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1
作者 范鹏 杨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共12页
“中国向何处去”的道路寻找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古今中西之争”,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由进化论背景到唯物史观视域,这一争论的演进逐步深化。中国共产党人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过程中经过了长期努力,李大钊、毛泽... “中国向何处去”的道路寻找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古今中西之争”,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由进化论背景到唯物史观视域,这一争论的演进逐步深化。中国共产党人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过程中经过了长期努力,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的贡献尤为突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目标的确立、“文化生命体”的现代文明观的确立和通过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形成人类文明共识体等方面,为彻底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了根本的理论条件、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要的原创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根本条件 “古今中西之争” “文化生命体” “人类文明共识体”
下载PDF
启蒙的自我澄清: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 被引量:8
2
作者 任剑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16,245-249,共17页
启蒙具有相当复杂的内涵。启蒙与启蒙运动不能混为一谈。启蒙不是先知先觉者对后知后觉者的开启鸿蒙,而是人们对运用理性的共同提示。启蒙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划分出了界限,但并不是将相关的两者切割开来而已。启蒙筹划的是在"... 启蒙具有相当复杂的内涵。启蒙与启蒙运动不能混为一谈。启蒙不是先知先觉者对后知后觉者的开启鸿蒙,而是人们对运用理性的共同提示。启蒙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划分出了界限,但并不是将相关的两者切割开来而已。启蒙筹划的是在"人为自己立法"的总体处境下,人类如何面对启蒙的生存状态,谋划确切了解世界、有效改造社会的事业。就此而言,启蒙具有恒久的价值。对中国而言,启蒙是转型中国必予重视的基本精神,它既有利于推动中国人面对现实,也有助于中国人应接现代转型的任务,促使中国走出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神人 古今 中西
下载PDF
论清宫瓷胎画珐琅彩性质与地位 被引量:6
3
作者 孔六庆 张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4,181-182,共6页
对于具有对外交流礼品功用的珐琅彩,康熙帝的老师高士奇认为"其成功与否关乎政治",雍正帝力求"内庭恭造之式",乾隆帝像康熙、雍正一样对清宫瓷胎画珐琅彩指导入微。康熙对西方珐琅彩的向往与追求奠定了发展基础,雍... 对于具有对外交流礼品功用的珐琅彩,康熙帝的老师高士奇认为"其成功与否关乎政治",雍正帝力求"内庭恭造之式",乾隆帝像康熙、雍正一样对清宫瓷胎画珐琅彩指导入微。康熙对西方珐琅彩的向往与追求奠定了发展基础,雍正趋向成熟,康、雍画珐琅立足于中国传统题材,乾隆则明显引进西方画面,于是工艺与画面这两者均呈现中西合璧的性质。珐琅彩材质中的"砷"元素对于粉彩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使中国陶瓷绘画的发展有了新转折。也使中国陶瓷绘画的发展状态从自身系统改变到中、西两种文化系统结合,这条新思路的开端意义,无疑是历史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瓷胎画珐琅彩 院体性 中西合璧性 转折点
下载PDF
艺术身体观三大范式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鸣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6-134,共9页
身体既是艺术发生、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的基础,又是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在艺术领域,存在重视身体的自然属性、文化属性与编码属性的三种理论范式。它们分别以我国古代艺术身体观、西方现代艺术身体观和当代数码艺术身体观为代表。... 身体既是艺术发生、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的基础,又是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在艺术领域,存在重视身体的自然属性、文化属性与编码属性的三种理论范式。它们分别以我国古代艺术身体观、西方现代艺术身体观和当代数码艺术身体观为代表。对它们的考察有助于全面理解艺术与身体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艺术理论 美学 比较研究 中国古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当代数码艺术
下载PDF
形与神:中国美学的独特内容和境界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法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5-11,共7页
形神是中国美学的独特范畴。其要义是把文艺作品看成是一个生命体。个体生命的本质在于神——而神既在形之中,又是任何一种形;既无法分析成一种物质,又不能用语言将之道尽。形神在文字起源上,就包含了一物的自身特性和与天地之间的关联... 形神是中国美学的独特范畴。其要义是把文艺作品看成是一个生命体。个体生命的本质在于神——而神既在形之中,又是任何一种形;既无法分析成一种物质,又不能用语言将之道尽。形神在文字起源上,就包含了一物的自身特性和与天地之间的关联;演进为文化概念时,是按中国文化中的生命体来进行言说的;演进到美学的审美对象理论,展开为神骨肉以及由之扩展到多方面的灵活结构。中国把包括各门艺术在内的审美对象的研究,都以形神理论作为基础。在作为生命体的审美对象中,形具有实体性和确定性。就是加进时间因素,进入动态的观,也具有动态的实体性和确定性。神是虚灵的,它寓于骨肉之中,寓于各种各样的形式之中,但又不完全是骨肉或形式,更是超出骨肉和形式的东西。在中国的形神理论中,只有达到了神的后一个层面,才算真正符合具有"神"的标准。而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标准,又是超越实体性、确定性、技术性的。正因如此,审美与个人的独特性、与时代的精神性、与天地的普遍性,才真正地关联了起来,而显出无穷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 中国美学 艺术审美 文字初源 人体结构 审美对象
下载PDF
人体时间系统在中医学上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吴国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0-13,共4页
从历史反思、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向三个方面阐述人体时间系统在中医学上的意义。通过历史反思,可以看出中医学近代的发展是缓慢的,其原因主要是不加批判地接受西医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忽视了中西医的根本区别;通过理论基础的分析,可... 从历史反思、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向三个方面阐述人体时间系统在中医学上的意义。通过历史反思,可以看出中医学近代的发展是缓慢的,其原因主要是不加批判地接受西医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忽视了中西医的根本区别;通过理论基础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有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而人体时间系统和人体结构的双系统模型与中医传统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时间系统 中医医学史 阴阳学说 整合医学
下载PDF
古今与中西——关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性阐释背景及其争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尤西林 孙建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流行命题是一个形而上学命题。此命题掩盖了人文精神的现代性起源背景 ,亦即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化的价值立场所规定的阐释学意向。在中西之争背后的真实困境乃是古今之争。反思这一点 ,不仅会去除不必要的伪学...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流行命题是一个形而上学命题。此命题掩盖了人文精神的现代性起源背景 ,亦即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化的价值立场所规定的阐释学意向。在中西之争背后的真实困境乃是古今之争。反思这一点 ,不仅会去除不必要的伪学术问题 ,也有助于消解非现代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使传统文化真正成为现代中国人积极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 民族主义 西方文化
下载PDF
论“迷狂说”、“摹仿说”与“神感说”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洪涛 孙力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111-113,共3页
关于诗本原理,古希腊哲学提出了“迷狂说”、“摹仿说”等,中国古代文论倡导“神感说”。“迷狂说”和“摹仿说”以纯理性超验主义为核心,“神感说”推崇感性经验主义,两者都不能全面阐明诗产生的根本原因。对于诗本原理的认识还需进行... 关于诗本原理,古希腊哲学提出了“迷狂说”、“摹仿说”等,中国古代文论倡导“神感说”。“迷狂说”和“摹仿说”以纯理性超验主义为核心,“神感说”推崇感性经验主义,两者都不能全面阐明诗产生的根本原因。对于诗本原理的认识还需进行语言思维、神话思维和宗教思维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本原理 迷狂说 摹仿说 神感说 西方文艺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
下载PDF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兼评取消中医药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国瑞 《中国工程科学》 2007年第7期27-34,共8页
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文章论述了中医药学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然后阐明了中医药的基本特点;最后指出了创建新形态医学体系应当走博取众长、综合创新的道路。
关键词 中医药 西医 人体系统 治疗过程 唯物辩证法
下载PDF
唐朝山水艺术和英国湖畔派诗歌之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汉武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8-113,共6页
我国唐朝山水诗人、画家和英国湖畔派诗人皆以山水自然为创作素材 ,借以表现其政治理想、忧民情怀和人生哲学。但由于各自时代背景和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 ,两者又存在差异。唐朝山水艺术在关注山水时 ,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而湖畔派诗人... 我国唐朝山水诗人、画家和英国湖畔派诗人皆以山水自然为创作素材 ,借以表现其政治理想、忧民情怀和人生哲学。但由于各自时代背景和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 ,两者又存在差异。唐朝山水艺术在关注山水时 ,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而湖畔派诗人在徜徉山水时更注重主体的内心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人 诗人 诗歌 唐朝 内心感受 情怀 政治理想 人生哲学 存在 自然
下载PDF
试论中西医理论的共同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永清 陈汉平 司富春 《大自然探索》 1992年第4期83-93,共11页
关键词 中国医药学 现代医药学 脏腑相关
下载PDF
运动人体科学对武术科学化进程的影响——兼论武术健身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怀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9-61,共3页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武术的健身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医理论。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西体育文化的碰撞与融会,开始运用西方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武术,这对武术科学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武术的健身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医理论。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西体育文化的碰撞与融会,开始运用西方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运动项目———武术,这对武术科学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笔者以武术健身的理论的逐步完善为视角,来探讨西方体育的运动人体科学对传统武术科学化进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运动人体科学 中医 武术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 科学化
下载PDF
古代中西美术题材比较
13
作者 王晓丹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美术题材是美术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由于创作主体在文化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艺术作品的接受者也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审美需要,因此,中西古代美术发展的轨迹不尽一致,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作品的意蕴等方面都... 美术题材是美术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由于创作主体在文化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艺术作品的接受者也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审美需要,因此,中西古代美术发展的轨迹不尽一致,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作品的意蕴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中国古代艺术家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注重自然寻求超越的审美追求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特别发达的根本原因。而在西方,由于古希腊美术传统的影响和文艺复兴思潮的推动,以人物(包括人体)、社会生活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当代的艺术家应从古代艺术的宝库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不仅注重题材选择,更注重作品意蕴的开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高贵的伦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西美术 题材 意蕴 比较 借鉴
下载PDF
人的哲学研究综述
14
作者 张志勇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94-98,共5页
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对西方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和改革开放以来对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通过这些综述,可以看出对人进行哲学研究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理论和现实都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人的研究,这对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 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对西方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和改革开放以来对人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通过这些综述,可以看出对人进行哲学研究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理论和现实都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人的研究,这对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研究 西方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人学
下载PDF
彭子益关于《伤寒论》六经的学术观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国华 谢雪姣 《河南中医》 2018年第7期982-986,共5页
彭子益关于《伤寒论》六经的学术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六经是六气所化;六经是由脏腑、经络、气化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身的表是六经之表,统属荣卫,为十二经络经气的统称;人身的里是六经之里,各分脏腑;人身的半表半里是六经之半表半里,为... 彭子益关于《伤寒论》六经的学术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六经是六气所化;六经是由脏腑、经络、气化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人身的表是六经之表,统属荣卫,为十二经络经气的统称;人身的里是六经之里,各分脏腑;人身的半表半里是六经之半表半里,为少阳经。荣卫是六经公共之表气;脏腑是六经各个之里气;少阳经在表里、脏腑之间。外感诸病,起于表,起于荣卫,表病不解,然后传入里,传入此脏或此腑,或传入少阳经;内伤诸病,起于里,起于某一脏腑或经络,然后影响其他脏腑经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 彭子益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六气
下载PDF
18世纪欧洲中国风壁饰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才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6期1-10,F0002,共11页
中国风壁饰是欧洲艺术里的中国时尚在18世纪走向高潮的体现,其间有对中国场景的想象性建构,更有对中华艺术的直接仿制和发挥,并出现仿制中的欧式发挥和发挥中的形式感拓展、装饰化逆转与跨文化挪用诸情形。这段史实就欧洲艺术创造而言,... 中国风壁饰是欧洲艺术里的中国时尚在18世纪走向高潮的体现,其间有对中国场景的想象性建构,更有对中华艺术的直接仿制和发挥,并出现仿制中的欧式发挥和发挥中的形式感拓展、装饰化逆转与跨文化挪用诸情形。这段史实就欧洲艺术创造而言,推进了欧洲艺术审美的发展;就学术认知而言,提供了剖析中西艺术特质的实证史料,尤其是两者交汇时可能出现的衍生,那就是西方在邂逅中华艺术时必然出现的形式化理喻以及向装饰性的发展。这种发展作为一种他者镜像不仅折射出欧洲自身的艺术诉求,也暗示出中华艺术邂逅西方艺术时可能出现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风 欧洲内墙装饰 中西艺术交汇 希腊—文艺复兴传统 中华艺术
下载PDF
Visual Translations: Medicine, Art, China and the West
17
作者 Corinna Wagner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5年第2期193-234,共42页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way medical illustration circulated globally---or to the issues raised by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of such images. My goal here is to fl... In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way medical illustration circulated globally---or to the issues raised by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of such images. My goal here is to flesh out some of the history of this circulation and translation by exploring the aesthetic and medical connections be- tween two specific anatomical collections, both housed at the Gordon Pathology Museum at Guy's Hospital, London. The Joseph Towne collection of anatomical waxes and the Lam Qua paintings of the patients of medical missionary Peter Parker were both produce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ignificantly, the two collections were part of related but culturally specific shifts in the way bodies (and diseased bodies) were viewed, represented, understood and treated. I explore some of the convergences and diverg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medical and artistic priorities and will address some of the issues raised by them. These two collections are important, I argue, because they demonstrate how 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shape medical knowledge and wider attitudes about the human 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y of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art AESTHETICS ANATOMY VISUALITY Pathology Medical illustration Medical humanities body studies
原文传递
建筑美学漫谈
18
作者 曾晓红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18-22,28,共6页
从审美意识出发 ,对建筑艺术的特性。
关键词 建筑美学 建筑艺术 古建筑 艺术时空表现 艺术时空表现 审美意识 审美本质
下载PDF
谈谈中西方古代艺术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反映
19
作者 张静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84-85,共2页
在中西方古代艺术中,人类才真正开始自觉地理性地去认识和反映人的自身。对人的自身的认识和反映主要是理性意识和宇宙意识。理性意识确立了人的社会角色意识;宇宙意识对宇宙的永恒进行了深入地思索和探求,也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 在中西方古代艺术中,人类才真正开始自觉地理性地去认识和反映人的自身。对人的自身的认识和反映主要是理性意识和宇宙意识。理性意识确立了人的社会角色意识;宇宙意识对宇宙的永恒进行了深入地思索和探求,也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 古代艺术 理性意识 宇宙意识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20
作者 黄文 《成才之路》 2023年第20期13-16,共4页
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教学,成为未来教学发展趋势,尤其是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将这种教学模式推向新阶段。针对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改革策略,以期在保留传统教学模... 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教学,成为未来教学发展趋势,尤其是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将这种教学模式推向新阶段。针对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改革策略,以期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探索创新,适应新文科“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发展性”的特点,实现丰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复合型文科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中国古代文学 混合式 教学模式 复合型文科人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