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velation of Foreign Disabled People Basic Public Service System to China
1
作者 Li Zhuoxian Luo Juan Gao Kai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7期94-96,共3页
Disability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disabled peopl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dition of disabled people to ful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life, bu... Disability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Creating a good environment for disabled peopl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dition of disabled people to ful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life, but als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progres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oftbe specific practices of foreign disabled basic public service system including the legislative level, the level of life care and social welfare, etc.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disabled people public service, proposing build the government's macroeconomic, social middle and personal microcosmic basic public service system for disabled people and advocating shared responsibility, which 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society do good service, the disabled do self-he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public service SYSTEM Babysitting service Barrier-free facilities
下载PDF
Alloca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Villages and Tow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mart Contraction: A Case Study of Zixi County, Jiangxi Province
2
作者 ZHANG Xiaol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4年第5期56-58,共3页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layout system and the continuous contrac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have brought challenges to the layout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It is an imperative task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o i...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layout system and the continuous contrac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have brought challenges to the layout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It is an imperative task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o integrate space resources and allocat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This paper took the system and method of rural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allo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mart contraction as the theoretic support,and Zixi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 for example,built the four-level life circle of“county-fundamental-basic-routine”based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facility allocation,village and town contraction strength,rur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results,residents’trip willingness and demands o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finally proposed th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village and tow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 contraction Village and town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allocation research Zixi County
下载PDF
Identifying Restructuring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Ezhou City in Hubei Province of China 被引量:3
3
作者 YUE Qiaobing HE Jianhua LIU Dianf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6期1011-1028,共18页
Social intera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SRRS).However,most studies ignored the multi-scale impact of social network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st... Social interac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SRRS).However,most studies ignored the multi-scale impact of social network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structuring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This paper,taking Ezhou City of Hubei Province,China as the case study area,developed a potential inter-settlement network through considering settlements as nodes,and inter-settlement interactions induced by the spatial disparity of public facilities as edges,divided towns in Ezhou City into three zones based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t the town level,and then identified four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uster patterns and centrality at the patch lev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settlement network in Ezhou City presents apparent disparities in terms of community structure,cluster patterns and centrality.In community analysis,high inter-community and intra-community interactions are concentrated in well-developed areas in the north and east,while weak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unities occur in the southern areas dominated by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ccordingly,three zones are divided such as the urban-leading zone,urban-rural integration zone and rural-leading zone.For the network centrality and cluster patterns,high-level rural settlemen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urban-leading zone,followed by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zone and the rural-leading zone.Moreover,the lump cluster pattern is observed in each zone,but the chain pattern and dispersed pattern largely occur in the rural-leading zone.At same time,four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are identified,namely urbanized settlements,central settlements,grassroots settlements and relocated settlements.The corresponding plans are discussed in different zones regarding urbanization,integ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o provide meaningful insights for policymakers to guide SRRS.This study would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social network involved in daily life on rural settlement reconstruction,and expect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support for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settlement reconstruction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inter-settlement network spatial differences zonal division
下载PDF
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桂文 王耀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7,共17页
将农民工市民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农民工城市融入工资测算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基础上,基于200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融合发展... 将农民工市民化与城乡融合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农民工城市融入工资测算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基础上,基于200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能够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分区域看,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明显;通过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现代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等作用渠道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收缩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
5
作者 李世芬 李竞秋 +1 位作者 刘代云 樊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乡村人口收缩是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必然,为满足村镇居民不断提升的需求并避免人口收缩造成的资源浪费,亟待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进行优化与重构。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引入生活圈理论探讨收缩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方法... 乡村人口收缩是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必然,为满足村镇居民不断提升的需求并避免人口收缩造成的资源浪费,亟待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进行优化与重构。以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例,引入生活圈理论探讨收缩型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对村镇收缩类型与强度的分类,结合居民出行意愿的时距转换调查,将肇源县村镇划分为“县域—扩展—基本—基础”四级动态半径生活圈。然后通过筛选与生活圈等级对应的公共服务中心,并依据相关规范及居民实际需求,确定各级公共服务中心配置的项目内容和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型村镇 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优化 肇源县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是否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基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门槛效应研究
6
作者 李鹏 丁洲 范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84,共11页
基于2016—2021年27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及量化分析方法,考察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度的线性关系、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可以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且具有区... 基于2016—2021年27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门槛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及量化分析方法,考察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度的线性关系、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可以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且具有区域异质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数字政府建设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具有显著的非线性门槛关系,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达到门槛值后,其对数字政府建设促进省级共同富裕度才具有正向影响;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显著提升相邻省份的共同富裕度。数字政府建设除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共同富裕度外,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公正和发展共享的关键作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制约着数字政府建设和省级共同富裕度的成效发挥;要善于使用数字政府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同相邻省份共同实现区域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升,一同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共同富裕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下载PDF
数字基建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来自“宽带中国”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7
作者 张杰 孔心敏 《管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25,共16页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基建已成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引擎。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2011—202...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基建已成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引擎。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我国2011—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数字基建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有效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基建对我国中部地级市、传统基建较好地级市、高城镇化水平地级市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驱动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进一步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通过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缓解财政支出城市偏向、加速乡—城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此,提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建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宽带中国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吗?
8
作者 程波辉 罗培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共14页
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政府能否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1年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分别测度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政府能否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1年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分别测度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引入信息熵概念计算得出均等化程度,据此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水平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两条作用路径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此外,对西部和低均等化城市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仍需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发挥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其赋能功效;同时根据区域发展情况、均等化程度实施差异化供给策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公共服务财政支出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未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包容性设计研究
9
作者 何凤 《设计》 2024年第13期95-98,共4页
借助适老化包容性的设计理念,拓展乡村振兴视域下未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的适老化包容性服务体验。基于“未来乡村”的理念内涵进行分析,经对乡村空巢、留守和独居老年群体社交行为与情感需求研究,结合老年生活自理能力划分构建以自... 借助适老化包容性的设计理念,拓展乡村振兴视域下未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的适老化包容性服务体验。基于“未来乡村”的理念内涵进行分析,经对乡村空巢、留守和独居老年群体社交行为与情感需求研究,结合老年生活自理能力划分构建以自理、介助和介护老人为主的未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包容性的场域环境;借以提出未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包容性服务的设计整体建构。从乡村老年行为方式与未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特点出发,探寻未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设计的场景式架构,设计出老有所教、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适老化包容性乡村环境氛围,拓展了未来乡村服务设施空间适老化的服务体验,提升了乡村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及晚年幸福指数,带动了未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包容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乡村 公共服务设施 适老化 包容性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布局评估及优化策略——以铅山县为例
10
作者 李小云 魏壮壮 杨培良 《中外建筑》 2024年第9期98-102,共5页
在乡村老龄化率快速增长、乡村地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整体落后的背景下,文章以江西铅山县为例,基于公平性和效率性维度,采用潜能模型、网络分析法,从设施可达性和覆盖率两个方面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布局进行评估。评估表明,乡村老... 在乡村老龄化率快速增长、乡村地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整体落后的背景下,文章以江西铅山县为例,基于公平性和效率性维度,采用潜能模型、网络分析法,从设施可达性和覆盖率两个方面对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布局进行评估。评估表明,乡村老年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够均衡,设施布局存在相对不公平的现象。为此,提出范围可及性布局、差异化布局、建立设施共享机制的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布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区 公共服务设施 适老化 评估 布局优化
下载PDF
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村镇建设格局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常州市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元芳 乔伟峰 +1 位作者 杨春花 陈园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村镇建设格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地处苏南的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金坛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指标体系,诊断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评价村镇建设格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 村镇建设格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该文以地处苏南的常州市金坛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金坛区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测度指标体系,诊断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存在的问题,评价村镇建设格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点主要围绕主城区、城镇中心及交通主干道分布,整体呈现出“一个大中心、多个小中心”的放射状空间格局,不同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可达性分异较大;②金坛区居民点分形特征较强,居民点分布呈现出多区域片状集聚的空间特征,基本沿主要交通线路扩张;③金坛区村镇建设存在村镇空间形态复杂、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均衡、村镇规模等级不合理的问题,据此提出提高村镇空间结构稳定性等村镇建设格局空间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苏南洼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及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可达性 村镇建设格局 乡村发展
下载PDF
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丹玉 崔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4,共13页
基于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视角,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2006—2020年省域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财政金融支农、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对... 基于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视角,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2006—2020年省域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制,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财政金融支农、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分析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作用,但存在随区域和时间变化的异质性;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间存在中介效应;财政支农对农民增收发挥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金融支农则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体效应;农业创新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在财政金融支农对农民增收作用中均存在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农 金融支农 农业创新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下载PDF
河池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多维贫困的耦合关系探析
13
作者 杨梦勤 王艳慧 +2 位作者 孙玥 万圆 吴琪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0-48,65,共10页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乡村综合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其与多维贫困的关系对指导稳定脱贫和缓解相对贫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以河池市652个重点帮扶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构建了村域尺度上基本公共服务和多维贫困...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乡村综合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研究其与多维贫困的关系对指导稳定脱贫和缓解相对贫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以河池市652个重点帮扶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构建了村域尺度上基本公共服务和多维贫困测度模型,并基于耦合模型结果深入探索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递减,而多维贫困水平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呈现出分散与集中并存的特点。空间上,基本公共服务和多维贫困的耦合态势并不均衡,虽整体分布均匀,但在特定区域存在规律性集中。在耦合协调发展地区,二者负相关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能够有效缓解多维贫困,促进服务集中和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减轻贫困状况,为公共服务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而在非协调区域,二者呈正相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并不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甚至加剧经济下滑和失衡。当地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建立科学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和脱贫帮扶机制,改善农户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确保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多维贫困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怀月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3,共6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引领市场经济变革的关键引擎,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调节效应,并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5—202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 新质生产力作为引领市场经济变革的关键引擎,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调节效应,并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05—202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该结果在经过增加关键变量、剔除特殊样本与处理内生性问题之后仍然成立。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且此调节效应在东部地区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资源配置 共同富裕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志远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0,共13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这种非线性影响具有强化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从线性影响看,在东部地区最强,在中部地区其次,在西部地区最弱;从非线性影响看,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在中部地区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为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应积极推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新质生产力形成;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为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动力;畅通资源要素流动渠道,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要素配置优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高质量融合
下载PDF
中国基础教育的交通可达性及其空间公平研究
16
作者 胡昊宇 王良蛟 +1 位作者 陈昱龙 赵鹏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3-1523,共11页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公平,是中国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问题。然而,全国层面的基础教育交通可达性研究在路网交通时耗的精细测算上尚存在缺失。本研究基于POI、DEM、交通路网、土地利用、人口...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公平,是中国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问题。然而,全国层面的基础教育交通可达性研究在路网交通时耗的精细测算上尚存在缺失。本研究基于POI、DEM、交通路网、土地利用、人口网格等数据,采用成本距离栅格分析、人口加权基尼系数、双变量莫兰指数测算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基础教育设施的交通可达性格局,并评估了基础教育设施交通可达性的多尺度公平性特征。研究发现:①小学和中学的15 min交通等时圈分别覆盖了全国79.7%和78.8%的人口,交通可达性较高的地区地形主要为平原及盆地,多分布于城市群、都市圈地区;②县域尺度上,可达性的“高水平”与“高均衡”呈相互集聚分布,小学和中学的人口覆盖率与可达性变异系数的双变量莫兰指数分别为-0.602和-0.587,即服务水平高的地区及周边往往均衡性也较好;③省域尺度上,可达性的“高水平”与“高均衡”不吻合,北京等基础教育高可达性地区基尼系数达到0.7以上,通常自然地理环境越复杂多样,县域间基础教育可达性公平性通常越低。建议严格规范乡村地区学校撤并,发挥地区间转移支付对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的作用,并为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上学交通出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交通可达性 中国 空间公平 兴趣点数据 公共服务设施
下载PDF
财政纵向失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17
作者 叶璐 苏英 潘宏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134,共5页
文章基于中国式财力事权不匹配的事实,选取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和多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降低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通... 文章基于中国式财力事权不匹配的事实,选取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和多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降低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通过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增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进一步抑制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财政纵向失衡的负向效应在低转移支付、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营改增”制度前期更加突出。此外,财政纵向失衡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抑制效应加剧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纵向失衡 基本公共服务 税收努力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下载PDF
乡村生活圈可持续供给的规划路径与实践
18
作者 李立峰 梁伟研 +1 位作者 祝文明 张秋仪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基于级差地租、城乡要素流动规律等理论基础和农村“三块地”制度变革等政策背景,分析乡村地区在“级差扰动、要素循环、服务升级”方面产生可持续供给方式的内在潜力,探索乡村生活圈推进可持续供给的转变趋势。以此为基础,提出乡村振... 基于级差地租、城乡要素流动规律等理论基础和农村“三块地”制度变革等政策背景,分析乡村地区在“级差扰动、要素循环、服务升级”方面产生可持续供给方式的内在潜力,探索乡村生活圈推进可持续供给的转变趋势。以此为基础,提出乡村振兴示范带与乡村生活圈“圈带协同”的规划路径,基于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空间的增值收益,支持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营建,并从空间载体、梯度联动、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思路演绎与实践论证,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活圈 乡村振兴示范带 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共同富裕 陆丰市
下载PDF
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与实践——以广东省陆丰市为例
19
作者 李立峰 梁伟研 +1 位作者 祝文明 黄俊杰 《城乡规划》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理念已然嵌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但由于乡村地区人、地、资源方面的分布特征与城市地区的均质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仍面临着村民需求结构多样化、生活圈空间范围不明确、设施... 乡村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理念已然嵌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但由于乡村地区人、地、资源方面的分布特征与城市地区的均质形态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仍面临着村民需求结构多样化、生活圈空间范围不明确、设施配置指引落地难、衔接路径不明晰等问题。文章尝试构建“需求摸查—空间划示—设施指引—规划衔接”的规划实践思路,选取广东省陆丰市作为典型案例,抽样获取村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特征,划分乡村社区生活圈实体范围,提出设施配置指引,即“基础必配、提升选配、特色特配”,探索与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衔接路径,以期为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生活圈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衔接 公共服务设施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
20
作者 郑宇 王建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78,共6页
在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二者间的调节效应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08—2022年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且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二者间的调节效应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08—2022年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且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强化这一影响效应。进一步检验发现,相较于胡焕庸线以西城市,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胡焕庸线以东城市更明显;相较于非智慧试点城市,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智慧试点城市更大;相较于市场化水平较低城市,新质生产力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市场化水平较高城市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素配置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