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dscape Design for Ecologically Livabl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被引量:2
1
作者 阎淑龙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年第8期1-4,共4页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ion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paper had analyzed that it had emphasized visual perception, plane design and grade while functionality, vertical space and applicability of residential envir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ion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paper had analyzed that it had emphasized visual perception, plane design and grade while functionality, vertical space and applicability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al landscapes were neglected. Landscapes in ecologically livable environment were characterized by pretty natural environment, safe and spacious activity place, gentle and harmonious communication space, heavy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and distinctive landscape feature. It had put forward design ideas for ecologically livable environment covering humanity, integrity, diversity and culture. The design thoughts were adjusting to local conditions, respecting the site, inheriting the spirit of place, conducting reasonable layout, rationally utilizing water,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plants community, creating comfortable activity place, highlighting theme, and manifesting culture. Ecological and livable concept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landscape design. It was regarded that green and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was the key for urban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each desig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G environment HUManITY Diversity culture SPIRIT of PLACE Water-loving Ecological effect
下载PDF
守本开新: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进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宝宝 席海容 王庆霞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4期1-19,共19页
立德树人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话语,可在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中获得对立德树人内涵的认识与实践的启发。立德树人回应“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之最终目的,遵循德育为首的学校教育基本特征,符合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应然要求。结合... 立德树人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话语,可在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中获得对立德树人内涵的认识与实践的启发。立德树人回应“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之最终目的,遵循德育为首的学校教育基本特征,符合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应然要求。结合新时代特征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当下任务,在于:培养能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有理想”的人,使其成为自信而坚定的实践者;培育学生的和谐品质与自主精神,使其成为可应对当下时代挑战的“有本领”的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合作精神,使其成为推动当前社会发展的“有担当”的人。基于系统视角探索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进路,在于:增强主体动能,融通“道”“德”提升教师育德本领;活化载体功用,立足“校本”高质量使用教材;坚守核心阵地,锚定“素养”提高课堂质量;优化育人环境,以“德”领航建设学校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师德 核心素养 德育环境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干细胞的趋电性迁移及机制
3
作者 韩芳 舒晴 +1 位作者 贾绍辉 田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84-4992,共9页
背景:随着对干细胞技术研究的深入,如何使其准确归巢成为临床应用中的一大难题。除药物和趋化因子等信号的诱导外,电场也被广泛应用于指导干细胞的定向迁移,并可增强其迁移速度和定向性。目的:旨在分析总结电场对干细胞迁移特性的影响,... 背景:随着对干细胞技术研究的深入,如何使其准确归巢成为临床应用中的一大难题。除药物和趋化因子等信号的诱导外,电场也被广泛应用于指导干细胞的定向迁移,并可增强其迁移速度和定向性。目的:旨在分析总结电场对干细胞迁移特性的影响,同时综述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截至2024年3月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stem cells,direct current electric field,pulsed electric field,migration,electric field device,mechanism”;中文检索词:“干细胞,直流电场,脉冲电场,迁移,电场装置,机制”。排除不能获取全文和与主题无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根据筛选要求共纳入58篇文献,包括中文文献15篇及英文文献43篇。文献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表皮干细胞、人胚胎干细胞和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在迁移装置中研究电场的不同参数对上述干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1)电场作为一种简单、无创且稳定的干预方式在指导干细胞定向迁移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2)不同类型的干细胞发生趋电性迁移的方向不同,同时大部分干细胞的迁移速度和定向性是随着电场强度增加而增加的;(3)不同的电场装置在观测干细胞迁移时的侧重点不同,可根据实验目的而择优选择相关装置;(4)不同干细胞趋电性迁移的机制不完全相同,多数干细胞迁移过程中有MAPK通路、ROCK活化以及PI3K功能的参与,同时还有其他蛋白质复合物与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该过程;(5)除电场参数不同之外,细胞本身的衰老情况和培养环境也会对趋电性迁移的结果产生影响。总而言之,电场作为一种影响干细胞迁移特性的重要信号,与其他新兴材料结合在组织工程应用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有望在指导干细胞归巢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骨组织再生和修复以及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系统以及肿瘤等疾病的研究取得更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电场 趋电性 迁移机制 归巢效应 物理因子 电场装置 细胞衰老 培养环境
下载PDF
组织面子文化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跨层“双刃”效应研究
4
作者 周秉 张苏串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70,共11页
作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重要文化符号,面子常被看作分析中国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导向的关键切入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已有相当多学者对面子的内涵及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然而现存文献多集中在个体面子观念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上。本文基于... 作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重要文化符号,面子常被看作分析中国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导向的关键切入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已有相当多学者对面子的内涵及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然而现存文献多集中在个体面子观念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上。本文基于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的多层线性模型指出,组织“挣面子”文化和“护面子”文化将分别对员工道德认同造成正向和负向的跨层影响,进而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产生“双刃”效应。因此,企业管理者正确看待面子文化,确保集体荣誉感不走样;重视员工道德教育,树立正向职场伦理价值观;灵活调整关系契约,降低员工非伦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文化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 道德认同 关系型心理契约 “双刃”效应
下载PDF
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5
作者 齐柯雯 吴慧颖 《护理学报》 2024年第10期8-12,共5页
目的探究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1—12月选取辽宁省沈阳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02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安全行为量表、患者安全... 目的探究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1—12月选取辽宁省沈阳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02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安全行为量表、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问卷、道德敏感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新入职护士安全行为总分为(55.95±4.54)分,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总分为(97.10±6.12)分,道德敏感性总分为(46.74±5.69)分。本组新入职护士安全行为总分与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总分、道德敏感性总分呈正相关(r=0.634、0.472,均P<0.001),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总分与道德敏感性总分呈正相关(r=0.564,P<0.001)。新入职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在道德敏感性与安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67.2%。结论新入职护士道德敏感性可通过加强对患者安全文化感知间接影响其安全行为。建议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及重视新入职护士的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敏感性,从而增强患者安全文化意识,规范安全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效应 道德敏感性 新入职护士 护士安全行为 患者安全文化
下载PDF
中原文化融入河南高校德育工作路径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达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66-68,73,共4页
中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但河南高校在利用中原文化资源、发挥育人实效方面,还存在中原文化普及教育不足、中原文化资源挖掘不够、中原文化育人方式创新不足、中原文化德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的问题。为此,要建立完善中原传统文化育... 中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但河南高校在利用中原文化资源、发挥育人实效方面,还存在中原文化普及教育不足、中原文化资源挖掘不够、中原文化育人方式创新不足、中原文化德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的问题。为此,要建立完善中原传统文化育人的工作体制机制,科学制定中原文化人才培养体系方案,将中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原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强中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有关中原文化的网络平台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高校德育 实效 路径
下载PDF
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助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真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4期185-188,共4页
文化自信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人民的精神寄托。通过对全环境立德树人助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立足于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内涵以及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教育意义。从大学生文化自信养成的教育角度出发,对全环境立... 文化自信是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人民的精神寄托。通过对全环境立德树人助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立足于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内涵以及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教育意义。从大学生文化自信养成的教育角度出发,对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路径进行构建,突出强调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应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作用、文化实践活动的载体作用与艰苦奋斗精神的引导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引导高校德育创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环境立德树人 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学校制度文化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三种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永刚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9,共10页
学校既是一种制度存在,也是一种文化存在,亦是一种制度文化的存在。学校道德教育是在制度文化架构和安排下的制度性活动。学校道德教育的持续、纵深开展和有效推进,有赖于学校制度文化的规范、支持和保障。学校制度文化与学生道德发展... 学校既是一种制度存在,也是一种文化存在,亦是一种制度文化的存在。学校道德教育是在制度文化架构和安排下的制度性活动。学校道德教育的持续、纵深开展和有效推进,有赖于学校制度文化的规范、支持和保障。学校制度文化与学生道德发展紧密相关。学生道德品质的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有机的体系,涵盖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认知发展机制、情感激励机制和实践活动机制的作用,并促使三者良性互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性的养成,推动学生道德发展,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跃升,服务于道德自由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制度文化 道德教育 道德成长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优化育人环境,构建校园文化体系——以兵团红色文化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徐飞 韩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9期158-162,共5页
该文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兵团红色文化为背景,对校园文化的构建与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传... 该文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兵团红色文化为背景,对校园文化的构建与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等重要性。其次根据育人环境对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等。旨在通过优化育人环境、构建校园文化体系,从而使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 体系构建 兵团红色文化 爱国主义精神 思想道德素质
下载PDF
北京大学图书馆大钊阅览室革命文化教育功效初探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清文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4,共6页
用好革命文献,发挥革命文化教育功效,既是高校图书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北京大学图书馆着力加强大钊阅览室的建设,推进革命文化教育融入日常、化为平常、抓在经常,促进党建工... 用好革命文献,发挥革命文化教育功效,既是高校图书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北京大学图书馆着力加强大钊阅览室的建设,推进革命文化教育融入日常、化为平常、抓在经常,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有效提升革命文化教育功效。文章尝试对北京大学图书馆大钊阅览室提升革命文化教育功效的实践探索进行初步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钊阅览室 革命文献 革命文化教育 立德树人 教育功效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在医德医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11
作者 马亚男 方菶泙 李春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7期190-194,共5页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传承的民族文化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行为和观念内涵,是医德医风建设中的宝贵文化财富。考虑到医德医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医德医风建设的思想性和文化性,该文提出将优秀传统...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传承的民族文化精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行为和观念内涵,是医德医风建设中的宝贵文化财富。考虑到医德医风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医德医风建设的思想性和文化性,该文提出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医德医风建设中的观点。在具体的研究中,首先明确了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及当前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优秀传统文化对医德医风建设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回归实践,提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作用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医疗机构开展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医德医风建设提供相关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医德医风 医务工作者 作用 文化创新 道德熏陶
下载PDF
隐性德育视角下高校外语有效课堂环境指标体系的评估与构建
12
作者 潘蓉 《中国轻工教育》 2023年第6期60-70,共11页
隐性德育功能在外语课程中主要体现在语言知识传授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它能对学生的意识、言行、思想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代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外语教学目标不再囿于外语沟通能力培养,而是更着力于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职业... 隐性德育功能在外语课程中主要体现在语言知识传授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它能对学生的意识、言行、思想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代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外语教学目标不再囿于外语沟通能力培养,而是更着力于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职业操守。聚焦外语课堂中的隐性德育功能要素,结合外语教学活动的实际调研与相关考察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外语有效课堂环境指标并构建课堂环境指标体系,为外语课程建设与德育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德育 文化自信 有效课堂环境
下载PDF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7
13
作者 杜晶波 谷海玲 张宝刚 《高等建筑教育》 2001年第4期61-63,共3页
网络生活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调查的基础上 ,对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如何抓住新机遇、利用新手段、应对新问题进行了思考 。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网络意识 大学生 调查分析 德育工作 德育环境
下载PDF
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及聚集效应分析(四)——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牛冲槐 王燕妮 杨春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甚至是决定性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同样要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分析文化环境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教育、科技、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四个维度探究了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 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甚至是决定性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同样要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分析文化环境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教育、科技、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四个维度探究了文化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与提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人才 文化环境 聚集效应
下载PDF
刺参苗种越冬期水环境因子变化及对刺参急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邢殿楼 李强 +1 位作者 曲健凤 李华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16,共5页
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越冬期室内正常池和发病池的水环境因子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池和发病池水环境中总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发病池明显高于正常池。并进行了水环境因子变化对... 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越冬期室内正常池和发病池的水环境因子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池和发病池水环境中总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发病池明显高于正常池。并进行了水环境因子变化对刺参急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1.0±1.0)℃、pH 8.0±0.2条件下,氨氮(NH3-N)对刺参幼参(3 cm左右)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09 mg/L、3.29 mg/L和1.75 mg/L;水温为(13.0±0.5)℃,刺参幼参96 h能够耐受的pH范围为7~9,能耐受的盐度范围为1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苗种培育 水环境 水质指标 急性效应 越冬
下载PDF
文化养成视野中的学校德育策略——以文化养成教育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葛茂林 齐引敬 +2 位作者 李娟 胡利敏 康小莉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6-101,共6页
贯彻文化养成原则,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教师的德育水平,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设计人生的能力,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的有机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贯彻文化养成原则,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教师的德育水平,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设计人生的能力,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的有机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以文化养成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培养优良社会公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养成 德育 主体人格 实效性
下载PDF
校园文化对高校德育实效的促进作用及其实现措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冬香 李二英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从研究校园文化与德育的关系入手,重点分析了校园文化的教化、导向和辐射作用对德育实效的促进,结合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提出应采取多方面措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高校德育实效。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德育 实效 教化 导向 辐射
下载PDF
从糯稻品种的多样并存看侗族传统文化的生态适应成效 被引量:11
18
作者 崔海洋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4-79,共6页
贵州省双江黎平县双江乡黄岗村是一个偏远的侗族山寨,正因为所属区位偏僻,所以侗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相对完好的传承。笔者在该地做田野调查时发现他们种植的糯稻品种琳琅满目,考虑到这个小山村的耕地总共才1500多亩,这样多的糯稻... 贵州省双江黎平县双江乡黄岗村是一个偏远的侗族山寨,正因为所属区位偏僻,所以侗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到了相对完好的传承。笔者在该地做田野调查时发现他们种植的糯稻品种琳琅满目,考虑到这个小山村的耕地总共才1500多亩,这样多的糯稻品种多样并存,在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中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自然成了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为此,笔者根据近年来生态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糯稻种植文化对资源短缺的补救能力角度探讨了糯稻品种多样并存的适应成效,并希望这一探讨能够得到推广,应用到其他民族文化中,以便准确的评估其生态适应水平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生态环境 成效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英梅 朱红 《辽宁高职学报》 2006年第4期69-70,共2页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效性,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改革 实效性
下载PDF
生态宜居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被引量:13
20
作者 阎淑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057-18059,共3页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了居住区环境景观中存在的概念与形式难以完美融合,重视觉感受、轻视功能性,注重平面设计、忽视垂直空间,强调"档次"、忽视适用性等问题。将生态宜居的环境景观特征总结为自然秀美的自然环境,安全宽敞的...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了居住区环境景观中存在的概念与形式难以完美融合,重视觉感受、轻视功能性,注重平面设计、忽视垂直空间,强调"档次"、忽视适用性等问题。将生态宜居的环境景观特征总结为自然秀美的自然环境,安全宽敞的活动场地,亲切和谐的交往空间,浓厚的文化特色,鲜明的景观特色。提出人本性、整体性、多样性、文化性的生态宜居环境的设计思想,提出因地制宜,尊重场地,继承场所精神,合理布局,合理利用水体,塑造和谐的植物群落,创造舒适的活动场地,突出主题,体现文化性的设计思路,将生态、宜居的理念渗透到景观设计中,认为以绿色、生态为主线的景观设计是城市环境改造的关键,也是每一个设计师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人本 多样性 文化性 场所精神 亲水 生态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