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ammonia probe-assisted solid-state NMR technique in zeolites and catalysis 被引量:2
1
作者 Chang Wang Weili Dai +2 位作者 Guangjun Wu Naijia Guan Landong Li 《Magnetic Resonance Letters》 2022年第1期28-37,I0002,共11页
Solid-state NMR(ssNMR)spectroscopy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the surface sites of solid acids and organic intermediates formed during the acid catalyzed reaction.As a very useful probe molecule,ammoni... Solid-state NMR(ssNMR)spectroscopy is a powerful technique for characterizing the surface sites of solid acids and organic intermediates formed during the acid catalyzed reaction.As a very useful probe molecule,ammonia is often utilized to determine the density of solidacids’surface sites by ssNMR spectroscopy.The present mini-review summarizes some of the latest research developments on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cid sites and carbenium ions during the zeolite catalytic reaction by ammonia probe-assisted ssNMR spectr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state NMR spectroscopy ammonia probe Acid sites Carbenium ions Zeolite catalysis
下载PDF
The magic of integration: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thienylethene-based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s and their synergistic effect for gaseous ammonia probe applications
2
作者 Yan-Kai Lia Jun-Ji Zhang +6 位作者 Zi-Jun Bian You-Xin Fu Fei Liu Chen-Hui Wang Xiang Ma Jun Hu Hong-Lai Li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518-522,共5页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s are recognized as excellent platform for functionalization.Dithienylethene motifs,which are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functional moieties,were incorporated into an infinite coordination...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s are recognized as excellent platform for functionalization.Dithienylethene motifs,which are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functional moieties,were incorporated into an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to deliver a‘‘smart’’porous material that can response to external stimuli.The obtained dithienylethene-based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s(named Cu-DTEDBA)share the advantages of both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s(porosity and stability)and dithienylethene motifs(photochromism).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Cu-DTEDBA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TEM,SEM,XRD,TGA,UV–vis,EDX and BET.Moreover,the combination of dithienylethene and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s gives rise to a synergistic effect,which induces functional behaviors of ammonia sensor applications.Both open and closed forms of Cu-DTEDBA exhibit distinct colorimetric change upon exposure to gaseous ammonia,which is not observed in dithienylethene free molec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THIENYLETHENE PHOTOCHROMISM Infinite coordination polymers Synergistic effect Gaseous ammonia probe
原文传递
基于三电极复合探头的氨氮在线测量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文耀 郑伟 +4 位作者 孙振东 姜泓 王香然 陈晓晴 王金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介绍一种在海洋中在线测量氨氮含量的检测方法 ,同时测量出 p NH3、p H及温度 T,求得海水中氨与铵离子共存的比例 ,即氨的离解度 [NH3]/ [NH+ 4]进而得到总氨、氨氮及铵氮含量 .还介绍了作者研制的由 p NH3、p H和温度 T电极集成的复合... 介绍一种在海洋中在线测量氨氮含量的检测方法 ,同时测量出 p NH3、p H及温度 T,求得海水中氨与铵离子共存的比例 ,即氨的离解度 [NH3]/ [NH+ 4]进而得到总氨、氨氮及铵氮含量 .还介绍了作者研制的由 p NH3、p H和温度 T电极集成的复合探头 .实验结果表明p NH3的测量精度为 p NH3± 0 .0 3,[NH3- N]及 [NH+ 4- N]精度相对误差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化学传感器 靛酚蓝光谱法 现场测量 海洋 氨氮含量 三电极复合探头 离解度
下载PDF
溶剂聚合膜pH电极作内电极的气敏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袁若 吴海龙 +4 位作者 赵新宇 何晓梅 沈国励 章咏华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0-43,共4页
研究了以中性载体为活性物的石墨内导平头溶剂聚合膜(SPM)pH电极作内电极的二氧化碳和氨气敏电极。电极的性能取决于中性载体的特性,其中以菸酸十八酯为内电极膜活性物的二氧化碳气敏电极和以二辛基十八胺为活性物的氨气敏电极性能较佳... 研究了以中性载体为活性物的石墨内导平头溶剂聚合膜(SPM)pH电极作内电极的二氧化碳和氨气敏电极。电极的性能取决于中性载体的特性,其中以菸酸十八酯为内电极膜活性物的二氧化碳气敏电极和以二辛基十八胺为活性物的氨气敏电极性能较佳。二氧化碳气敏电极用作丙酮酸脱羧酶酶电极的原电极,其性能院于传统的以玻璃pH电极作内电极的二氧化碳气敏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气敏电极 溶剂聚合膜
下载PDF
全自动氨氮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刚 杨珊珊 刘永红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第21期72-75,78,共5页
针对国内氨氮测量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测量周期长,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等问题,本系统采用氨气敏电极法,通过独特的液体切换技术、压力反馈蠕动控制技术和PID恒温控制技术等,实现了水体氨氮含量的自动准确测量。测量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水... 针对国内氨氮测量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测量周期长,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等问题,本系统采用氨气敏电极法,通过独特的液体切换技术、压力反馈蠕动控制技术和PID恒温控制技术等,实现了水体氨氮含量的自动准确测量。测量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水体氨氮含量的自动准确测量,测量误差控制在±7.5%以内,测量周期小于国内大部分氨氮测量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在线检测 氨气敏电极法 MC9S12XS128 RS485总线
下载PDF
水质自动监测仪中的氨气敏电极使用寿命的探讨
6
作者 高占祥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59,共2页
文章揭示了造成环境监测仪器的氨气敏电极损坏的原因,提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方法。首先要保护电板的引线,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定期进行认真的保养维护,实施氨气敏复合电极膜及其填充液的更换,保护好电极,可延长其寿命。
关键词 水质自动监测仪 氨气敏电极 使用寿命 焊点 填充液
下载PDF
焦化废水工业处理装置和实验室装置硝化菌群的分子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严兴 徐正茂 +4 位作者 冯晓西 张晓君 赵立平 刘勇第 刘彬彬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1-306,共6页
反应器的群落结构分析有助于对工业装置的故障原因进行诊断。为了解决某焦化废水处理装置硝化功能低下的故障,构建了一套相似的实验室装置作为参照系统,该装置的硝化功能良好。通过工业装置和实验室装置好氧池生物膜16SrDNA克隆文库的比... 反应器的群落结构分析有助于对工业装置的故障原因进行诊断。为了解决某焦化废水处理装置硝化功能低下的故障,构建了一套相似的实验室装置作为参照系统,该装置的硝化功能良好。通过工业装置和实验室装置好氧池生物膜16SrDNA克隆文库的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硝化菌群的组成差异。实验室装置克隆文库的构成说明Nitrosomonas europaea-Nitrosoccus mobilis类群和Nitrospira属Ⅰ亚区系分别是该工艺条件下优势的氨氧化菌和亚硝酸氧化菌,但工业装置的克隆文库中却没有找到任何与硝化菌序列相近的克隆,这说明工业装置中硝化菌的多度较低。进一步使用Taqman荧光探针实时定量PCR测定了样品中Nitrospira属的多度,实验室装置中Nitrospira属16S rDNA的拷贝数达到3.4×106个/微克基因组DNA,而工业装置的测定值不到实验室装置的1/300。这些试验结果都表明工业装置好氧池微生物群落中缺少适当的硝化菌群是造成其硝化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提高菌群中Nitrosomonas属和Nitrospira属的多度是解决工业装置硝化能力低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16S rDNA克隆文库 Taqman荧光探针实时定量PCR 氨氧化菌 亚硝酸氧化菌
下载PDF
固氮酶及合成氨Fe催化剂中N_2的络合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静伟 张风章 +3 位作者 许良树 张鸿图 万惠霖 蔡启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20-923,共4页
用乙烯为探针研究了固氮酶中N2的键合位。结果表明,乙烯不能与N2在固氮酶体系中相竞争。提出N2在固氮酶中的键合位很可能是蛋白键合FeMo-co笼内6Fe位的μ6(η2,ε4)和3Fe+1Mo位的μ4(η3,ε1)方式... 用乙烯为探针研究了固氮酶中N2的键合位。结果表明,乙烯不能与N2在固氮酶体系中相竞争。提出N2在固氮酶中的键合位很可能是蛋白键合FeMo-co笼内6Fe位的μ6(η2,ε4)和3Fe+1Mo位的μ4(η3,ε1)方式,而不是笼口2Fe位的μ2(η2)方式,在合成氨Fe催化剂中N2的络合方式可能是μ6(η3,ε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合位 固氮酶 合成氨 催化剂 配位方式
下载PDF
尿素装置高压氨泵故障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锡海 富雅美 陆兵权 《化肥工业》 CAS 2007年第1期45-48,共4页
阐述了尿素装置高压氨泵的结构及运行特点。针对该泵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处理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高压氨泵 故障 探讨
下载PDF
氨逃逸现场移动测试技术研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金武 《华电技术》 CAS 2016年第10期33-36,78,共4页
燃煤机组超净排放改造后,脱硝系统喷氨量整体增加,区域氨逃逸质量浓度增大。为进行基于氨逃逸浓度场的喷氨优化调整试验,需分区域实时测试氨逃逸质量浓度。结合大量测试经验,对M-NH3便携式氨逃逸分析仪现场测试中出现的光路校正、光谱... 燃煤机组超净排放改造后,脱硝系统喷氨量整体增加,区域氨逃逸质量浓度增大。为进行基于氨逃逸浓度场的喷氨优化调整试验,需分区域实时测试氨逃逸质量浓度。结合大量测试经验,对M-NH3便携式氨逃逸分析仪现场测试中出现的光路校正、光谱信号强度弱、过滤器堵塞、静电干扰、硫酸铵盐沉积、反射探杆及光学元件污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仪器维护措施,为提高氨逃逸测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系统 氨逃逸 便携式分析仪 光谱信号 反射探杆
下载PDF
4-(2,3-二氢-1H-1,3,2-苯并二唑硼烷)-苯甲醛的合成及在氨气检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田娣 卢继雷 +1 位作者 吴伟 张晓云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7-870,共4页
以4-甲酰苯硼酸与邻苯二胺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3个4-(2,3-二氢-1H-1,3,2-苯并二唑硼烷)-苯甲醛衍生物。其中,标题化合物与氨和脂肪族胺发生相互作用后,荧光发射强度增强,且最大发射峰红移至380 nm。将标题化合物沉淀在滤纸上制备检测试... 以4-甲酰苯硼酸与邻苯二胺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3个4-(2,3-二氢-1H-1,3,2-苯并二唑硼烷)-苯甲醛衍生物。其中,标题化合物与氨和脂肪族胺发生相互作用后,荧光发射强度增强,且最大发射峰红移至380 nm。将标题化合物沉淀在滤纸上制备检测试纸,试纸在紫外灯照射下不发光,润湿后暴露在氨气环境中可以发出肉眼可见的紫红色荧光,可用于快速检测氨气。经1HNMR、IR、UV表征手段证实了探针化合物与氨气和脂肪族胺间的相互作用为醛基与氨基间的弱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 3-二氢-1H-1 3 2-苯并二唑硼烷)-苯甲醛 氨气检测 荧光探针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藻红为荧光指示剂对氨敏感的多孔塑料光纤探头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增鸿 郭良洽 +3 位作者 吴伟钦 陈国南 陈曦 王小如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88-189,共2页
研究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双甲基丙烯酸四乙二醇酯和庚烷为聚合原料, 藻红为荧光指示剂对氨敏感的多孔塑料光纤探头, 同时探讨pH 及氨对其荧光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多孔塑料光纤 探头 荧光分光光度法
原文传递
多孔塑料光纤氨传感探头的制备与应用
13
作者 张国兰 郑向华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56-2460,共5页
基于交联共聚技术,以藻红为荧光指示剂,苯乙烯为聚合单体、双甲基丙烯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研制了苯乙烯聚合多孔塑料光纤,用于微量氨的传感分析。研究了荧光指示剂在共聚体中的固定技术,考察了传感探头在不同聚合交联度、惰性致... 基于交联共聚技术,以藻红为荧光指示剂,苯乙烯为聚合单体、双甲基丙烯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为交联剂,研制了苯乙烯聚合多孔塑料光纤,用于微量氨的传感分析。研究了荧光指示剂在共聚体中的固定技术,考察了传感探头在不同聚合交联度、惰性致孔剂、荧光指示剂浓度条件下对氨的响应性能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聚苯乙烯多孔塑料光纤探头透明、刚性、耐水和耐化学性能好,透光率为88%—92%,对氨的检测线性浓度范围为2×10^(-4)—9.1×10^(-3)mol/L,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多孔塑料光纤传感探头 荧光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