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pine ecotone in the Siberian Mountains:vegetation response to warming 被引量:2
1
作者 KHARUK Viacheslav I. IM Sergei T. PETROV Il’ya 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12期3099-3108,共10页
Birch(Betula tortuosa)is one of the treeline forming species within the Siberian Mountains.We analysed the area dynamics of birch stands and the upslope climb of birch treeline based on the Landsat time series scenes ... Birch(Betula tortuosa)is one of the treeline forming species within the Siberian Mountains.We analysed the area dynamics of birch stands and the upslope climb of birch treeline based on the Landsat time series scenes and on-ground data.We found that since the warming onset(1970th)birch area increased by 10%,birch stands and treeline boundary were moving upslope with a rate of 1.4 m/yr and 4.0 m/yr.Birch upslope shift correlated with air temperatures at the beginning(May-June)and the end(August-October)of the growth period.Meanwhile,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birch upslope migration and precipitation.Winds negatively influenced both birch area growth and birch upslope climb during spring,fall,and wintertime.In the windy habitats,birch,together with larch and Siberian pine,formed clusters(hedges)which mi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adverse winds.These clusters are the adaptive pattern for trees’upslope climb within windward slopes.The other adaptation to the harsh alpine ecotone habitat is non-leaf(bark)photosynthesis which supports tree survival.Thereby,Betula tortuosa upslope climb depends on the wind impact and warming in spring and fall that extended growth period.With ongoing warming and observed wind speed decrease on the background of sufficient precipitation,it is expected to further birch advance into alpine tundra in the Siberian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biomes Treeline shift rate Treeline ecotone Siberian mountain forests Betula tortuosa Forest densification Tree clustering
下载PD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ssemblage and its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alpine treeline ecotone on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3
2
作者 Li Kui Hui Sun +4 位作者 Qian Lei Wei Gao Lijun Bao Yuexi Chen Zhongjun Jia 《Soil Ecology Letters》 CAS 2019年第1期33-41,共9页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 is characterized as the upper limit of the forest in the high-mountain ecosystem.Due to the freeze-thaw cycles,the soil organism community,such as microbial communities are expected to chan...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 is characterized as the upper limit of the forest in the high-mountain ecosystem.Due to the freeze-thaw cycles,the soil organism community,such as microbial communities are expected to change between seasons.However,there are limited microbialcommunity studies focused on the high altitude alpine ecosystem.We conducted a study in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 on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China,and investigated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h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We collected all soil samples within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between the treeline and timberline in the high-mountain region.The 16S rRNA genes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bacterial and archaeal)were analyzed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o the genus lev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 was consistently dominated by eight phyla which consisted of 95% of the total microbial community,including 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Firmicutes,Planctomycetes,Chloroflexi,Bacteroidetes,and Verrucomicrobia.The overall diversity and evenness of the community were relatively stable,with an average of 0.5% difference between seasons.The highest seasonal variability occurred at the upper boundary of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and few or almost no seasonal change was observed at lower elevations,indicating dense forest cover and litter deposition might have created a local microclimate that reduced seasonal variation among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Our study was one of the first group that document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assemblage in the treeline ecoton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forest Treeline ecoton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abilit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原文传递
Dynamics of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 under Global Warming:A Review
3
作者 XU Dandan AN Deshuai ZHU Jianqi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2年第3期476-482,共7页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 is defined as a forest-grassland or forest-tundra transition boundary either between subalpine forest and treeless grassland,or between subalpine forest and treeless tundra.The alpine treel...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 is defined as a forest-grassland or forest-tundra transition boundary either between subalpine forest and treeless grassland,or between subalpine forest and treeless tundra.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 serves irreplaceable 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provides various ecosystem services.There are three lines associated with 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the tree species line(i.e.,the highest elevational limit of individual tree establishment and growth),the treeline(i.e.,the transition line between tree islands and isolated individual trees)and the timber line(i.e.,the upper boundary of the closed subalpine forest).The alpine treeline ecotone is the belt region between the tree species line and the timber line of the closed forest.The treeline is very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s often used as an indicator for the response of vegetation to global warming.However,there is currently no comprehensive review in the field of alpine treeline advance under global warming.Therefore,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literature and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study of alpine treeline dynamics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1)Ecological functions and issues of treeline dynamics;(2)Methodology for monitoring treeline dynamics;(3)Treeline shifts in different climate zones;(4)Driving factors for treeline upward shif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treeline treeline ecotone treeline dynamics treeline upward shifting
原文传递
岷江源区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土壤无机磷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4
作者 石钰琛 宋怡珂 +5 位作者 周俊 盖艾鸿 石凝 孙建 王金牛 吴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3-615,共13页
土壤无机磷是高寒生态系统有效磷的重要来源,研究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无机磷组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Tiessen修订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分析了岷江源区卡卡山... 土壤无机磷是高寒生态系统有效磷的重要来源,研究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无机磷组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本研究采用Tiessen修订的Hedley磷素分级法,分析了岷江源区卡卡山和斗鸡台亚高山森林-高山草地生态系统界面不同深度土壤(0-15和15-30 cm)无机磷组分的季节动态(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末期)和空间赋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土壤无机磷的含量受到生长期、植被类型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斗鸡台土壤活性无机磷(NaHCO_(3)-Pi)含量在生长季初期最低;卡卡山草甸(56.0 mg·kg^(-1))、树种线(68.4 mg·kg^(-1))和密闭森林(65.7 mg·kg^(-1))土壤活性无机磷含量在生长季末期最高(P<0.05);两处生态系统界面的土壤中等活性无机磷(NaOH-Pi)含量在生长季末期均达到最高值(P<0.05)。2)密闭森林样带的土壤无机磷主要形态是活性无机磷,HCl-Pi是树种线样带土壤无机磷的主要形态,中等活性无机磷和残留无机磷(Residual-P)是草甸区土壤无机磷的主要形态。3)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水量、酸碱度以及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与土壤无机磷组分含量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与无机磷组分的变化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磷的有效性 树线交错带 生长时期 植被带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生态化学计量比
下载PDF
国内外高山林线研究综述 被引量:48
5
作者 戴君虎 崔海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3-249,共7页
高山林线作为山地郁闭林和高山草甸的分界在山地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往对山地生态的研究远少于对其它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高山林线方面的研究就更为缺乏。讨论了高山林线的概念和内容,对国内外高山林线研究及特点作了简单... 高山林线作为山地郁闭林和高山草甸的分界在山地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往对山地生态的研究远少于对其它类型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高山林线方面的研究就更为缺乏。讨论了高山林线的概念和内容,对国内外高山林线研究及特点作了简单回顾,指出高山林线的研究意义及在我国开展此项研究的初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林线 气候变化 过渡带 森林分布
下载PDF
川西高山树线群落交错带地被物及土壤的水文效应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洋 张健 +5 位作者 杨万勤 吴福忠 黄旭 闫帮国 文维全 胡开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样带法,以川西米亚罗林区鹧鸪山高山树线群落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交错带地被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被物最大持水量为33.55~140.03t·hm-2,暗针叶林>林线>树线>密灌丛>草甸>疏灌丛,暗... 采用样带法,以川西米亚罗林区鹧鸪山高山树线群落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交错带地被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被物最大持水量为33.55~140.03t·hm-2,暗针叶林>林线>树线>密灌丛>草甸>疏灌丛,暗针叶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显著高于疏密灌丛和草甸;林线地被物拦蓄降水的作用最明显;暗针叶林以苔藓层和枯落物层具有最大有效拦蓄效果,林线和树线以苔藓层具有最大有效拦蓄效果,疏密灌丛以枯落物层具有最大有效拦蓄效果,高山草甸草本层、苔藓层、枯落物层有效拦蓄效果相当;0~30cm土壤饱和蓄水量都在2000t·hm-2以上,暗针叶林>林线>疏灌丛>密灌丛≈草甸>树线;各群落0~30cm土层非毛管持水量为575.89~801.46t·hm-2,表现为暗针叶林>疏灌丛>树线>密灌丛>林线>草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线交错带 地被物 最大持水量 有效拦蓄量
下载PDF
东祁连山灌-草群落交错带土壤呼吸动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魏巍 周娟娟 +1 位作者 曹文侠 徐长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共9页
为探究高寒灌-草交错带土壤呼吸动态及影响因素,应用LI-8100A 土壤呼吸自动测定系统,对东祁连山典型灌丛-草地交错带土壤呼吸动态及土壤因子进行测定,分析呼吸速率与土壤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整个交错带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均值介于2.3... 为探究高寒灌-草交错带土壤呼吸动态及影响因素,应用LI-8100A 土壤呼吸自动测定系统,对东祁连山典型灌丛-草地交错带土壤呼吸动态及土壤因子进行测定,分析呼吸速率与土壤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整个交错带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均值介于2.3~7.2μmol/(m2·s),各样地间土壤呼吸速率大小顺序为珠芽蓼草甸中心(S1)〉草甸-金露梅灌丛交错区(MSC1)〉金露梅灌丛中心(S2)〉 金露梅- 杜鹃灌丛交错区(MSC2)〉 杜鹃灌丛中心(S3),S1 和MSC1 样地的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4:00,S2、MSC2、S3 样地峰型不明显,且日变幅较小,仅为0.3~1.1μmol/(m2·s);交错带内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储量呈明显的垂直分异规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全磷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土壤含水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0~20cm 土壤有机碳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拟合分析显示,土壤温度、含水量和全磷储量是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拟合系数最高,可解释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的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群落交错区 碳通量 土壤呼吸
下载PDF
高寒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平良 李小刚 +1 位作者 李银科 尹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8-102,共5页
以耕地为对照,研究了高寒农牧交错带种植老芒麦草和撂荒2种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较种植老芒麦草和撂荒使0-3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9.7%-22.4%和7.3%-10.6%,颗粒有机碳(0.05-2.00... 以耕地为对照,研究了高寒农牧交错带种植老芒麦草和撂荒2种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较种植老芒麦草和撂荒使0-3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9.7%-22.4%和7.3%-10.6%,颗粒有机碳(0.05-2.00 mm)含量分别增加了43.0%-52.3%和28.7%-59.8%,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2.0%-20.6%和5.4%-13.7%.这一结果说明,在高寒农牧交错带通过种植老芒麦草或者撂荒植被恢复措施,对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恢复土壤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农牧交错带 植被恢复 土壤有机碳 土壤颗粒有机碳 土壤全氮
下载PDF
高山树线交错带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秦纪洪 王琴 +2 位作者 孙辉 武艳镯 易之煦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70,共8页
高山树线交错带(Alpine treeline ecotone,ATE),处于高寒严酷气候胁迫的临界状态,是高海拔生态系统承受环境变化压力最大的地带之一,全球性和区域性气候变暖必然在这一生态界面上有所反映。已有的研究表明,高山树线交错带对气候变化的... 高山树线交错带(Alpine treeline ecotone,ATE),处于高寒严酷气候胁迫的临界状态,是高海拔生态系统承受环境变化压力最大的地带之一,全球性和区域性气候变暖必然在这一生态界面上有所反映。已有的研究表明,高山树线交错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及强度,因地形、ATE类型和物种组成以及研究方法和尺度而异。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关于ATE的动态对高海拔生态系统土壤生物地化过程及碳循环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而土壤生物过程对环境因子的敏感度远高于植物群落演替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结合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手段,在不同尺度上开展对ATE的生态和土壤过程与机理方面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树线交错带 气候变化 高海拔生态系统 碳循环
下载PDF
高寒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应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鲍锋 延军平 孙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高寒农牧交错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十分脆弱。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青海省湟中县为例,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和退耕地样方调查,有针对性、具体地评价退耕还林生态、... 高寒农牧交错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十分脆弱。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青海省湟中县为例,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和退耕地样方调查,有针对性、具体地评价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结合研究区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农牧交错区 退耕还林 效应评价
下载PDF
高寒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应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鲍锋 延军平 孙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266,共5页
高寒农牧交错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十分脆弱。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青海省湟中县为例,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和退耕地样方调查,有针对性、具体地评价退耕还林生态、... 高寒农牧交错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十分脆弱。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并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青海省湟中县为例,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和退耕地样方调查,有针对性、具体地评价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结合研究区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农牧交错区 退耕还林 效应
下载PDF
高寒农牧交错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型及应用研究
12
作者 鲍锋 孙虎 延军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6-200,207,共6页
以高寒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法,建立了高寒农牧交错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型。模型结果表明:(1)生态重建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二者互为驱动,相互促进,交互耦合构成生态经济系统;(2)在生态与经济互动... 以高寒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法,建立了高寒农牧交错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型。模型结果表明:(1)生态重建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二者互为驱动,相互促进,交互耦合构成生态经济系统;(2)在生态与经济互动中,经济系统的影响占优,表明经济贫困是生态重建的最大限制因素;(3)农户作为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的行为决策者是生态经济互动链的节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样点村实际,选择林药结合的退耕模式、移民搬迁、建设小城镇和发展反季节蔬菜基地等作为实现研究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具体模式与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农牧交错区 互动模型 退耕还林(草)工程
下载PDF
川西高山林线三种灌木凋落叶分解中的无脊椎动物多样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和润莲 陈亚梅 +5 位作者 邓长春 杨林 刘军伟 杨万勤 张健 刘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497-5507,共11页
以无脊椎动物为主体的土壤动物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重要生物因素,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高山林线交错带是高山植被垂直带谱中重要的过渡区域,拥有比相邻生态系统更高的生境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林线上温度... 以无脊椎动物为主体的土壤动物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重要生物因素,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高山林线交错带是高山植被垂直带谱中重要的过渡区域,拥有比相邻生态系统更高的生境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林线上温度波动和冻融循环频率显著高于针叶林,为了了解林线交错带上环境差异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凋落物分解袋的方法,于高山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时期,即雪被末期和生长季末期,研究了林线主要代表性灌木——高山柳(Salix cupularis)、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和红毛花楸(Sorbus rufopilosa)凋落叶分解的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凋落物中的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及个体、类群密度随物种、海拔梯度和季节而变化,且季节差异对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比物种和海拔梯度更显著。3个因子的交互作用不仅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而且影响群落个体密度和类群密度。雪被末期,凋落物中的无脊椎动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及丰富度指数D以针叶林最高,优势度指数C以林线最高;生长季节末期的无脊椎动物类群密度和个体密度显著高于雪被末期。总体上,凋落物中的无脊椎动物群落丰富度以生长季末期最高,林线较针叶林丰富。这意味着,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灌丛密度增加,凋落物输入量增大,可能导致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脊椎动物 高山林线 灌木 凋落叶 雪被
下载PDF
岷江源区典型高山林草交错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怡珂 盖艾鸿 +8 位作者 周俊 王金牛 孙建 何家莉 查琳 Niyati Naudiyal 周天阳 石凝 白景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970-1978,共9页
高山林草交错带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林草交错带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特征受气候变化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共同影响。然而,这一敏感生态带内主要土壤养分状况及海拔梯度特征仍不清楚。本研究于2019年6月上旬,对岷江源区两处高山林草... 高山林草交错带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林草交错带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特征受气候变化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共同影响。然而,这一敏感生态带内主要土壤养分状况及海拔梯度特征仍不清楚。本研究于2019年6月上旬,对岷江源区两处高山林草交错带按不同植被带(草甸区−高寒草甸、树种线−亚高山灌丛带、树线−乔灌带、密闭森林−暗针叶林)分别在0−10和10−20 cm土层取土样,测定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pH和土壤水分含量,分析土壤碳、氮、磷和水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植被类型是影响岷江源高山林草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草甸区土壤全碳(total carbon,TC)、全氮(total nitrogen,TN)、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植被带(P<0.05),树种线、树线、密闭森林处土壤TC、TN、SO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树线处土壤总磷(total phoshorus,T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植被带(P<0.05);土壤全碳、全氮、有机碳土壤含水量(soil variable water content)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在树种线处土壤各理化性质间相关性最弱;树线处土壤化学计量比较大,且该植被类型带土壤C∶P、N∶P的空间异质性很强。结果表明,虽然岷江源高山林草交错带树种线、树线、密闭森林处的C、N、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树种线和树线处植被对土壤养分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源 高山林草交错带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藏东南色季拉山林线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季节变动 被引量:4
15
作者 樊志颖 李江荣 +3 位作者 陈康 汪汉驹 丁慧慧 陈文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48,共9页
【目的】研究高山林线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变化,以更好地揭示高山林线的形成机制。【方法】以藏东南色季拉山林线过渡带的5种木本植物(阳坡:乔木方枝柏,灌木林芝杜鹃和雪层杜鹃;阴坡:乔木急尖长苞冷杉,灌木雪山杜鹃)为研... 【目的】研究高山林线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变化,以更好地揭示高山林线的形成机制。【方法】以藏东南色季拉山林线过渡带的5种木本植物(阳坡:乔木方枝柏,灌木林芝杜鹃和雪层杜鹃;阴坡:乔木急尖长苞冷杉,灌木雪山杜鹃)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8月初)与非生长季(11月底)分别取其树叶、树枝、树干(方枝柏和急尖长苞冷杉)、树根等组织,测定并分析其NSC含量。【结果】林线过渡带植物在整个生长周期都有充足的NSC,生长季植物NSC含量在2.74%~3.56%,非生长季NCS含量是生长季的2.85~3.84倍。生长季5种林线过渡带植物的NSC源/汇值为1.12~1.79;非生长季2种乔木NSC含量的NSC源/汇值均大于1,表明植物碳供应充足;3种灌木植物的NSC源/汇值均小于1,表现为碳供应不足。低温等不良环境是导致非生长季植物可溶性糖与淀粉比值较生长季明显升高的主要因素;非生长季林线过渡带植物可溶性糖含量是生长季的2.64~7.66倍,而高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糖与淀粉间持续的动态转化都是植物顺利过冬的保障。【结论】构成色季拉山林线的方枝柏和急尖长苞冷杉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均未表现出碳供应不足的现象,“生长抑制”和“更新繁殖障碍限制”两种假说能很好地解释藏东南色季拉山林线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林线 林线过渡带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急尖长苞冷杉 方枝柏 色季拉山
下载PDF
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梯度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小沁 陈玉雯 +2 位作者 孙辉 李菊 刘杨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36,共8页
高山树线交错带是高海拔地带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在生态系统变化中具有显著指示作用。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进行连续分级分离,研究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分布特征... 高山树线交错带是高海拔地带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在生态系统变化中具有显著指示作用。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进行连续分级分离,研究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物理分级组分(≥0.02 mm),且粒径越大有机碳含量越高,即主要以颗粒态有机碳形式存在,占比均高于98%;在<0.02 mm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碳采用化学分级分离,这部分有机碳占比低于土壤总有机碳2%,且主要以腐殖质(胡敏素)形式存在(占土壤总有机碳0.6%~0.8%),腐殖质占有机碳比例远低于一般土壤;随着海拔升高,土壤有机碳总量上升,颗粒态有机碳(物理分级组分)比例升高,胡敏素类腐殖质比例下降。因此,川西高海拔树线交错带的高寒土壤有机碳,主要以不稳定有机碳(POC)形式存在,随着温度上升(海拔降低)将导致土壤矿质化和腐殖化加剧,有机碳总量下降,土壤不稳定性组分(物理分级组分)降低,土壤稳定性(腐殖化比例)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树线交错带 土壤有机碳 土壤粒级 土壤腐殖质 有机碳稳定性
下载PDF
全球高山林线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李迈和 Norbert Krauchi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36-42,共7页
当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森林分布上限———高山林线,归根结底是一条低温界限。逾百年高山林线的观测与研究,旨在阐明高山林线成因以恢复气候高山林线。迄今出现的各种(可归为5类)高山林线成因假说,虽然每一种都可以解释一定地域的... 当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森林分布上限———高山林线,归根结底是一条低温界限。逾百年高山林线的观测与研究,旨在阐明高山林线成因以恢复气候高山林线。迄今出现的各种(可归为5类)高山林线成因假说,虽然每一种都可以解释一定地域的高山林线现象,但在全球尺度上,仍然缺乏一种可以普遍解释全球高山林线现象的假说和理论。另外,由于高山区域较少的人类干扰及短(海拔)距离内显著的环境因子梯度、结合高山林线特殊的结构、功能及对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性,林线研究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本文综述了全球高山林线知识现状,并对将来高山林线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林线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林线成因 林线生理生态 生态恢复 全球变化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3处高山林灌交错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大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巩鑫怡 纪康 +3 位作者 叶露萍 郑勇 王党军 左娟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高山林灌交错区是植被垂直带谱中的一个重要过渡区域,为探究高山林线附近林灌交错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大、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对贡嘎山、太白山和神农架等3处高海拔林灌交错区内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大、中型土壤动物1099只... 高山林灌交错区是植被垂直带谱中的一个重要过渡区域,为探究高山林线附近林灌交错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大、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对贡嘎山、太白山和神农架等3处高海拔林灌交错区内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大、中型土壤动物1099只,隶属于3门9纲26目。结果显示:不同植被类型针叶林与灌木林下,土壤动物的总体密度差异不显著;针叶林与灌木林中土壤动物在目水平上存在一些相似群落组成,贡嘎山采样区的群落组成与太白山和神农架有较大差异。弹尾纲、昆虫纲、唇足纲和寡毛纲类群密度在3处林灌交错区差异显著;3处林灌交错区内,只有神农架灌木林倍足纲的平均密度显著高于针叶林的密度,另两处的各主要类群在植被类型间均没有差异。表明高山林灌交错区土壤动物的总体密度没有差异,但群落组成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植被 林灌交错区 大中型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下载PDF
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梯度上土壤不同组分氮特征
19
作者 杨济源 秦纪洪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6-503,共8页
【目的】以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土壤不同组分氮素分布特征及稳定性。【方法】在川西高原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高度3900、4080、4200 m处进行土壤采样,采用物理-化学分级法分析了不同氮组分特征。【结果... 【目的】以川西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土壤不同组分氮素分布特征及稳定性。【方法】在川西高原高山树线交错带海拔高度3900、4080、4200 m处进行土壤采样,采用物理-化学分级法分析了不同氮组分特征。【结果】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有机氮主要集中在粗粒级组分中(≥0.02 mm),同一海拔下粒径越大有机氮含量越高,相同粒径下随海拔升高而升高,主要以活性高的颗粒态有机氮形式存在,占比均高于94.08%;土壤矿物结合态氮占比低于土壤总有机氮1.47%,腐殖质(胡敏素)氮含量为主要组分,其次是土壤弱固持有机氮、阳离子固持有机氮和强连接有机氮,稳定性矿物结合态有机氮占总有机氮比例远低于一般土壤。颗粒态有机氮比例随海拔变化显著,矿物结合态氮比例变化不显著。【结论】川西高海拔树线交错带的高寒土壤氮素主要以不稳定颗粒态有机氮形式存在,腐殖化并非主要氮过程。海拔主要通过影响粒级>0.02 mm的土壤有机氮来改变土壤氮库储量及稳定性。矿物结合态有机氮含量极低且各化学分级组分对海拔梯度无显著响应,对氮库稳定性作用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树线交错带 土壤有机氮 土壤粒级 化学分级
下载PDF
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林 邓长春 +3 位作者 陈亚梅 和润莲 张健 刘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02-3610,共9页
对我国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14种代表性植物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林线交错带植物凋落叶分解速率(k)为0.16-1.70,乔木和苔藓凋落叶分解较慢,灌木凋落叶次之革本凋落叶分解最快.凋落叶分解速率与N、木... 对我国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14种代表性植物凋落叶分解速率与初始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林线交错带植物凋落叶分解速率(k)为0.16-1.70,乔木和苔藓凋落叶分解较慢,灌木凋落叶次之革本凋落叶分解最快.凋落叶分解速率与N、木质素、酚类物质、C/N、C/P、木质素/N均具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通径分析得出,木质素/N和半纤维素含量可以解释k变异的78.4%,其中木质素/N可以解释k变异的69.5%,木质素/N对κ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913.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排序轴k、分解时间(t)的贡献率达99.2%,木质素/N、木质素含量、C/N、C/P与第1排序轴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木质素/N与第1排序轴的相关关系最强(r=0.923).木质素/N是影响川西高山林线交错带植物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关键质量指标且凋落叶初始木质素/N越高分解速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林线交错带 分解速率 凋落叶 初始质量 木质素/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