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豈”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山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117,共3页
文章分析了"豈"字的古文字形体的演变脉络,认为"豈"字的初形为整体象形字,呈上为羽饰、中为鼓面、下为鼓架之状;进而梳理了"豈"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假借义之间的关系。《说文》根据已有讹变的"豈&qu... 文章分析了"豈"字的古文字形体的演变脉络,认为"豈"字的初形为整体象形字,呈上为羽饰、中为鼓面、下为鼓架之状;进而梳理了"豈"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假借义之间的关系。《说文》根据已有讹变的"豈"字的篆书将"豈"字的形体分析为"从豆,微省声",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整体象形字 本义 考释
下载PDF
释“次”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山 《语言科学》 2003年第4期92-94,共3页
在综合考察“次”字的金文形体构造以及“次”一词在先秦典籍里的基本用法之后,认为“次”字中“欠”形口旁的上下两小短横当表示从口中吐出之物,“次”字所在的完整的文化背景为:所食之物不好吃(即不精、次货义),难以咽下而从口中吐出... 在综合考察“次”字的金文形体构造以及“次”一词在先秦典籍里的基本用法之后,认为“次”字中“欠”形口旁的上下两小短横当表示从口中吐出之物,“次”字所在的完整的文化背景为:所食之物不好吃(即不精、次货义),难以咽下而从口中吐出(即咽不下去的“不前”义),而“次”的字形反映的是整个过程中最终吐出来这样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会意 本义 考释
下载PDF
释“克”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山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36-37,共2页
“克”字的甲骨文形体为兽皮状,而字形最上方似米粒状的小点或一短竖,为兽被杀后口中流出的血状。“克”一词的本义“胜”义,在形体表现时反映的是整个事件的结局,即兽已被杀死,口中吐血且兽皮被剥之状。《说文》“克,肩也。象屋下刻木... “克”字的甲骨文形体为兽皮状,而字形最上方似米粒状的小点或一短竖,为兽被杀后口中流出的血状。“克”一词的本义“胜”义,在形体表现时反映的是整个事件的结局,即兽已被杀死,口中吐血且兽皮被剥之状。《说文》“克,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中有关“克”的形体分析和词的本义解释均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本义 形体表现 考释
下载PDF
释“禁”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山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8-68,79,共2页
文章分析了“禁”字的小篆形体 ,其形体为“从林 ,从示”的会意字 ,《说文》将“禁”字分析为“从示 ,林声”的形声字 ,不确。“禁”的形体义为在树林中举行祭祀活动 ,而“禁”一词的本义是指该祭祀场所的“林”为禁地 。
关键词 古文字 会意 本义 考释
下载PDF
释“叚”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山 《安康师专学报》 2005年第2期50-51,共2页
通过分析“叚”字的甲骨文形体, 认为“叚”为会意字, 其字形义为一人借给另一人从岩石上捶击下的碎块状。根据“叚”的同源词的情况,“叚”一词完整的发生背景可重构为 一人借给另一人从岩石中捶击下的赤色玉石。
关键词 古文字 会意 本义 考释
下载PDF
释“臬”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山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2,共2页
文章分析了“臬”字的甲骨文形体,该词为上从“自”下从“木”的会意字。在综合考察“臬”的形体构造、“臬”一词在早期典籍中的用法以及“臬”的同源词的情况以后,“臬”一词完整的发生背景可重构为:把刑罚所割去的鼻子置于树干上当... 文章分析了“臬”字的甲骨文形体,该词为上从“自”下从“木”的会意字。在综合考察“臬”的形体构造、“臬”一词在早期典籍中的用法以及“臬”的同源词的情况以后,“臬”一词完整的发生背景可重构为:把刑罚所割去的鼻子置于树干上当作箭靶来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会意字 本义 考释
下载PDF
释“禅”
7
作者 徐山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1-32,共2页
首先分析了“禅”字的构成部件“单”的形体义以及“单”在卜辞里的用法。“单”的甲骨文形体义为树干状,作为树干的“单”可以用于燎祭活动,即焚烧树干去祭祀天神或祖先。卜辞里所谓四单的“单”,其功能就是将树干用于祭祀,而置树干之... 首先分析了“禅”字的构成部件“单”的形体义以及“单”在卜辞里的用法。“单”的甲骨文形体义为树干状,作为树干的“单”可以用于燎祭活动,即焚烧树干去祭祀天神或祖先。卜辞里所谓四单的“单”,其功能就是将树干用于祭祀,而置树干之地自然就是祭祀的场所。“禅”当为会意字,其形体义为用树干祭祀,《说文》解释“禅”为“从示,单声”的形声字,不确,为缺乏历史演变的分析手段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本义 考释
下载PDF
释“希”
8
作者 徐山 《唐山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4-54,共1页
在综合考察了“希”的字形义 ,“希”在先秦典籍里的用法以及“希”的同源词情况以后 ,认为“希”的本义当为“织得稀疏的布”
关键词 古文字 形声字 本义 考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