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tionic content effects of biodegradable amphoteric chitosan-based flocculants on the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被引量:8
1
作者 Zhen Yang Yabo Shang +8 位作者 Xin Huang Yichun Chen Yaobo Lu Aimin Chen Yuxiang Jiang Wei Gu Xiaozhi Qian Hu Yang Rongshi Che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378-1385,共8页
A series of biodegradable amphoteric chitosan-based flocculants (3-chloro-2-hydroxy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CTA) modified carboxymethyl chitosan, denoted as CMC-CTA) with different substitution degrees ... A series of biodegradable amphoteric chitosan-based flocculants (3-chloro-2-hydroxyprop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CTA) modified carboxymethyl chitosan, denoted as CMC-CTA) with different substitution degrees of CTA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e content of carboxymethyl groups in each CMC-CTA sample was kept almost constant. The solubility of the various flocculants showed that, higher cationic content of flocculants caused a better solubility. The flocculation experiments using kaolin suspension as synthetic water at the laboratory scale indicated that the substitution degree of CTA wa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ationic content, the flocculants were demonstrated better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and lower dosage requirement. Flocculation kinetics model of particles collisions combining zeta potential and turbidity measurements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ationic content of the flocculants on the flocculation propert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flocculation mechanism in detail. Furthermore,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using raw water from Zhenjiang part of Yangtze River at the pilot scale showed the similar effects to those at the laboratory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hoteric chitosan-based flocculants substitution degree of CTA flocculation kinetics and mechanism
原文传递
聚硅酸铝钛改性纤维素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2
作者 解凡 张浩 +1 位作者 王润楠 娄大伟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5-10,共6页
絮凝法以简便、廉价的优势在染料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将阳离子基团引入到絮凝剂中可以提高对染料的去除性能以加快絮体的沉降速度。采用阳离子醚化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TPAC)对纤维素进行改性得到两性纤维素(CMCCTA);... 絮凝法以简便、廉价的优势在染料废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将阳离子基团引入到絮凝剂中可以提高对染料的去除性能以加快絮体的沉降速度。采用阳离子醚化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TPAC)对纤维素进行改性得到两性纤维素(CMCCTA);以硅酸钠、硫酸铝、硫酸钛为原料与两性纤维素进行复合,制备了聚硅酸铝钛-两性纤维素复合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两性纤维素的最佳合成条件与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的最佳条件,对刚果红的去除率可达到95%。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其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性纤维素与聚硅酸成功复合。制备的两性絮凝剂具有环保高效的特点,金属离子与两性纤维素的引入,提高了絮凝效果,增强了聚硅酸盐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纤维素 聚硅酸 刚果红 染料废水 絮凝
下载PDF
两性木质素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高浓度乳化含油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冬 刘苏珍 +2 位作者 初婷婷 李海明 郭延柱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4-259,共6页
以预水解木质素为原料,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为阳离子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阴离子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半干法合成了两性木质素基絮凝剂(LMA),探讨了pH、KPS用量等条件对LMA接枝率的影响,并... 以预水解木质素为原料,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为阳离子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阴离子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半干法合成了两性木质素基絮凝剂(LMA),探讨了pH、KPS用量等条件对LMA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FT-IR、1H-NMR等技术对LM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固液比60%、pH3、KPS质量分数4%、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0h条件下制备的LMA效果最优,METAC的接枝率为181.11%,AMPS的接枝率为76.99%。LMA对高浓度乳化含油废水中乳化油具有优异的絮凝效果,废水中盐为2020mg/L时,LMA-15体积质量为150mg/L,乳化油去除率达99.1%,浊度去除率99.8%。与阳离子木质素絮凝剂相比,两性木质素基絮凝剂对高盐度含油废水表现出更好的絮凝效果和更好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两性絮凝剂 接枝共聚 乳化油废水
下载PDF
两性淀粉改性生物絮凝剂的优化及其去除制革废水中总氮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长青 赵阳 +2 位作者 杨秦欢 冉光雨 方春玉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6期1-6,11,共7页
随着我国制革工业快速发展,大量含氮制革废水也随之产生,因而制革废水中总氮处理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本文以制革废水中总氮清除率为考察指标,以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利用sm-A3两性淀粉对以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CZ1001)所... 随着我国制革工业快速发展,大量含氮制革废水也随之产生,因而制革废水中总氮处理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本文以制革废水中总氮清除率为考察指标,以硝酸铈铵作为引发剂,利用sm-A3两性淀粉对以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CZ1001)所产生物絮凝剂改性过程进行优化。在改性优化过程中,对两性淀粉用量、生物絮凝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和转速等因素进行单因素优化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两性淀粉为0.2 g/L(25 mL)、生物絮凝剂为2.5 g/L(25 mL)、引发剂为0.02 mol/L(1.75 mL)、第二阶段反应时间为7 min、反应温度为40℃、反应体系pH值为6.5和转速为270 r/min时,制革废水总氮清除率最高,达到75.22%,最终获得除氮率高的sm-A3型改性生物絮凝剂。本研究成果减轻了制革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影响,拓宽了制革废水的处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淀粉 生物絮凝剂 制革废水 总氮去除
下载PDF
两性聚丙烯酰胺对印染废水脱色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万涛 冯玲 +2 位作者 杜仕勇 吴杰 卢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9-41,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量,pH和絮凝剂分子形态对碱性品红、酸性红和分散染料的脱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两性聚丙烯酰胺的脱色机理,并对絮凝剂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性聚丙烯酰胺的脱色效果受pH值变化的影响较大,脱... 本文研究了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量,pH和絮凝剂分子形态对碱性品红、酸性红和分散染料的脱色效果的影响,探讨了两性聚丙烯酰胺的脱色机理,并对絮凝剂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性聚丙烯酰胺的脱色效果受pH值变化的影响较大,脱色范围宽,在等电点脱色效果最差,但仍然具有一定的脱色效果。IR谱图表明所用絮凝剂为两性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丙烯酰胺 等电点 絮凝剂 染料
下载PDF
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的合成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立华 吴俊 +1 位作者 李鑫 令玉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3-850,共8页
合成了一种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ACPF),采用元素分析、IR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对含Ni2+废水的处理效果,测定了微絮体的ζ电位,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考察了絮体的形貌和组成,初步探讨了螯合絮凝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合成了一种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ACPF),采用元素分析、IR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其对含Ni2+废水的处理效果,测定了微絮体的ζ电位,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考察了絮体的形貌和组成,初步探讨了螯合絮凝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ACPF中—CSS-与Ni2+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2∶1时,对Ni2+的去除率大于99.6%,残余Ni2+浓度远低于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1.0 mg.L-1;当—CSS-与Ni2+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1.92∶1时,用量对微絮体的ζ电位影响不大,大于1.92∶1时,ζ电位随用量增加而降低;分子链上所带正电荷能有效中和絮体上过剩负电荷,且利于在带负电的絮团间架桥,促进絮体的形成和生长;絮凝结果和能谱分析表明,—CSS-与Ni2+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生成螯合物.ACPF兼具良好的螯合和絮凝性能,适宜的pH值范围为4.2—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 三乙烯四胺 黄原酸化 螯合 絮凝
下载PDF
两性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的合成及絮凝性能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晓春 彭晓宏 +1 位作者 赵建青 徐美芸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6-599,611,共5页
用Michael加成反应对G4.0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分子进行了表面修饰改性。分别以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丙烯酸钠(S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端基改性剂,在N2气氛下50℃甲醇溶液中,反应投料比n... 用Michael加成反应对G4.0聚酰胺-胺(PAMAM)树状聚合物分子进行了表面修饰改性。分别以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丙烯酸钠(S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端基改性剂,在N2气氛下50℃甲醇溶液中,反应投料比n(PAMAM):n(DAC):n(SAA或AMPS)=1:16:16时,反应96h,合成出了两性聚酰胺-胺树状聚合物。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一定的絮凝性能,且与聚丙烯酰胺复配效果更好,最佳絮凝效果条件为:m(G4.0/DAC/AMPS):m(PAM)=1:4;投药量16mg/L;絮凝沉降时间20min;pH=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酰胺-胺 树状聚合物 絮凝效果
下载PDF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环 杨喻 +1 位作者 柳帅 王金翠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开发了一种对非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改性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PAM)絮凝剂的新方法。以硅藻土悬浮液为絮凝对象,考察了改性反应中影响APAM絮凝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无水乙酸与三甲胺、环氧氯丙烷合成季胺盐型阳离子剂的方法优于采用... 开发了一种对非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改性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PAM)絮凝剂的新方法。以硅藻土悬浮液为絮凝对象,考察了改性反应中影响APAM絮凝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无水乙酸与三甲胺、环氧氯丙烷合成季胺盐型阳离子剂的方法优于采用盐酸的方法;在10mL质量分数为10%、相对分子质量为3×106的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加入8mL浓度为2.6mol/L的阳离子剂,同时控制V(NaOH)∶V(NaClO)为0.44,改性得到的APAM絮凝性能最佳,在pH3~9的较宽范围内对硅藻土悬浮液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在pH为3、APAM加入量为1.8mg/L时,硅藻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丙烯酰胺 阳离子剂 改性 絮凝剂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低电荷密度的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絮凝机理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9
作者 冉千平 黄荣华 马俊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6-149,共4页
详细讨论了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P( AM- DM- MA)体系中 ,阴、阳离子基团相对含量以及絮凝剂加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阳离子基团含量为 10 mol%、阴离子基团为 2 mol%~ 4 mol%时絮凝性能最佳 ,且絮凝剂加量范围很宽。此外通过对... 详细讨论了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P( AM- DM- MA)体系中 ,阴、阳离子基团相对含量以及絮凝剂加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阳离子基团含量为 10 mol%、阴离子基团为 2 mol%~ 4 mol%时絮凝性能最佳 ,且絮凝剂加量范围很宽。此外通过对悬浮体系和絮凝剂本身的统计分析 ,认为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对硅藻土悬浮体系的絮凝是通过若干个高分子链“桥连”而形成粗大的絮体 ,并非一个高分子链连接几个悬浮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荷密度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絮凝机理 水处理剂 废水处理 性能
下载PDF
AM/DMDAAC/AA型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娜 李梦耀 +2 位作者 曾普 李云霞 温志忠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26-229,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为单体,用溶液共聚法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两性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及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2S2O8-NaHSO3(质量比1∶1)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引... 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AA)为单体,用溶液共聚法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两性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及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2S2O8-NaHSO3(质量比1∶1)氧化还原复合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为0.88%,单体用量为24.5%,聚合温度为55℃,溶液pH值为6,单体摩尔比为n(AM)∶n(DMDAAC)∶n(AA)=1∶0.3∶0.5,聚合时间为4 h,得到的产品综合性能最佳,且具有良好的絮凝脱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丙烯酰胺 制备 絮凝 脱色
下载PDF
淀粉基两性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的合成 被引量:23
11
作者 马希晨 吴星娥 曹亚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3-277,共5页
以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了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基团的两性高分子絮凝剂.最佳反应条件为:接枝物、甲醛与二甲胺的摩尔配比为1∶1.1∶1.5,接枝物浓度在2.5%,胺甲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h,阳... 以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了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基团的两性高分子絮凝剂.最佳反应条件为:接枝物、甲醛与二甲胺的摩尔配比为1∶1.1∶1.5,接枝物浓度在2.5%,胺甲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5h,阳离子度达50%以上;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1.4∶1,水解剂与接枝物的摩尔配比为1∶1,水解温度为65℃,水解时间3h,阴离子度达23%以上.产物对印染和造纸污水的浊度和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优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天然絮凝剂 高分子改性絮凝剂 淀粉 合成 阳离子度 水解度 MANNICH反应
下载PDF
两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万捷 赵彦生 温亚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3-39,共7页
本文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通过曼尼期(Mannich)反应合成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反应条件,探讨了原料配比及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等对产物胺化度的影响。研究了影响产物稳定性的因素和保持稳定性的方... 本文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通过曼尼期(Mannich)反应合成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反应条件,探讨了原料配比及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等对产物胺化度的影响。研究了影响产物稳定性的因素和保持稳定性的方法。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明确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用所得产品进行了部分应用试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 高聚物 合成
下载PDF
两性絮凝剂P(AM/AMPS/DMDAAC)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密峰 杨健茂 +1 位作者 石启增 张秀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共4页
以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共聚物,可用作两性絮凝剂。研究了单体物质的量比和质量分数、反应... 以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共聚物,可用作两性絮凝剂。研究了单体物质的量比和质量分数、反应温度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当n(AM)∶n(AMPS)∶n(DMDAAC)=8∶1∶1,单体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50℃时合成的聚合物热稳定性高,用于净化洗煤水、污泥脱水等都有良好的效果,与无机絮凝剂复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絮凝剂 洗煤水 污泥脱水
下载PDF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中卫 熊蓉春 魏刚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48,共4页
针对两性聚丙烯酰胺制备过程中极易发生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不相容问题,利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进行曼尼奇反应,再对其进行季胺化,制备了两性聚丙烯酰胺,发现碳酸二甲酯具有最好的季胺化效果。当聚丙烯酰胺、甲醛和二甲胺的反应物质的量比... 针对两性聚丙烯酰胺制备过程中极易发生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不相容问题,利用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进行曼尼奇反应,再对其进行季胺化,制备了两性聚丙烯酰胺,发现碳酸二甲酯具有最好的季胺化效果。当聚丙烯酰胺、甲醛和二甲胺的反应物质的量比为1∶1.1∶1.2,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h,最后用碳酸二甲酯季胺化,所得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曼尼奇反应
下载PDF
两性木素基絮凝剂LSDC的制备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千钧 詹怀宇 +1 位作者 陈礼辉 刘梦茹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5-248,共4页
以木素磺酸钙为原料,通过接枝、阳离子化制备两性木素基絮凝剂LSDC 对醛胺摩尔比、羟甲基化反应时间和温度、胺甲基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LSDC脱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及单因素实验,并将LSDC用于多种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中,实验... 以木素磺酸钙为原料,通过接枝、阳离子化制备两性木素基絮凝剂LSDC 对醛胺摩尔比、羟甲基化反应时间和温度、胺甲基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LSDC脱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及单因素实验,并将LSDC用于多种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中,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两性木素基絮凝剂对多种染料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絮凝剂 木素磺酸钙 制备
下载PDF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絮凝脱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彭晓宏 沈家瑞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7-270,共4页
将两性聚(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co-丙烯酰胺-co-丙烯酸)三元共聚物(APAM)用于生化污泥的絮凝脱水。试验结果表明:该类两性聚丙烯酰胺具有独特的絮凝脱水性能,且以丙烯酸质量摩尔浓度为15%的APAM性... 将两性聚(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co-丙烯酰胺-co-丙烯酸)三元共聚物(APAM)用于生化污泥的絮凝脱水。试验结果表明:该类两性聚丙烯酰胺具有独特的絮凝脱水性能,且以丙烯酸质量摩尔浓度为15%的APAM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两性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脱水性能
下载PDF
两性淀粉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彤 戴晓红 +1 位作者 韩薇 吴赞敏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3,共4页
以正磷酸盐为阴离子化剂,对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进行改性,制备阴阳离子比为0.5的两性淀粉,其最佳工艺为:磷酸盐与阳离子淀粉质量比为1.94~2.02.反应温度145~155℃,反应时间3~3.5 h。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 以正磷酸盐为阴离子化剂,对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进行改性,制备阴阳离子比为0.5的两性淀粉,其最佳工艺为:磷酸盐与阳离子淀粉质量比为1.94~2.02.反应温度145~155℃,反应时间3~3.5 h。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种两性淀粉仅使淀粉结构中的非晶态区发生改变,并未改变整体结晶结构,因此其生物降解性会同天然高分子淀粉一样可完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淀粉 絮凝剂 阴离子取代度
下载PDF
两性清水剂处理聚合物驱含油污水 被引量:14
18
作者 翟磊 王秀军 +2 位作者 靖波 檀国荣 张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2,共5页
聚合物驱含油污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残留聚合物,采用传统的阳离子型清水剂不佳,并产生大量黏性"油泥",对油田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两性清水剂QS-01。结果表明,QS-01的ρ(加药)为130mg/L以上时具有良好... 聚合物驱含油污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残留聚合物,采用传统的阳离子型清水剂不佳,并产生大量黏性"油泥",对油田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两性清水剂QS-01。结果表明,QS-01的ρ(加药)为130mg/L以上时具有良好的清水除油效果,处理后水体澄清透明,ρ(油)由5 000mg/L降至45mg/L以下;QS-01可处理温度范围较宽(50~80℃),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ρ(加药)为150mg/L条件下进行放大评价实验,处理后的污水ρ(油)为40mg/L,絮体呈松散状,有良好流动性。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两性清水剂可有效破坏油水界面双电层,降低油水界面膜强度,并与残留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大幅减弱,因而有望解决含聚污水处理中的"油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含聚污水 两性清水剂 絮凝 油泥
下载PDF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除浊性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刚 李嘉 +2 位作者 何宝菊 徐敏 常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37-4544,共8页
以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为母体,通过化学反应将二硫代羧基引入到其分子链中,制备出3种新型高分子絮凝剂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PEX),采用2种性质不同的高岭土配制的含浊水样作为考察对象,通过絮凝实验法研究PEX对水样中浊度的去... 以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为母体,通过化学反应将二硫代羧基引入到其分子链中,制备出3种新型高分子絮凝剂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PEX),采用2种性质不同的高岭土配制的含浊水样作为考察对象,通过絮凝实验法研究PEX对水样中浊度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3种PEX对不同性质含浊水样中浊度的去除性能具有一定的差异,浊度的最高去除率随着PEX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原浊的增加而略有升高.PEX为两性聚电解质,PEX-1、PEX-6、PEX-60溶液的等电点pH_(iep)分别为3.8、5.0、8.7;当体系初始pH值位于3种PEX各自等电点处,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可分别达到98.6%、96.6%、91.3%.含浊水样中共存Cu(Ⅱ)或Ni(Ⅱ)时,可明显提高浊度的去除效果.体系中余浊随着静置后Zeta电位绝对值的降低(升高)而减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絮凝剂 两性聚电解质 浊度 等电点 ZETA电位
下载PDF
两性淀粉絮凝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吕彤 韩薇 +2 位作者 吴赞敏 彭晓军 陈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利用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以正磷酸盐为阴离子化剂制备出R=0.5的两性淀粉,其最佳工艺为:m1/m2=1.94-2.02;T=145-155℃;t=3-3.5h。对其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此种两性淀粉仅使淀粉结构中的无定型区发生改变,并未改变整体结晶结构,... 利用高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以正磷酸盐为阴离子化剂制备出R=0.5的两性淀粉,其最佳工艺为:m1/m2=1.94-2.02;T=145-155℃;t=3-3.5h。对其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此种两性淀粉仅使淀粉结构中的无定型区发生改变,并未改变整体结晶结构,因此,其生物降解性同天然高分子淀粉一样,可完全降解且无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淀粉 絮凝剂 阴离子取代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