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嘉鱼河段河床演变特性分析
1
作者 朱子园 陈静 毛武蓉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7期24-28,45,共6页
嘉鱼河段是长江中游典型的碍航河段之一,需重点关注河床演变特性。根据1970~2021年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全面分析了该河段的冲淤、岸线、河床形态、洲滩深槽等变化,研究该河段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及2006年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以来河床演... 嘉鱼河段是长江中游典型的碍航河段之一,需重点关注河床演变特性。根据1970~2021年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全面分析了该河段的冲淤、岸线、河床形态、洲滩深槽等变化,研究该河段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及2006年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以来河床演变特性。结果表明: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该河段岸线基本稳定,河床冲刷部位主要在枯水河槽;近些年断面形态逐渐趋于稳定,岸线变化不大;河段内洲滩平面位置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仅在复兴洲尾部左缘、燕窝镇对面江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江心洲;深槽平面位置较为稳定。研究成果可为该河段防洪调度、河道治理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冲淤变化 水沙条件 长江中游 三峡水库 嘉鱼河段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刷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全喜 董炳江 +1 位作者 袁晶 朱玲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0-661,共12页
三峡及其上游干支流梯级水库建成运用后,大坝下游“清水下泄”引起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发生长时间、长距离的冲刷。2001-2021年期间宜昌至长江口已累计冲刷了50.3亿m^(3),需厘清河道冲刷对河势、防洪、航运等方面产生影响。分析表明:三峡... 三峡及其上游干支流梯级水库建成运用后,大坝下游“清水下泄”引起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发生长时间、长距离的冲刷。2001-2021年期间宜昌至长江口已累计冲刷了50.3亿m^(3),需厘清河道冲刷对河势、防洪、航运等方面产生影响。分析表明: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下游河势总体稳定,弯道段出现切滩撇弯、汊道段出现塞支强干等现象;河道槽蓄量的持续增加,进一步增大了河道调蓄和行洪能力,但水流顶冲点的变化和近岸河床的冲刷下切,使得河道崩岸频发,并影响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在河道冲刷、河势控制与航道工程综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航道条件总体得到改善,但河道不均衡冲刷使得坝下游砂卵石河段出现“坡陡流急”,沙质河段出现洲滩散乱、航槽移位等现象,影响航道条件;同流量下枯水位呈下降态势,逢极枯年份影响长江中下游用水安全;江湖关系发生新变化,“三口”分流道由原淤积转为冲刷,两湖湖区水位不同程度的降低,枯水位出现时间有所提前,不利于湖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三峡工程实施枯水期补水调度和“压咸潮”调度以及长江口北支淤积减缓,对于遏制长江口咸潮入侵有利,入海泥沙显著减少引起长江口近岸河床冲刷,影响沿岸码头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中下游 水沙变化 河道冲淤 河势变化 防洪安全 江湖关系
下载PDF
软体排护底在南京八卦洲右汊进口段治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青 王茂枚 +2 位作者 徐慧 周玲霞 蔡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3-119,共7页
八卦洲右汊进口段实施了系混凝土软体排全断面护底工程。但由于八卦洲右汊是主汊,水深流急、地形变化复杂,进行河床全断面整体铺排施工难度大。为明晰软体排在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多次采集工程区水下地形数据,通过多... 八卦洲右汊进口段实施了系混凝土软体排全断面护底工程。但由于八卦洲右汊是主汊,水深流急、地形变化复杂,进行河床全断面整体铺排施工难度大。为明晰软体排在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多次采集工程区水下地形数据,通过多波束效果图检测软体排铺排质量,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不同时期工程区河床变化,更好地掌握工程整治与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完工后工程区河床由以冲刷为主转为以淤积为主,最大淤积幅度可达7.87 m,工程阻止了进口断面进一步扩大;2020年特大洪水后,工程区河床整体淤积量和淤积面积持续增加,淤积面积占比由66.6%上升至83.9%,淤积量由41.4万m^(3)上升至54.5万m^(3);全断面软体排护底工程运行稳定,发挥了工程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排 全断面铺排 长江南京河段 八卦洲右汊进口段 冲淤分析
下载PDF
截污箱涵系统水力冲淤可行性试验研究
4
作者 涂向阳 徐琛琛 +2 位作者 林平 吴门伍 卢陈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85,共5页
分析截流式合流制、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的适应性和优缺点,为论证广州某城市截污箱涵系统设置水力冲淤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截污箱涵沿线淤积物厚度测量、样本取样、泥沙组分和淤积成因分析。建立截污箱涵水力冲淤物理模型,合理模... 分析截流式合流制、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的适应性和优缺点,为论证广州某城市截污箱涵系统设置水力冲淤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展截污箱涵沿线淤积物厚度测量、样本取样、泥沙组分和淤积成因分析。建立截污箱涵水力冲淤物理模型,合理模拟水力冲洗设施边界条件和淤积物,测量截污箱涵不同泄流条件下的水动力参数,论证利用水力冲洗设施调蓄旱季、初小雨污水,实施“突然开闸、接力冲淤”辅助清淤措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截污箱涵蓄水闸高度仅1.0 m,水力坡降0.10%,冲淤蓄水量有限,箱涵沿线清水动床物理模型试验成果表明:截污箱涵内部蓄水冲淤水沙动力条件不足,水力冲淤效果相对较差,建议取消该箱涵系统中尚未安装的水力冲洗设施,推荐采用“人工+机械”清淤方案。应根据截污箱涵工程特点,制定具有适应性、经济性的防淤、减淤和清淤对策,研究提出的为防淤和清淤策略可为类似截污箱涵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污箱涵 水力冲淤 动床模型试验 清淤对策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地面沉降对河道泄洪能力影响分析
5
作者 陈晓成 陶宇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安徽省阜阳市地面沉降中心处阜阳闸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河流动力学理论,推求河道泄洪能力与断面冲淤因子关系式,分析历年冲淤因子变化曲线与地面沉降变化曲线之间因果关系和相关性,进一步剖析在多年平均来水量及来沙量没有显著变化... 以安徽省阜阳市地面沉降中心处阜阳闸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河流动力学理论,推求河道泄洪能力与断面冲淤因子关系式,分析历年冲淤因子变化曲线与地面沉降变化曲线之间因果关系和相关性,进一步剖析在多年平均来水量及来沙量没有显著变化情况下,断面冲淤因子逐年减少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地面沉降的持续河道泄洪能力逐年减少,同等泄洪流量下河道水位逐年偏高,并依据历史水文资料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为阜阳城市防洪安全和颍河洪水科学调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河道泄洪能力 冲淤因子 分析 水文站
下载PDF
泉州湾泥沙运移与冲淤变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朝新 刘焱光 +3 位作者 刘振夏 胡泽建 边淑华 刁少波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4,共9页
运用"粒径趋势分析"方法研究泉州湾泥沙净输运趋势,借助210Pb测年法测定湾内北水道的沉积速率,并通过海图对比计算海湾冲淤变化。结果表明,泉州湾总体处于淤积之中,但湾内冲淤分布不平衡:北水道淤积程度重,其中上游是湾内的... 运用"粒径趋势分析"方法研究泉州湾泥沙净输运趋势,借助210Pb测年法测定湾内北水道的沉积速率,并通过海图对比计算海湾冲淤变化。结果表明,泉州湾总体处于淤积之中,但湾内冲淤分布不平衡:北水道淤积程度重,其中上游是湾内的现代沉积中心;南水道是泥沙输运出湾的主通道,局部略微侵蚀。湾内涨、落潮流路的平面分异和地形条件的制约是北水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强劲的落潮流以及径流是南水道成为泥沙输运主通道的主要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趋势分析 泉州湾 泥沙运移 冲淤变化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桩西至黄河海港海域冲淤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冯秀丽 王园君 +2 位作者 黄明全 陈之贺 董卫卫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17,共6页
针对目前胜利油田海堤防护工程有27.7 km 的临海海堤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历史资料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实测资料推算,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桩西至黄河海港海域25 a,50 a 一遇渡流共同作用下冲淤变化,得出研究区海域冲淤演化特征... 针对目前胜利油田海堤防护工程有27.7 km 的临海海堤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历史资料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实测资料推算,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桩西至黄河海港海域25 a,50 a 一遇渡流共同作用下冲淤变化,得出研究区海域冲淤演化特征。为该海岸段海岸防护工程加固方案的设计、施工以及工程的灾害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西 黄河海港 数值模拟 波流共同作用 冲淤演化
下载PDF
厦门大嶝码头拟建区海域的沉积环境 被引量:3
8
作者 蔡锋 陈峰 +1 位作者 罗维芳 王树宏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72-179,共8页
本交通过对大嶝码头拟建区沉积环境的详细研究,对比其几年来表层沉积物的变化状况,建立三维粒度参数图象,并结合柱状沉积物的参数演化,建立了该区域新近年代沉积环境演化模式。通过岸、滩的实地考察,采用海图对比分析,计算出拟建... 本交通过对大嶝码头拟建区沉积环境的详细研究,对比其几年来表层沉积物的变化状况,建立三维粒度参数图象,并结合柱状沉积物的参数演化,建立了该区域新近年代沉积环境演化模式。通过岸、滩的实地考察,采用海图对比分析,计算出拟建区岸滩宽度、高程的变化,并对其原因、泥沙运移规律进行探讨,计算出其年淤积强度,为该项工程建成后的防护问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冲淤变化 厦门 福建 海域 码头拟建区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前缘桩106至黄河海港岸段海底地形冲淤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建立 丁继胜 +2 位作者 仲德林 雷宁 蒲高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9-545,共7页
1976年黄河改道从水清沟入海后,黄河三角洲前沿桩106至黄河海港岸段的海底地形遭受强烈侵蚀,岸滩不断蚀退。黄河三角洲强侵蚀岸段岸线监测资料与历史资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该区最大侵蚀深度达7.5 m,其强侵蚀区中心位置经历... 1976年黄河改道从水清沟入海后,黄河三角洲前沿桩106至黄河海港岸段的海底地形遭受强烈侵蚀,岸滩不断蚀退。黄河三角洲强侵蚀岸段岸线监测资料与历史资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该区最大侵蚀深度达7.5 m,其强侵蚀区中心位置经历了由西北向东南移动的过程,范围不断缩小,目前局部地区已发生淤积现象。种种迹象表明,从冲淤并存和以侵蚀为主向冲淤平衡过渡的现象还将长期进行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水下岸坡 海底地形 冲淤变化
下载PDF
基于GIS长江口北港河段冲淤变化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艳姣 张鹰 陈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3-226,共4页
利用GIS技术,建立长江口北港1973~2003年间不同时期的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通过叠合分析不同时期的水下地形图,得到长江口北港不同时段相对的河床冲淤分布图.分析了长江口北港30年来河道的冲淤变化和演变情况,并... 利用GIS技术,建立长江口北港1973~2003年间不同时期的水下数字高程模型,以此作为基础资料,通过叠合分析不同时期的水下地形图,得到长江口北港不同时段相对的河床冲淤分布图.分析了长江口北港30年来河道的冲淤变化和演变情况,并计算了河道泥沙冲淤量.结果表明,GIS技术是研究河床演变规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可视化方法;北港河段在1973~2003年问整体呈冲刷之势,泥沙冲刷量为1.58亿m^3,平均每年冲刷0.05亿mz^3;北港河床航道稳定性较差,受南、北港分汉口演变的影响,北港河床逐渐演变.洪水在北港河槽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港 冲淤变化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岸滩演变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一梅 虞娟 罗健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1期44-46,49,共4页
利用多时相遥感动态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研究岸线遥感数据获取方法及其精度。在GIS支持下应用地理信息图谱方法 ,结合闽江竹岐至淮安河段的地质、地貌、水文泥沙、整治工程等信息 ,对闽江竹岐至淮安河段岸滩形态、演变过程以... 利用多时相遥感动态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研究岸线遥感数据获取方法及其精度。在GIS支持下应用地理信息图谱方法 ,结合闽江竹岐至淮安河段的地质、地貌、水文泥沙、整治工程等信息 ,对闽江竹岐至淮安河段岸滩形态、演变过程以及整治建筑物影响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 ,用陆地卫星TM影像获取河流岸线数据平均误差在 6m左右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岸线图谱能很好地反映出河流岸滩变化过程 ,以及丁坝坝田的冲淤状态 ,据此可以获取河道演变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滩演变 遥感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冲淤 闽江
下载PDF
惠安核电厂取排水口工程海区冲淤演变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洪波 吴以喜 杨华 《水道港口》 2004年第3期159-162,170,共5页
通过对惠安核电厂取排水口工程海区水文、泥沙及历年地形资料的分析,对该海区的泥沙来源、运移规律以及海床的演变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冲淤分析 泉州湾 海床稳定
下载PDF
青铜峡水库排沙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鲁俊 周丽艳 +1 位作者 张厚军 廖晓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1,共3页
对青铜峡水库运用方式及排沙历史进行了回顾,计算了不同排沙方式下排沙期内水库下游河道的冲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青铜峡水库排沙对下游河道的淤积影响不大,主要是在青铜峡—石嘴山河段造成短暂的淤积。
关键词 冲淤变化 下游河道 排沙 青铜峡水库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初期库区航道条件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肖毅 杨胜发 +1 位作者 王涛 李文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2-99,138,共9页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长江干支流水利枢纽陆续投入运行,入库沙量大幅减少,导致库区航道条件变化与论证阶段成果有一定差异。基于2008年以来库区航道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常年回水区与变动回水区航道条件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常年...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长江干支流水利枢纽陆续投入运行,入库沙量大幅减少,导致库区航道条件变化与论证阶段成果有一定差异。基于2008年以来库区航道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常年回水区与变动回水区航道条件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常年回水区局部河段的细沙淤积对主航道尺度侵蚀程度需要密切关注;变动回水区消落期部分河段卵石输移及暂时性淤积将引起航道航深不足,期间天然河道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流态将对通航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条件 泥沙冲淤 消落期水流变化 三峡库区
下载PDF
30a来伶仃洋海岸线变迁及海底冲淤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姚才华 吴自银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55,共12页
采用Kriging网格化等方法,构建了伶仃洋1990年和2008年2期海底地形四维时空模型,结合210Pb测年,分虎门区、淇澳岛区、伶仃洋浅滩区、伶仃航道区和铜鼓航道周边区等5个亚区定量分析了1975年以来伶仃洋海岸线变迁和海底冲淤时空变化。30a... 采用Kriging网格化等方法,构建了伶仃洋1990年和2008年2期海底地形四维时空模型,结合210Pb测年,分虎门区、淇澳岛区、伶仃洋浅滩区、伶仃航道区和铜鼓航道周边区等5个亚区定量分析了1975年以来伶仃洋海岸线变迁和海底冲淤时空变化。30a来,全区陆地面积增加216.0km2,水域面积减少84.6km2,滩涂面积减少131.4km2,水域容积减少19 783.7×104 m3,年均淤积量达到477.4×104 m3,河口整体处于不断淤浅萎缩中。5个亚区的年冲淤量分别为-236.6×104,135.3×104,663.7×104,-452.7×104和367.7×104 m3;平均冲淤速率分别为-4.46,0.93,1.27,-5.49和2.93cm/a。虎门区和伶仃航道区总体水深加深,其他区域水深变浅,铜鼓航道周边淤积最为严重。虎门区水深加深主因是自然冲刷和人工采砂,伶仃航道水深加深是人工清淤的结果,铜鼓航道为新开挖的人工航道。受人工疏浚抛泥影响,各航道两侧水深明显变浅,其他区域水深变化系三角洲自然演变结果。随着伶仃洋两岸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已成为该区海底地形地貌演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伶仃洋 海底地形 DTM 冲淤变化 海岸线变迁 人为因素
下载PDF
苏通大桥主塔墩基础冲刷防护工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程生 高正荣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7,共5页
根据苏通大桥主塔墩基础冲刷防护工程区内的实测地形资料,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结果表明,南主墩冲刷防护工程于2005年8月25日后总体趋于稳定;北主墩冲刷防护工程于2005年10月16日后总体趋于稳定,且冲刷防护工程达到了预期的保护... 根据苏通大桥主塔墩基础冲刷防护工程区内的实测地形资料,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结果表明,南主墩冲刷防护工程于2005年8月25日后总体趋于稳定;北主墩冲刷防护工程于2005年10月16日后总体趋于稳定,且冲刷防护工程达到了预期的保护主塔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塔墩基础 冲刷防护工程 数字高程模型 冲淤分析 稳定性 苏通大桥
下载PDF
黄河冲淤特性“相对清水冲刷、相对浑水淤积”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志勇 李文学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8-91,共4页
本文回顾总结了以往对黄河干支流河道冲淤特性的研究情况 ,利用所提出的冲淤临界流量与含沙量的关系与渭河下游、黄河下游进行了对比。以此为基础 ,勾画出了黄河干支流冲积河道“相对清水冲刷、相对浑水淤积”的物理图景 ,提出了多沙河... 本文回顾总结了以往对黄河干支流河道冲淤特性的研究情况 ,利用所提出的冲淤临界流量与含沙量的关系与渭河下游、黄河下游进行了对比。以此为基础 ,勾画出了黄河干支流冲积河道“相对清水冲刷、相对浑水淤积”的物理图景 ,提出了多沙河流“相对清水冲刷、相对浑水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河床演变 冲淤特性 临界流量 黄河 冲积河道
下载PDF
澜沧江河道冲淤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18
作者 尤联元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8-183,共6页
文章根据 2 0多年来澜沧江河道断面形态、来水来沙的实测资料 ,分析了冲淤变化特征及其与来沙系数的相互关系。还根据澜沧江天然来沙量的变化趋势 ,梯级开发后可能发生的来沙量变化 。
关键词 冲淤变化 来水 来沙 澜沧江 发展趋势 河道 断面形态 来沙系数
下载PDF
东营港海区悬沙特征及冲淤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兆林 李卫国 +1 位作者 刘锐 饶永红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简述了东营港扩建工程所在海区的水文泥沙特征,分析水动力作用对海床的冲淤演变以及修建港口、航道等工程对海域地形冲淤的影响,为该地区海域水工建筑物布置方案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东营港 扩建工程 悬沙特征 冲淤分析
下载PDF
广东博贺澙湖潮滩的冲淤变化及其动力作用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志军 韩震 陈锦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3,共5页
基于遥感技术,对反映17a来博贺澙湖的5景遥感影像定量反演潮滩水边线,在此基础上推算澙湖潮滩的沉积与冲刷速率,同时对引起潮滩变化的动力作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博贺澙湖的潮滩以淤展为主,其中处于开敞地段的澙湖潮滩出现冲刷,遮蔽岸段... 基于遥感技术,对反映17a来博贺澙湖的5景遥感影像定量反演潮滩水边线,在此基础上推算澙湖潮滩的沉积与冲刷速率,同时对引起潮滩变化的动力作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博贺澙湖的潮滩以淤展为主,其中处于开敞地段的澙湖潮滩出现冲刷,遮蔽岸段的澙湖潮滩淤积,控制澙湖潮滩变化的主要因子是包括圈围潮滩成盐田、虾池以及鱼塘等的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变化 澙湖潮滩 遥感影像 动力作用 广东博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