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9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irst Global Map of Atmospheric Ammonia(NH_(3)) as Observed by the HIRAS/FY-3D Satellite
1
作者 Minqiang ZHOU Zhili DENG +6 位作者 Charles ROBERT Xingying ZHANG Lu ZHANG Yapeng WANG Chengli QI Pucai WANG Martine De MAZIÈR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79-390,共12页
Atmospheric ammonia(NH_(3)) is a chemically active trace gas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to monitor NH_(3) concentra... Atmospheric ammonia(NH_(3)) is a chemically active trace gas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to monitor NH_(3) concentration based on the absorption lines of NH_(3) in the thermal infrared region.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 a retrieval algorithm to derive the NH_(3)column from the Hyperspectral Infrared Atmospheric Sounder(HIRAS) onboard the Chinese Feng Yun(FY)-3D satellite and present the first atmospheric NH_(3) column global map observed by the HIRAS instrument. The HIRAS observations can well capture NH_(3) hotspots around the world, e.g., India, West Africa, and East China, where large NH_(3) emissions exist. The HIRAS NH_(3) columns are also compared to the space-based Infrared Atmospheric Sounding Interferometer(IASI)measurements, and we find that the two instruments observe a consistent NH_(3) global distribution,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 values of 0.28–0.73. Finally, some remaining issues about the HIRAS NH_(3) retrieval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 HIRAS/FY-3D satellite thermal-infrared observation remote sensing optimal estimation method
下载PDF
Potential-dependent 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high ammonia yield rate on copper surface via nitrate reduction:A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2
作者 Yangge Guo Nannan Sun +5 位作者 Liuxuan Luo Xiaojing Cheng Xueying Chen Xiaohui Yan Shuiyun Shen Junliang Zh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272-281,共10页
Focusing on revealing the origin of high ammonia yield rate on Cu via nitrate reduction(NO3RR),we herein applied constant potential method via grand-canonic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GC-DFT)with implicit continuum s... Focusing on revealing the origin of high ammonia yield rate on Cu via nitrate reduction(NO3RR),we herein applied constant potential method via grand-canonical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GC-DFT)with implicit continuum solvation model to predict the reaction energetics of NO3RR on pure copper surface in alkaline media.The potential-dependent mechanism on the most prevailing Cu(111)and the minor(100)and(110)facets were established,in consideration of NO_(2)_(−),NO,NH_(3),NH_(2)OH,N_(2),and N_(2)O as the main products.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Cu(111)is the ideal surface to produce ammonia with the highest onset potential at 0.06 V(until−0.37 V)and the highest optimal potential at−0.31 V for ammonia production without kinetic obstacles in activation energies at critical steps.For other minor facets,the secondary Cu(100)shows activity to ammonia from−0.03 to−0.54 V with the ideal potential at−0.50 V,which requires larger overpotential to overcome kinetic activation energy barriers.The least Cu(110)possesses the longest potential range for ammonia yield from−0.27 to−1.12 V due to the higher adsorption coverage of nitrate,but also with higher tendency to generate di-nitrogen species.Experimental evaluations on commercial Cu/C electrocatalyst validated the accuracy of our proposed mechanism.The most influential(111)surface with highest percentage in electrocatalyst determined the trend of ammonia production.In specific,the onset potential of ammonia production at 0.1 V and emergence of yield rate peak at−0.3 V in experiments precisely located in the predicted potentials on Cu(111).Four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high ammonia yield and selectivity on Cu surface via NO3RR are summarized,including high NO3RR activity towards ammonia on the dominant Cu(111)facet,more possibilities to produce ammonia along different pathways on each facet,excellent ability for HER inhibition and suitable surface size to suppress di-nitrogen species formation at high nitrate coverage.Overall,our work provides comprehensive potential-dependent insights into the reaction details of NO3RR to ammonia,which can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O3RR electrocatalysts,achieving higher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by maximiz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copper-based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a Copper surfac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onstant electrode potential metho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i/Al in soil phytoliths
3
作者 Yongsheng Chu Yue Xia +1 位作者 Xiaoying Li Fushun Wang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007-1016,共10页
Elemental information carried by phytoliths plays a crucial indicative role in geochemical research.For instance,it serve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carbon pool effect in phytoliths and aids in the elucidation of silicon... Elemental information carried by phytoliths plays a crucial indicative role in geochemical research.For instance,it serve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carbon pool effect in phytoliths and aids in the elucidation of silicon sources.However,early extraction methods for soil phytoliths primarily focused on obtaining their morpho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lacking efficient techniques for quantitative elemental analysis.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extract Si/Al information from soil phytoliths.Considering the need for complete extraction of phytolith,six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developed and further by alkaline dissolution to determine Si/Al.Six method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enrichment capacity,the weight of extracted phytoliths,and Si/Al differenc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Ammonia-Catechol in the commonly used heavy liquid flotation method effectively improved phytolith extraction capability and the accuracy of Si/Al results.Additionally,the inclusion of an acetic acid step before alkaline dissolution further removed surface-adsorbed impurities and enhanced the analytical quality of Si/Al in phytolith.The comparison of the data in this study with other published data shows that our method is relatively robust.The improved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new idea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other elements in soil phytoli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phytolith Extraction method Silica–aluminum ratio ammonia–Catechol
下载PDF
玉米基肥期农田土壤氨挥发量与近地表氨浓度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吕金岭 尤克 +3 位作者 何斌 刘霜 梁少民 郭战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9-407,共9页
农田氨排放量与近地表氨浓度密切相关,但两者能否相互转换还缺乏系统研究。基于此,以近地表氨浓度经典方法(被动法)为主要使用方法,以传统海绵法为对照方法,在豫南砂姜黑土开展5种典型施肥处理玉米季基肥期氨排放量与近地表氨浓度的相... 农田氨排放量与近地表氨浓度密切相关,但两者能否相互转换还缺乏系统研究。基于此,以近地表氨浓度经典方法(被动法)为主要使用方法,以传统海绵法为对照方法,在豫南砂姜黑土开展5种典型施肥处理玉米季基肥期氨排放量与近地表氨浓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施肥处理的氨挥发峰值均出现在施肥后的2-4 d,第5天开始显著降低,第8天之后基本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的氨累计排放量差别较大,排序为TR>OPT>SOPT>HK>CK,累计排放量分别为7.68、5.48、3.37、2.78和0.22 kg·hm^(-2);同时发现,不同施肥处理近地表氨浓度也有相同趋势,峰值同样出现在施肥后的2-4 d,第5天开始显著降低,平均氨质量浓度排序为TR>OPT>SOPT>HK>CK,均值分别为17.5、11.6、10.7、8.21和1.70μg·m^(-3)。线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施肥后前8 d不同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量与近地表氨浓度的线性相关性较强,而8 d之后两者的相关性较弱,说明近地表氨浓度和农田氨挥发量的相关性与农田氨挥发量的高低有关。除此之外,不同方法中被动法对低施氮量和缓释肥的估算优于排放因子法,而排放因子法对高施肥条件下氨挥发量的估算优于被动法。整体而言,被动方法估算氨挥发量的相对误差介于-15.9%-17.5%之间,排放因子法相对误差介于-54.3%-81.8%之间,被动方法明显具备更高的估算精度。以上结果说明,被动方法可以潜在替代传统氨监测方法估算大区域农田氨挥发量,但估算精度主要集中在高氨排放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被动法 近地表氨浓度 相关性 排放因子法 玉米季
下载PDF
蒸氨法制备绿铜锌矿晶体的工艺研究
5
作者 邱诗铭 闫冠杰 +1 位作者 李春流 王胜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1-706,共6页
本文以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和浓氨水为原料,采用蒸氨法合成绿铜锌矿。通过XRD、TGA、SEM-Mapping、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工艺条件对绿铜锌矿晶体结构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铜浓度为120 g/L,铜锌摩尔比分别为3∶2、1∶1、2∶3时,沉淀... 本文以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锌和浓氨水为原料,采用蒸氨法合成绿铜锌矿。通过XRD、TGA、SEM-Mapping、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工艺条件对绿铜锌矿晶体结构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铜浓度为120 g/L,铜锌摩尔比分别为3∶2、1∶1、2∶3时,沉淀产物中的晶体由绿铜锌矿与孔雀石组成,且孔雀石数量随铜锌摩尔比的降低而减少。当铜锌摩尔比为2∶3,铜浓度由120 g/L降低至80 g/L时,孔雀石晶体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在铜锌摩尔比为2∶3,铜浓度为80 g/L的条件下,沉淀得到单一物相的绿铜锌矿晶体,为蒸氨法控制合成绿铜锌矿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氨法 工艺条件 绿铜锌矿 孔雀石 晶体结构
下载PDF
考虑电转氨和生物质废能转换的农村化工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方法
6
作者 崔杨 孙喜斌 +2 位作者 付小标 唐耀华 李崇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50-3360,I0104-I0108,共16页
农村地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引入化工类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研究农村化工生产脱碳及园区能源结构优化对实现“双碳”目标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 农村地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引入化工类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研究农村化工生产脱碳及园区能源结构优化对实现“双碳”目标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电转氨和生物质废能转换的农村化工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调度方法,通过利用富余可再生资源产生绿氨,考虑碳-氨耦合过程,将绿氨与碳捕集设备联合运行促进化工生产,同时利用生物质能替代燃煤发电,三者构建化工园区联合生产单元,进而降低园区碳排放及运行成本。首先,建立电转氨两阶段模型和生物质废能转换模型及其能流关系。其次,构建化工园区联合生产单元,分析其电、热、气以及碳能量耦合特性。再次,引入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余热发电和负荷侧综合需求响应,综合优化化工园区联合生产单元。最后,以化工园区运行总成本最低为目标,通过不同场景对比分析证明所提调度方法对化工园区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综合能源系统 化工园区 电转氨 生物质废能转换 低碳调度方法
下载PDF
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合成1,3-丙二醇反应中La对Cu/SiO_(2)催化剂的修饰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林丽娜 康金灿 +4 位作者 张传明 李伟杰 李昌鑫 赖恩义 朱红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目的] 3-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过程中存在β-羟基脱除等副反应,导致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不高,其中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方法]采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添加量La修饰的20Cu/SiO_(2)催化剂,对其进行催化... [目的] 3-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过程中存在β-羟基脱除等副反应,导致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不高,其中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方法]采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添加量La修饰的20Cu/SiO_(2)催化剂,对其进行催化性能评价,并通过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_(2)物理吸附-脱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 20Cu-0.50La/SiO_(2)的催化性能最佳,它显著地提高了3-羟基丙酸甲酯(3-HMP)加氢制1,3-PDO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中3-HMP转化率为91.8%,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85.2%和78.2%.这是在高液时空速(LHSV=0.10 h^(-1))的条件下取得的最佳结果.[结论] La的加入与Cu产生了强相互作用,增强了催化剂中Cu的分散性,同时提高了Cu^(+)物种表面浓度,使活性Cu的比表面积增加,从而提高了加氢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丙酸甲酯 加氢 1 3-丙二醇 蒸氨法 CU催化剂 La助剂
下载PDF
双模板剂合成CO_(2)P纳米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孙佳丽 郑君宁 +4 位作者 花俊峰 邱小魁 许立信 叶明富 万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开发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实现氨硼烷水解制氢应用的关键。以构建具有P掺杂材料为出发点,以两种不同比例的金属盐作为模板剂,以过渡非贵金属Co为中心金属,合成出制作方法简便、性能优异的催化剂。通过乙酸钴... 开发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是实现氨硼烷水解制氢应用的关键。以构建具有P掺杂材料为出发点,以两种不同比例的金属盐作为模板剂,以过渡非贵金属Co为中心金属,合成出制作方法简便、性能优异的催化剂。通过乙酸钴和氨水制备出Co_(3)O_(4)前躯体,将Co_(3)O_(4)前躯体与NaH_(2)PO_(2),NaCl,LiCl混合,在N_(2)气氛下焙烧,然后进行水洗将两种盐模板剂去除,得到纳米片催化剂CO_(2)P-NaLi。试验结果表明,当n(NaCl)∶n(LiCl)=1∶0.15时制备的催化剂CO_(2)P-NaLi_(0.15)催化活性最高,其在298 K、光照条件下催化氨硼烷水解反应的初始转化率(TOF)为31.2 min^(-1),且该催化剂上氨硼烷分解的活化能(E_(a))为60.8 kJ/mol。循环5次后,催化剂依然保持良好活性,表明其拥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钴 氨硼烷 储氢材料 盐模板剂法
下载PDF
洱海流域长期不同施肥对菜田温室气体和氨挥发的影响
9
作者 徐卓颖 续勇波 +1 位作者 白采禾 雷宝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25,共12页
为揭示洱海流域长期施肥下露地菜田温室气体(N_(2)O、CH_(4)、CO_(2))和土壤氨(NH3)挥发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趋势及影响因素,依托始于2007年连续进行15 a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5个施肥处理[不施任何肥料(CK)、有机肥(OM)、化肥和有机肥(N... 为揭示洱海流域长期施肥下露地菜田温室气体(N_(2)O、CH_(4)、CO_(2))和土壤氨(NH3)挥发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趋势及影响因素,依托始于2007年连续进行15 a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5个施肥处理[不施任何肥料(CK)、有机肥(OM)、化肥和有机肥(NPK+OM)、增施氮肥(NPK+OM+N)、增施磷肥(NPK+OM+P)]的温室气体及氨挥发的特征。结果表明:长期定位15 a后,OM处理能显著增加菜田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在等氮条件下,与OM处理相比,NPK+OM处理能显著增加菜田土壤NO3--N含量;NPK+OM+N处理会使土壤pH显著降低,导致土壤酸化。NPK+OM+N处理pH比NPK+OM处理显著降低9.27%;OM处理会导致土壤CO_(2)和CH_(4)排放量显著升高,在整个莴苣生育期内CO_(2)和CH_(4)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2489.29±1562.91)kg·hm^(-2)和(1.95±1.31)kg·hm^(-2);增施氮肥会导致N_(2)O排放量显著升高,莴苣生育期内NPK+OM+N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为(38.33±10.74)kg·hm^(-2);氨挥发主要发生在追肥后,各处理氨挥发量表现为NPK+OM+P>NPK+OM+N>NPK+OM,且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NPK+OM处理,NPK+OM+P、NPK+OM+N处理使氨挥发显著增加245.7%、124.3%,说明增施氮肥和增施磷肥会显著增加土壤氨挥发;OM和NPK+OM+N处理会显著增加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OM处理产量达(3183.81±293.88)kg·hm^(-2),该处理虽然能显著增加蔬菜产量,但造成的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也是最大的。全氮、有机碳、pH是影响温室气体和氨挥发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是本研究推荐的施肥方案,该方案既可以保证经济效益,还可以兼顾生态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菜田 施肥方式 温室气体 氨挥发
下载PDF
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伟华 王艳艳 +3 位作者 苏少卿 邱浩杰 王凯 张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总结了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的来源及特点,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功能微生物、工艺应用及其微生物分布等,重点对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应用进行了阐述。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 总结了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的来源及特点,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功能微生物、工艺应用及其微生物分布等,重点对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应用进行了阐述。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及全程硝化菌(comammox),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基于好氧氨氧化微生物原理去除NH_(4)^(+)-N的主要工艺技术包括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曝气生物滤池(BAF)、人工湿地和生态塘等;基于厌氧氨氧化菌处理海水养殖尾水的主要工艺技术有厌氧流化床、厌氧固定床等。指出工艺应用与微生物种群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足。富集氨氧化微生物从而实现经济高效脱氮是未来工艺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NH_(4)^(+)-N去除 氨氧化微生物 生物膜法 生态处理
下载PDF
化学吸收法捕集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海燕 李芳芹 +3 位作者 任建兴 吴江 官贞珍 潘卫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9,44,共10页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研究更有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吸收剂迫在眉睫。众多学者综合考虑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3种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技术后... 近年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剧增,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研究更有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及更高效的二氧化碳吸收剂迫在眉睫。众多学者综合考虑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3种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技术后,发现燃烧后捕集工艺技术最适合工业应用。化学吸收法作为燃烧后捕集二氧化碳的一项高效节能、相对成熟的新兴技术,是目前电厂应用最广和最具潜力的捕集技术之一。首先介绍了碳捕集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着重阐述了目前碳捕集技术中备受关注的4种化学吸收剂,即有机胺溶液吸收剂、离子液体吸收剂、氨水溶液吸收剂和新型相变吸收剂,并分别探讨了这4种吸收剂的捕集原理、研究现状、各自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收法 CO_(2)捕集 吸收剂 氨水溶液 离子液体 相变
下载PDF
粉煤灰制备沸石分子筛及其吸附脱除氨氮性能
12
作者 刘欣蕾 龚禄稍 +4 位作者 邵艳祥 郑易帆 杨雨萌 朱本峰 卫国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6,共10页
当前大量含氮废水的排入不仅使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更对各类生物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由于沸石分子筛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和离子交换性,可以用来吸附脱除水中的氨氮,因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碱... 当前大量含氮废水的排入不仅使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更对各类生物的生存和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由于沸石分子筛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和离子交换性,可以用来吸附脱除水中的氨氮,因此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碱熔融-水热法制备Na-X型沸石分子筛,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沸石分子筛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探索了氨氮溶液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以及阳离子对沸石分子筛吸附氨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X型分子筛的最佳饱和氨氮吸附率为74.89%;Na-X型沸石分子筛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其氨氮吸附量与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强酸或强碱环境会使分子筛吸附性能下降。Na-X型分子筛氨氮吸附率较高、可多次循环使用,在废水治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沸石分子筛 碱熔融水热法 氨氮吸附
下载PDF
测定氨水中硫化物的分析方法
13
作者 牛小娟 蔡勇 +1 位作者 李莉 王成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9-21,共3页
根据碘量法的测定原理,剖析发现,影响氨水中硫化物测定准确性的核心是分析过程中S无损失,并由此明确了分析的3个关键点:样品中硫完全转化为ZnS、ZnS完全转化为H_(2)S、生成的H_(2)S能立即与足量的碘反应。通过试验发现,确保硫完全转化为... 根据碘量法的测定原理,剖析发现,影响氨水中硫化物测定准确性的核心是分析过程中S无损失,并由此明确了分析的3个关键点:样品中硫完全转化为ZnS、ZnS完全转化为H_(2)S、生成的H_(2)S能立即与足量的碘反应。通过试验发现,确保硫完全转化为H_(2)S的关键是醋酸锌的加入量,ZnS转化为H_(2)S可通过煮沸法简化操作,避免S损失,正确的加剂顺序、碘溶液、醋酸水溶液的加入量是确保H_(2)S完全反应的关键,通过各步骤的优化,最终建立了氨水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 硫化物 关键点 碘量法
下载PDF
重溶水解法制备高纯氧化铍试验研究
14
作者 张佳宇 牛玉清 +3 位作者 叶开凯 曹笑豪 康毛毛 李荣亮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3,共5页
针对高氟铀铍矿提铀过程中,利用所得BeSO_(4)溶液制备氢氧化铍时存在杂质较高问题,研究了采用重溶水解法处理高Fe、Al杂质的粗氢氧化铍沉淀,考察了粗Be(OH)_(2)沉淀方式、NaOH用量、重溶温度对粗Be(OH)_(2)重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 针对高氟铀铍矿提铀过程中,利用所得BeSO_(4)溶液制备氢氧化铍时存在杂质较高问题,研究了采用重溶水解法处理高Fe、Al杂质的粗氢氧化铍沉淀,考察了粗Be(OH)_(2)沉淀方式、NaOH用量、重溶温度对粗Be(OH)_(2)重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重溶水解法能使Be与SO_(4)^(2-)高效分离,大幅降低产品中Fe、Al含量;将所得纯度较高Be(OH)_(2)进行焙烧可制备符合工业标准的高纯BeO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铍 高纯氧化铍 重溶水解法 氢氧化钠 氨水 制备
下载PDF
高纯纳米氧化铁的制备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文军 韩召 +2 位作者 张福元 刘鹏飞 李杰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56-65,共10页
【目的】改进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工艺流程,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铁。【方法】首先,采用重结晶法去除硫酸亚铁中Ca^(2+)、 Mg^(2+)、 Mn^(2+)等杂质离子,采用氟化铵沉淀进一步去除硫酸亚铁中的Ca^(2+)、 Mg^(2+)杂质离子,然后使用过氧化氢氧化... 【目的】改进纳米氧化铁的制备工艺流程,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铁。【方法】首先,采用重结晶法去除硫酸亚铁中Ca^(2+)、 Mg^(2+)、 Mn^(2+)等杂质离子,采用氟化铵沉淀进一步去除硫酸亚铁中的Ca^(2+)、 Mg^(2+)杂质离子,然后使用过氧化氢氧化法、氨水沉淀法对硫酸亚铁进行沉淀制得羟基氧化铁,接着采用调浆法和超声法洗涤羟基氧化铁制得前驱体,最后焙烧前驱体制得高纯纳米氧化铁;使用仪器和设备分析高纯纳米氧化铁的颗粒形貌、粒径分布和杂质离子的质量浓度。【结果】改进后的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铁的工艺流程为:将温度为60℃时的饱和硫酸亚铁溶液进行降温,在温度至10℃时实现2次重结晶,将重结晶后的硫酸亚铁配置为pH为6的溶液;在水浴温度为30℃时,氟化铵过量系数设为5以使Ca^(2+)、 Mg^(2+)沉淀,制得纯净硫酸亚铁溶液;利用过氧化氢氧化、氨水沉淀硫酸亚铁溶液制得羟基氧化铁;重复利用调浆洗涤、超声洗涤羟基氧化铁去除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将沉淀物在温度为600℃时焙烧1 h,制得高纯纳米氧化铁。【结论】由改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纯纳米氧化铁球形颗粒形貌均匀,中位粒径为300 nm,高纯纳米氧化铁中α-Fe_(2)O_(3)的质量分数大于9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纳米氧化铁 重结晶法 氟化铵沉淀 调浆-超声洗涤法 氨水沉淀法 物相分析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法的液氨储罐安全评价
16
作者 聂钰明 李屹东 +2 位作者 刘群芳 何琦 温小飞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2期36-39,44,共5页
针对液氨储罐运行安全评价难的问题,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基础理论,形成了液氨储罐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而构建了液氨储罐安全评价模型,实现了液氨储罐的安全等级评价。同时,运用该评价模型及方法进行了某大... 针对液氨储罐运行安全评价难的问题,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基础理论,形成了液氨储罐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而构建了液氨储罐安全评价模型,实现了液氨储罐的安全等级评价。同时,运用该评价模型及方法进行了某大型冷库氨制冷企业液氨储罐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液氨储罐安全等级为Ⅴ级,存在安全风险,不宜继续使用,与该液氨储罐实际安全状况相符,验证了AHP-熵权法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氨储罐 AHP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 安全等级
下载PDF
城镇生活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光苠 梁剑成 +3 位作者 魏江州 张宇昕 邹楠煊 李鹏飞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2期79-82,共4页
随着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发展,目前垃圾渗滤液多为老龄垃圾渗滤液,且受浓缩液回灌影响,含盐量升高,可生化性变差,急需一些新技术对原有“生化+膜”主流工艺进行技术革新或者完全取代。汇总整理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发现主要有2种方式... 随着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发展,目前垃圾渗滤液多为老龄垃圾渗滤液,且受浓缩液回灌影响,含盐量升高,可生化性变差,急需一些新技术对原有“生化+膜”主流工艺进行技术革新或者完全取代。汇总整理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发现主要有2种方式实现垃圾渗滤液的全量化处理,其一是升级现有“生化+膜”工艺,使用蒸发与高级氧化等技术对膜过滤浓缩液进行处理;其二是利用高效生物脱氮技术耦合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避免浓缩液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全量化处理 浓缩液 非膜法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氨氮废水常规处理方法及新型负压脱氨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龙飞 张昊 邱发成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57-59,46,共4页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大量排放给生态环保与国民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首先总结了目前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常见的处理方法为生物法和物化法,如生物脱氮法(生物法)、折点氯化法(物化法)、化学沉淀...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大量排放给生态环保与国民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首先总结了目前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常见的处理方法为生物法和物化法,如生物脱氮法(生物法)、折点氯化法(物化法)、化学沉淀法(物化法)、吹脱法(物化法)等。随后,从解决常规吹脱法中存在的易堵塞等问题出发,综述了负压脱氨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负压脱氨技术原理及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期为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氨氮废水 生物法 物化法 负压分离 负压脱氨
下载PDF
改进密闭室抽气法以准确定量旱地土壤氨挥发
19
作者 钟光迪 任羡 +2 位作者 潘珊珊 张翀 巨晓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4-2442,共9页
密闭室抽气法被认为是定量土壤NH_(3)挥发较为可靠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且成本低的优点。然而,大部分研究忽略了密闭室抽气法大气进气口NH_(3)浓度,可能会高估土壤NH_(3)挥发量,目前尚缺乏相关定量研究。本研究以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密闭室抽气法被认为是定量土壤NH_(3)挥发较为可靠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且成本低的优点。然而,大部分研究忽略了密闭室抽气法大气进气口NH_(3)浓度,可能会高估土壤NH_(3)挥发量,目前尚缺乏相关定量研究。本研究以华北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为对象,对比分析了2019——2021年间冬小麦基肥(2次)、追肥(1次)、夏玉米四叶肥(2次)、夏玉米十叶肥(2次)共7次施肥后,改进密闭室抽气法前后测定农田土壤NH_(3)挥发的结果。改进前为包含大气背景NH_(3)的测定方法,为常规测定方法;改进后为扣除大气背景NH_(3)的测定方法,通过在田间加装3套采集距地面2.5 m高度大气的装置实现。结果表明:改进后的NH_(3)挥发通量(以N计)比改进前低0~0.23 kg·hm^(-2)·d^(-1)(0%~100%),平均值为0.06 kg·hm^(-2)·d^(-1)(33%),且37%的样本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931)。改进后的NH_(3)挥发累积量比改进前低0.53~2.66 kg·hm^(2)(3%~53%),平均值为1.15 kg·hm^(-2)(29%),且47%的样本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49)。改进前后NH_(3)挥发量(包括通量和累积量)存在显著差异的样本占比随着NH_(3)挥发量降低而升高。回归分析表明,改进前的NH_(3)挥发累积排放量可以用算式校正得到真实的NH_(3)累积排放量,校正式为y=0.94x-0.78(R2=0.99,P<0.01,n=49),其中y和x分别为校正后和校正前的NH_(3)挥发累积量,该算式可应用于华北土壤-作物体系NH_(3)挥发累积量的校正。综上,利用抽气法定量农田土壤NH_(3)挥发需要扣除大气背景NH_(3)以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对于未扣除大气背景的旱地NH_(3)挥发累积量,可采用校正算式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室抽气法 大气背景氨 土壤氨挥发 华北平原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下载PDF
分区喷氨控制技术在SCR脱硝中的应用
20
作者 贾佐梓 李茂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2期189-192,共4页
针对SCR脱硝反应器中氨氮比的及时调整问题,近年来广泛采用分区喷氨控制技术来解决。首先,该文将介绍分区喷氨控制技术的3个组成部分,并详细分析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和选择依据,以阐明三层控制技术的目的和原理。最后,将对分区喷氨控制... 针对SCR脱硝反应器中氨氮比的及时调整问题,近年来广泛采用分区喷氨控制技术来解决。首先,该文将介绍分区喷氨控制技术的3个组成部分,并详细分析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和选择依据,以阐明三层控制技术的目的和原理。最后,将对分区喷氨控制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分区喷氨 氨氮比 电化学法 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