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中脘调节胃运动的神经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曲萌 陈幼楠 +2 位作者 杨丹妮 贺萌 林小娟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37-344,共8页
中脘穴是调节胃动力的常用穴,针刺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整理近15年参与针刺中脘调节胃运动的神经核团及相关通路相关研究发现:(1)针刺中脘双向调节胃运动的效应与针刺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其内在机制可能与神经反射调节、神经... 中脘穴是调节胃动力的常用穴,针刺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整理近15年参与针刺中脘调节胃运动的神经核团及相关通路相关研究发现:(1)针刺中脘双向调节胃运动的效应与针刺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其内在机制可能与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存在时效性差异有关。(2)杏仁核、海马是针刺中脘调节情绪和胃运动的共同响应核团。(3)针刺中脘可经辣椒素受体-Aδ与C纤维—脊髓、脊髓—交感神经、海马谷氨酸-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NR1、CeA(γ-氨基丁酸)-室旁核、室旁核(胃动素)—迷走神经有核复合体—迷走神经等神经机制调节胃运动;也可经DVC-NMDAR亚基NR1—外周NO等神经—内分泌途径调节胃运动。研究结果表明针刺中脘对胃运动的调节是多方面、多维度、多靶点的综合调控。今后的研究应规范实验针刺操作,优化实验方案,结合脑科学技术综合、整体、动态探究针刺效应机制,进一步揭示针灸疗法中近治作用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脘穴 胃动力 神经通路 迷走神经背核复合体 室旁核 杏仁核 海马
下载PDF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 被引量:2
2
作者 鲍民 周健 +3 位作者 赵萌 任杰 张尧 栾国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在治疗难治性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DBS治疗的4例难治性癫病人的临床资料,1例选择丘脑前核电刺激,3例选择杏仁核-海马复合体电刺激。分析DBS治疗难治性癫的术前评估...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在治疗难治性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DBS治疗的4例难治性癫病人的临床资料,1例选择丘脑前核电刺激,3例选择杏仁核-海马复合体电刺激。分析DBS治疗难治性癫的术前评估、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1-33个月,3例病人发作均减少50%以上,1例无效。结论对于不适合接受开颅切除性手术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病人,DBS治疗为安全而有效地治疗方式之一。靶点的选择主要依据癫癎样放电的部位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难治性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前核 杏仁核-海马复合体
下载PDF
选择性5-HT_(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增加6-羟多巴胺损毁大鼠杏仁基底外侧核的神经活动(英文)
3
作者 张巧俊 吴仲恒 +3 位作者 刘健 王涛 王爽 韩玲娜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9-269,共11页
本文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法,观察正常大鼠和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黑质致密部大鼠杏仁基底外侧核(basolateral nucleus,BL)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以及体循环给予选择性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对神经元电活动... 本文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法,观察正常大鼠和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黑质致密部大鼠杏仁基底外侧核(basolateral nucleus,BL)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以及体循环给予选择性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对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常大鼠BL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分别是(0.39±0.04)Hz和(0.83±0.16)Hz,6-OHDA损毁大鼠BL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分别是(0.32±0.04)Hz和(0.53±0.12)Hz,与正常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在正常大鼠,所有投射神经元呈现爆发式放电;94%的中间神经元为爆发式放电,6%为不规则放电。在6-OHDA损毁大鼠,85%的投射神经元呈现爆发式放电,15%为不规则放电;86%的中间神经元为爆发式放电,14%为不规则放电,与正常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别。静脉给予0.1mg/kg体重的WAY-100635不改变正常大鼠和6-OHDA损毁大鼠BL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放电频率。然而,0.5mg/kg体重的WAY-100635却显著降低正常大鼠BL投射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P<0.01),明显增加6-OHDA损毁大鼠BL投射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P<0.004)。高剂量WAY-100635不影响正常大鼠和6-OHDA损毁大鼠BL中间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结果表明,黑质多巴胺能损毁后内在和外在的传入调节BL神经元的活动,在正常大鼠和6-OHDA损毁大鼠5-HT1A受体调节投射神经元的活动,并且在6-OHDA损毁大鼠WAY-100635诱发投射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增加。结果提示,5-HT1A受体在帕金森病情感性症状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外侧杏仁核复合体 5-HT1A受体 WAY-100635 6-羟多巴胺 帕金森病 电生理学
下载PDF
大鼠岛叶皮质与迷走神经背核的直接通路──光镜和电镜研究
4
作者 王晓霞 程世斌 卢光启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8-131,T006,共5页
将WGA-HRP及3H-亮氨酸分别注入大鼠一侧岛叶皮质,光镜下可见顺行的HRP标记终支及3H-亮氨酸标记颗粒密集分布在两侧孤束核(Sol)及迷走神经背核(DMV)的周边部,以对称为主。在DMV内也发现有标记的终支。将... 将WGA-HRP及3H-亮氨酸分别注入大鼠一侧岛叶皮质,光镜下可见顺行的HRP标记终支及3H-亮氨酸标记颗粒密集分布在两侧孤束核(Sol)及迷走神经背核(DMV)的周边部,以对称为主。在DMV内也发现有标记的终支。将大鼠双侧岛叶毁损并用CB-HRP从其日壁逆行追踪,电镜下在DMV内及其与Sol的交界区可见溃变的终扣呈电子致密型溃变,溃变终扣可与标记细胞及标记树突形成突触联系。以上结果表明,岛叶皮质与DMV内胃运动神经元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纤维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路 岛叶皮质 迷走神经背核
下载PDF
哺乳动物成体神经元的再生:内、外环境因子的作用(英文)
5
作者 Christie D.FOWLER 汪作新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哺乳动物成体神经元的再生现象是最近三十年才被科学家们所认识并逐渐接受的。随着科研方法与实验技术的发展 ,在成年哺乳动物的一些特定脑区 ,比如海马齿状回 (Dentategyrusofthehippocampus)、室下区(Subventricularzone)和杏仁核 (Am... 哺乳动物成体神经元的再生现象是最近三十年才被科学家们所认识并逐渐接受的。随着科研方法与实验技术的发展 ,在成年哺乳动物的一些特定脑区 ,比如海马齿状回 (Dentategyrusofthehippocampus)、室下区(Subventricularzone)和杏仁核 (Amygdala)中发现了新生细胞。研究表明 ,内外环境因子可影响成体神经元的再生。具体表现在环境多样性、自主活动、有益社会交往、短日光照、化学刺激以及诸如 5 -羟色胺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增加 ,都会促进新生细胞的增生或存活。而负面社会交往及应激激素皮质酮对成体神经元的再生有抑制和降低作用。研究还表明 ,根据种和性别的差异 ,类脂醇激素对成体神经元的再生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成体神经元 再生 环境因子 细胞增生 海马齿状回 室下区 杏仁核
下载PDF
杏仁核复合体体积老龄化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家硕 樊菲菲 +1 位作者 薛雅卓 周志尊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710-713,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目前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慢性病之一,杏仁核复合体(AC)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AC体积的老龄化与AD发病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阐明AC与AD关系及其发病机制,为AD防控与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目前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慢性病之一,杏仁核复合体(AC)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AC体积的老龄化与AD发病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阐明AC与AD关系及其发病机制,为AD防控与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应用中国知网、PubMed及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以"杏仁核复合体""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为关键词,检索2014-01-01-2019-12-31相关文献。纳入标准:杏仁核复合体体积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杏仁核复合体体积老龄化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联系。剔除标准:综述类文献;研究资料缺失或质量较差。最终纳入21篇文献。结果表明,AD的重要神经病理表现之一为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大量丢失,进而造成脑功能的缺陷以及AC体积的老化。AC体积的老化萎缩常作为AD初期最灵敏的指标。提示AC与AD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为今后AD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复合体 老龄化 阿尔茨海默病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时伤害性杏仁核兴奋性突触增强的机制与杏仁核基底外侧核和臂旁核通路的关系
7
作者 王希希 盛晴宇 罗放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评价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时伤害性杏仁核兴奋性突触增强的机制与杏仁核基底外侧核和臂旁核通路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80~1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6):对照组(C组)和痛觉过敏组(H组)。H组颈部皮下... 目的评价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时伤害性杏仁核兴奋性突触增强的机制与杏仁核基底外侧核和臂旁核通路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80~1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6):对照组(C组)和痛觉过敏组(H组)。H组颈部皮下注射芬太尼60μg/kg(浓度为50μg/ml),共注射4次,每次给药间隔15 min,诱发大鼠痛觉过敏;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1.2 ml/kg)。分别于给予芬太尼前和给予芬太尼后6.5 h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然后处死大鼠,制备同时包含伤害性杏仁核和杏仁核基底外侧核及同时包含伤害性杏仁核和臂旁核投射区的脑片,采用双电极膜片钳技术,将刺激电极分别置于杏仁核基底外侧核或臂旁核投射区,记录电极置于伤害性杏仁核神经元,记录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抑制剂KN93(10μmol/L)灌流前后刺激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EPSCs)幅值。结果与给予芬太尼前比较,2组给予芬太尼后6.5 h时MWT降低,TWL缩短(P<0.01);与加入KN93前比较,H组加入KN93后杏仁核基底外侧核-伤害性杏仁核神经元和臂旁核-伤害性杏仁核神经元eEPSCs幅值降低(P<0.01);与C组比较,H组给予芬太尼后6.5 h时MWT升高,TWL延长,加入KN93前杏仁核基底外侧核-伤害性杏仁核神经元和臂旁核-伤害性杏仁核神经元eEPSCs幅值升高(P<0.01)。结论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时,伤害性杏仁核兴奋性突触增强既来源于杏仁核基底外侧核又来源于臂旁核传入,且CaMKⅡα对这两种来源的突触传递都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痛觉过敏 杏仁核 突触传递 基底外侧核 臂旁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