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ymmetric Dihydroxylation of Allylamine Catalyzed by Wool-OsO_4 Complex 被引量:1
1
作者 JuHongMIAO JiHuoYANG +7 位作者 LiYiCHEN MeiYuHUANG YingYanJIANG JuHongMIAO JiHuoYANG LiYiCHEN MeiYuHUANG YingYanJI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008-1011,共4页
A new chiral polymer-metal complex, wool-osmium tetroxide(wool-OsO4) complex was prepared by a very simple method. This complex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catalyze the asymmetric dihydroxylation of allylamine to get (R)-... A new chiral polymer-metal complex, wool-osmium tetroxide(wool-OsO4) complex was prepared by a very simple method. This complex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catalyze the asymmetric dihydroxylation of allylamine to get (R)-(+)-3-amino-l, 2-propanedio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OsO4 content in the complex, reaction time, allylamine/OsO4 molar ratio all have great effects on the chemical and optical yields of product. Additionally, wool-OsO4 complex catalyst could be reused without remarkable change in optical catalyt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l-osmium tetroxide asymmetric dihydroxylation allylamine.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4种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质量的含量
2
作者 刘轩彤 王天歌 赵迎春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化妆品中烯丙胺类药物布替萘芬、萘替芬、特比萘芬、托萘酯的检测方法。以体积分数80%乙腈水溶液为提取溶剂经涡旋和超声提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用Waters Acquity UPLC®B...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化妆品中烯丙胺类药物布替萘芬、萘替芬、特比萘芬、托萘酯的检测方法。以体积分数80%乙腈水溶液为提取溶剂经涡旋和超声提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体积分数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这4种抗真菌药物的质量浓度在0.1~32 ng/mL时,均与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1.737~1.815 ng/g,定量限为5.212~5.445 ng/g,在低、高浓度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96.78%~113.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烯丙胺类 抗真菌类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
下载PDF
Thermo- and pH-Responsive Hydrogels Based on N-Isopropylacrylamide and Allylamine Copolymers 被引量:1
3
作者 Victoria Konovalova Yuri Samchenko +2 位作者 Ganna Pobigai Anatoly Burban Zoya Ulberg 《Soft》 2013年第4期19-26,共8页
The thermo- and pH-responsive hydrogels were synthesized via copolymerization of N-isopropylacrylamide and al-lylamine hydrochloride monomers. The equilibrium swelling of the hydrogels was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tem... The thermo- and pH-responsive hydrogels were synthesized via copolymerization of N-isopropylacrylamide and al-lylamine hydrochloride monomers. The equilibrium swelling of the hydrogels was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H in aqueous solutions. It was shown that controlled alteration of the hydrogel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can be achieved by changing their composition and pH of the environment. Increase in content of hydrophilic allylamine from 10 to 60 wt% in monomer mixture causes a shift of th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from 35oC to 47oC. Hydrogels with N-isopropylacrylamide/allylamine hydrochloride mass ratio of 3:2 show the highest pH-response. Values of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between polymer cross-links, , and Flory parameter, χ, were calculated using temperature dependences of the equilibrium swelling of the synthesized hydrog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RESPONSIVE HYDROGELS Copolymer HYDROGELS allylamine HYDROCHLORIDE N-Isopropyl-Acrylamide The Parameter of Flory
下载PDF
Synthesis of allylamine in ethanol 被引量:2
4
作者 唐炳涛 张淑芬 杨锦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97-1900,共4页
Allylamine was prepared from the ammonolysis of allyl chloride or the reaction of allyl chloride with hexamethylenetetramine in ethano l. The selectivity of allylamine was improved from 21.4% to 67.6% when the re acti... Allylamine was prepared from the ammonolysis of allyl chloride or the reaction of allyl chloride with hexamethylenetetramine in ethano l. The selectivity of allylamine was improved from 21.4% to 67.6% when the re action was carried out in ethanol instead of liquid ammonia. At the same time, the selectivity of allylamine was increased from 13.3% to 67.6%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NH3 to allyl chloride was increased from 4.5∶1 to 25∶1.However, t he reaction of allyl chloride and hexamethylenetetramine in ethanol produced all ylamine with high selectivity (100%) and high yield (87%).The synthesis of allyl amine from the reaction of allyl chloride and hexamethylenetetramine in ethanol was more straightforward and conven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烯丙基胺 合成方法 四氮六甲圜
下载PDF
环金属铱催化氢转移反应高效合成烯丙胺类化合物
5
作者 谢禹然 钟瑜红 +3 位作者 张占义 杨静思 张梦婷 罗年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9期961-965,970,共6页
目的:发展一种环金属铱催化氢转移反应高效合成烯丙胺类化合物(萘替芬)的方法。方法:以环金属铱TC-6为催化剂,水为反应溶剂,KOH为碱,肉桂醇1与二级胺2为原料,在100℃下发生氢转移反应。结果: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以优秀的收率(达95%)和选择... 目的:发展一种环金属铱催化氢转移反应高效合成烯丙胺类化合物(萘替芬)的方法。方法:以环金属铱TC-6为催化剂,水为反应溶剂,KOH为碱,肉桂醇1与二级胺2为原料,在100℃下发生氢转移反应。结果: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以优秀的收率(达95%)和选择性(>99∶1)合成了一系列烯丙胺类化合物3,化合物3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和MS(ESI)确认。结论:环金属铱络合物TC-6能有效催化肉桂醇1与二级胺2的氢转移反应,该方法可用于抗真菌药萘替芬的合成,且能达到克级规模,有利于其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转移 烯丙胺 奈替芬
下载PDF
烯丙基胺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唐炳涛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刘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以Delépine伯胺制备方法为依据,用无水乙醇代替氯仿做溶剂,通过烯丙基氯与乌洛托品反应制备烯丙基胺.详细考察了酸碱用量、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及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在n(C3H7Cl)∶n(C6H12N4)=0.95∶1,x(KI)=2.5%,40℃,t=10... 以Delépine伯胺制备方法为依据,用无水乙醇代替氯仿做溶剂,通过烯丙基氯与乌洛托品反应制备烯丙基胺.详细考察了酸碱用量、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及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发现在n(C3H7Cl)∶n(C6H12N4)=0.95∶1,x(KI)=2.5%,40℃,t=10h,n(NaOH)∶n(HCl)∶n(C6H12N4)=4∶4∶1的条件下,产品烯丙基胺收率为86.6%,烯丙基氯转化率达100%.产品经GC-MS及IR分析,结构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胺 合成 Delepine伯胺制备方法 烯丙基氯 乌洛托品 有机中问体
下载PDF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的聚烯丙胺基二茂铁化学修饰电极的组装及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亚卓 张素霞 +1 位作者 李晓芳 孙长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73-1376,共4页
将聚烯丙胺基二茂铁与聚苯乙烯磺酸盐生成的离子配合物用乙醇溶解后掺杂到溶胶 -凝胶中 ,将此溶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 ,制成化学修饰电极 .详细地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其稳定性 .实验发现 ,在 0 .1 mol/L磷酸盐缓冲液 (p H=2 ... 将聚烯丙胺基二茂铁与聚苯乙烯磺酸盐生成的离子配合物用乙醇溶解后掺杂到溶胶 -凝胶中 ,将此溶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 ,制成化学修饰电极 .详细地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其稳定性 .实验发现 ,在 0 .1 mol/L磷酸盐缓冲液 (p H=2 .5 )中 ,该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技术 聚烯丙胺基二茂铁 化学修饰电极 电催化氧化 抗坏血酸 组装
下载PDF
烯丙胺和苄胺类抗真菌药物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季海涛 张万年 +5 位作者 周有骏 吕加国 朱驹 李科 陈卫平 刘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8-193,共6页
本实验采用“活性类似物法”搜寻到烯丙胺和苄胺类抗真菌化合物的药效构象。其与药物萘替芬、特比萘芬的晶体构象相同。以此构象构建各化合物,采用rmsfit规则叠合各分子,进行CoMFA研究,得到预测能力很强的抗6种常见致病... 本实验采用“活性类似物法”搜寻到烯丙胺和苄胺类抗真菌化合物的药效构象。其与药物萘替芬、特比萘芬的晶体构象相同。以此构象构建各化合物,采用rmsfit规则叠合各分子,进行CoMFA研究,得到预测能力很强的抗6种常见致病真菌的3DQSAR模型。并用8个本实验室设计合成的新化合物和5个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验证。最后结合2DQSAR方程首次提出了烯丙胺、苄胺类抗真菌化合物与受体蛋白相互作用模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胺类 抗真菌化合物 苄胺类 比较分子力场
下载PDF
硫酸铀酰印迹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及识别特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耀驰 张晓文 +1 位作者 刘慧君 徐伟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0-514,共5页
为进行稀溶液中铀的浓缩,以硫酸铀酰为模板、二乙基烯丙基胺为功能单体,在水中采用自组装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硫酸铀酰印迹离子交换树脂。对树脂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4的等温吸附与吸附... 为进行稀溶液中铀的浓缩,以硫酸铀酰为模板、二乙基烯丙基胺为功能单体,在水中采用自组装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硫酸铀酰印迹离子交换树脂。对树脂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4的等温吸附与吸附动力学、柱内吸附与淋洗曲线等树脂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印迹树脂对硫酸铀酰的吸附性能比非印迹树脂好,可以在pH=1-6范围内应用,并在pH为2左右时吸附能力最强。MIPs-4树脂的吸附等温线为“优吸”型,吸附在约3h达到平衡。当Co=0、125mg·mL^-1时,Kd=0、249L·g^-1。吸附液p(U)=1.0mg·mL^-1、接触时间4min进行的柱内试验得出MIPs-4的穿透体积、穿透容量和饱和容量分别为柱内树脂的床体积(BV)的22倍、21.6mg·mL^-1和36.2mg·mL^-1。以0.05mol·L^-1 H2SO4+1.0mol·L^-1 NaCl为淋洗液时,淋洗体积仅4BV,流出液中最大铀浓度达到17.6mg·mL^-1。印迹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性能好,可应用于低浓度铀的浓缩及含铀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离子交换树脂 硫酸铀酰离子 二乙基烯丙基胺
下载PDF
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季海涛 张万年 +4 位作者 周有骏 吕加国 李科 朱驹 刘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93-595,共3页
本实验采用“活性类似物法”确定了烯丙胺类抗真菌化合物的药效构象,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拟合了48个烯丙胺类抗真菌化合物对6种常见致病真菌的3DQSAR方程,并比较了2种不同叠合规则对模型的影响,最后,... 本实验采用“活性类似物法”确定了烯丙胺类抗真菌化合物的药效构象,采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拟合了48个烯丙胺类抗真菌化合物对6种常见致病真菌的3DQSAR方程,并比较了2种不同叠合规则对模型的影响,最后,用5个新合成化合物对所拟合的抗石膏样毛癣菌、抗烟曲霉菌的CoMFA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胺 抗真菌化合物 药效构象 叠合规则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绍熙 郭宁如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50-354,共5页
目的:介绍抗真菌药物尤其是咪唑类和丙烯酰胺类药物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其机制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介绍抗真菌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致病真菌细胞膜的角鲨烯环氧酶和细胞色素P450酶(尤其是3A4酶),而再与其他作用于这些... 目的:介绍抗真菌药物尤其是咪唑类和丙烯酰胺类药物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其机制研究进展。方法:分别介绍抗真菌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致病真菌细胞膜的角鲨烯环氧酶和细胞色素P450酶(尤其是3A4酶),而再与其他作用于这些酶的药相互作用和其机制。结果与结论:应更好地发挥抗真菌药物和其他有关药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类 丙烯胺类 角鲨烯环氧酶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等离子体聚合沉积聚烯丙胺薄膜改性聚酯及体外血小板粘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志禄 王进 +2 位作者 孙鸿 陈俊英 黄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59-1561,1566,共4页
采用脉冲和连续波方式沉积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改性聚酯(PET)材料表面,并进一步在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表面固定肝素分子。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接触角测试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的元素成分、组成和表面能,采用对... 采用脉冲和连续波方式沉积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改性聚酯(PET)材料表面,并进一步在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表面固定肝素分子。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接触角测试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的元素成分、组成和表面能,采用对三氟甲基苯甲醛衍生法和甲苯胺蓝法分别检测了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表面的伯胺基浓度和固定肝素分子的聚烯丙胺薄膜表面的肝素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等离子体聚合薄膜PPAa-P表面的伯胺基浓度为1.4%,而连续波等离子体聚合薄膜PPAa-C表面伯胺基浓度只有0.71%。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改性的PET的表面能增加,其中PPAa-P改性的PET表面的表面能的极性分量增加较大。脉冲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表面固定的肝素浓度为4.07μg/cm2,为连续波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表面固定肝素浓度2.23μg/cm2的1.8倍。体外血小板粘附实验结果表明,表面肝素化的PET表面有较低数量的血小板粘附和激活,尤其是在固定肝素分子的脉冲等离子体聚烯丙胺薄膜改性的PET表面表现出更好的抗凝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聚合 烯丙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血小板粘附
下载PDF
聚烯丙基胺硅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3
13
作者 范忠雷 李殿卿 Edward Rosenberg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67-870,共4页
利用氯丙基三氯硅烷与硅胶表面羟基反应制备了烷基化硅胶 (CPTCS 硅胶 ) ,所得产物与聚烯丙基胺 (PAA 15 )反应合成了PAA 硅胶复合材料。测定了PAA 硅胶复合材料的FTIR光谱、胺基含量和润湿角 ,考察了溶液 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 利用氯丙基三氯硅烷与硅胶表面羟基反应制备了烷基化硅胶 (CPTCS 硅胶 ) ,所得产物与聚烯丙基胺 (PAA 15 )反应合成了PAA 硅胶复合材料。测定了PAA 硅胶复合材料的FTIR光谱、胺基含量和润湿角 ,考察了溶液 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得到在 2 5℃、pH =3 5条件下 ,复合材料对Cu2 + 的吸附容量为 0 85mmol/g ;当 pH =4 0时 ,对Pb2 + 的吸附容量可达到 0 5 3mmol/g。结果表明 ,PAA 硅胶复合材料吸附性能优良 ,是一处良好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氯丙基三氯硅烷-硅胶 聚烯丙基胺罐胶复合材料 吸附
下载PDF
丙烯胺等离子体技术对聚碳酸酯聚氨酯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亚凯 关文丽 +3 位作者 赵海洋 郭锦棠 陈庆良 刘建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0-172,177,共4页
利用丙烯胺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对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进行改性研究,讨论了改性条件对材料表面亲水性和表面形态的影响,水接触角、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表明,预处理气压、处理功率、放电时间对聚氨酯材料表面改性影... 利用丙烯胺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对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进行改性研究,讨论了改性条件对材料表面亲水性和表面形态的影响,水接触角、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表明,预处理气压、处理功率、放电时间对聚氨酯材料表面改性影响较大。经丙烯胺等离子体修饰后,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得到改善;表面形态由高度平整、光滑变为粗糙结构,而且粗糙程度因修饰条件不同而异;材料表面N/C比值从原始材料的2.44%上升到7.56%。预期改性后的聚碳酸酯聚氨酯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是人工血管适宜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聚氨酯 低温等离子体 表面修饰 丙烯胺 水接触角
下载PDF
有机小分子染料和聚阳离子分子超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高水英 余来贵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制备了以有机小分子染料酸性红 1 8为阴离子、以聚烯丙基氯化铵和聚乙烯亚胺为聚阳离子的分子沉积膜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接触角测定仪和椭圆偏振光测厚仪对所制备的超薄膜进行了表征 .用DF PM型动 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装置考察了超... 制备了以有机小分子染料酸性红 1 8为阴离子、以聚烯丙基氯化铵和聚乙烯亚胺为聚阳离子的分子沉积膜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接触角测定仪和椭圆偏振光测厚仪对所制备的超薄膜进行了表征 .用DF PM型动 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装置考察了超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薄膜的磨痕表面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阳离子分子超薄膜 摩擦学性能 LB膜 结构 聚烯丙基氯化铵 聚乙烯亚胺 酸性红18 分子沉积膜
下载PDF
二乙基烯丙基胺的合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伟箭 刘耀驰 熊远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5,44,共4页
以烯丙基氯作烷基化试剂 ,在常压、不加催化剂的情况下合成了二乙基烯丙基胺 ,并对原料配比、水浴温度、加料方式与时间、以及沸腾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烯丙基氯与二乙胺摩尔比为 1.1∶1、总加料时间 2h及沸腾... 以烯丙基氯作烷基化试剂 ,在常压、不加催化剂的情况下合成了二乙基烯丙基胺 ,并对原料配比、水浴温度、加料方式与时间、以及沸腾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烯丙基氯与二乙胺摩尔比为 1.1∶1、总加料时间 2h及沸腾反应 1h时 ,二乙基烯丙基胺的产率可达 7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烯丙基胺 烯丙基氯 烷基化
下载PDF
取代基效应对烯丙胺型苯并噁嗪及其树脂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宏伟 徐日炜 +3 位作者 陈桥 张炳伟 丁雪佳 余鼎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9,共6页
选取六种不同酚源的烯丙胺型苯并嗪,研究苯并嗪官能团结构上不同取代基团对此类苯并嗪中间体的性质及其树脂热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结果显示,取代基团影响嗪环的特征吸收峰值,嗪环特征峰随场/诱导效应常数的增大而降低。同时,... 选取六种不同酚源的烯丙胺型苯并嗪,研究苯并嗪官能团结构上不同取代基团对此类苯并嗪中间体的性质及其树脂热性能的影响。FTIR测试结果显示,取代基团影响嗪环的特征吸收峰值,嗪环特征峰随场/诱导效应常数的增大而降低。同时,场/诱导效应的增大降低了苯并嗪中间体中官能团的反应温度。通过DMTA和TG分析了六种聚苯并嗪树脂,结果显示,场/诱导效应的增大虽能增大嗪树脂的残碳率,但降低了嗪树脂的耐热性能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噁嗪 取代基效应 烯丙基胺 耐热性能
下载PDF
烯丙基胺-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晓辉 许颖 +2 位作者 鲁敏 于磊 李彦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82-86,共5页
基于Ce4+引发自由基接枝共聚机理,制备了新型的烯丙基胺-细菌纤维素(al-BC)吸附剂;考察了细菌纤维素(BC)和烯丙基胺加入量、硝酸铈铵(CAN)浓度等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接枝动力学过程;以al-BC为吸附剂,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Pb2+... 基于Ce4+引发自由基接枝共聚机理,制备了新型的烯丙基胺-细菌纤维素(al-BC)吸附剂;考察了细菌纤维素(BC)和烯丙基胺加入量、硝酸铈铵(CAN)浓度等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接枝动力学过程;以al-BC为吸附剂,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CAN浓度25mmol/L、硝酸浓度0.16mol/L、烯丙基胺及BC加入量分别为24mL/L和8g/L、温度40℃、反应时间4h的最优接枝条件下,al-BC接枝率为18.22%;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了反应初期接枝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最优吸附条件下,al-BC对Pb2+的吸附能力比BC提高了3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硝酸铈铵 烯丙基胺 接枝共聚 接枝动力学
下载PDF
酪氨酸酶在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上的固定及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艳丽 只金芳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4-217,共4页
以硼掺杂金刚石(boron-doped d iamond,BDD)薄膜作基底,利用光化学反应将含有碳碳双键的烯丙胺化合物修饰在BDD表面,形成氨基单分子层,再经过酰胺键的连接使酪氨酸酶固定在氨基化的金刚石表面,从而制得酪氨酸酶修饰的电极.应用循环伏安... 以硼掺杂金刚石(boron-doped d iamond,BDD)薄膜作基底,利用光化学反应将含有碳碳双键的烯丙胺化合物修饰在BDD表面,形成氨基单分子层,再经过酰胺键的连接使酪氨酸酶固定在氨基化的金刚石表面,从而制得酪氨酸酶修饰的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该电极用于酚类化合物(包括苯酚、对甲基苯酚和对苯二酚等)检测的灵敏度、线性范围及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掺杂金刚石薄膜 烯丙胺 酪氨酸酶 酚类化合物
下载PDF
等离子体合成胺基生物功能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文娟 谢芬艳 +3 位作者 付亚波 陈强 蔡惠平 翁静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6-89,共4页
采用高气压脉冲DBD放电等离子体,以丙烯胺为聚合单体,氩气为辅助气体,合成含胺基薄膜。利用各种测量方法对功能薄膜的结构、成分以及表面形貌进行测试表征。讨论了不同等离子体放电参数对放电沉积薄膜的影响。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方式研... 采用高气压脉冲DBD放电等离子体,以丙烯胺为聚合单体,氩气为辅助气体,合成含胺基薄膜。利用各种测量方法对功能薄膜的结构、成分以及表面形貌进行测试表征。讨论了不同等离子体放电参数对放电沉积薄膜的影响。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的方式研究了胺基生物功能薄膜对细胞黏附以及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气压脉冲DBD放电等离子体能够有效地聚合含胺基的薄膜,其合成的胺基功能薄膜能较好地促进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压脉冲DBD等离子体 丙烯胺 胺基薄膜 细胞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