的“原初创建”既包含日生日成,又具有一种内在目的论的指引... 《几何学的起源》是探索胡塞尔晚期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考察几何学原初意义的生成与流传是其核心主题。胡塞尔认为原初意义的持存是几何学在历史中得以可能的根本保证,而意义的“原初创建”既包含日生日成,又具有一种内在目的论的指引。因而,理解这一“具体的普遍性”将会揭示出几何学如何以原初意义继续有效,并且在新的形态中仍然是“这唯一的”几何学的全部秘密。同时,胡塞尔借助对几何学的考察,进一步对“历史性”、“目的论”以及“生活世界”等概念进行了现象学的澄清,从而凸显现象学在赋予人类历史以统一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学的起源》 原初创建 目的论 生活世界
下载PDF
追随市场的新产品设计创新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立昭 尹翠君 罗丛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2,115,共3页
透过全球金融海啸来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市场流通规律为依据,进行新产品设计创新的方法。追随市场的产品设计创新方法,能使艺术、技术与市场之间建立良好的融合,产品开发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是一... 透过全球金融海啸来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市场流通规律为依据,进行新产品设计创新的方法。追随市场的产品设计创新方法,能使艺术、技术与市场之间建立良好的融合,产品开发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产品设计创新方法,在金融海啸威胁全球的今天,通过研究市场来寻求新产品设计创新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创新 产品生命周期 追随市场
下载PDF
课程要“回归生活”吗——论课程与生活的关系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楚廷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共5页
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回归生活”是有意义的,必要的。但课程承担的更主要、更积极的使命是,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生活是生命的活动,课程促成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课程让生命更富活力,课程让生命获得新的生命,而不... 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回归生活”是有意义的,必要的。但课程承担的更主要、更积极的使命是,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生活是生命的活动,课程促成生命的成长和发展,课程让生命更富活力,课程让生命获得新的生命,而不只是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教学 回归生活 生命 创造
下载PDF
论创新素质教育与信息社会 被引量:5
14
作者 燕良轼 谢家树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年第6期85-91,共7页
信息社会里信息的极大丰富性、社会的高度变化性与高度竞争性需要创新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增长方式依赖创新素质教育 ;信息社会需要人人创新 ,合作创新 ,全方位。
关键词 创新素质教育 信息社会 合作创新 终身创新
下载PDF
生活陶艺创作之我见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吕金泉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67,共2页
在陶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生活陶艺以其实用性和个性化的品格日渐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生活陶艺不仅具有陶艺的一般文化内涵 ,而且以实用的形式出现在生活中 ,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
关键词 生活陶艺 创作 生活化 实用化
下载PDF
生命就是创造——柏格森《创造进化论》的现代启迪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爱兰 宋泽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3-66,共4页
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对生命本质做了深刻阐述 ,指出“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 ,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 ,因而必须有所选择”;“当我们自由行动时 ,就在自身中体验到了创造”,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有... 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对生命本质做了深刻阐述 ,指出“我们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 ,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 ,因而必须有所选择”;“当我们自由行动时 ,就在自身中体验到了创造”,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格森 《创造进化论》 生命 创造 创新
下载PDF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回归与突破中生成 被引量:67
17
作者 叶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共21页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是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中,一个教育学研究共同体长期自觉探究的产物。近三十年来,该学派以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为己任,通过理论反思、实践探究、方法论更新、学科元研究等四个重要方面的持续深化...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是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中,一个教育学研究共同体长期自觉探究的产物。近三十年来,该学派以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为己任,通过理论反思、实践探究、方法论更新、学科元研究等四个重要方面的持续深化与交互生成式的研究,经历了孕育、初创、发展、成形至通化五个阶段,在不断推进的、多维多层的回归与突破中,逐渐生成了富有个性的学派存在形态和独特品质,就教育学与教育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学术自觉 回归与突破 反思 创造
下载PDF
坎坷与超越:论伊丽莎白·乔利的生平与创作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戈平 梁中贤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63-71,共9页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乔利(1923-2007)生于英国,36岁时跟随丈夫移民澳大利亚。乔利创作的作品数量多、影响大,她的小说《井》获得澳大利亚文学界的最高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纵观她的人生和作品,可以看出乔利的...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乔利(1923-2007)生于英国,36岁时跟随丈夫移民澳大利亚。乔利创作的作品数量多、影响大,她的小说《井》获得澳大利亚文学界的最高奖———迈尔斯·富兰克林奖。纵观她的人生和作品,可以看出乔利的创作深受其坎坷的生活经历影响。本文从乔利的人生经历对自身思想品格的影响、她的人生感悟、对人类普遍情感的反思等方面研究乔利的生平和创作的关系。揭示出作家从坎坷人生经历出发,超越自我,关注人的生命、人的尊严,推动澳大利亚文学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乔利 生平 创作 影响
下载PDF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高管薪酬契约与业绩标准选择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世敏 高丽丽 +1 位作者 王昂 赵希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47-1051,共5页
以2008~2010年度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公司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高管薪酬与各个层面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不同阶段高管薪酬契约设计中的业绩标准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初创期和成长期公司偏好传统的净资产报酬率和股... 以2008~2010年度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公司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高管薪酬与各个层面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不同阶段高管薪酬契约设计中的业绩标准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初创期和成长期公司偏好传统的净资产报酬率和股票市价,倾向于采用财务模式和市场模式双重层面的业绩标准;成熟期公司偏好股票市价,选择市场模式业绩标准;衰退期公司只关注成本降低率,采用财务模式业绩标准.同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高管薪酬契约设计忽略了价值模式业绩标准,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 薪酬契约 业绩标准 生命周期 价值创造
下载PDF
从文创设计与IP打造看传统手工艺进入日常生活的路径 被引量:51
20
作者 张君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86-291,共6页
目的重新认识传统手工艺的生活化本质与当代价值,通过研究手工艺资源的文创转化与文化活化,探讨“创意性”保护与传承。方法通过阐释、比较等质化研究方法,分析手工艺的生活化本质与审美化特质,阐述了手工艺遗产作为资源的文化价值,比... 目的重新认识传统手工艺的生活化本质与当代价值,通过研究手工艺资源的文创转化与文化活化,探讨“创意性”保护与传承。方法通过阐释、比较等质化研究方法,分析手工艺的生活化本质与审美化特质,阐述了手工艺遗产作为资源的文化价值,比较文创设计与文化IP打造的差异,探讨手工艺文创设计和创意活化的途径。结论在手工艺文化资源IP转化的过程中,文创设计是最为具体的落地形式。尽管如今的传统工艺已失去了最初的使用功能,可是对其传承保护多基于文化价值的需要,因此设计的介入使得传统手工艺资源得以活化,通过文创设计和IP开发,一方面使传统手工艺的使用价值得以延伸,在使用功能上启发了现代设计;另一方面使当今的日用之需具有了文化价值,使日常生活延续了传统的文化基因。传统工艺在文创设计和IP转化过程中得以传承工匠精神,延续造物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艺 日常生活 文创设计 IP打造 创意性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