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应原鼻腔激发试验中国专家共识(2022,北京)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洪田 于睿莉 +41 位作者 安云芳 刘锋 王天生 杨钦泰 陆美萍 邱前辉 王向东 陈建军 孟粹达 谢志海 孙悦奇 孟娟 曾明 许成利 王英 杨玉成 张维天 唐隽 杨艳莉 徐睿 喻国冻 石照辉 魏欣 叶惠平 孙亚男 余少卿 张天虹 雍军 杭伟 许元腾 许昱 谭国林 孙娜 洪海裕 杨贵 李幼瑾 叶菁 左可军 张立强 王学艳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鼻腔激发试验(NPT)是诱发鼻腔出现类似变应性鼻炎(AR)症状或症状加重的临床试验。用变应原进行的NPT是诊断AR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变应原使用标准、操作标准和结果判定标准。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CRRCG)召集国内中青年鼻... 鼻腔激发试验(NPT)是诱发鼻腔出现类似变应性鼻炎(AR)症状或症状加重的临床试验。用变应原进行的NPT是诊断AR的重要方法,但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统一的变应原使用标准、操作标准和结果判定标准。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CRRCG)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和变态反应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变应原NPT专家共识。本共识聚焦变应原NPT的适应证、禁忌证、变应原试剂标准、操作标准、阳性判定标准、检查前后注意事项等,为NPT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激发试验 变应原 变应性鼻炎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鼻腔激发试验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分泌物IL-17A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秋生 陆汉强 +1 位作者 田数越 戎彩霞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激发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鼻腔分泌物中IL-17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螨虫变应原对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20例健康人进行鼻腔激发试验,收集鼻腔灌洗液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17A水平。结果:在未激发的情... 目的:探讨鼻腔激发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鼻腔分泌物中IL-17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螨虫变应原对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20例健康人进行鼻腔激发试验,收集鼻腔灌洗液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17A水平。结果:在未激发的情况下,两组鼻腔灌洗液IL-17A水平均较低,未见明显差异。激发15 min,1 h,6 h后变应性鼻炎组鼻腔灌洗液IL-17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激发24 h后变应性鼻炎组IL-17A水平下降,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激发可诱导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高表达细胞因子IL-17A,提示IL-17A可能是鼻腔局部炎症的发病介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激发试验 白介素-17A
下载PDF
海南省蜉蝣过敏原临床致敏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光 刘硕 +4 位作者 李春林 谢伟伟 张淑芳 蔡琼香 邓晓聪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年第2期113-116,I0002,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临床蜉蝣过敏情况,为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用蜉蝣过敏原进行前臂皮肤点刺试验,然后随机选择20例蜉蝣点刺阳性患者进行蜉蝣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结果 50... 目的了解海南省临床蜉蝣过敏情况,为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5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用蜉蝣过敏原进行前臂皮肤点刺试验,然后随机选择20例蜉蝣点刺阳性患者进行蜉蝣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结果 500例皮肤点刺试验中,蜉蝣阳性者占58.6%(293/500),20例阴性对照者皮肤点刺均为阴性100%(20/20);20例蜉蝣皮肤点刺阳性患者中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者为20例(100%),20例阴性对照未见阳性反应。结论皮肤点刺和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结果相符合,蜉蝣为海南省重要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蜉蝣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 鼻黏膜激发试验
下载PDF
蜉蝣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与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的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龙绮 李春林 +3 位作者 蔡笃程 刘硕 谢伟伟 孟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5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蜉蝣过敏原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与皮肤点刺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结果是否相符,为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统计过敏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蜉蝣过敏原阳性率;随机选择30例蜉蝣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和30例阴... 目的观察蜉蝣过敏原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与皮肤点刺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结果是否相符,为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统计过敏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蜉蝣过敏原阳性率;随机选择30例蜉蝣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和30例阴性者鼻黏膜激发试验;选择另外30例蜉蝣过敏原皮肤点刺阳性血液和30例皮肤点刺阴性血液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结果 207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蜉蝣过敏原阳性1337例,阳性率为64.34%;30例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进行鼻黏膜激发试验,均出现阳性反应(100.00%),30例阴性患者未出现阳性反应;30例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阳性26例(86.67%)。结论蜉蝣过敏原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与皮肤点刺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的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蜉蝣 过敏性鼻炎 皮肤点刺试验 鼻黏膜激发试验 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
下载PDF
海南省过敏性鼻炎致敏花粉:鱼尾葵花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硕 谢伟伟 +4 位作者 李春林 孟光 龙绮 蔡琼香 陈菊蓉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5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临床鱼尾葵花粉过敏情况,为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海口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为过敏性鼻炎患者且均进行了皮肤点刺试验... 目的了解海南省临床鱼尾葵花粉过敏情况,为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海口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为过敏性鼻炎患者且均进行了皮肤点刺试验。随机选择30例鱼尾葵花粉过敏原点刺阳性患者进行鱼尾葵花粉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结果 2047例皮肤点刺试验中,鱼尾葵花粉过敏原阳性者占44.26%(9062047)。30例鱼尾葵花粉过敏原皮肤点刺阳性患者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者为100%,20例阴性对照未见阳性反应。结论皮肤点刺和过敏原鼻黏膜激发试验结果相符合,鱼尾葵花粉为海南省重要过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尾葵花粉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 鼻黏膜激发试验
下载PDF
局部变应性鼻炎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于青青 唐隽 +2 位作者 王跃建 刘美华 王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局部变应性鼻炎(LAR)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耳鼻喉科门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sIgE)均为阴性、屋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NAPT)阳... 目的探讨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局部变应性鼻炎(LAR)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耳鼻喉科门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sIgE)均为阴性、屋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NAPT)阳性的26例LAR患者给予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12、18、24、36个月时进行症状评分、用药评分、生活质量评分、NAPT检查,对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2例患者完成了3年的免疫治疗,脱落了4例,SCIT治疗6、12、18、24、36个月时的症状总评分、用药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100%(22/22)的观察组患者耐受了基线浓度的激发液、77%(17/22)的患者耐受了比基线浓度高10倍或以上浓度的激发液。使用同等浓度激发液,治疗结束时LAR患者激发试验鼻阻力、症状评分平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LAR患者3年共注射946次,其中严重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2%(4/946),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12/946)。结论具有典型AR病史和症状,但SPT和血清sIgE阴性的患者,结合变应原NAPT检查阳性,可确诊为LAR。局部变应性鼻炎屋尘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变应性鼻炎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屋尘螨 临床效果 鼻黏膜激发试验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皮肤点刺试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鼻部症状积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佘腊枝 鲁海涛 《医学综述》 2015年第5期949-950,共2页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 E(s Ig E)、皮肤点刺试验(SPT)、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与鼻部症状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0例,对患者分别采用s Ig E检测、SPT、外...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 E(s Ig E)、皮肤点刺试验(SPT)、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与鼻部症状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0例,对患者分别采用s Ig E检测、SPT、外周血EOS计数测定,并对鼻炎症状进行积分;分析各结果的相关性。结果鼻炎症状积分与s Ig E检测试验、变应原SPT、外周血EOS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058,0.021,0.031,均P>0.05);s Ig E与SPT呈明显正相关(r=0.532,P<0.05),s Ig E与EOS、SPT与EOS无明显相关性(r=0.133,0.078,均P>0.05)。结论 s Ig E与SPT均可作为诊断变应性鼻炎的方法,但是无法对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主诉、体征、病状和病史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皮肤点刺试验 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 鼻部症状积分
下载PDF
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原鼻内激发试验前后鼻阻力观察
8
作者 林文森 马恩明 陈洁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6期337-338,共2页
观察125例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原鼻内激发试验前后鼻阻力变化。结果示变应原鼻内激发试验阳性者其鼻总阻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组;鼻阻力激发后变化超过0.1kPa/(s.L)或原基线30%可作为激发试验阳性的客观参考指标。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鼻炎 变应原激发试验 鼻阻力
下载PDF
局部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汤继元 余璐洁 何勇 《新医学》 2019年第7期485-488,共4页
局部变应性鼻炎是最近提出的一个概念,表现为无全身反应的鼻腔局部过敏反应。其具有典型变应性鼻炎的症状,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与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阴性,但鼻腔局部可以检测到特异性IgE和(或)鼻腔变应原激发试验阳性。局部变应性鼻炎被... 局部变应性鼻炎是最近提出的一个概念,表现为无全身反应的鼻腔局部过敏反应。其具有典型变应性鼻炎的症状,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与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阴性,但鼻腔局部可以检测到特异性IgE和(或)鼻腔变应原激发试验阳性。局部变应性鼻炎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临床表型,该文就局部变应性鼻炎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变应性鼻炎 鼻腔过敏原激发试验 局部IgE
下载PDF
过敏原鼻激发试验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婕 陆美萍 程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5-422,共8页
过敏原鼻激发试验(nasal provocation test,NPT)是指在标准、有控制的条件下将过敏原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以观察其是否可激发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主要症状,再现上呼吸道对受控条件下自然暴露的过敏原的反应,且是目前... 过敏原鼻激发试验(nasal provocation test,NPT)是指在标准、有控制的条件下将过敏原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以观察其是否可激发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主要症状,再现上呼吸道对受控条件下自然暴露的过敏原的反应,且是目前唯一可用的确认鼻腔对过敏原反应性的测试。它在研究AR的机制和评估新型抗过敏治疗反应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NPT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在局部AR的鉴别、职业性AR的诊断、明确过敏原组分、AR治疗效果评价和进行过敏原免疫治疗的患者选择等方面作用更大、更广。本文综述了NPT在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等诊断中的应用,并对临床实践中使用NPT评估鼻腔反应的适应证、禁忌证、优点和局限性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激发试验 过敏原 变应性鼻炎 局部变应性鼻炎 非变应性鼻炎
原文传递
变应原鼻腔激发试验在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李多汇 肖浩 +4 位作者 刘世喜 贾巧茹 张莉 石楚琪 孟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8-433,441,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变应原鼻腔激发试验(nasal provocation test,NPT)评估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的疗效,探讨NPT在AIT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3例接受尘螨AIT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伴或不伴支气管哮...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变应原鼻腔激发试验(nasal provocation test,NPT)评估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的疗效,探讨NPT在AIT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83例接受尘螨AIT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伴或不伴支气管哮喘。比较AIT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患者症状评分(symptom score,SS)、每日用药评分(daily medication score,DMS)、症状用药评分(combined symptom and medication score,CSM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NPT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的变化。结果AIT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比较,SS(P<0.0001),DMS(P<0.0001),CSMS(P<0.0001),RQLQ(P<0.0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SMS疗效评估有效率为73.49%,NPT疗效评估有效率为42.17%,SPT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MS与NPT疗效评估具有一致性(Kappa=0.437,P<0.001);并且两者在治疗前NPT激发浓度非原液的54例患者中,显示出更好的一致性(Kappa=0.895,P<0.001)。第1年NPT评估无效的48例患者中,25例完成第2年随访,其中12例(48.00%)在第2年NPT评估显示有效;而治疗前NPT激发浓度非原液的12例患者中,10例(83.33%)在第2年NPT评估显示有效。结论NPT可作为尘螨AIT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尤其对于治疗前NPT在较低浓度即出现阳性反应的患者具有更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尘螨 鼻腔激发试验 症状用药评分
原文传递
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局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印志娴 米悦 +2 位作者 翟翔 张金玲 刘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局部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仅有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症状、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均为阴性、鼻分泌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粉尘螨阳性、粉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 目的:探讨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局部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仅有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症状、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均为阴性、鼻分泌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粉尘螨阳性、粉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年后、治疗3年后进行症状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检测、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等免疫学检测,并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后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的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计数及百分率均有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的鼻分泌物粉尘螨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的粉尘螨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后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和双侧鼻气道阻力的平均值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年后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2年后的数据,但2组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典型AR病史和症状,但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却为阴性的患者,鼻腔黏膜局部存在变应原特异性超敏反应,但该种反应并不伴有全身的致敏。结合鼻分泌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阳性或变应原鼻腔黏膜激发试验阳性,可确诊为局部AR。局部AR对于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免疫治疗3年的疗效优于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 鼻腔黏膜激发试验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等离子射频消融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激发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佩忠 李玉瑾 程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70-571,576,共3页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激发试验的影响,以评价手术的疗效。方法: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对80例AR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前后测定鼻黏膜激发试验和鼻气道阻力及患者的主观鼻通气感觉,以评价手术对患者的主客观感觉...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激发试验的影响,以评价手术的疗效。方法: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对80例AR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前后测定鼻黏膜激发试验和鼻气道阻力及患者的主观鼻通气感觉,以评价手术对患者的主客观感觉的影响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螨虫过敏的AR患者,术前鼻黏膜激发试验呈阳性,术后3个月有72例患者转为阴性,余8例仍为阳性,鼻气道阻力术前为(0.772±0.224)kPa.s/L,术后为(0.221±0.112)kPa.s/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表的鼻通气感觉,术前评分为7.0±2.0,术后3个月为2.5±1.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主客观感觉相关性好。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AR患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能降低其鼻黏膜的敏感性和鼻气道阻力,使患者的主观鼻通气感觉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射频消融 鼻炎 变应性 鼻黏膜激发试验 鼻气道阻力 视觉模拟量表
原文传递
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印志娴 米悦 +2 位作者 翟翔 张金玲 刘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146-1151,共6页
目的:探讨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的临床和免疫学检查的特征。方法:选取仅有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症状、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变应性鼻炎(AR)患者(AR组)和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各4... 目的:探讨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的临床和免疫学检查的特征。方法:选取仅有鼻腔局部变态反应症状、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均为阴性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变应性鼻炎(AR)患者(AR组)和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各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症状评分及VAS评分,并进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检测、SPT、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鼻分泌物变应原SIgE检测、变应原鼻黏膜激发试验、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检测等免疫学检测,并将研究组与AR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AR组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AR组、研究组与正常组之间的血清嗜酸粒细胞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鼻分泌物尘螨及花粉变应原的阳性检出率为90%(54/60);研究组尘螨或花粉变应原激发试验后,54例激发试验阳性。研究组与AR组的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正常组的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60例患者中鼻分泌物SIgE和鼻腔黏膜变应原激发试验均为阴性者6例,诊断为NAR,结合外周血及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检测结果,4例诊断为血管运动性鼻炎,2例诊断为NAR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其余54例患者诊断为局部AR(LAR)。研究组在入组3年后重新进行变应原SPT和血清SIgE检测发现,5例(12%)患者变应原检测为阳性,均为之前诊断为LAR的患者,6例之前诊断为NAR的患者变应原检测仍为阴性。结论:具有典型AR的病史和症状,但变应原SPT和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却为阴性的患者,鼻腔黏膜局部存在变应原特异性超敏反应,但这种反应并不伴有全身的致敏。结合鼻分泌物变应原SIgE检测或变应原鼻腔黏膜激发试验阳性,可确诊为L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 鼻腔黏膜激发试验
原文传递
不同治疗方法对1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欣 徐济达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66-568,共3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鼻黏膜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避开变应原是最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但在实际生活环境中难以做到,通常以药物和免疫治疗为主。中-重度...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鼻黏膜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避开变应原是最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但在实际生活环境中难以做到,通常以药物和免疫治疗为主。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往往病程长,症状明显,下鼻甲组织反应重,对传统手术和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糖精清除试验 鼻气道阻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特异性鼻粘膜激发试验中鼻气道的反应性
16
作者 乐建新 檀慧芳 +1 位作者 黄选兆 项济生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352-353,共2页
目的 :探讨对特异性鼻粘膜激发试验 ( SNPT)阳性的评价方法。方法 :对 3 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炎组 )和 14例正常成年人 (对照组 )进行 SNPT,观察鼻部症状及鼻气道阻力变化。结果 :激发后 ,鼻炎组绝大多数患者在 0 .5~ 3 .0 min... 目的 :探讨对特异性鼻粘膜激发试验 ( SNPT)阳性的评价方法。方法 :对 3 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炎组 )和 14例正常成年人 (对照组 )进行 SNPT,观察鼻部症状及鼻气道阻力变化。结果 :激发后 ,鼻炎组绝大多数患者在 0 .5~ 3 .0 min内出现鼻痒、喷嚏、流清涕等症状。连续喷嚏 5个以上者占 83 .3 % ,与对照组 ( 2 1.4% )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鼻腔总阻力和激发侧鼻阻力增加比例 ,两组间有明显差异 ,而两组对照液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SNPT后 ,若出现明显的鼻部症状 ,激发侧鼻阻力增加 10 0 %以上 ,总鼻阻力增加 4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阻力 变应性鼻炎 特异性鼻粘膜激发试验
原文传递
局部变应性鼻炎概述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秋蓉 李靖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63-1366,共4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其诊断包括典型症状如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和至少1种变应原检测试验如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其诊断包括典型症状如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和至少1种变应原检测试验如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若患者症状和AR症状相似,但变应原检测试验均阴性,则诊断为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变应性鼻炎 免疫球蛋白E 变应原鼻激发试验 发病机制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