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sting and modeling of cyclically loaded rock anchors 被引量:3
1
作者 Joar Tistel Gustav Grimstad Gudmund Eiksund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1010-1030,共21页
The Norwegian Public Roads Administration(NPRA) is planning for an upgrade of the E39 highway route at the westcoast of Norway. Fixed links shall replace ferries at seven fjord crossings. Wide spans and large depths a... The Norwegian Public Roads Administration(NPRA) is planning for an upgrade of the E39 highway route at the westcoast of Norway. Fixed links shall replace ferries at seven fjord crossings. Wide spans and large depths at the crossings combined with challenging subsea top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loads call for an extension of existing practice. A variety of bridge concepts are evaluated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The structures will experience significant loads from deadweight, traffic and environment. Anchoring of these forces is thus one of the challenges met in the project. Large-size subsea rock anchors are considered a viable alternative. These can be used for anchoring of floating structures but also with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capacity of fixed structures. This paper presents first a thorough study of factors affecting rock anchor bond capacity. Laboratory testing of rock anchors subjected to cyclic loading is thereafter presented. Finally, the paper presents a model predicting the capacity of a rock anchor segment, in terms of a ribbed bar, subjected to a cyclic load history. The research assumes a failure mode occurring in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rock anchor and the surrounding grout. The constitutive behavior of the bonding interface is investigated for anchors subjected to cyclic one-way tensile loads. The model utilizes the static bond capacity curve as a basis, defining the ultimate bond sbuand the slip s1 at τ. A limited number of input parameters are required to apply the model. The model defines the bond-slip behavior with the belonging rock anchor capacity depending on the cyclic load level(τcy/τ), the cyclic load ratio(R= τcy/τcy), and the number of load cycles(N). The constitutive model is intended to model short anchor lengths representing an incremental length of a complete rock anch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anchor Rock bolt Bond-slip model Cyclic loading Empirical model Laboratory testing Bond degradation
下载PDF
基于黏聚力模型的螺纹钢锚杆拉拔数值模拟
2
作者 赵能 唐彬 +3 位作者 张大欢 胡阳 王逸洋 谢凯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为研究螺纹钢锚杆锚固结构变形破坏机理,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锚固结构轴对称数值模型,基于黏聚力模型,开展数值试验,获得锚固结构拉拔过程中锚杆变形、荷载以及锚固体位移场分布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拉拔位移下,小肋间距锚杆... 为研究螺纹钢锚杆锚固结构变形破坏机理,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锚固结构轴对称数值模型,基于黏聚力模型,开展数值试验,获得锚固结构拉拔过程中锚杆变形、荷载以及锚固体位移场分布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拉拔位移下,小肋间距锚杆也能够承受更高的拉拔荷载,表明小肋间距锚杆对巷道围岩变形的承载能力更强;在锚杆拉拔过程中,随着拉拔位移的增加,岩体破坏和离层区域呈倒碗形向岩体深部扩散,当拉拔位移增加至9.06 mm后,岩体锚固段末端处位移增速加大,岩体的最大位移为4.79 mm,出现在锚固段端口处,最终导致锚固段基体破坏;锚杆轴力与锚杆肋间距呈负相关,锚杆的轴力随着肋间距的减小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钢锚杆 锚固结构 巷道支护 拉拔 数值模拟 黏聚力模型 锚杆支护
下载PDF
可回收桩锚变形影响因素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
3
作者 周盛全 戴晨 +2 位作者 冯绍童 徐秋伟 柯宅邦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6期668-676,686,共10页
通过室内可回收桩锚支护基坑模型试验及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探究基坑开挖与回填阶段锚杆回收对基坑变形的影响。通过改变锚杆倾角、竖向间距、桩长、桩间距等参数,揭示桩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及桩身弯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回... 通过室内可回收桩锚支护基坑模型试验及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探究基坑开挖与回填阶段锚杆回收对基坑变形的影响。通过改变锚杆倾角、竖向间距、桩长、桩间距等参数,揭示桩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及桩身弯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回收桩锚支护结构的支护效果与传统桩锚支护一致,地表沉降曲线呈凹槽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以圆弧形式向坑内扩展破坏;在回填阶段,锚杆的失效回收是造成支护结构位移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又以上层锚杆的影响最为突出;在使用可回收桩锚支护的基坑中,可回收锚杆的竖向间距取值为6D、倾角为10°~30°时,支护效果较为理想,也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桩长与锚杆层数来控制基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回收桩锚 锚杆回收 影响因素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锚杆锚固长度受力全过程力学机理的计算模型研究
4
作者 谢华 叶晓明 +3 位作者 李美霖 刘彪 张元胤 GAN Fei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在分析锚杆锚固体上剪应力变化基础上,发现锚杆荷载—变形特性与锚固体表面剪应力建立、局部破坏滑移、剪应力消失过程相关。在Mindlin解得到的锚固体上应力分布模型和荷载-位移指数衰减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锚杆受力全过程计算模型。这... 在分析锚杆锚固体上剪应力变化基础上,发现锚杆荷载—变形特性与锚固体表面剪应力建立、局部破坏滑移、剪应力消失过程相关。在Mindlin解得到的锚固体上应力分布模型和荷载-位移指数衰减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锚杆受力全过程计算模型。这种模型与锚杆锚固长度相关,能够将锚杆荷载—位移曲线与锚固体表面剪应力变化对应起来。模型分析表明:锚固长度对锚杆的延性作用很大;锚杆荷载—变形曲线不同形态与锚固长度有关。此外,还提出了锚固体表面局部剪应力达到破坏强度时,有效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锚杆 锚固长度 抗力 位移 力学模型
下载PDF
考虑施工过程的基坑锚杆支护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范秋雁 陈波 沈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74-1878,共5页
通过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土质基坑在开挖和预应力锚杆施工过程中土中应力、锚固段应力及基坑壁侧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壁附近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显著;锚杆锚固段应力呈非线性递减分布;基坑壁侧向位移... 通过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土质基坑在开挖和预应力锚杆施工过程中土中应力、锚固段应力及基坑壁侧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壁附近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显著;锚杆锚固段应力呈非线性递减分布;基坑壁侧向位移随施工过程的进行而呈增大的趋势。在模型试验基础上,对土层锚杆的锚固和变形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必须建立一个包括基坑周围土体以及锚杆等在内的完整力学模型,且考虑施工过程,才能较精确地求解基坑周围应力场和位移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锚杆支护 模型试验 锚固机理
下载PDF
锚杆声波反射法质量检测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秦强 尹健民 +1 位作者 吴从清 肖国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1-45,66,共6页
为了研究锚杆锚固质量声波反射法检测时锚固体中的声波传播规律,进行了不同长度完整锚杆与缺陷锚杆的模型试验。对于完整锚杆,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响应波形规则性越好,底端反射波幅值逐渐减小,反射波的能量衰减随之增大。对于有缺陷的锚... 为了研究锚杆锚固质量声波反射法检测时锚固体中的声波传播规律,进行了不同长度完整锚杆与缺陷锚杆的模型试验。对于完整锚杆,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响应波形规则性越好,底端反射波幅值逐渐减小,反射波的能量衰减随之增大。对于有缺陷的锚杆,在缺陷位置处的波形出现畸变,波形变得不规则,呈缓慢衰减或间歇增强后衰减形态,当锚杆长度不同或缺陷位置不同时,测试曲线表现出不同的波形特征。锚固体固结波速随锚杆长度增加而减小,缺陷增大而增大,但是变化幅度较小,一般在4 200-4 400 m/s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模型 锚固缺陷 声波反射法 质量检测
下载PDF
基于BP模型的锚杆涂覆Ni-TiN涂层耐磨性预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昂 朱永永 +1 位作者 许秀英 杨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33-4135,共3页
为提高煤矿巷道锚杆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利用脉冲电沉积法,在Q235锚杆表面沉积获得Ni-Ti N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磨损实验机等研究Ni-Ti N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Ni-Ti N涂层的耐磨性能进行预测研... 为提高煤矿巷道锚杆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利用脉冲电沉积法,在Q235锚杆表面沉积获得Ni-Ti N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磨损实验机等研究Ni-Ti N涂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磨性能,并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Ni-Ti N涂层的耐磨性能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3×8×1,其实验值与预测值的拟合相似度R=0.9994,最大相对误差为1.56%,最小相对误差为0.83%。SEM分析表明,当采用电流密度4.5 A/dm2、脉冲占空比30%及Ti N粒子悬浮量6 g/L时,Ni-Ti N涂层的磨损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BP 模型 Ni-TiN 涂层 预测
下载PDF
外部连接全长黏结式锚杆和弹力式锚杆抗爆加固效果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光勇 顾金才 +2 位作者 陈安敏 徐景茂 张向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95-1702,共8页
利用实验室抗爆模型试验装置,研究在平面装药爆炸应力波的作用下,外部连接全长黏结式锚杆和弹力式锚杆对洞室围岩的不同加固效果。通过分析自由场爆压时程曲线,发现该试验仪器测试效果较好,并分析和比较2种锚杆加固所造成的洞室围岩拱... 利用实验室抗爆模型试验装置,研究在平面装药爆炸应力波的作用下,外部连接全长黏结式锚杆和弹力式锚杆对洞室围岩的不同加固效果。通过分析自由场爆压时程曲线,发现该试验仪器测试效果较好,并分析和比较2种锚杆加固所造成的洞室围岩拱顶位移、洞壁应变和拱顶、底板及侧墙加速度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外部连接全长黏结式锚杆加固的洞室比弹力式锚杆加固的洞室拱顶位移峰值减少明显;在平面波的作用下,3个洞室洞壁各个位置都是产生压应变,最大应变出现在拱脚处;拱顶加速度是振动最激烈的地方,底板加速度在变形不大时加固洞室增加较大,必要时应该采取减震措施;对比2个加固洞室的最大应变峰值和加速度,发现外部连接全长黏结式锚杆相对较小,说明对洞室围岩的加固宜采用外部连接全长黏结式锚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外部连接锚杆 加固效果 模型试验 平面波
下载PDF
全长注浆岩石锚杆双曲线模型的建立及锚固效应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59
9
作者 杨庆 朱训国 栾茂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2-698,共7页
根据局部变形理论,通过将岩体对锚固体界面的剪切作用简化为一系列独立作用的切向弹簧,通过锚固体的受力平衡,建立注浆岩石锚杆界面剪应力和轴向载荷的计算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锚杆锚固效果的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的剪应力和轴向... 根据局部变形理论,通过将岩体对锚固体界面的剪切作用简化为一系列独立作用的切向弹簧,通过锚固体的受力平衡,建立注浆岩石锚杆界面剪应力和轴向载荷的计算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锚杆锚固效果的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的剪应力和轴向载荷的计算公式,得到全长注浆岩石锚杆的界面剪应力和轴向载荷的分布函数,即双曲线分布函数,在对影响其锚固效果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影响全长注浆锚杆锚固效果的参数有锚固体(锚杆)的直径、弹性模量以及注浆体和围岩体的综合参数,为正确理解注浆岩石锚杆的锚固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注浆岩石锚杆 双曲线模型 锚固效果
下载PDF
顶爆作用下锚杆破坏形式及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光勇 顾金才 +1 位作者 陈安敏 徐景茂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抗爆模型试验,研究在洞室顶部爆炸作用下锚杆的破坏形式,并对锚杆的破坏机制进行分析。根据锚固洞室破坏模型试验,发现锚杆主要有4种破坏形态:锚杆被压弯、螺帽没脱落,锚杆被剪断,锚杆被压弯和拉断并螺帽脱落,锚杆的垫板被翻转。通... 利用抗爆模型试验,研究在洞室顶部爆炸作用下锚杆的破坏形式,并对锚杆的破坏机制进行分析。根据锚固洞室破坏模型试验,发现锚杆主要有4种破坏形态:锚杆被压弯、螺帽没脱落,锚杆被剪断,锚杆被压弯和拉断并螺帽脱落,锚杆的垫板被翻转。通过对洞室破坏形态分析,得出产生锚杆4种破坏形态主要是由于顶爆作用下,产生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在洞室两侧拱脚部位产生一条或多条很深的剪切裂缝所致。最后,针对锚杆的破坏形态,从锚杆杆体、螺帽及垫板方面提出改进锚杆抗爆能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工程 锚杆 破坏形式 破坏机制 模型试验
下载PDF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塑性区恶性扩展过程及其控制 被引量:64
11
作者 王卫军 郭罡业 +1 位作者 朱永建 余伟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47-2754,共8页
以曲江煤矿-850 m东大巷延伸段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试验等手段,分析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塑性区的产生、形成过程。塑性区的发展一般经历5个阶段,即塑性点的出现、塑性环的形成、塑性环局部畸变... 以曲江煤矿-850 m东大巷延伸段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现场试验等手段,分析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塑性区的产生、形成过程。塑性区的发展一般经历5个阶段,即塑性点的出现、塑性环的形成、塑性环局部畸变、塑性区非均匀扩展、塑性区恶性扩展等。认为巷道围岩失稳主要是塑性环的局部畸变导致了塑性区的恶性扩展所致,要控制巷道围岩稳定,关键对策是控制塑性环的局部畸变,其次是控制塑性区的恶性扩展,使围岩塑性区尽可能均匀缓慢发展。根据塑性区控制原理,提出了"锚网索喷+底板锚索+局部锚索或注浆加强"的支护方案并在该巷道实施。数值计算表明,该巷道塑性区总体均匀发展,没有发生恶性扩展。现场监测结果显示,所采用的支护方案较好地控制了围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区 畸变 恶性扩展 高偏应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东海煤矿锚杆及注浆支护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珠鹏 孙广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100,共2页
以鸡西东海煤矿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实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东海煤矿弧形底角锚杆数量进行模拟同时模拟研究巷道围岩在注浆前后,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分析研究巷道围岩注浆后应力变化。通过模拟结果找出减小底角处由应力集... 以鸡西东海煤矿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实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东海煤矿弧形底角锚杆数量进行模拟同时模拟研究巷道围岩在注浆前后,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情况,分析研究巷道围岩注浆后应力变化。通过模拟结果找出减小底角处由应力集中所造成的损害和增加底角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锚杆 注浆 模型
下载PDF
软岩高边坡多级框架锚杆设计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世国 张腾飞 +2 位作者 曹兴松 周德培 刘世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7-792,共6页
针对加固软岩高边坡多级锚杆框架现有设计计算方法的不足,基于多级框架锚杆加固边坡机理,确定不同的边坡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在给定的设计安全系数下,通过分析边坡稳定性确定锚杆设计拉力;进而考虑锚杆与框架梁以及框架梁与坡体之间的... 针对加固软岩高边坡多级锚杆框架现有设计计算方法的不足,基于多级框架锚杆加固边坡机理,确定不同的边坡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在给定的设计安全系数下,通过分析边坡稳定性确定锚杆设计拉力;进而考虑锚杆与框架梁以及框架梁与坡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关系并采用Winkler地基模型计算梁的设计内力;由此建立了多级框架锚杆的一种新的设计计算方法,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作用于各级坡框架梁的坡体压力,整体上具有"中间大,两端小"的抛物线型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高边坡 多级框架锚杆 WINKLER地基模型 设计潜在滑面
下载PDF
预应力锚杆对岩体板裂化的控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辉 徐荣超 +3 位作者 张传庆 卢景景 孟凡震 沈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29-2136,共8页
为探究预应力锚杆对岩体板裂化破坏的控制机制,首先进行了岩体板裂化破坏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并运用FLAC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平面应变状态下板裂化破坏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3种不同的预应力锚杆施加方案,进行预应力锚杆对岩体板... 为探究预应力锚杆对岩体板裂化破坏的控制机制,首先进行了岩体板裂化破坏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并运用FLAC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平面应变状态下板裂化破坏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3种不同的预应力锚杆施加方案,进行预应力锚杆对岩体板裂化破坏控制机制的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锚杆的作用削弱了裂隙尖端应力集中现象,有效地抑制了岩体内裂隙的扩展与贯通、板裂化破坏的形成;作用在板裂区边界的预应力锚杆,不仅能够抑制板裂化破坏的形成,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板裂化破坏的范围;作用在板裂破坏区内的预应力锚杆,可有效限制板裂岩体向临空面的位移,体现出提高板裂岩体整体变形刚度的作用。研究结果对认识深埋隧洞围岩板裂化破坏的形成机制、板裂化破坏的合理支护控制以及岩爆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裂化破坏 模型试验 预应力锚杆 控制机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简介 被引量:8
15
作者 万墨林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3-66,46,共5页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 45— 2 0 0 4)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后锚固连接技术的设计施工规程 ,包括后锚固连接分类及适用范围、设计计算方法、构造措施及施工要点等。后锚固技术是现代房屋装修、设备安装、旧房改造及工程结构加...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 45— 2 0 0 4)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后锚固连接技术的设计施工规程 ,包括后锚固连接分类及适用范围、设计计算方法、构造措施及施工要点等。后锚固技术是现代房屋装修、设备安装、旧房改造及工程结构加固等的专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锚固 混凝土结构 构造措施 旧房改造 工程结构 设计施工 施工要点 技术 房屋装修 中国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煤巷支护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勇 祁琦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78-83,共6页
对急倾斜煤层中的永久性巷道的支护方式的选择及支护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急倾斜煤层中巷道围岩活动的特点,从其支护所面临的困境入手,采用动态设计方法,通过实验室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等综合手段,得出了锚梁网支护方式是... 对急倾斜煤层中的永久性巷道的支护方式的选择及支护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急倾斜煤层中巷道围岩活动的特点,从其支护所面临的困境入手,采用动态设计方法,通过实验室相似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等综合手段,得出了锚梁网支护方式是该类巷道最有效的支护方式的结论,并取得了理想的支护效果。试验表明采用的设计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填补了急倾斜煤层巷道支护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空白。该研究成果将给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有益的借鉴,因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锚梁网支护 相似模拟 动态设计
下载PDF
路堑边坡施工过程离心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井武 陈晓平 周秋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22-427,共6页
以粤北山区高速公路某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其施工过程,揭示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及稳定机制,探讨锚杆在边坡稳定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开挖卸荷引起松弛变形,变形量从坡顶向坡脚逐渐增大,从开挖临空... 以粤北山区高速公路某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其施工过程,揭示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变形特性及稳定机制,探讨锚杆在边坡稳定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开挖卸荷引起松弛变形,变形量从坡顶向坡脚逐渐增大,从开挖临空面向坡体内部逐渐减小,最大值出现在坡脚,且在坡脚形成塑性区;锚杆支护后提高了加固部分土体的强度,减小了下级开挖引起的松弛变形,限制坡脚塑性区的发展。锚杆轴力沿杆体不均匀分布,其规律与锚杆长度有关,且一般下层锚杆轴力较上层大。锚杆支护不仅提高施工期的稳定,还可有效减弱应变软化对边坡长期稳定的不利影响,提高安全储备。研究成果对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的设计及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堑边坡 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锚杆
下载PDF
确定预应力锚索锚固长度的复合幂函数模型法 被引量:23
18
作者 朱玉 卫军 廖朝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63,共4页
通过拟合不同工程类型的锚杆的拉拔试验实测数据,提出了锚固段轴力分布的三参数复合幂函数模型及锚索锚固段轴力分布的两参数复合幂函数模型,由静力平衡条件建立了剪应力沿其锚固长度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剪应力分布的特征,提出了一种锚... 通过拟合不同工程类型的锚杆的拉拔试验实测数据,提出了锚固段轴力分布的三参数复合幂函数模型及锚索锚固段轴力分布的两参数复合幂函数模型,由静力平衡条件建立了剪应力沿其锚固长度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剪应力分布的特征,提出了一种锚索有效锚固长度计算方法,给出了参数G的取值,指出平均强度法确定锚索有效锚固长度是偏于不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预应力锚索 锚固长度 复合幂函数模型 高斯模型
下载PDF
混凝土中锚杆锚固强度的SVM回归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进生 陈建飞 +2 位作者 王乾峰 彭刚 曾有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0,130,共5页
锚杆锚固强度是评价锚杆锚固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混凝土中锚杆锚固强度受多因素影响,各因素间也具有复杂的关联。应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原理,以混凝土龄期、锚杆直径和锚固长度3个因素作为输入列向量构建样本集,选用径向基核函数建立混... 锚杆锚固强度是评价锚杆锚固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混凝土中锚杆锚固强度受多因素影响,各因素间也具有复杂的关联。应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原理,以混凝土龄期、锚杆直径和锚固长度3个因素作为输入列向量构建样本集,选用径向基核函数建立混凝土中锚杆锚固强度的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模型。利用30组锚固强度实验数据中2/3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剩余1/3的数据作为预测样本,对锚固强度进行回归预测,将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和BP网络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预测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预测结果具有可信性,将SVM方法运用于混凝土中锚杆锚固强度的预测是合理有效的,为锚固强度的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锚杆 锚固强度 支持向量机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层状围岩管片衬砌配合陶粒与锚杆的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雄玉 何川 +1 位作者 吴迪 杨清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3-1102,共10页
深部层状围岩中修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易受偏压作用,对结构安全构成挑战。提出一种管片衬砌配合陶粒可压缩层与锚杆的联合支护技术,采用大比例尺相似模型试验针对联合支护技术的支护效果进行研究,进行了可压缩层配合不同长度和间距的锚... 深部层状围岩中修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易受偏压作用,对结构安全构成挑战。提出一种管片衬砌配合陶粒可压缩层与锚杆的联合支护技术,采用大比例尺相似模型试验针对联合支护技术的支护效果进行研究,进行了可压缩层配合不同长度和间距的锚杆支护效果对比研究,从管片衬砌内力、变形角度分析了联合支护效果,从可压缩层的压缩变形路径和移动特征角度分析了联合支护机理。研究结构表明:联合支护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管片的内力分布形式,降低了围岩偏压作用,削减管片衬砌内力和形变量;锚杆的施作可以有效减小层状围岩变形,陶粒压缩层可以有效吸收围岩变形;联合支护中锚杆的长度和间距存在一个最优值,超过该最优值,锚杆的加固效果不再明显增加;联合支护的作用机理由两部分构成:陶粒压缩层的让压作用与锚杆加固作用。研究结果对层状围岩中修建盾构隧道的支护结构型式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围岩 盾构隧道 模型试验 管片衬砌 锚杆 陶粒可压缩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