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道、佛哲学伦理思想对中华武术陶染探微
1
作者 邱国亮 陈倩昀 《武术研究》 2023年第8期28-32,共5页
儒、道、佛三大哲学伦理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中国武术的成长正是吸收借鉴了儒、道、佛哲学伦理思想的精髓与灵魂,使武术从单纯的“技击”功能完善成“育人、育德、修身、修心”等多功能文化体系,这也是中国武术区别于其他... 儒、道、佛三大哲学伦理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中国武术的成长正是吸收借鉴了儒、道、佛哲学伦理思想的精髓与灵魂,使武术从单纯的“技击”功能完善成“育人、育德、修身、修心”等多功能文化体系,这也是中国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技最重要的文化特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国武术与儒、道、佛三大哲学伦理思想的关联进行剖析论述,探讨了儒家伦理思想下中国武术“仁、义、礼”的德性本质;道家伦理思想下中国武术“天人合一”的至高追求;佛教伦理思想下中国武术以武修心“明心见性”的修行之路。三者以不同形式带动武术文化的成长却又殊途同归。研究探讨古代哲学伦理思想与武术的关联,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儒家 道家 佛教 伦理思想
下载PDF
试论贾平凹对传统儒释道思想的接受
2
作者 程华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9-26,共8页
贾平凹是较早返身于传统的作家。在“礼失而求诸野”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存中,传统价值观念成为他文学作品思想价值建构的重要方面。具体而言,儒家文化使其在追求“文学大道”上具有了“为生民立命”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佛则参与和... 贾平凹是较早返身于传统的作家。在“礼失而求诸野”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存中,传统价值观念成为他文学作品思想价值建构的重要方面。具体而言,儒家文化使其在追求“文学大道”上具有了“为生民立命”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佛则参与和完成着他个人思想的转化,使其超越孤独和悲观,逐渐转向光辉明朗的状态。老庄等道家思想开拓了他的文学思维。贾平凹对传统文化不是教条地学习和运用,其在承续各类文化时能融会贯通,注重人格的养成,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儒释道 观念引领 人格修炼 文学思想
下载PDF
中国慈善思想渊源探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周秋光 曾桂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5-139,共5页
中国慈善事业的产生及其发展,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先秦时期,孔孟、老庄等诸子学说体系里即孕育着慈善思想的精蕴,譬如儒家言“仁爱”,道家言“积德”,墨家言“兼爱”。两汉以后,佛教的慈悲观、业报说和功德观也是... 中国慈善事业的产生及其发展,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先秦时期,孔孟、老庄等诸子学说体系里即孕育着慈善思想的精蕴,譬如儒家言“仁爱”,道家言“积德”,墨家言“兼爱”。两汉以后,佛教的慈悲观、业报说和功德观也是中国社会慈善事业兴起、发展的思想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思想 儒家 道家 佛教 墨家 源流
下载PDF
儒、道、释与武当武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玉堂 贾海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75,共6页
长期以来,宗教学界、历史学界和武术学界对武当武术的思想渊源仁智互见,莫衷一是,这势必影响人们对武当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的准确性把握和全面体认。为此,本文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态度与方法,对武当武术的思想渊源进行了较为系统... 长期以来,宗教学界、历史学界和武术学界对武当武术的思想渊源仁智互见,莫衷一是,这势必影响人们对武当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的准确性把握和全面体认。为此,本文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态度与方法,对武当武术的思想渊源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笔者认为,武当武术的思想渊源既与本土的儒学和道学密切相关,也与外来的佛学不无干系。三者交融互摄,形成武当武术的思想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武术 思想渊源 儒学 道学 佛学
下载PDF
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中儒、道、释的交融 被引量:5
5
作者 彭君梅 林怡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24,共2页
隋唐奉行儒、道、释并立共宏的政策,孙思邈有机地吸收了三家思想,择优汰劣,使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并以高明的智慧改造及妙用儒、道、释的有关理论。着重从儒、道、释思想交融的角度,在退居养志与救世济民、追求长寿与不慕神仙、不杀... 隋唐奉行儒、道、释并立共宏的政策,孙思邈有机地吸收了三家思想,择优汰劣,使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并以高明的智慧改造及妙用儒、道、释的有关理论。着重从儒、道、释思想交融的角度,在退居养志与救世济民、追求长寿与不慕神仙、不杀生与人为贵等方面探析了孙思邈的医学伦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医学伦理思想
下载PDF
苏轼贬逐心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进 张惠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7-73,共7页
苏轼的贬逐心态最能见出其文化人格与思想境界。其思想基础乃是以庄子之相对主义、佛家之随缘自适而达于儒家之孔颜曾点境界,又以宋人高扬志节气概为激励,故出入穷通生死之途而裕如自得,以一种倔强雄强而又坦然静定的健康心态而处忧... 苏轼的贬逐心态最能见出其文化人格与思想境界。其思想基础乃是以庄子之相对主义、佛家之随缘自适而达于儒家之孔颜曾点境界,又以宋人高扬志节气概为激励,故出入穷通生死之途而裕如自得,以一种倔强雄强而又坦然静定的健康心态而处忧患困厄,显示出了卓越超拔的人格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贬逐心态 文学研究 思想基础 儒家思想 佛教思想 道家思想
下载PDF
论地方志商人传记的思想倾向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世敏 成亚林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地方志商人传记是商人传记中的一种。通过对地方志中商人传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儒家思想在这些商人传记中占统治地位,佛教思想只是潜隐的补充。这与文集商人传记中佛教思想占重要地位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地方志商人传记与文集商人传记思... 地方志商人传记是商人传记中的一种。通过对地方志中商人传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儒家思想在这些商人传记中占统治地位,佛教思想只是潜隐的补充。这与文集商人传记中佛教思想占重要地位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地方志商人传记与文集商人传记思想倾向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地方志商人传记是官方著述,文集商人传记是私家著述。两者之间在思想倾向上的差异,决定了地方志商人传记适合用来研究封建政府对于商人的引导,文集商人传记适合用来研究商人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人传记 儒家 佛教 思想倾向
下载PDF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忍” 被引量:5
8
作者 史艳琴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12期51-54,共4页
"忍"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在中国人心理结构中的具体成果,是本土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变量,共存于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的"忍"体现在以"仁"为中心,透过"义""礼"的制... "忍"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在中国人心理结构中的具体成果,是本土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变量,共存于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的"忍"体现在以"仁"为中心,透过"义""礼"的制约来完成个体的成圣成贤。道家思想为"忍"找到了理据。佛家认为,忍是一种智慧,相信因果报应的认知方式也提高了人们的忍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思想 儒家 道家 佛家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志华 詹福麟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20-24,共5页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审美观,探寻如诗如画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典园...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审美观,探寻如诗如画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对现代园林发展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现代园林 尝试 意境 中国传统文化 主题思想 文学艺术 审美观 丰富
下载PDF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论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永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构成似乎只是儒、释、道三大学说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以主张暴政的法家学说因其暴虐而臭名昭著从此销声匿迹,不再复出。历史的真相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儒、... 在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构成似乎只是儒、释、道三大学说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以主张暴政的法家学说因其暴虐而臭名昭著从此销声匿迹,不再复出。历史的真相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儒、释、道(主要是儒学)虽然总是以官方的哲学表现在政治舞台上,但这仅仅是思想文化形态层面的一种表象,而在封建统治集团潜在的心灵深处,法家学说才是他们对付被统治者的政治底牌与精神武器。"内法外儒"或"内法外佛"、"内法外道"政治无疑是中国封建统治思想最本质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封建社会 统治思想 论衡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境的哲学审视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训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9期28-30,48,共4页
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论著关系密切 ,但是终究离不开哲学思想。事实上 ,任何美学理论都有自己的哲学根基。意境 ,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核心范畴 ,更不能例外 ,它是在文学艺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汲取并融合了各种哲学思想逐步形成的。... 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论著关系密切 ,但是终究离不开哲学思想。事实上 ,任何美学理论都有自己的哲学根基。意境 ,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的核心范畴 ,更不能例外 ,它是在文学艺术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汲取并融合了各种哲学思想逐步形成的。中国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以儒教、道教、佛教各学说为代表的哲学思想 ,这三家思想对意境理论的形成肯定有一定的影响。而正因为有这三大文化哲学作其背景 ,意境理论才会有如此突出的民族审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意境 哲学思想 儒教 道教 佛教
下载PDF
苏轼三教思想探微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来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1-64,共4页
儒道佛三种文化思想的融合,形成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内涵。在政治上,他表现出积极入世、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在仕途处于逆境时,他又表现出道家的"无为而治"和佛家的"静达圆通",他在本为玄虚缥缈的佛老思想中去追求一... 儒道佛三种文化思想的融合,形成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内涵。在政治上,他表现出积极入世、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在仕途处于逆境时,他又表现出道家的"无为而治"和佛家的"静达圆通",他在本为玄虚缥缈的佛老思想中去追求一种简易、粗浅和实用的思想境界。苏轼对儒道佛三教思想兼收并蓄,铢分毫析,臻于化境,从而构筑了诗人完美的文艺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三教 思想
下载PDF
儒、道、佛对喻昌医学品格及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玏 朱建平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7,共4页
喻昌,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少时曾遇一异人,授以秘方,兼善黄白术(道教炼丹术),接触道教的轨迹可见一斑,一生经历了"自儒而禅,自禅而医"的曲折历程。其医学品格和思想饱受儒、道、佛的浸染,医学思想尤见与佛理相参,别具一格。本... 喻昌,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少时曾遇一异人,授以秘方,兼善黄白术(道教炼丹术),接触道教的轨迹可见一斑,一生经历了"自儒而禅,自禅而医"的曲折历程。其医学品格和思想饱受儒、道、佛的浸染,医学思想尤见与佛理相参,别具一格。本文仅就儒、道、佛对喻昌医学品格和思想的影响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儒道佛 医学品格 医学思想
下载PDF
日本古代社会的养老政策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新兴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8-64,共7页
日本古代在外来文化的作用下,建立了律令制中央集权制度。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实施了一系列养老政策,有的基于佛教的慈悲和因果报应思想,有的与儒学的政治理念、家庭伦理道德孝道关联密切,有的是“儒佛融合”发挥作用的结果。这些构成... 日本古代在外来文化的作用下,建立了律令制中央集权制度。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实施了一系列养老政策,有的基于佛教的慈悲和因果报应思想,有的与儒学的政治理念、家庭伦理道德孝道关联密切,有的是“儒佛融合”发挥作用的结果。这些构成了日本古代社会养老政策的思想基础,是当时外来文化适应日本社会现实做出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古代 养老政策 佛教 儒学 养老思想
下载PDF
三教融合与儒学重振之间:北宋名臣赵抃的佛道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志诚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2期76-84,共9页
北宋名臣赵抃青少年时期即深受两浙路兴盛的佛道信仰熏染,既长出仕多接名僧、高道,究心佛典,至有"闻雷得道"之说,中年乃"摈去声色,系心宗教",老年更是"清修益至,禅诵精严"。道教影响于赵抃者,主要是其修... 北宋名臣赵抃青少年时期即深受两浙路兴盛的佛道信仰熏染,既长出仕多接名僧、高道,究心佛典,至有"闻雷得道"之说,中年乃"摈去声色,系心宗教",老年更是"清修益至,禅诵精严"。道教影响于赵抃者,主要是其修炼养生思想。一言蔽之,赵抃思想虽有以儒学为主旨的一面,又有融合佛、道的一面。明乎此,对聚讼千年未有定谳的赵抃"理欲交战"、携龟鹤入蜀等行为方式方可得一确切解释。赵抃思想中的这一对立统一,在北宋前期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当时三教融合及儒学重振两种时代思潮的产物和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抃 佛道思想 禅宗 养生 三教融合 儒学重振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我管理思想
16
作者 董薇 秦启文 +1 位作者 王益富 王馥芸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2,共5页
从目标管理的视角看,自我管理就是个体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的观念、情绪、行为等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等主流哲学中蕴含了丰富的自我管理思想;尽管它们在目标选择、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行为引导与控制... 从目标管理的视角看,自我管理就是个体应用认知及行为策略对自身的观念、情绪、行为等进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等主流哲学中蕴含了丰富的自我管理思想;尽管它们在目标选择、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行为引导与控制等自我管理主题上有不同的宗旨和策略,但都对当代中国人的自我管理活动有所启发。未来在持续挖掘这类传统自我管理思想的同时,还应进一步以此为基础寻求改善自我管理效能的具体路径及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佛家思想
下载PDF
张荫棠治藏的思想资源 被引量:3
17
作者 康欣平 孙林(审稿) 梁成秀(校对)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1-34,53,共5页
晚清时张荫棠在西藏被中央政府委以重任,这一任期虽然短暂,但他对治理西藏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和设想。张荫棠治藏的思想资源来自四个方面: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国近代变法维新思想、西方现代思想、西藏地方宗教思想。如何协调和平衡这些... 晚清时张荫棠在西藏被中央政府委以重任,这一任期虽然短暂,但他对治理西藏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和设想。张荫棠治藏的思想资源来自四个方面: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国近代变法维新思想、西方现代思想、西藏地方宗教思想。如何协调和平衡这些思想资源,是张荫棠治藏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在晚清边疆危机中,张荫棠主要想运用中国近代变法维新思想和西方现代思想,来改变落后的西藏使之富强,以最终维护国家在西藏地方主权。张荫棠治藏策略中潜藏着内在的思想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荫棠 西藏 儒家思想 变法维新思想 西方现代思想 藏传佛教
下载PDF
敦煌文学与儒学关系述论
18
作者 周淑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6,共8页
敦煌文学与儒学关系密切而错综复杂。敦煌文学尊崇儒家大义,故以儒家思想为其基源性母题,形成其经世济俗的基调。同时,敦煌文学又不满官方儒学的权威,故又魔化孔子,戏谑儒家经典。面对儒佛之争,敦煌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积极调适儒佛关系... 敦煌文学与儒学关系密切而错综复杂。敦煌文学尊崇儒家大义,故以儒家思想为其基源性母题,形成其经世济俗的基调。同时,敦煌文学又不满官方儒学的权威,故又魔化孔子,戏谑儒家经典。面对儒佛之争,敦煌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积极调适儒佛关系,在维护儒学固有地位的同时,为佛学争取发展空间,敦煌文学的独特格调由此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学 儒学 儒学权威 儒佛之争
下载PDF
江淹思想略论
19
作者 陆岩军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32-735,共4页
江淹是我国南朝诗人、辞赋家,在南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界对江淹的作品及其生平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其思想的研究相对有所忽略。江淹的思想兼有儒道释三家,三者相融为一。江淹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家思想贯穿其一生,成为... 江淹是我国南朝诗人、辞赋家,在南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界对江淹的作品及其生平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其思想的研究相对有所忽略。江淹的思想兼有儒道释三家,三者相融为一。江淹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家思想贯穿其一生,成为江淹一生最根本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其儒家思想具有通脱的特点,是南北朝动乱不安时代儒家思想在安身立命方面的曲折反映;而以道家思想与佛教思想为辅,其佛家思想又依附于道家思想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淹思想 儒家 道家 佛家
下载PDF
论宋代文艺思想与佛教
20
作者 张培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7-83,141,共7页
佛教对宋代的学术、文化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宋代之前,尚没有哪个朝代的文学理论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而且实现了融会贯通。宋代的佛教已非单纯属于一种外来文化,它已经与中国的儒家、道家、阴... 佛教对宋代的学术、文化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宋代之前,尚没有哪个朝代的文学理论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而且实现了融会贯通。宋代的佛教已非单纯属于一种外来文化,它已经与中国的儒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融合为一体。宋代佛教是经过文化整合后而形成的中国化的佛教,有着明显的向中国传统文化复归的倾向。儒家深厚的文化根基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无法摆脱也不可超越的文化基因,而佛教博大的思想体系则将这种基因发扬光大,或者赋予其一种全新的内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宋代儒佛能够在深层次上实现贯通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唐宋之后的中国大乘佛教将世界根源归之于"心"这一核心概念。"心"的概念始成为儒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而宋代儒学最终由"道学"转向"心学"也证明了佛教的这一影响。有关文艺思想,宋代佛教界所作的阐发甚至较之儒家学者更早,对当时整个思想界产生的震动和影响是巨大的,这包括宋代佛教的"思无邪"说、佛教与艺术中和观、清雅艺术观念和风气的形成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佛教 文艺思想 儒佛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