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val of anaerobic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in a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reactor 被引量:3
1
作者 Xiaojing Dong Weili Zhou Shengbing 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745-1753,共9页
The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 in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effluent are generally of great amount and are poorly biodegradable. Focusing on the biodegradation of anaerobic SMP, the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 The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 in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effluent are generally of great amount and are poorly biodegradable. Focusing on the biodegradation of anaerobic SMP, the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BAC)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anaerobic system.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wo identical lab-scale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reactors. The high strength organics were degraded in the first UASB reactor (UASB1) and the second UASB (UASB2, i.e., BAC) functioned as a polishing step to remove SMP produced in UASB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0% of the SMP could be removed before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was saturated. After the saturation, the SMP removal decreased to 60% on the average. Analysis of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revealed that the main role of SMP removal in BAC reactor was biodegradation. A strain of SMP-degrading bacteria, which was found highly similar to Klebsiella sp., was isolated, enriched and inoculated back to the BAC reactor. When the influent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was 10,000 mg/L and the organic loading rate achieved 10 kg COD/(m 3 ·day), the effluent from the BAC reactor could meet the discharge standard without further treatment. Anaerobic BAC reactor inoculated with the isolated Klebsiella wa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cheap and easy technical treatment approach for the removal of SMP in the treatment of easily-degradable wastewater with COD lower than 10,0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erobic treatment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bacterial isolation BIODEGRADATION
原文传递
厌氧污泥体系脱氢酶活性表征细菌数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唐宁 柴立元 +3 位作者 闵小波 庄明龙 袁林 王昊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硫化钠作还原剂,甲苯为提取溶剂,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污泥脱氢酶活性,探讨了脱氢酶活性与细菌数对数(lgABN)的相关性,并建立了脱氢酶活性表征细菌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lgABN为7.5~12范围内,脱氢酶表征的污泥活性与细... 以硫化钠作还原剂,甲苯为提取溶剂,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污泥脱氢酶活性,探讨了脱氢酶活性与细菌数对数(lgABN)的相关性,并建立了脱氢酶活性表征细菌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lgABN为7.5~12范围内,脱氢酶表征的污泥活性与细菌数对数(lgABN)呈明显线性相关,从理论上分析了其惟一线性相关性;在细菌数的对数达到7.5~12的对数期、稳定期与衰亡期,脱氢酶活性换算成对应细菌数所绘制的曲线与细菌生长曲线有明显拟合;在有重金属离子存在的污泥体系中,脱氢酶活性可用来作为评价重金属离子的毒性指标;从而脱氢酶活性可取代细菌计数表征污泥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酶活性 厌氧污泥 表征细菌数 相关性
下载PDF
污泥厌氧发酵工艺的产氢效能与细菌种群特征
3
作者 杨雪 万春黎 +2 位作者 杜茂安 李观元 万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讨产氢效能与微生物种群间的关系,为产氢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经碱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种典型的pH条件(酸性5.0、中性7.0、碱性11.0),研究剩余污泥发酵产氢量、底物降解情况以及产氢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 目的探讨产氢效能与微生物种群间的关系,为产氢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经碱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种典型的pH条件(酸性5.0、中性7.0、碱性11.0),研究剩余污泥发酵产氢量、底物降解情况以及产氢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演替规律.结果碱性条件下的产氢量最大可以达到14.4 mL/g.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显示出,碱性条件下典型的产氢菌属主要有Clostridium sp.、Enterococcus durans、Eubacterium sp..结论碱性条件下的产氢可能主要与蛋白质的降解关系最密切,同时Eubacterium sp.只在碱性发酵装置中存在,推断是导致产氢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厌氧发酵 产氢 细菌种群 碱性
下载PDF
畜禽养殖厌氧消化液净化剂的制备及净化效果
4
作者 黄婧 肖艳春 陈彪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27,共5页
文章利用活性炭作为微生物载体,应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将汉堡硝化杆菌(Nitrobacter hamburg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和排硫硫杆菌(Thiobacilus thiopar... 文章利用活性炭作为微生物载体,应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将汉堡硝化杆菌(Nitrobacter hamburgens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和排硫硫杆菌(Thiobacilus thioparus)等微生物菌株与煤质活性炭进行吸附制备畜禽养殖厌氧消化液净化剂。将制得的100 g净化剂投入到10 L养殖场厌氧污水中,处理3.5 d后,测得CODcr和BOD5的降解率分别为86.9%和84.1%,SS,NH3-N,总磷的技术指标分别为160.0 mg·L-1,70.0 mg·L-1,6.80 mg·L-1,通过该方法制得的净化剂对厌氧消化液CODcr,BOD5具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该净化剂为厌氧消化液的深度处理又提供一种新的解决办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微生物菌株 净化剂 厌氧消化液
下载PDF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微生物数量及其分布
5
作者 赵宇华 许君意 +1 位作者 陈美慈 徐向阳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4,共4页
采用Hungate厌氧技术和MPN法,研究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含五氯酚(PCP)废水的微生物数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PCP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经一段时间后各功能群细菌逐渐被驯化,并有效地降解含PC... 采用Hungate厌氧技术和MPN法,研究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含五氯酚(PCP)废水的微生物数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PCP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经一段时间后各功能群细菌逐渐被驯化,并有效地降解含PCP废水.电镜检测表明活性污泥以颗粒状为主,其功能群细菌以杆状菌和丝状菌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 厌氧污泥床 细菌数量 活性污泥 颗粒化
下载PDF
克隆文库方法分析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细菌群落结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滨 赵志瑞 +4 位作者 马斌 张树军 刘新春 王晓辉 白志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9-164,179,共7页
为了认识低基质浓度污水厌氧氨氧化(ANAMMOX)脱氮过程的生物学机制,为ANAMMOX脱氮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构建细菌16S rDNA(约1 500 bp)克隆文库和浮霉菌特有16S rDNA(约830 bp)克隆文库对ANAMMOX脱氮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细菌群落... 为了认识低基质浓度污水厌氧氨氧化(ANAMMOX)脱氮过程的生物学机制,为ANAMMOX脱氮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构建细菌16S rDNA(约1 500 bp)克隆文库和浮霉菌特有16S rDNA(约830 bp)克隆文库对ANAMMOX脱氮反应器中活性污泥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从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到160个克隆子,共31个分类单元(OTU),与GenBank数据库比对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中的细菌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Candidate division OP10、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未知菌,其中,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优势菌群,分别占41.9%和34.2%。在浮霉菌特有16S rDNA克隆文库的40个克隆子中,34个克隆子属于CandidatusKuenenia属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它们是ANAMMOX脱氮过程的主要功能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活性污泥 16S rDNA克隆文库 细菌群落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厌氧氨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煜 吕萍 +2 位作者 徐慧 秦玉 王亚博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85-94,共10页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技术作为可以实现高效脱氮的一种工艺,近些年广受大家关注。作为废水处理的升级技术,厌氧氨氧化细菌(anaero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nAOB)是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核心菌种,其生长... 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技术作为可以实现高效脱氮的一种工艺,近些年广受大家关注。作为废水处理的升级技术,厌氧氨氧化细菌(anaero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nAOB)是厌氧氨氧化技术的核心菌种,其生长的最适温度(30~35℃)远高于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水温,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投入使用。为了使厌氧氨氧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低温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工艺的进展,无机物及有机物等对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影响以及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应用进展进行系统的论述;重点提出了通过优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改变启动条件、投加有机物或无机物,从而缩短在低温条件下反应器的启动时间以及强化AnAOB的富集。以期为低温下高氨氮废水的工程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厌氧氨氧化细菌活性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低温控制
下载PDF
脱氮除磷功能菌泥强化低溶解氧ACF-BAF工艺处理猪场沼液效能及微生物种群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思强 信欣 +5 位作者 朱羽蒙 叶芝祥 羊依金 郑启莲 罗竣怀 刘嘉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97-2407,共11页
猪场沼液是一种高氨氮低C/N比废水,传统工艺处理时启动时间长、运行管理不便、能耗高、总氮难去除且除磷效果差。本研究以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的滤料,接种特定的脱... 猪场沼液是一种高氨氮低C/N比废水,传统工艺处理时启动时间长、运行管理不便、能耗高、总氮难去除且除磷效果差。本研究以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作为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的滤料,接种特定的脱氮除磷菌泥,在低溶解氧(DO=(0.6±0.1)mg·L^(-1))条件下,通过改变进水NH_(4)^(+)-N质量浓度的方式在100 d内成功启动了处理猪场沼液的生物强化ACF-BAF,对其微生物种群组成和功能菌群活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脱氮除磷的机理。结果表明,ACF-BAF启动成功后的NH_(4)^(+)-N、TN、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03%、51.87%、52.58%和77.11%,其对氮、磷的去除负荷分别为0.1430 kg·(m^(3)·d)^(-1)和0.0093 kg·(m^(3)·d)^(-1),均显著高于传统工艺及部分新型工艺。其中NH_(4)^(+)-N、TP和COD的去除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TN的去除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处理猪场沼液的ACF-BAF反应系统中存在的与脱氮除磷功能相关菌属有Candidatus_Brocadia(2.22%)、反硝化菌norank_f__NS9_marine_group(4.02%)、Acinetobacter(8.34%)和除磷菌Micropruina(6.09%),norank_f__PHOS-HE36(2.36%)。ACF-BAF系统中脱氮过程以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途径为主,除磷过程主要为微生物聚磷。将ACF-BAF工艺应用于实际猪场沼液处理,可快速启动并实现高效同步脱氮除磷,节约后续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沼液 活性炭纤维(ACF) 曝气生物滤池(BAF) 生物强化 同步脱氮除磷 微生物种群
原文传递
好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2
9
作者 梁荣国 朱勇强 《上海造纸》 2007年第1期62-66,共5页
制浆造纸废水是工业废水中的重要污染源。本文介绍近些年来制浆造纸行业在好氧微生物法和厌氧微生物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方面所采取的工艺和所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的发展。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好氧微生物法 厌氧微生物法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