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sphorus Recovery as Struvite from the Supernatant of Anaerobic Diges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1
作者 Gang Xue Yanan Liu Yanqun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1期14-19,共6页
Phosphorus is an irreplaceable and depletable element. Furthermore, it has an almost one-way circulation on earth, so it is necessary to close the phosphorus cycle loop. Phosphorus could be recovered as struvite, whic... Phosphorus is an irreplaceable and depletable element. Furthermore, it has an almost one-way circulation on earth, so it is necessary to close the phosphorus cycle loop. Phosphorus could be recovered as struvite, which is a good slow-released fertilizer for agriculture. The supernatant of anaerobic digestion used to treat sludge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s one main source from which phosphorus can be recovered. Studies have proven that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digester supematant is a feasible choice to preserve phosphorus rock technically and economically. A modified "PHOSNIX" P-recovery process was applied under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 9.0 pH value and a 1.8 mg: P ratio with the influent of the centrate coming from the sludge centrifuge of the Songjia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Shanghai. More than 80% influent phosphorus was recovered as struvite. Crystal products with good purity and low heavy metal content were gained. The largest crystal had a length of up to 0.26 mm. It was found in our study that the reaction time did no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rystal growth. Therefor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 for crystal growth should be examined in future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us recovery STRUVITE supernatant anaerobic diges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下载PDF
The performance of a combined nitritation–anammox reactor treating anaerobic digestion supernatant under various C/N ratios 被引量:5
2
作者 Jian Zhao Jiane Zuo +1 位作者 Jia Lin Peng L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07-214,共8页
A combined nitritation–anammox reactor was developed to treat the digestion supernatant under various C/N ratios.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for heterotroph to utilize the refractory organics, the reactor presented rela... A combined nitritation–anammox reactor was developed to treat the digestion supernatant under various C/N ratios.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for heterotroph to utilize the refractory organics, the reactor presented relatively stable performance with increasing supernatant addition. Nevertheles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supernatant would accumulate during the long-term operation and thus weakened the activity and shock resistance of microbes,which further led to the gradual decrease of reactor performance after 92 days' operation.Under this circumstance, supernatant with volatile fatty acids(VFAs) residuals was further introduced into the reactor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combined nitritation–anammox process with VFA addition. With the appearance of VFAs, the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gradually restored and the reactor finally achieved stable and efficient performance with C/N ratio of 0.35. The VFA residuals within 150 mg/L in the supernatant served as the extra electron donors and stimulated the heterotrophic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which was vital for the enhancement of reactor. The nitrogen removal rate and total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0.49 kg N/(m^3·day) and 88.8% after 140 days' operation, respectively. The combined nitritation–anammox reactor was proved suitable to treat digestion superna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nitritation–anammox anaerobic digestion supernatant C/N ratios Volatile fatty acids
原文传递
C/P比与磷回收对生物营养物去除系统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郝晓地 戴吉 +1 位作者 胡沅胜 曹亚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98-3103,共6页
以生物营养物去除系统——BCFS工艺为基础,考察了不同C/P(COD/P)和厌氧上清液侧流比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源充足时,TP去除率稳定在87%左右,能够保证较低的出水TP(≤0.8 mg.L-1).当进水COD/P降低到24以下时,TP去除率迅速降... 以生物营养物去除系统——BCFS工艺为基础,考察了不同C/P(COD/P)和厌氧上清液侧流比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源充足时,TP去除率稳定在87%左右,能够保证较低的出水TP(≤0.8 mg.L-1).当进水COD/P降低到24以下时,TP去除率迅速降至62%,出水TP升至5 mg.L-1以上.在此进水水质下,以厌氧池上清液侧流方式辅以化学磷回收;当侧流比增加至30%时,出水TP浓度降低至1 mg.L-1以下;相应的磷回收量为进水TP负荷的54%.因此,化学磷回收具有辅助生物除磷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FS工艺 COD/P 侧流比 厌氧上清液 化学磷回收 聚磷菌(PAOs、DPB)
下载PDF
磷酸铵镁和磷酸钙法处理厌氧上清液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谭婧 张涛 +2 位作者 梁睿 丁丽丽 任洪强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40-144,共5页
比较了Mg∶P和Ca∶P物质的量之比、pH及碳酸盐碱度对磷酸铵镁(MAP)和羟基磷灰石(HAP)结晶法去除厌氧出水中磷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X)。结果表明,在磷酸盐浓度为63mg/L、pH为7.4的条件下,MAP法的除磷率最高能达... 比较了Mg∶P和Ca∶P物质的量之比、pH及碳酸盐碱度对磷酸铵镁(MAP)和羟基磷灰石(HAP)结晶法去除厌氧出水中磷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X)。结果表明,在磷酸盐浓度为63mg/L、pH为7.4的条件下,MAP法的除磷率最高能达47.9%,HAP法除磷率最高达40%。当pH升高到8.5~9.0,MAP法除磷率可达95%,出水pH小于8.0;为达到相同去除率,HAP法的pH需升高到9.5~10.0,其出水的pH为8.0~8.5。MAP法除磷更易得到较高纯度的晶体产物,且CO32-对MAP晶体的纯度无明显影响,而HAP法除磷所得的产物中含有非晶态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上清液 结晶反应 磷酸铵镁(MAP) 羟基磷灰石(HAP) 除磷效率
下载PDF
采用数学模拟评价生物营养物去除工艺的除磷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郝晓地 戴吉 M.C.M.van Loosdrecht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4,共5页
磷的去除与回收可以结合生物营养物的去除一并实施,通过收集厌氧池富磷上清液形成鸟粪石(MAP)沉淀的方式予以实现,这同时也可提高生物除磷效果或降低生物除磷所需的最低C/P值。为此,一种考虑了磷回收的新型生物营养物去除(BNR)工艺——... 磷的去除与回收可以结合生物营养物的去除一并实施,通过收集厌氧池富磷上清液形成鸟粪石(MAP)沉淀的方式予以实现,这同时也可提高生物除磷效果或降低生物除磷所需的最低C/P值。为此,一种考虑了磷回收的新型生物营养物去除(BNR)工艺———BCFS(在荷兰研发并应用。然而,有关磷回收以及它对生物除磷效果影响方面的信息在运行实践中仍不够清晰。采用数学模拟技术,结合代尔夫特(TUD)生物除磷代谢模型与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对不同运行参数下的磷回收以及它对系统工况的影响做了评价。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存在着最佳的上清液侧流比,当侧流比大于此值时将增大磷的回收成本,而且除磷效果也将受到影响;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1 mgP/L)的情况下,生物除磷所需进水COD/P(可生物降解COD)最小值可由20降低到10,此时的磷回收率为36%。动态进水(变流量或负荷)模拟试验表明,其对厌氧池上清液中磷的富集略有影响,但进行磷回收时并不影响系统出水的磷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R 厌氧池上清液 模型 磷回收 分离液 鸟粪石
下载PDF
单级自养脱氮SBR处理消化污泥上清液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董良飞 David Salzgeber +2 位作者 Hansmedi Siegrist 魏永 王利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96-99,共4页
在瑞士联邦供水、废水处理及水资源保护研究所(Eawag)一个容积为400L的SBR中,对富含氨氮的消化污泥上清液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自养脱氮(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SBR反应器中实现了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在脱氮能力... 在瑞士联邦供水、废水处理及水资源保护研究所(Eawag)一个容积为400L的SBR中,对富含氨氮的消化污泥上清液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自养脱氮(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SBR反应器中实现了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在脱氮能力为680gN/(m3·d)及水力停留时间<1d的情况下,该反应器对氮的去除率>90%。试验结果还表明,该工艺可通过检测和控制电导率、pH或亚硝酸盐等参数达到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自养脱氮 消化污泥上清液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排出厌氧富磷污水生物化学除磷脱氮ERP-SBR系统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吉芳英 罗固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1,共5页
ERP-SBR工艺采用循环污泥技术借助化学方法固定厌氧富磷污水中的磷酸盐,将排除活性污泥的传统生物除磷模式变为排除富磷污水,消除了生物除磷脱氮过程中控制污泥龄时存在的矛盾,使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可以在较长污泥龄条件下获得优异的同时... ERP-SBR工艺采用循环污泥技术借助化学方法固定厌氧富磷污水中的磷酸盐,将排除活性污泥的传统生物除磷模式变为排除富磷污水,消除了生物除磷脱氮过程中控制污泥龄时存在的矛盾,使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可以在较长污泥龄条件下获得优异的同时除磷脱氮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SRT为50~80d、进水TN为28.6~58.3mg/L、TP=5.5~13.25mg/L时,ERP-SBR处理出水COD≤34mg/L、TN≤6.02mg/L、PO43-≤0.23mg/L,富磷污水化学固磷所需药剂用量为传统化学除磷法的5%,所得化学污泥含磷量为12~15%,可实现磷资源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化学除磷 厌氧 SBR系统 生物除磷脱氮 污泥龄 TN ERP 水生物 磷资源
下载PDF
PN/A-颗粒污泥工艺处理热水解污泥消化液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丹 韩晓宇 +4 位作者 张树军 黄京 焦佳童 毛华兴 卢紫欣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08-5116,共9页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一体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及絮体污泥的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PN/A)脱氮处理系统,通过运行参数优化调控实现了热水解污泥消化液的高效脱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菌(AnAOB)生物膜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控制高...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一体式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及絮体污泥的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PN/A)脱氮处理系统,通过运行参数优化调控实现了热水解污泥消化液的高效脱氮.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菌(AnAOB)生物膜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控制高游离氨(FA)(>20mg/L)和限制曝气(DO≤0.2mg/L)等运行条件,能够快速构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亚硝酸盐积累率可达85%以上,脱氮负荷达到0.60kgN/(m^(3)·d).稀释后的热水解污泥消化液仍对AnAOB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反应器总氮负荷降至0.20kgN/(m^(3)·d)以下;但系统内AnAOB丰度总体呈增加趋势,说明AnAOB的增殖未受到完全抑制.系统内混合污泥的平均中位径由53μm缓慢增长至109μm.定量PCR数据及高通量分析显示,该处理系统富集了较高纯度的AnAOB,最大丰度占比可达8.06%,其优势菌属为Kuenenia菌属.此外,在第93运行周期下Kuenenia菌属在颗粒污泥的丰度占比大于AOB,为5.26%;絮体污泥中具有亚硝化效果的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的丰度占比为1.64%,大于AnAOB.这展现了AOB和AnAOB丰度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颗粒污泥 序批式反应器 热水解污泥消化液
下载PDF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工艺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陆敏博 王世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63-1168,共6页
设计了一种由铁碳合金和钝态不锈钢作为电化学腐蚀两极系统的铁接触除磷反应器,首次尝试将铁接触除磷技术用于厌氧富磷上清液的处理。通过对模拟富磷上清液除磷效果的测定与分析,详细探讨了铁接触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曝气... 设计了一种由铁碳合金和钝态不锈钢作为电化学腐蚀两极系统的铁接触除磷反应器,首次尝试将铁接触除磷技术用于厌氧富磷上清液的处理。通过对模拟富磷上清液除磷效果的测定与分析,详细探讨了铁接触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曝气方式宜为间歇曝气,且最优曝气/停歇时间为60min/30min;在进水总磷浓度为30~50mg/L范围内,随着磷浓度的升高,总磷去除率随之下降;而随着曝气强度、pH值的升高及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总磷去除率随之升高;随着水温的升高,总磷去除率有波动,水温为27℃时,总磷去除率最大。将铁接触除磷工艺运用到侧流除磷方法中,最终可使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富磷上清液 铁接触除磷技术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鸟粪石沉淀法处理污泥热解上清液及其循环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光明 王航瑶 +2 位作者 刘毓粲 李雪梅 王伟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00-604,共5页
使用鸟粪石沉淀法回收污泥热解-厌氧消化后上清液中的氮、磷元素,生成的沉淀采用热解方式脱氮,再回用于污泥热解上清液的处理,从而降低药耗成本,实现循环。实验结果表明,热解物料上清液中生成鸟粪石的最适反应时间为30 min,p H为9. 0,投... 使用鸟粪石沉淀法回收污泥热解-厌氧消化后上清液中的氮、磷元素,生成的沉淀采用热解方式脱氮,再回用于污泥热解上清液的处理,从而降低药耗成本,实现循环。实验结果表明,热解物料上清液中生成鸟粪石的最适反应时间为30 min,p H为9. 0,投药Mg/N/P比例(摩尔比)为1. 5∶1∶1;氮、磷回收率分别可达85. 6%及97. 3%。通过4 h、5oC·min^(-1)升温速率的煅烧过程,可脱除生成沉淀物中92. 2%的NH+4-N。在最适煅烧、处理条件下,外加少量药剂补充,鸟粪石可多次回用。根据计算,循环29次后无需另行投加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 污泥热解上清液 回用 煅烧
下载PDF
从污水/污泥、动物粪尿中回收磷:技术与政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晓地 宋鑫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01-106,115,共7页
磷危机出现令地球人不安,因为没了磷便意味着人类食物即刻断档.为此,目前以欧盟为先导的国家率先开发许多从污水/污泥、动物粪尿中回收磷的技术并用于工程实践.这些磷回收工艺着手于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富磷液相环节,主要集中于生物... 磷危机出现令地球人不安,因为没了磷便意味着人类食物即刻断档.为此,目前以欧盟为先导的国家率先开发许多从污水/污泥、动物粪尿中回收磷的技术并用于工程实践.这些磷回收工艺着手于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富磷液相环节,主要集中于生物除磷工艺的厌氧区污泥上清液和消化污泥分离液.同时,动物粪尿及养殖废水亦是富磷之地,可采用类似污水/污泥磷回收方法予以回收.详细介绍各磷回收工艺特点及磷回收效果,同时,对欧盟有关磷回收的最新政策——《欧盟肥料管理提案》也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回收 厌氧上清液 污泥消化液 动物粪尿 回收工艺 管理政策
下载PDF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污泥性质与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敏博 王世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92-1596,共5页
利用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技术,对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污泥进行了成分与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经陈化作用后其主要成分为FePO4、FeO(OH)和Ca3(PO4)2,各组分的相对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7.01%、65.52%和7.47%。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沉淀... 利用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技术,对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污泥进行了成分与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污泥经陈化作用后其主要成分为FePO4、FeO(OH)和Ca3(PO4)2,各组分的相对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7.01%、65.52%和7.47%。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沉淀6-8 h后总铁浓度&lt;3 mg/L。分析了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提出可将污泥直接用作农肥或土壤改良材料,也可通过高温灼烧、焦硫酸钾溶解、过滤等过程将其分离为铁矿(Fe2O3·nH2O)和磷矿(FePO4和Ca3(PO4)2)后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富磷上清液 铁接触除磷技术 污泥资源化
下载PDF
鸟粪石工艺处理高氨氮禽畜粪便厌氧消化液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钟 卢成洪 +2 位作者 牛冬杰 潘朝智 黄慧 《能源与节能》 2012年第10期61-64,共4页
鸟粪石工艺处理高氨氮含量禽畜粪便厌氧消化废水可以实现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以鸡粪厌氧消化后的高氨氮废液为研究对象,以MgCl2.6H2O和K2HPO4.3H2O为沉淀剂,研究了利用鸟粪石工艺去除鸡粪厌氧消化液中氨氮含量的可行性以及确... 鸟粪石工艺处理高氨氮含量禽畜粪便厌氧消化废水可以实现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以鸡粪厌氧消化后的高氨氮废液为研究对象,以MgCl2.6H2O和K2HPO4.3H2O为沉淀剂,研究了利用鸟粪石工艺去除鸡粪厌氧消化液中氨氮含量的可行性以及确定反应的最佳pH。通过控制药品的添加量,使得厌氧消化液中总氮:溶解磷:Mg2+=1.15:1:1(摩尔比)时,初始pH值8.5,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其去除率达69%左右,为禽畜粪便厌氧消化液氨氮去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禽畜粪便厌氧消化液 鸟粪石工艺 PH
下载PDF
厌氧消化液不同投加方式对AOA-SBR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李夕耀 彭永臻 +2 位作者 何岳兰 马斌 赵骥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6-752,共7页
为研究厌氧消化液的不同投加方式对AOA-SBR(厌氧/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温度为20.0℃、生活污水与厌氧消化液体积比为24∶1、污泥中AOB(氨氧化菌)所占比例为7.34%条件下,考察了不投加、厌氧阶段开始一次性投加、... 为研究厌氧消化液的不同投加方式对AOA-SBR(厌氧/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在温度为20.0℃、生活污水与厌氧消化液体积比为24∶1、污泥中AOB(氨氧化菌)所占比例为7.34%条件下,考察了不投加、厌氧阶段开始一次性投加、好氧阶段开始一次性投加和好氧阶段分次投加等6种厌氧消化液投加方式(分别记为SBR-a、SBR-b、SBR-c、SBR-d、SBR-e、SBR-f)下AOA-SBR系统中SCODCr(溶解性化学需氧量)、PO43--P、NH4+-N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厌氧消化液的投加方式对SCODCr的去除基本没有影响,但厌氧消化液的投加使系统中PLR(PO43--P进水容积负荷)提高了104.88%,导致除SBR-a外各试验组出水ρ(PO43--P)均大于2.0 mg/L,为AOA-SBR处理生活污水与厌氧消化液联合废水的主要限制因素.SBR-b^SBR-f的SNPR(比亚硝酸盐生成速率)均高于SBR-a,表明厌氧消化液的添加有助于稳定污水短程硝化.研究显示,厌氧开始阶段一次投加厌氧消化液(SBR-b)对系统脱氮效果影响最小,为最佳进水方式,此时SAUR(比氨氧化速率)为0.168 0 g/(g·d),SNPR(比亚硝酸盐产生速率)为0.136 3 g/(g·d),SND(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率为2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上清液 实际生活污水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 序批式反应器
下载PDF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效果预测模型
15
作者 陆敏博 王世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0-353,共4页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各因素间关系复杂,单一的数学模型难于准确模拟.建立了灰色BP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结合了进水总磷浓度、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pH值、水温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可准确预测不同工...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各因素间关系复杂,单一的数学模型难于准确模拟.建立了灰色BP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结合了进水总磷浓度、曝气强度、水力停留时间、pH值、水温等5个主要影响因素,可准确预测不同工况下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效果.通过组合预测模型计算可知:随着进水总磷浓度和pH值的升高,总磷去除率随之下降;而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大和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总磷去除率随之升高;随着水温的升高,总磷去除率有波动,水温为27℃时,总磷去除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磷上清液 铁接触除磷 灰色BP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诱导HAP结晶的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厌氧上清液中磷的回收 被引量:4
16
作者 代洪亮 吕锡武 高琪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0-1026,共7页
以方解石为晶种,采用诱导羟基磷酸钙(HAP)结晶的方式在气曝式结晶反应柱内回收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厌氧沉淀池上清液中的磷,系统考察了预处理曝气量及曝气时间、Ca/P摩尔比、反应时间、曝气强度、晶种粒径和投加量对磷回收效率的影响.优... 以方解石为晶种,采用诱导羟基磷酸钙(HAP)结晶的方式在气曝式结晶反应柱内回收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厌氧沉淀池上清液中的磷,系统考察了预处理曝气量及曝气时间、Ca/P摩尔比、反应时间、曝气强度、晶种粒径和投加量对磷回收效率的影响.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晶种粒径为100~150目、晶种投加量为30 g/L、n(Ca)/n(P)为2.5、反应时间为35 min时,系统磷回收率可达68.82%,微晶产率下降到21.32%.通过30 d连续动态进水对装置稳定性能的考察发现,磷的平均回收率维持在73.43%.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结晶产物表征,表明磷主要以HAP及其前驱物形态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回收 厌氧上清液 诱导结晶 羟基磷酸钙
下载PDF
SBR侧流除磷工艺低成本化学除磷及磷回收潜能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闵智 甘民 +1 位作者 左宁 吉芳英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以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反应器,SBR)侧流除磷工艺为基础,以厌氧释磷液的富磷污水侧流化学除磷过程为研究对象,围绕磷资源回收,探索低成本化学除磷方法.结果表明,富磷污水化学除磷过程可以缓解碳酸盐对除磷药剂的竞争.当侧流化... 以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反应器,SBR)侧流除磷工艺为基础,以厌氧释磷液的富磷污水侧流化学除磷过程为研究对象,围绕磷资源回收,探索低成本化学除磷方法.结果表明,富磷污水化学除磷过程可以缓解碳酸盐对除磷药剂的竞争.当侧流化学除磷池以ρ(P)=3~5 mg/L作为出水磷质量浓度控制目标时,单位药剂(CaO/mg)除磷量为0.6~0.2 mg;除磷药剂的用量为城市污水直接化学除磷系统的7.7%~8.4%;处理单位体积(1 m3)ρ(P)=50 mg/L的富磷污水时,可以得到0.27 kg含磷率为17%的化学污泥.SBR侧流除磷工艺可以回收污水中65%的磷,当提高SBR运行周期n和充水比λ时,磷的回收率有望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序批式反应器 侧流除磷 磷回收 厌氧富磷污水 化学除磷
下载PDF
不同C/P下低耗EBPR的脱氮除磷及侧流磷回收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颖 俞小军 +1 位作者 蔡雨麒 马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4-160,共7页
采用厌氧交替好氧(A/O)模式下运行的SBR反应器,考察低耗(DO=1.0 mg/L)条件下不同进水m(COD)/m(P)(记作C/P)对主流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及其相应的厌氧磷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厌氧交替好氧(A/O)模式下运行的SBR反应器,考察低耗(DO=1.0 mg/L)条件下不同进水m(COD)/m(P)(记作C/P)对主流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及其相应的厌氧磷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P浓度保持不变,C/P逐步降低(C/P=400/8、350/8、300/8)时,系统厌氧末期释磷量随进水碳源浓度的降低而逐步减小,相应的侧流磷回收率从61.5%降至45.3%,而磷去除率和出水磷达标率分别从96.7%和93.3%降至87.7%和30.0%,说明侧流系统的磷回收率和主流系统的除磷效率均受进水碳源浓度的影响,期间,NH_(4)^(+)-N去除性能一直良好,TN去除率变化不大。继续降低C/P至400/12,在NH_(4)^(+)-N去除性能不受影响而TN去除率提升3.8%的同时,主流EBPR系统的除磷率和出水磷达标率分别上升至97.4%和69.2%,相应的厌氧磷回收率达62.6%,说明影响主流系统除磷性能及侧流系统磷回收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进水碳源浓度和磷源浓度,而与C/P关系不大。研究还发现,前3个实验阶段的污泥胞内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P)含量都有缓慢降低的趋势,最后1阶段呈上升趋势,这与污泥吸磷性能的趋势相一致,在整个实验阶段污泥沉降性能则始终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流磷回收 厌氧上清液 低耗 强化生物除磷
下载PDF
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磷的去除效果与机制研究——基于离子交换与改性水滑石吸附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瑜玲 严晗璐 +2 位作者 王丽 陈诚 陈求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
以磷酸铁污泥厌氧消化液为研究对象,选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IRA402-Cl)、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OWEX66)和改性水滑石开展磷酸根去除试验,探索3种材料在富铁富磷溶液中去除磷酸根的效果与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由于DOWEX66树脂具有... 以磷酸铁污泥厌氧消化液为研究对象,选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IRA402-Cl)、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OWEX66)和改性水滑石开展磷酸根去除试验,探索3种材料在富铁富磷溶液中去除磷酸根的效果与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由于DOWEX66树脂具有与磷酸根(H2PO4^-)结合力较强的叔胺官能团,相同固液比(3.0 g/L)条件下DOWEX66树脂除磷效率(33.3%)优于IRA402-Cl树脂(14.2%)。(2)固定床动态吸附试验结果显示DOWEX66树脂对磷酸根的吸附穿透点约在5个柱床体积处,表示其在富铁溶液中除磷能力有限且缓冲溶液体系更有利于树脂与磷酸根的离子交换过程。(3)300℃煅烧的水滑石在模拟溶液中表现出优良的磷去除能力,在投加量为2.0 g/L时磷去除率达到最高,且具有较好的铁磷分离效果,可作为污泥厌氧消化液中磷元素回收的潜力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 污泥厌氧消化液 离子交换树脂 改性水滑石 磷回收
下载PDF
废水流化床结晶除磷工况优化及效能稳定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钰泽 张守彬 +4 位作者 杨焱明 于希明 邱立平 吕莹 马国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87-2195,共9页
采用流化床结晶除磷反应器处理模拟A2/O工艺厌氧池富磷上清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关键影响因子的最优工况为初始pH 10,Mg/P=1∶1.2,HRT30 min,此时除磷率可达90%.进而开展流化床反应器除磷效能稳定性研究,发现最优工况下反应器前期除... 采用流化床结晶除磷反应器处理模拟A2/O工艺厌氧池富磷上清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关键影响因子的最优工况为初始pH 10,Mg/P=1∶1.2,HRT30 min,此时除磷率可达90%.进而开展流化床反应器除磷效能稳定性研究,发现最优工况下反应器前期除磷率较高,最高至97.6%,但反应第3 d后流化床反应器内出现混合液浑浊、结晶上浮、除磷率下降的情况.进一步对比了HRT为30 min及60 min时反应器结晶除磷效能稳定性,结果表明,HRT的延长有助于除磷稳定性的提高,当HRT为60 min时,反应器运行第4 d,整体除磷率仍大于96%,剩余磷浓度稳定在2.1 mg·L-1左右,反应器内结晶稳定且饱满,上清液清澈,出水水质好;XRD、SEM-EDS分析结果表明,当HRT为30 min和60 min时结晶产物均为磷酸铵镁,但HRT60 min时晶体结构更明显、体积较大、分布更均匀,产量较高,有利于磷结晶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除磷 流化床反应器 厌氧池上清液 工况优化 效能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