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范蠡规划越国新都蠡测
- 1
-
-
作者
武廷海
-
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出处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803901)。
-
文摘
都城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都城规划设计是关系立国立都的大事。春秋末期,吴越两国争霸,结怨相伐,筑城为据。公元前490年,吴王夫差释放了越王勾践,勾践归国后,委托范蠡建设新都。范蠡利用今绍兴府山南麓兴建山阴小城,接着又在小城东侧兴建大城。根据东汉时赵晔撰《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的描述,对越国新都进行规画复原,揭示规划设计的思想观念与技术方法。
-
关键词
越国都城
城郭
规画复原
规划史
-
Keywords
capital city of the state of yue
city walls
practice of ancient city planning
planning history
-
分类号
K901.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古越文化精神研究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顾琅川
-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4-47,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绍兴市社会科学基金
-
文摘
该文之所谓古越文化,指越部族形成至越国灭于楚这一历史阶段越地的文化形态.文章开端依据文化发生学理论,论述了古代越地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特点,揭示古越文化精神个性发生的原始背景.文章主体概括出古越文化精神三个主要表现,即好斗而轻死的蛮风,理性务实的精神,开拓而又保守的矛盾性,逐一具体加以阐发,并兼而略述其在后世的播延、流变.
-
关键词
古越
文化
-
Keywords
ancient yue-state
culture
-
分类号
G07
[文化科学]
-
-
题名越国古都新探——以对学界诸说的平议为基础
- 3
-
-
作者
潘承玉
-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第9期24-35,共12页
-
基金
浙江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浙江通志·越文化卷》编撰”(13WT02ZD-1)。
-
文摘
越国绍兴都城之前的都城,学界于今绍兴城区周边有平水“平阳”说、平水“上、下塘之间”说等,于诸暨有“勾乘”说、“埤中”说和“大部”说等,于现绍兴市行政区划之外有“武康”说、“安吉”说、“皖南”说等,近年以诸暨诸说影响最大,平水“上、下塘之间”说论证较为严密。权衡各种历史材料和实地考察发现,诸暨诸说等其他各种说法不能成立,“大部乡古越城”实为越国在今漓渚镇大步村位置建筑的绍兴都城外行宫,“埤中”说经不住推敲;平水上、下塘之间乃越国绍兴都城之前古都内城,内城之外还有外郭,两者可合名“若耶古都”。越国建筑绍兴都城时借鉴了若耶古都的历史经验。越国鼎盛时期呈绍兴、姑苏、琅琊、若耶四都并存格局,若耶都城职能是越国的大粮仓和王陵区。
-
关键词
越国古都
若耶古都
四都并存
-
Keywords
ancient capital of yue state
ancient capital of Ruoye
coexistence of four capitals
-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早期越国都邑初探——关于古城遗址及龙山墓群的思考
被引量:14
- 4
-
-
作者
程亦胜
-
机构
浙江省安吉县博物馆
-
出处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9,i0002,共10页
-
文摘
越国建都会稽之前的早期越国都邑在何地有说在诸暨,也有说在萧山。根据太湖南岸,尤其是安吉古城遗址及其周围的古墓群等考古调查资料,结合史书关于吴越两国疆界及吴越罸李、夫椒两次战争等相关史料研究分析,早期越国都邑应该在古钱塘江以北的太湖南岸,秦汉时期的鄣郡郡治所在地,今安吉古城。
-
关键词
越国文化
早期越国都邑
安吉古城
龙山墓群
文物考古
-
Keywords
yue state Cuhure Early yue state Capital Anji ancient town Longshan Tombs cluster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浙东运河古越灵汜桥寻考
被引量:6
- 5
-
-
作者
邱志荣
-
机构
绍兴市水利局
-
出处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10,共10页
-
文摘
桥梁是水利、交通的产物,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见证.灵汜桥是越王句践时期越国城东的一座历史文化深厚、神秘的桥梁.因此桥现已不存在,经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考察,已基本确定灵汜桥位于今绍兴城东五云门外原钓桥与梅龙桥之间的浙东运河上的小凌桥遗址地.由此同时确定了古文献记载中的灵文园、阳春亭、山阴故水道等古越城东重要标志性建筑及景观方位.证明此地为吴越历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系句践时所建的一个王家后花园、交通枢纽和迎送之地.
-
关键词
古越国
灵汜桥
考证
-
Keywords
ancient yue state
Lingsi Bridge
textual research
-
分类号
K928.7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浙东萧绍古纤道的形成与修护考
被引量:5
- 6
-
-
作者
童志洪
-
机构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
出处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8,共8页
-
文摘
针对普遍认为浙东萧绍古纤道始于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的说法,通过史料考证认为,古纤道因萧绍地区的河(运河)湖而生,系古代浙江水利、交通史上一对紧密相连的"孪生兄弟".古纤道的历史应从越国时期山阴古水道时期起算.同时,以史料为据考证了古纤道所曾历经的刍形、旧堤、新堤、石堤这四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及不同阶段古纤道的特征与作用等.
-
关键词
浙东
古纤道
古越
修护
-
Keywords
east Zhejiang
ancient twopath
ancient yue stat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
分类号
TV87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古会稽山与越国早期都邑考略
- 7
-
-
作者
余志三
-
机构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处
-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3-22,共10页
-
文摘
越国迁都绍兴前已存世1568年,但这一时期的城址至今未被发现。本文根据古文献记载及德清县出土的古青铜器、火烧山和亭子桥窑址原始瓷,结合地形地貌和史迹进行探寻,认为越国早期都邑与神话传说中的防风古国重合,所在的古会稽山不在今绍兴市而在德清县;直到越国被吴败后勾践才将都城从德清迁到绍兴,诸多地名因此附会到绍兴。
-
关键词
古会稽山
越国早期城址
历史地理
-
Keywords
ancient Huiji Mountain
early city site of yue state
historical geography
-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宁波庶来遗址双孔小石刀考析
- 8
-
-
作者
吴锋钢
-
机构
宁波市江北区文物管理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140,共5页
-
文摘
宁波庶来遗址地处东南丘陵和宁绍平原的交界地段,向东是大海,兼有鱼米和山林之利。1995年的试掘中出土了一件双孔小石刀,本文通过对石刀形状、开孔位置、使用方法的分析,认为此件器物应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铚。在将此件石铚与其他已发现的石铚对比后,发现其具有更科学的设计和更先进的工艺;并根据此遗址中发现的农具,进一步探讨了当时庶来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
-
关键词
庶来遗址
越国
石铚
农业
-
Keywords
Shulai site
the yue state
Shizhi(a kind of ancient stone knife)
agriculture
-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田中古城背后的楚与百越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唐际根
彭安保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萍乡市博物馆
-
出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61,111,共9页
-
文摘
江西萍乡的田中古城至少历经西周、春秋两个时期,其考古学文化背景是江西印纹陶文化。虽然该城的国属难以考订,但其族属应与"百越"相关。该城的衰落,很可能是楚国南侵所致。城址的废弃或将楚国势力跨过长沙向南发展并进至株洲、澧陵一线的时间确立在公元前550年前后。该城址是春秋时期楚文化与百越文化接触与融合的见证。
-
关键词
田中古城
印纹陶文化
楚
百越
-
Keywords
Tianzhong ancient City Stamped Pottery Culture Chu state yue Peoples
-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良渚——神权主导的复合型古国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宋建
-
机构
上海博物馆
-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5,共10页
-
文摘
良渚文化的社会运作以神权为主导,玉琮是神权的物化,拥有玉琮即被赋予了神权。玉琮的分割表明其授受关系,体现了神权的授受。各聚落所属层级与玉琮的拥有方式紧密相关,并据此区分为四个层级。良渚文化玉琮、玉钺的使用方式体现了权力结构的变化,大致上前期用玉有比较明确的规范,后期用玉规范松驰,揭示出良渚古国前期的政治结构高度集中,"良渚"聚落对各层级聚落保持强大的控制力;后期的政治结构趋于松散,呈现多雄并立的政治局面,良渚古国遂分化为多个古国。
-
关键词
良渚
神权
古国
玉琮
聚落层级
玉钺
-
Keywords
Liangzhu
thearchy
ancient state
jade cong
settlement status
jade yue
-
分类号
K871.1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