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检测饮用水中铬(VI)的光电型传感器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商璟 柴春彦 +2 位作者 翁芝莹 张洪才 刘国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7-69,共3页
利用二苯碳酰二肼与铬络合显色的原理,将二苯碳酰二肼固定化制成试纸条,插入自制的便携式单色光反射计中,组装出检测饮用水中铬的光电型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当铬的浓度范围处于0.0019~0.58mmol/L时,光反射率与铬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 利用二苯碳酰二肼与铬络合显色的原理,将二苯碳酰二肼固定化制成试纸条,插入自制的便携式单色光反射计中,组装出检测饮用水中铬的光电型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当铬的浓度范围处于0.0019~0.58mmol/L时,光反射率与铬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经过检测条件优化后,该技术的检出限为0.00019mmol/L,检测时间为3min。此种方法检测饮用水中的铬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能够实现铬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传感器 饮用水
下载PDF
快速检测痕量镉的光电型传感器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商璟 柴春彦 +2 位作者 翁芝莹 张洪才 刘国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82-285,共4页
利用1-4-(硝基苯)-3-(3-甲基吡啶)三氮烯与镉络合显色的原理,将1-4-(硝基苯)-3-(3-甲基吡啶)三氮烯固定化制成试纸条,插入自制的便携式单色光反射计,组装出检测镉的光电型传感器。结果表明:当镉浓度范围为0.0179~0.2857mmol/L时,光反... 利用1-4-(硝基苯)-3-(3-甲基吡啶)三氮烯与镉络合显色的原理,将1-4-(硝基苯)-3-(3-甲基吡啶)三氮烯固定化制成试纸条,插入自制的便携式单色光反射计,组装出检测镉的光电型传感器。结果表明:当镉浓度范围为0.0179~0.2857mmol/L时,光反射率与镉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优化检测条件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48mmol/L,检测时间为2min。此种方法检测镉所需时间短、操作简便,有望实现镉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传感器 1-4-(硝基苯)-3-(3-甲基吡啶)三氮烯
下载PDF
快速检测痕量汞的光电型传感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商璟 翁芝莹 +2 位作者 柴春彦 张洪才 刘国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建立一种检测痕量汞的光电型传感方法,利用汞抑制葡萄糖氧化酶体系(即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葡萄糖-邻联甲苯胺—偶联反应体系)生成蓝色产物的原理,将Glu与OT固定化制成试纸条,插入自制的便携式光电型传感器,绘制出汞离子溶... 为建立一种检测痕量汞的光电型传感方法,利用汞抑制葡萄糖氧化酶体系(即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葡萄糖-邻联甲苯胺—偶联反应体系)生成蓝色产物的原理,将Glu与OT固定化制成试纸条,插入自制的便携式光电型传感器,绘制出汞离子溶液浓度与对应的反射光强度值的标准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当汞溶液的浓度范围分别处于0.010~0.050mmoL/L时,光反射强度值与汞浓度皆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经优化检测条件,汞溶液与双酶孵育的最佳时间为1h。该方法测定汞的检出限为1.0×10-4 mmol/L,检测时间分别为5min。由此可知,此方法检测汞快速、简便,有望实现对样品中汞含量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传感器 葡萄糖氧化酶—辣根过氧化物酶-葡萄糖—邻联甲苯胺
下载PDF
CdSe/SiO_2复合微球的光电性及在安培型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平 史博 +1 位作者 程丽华 张世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28,共4页
利用介孔材料纳米孔道作为微反应器,将带正电荷的Cd离子与介孔二氧化硅(SiO2)表面带有负电荷的-SiOH相互静电吸附生成Cd-O-Si,然后采用低温方法使其与SeSO32-反应,缓慢生长,形成CdSe纳米晶。XRD和高倍透射电镜说明介孔孔道中生成了CdSe... 利用介孔材料纳米孔道作为微反应器,将带正电荷的Cd离子与介孔二氧化硅(SiO2)表面带有负电荷的-SiOH相互静电吸附生成Cd-O-Si,然后采用低温方法使其与SeSO32-反应,缓慢生长,形成CdSe纳米晶。XRD和高倍透射电镜说明介孔孔道中生成了CdSe纳米颗粒。利用CdSe/SiO2在UV激发下产生光电流的特性,用得到的CdSe/SiO2复合微球作载体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在OTE涂上一层HRP/CdSe/SiO2膜,应用到H2O2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过氧化物酶-电极系统内,在紫外光(UV)365nm波长照射下,由CdSe/SiO2产生的光电子和电极提供的电子同时对H2O2进行还原,产生的空穴被CdSe和SiO2的界面捕获,提高了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Si02复合微球光电性辣根过氧化氢酶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14
5
作者 陆遥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9期31-32,35,共3页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一,是当前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技术,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优先发展的十大顶尖技术之一。传感器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其研究和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和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本文回顾了传...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之一,是当前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技术,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优先发展的十大顶尖技术之一。传感器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其研究和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和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本文回顾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近几年高端前沿的光电传感器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的主要研究状况,并通过简述当前的应用实例,展望了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光电传感器 紫外告警系统 生物传感器 传感器网络
下载PDF
基于PN结级联光源的全硅光电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永晖 艾康 +2 位作者 朱坤峰 赵建明 徐开凯 《光电技术应用》 2020年第6期43-49,共7页
基于硅基光源且与CMOS工艺兼容的全硅光电生物传感器,其光源低发光效率导致检测低灵敏度,尚不能大规模应用。对此,文中研究了多晶硅PN结级联光源及新型全硅光电生物传感器,包括PN结级联的多晶硅光源的发光机制、波导传输机理、波导生物... 基于硅基光源且与CMOS工艺兼容的全硅光电生物传感器,其光源低发光效率导致检测低灵敏度,尚不能大规模应用。对此,文中研究了多晶硅PN结级联光源及新型全硅光电生物传感器,包括PN结级联的多晶硅光源的发光机制、波导传输机理、波导生物检测技术。研制的多晶硅PN结级联光源发光效率高达4.3×10^-6,可与波导高效耦合。仿真表明,波导检测区域介质折射率在1.33-1.73之间变化时,介质折射率增加使得光能量更少回到波导内芯,波导内芯传输光强随介质折射率增加而下降,通过光强变化实现介质折射率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硅光电生物传感器 CMOS工艺 发光效率 光源-波导耦合 PN结级联光源
下载PDF
光学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奶牛重要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贺越 王辉 +4 位作者 陈睿鹏 余志雪 唐湘方 呙于明 熊本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7-837,共11页
随着中国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以及养殖场过度追求奶牛生产性能,导致奶牛易发生或感染各类疾病,包括亚临床酮病、亚临床低钙血症、乳腺炎、口蹄疫、呼吸道疾病和牛病毒性腹泻在内的营养性和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严重威胁着... 随着中国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以及养殖场过度追求奶牛生产性能,导致奶牛易发生或感染各类疾病,包括亚临床酮病、亚临床低钙血症、乳腺炎、口蹄疫、呼吸道疾病和牛病毒性腹泻在内的营养性和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严重威胁着奶牛的健康、降低了乳品品质,进而增加养殖成本。实现奶牛疾病的低成本、快速且准确诊断是养殖场控制疾病传染、保障食品安全、降低经济损失的关键。常规的畜禽疾病检测方法有细胞培养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但过程耗时长、成本高、操作繁琐和不适用于对奶牛疾病的现场即时诊断等问题,制约了这些方法在养殖场的大规模推广和使用。生物传感技术将特异性生化反应产生的信号转化为可测量的电、光等信号,并结合信号放大系统可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易于修饰等特点,在金属离子、病原菌等检测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已有多种生物传感器被开发用于奶牛疾病的诊断。笔者针对常见的奶牛疾病列举了相对应的电化学、光学生物传感器,阐述了每种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对目标检测物的检测范围、检测限等信息,对生物传感器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奶牛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光电感知 奶牛 疾病诊断
下载PDF
细菌视紫红质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文清 张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3171-23182,共12页
生物传感器是生物敏感材料、理化换能器与电信号放大装置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集成技术装置。典型的生物传感器以特异性感知的生物活性材料作为敏感元件,结合基于微电子器件的物理化学换能器和调理电路,实现生物敏感信息的电信号转换及放... 生物传感器是生物敏感材料、理化换能器与电信号放大装置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集成技术装置。典型的生物传感器以特异性感知的生物活性材料作为敏感元件,结合基于微电子器件的物理化学换能器和调理电路,实现生物敏感信息的电信号转换及放大。换能器的灵敏度、抗干扰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生物传感器的性能。从嗜盐菌中提取的细菌视紫红质是一种具有良好光敏特性的生物材料,可直接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从而实现将敏感元件和换能器合二为一的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生物传感器中。细菌视紫红质的感光灵敏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开发具有颜色灵敏度的光传感器,最早的应用方向是人工视网膜;其光敏感和换能一体化特性可实现使用单个传感元件进行光学运动检测的功能,应用可扩展到运动传感领域。除了在视觉传感领域的应用,细菌视紫红质在病原体检测、水体pH检测、细胞膜电位检测等领域均表现出良好的灵敏性、稳定性和特异性。其不仅在生物传感领域具有应用价值,而且为半导体传感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在简述细菌视紫红质的质子泵和光电响应特性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细菌视紫红质构建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进展,分析了不同传感器的特点,以期为细菌视紫红质的机理及其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视紫红质 生物传感器 光驱动质子泵 光电响应
下载PDF
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界面构建及光电生物传感研究
9
作者 张伊 刘学敏 +2 位作者 王琼 胡云楚 王文磊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鉴于量子点(QDs)丰富的特性和光电化学(PEC)传感技术的双重优势,将基于量子点的PEC传感器用于生物样品的检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电生物传感器的各项分析性能,引入具有高光电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量子点复... 鉴于量子点(QDs)丰富的特性和光电化学(PEC)传感技术的双重优势,将基于量子点的PEC传感器用于生物样品的检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电生物传感器的各项分析性能,引入具有高光电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量子点复合材料非常有必要,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全面介绍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分类、制备及界面构建方法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基于量子点复合材料的PEC传感器在生物小分子检测、酶及DNA检测、免疫分析及细胞分析等生物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复合材料 光电活性 光电化学 界面构建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高性能光电材料和核酸信号放大策略的光致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概述
10
作者 王帅 柴雅琴 +1 位作者 袁若 刘红艳 《化学传感器》 CAS 2023年第1期1-19,共19页
1839年Edmond Becquerel首次发现了光电效应,自此光致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蓬勃发展。通常情况下,PEC过程是指有机/无机光电活性材料在光照射下吸收光子,电荷随之发生分离和转移,实现光-电转换过程,界面处产生的电子-空穴对... 1839年Edmond Becquerel首次发现了光电效应,自此光致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蓬勃发展。通常情况下,PEC过程是指有机/无机光电活性材料在光照射下吸收光子,电荷随之发生分离和转移,实现光-电转换过程,界面处产生的电子-空穴对(e^(-)-h^(+))将引起分子或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光致电化学与生物分析的结合开创了PEC生物分析的新兴领域,PEC生物分析主要包含两个关键要素:光电活性材料和生物识别元件,其中,光电活性材料用于产生检测信号,生物识别元件主要为酶、抗体和核酸等,它与检测目标物相关。PEC生物分析原理为识别元件与其相应的目标物之间发生生物相互作用,引起光电流/光电压的变化,该过程以光作为输入信号,电流/电压作为检测信号,这种不同的能量形式也赋予PEC生物分析低的背景信号和较高的检测灵敏度。目前,PEC生物传感在疾病早期诊断、环境污染物监测、食品安全分析等方面显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而PEC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很大程度受到材料光电性能的影响,因此,提高材料光电转换和载流子迁移效率是有效提高传感器性能的关键。另一方面,待检测目标物浓度一般为痕量甚至超痕量水平,因此设计高效的核酸放大策略对提高传感器灵敏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多种光电材料性能增强和核酸信号放大策略,有利于深化对PEC生传感器的理解,为提高PEC传感器分析性能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电化学 光电材料 载流子迁移 信号放大 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雨雨 熊艳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3,29,共10页
ZnO是一种带隙宽度约为3.0 eV的Ⅱ-Ⅵ族n型半导体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压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太阳电池和催化净化等领域。介绍了目前纳米ZnO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法、电化学沉积法和磁控溅射法,分析对比了... ZnO是一种带隙宽度约为3.0 eV的Ⅱ-Ⅵ族n型半导体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压电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太阳电池和催化净化等领域。介绍了目前纳米ZnO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法、电化学沉积法和磁控溅射法,分析对比了每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纳米ZnO材料在气体、生物以及光电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制约纳米ZnO传感器件发展的影响因素。高性能纳米ZnO材料不仅在传感领域将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能促进光电、医疗以及工业生产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最后,对纳米ZnO传感器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ZnO) 纳米材料 气体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
下载PDF
Highly responsive biosensors based on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under light irradiation
12
作者 Xiaoqian Jiang Chenfang Sun +1 位作者 Congcong Zhang Shanshan Che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364-3367,共4页
High responsivity and sensitivity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OFETs)-based biosensors with regard to biological detections,particularly for disease diagnosis.Nonetheless... High responsivity and sensitivity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OFETs)-based biosensors with regard to biological detections,particularly for disease diagnosis.Nonetheless,how to design a biosensor which improves these two outstanding properties while achieving low cost,easy processing,and time saving is a daunting challenge.Herein,a novel biosensor based on OFET with copolymer thin film,whose surface is illuminated with a suitable light beam is reported.This film can be used as both an organ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nd as a photoelectric active material.Due to amplification of signals as a result of the film’s strong response to light,the biosensor possesses higher responsivity and sensitivity compared to dark condition and even realizes a maximum responsivity of up to 10^(3)for alpha-fetoprotein(AFP)detection.The simple combination of light and transistor builds a bridge between photoelectric effect and biological system.In addition,the emergence of more excellent photoelectric active materials is expected to pave a way for ultrasensitive bio-chemical diagnostic to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photoelectric active materials Photo response biosensors Disease diagnosis
原文传递
光电型传感器在快速检测食品中过氧化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海峰 柴春彦 刘国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8-282,共5页
实验建立的光电型传感器将显色剂-酶固定化制成试纸条,经过显色反应后,通过单色光照射试纸条,采集绿色反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制备光电型快速检测H2O2仪器测定食品中过氧化氢。结果表明,H2O2与试条反应75s后,试条显色后反射率与相应... 实验建立的光电型传感器将显色剂-酶固定化制成试纸条,经过显色反应后,通过单色光照射试纸条,采集绿色反射光,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制备光电型快速检测H2O2仪器测定食品中过氧化氢。结果表明,H2O2与试条反应75s后,试条显色后反射率与相应的H2O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52913X+2.14664,相关系数r=0.99465(p<0.0001),检测范围为0.5mg/L至30mg/L,准确率为99.5%,RSD为2.3%,平均回收率为95.7%,检测时间低于2min,可实现过氧化氢现场快速无试剂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传感器 辣根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
原文传递
π-共轭体系超分子自组装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艳琴 任厚基 +3 位作者 曹国益 欧阳浪 刘兴奋 黄维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41,共17页
π-共轭体系因其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以及优异的光电性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超分子自组装在制备结构复杂、规则的功能纳米材料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且是调控材料宏观性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π-共轭体系超分子自组装已经成为近年... π-共轭体系因其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以及优异的光电性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其超分子自组装在制备结构复杂、规则的功能纳米材料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且是调控材料宏观性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π-共轭体系超分子自组装已经成为近年来信息、材料、生物等前沿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π共轭体系超分子自组装的机理、外界环境的导向作用、自组装形态以及其在光电器件、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一步提出了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共轭分子 超分子自组装 光电器件 生物传感
原文传递
一种高性能金标条阅读仪的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贝特 黄立华 +1 位作者 郭凯 黄惠杰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7-115,共9页
为使金标免疫层析技术能对目标被检物进行高灵敏度快速定量检测,研制了一种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金标条阅读仪。根据纳米金颗粒对绿光的强烈吸收特性,使用绿光LED为照明光源;依据空白金标试纸条图像的灰度分布调节LED光强和位置,使... 为使金标免疫层析技术能对目标被检物进行高灵敏度快速定量检测,研制了一种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金标条阅读仪。根据纳米金颗粒对绿光的强烈吸收特性,使用绿光LED为照明光源;依据空白金标试纸条图像的灰度分布调节LED光强和位置,使成像区域的照明均匀性达到最佳;依据自定义评价参数调节CMOS图像传感器的成像控制参数,使图像质量达到最佳;使用空白金标试纸条图像数据做背景校正,再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出样品中目标被检物的浓度。使用该金标条阅读仪对滴加有心肌肌钙蛋白I(cTnI)标准样品的金标试纸条进行检测,在质量浓度为0.25~64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4-PL响应特性,相关系数R2〉0.99;使用该金标条阅读仪对上述浓度范围的金标试纸条各进行20次重复测量,其中,对高浓度金标试纸条(64 ng/mL)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为0.134%,对低浓度金标试纸条(0.25 ng/mL)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为2.790%;功能灵敏度优于0.25 ng/mL。该金标条阅读仪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快速、低功耗、小型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光电检测 光学生物传感器 免疫层析检测 纳米金颗粒 图像传感器 心肌肌钙蛋白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