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HX-Producing Strain and Optimization of Its Fermentation Medium
1
作者 Zhengkai Xue Wenwu Zheng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8年第5期447-463,共17页
Hexanoic acid (HX) is a crucial flavor compound and precursor of ethyl caproate (EA),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Chinese Luzhou-flavor liquor (CLFL). The isolation, pur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 Hexanoic acid (HX) is a crucial flavor compound and precursor of ethyl caproate (EA),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Chinese Luzhou-flavor liquor (CLFL). The isolation, pur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HX-producing bacteria are essential for industrial CLFL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one strain of HX-producing bacterium was isolated from six candidate bacterial strains and identified as Clostridium sartagoneforme. The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HX production of C. sartagoneforme were investigated. Sodium acetate medium was identified as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medium from four candidate media. C. sartagoneforme yielded 800.85 ± 12.87 mg/100mL HX in sodium acetate medium. Then,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formula of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and inorganic salt component of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HX yields as an optimization index. Optimiz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a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and the Taguchi design method. The single-factor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HX outputs were obtained when the sodium acetate medium contained 2.5 g/L yeast extract, 1.8 g/L KCl, 20 g/L sodium acetate, 15 mL/L ethanol, and 1.5 g/L glucose. In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ed using the Taguchi design method, HX yields reached 2018.29 ± 46.37 mg/100mL in sodium acetate medium that contained 3.5 g/L yeast extract, 1.8 g/L KCl, 25 g/L sodium acetate, and 15 mL/L ethan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Hexanoic acid-producing strain FERMENTATION Medium Optimization
下载PDF
多菌种混合发酵神农架猕猴桃果醋的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
2
作者 朱学娜 林聪聪 +1 位作者 刘睿 鲁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215,共10页
以神农架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多菌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酒精、醋酸发酵工艺条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及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别分析果醋的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酵母... 以神农架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多菌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酒精、醋酸发酵工艺条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及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别分析果醋的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酵母菌接种量0.9%,乳酸菌接种量7%,初始可溶性固形物19°Bx,发酵温度27℃。在此优化条件下,酒精度为(8.82±0.57)%vol,乳酸含量为(12.15±0.73)mg/mL。最佳醋酸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8 d,醋酸菌接种量12%,初始酒精度7%vol,发酵温度32℃。在此优化条件下,醋酸含量为(4.34±0.17)g/100 mL,感官评分为80分。多菌种混合发酵猕猴桃果醋共检出15种氨基酸,包含7种必需氨基酸;共检出3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17种,酸类5种,醛类2种,酮类5种,苯类2种,醇类4种,酚类1种,其他类1种。综上,多菌种混合发酵有利于促进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从而提升果醋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果醋 多菌种混合发酵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工艺优化 氨基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致大米黄变优势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大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陈晓璐 冯儒 +4 位作者 王俊仁 雷瑶 仝文君 张玉申 都立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大米储藏黄变的问题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许多因素能够引起大米黄变,除了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微生物在大米黄变的过程中也有着微妙的作用。从自然黄变大米中分离纯化出能够致使大米黄变的优势菌株,并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 大米储藏黄变的问题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许多因素能够引起大米黄变,除了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微生物在大米黄变的过程中也有着微妙的作用。从自然黄变大米中分离纯化出能够致使大米黄变的优势菌株,并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最终确定优势黄变菌株为硬毛粗盖孔菌(Coriolopsis trogii)。氨基酸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大米黄变过程中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随着黄变程度加深呈现下降趋势,可能与大米黄变过程有关。本实验有效建立起真菌侵染与大米黄变之间的关系,为防治真菌侵染致使的大米黄变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黄变 硬毛粗盖孔菌 菌种鉴定 氨基酸种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工艺
4
作者 刘秦明 白彬阳 +2 位作者 陈中爱 薛桥丽 胡永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8-223,共6页
为满足市场对腐乳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多菌株混菌发酵制备膏状腐乳。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前发酵条件,并测定膏状腐乳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评分。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少孢根霉(Rhi... 为满足市场对腐乳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多菌株混菌发酵制备膏状腐乳。以蛋白酶活力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前发酵条件,并测定膏状腐乳理化指标、游离氨基酸组分及感官评分。结果表明,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少孢根霉(Rhizopus oligosporus):毛霉(Mucor)∶酵母∶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接菌比例为4∶2∶2∶2,接菌浓度1.0×10^(6)CFU/mL,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60 h,在此条件下,混菌发酵膏状腐乳的蛋白酶活力为123.84μg/g,显著高于少孢根霉(90.07μg/g)和毛霉(102.14μg/g)单菌发酵腐乳(P<0.05)。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结束时游离氨基酸总量为5.77 mg/g,其中34.35%是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8 mg/g,高于单菌株少孢根霉(4.25 mg/g)和毛霉(3.66 mg/g)发酵腐乳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对比单菌和混菌发酵剂发酵膏状腐乳前发酵终点时的感官品评结果,混菌发酵膏状腐乳的综合评分最高,香气浓郁,且滋味丰富。综合来看,混菌发酵膏状腐乳在各方面均优于单菌发酵膏状腐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状腐乳 混菌发酵 响应面法优化 蛋白酶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虾夷扇贝“象牙白”品系与普通品系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8
5
作者 丁君 常亚青 +3 位作者 张婧 郝振林 赵鹏 商国良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采用生化方法,对"象牙白"虾夷扇贝与普通虾夷扇贝(对照组)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量,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就一般营养成分而言,"象牙白"组闭壳肌中的水... 采用生化方法,对"象牙白"虾夷扇贝与普通虾夷扇贝(对照组)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量,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就一般营养成分而言,"象牙白"组闭壳肌中的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粗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外套膜中除水分含量低于对照组外,其他均高于对照组。就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而言,"象牙白"组闭壳肌中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呈味氨基酸总量(DAA)、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均高于对照组。就脂肪酸组成而言,"象牙白"组中各部位的脂肪酸量(TFA)、不饱和脂肪酸量(UFA)、单不饱和脂肪酸量(MUFA)、高度不饱和脂肪酸量(HUFA)大多低于对照组,而DHA和EPA含量略高于对照组。总之,"象牙白"虾夷扇贝已表现出分化,在一些重要营养成分上高于对照组,这为"象牙白"虾夷扇贝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牙白”虾夷扇贝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不同发酵菌剂对甘蔗尾叶、玉米秸秆发酵后主要营养指标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黄丽霞 梁琪妹 +9 位作者 李绍波 刘征 曹树威 罗鲜青 黄香 唐承明 韦明松 陆晶山 何仁春 周志扬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2年第4期48-54,共7页
使用3种不同的微生物发酵方式发酵玉米秸秆、甘蔗尾叶,并对发酵后基础营养指标以及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试验组发酵玉米秸秆后粗蛋白质、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46%~6.38%、0.92%~0.99%... 使用3种不同的微生物发酵方式发酵玉米秸秆、甘蔗尾叶,并对发酵后基础营养指标以及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试验组发酵玉米秸秆后粗蛋白质、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46%~6.38%、0.92%~0.99%、37.30%~37.81%、56.58%~57.90%;甘蔗尾叶发酵后分别为8.05%~9.97%、1.32%~1.51%、40.16%~42.67%、59.19%~66.76%。(2)2种外源发酵菌剂对玉米秸秆、甘蔗尾叶关键营养指标如粗蛋白质、纤维等有一定的改善,其中自筛菌剂更适合于玉米秸秆以及甘蔗尾叶的发酵。(3)2种外源菌剂的发酵参与,一般情况下均可以提高发酵青绿饲料资源的TAA、EAA、NEAA总量,但对青绿饲料的EAA/TAA以及EAA/NEAA有一定的消极影响。(4)不同的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以及甘蔗尾叶其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而第二限制氨基酸则因为青绿饲料本身、菌种、参照模式的不同而可能是苏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菌种 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评分 微生物发酵
下载PDF
耐盐降解苯乙酸类菌株A1(Arthrobacter sp.A1)的分离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健 崔中利 +1 位作者 刘智 李顺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4-378,共5页
从处理含盐 (NaCl浓度为 0 77mol L)苯乙酸生产污水的耐盐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节杆菌 (Arthrobactersp A1) .该菌株能在NaCl浓度为 0 1mol L— 2 0mol L ,以苯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生长 ,或在NaCl浓度为 0mol L— 2 4mol ... 从处理含盐 (NaCl浓度为 0 77mol L)苯乙酸生产污水的耐盐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节杆菌 (Arthrobactersp A1) .该菌株能在NaCl浓度为 0 1mol L— 2 0mol L ,以苯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生长 ,或在NaCl浓度为 0mol L— 2 4mol L的完全培养基中生长 ,并能适应急剧的盐浓度变化 .对其它常见的低价态无机盐份如KCl、MgCl2 、(NH4) 2 SO4、Na2 SO4、CaCl2 也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而对高价态无机盐份和重金属盐则耐受性不强 .在不同的NaCl浓度下 ,菌株A1细胞内的QAC(季胺化合物 )、游离氨基酸和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酸 分离 特性 耐盐降解性菌株 QAC 季胺化合物 游离氨基酸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菌株NKS-3对溴氨酸脱色特性探讨 被引量:13
8
作者 辛宝平 庄源益 +3 位作者 胡国臣 宋文华 金朝晖 邹其猛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9年第5期1-3,共3页
从受溴氨酸污染地筛选出菌株NKS- 3 ,它对溴氨酸有脱色作用。菌株生长随碳源浓度增加而旺盛,溴氨酸能刺激菌株生长。溴氨酸浓度即使达到1000 mg/L 也能被菌株基本脱色。研究发现,盐度抑制菌生长。
关键词 菌株 NKS03 脱色 溴氨酸 生物降解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检测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秦俊哲 魏颖杰 +1 位作者 陈合 吕嘉枥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1期12-16,共5页
研究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球数量、pH、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及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菌丝球数量和活性与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和氨基氮含量分别为 3.4 0 g 10 0mL和 11.10mg 10 0mL ,... 研究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球数量、pH、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及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菌丝球数量和活性与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和氨基氮含量分别为 3.4 0 g 10 0mL和 11.10mg 10 0mL ,纤维素酶活性、漆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分别为 1.10U、0 .0 17U和 0 .17U ,pH为 6.3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液体菌种 检测指标 菌丝球数量 PH 还原糖含量 氨基氮含量 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菌株及培养基质对蛹虫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新琴 乔鹏 +4 位作者 李化秀 顾寅钰 薄颖颖 郭光 薛琰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4-619,共6页
菌株和培养基质是影响蛹虫草产品品质的2个关键因素。选用L3、林3、8-ch和Z2-CH共4个蛹虫草菌株培育蚕蛹虫草,测定各蚕蛹虫草氨基酸组成;同时选择蛹虫草菌株L3,分别接种到家蚕幼虫、柞蚕蛹和灭菌小麦等不同培养基质上,测定所得蛹虫草的... 菌株和培养基质是影响蛹虫草产品品质的2个关键因素。选用L3、林3、8-ch和Z2-CH共4个蛹虫草菌株培育蚕蛹虫草,测定各蚕蛹虫草氨基酸组成;同时选择蛹虫草菌株L3,分别接种到家蚕幼虫、柞蚕蛹和灭菌小麦等不同培养基质上,测定所得蛹虫草的氨基酸组成。结果显示,不同蛹虫草菌株对蚕蛹虫草氨基酸种类没有影响,均为17种,但是对蚕蛹虫草的氨基酸总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各氨基酸含量等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接种L3菌株的蚕蛹虫草氨基酸总含量最高达398.28 mg/g,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总含量也最高,达到98.34 mg/g。接种L3菌株的各种蛹虫草样品中的氨基酸种类均为17种,但各氨基酸含量有所不同,蚕蛹虫草中氨基酸总含量最高(P<0.01),达349.87 mg/g,柞蚕蛹蛹虫草次之,小麦蛹虫草氨基酸总含量最低,为233.64 mg/g;蛹虫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则以柞蚕蛹蛹虫草最高,蚕蛹虫草次之,小麦蛹虫草最低;另外,蚕蛹虫草中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4种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蛹虫草(P<0.01),其中甘氨酸含量最高,达93.50 mg/g。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及不同菌株对蛹虫草的氨基酸种类没有影响,但对各氨基酸含量及总含量影响较大,接种L3菌株培育的蚕蛹虫草在生产氨基酸制品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氨基酸含量 培养基质 菌株
下载PDF
苦苦菜发酵过程中主要发酵菌种及滋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婷 杨波 +1 位作者 罗瑞明 王万银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7,共5页
以苦苦菜为原料进行腌制,对自然发酵的苦苦菜进行菌种分离鉴定和总酸度、pH及盐度的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并按其味觉强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苦苦菜发酵初期以植物乳杆菌为优势乳酸菌,呈味氨基酸中苦味氨基酸(... 以苦苦菜为原料进行腌制,对自然发酵的苦苦菜进行菌种分离鉴定和总酸度、pH及盐度的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并按其味觉强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苦苦菜发酵初期以植物乳杆菌为优势乳酸菌,呈味氨基酸中苦味氨基酸(Leu、Val、Arg、Ile、Trp、Met)含量较高。主发酵期以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为优势菌群,甜味氨基酸(Ser、Thr、Gly、Ala、His、Pro)和鲜味氨基酸(Glu、Asp、Lys)的含量逐渐增加,而苦味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发酵后期以发酵乳杆菌为优势乳酸菌,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苦味氨基酸。整个发酵过程中芳香族氨基酸(Tyr、Cys、Phe)含量较低且变化不大,发酵中后期7~20d苦苦菜的滋味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苦菜 发酵 菌种 滋味物质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黄羽肉种鸡对棉籽粕、菜籽粕、禽副粉氨基酸消化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计成 杨瑛 许万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7-32,共6页
本试验对黄羽和爱拔益加肉种鸡在棉籽粕、菜籽粕、禽副粉3种饲料原料氨基酸消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经内源校正后 ,黄羽肉鸡对棉籽粕、禽副粉的总真氨基酸消化率高于爱拔益加肉鸡 ,对菜籽粕的总真氨基酸消化率和爱拔益加... 本试验对黄羽和爱拔益加肉种鸡在棉籽粕、菜籽粕、禽副粉3种饲料原料氨基酸消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经内源校正后 ,黄羽肉鸡对棉籽粕、禽副粉的总真氨基酸消化率高于爱拔益加肉鸡 ,对菜籽粕的总真氨基酸消化率和爱拔益加肉鸡十分接近。就单个饲料原料的总真氨基酸消化率而言 ,黄羽肉鸡对禽副粉的消化率最高 ,其次是菜粕和棉粕 ;爱拔益加肉鸡显示相同的规律 ;虽然爱拔益加肉鸡和黄羽肉鸡在谷氨基、酪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的内源排泄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P<0.01),两种肉鸡在内源总氨基酸排泄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羽肉种鸡 棉籽粕 菜籽粕 禽副粉 氨基酸 消化率 品种 非常规蛋白饲料
下载PDF
香菇杂交选育新菌株的氨基酸特征及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巧珍 张美彦 +5 位作者 刘建雨 尚晓冬 李玉 周峰 谭琦 宋春艳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29-35,共7页
为筛选优质蛋白香菇加工和育种材料,以香菇‘申香18’和‘L808’以及杂交子代中农艺性状优良的10个菌株为材料,测定了10个杂交选育新菌株和亲本子实体的粗蛋白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系统地评价了10个杂交菌株及其亲本的氨基酸特征和蛋白质... 为筛选优质蛋白香菇加工和育种材料,以香菇‘申香18’和‘L808’以及杂交子代中农艺性状优良的10个菌株为材料,测定了10个杂交选育新菌株和亲本子实体的粗蛋白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系统地评价了10个杂交菌株及其亲本的氨基酸特征和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12株菌株的粗蛋白含量为14.87%—25.26%,除15L2、15L22外,其余杂交菌株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亲本,15L19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5.26%。12个菌株的氨基酸总量在118.16—170.77 mg∕g,必需氨基酸在49.16—69.44 mg∕g,在总氨基酸中所占的比例为39.33%—45.37%,其中15L15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最高,15L2菌株必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所占比例最高,为45.37%。15L2中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总含量最高。从AAS、IOM和CS三种评分模式来看,15L2可以作为优质的蛋氨酸+半胱氨酸补充食物,其余各菌株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分布与各参照模式相比较为均衡,其中15L13的氨基酸平衡性最好。该研究可为优质蛋白香菇加工和育种材料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杂交新菌株 必需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营养特征 蛋白质营养价值
下载PDF
巨胚稻新品系的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艳华 郑植 +3 位作者 陈幼玉 黄荣华 郑宝东 章清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31-1336,共6页
为筛选出高营养成分含量的巨胚稻品系,以期为巨胚稻的育种研究和加工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选育的一批功能性巨胚稻新品系及非巨胚对照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糙米的7种矿物质和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 为筛选出高营养成分含量的巨胚稻品系,以期为巨胚稻的育种研究和加工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选育的一批功能性巨胚稻新品系及非巨胚对照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糙米的7种矿物质和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巨胚稻新品系中钾、锌、铜、锰和铁5种矿物质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比M86高50.65%、12.65%、28.58%、100.12%和112.86%;巨胚稻新品系的硒含量最高的为gewx1(0.17mg·kg-1),比对照M86(0.02mg·kg-1)高出750%。巨胚稻新品系绝大部分氨基酸含量都高于对照,必需氨基酸总量(EAA)平均为3.42%,比M86增加29.05%,氨基酸总量(TAA)平均为8.93%,比M86增加31.00%;巨胚稻品系的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平均达到5.81mg·100g-1,是对照M86(1.81mg·100g-1)的3.2倍,大米肽的平均含量为20.98mg·g-1,比对照增加53.73%。糙米相对胚重与大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提高相对胚重能提高稻米在这些营养物质上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胚稻新品系 氨基酸 矿物质 营养分析
下载PDF
PRVLA株gD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其重复高变区的发现 被引量:10
15
作者 范伟兴 魏荣 +2 位作者 张雪莲 陈溥言 赵宏坤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0-352,共3页
对猪伪狂犬病病毒鲁 A株 (PRV L A株 ) g D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在测序的 14 5 3bp的 DNA序列中包括着 1个 12 0 3bp的 ORF(即 g D基因 ) ,它编码 4 0 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在整个 g D基因的 ORF内 PRVL A株与 PRV Ea... 对猪伪狂犬病病毒鲁 A株 (PRV L A株 ) g D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 ,结果表明 :在测序的 14 5 3bp的 DNA序列中包括着 1个 12 0 3bp的 ORF(即 g D基因 ) ,它编码 4 0 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在整个 g D基因的 ORF内 PRVL A株与 PRV Ea株、Hubei株、Rice株、NIA- 3株、Kaplan株的 g D基因比较 ,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 98.3%、98.3%、98.0 %、98.1%、98.6 % ,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 97.8%、97.8%、97.5 %、98.1%、98.6 % ;发现 PRV L A株 g D基因与Ea株、Hubei株、Rice株、NIA- 3株、Kaplan株的 g D基因均在 80 2~ 837nt处有 1个 C(A) GGCCC的重复高变区 ,其对应的是 g D2 6 7~ 2 79位氨基酸残基 Arg- Pro的重复高变区。正是该重复高变区的碱基缺失或插入使得 PRV g D的ORF在 1194~ 12 15 nt间变化 ,g D前体的氨基酸残基为 398~ 4 0 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PRV LA株 GD基因 序列测定 重复高变区 伪狂犬病 同源性
下载PDF
香菇液体培养过程检测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建光 董洪新 朱德盼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78,共3页
研究了香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球数量、pH值、氨基氮含量、还原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菌丝球数量和其他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培养液中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分别为22.7mg.100mL-1和0.242mg.mL-1,pH值为6.2时,菌丝球数量... 研究了香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球数量、pH值、氨基氮含量、还原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菌丝球数量和其他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培养液中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分别为22.7mg.100mL-1和0.242mg.mL-1,pH值为6.2时,菌丝球数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液体菌种 PH值 还原糖 氨基氮
下载PDF
D-氨基酸氧化酶在不同毕赤酵母宿主菌中的表达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美卿 黄海 +3 位作者 史训龙 余志良 袁中一 周珮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2-577,共6页
D 氨基酸氧化酶 (DAAO)在转化头孢菌素C生产 7 ACA和转化DL 氨基酸制备α 酮酸和L 氨基酸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DNA操作技术 ,将来源于三角酵母的DAAO基因连接至表达载体pPIC3 5K上 ,再将表达质粒pPIC3 5K DAAO分别整合P .pastoris的... D 氨基酸氧化酶 (DAAO)在转化头孢菌素C生产 7 ACA和转化DL 氨基酸制备α 酮酸和L 氨基酸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DNA操作技术 ,将来源于三角酵母的DAAO基因连接至表达载体pPIC3 5K上 ,再将表达质粒pPIC3 5K DAAO分别整合P .pastoris的宿主细胞KM71和GS1 1 5 ,经筛选获得阳性重组菌PDK1 3(MutS)和PD2 7(Mut+ )。重点对两种突变菌的表达条件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PDK1 3(MutS)株比PD2 7(Mut+ )株消耗甲醇慢、诱导时间长 ,但对通气量要求低、表达水平高 ,摇瓶活力分别达到 2 70 0和 2 5 0 0IU L ,1 4L发酵罐内活力分别达到 1 0 1 4 0和 84 6 3IU L。初步探索了DAAO对DL 苯丙氨酸的拆分 ,结果显示基因工程菌表达的DAAO具有良好的转化DL 苯丙氨酸制备苯丙酮酸和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酸氧化酶 甲醇酵母 不同宿主菌 表达比较 DL-苯丙氨酸 拆分
下载PDF
福瑞鲤与黄河鲤、建鲤鱼肉品质的比较及影响肉质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吕帆 朱文彬 +1 位作者 王兰梅 董在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8-34,共7页
为研究福瑞鲤和黄河鲤、建鲤的肉质差异,选取了体质量相近、相同养殖条件下的3种鲤鱼,分析其质构特性、肉色、p H值变化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福瑞鲤剪切力、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指标低于黄河鲤和建鲤,而黏附性高于黄河鲤;水分含量、... 为研究福瑞鲤和黄河鲤、建鲤的肉质差异,选取了体质量相近、相同养殖条件下的3种鲤鱼,分析其质构特性、肉色、p H值变化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福瑞鲤剪切力、硬度、胶黏性、咀嚼性指标低于黄河鲤和建鲤,而黏附性高于黄河鲤;水分含量、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黄河鲤及建鲤(P<0.01),灰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Ser、Cys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EAA)含量较高,Thr含量较黄河鲤、建鲤有很大提升。整体上来说,福瑞鲤鱼肉品质在质构性能和营养价值上要优于黄河鲤和建鲤。而相关性分析表明剪切力、硬度、胶黏性、咀嚼性4项指标均与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两项指标成显著正相关(P<0.05);黏附性与粗脂肪含量成负相关(P<0.05);从12项指标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硬度、剪切力、粗脂肪、粗蛋白为影响肉质性能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瑞鲤 黄河鲤 建鲤 质构分析 氨基酸
下载PDF
杂交鲶(怀头鲶♀×鲶鱼♂)及其亲本肌肉营养成份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潘伟志 尹洪滨 +1 位作者 孙中武 孙德志 《水产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3-16,共4页
对怀头鲶♀×鲶鱼♂杂交F1代和亲本的肌肉中蛋白质、脂肪、水份、氨基酸及其脂肪酸中EPA、DHA含量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虽杂交鲶粗蛋白含量(17.28%)略高于亲本怀头鲶(16.78%)、鲶鱼(16.82%),但粗脂肪含量高... 对怀头鲶♀×鲶鱼♂杂交F1代和亲本的肌肉中蛋白质、脂肪、水份、氨基酸及其脂肪酸中EPA、DHA含量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虽杂交鲶粗蛋白含量(17.28%)略高于亲本怀头鲶(16.78%)、鲶鱼(16.82%),但粗脂肪含量高于亲本平均含量的4.3倍。EPA、DHA含量也明显超过亲本。3种鱼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杂交鲶肌肉中的THR、VAL、MET、IYS、TRY及有鲜味的ASP、GLU、ALA的含量也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头鲶 鲶鱼 杂交鲶 肌肉营养成份 氨基酸 EPA DHA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毒蛋白激酶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潘兹书 张楚瑜 +2 位作者 丁建华 罗满林 雷亮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3,共6页
对伪狂犬病毒湖北株 (PRVHB株 )蛋白激酶 (PK)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比较了该序列与PRVNIA 3株、Ka株以及HSV 1、VZVPK基因的同源性。结果显示 ,在测定全长 1312bp的DNA序列中 ,包括着一个10 0 2核苷酸的开放读框 ,可编码 334... 对伪狂犬病毒湖北株 (PRVHB株 )蛋白激酶 (PK)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分析比较了该序列与PRVNIA 3株、Ka株以及HSV 1、VZVPK基因的同源性。结果显示 ,在测定全长 1312bp的DNA序列中 ,包括着一个10 0 2核苷酸的开放读框 ,可编码 3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PRV HB株PK与PRV NIA3、PRV Ka、HSV 1、VZVPK基因比较 ,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 98 7%、97 5 %、5 0 7%和 42 0 % ;基因编码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 2 %、95 8%、37 7%和 37 2 %。PRVPK具有细胞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的保守氨基酸共有序列和亚结构域特征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湖北株 蛋白激酶 核苷酸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