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居视角下历史城区公共设施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甬 刘昊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4,共9页
历史城区具有遗产性和生活性的双重属性,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居环境的老化,历史城区面临生活功能减退的问题,这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构成挑战.文章基于“人居视角”,强调历史城区作为遗产社区回归生活性的重要性,强调应关注与... 历史城区具有遗产性和生活性的双重属性,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居环境的老化,历史城区面临生活功能减退的问题,这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构成挑战.文章基于“人居视角”,强调历史城区作为遗产社区回归生活性的重要性,强调应关注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空间,探索更可持续和韧性的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方法.以平遥古城教育设施空间作为实证进行研究,文章分析平遥古城不同历史时期公共设施空间的演变特征,探索了人群和教育空间关系的演变动力机制,并提出了针对平遥古城公共设施空间的更新策略,旨在实现历史城区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视角 历史城区 公共设施空间 保护与更新 平遥古城
下载PDF
北京古城城市设计中的人文尺度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杰 霍晓卫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71,共6页
北京古城的规划设计中存在人文尺度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空间距离与视域范围两个方面,二者同时作用于城市、建筑群,赋予北京古城城市设计丰富的人文含义,对于现代城市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北京古城 城市设计 人文尺度 空间距离
下载PDF
古代城市景观生态空间之探析——以清代郴州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柳 倪红 叶建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16,共6页
以清代郴州城市景观生态空间为例,通过分析城市自然景观生态空间与人文景观生态空间,探讨古代城市景观生态空间的内在特征。清代郴州城市人文景观生态空间尊重城市自然景观空间分布,政治节点、庙前广场及书院等城市人文景观空间多与河... 以清代郴州城市景观生态空间为例,通过分析城市自然景观生态空间与人文景观生态空间,探讨古代城市景观生态空间的内在特征。清代郴州城市人文景观生态空间尊重城市自然景观空间分布,政治节点、庙前广场及书院等城市人文景观空间多与河流建立联系,丰富了城市人文景观的自然生态特点。清代郴州城市景观生态空间不仅根植于城市自然地理特征,同时通过小规模、网络化的特点与城市市民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体现了古人城市营建的智慧,可为新时期的城市景观生态空间建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生态空间 人文景观生态空间 古代城市 郴州
下载PDF
临汾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4
作者 牛坚 《河北林果研究》 2008年第3期335-337,共3页
在临汾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紧紧把握城市悠久历史和文化脉络,从地区特点出发,在继承城市特色的基础之上,将打造根祖文化和建设现代生态园林花果城作为城市绿地规划的指导思想,努力创造一个绿意盎然、环境优美的新临汾城。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临汾市 古文化 历史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城市针灸”在一般历史城镇空间改造中的运用——以耀州古城空间改造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海洋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5年第9期10-12,15,共4页
耀州古城作为一般历史城镇,古城肌理和整体风貌损坏严重,同时面临功能冗杂,发展停滞,保护开发缺乏资金等困境。"城市针灸"方法能够针对其"病症"进行治疗。本文通过对巴塞罗那"城市针灸"进行实地调研,在... 耀州古城作为一般历史城镇,古城肌理和整体风貌损坏严重,同时面临功能冗杂,发展停滞,保护开发缺乏资金等困境。"城市针灸"方法能够针对其"病症"进行治疗。本文通过对巴塞罗那"城市针灸"进行实地调研,在耀州古城空间改造中加以运用,以期为一般历史城镇空间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针灸 空间改造 耀州古城
下载PDF
Evolution of the commercial blocks in ancient Beijing city from the street network perspective 被引量:2
6
作者 WANG Fang HE Jing +1 位作者 JIANG Chunyan LI Yix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8年第6期845-868,共24页
The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functions and street networks has al-ways been a focus in the field of urban research and practi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et networks,by adopting space syntax,this study... The synerg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functions and street networks has al-ways been a focus in the field of urban research and practi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et networks,by adopting space syntax,this study analyzed the deep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evolution rules of commercial blocks attached to street networks in different periods,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economic,political,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Beijing city over the past 800 years.By combining these with changes in the street network,we further explained the function mechanism of layout and level adjustment in commercial blocks,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eet network on commercial blocks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change.The main conclusions included the following:(1)The urban centripetal-centrifugal siphon effect:the layout form,topological structure,and traffic mode changes in the street network had corresponding guidance for the layout and hierarchical system of commercial blocks,while the centripetal development of the street network could guide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commercial blocks,although centrifugal development caused commercial blocks to display outward evacuation.(2)Stage transformation from mu-tation node to smooth development:the layout of commercial blocks came to depend on the ability to cross the commuting flow center,which originally relied on the accessibility of transportation nodes as local centers.Changes in traffic modes mainly affected the adjust-ment of the first-level commercial blocks,which easily led to overall layout mutation.Traffic levels have an obvious positive hierarchical relation with the second-and third-level com-mercial blocks.(3)The adaptation of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locks to the needs of a modern city:affected by the different emerging times and unevenness of the original commercial foundation,commercial blocks have formed various developmental model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ization,and reach a balance between cultural continuity and functional ad-ap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ercial block street network urban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space syntax ancient Beijing city
原文传递
菏泽古城形成颠末与空间原型探析
7
作者 李学强 赵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10023-10025,共3页
菏泽古城是古人留给后人珍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其城市空间的形成过程和原型图示反应了中国古代城址选择与空间构成的核心思想,为认识古代城市空间布局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布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中国丰富复杂的传统哲... 菏泽古城是古人留给后人珍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其城市空间的形成过程和原型图示反应了中国古代城址选择与空间构成的核心思想,为认识古代城市空间布局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古代城市空间布局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中国丰富复杂的传统哲学思想转化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 古城 历史 城市空间
下载PDF
“彼都人士”:以城市空间视角审视西周时期的宗族居所与宗族交际 被引量:2
8
作者 金方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8-123,共16页
西周时期王畿地区诸个城邑经常成为宗族聚居的中心地点。不论是出土铭文材料还是考古遗址均显示,在西周中晚期,围绕西周几座重要的都城形成了一批带有鲜明城市特征的宗族聚居区,如“奠(郑)”“丰”和名为“周”的岐邑都是西周时期容纳... 西周时期王畿地区诸个城邑经常成为宗族聚居的中心地点。不论是出土铭文材料还是考古遗址均显示,在西周中晚期,围绕西周几座重要的都城形成了一批带有鲜明城市特征的宗族聚居区,如“奠(郑)”“丰”和名为“周”的岐邑都是西周时期容纳多个宗族聚居的重要城址。这种城市中的宗族聚居现象通常与西周时期迁徙宗族分支前往服务王室的政治、行政需要有关,这批生活在城市中的宗族分支与大宗本家仍保持宗法层面的关系,却世代承担着王室分派的行政职守,甚至这些同居城市的分支宗族之间亦通过婚姻形成了一个贵族社会网络。引入城市空间的视角审视城市内的宗族交际,反映出西周时期的城市固然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及行政功能,城市也因为提供了宗族分支的居所而成为了宗族社会重要的生活及社交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城市 城市空间 西周宗族社会 奠(郑) 井氏
下载PDF
城中村商业空间复合性探析——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景磊 《小城镇建设》 2018年第4期70-75,89,共7页
实体商业空间日益衰落,城中村的商业空间却依然鲜活。通过对深圳城中村南头古城商业空间的长时间调研及研究,发现南头古城商业空间能够长久保持活力,是因其具有多维复合的特征。本文从时间、空间、转译三个层面阐述这一特征,提出多维复... 实体商业空间日益衰落,城中村的商业空间却依然鲜活。通过对深圳城中村南头古城商业空间的长时间调研及研究,发现南头古城商业空间能够长久保持活力,是因其具有多维复合的特征。本文从时间、空间、转译三个层面阐述这一特征,提出多维复合背后是南头商业空间的自适应性,形成逻辑是去中心化、分散和多主体,并由此引发关于实体商业空间应对时代巨变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商业空间 复合性 自适应 南头古城
下载PDF
从天文学视角解读菏泽古城空间构成原型
10
作者 李学强 赵静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7期8-9,共2页
以菏泽古城为例,将菏泽古城放置于以天文学为基础的历法和乐律文化背景中进行了论述和研究,阐述了在古人敬天文化中蕴含的精确的科学理性,为探索古代城市空间的更高参考坐标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古城 城市空间 敬天文化
下载PDF
古城中的街区城市空间演进--以武昌古城贡院片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也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期134-138,共5页
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中街区的城市空间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古城的整体城市空间认识。目前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城市,而对城市内街区的研究也是对城市空间研究的补充。武汉市武昌古城贡院片区是武昌古城的重要组成部... 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中街区的城市空间研究,有利于加深对古城的整体城市空间认识。目前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城市,而对城市内街区的研究也是对城市空间研究的补充。武汉市武昌古城贡院片区是武昌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武昌古城西北角,主要包含两个地块,从古至今都是文教重地。本文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分析,从城市历史角度对古城内的局部城市空间进行城市形态演变研究,并对贡院片区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演变特征和演变机制进行了探讨。试图捋清其发展脉络,深挖其地域历史特色,不仅对认识其所在的城市空间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城市古城区的形态演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古城 城市空间 演变特征 演变机制
下载PDF
浅谈荆州古城护城河内外环境整治规划设计项目
12
作者 刘涛 方正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第14期45-47,共3页
按照荆州古城周边用地性质和使用人群需求进行区别化设计,并布局集散、运动、休闲等不同功能的绿色开敞空间。通过贯通全景区的生态绿道连接各功能片区,引导市民快速进入绿地,实现人与自然的无缝对接,形成古城内外环联动的国家级5A级旅... 按照荆州古城周边用地性质和使用人群需求进行区别化设计,并布局集散、运动、休闲等不同功能的绿色开敞空间。通过贯通全景区的生态绿道连接各功能片区,引导市民快速进入绿地,实现人与自然的无缝对接,形成古城内外环联动的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通过合理的规划,对古城目前的水系进行重新的规划梳理,使古城水系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相互连通的河网,从而让古城变得更具生态活力,对构成古城开放空间骨架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河网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古城的生态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古城 城市水环境 规划设计 水系治理 公园绿地
下载PDF
潮州古城信仰场所空间形态初探
13
作者 陈怿生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1-99,共9页
潮州古城现有佛教信仰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共32处。在祭祀空间的处理上,佛教寺院和较大规模的民间信仰场所采用的是一定形制的"殿"式祭拜空间模式,他们与附近街道无太大的交集,主要靠相关产业和在节庆时间与街道产生一定的关系... 潮州古城现有佛教信仰场所和民间信仰场所共32处。在祭祀空间的处理上,佛教寺院和较大规模的民间信仰场所采用的是一定形制的"殿"式祭拜空间模式,他们与附近街道无太大的交集,主要靠相关产业和在节庆时间与街道产生一定的关系;而分布在街头巷尾的民间信仰小庙采用的则是灵活的自由式祭拜空间模式,是信众根据崇拜的需要自己创造的祭拜空间,他们往往也是其所在街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在和城市关系的处理上,大型佛寺在维持其建筑形制的同时也配合城市的发展,能在两者间获得一个平衡;小型庵寺则随和地与周边城市共生共融;而民间信仰场所则更是成为信众在某些特定的节日和日常的社交场所,影响着周边街道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古城 信仰场所 祭拜空间 城市空间
下载PDF
居民提升生活空间品质行动对古城空间的修补——以扬州古城为例
14
作者 葛亮 《住宅产业》 2020年第6期26-31,共6页
古城空间是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空间,也是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的难点空间。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尝试整体更新抑或功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原有居民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居民如何参与到古城空间的修补与复兴发展中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古城空间是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空间,也是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的难点空间。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尝试整体更新抑或功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原有居民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居民如何参与到古城空间的修补与复兴发展中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扬州作为一座繁华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长久以来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窗口,如今康乐的生活与传承的文化滋养出众多新私家园林的营造,这些居民主动参与的、以提升自我生活质量和空间品质为目标的营造,对整体的古城空间的修补正起着积极的作用,也值得其它城市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人居环境 居民参与 私家园林 古城空间 空间修复
下载PDF
绍兴古城山地园林流变研究
15
作者 王祎洁 王欣 《园林》 2021年第6期40-45,共6页
古代绍兴府三山(卧龙山、蕺山、怪山)是城内主要的3座自然山丘,对绍兴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春秋时期范蠡依托三山筑城至今,三山伴随着绍兴城的发展而发展,其山地园林也随着绍兴城建设需要的改变而不断流变。结合方志和历史图... 古代绍兴府三山(卧龙山、蕺山、怪山)是城内主要的3座自然山丘,对绍兴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春秋时期范蠡依托三山筑城至今,三山伴随着绍兴城的发展而发展,其山地园林也随着绍兴城建设需要的改变而不断流变。结合方志和历史图文,对三山的建设历程和园林流变进行梳理,发现三山的发展经历了4个重要时期:建城初期作为"仙山"意境成为建城的依凭,后成为承担城市职能的公共园林,再到文人士族城市"隐居"的场所,最终成为孕育和留存城市文化的载体,这对于古代城市山地景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有实证意义。同时提出城市山地园林和城市互相作用、共同发展的观点,对于探讨城市风景园林的社会价值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古城 山地园林 流变 城市人文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